中国公司“全球企业公民”实践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公司“全球企业公民”实践案例分析摘要:“全球企业公民”是指企业在拓展国际业务过程中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所在国环境保护、慈善捐赠、社区服务等公益事业,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中国公司“走出去”步伐正在加快,在中国公司拓展海外业务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全球企业公民”实践优秀案例,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本文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对中国公司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中国公司“全球企业公民”案例分析
一、中国公司“全球企业公民”成功实践
(一)采取积极措施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海外业务“绿色发展”
海外民众对环境保护、碳减排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对中资企业海外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资企业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经营的指导原则,尽可能减少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中铝集团取得秘鲁特罗莫克地区铜矿开采权后,投资5000万美元设计和建造了污水处理厂,确保铜矿开采活动对当地环境和饮用水不产生任何不利影响。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中铝获得当地民众信任,很快融入到当地社区,巩固了在秘鲁的市场地位。
海尔集团制定了海外业务的“绿色战略”,与三菱、松下等行业内主要企业成立“低碳无氟变频空调联盟”,通过联合研发提升全行业的绿色科技水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海尔的绿色战略不仅产
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也使海尔在美国、意大利和希腊市场获得节能补贴,在世界范围内树立了绿色环保的形象。
(二)积极雇佣海外工人,促进当地就业
企业是吸纳就业的基本载体,创造就业是企业的重要社会责任。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统计,2010年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员工约100万人,其中包括78.4万名外籍员工,为促进当地就业做出重要贡献。中远集团与马萨诸塞州港务局签订合作协议,开通了亚洲到波士顿港的货运航线,解决了当地9000名码头工人的就业问题,并创造超过16000个新的工作岗位。美国国际码头工人联合会因此向中远集团颁发了“创造就业机会奖”。
五矿集团在澳大利亚的项目大都位于土著居民社区,五矿集团与当地政府和土著居民社区签订了“海湾社区协议”,根据协议五矿集团尽可能安排土著居民在矿场工作,使土著居民在医疗保障、失业保险、培训机会等方面享受与其他澳大利亚人相同的待遇。据统计,五矿集团在澳大利亚世纪矿山的工人中有21%为土著居民,在澳大利亚企业中处于领先水平,提升了原著居民在就业人口中的比例。
(三)发布针对国别的社会责任报告,积极向海外民众展示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和行动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作为一种综合性的非财务报告,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综合展现,也是企业推行社会责任管理的重要工具。在国资委等政府部门的倡导下,大部分中央企业已经发布了社会责任
报告,并将海外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纳入到社会责任报告中。中钢、中石油、五矿等中央企业还发布了区域、国别社会责任报告,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以中钢集团为例,中钢集团发布了《可持续发展非洲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澳大利亚报告》,报告了中钢集团在当地的业务布局和运营情况,阐述了中钢集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抓发展与促和谐并举的社会责任理念,并从社会责任管理、利益相关方关系、安全与健康、生态环境保护、员工关系、社区建设等方面展示了中钢集团履行社会责任的措施。
二、中国公司“全球企业公民”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中资企业不遵守当地劳动法律,海外劳资纠纷频繁发生
2010年10月15日,中国民营企业科蓝煤矿在赞比亚雇佣的工人因煤矿未能按期发放工资、提高薪酬待遇未获回应等原因举行游行,与中方煤矿管理人员发生冲突,中方管理人员开枪打伤12名示威矿工。该事件严重损害了中资企业形象及两国关系的发展。在部分中资企业违法行为及西方国家“新殖民主义”论调的影响下,赞比亚国内对华态度发生显著变化,2011年9月,对中国投资者不友好的赞比亚爱国阵线领导人萨塔当选总统,针对中国企业的抗议、罢工增加,威胁中国企业利益。
(二)部分中资企业在海外业务拓展过程中存在商业贿赂、投标串谋等违法行为,不利于海外业务长远发展
2009年1月,世界银行发布公告称,因中国路桥集团、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武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地质工程集团公司在菲律宾公路建设招标过程中出现合谋串通、商业欺诈等行为,所以禁止上述四家企业参与世界银行项目的投标。该事件对上述公司及中资企业的声誉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2011年3月,中国土木工程建筑公司在博茨瓦纳的高层管理人员因行贿被捕。该事件之后,博茨瓦纳政府展开了对中资企业经营活动和中资项目质量安全的大规模调查,当地媒体也借机报道中资企业的违法行为,中资企业在当地的业务急剧减少。
(三)部分中资企业海外项目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引发当地民众抗议
2012年3月5日,厄瓜多尔原住民全国联合会在中国驻厄瓜多尔大使馆外抗议中铁建的铜矿项目破坏环境、污染水源、影响原住民生活。为了安抚原住民,厄瓜多尔增加了对该项目的税收,当地政府通过所得税、增值税和暴利税等税目将获得高达项目总利润52%的税收收入,共计54亿美元,用以改善当地环境。
2010年5月,中国工商银行为埃塞俄比亚电力公司的水电站项目提供4亿美元贷款,中水电等中资企业将利用贷款从事大坝修建工作。该工程引发海外环保组织抗议,认为工程会污染当地环境,破坏河流下游生态系统。多家海外媒体报道此事,对于中资银行和企业的海外形象造成负面印象。
(四)部分中资企业海外安全生产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损害海
外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2011年以来,中资企业共发生境外安全生产事故13起,造成18人死亡、12人受伤,事故总数和伤亡人数同比均有所增加,境外安全生产形势严峻。2010年9月,上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埃塞俄比亚总承包、吉林送变电工程公司分包的电力建设项目发生输电线铁塔坍塌事故,造成5人死亡,其中包括4名中国人。商务部、外交部、国资委和国家安监局向全国各省市及中央企业通报了该起事故,要求境外中资企业加强安全生产意识、强化安全防护措施、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三、结论与建议
“全球企业公民”理念已经逐步渗透到中国企业拓展海外业务过程中,展现了负责任的中国企业形象。为了打造国际知名品牌,中国企业需要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加强海外业务社会责任管理:1)加强海外业务社会责任研究,完善海外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制定企业在就业、环境保护、公益事业、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行动计划,将社会责任管理融入到海外项目日常经营管理过程。2)探索供应商社会责任认证工作,建立供应商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加强与社会责任管理优秀供应商合作,对于不符合劳动、环保、安全法规的供应商,则限制其产品进入海外项目。3)积极宣传中国公司海外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和行动,适时发布国别社会责任报告,介绍中国企业为当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促进就业做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