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理论考试大纲
考研《汽车理论》(学术学位)考试大纲
第六章:汽车的平顺性,主要考察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 车身与车轮双质量系统的振动、双轴汽车的振动、“人体-座椅”系统的振动、平顺性试验等内容。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称: 819
汽车理论
专业类别:
学术学位
□专业学位
适用专业: 机械工程
一、基本内容 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主要考察汽车的动力性指标、汽车的驱动力、汽车的行驶阻力、行驶
方程式、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汽车的动力特性图、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整车受力分析与计 算、附着率及汽车的功率平衡等内容。
3、总分:150 分
4、各部分内容的考分比例:
汽车的动力性
30 分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10 分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10 分
汽车的制动性
30 分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30 分
汽车的平顺性
30 分Biblioteka 汽车的通过性10 分
5、考试题型:
简答题 综合题(计算与分析)
三、主要参考书目
《汽车理论》(第 5 版),余志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年 3 月
第二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主要考察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燃油经济性的计算、影响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及新一代高效率节能汽车的研究等内容。
第三章: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主要考察汽车发动机功率的选择、最小传动比的选择、最 大传动比的选择及传动系挡数与各挡传动比的选择等内容。
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主要考察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地面制动力、 路面附着系数、附着力、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计算、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及制动力的分配等内 容。
汽车理论考试大纲
《汽车理论》课程考试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一门核心专业课。
该课程的任务是学习掌握汽车运动、受力的基本规律,汽车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相应的评价试验方法以及影响这些性能的结构和使用因素等,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将来从事与汽车相关的工作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一、课程内容1.0 引言汽车动力性的定义,汽车动力性的理论分析过程。
1.1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汽车动力性的评定指标,各评定指标的含义,汽车动力性指标的测定条件与一般数值。
1.2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汽车驱动力的定义与计算公式,驱动力计算公式中各参数的含义,驱动力的影响因素,驱动力计算;汽车驱动力图的含义,驱动力图的绘制方法。
滚动阻力的成因,滚动阻力的计算方法,弹性车轮在硬路面上滚动时的受力分析,路面对驱动轮的切向反作用力与驱动力之间的区别;滚动阻力系数的含义,滚动阻力系数的影响因素,典型路面滚动阻力系数的数值。
空气阻力的含义与构成,空气阻力的计算方法;空气阻力系数的含义,空气阻力系数的影响因素,空气阻力系数的典型数值。
坡度阻力的含义,坡度阻力的计算方法。
道路阻力的含义,道路阻力的计算公式。
加速阻力的含义,加速阻力的计算方法;旋转质量换算系数的含义。
1.3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汽车行驶方程式,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的含义,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的绘制方法。
运用汽车行驶方程式和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确定各动力性指标的方法;运用汽车行驶方程式和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确定各动力性指标和进行相关的计算分析。
动力特性图的含义,动力特性图的绘制方法,运用动力特性图确定各动力性指标。
1.4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汽车行驶附着条件的含义,汽车行驶附着条件的数学表达;附着力、附着系数、附着率的含义,典型路面附着系数的平均值范围。
汽车在坡道上加速行驶时确定路面法向反作用力的受力分析方法,路面法向反作用力的计算公式;路面法向反作用力各构成部分的含义,路面法向反作用力的影响因素,路面法向反作用力主要构成部分的计算公式;运用路面法向反作用力计算公式进行分析计算。
《汽车理论》面试提纲
第一章汽车动力性❝汽车的6项基本性能包括哪些?❝研究汽车性能、学习《汽车理论》课程的目的是什么?❝对于汽车的各项性能,学习思路如何?❝汽车动力性的三个评价指标的含义?❝驱动力的计算公式及内涵?❝什么是发动机的外特性和使用外特性?❝传动系的机械效率受哪些因素影响?❝轮胎型号195/55 R15 89H是何含义?如何计算车轮名义半径?❝三种车轮半径的概念及区别?❝滚动阻力、滚动阻力系数各受哪些因素影响?❝什么是驻波现象?❝驱动力和切向作用力有何区别和联系?❝受力分析中会出现驱动力和滚动阻力吗?为什么?❝什么是空气升力?是如何产生的?❝什么是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与传动系传动比的关系如何?❝写出汽车的行驶方程式,说明其含义。
❝什么是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如何分析汽车动力性的3个评价指标?❝什么是动力因数?动力因数的大小能直接反映汽车动力性吗?为什么?❝什么是动力特性图?如何分析汽车动力性的3个评价指标?❝货车的一挡最大动力因数通常多大?为什么?❝什么是汽车附着力?如何计算?与哪些因素有关?❝汽车驱动-附着条件是什么?❝什么是汽车的附着率,哪些情况汽车的附着率较大?❝写出汽车功率平衡方程。
通常用功率平衡图来分析汽车的什么性能?❝什么是汽车的后备功率?后备功率与负荷率的关系如何?❝空车、满载时汽车动力性有无变化?为什么?❝超车时该不该换入低一档的排挡?为什么?第二章汽车燃油经济性❝美国、日本的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是什么?❝我国货车和轿车的经济性评价指标有何不同?❝写出等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计算公式。
如何应用该公式计算某挡某车速时的汽车百公里油耗?❝加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如何计算?❝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使用因素有哪些?请说明原因。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结构因素有哪些?请说明原因。
❝无级变速器的节油原理?❝空车、满载时汽车燃油经济性有无变化?为什么?第三章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择❝汽车发动机功率的选择方法?❝什么是传动系的最小传动比?如何选择?❝什么是传动系的最大传动比?如何选择?❝传动系挡位数对动力性、经济性的影响如何?❝变速器各挡传动比为何要大致按照等比级数分配?❝变速器各挡传动比为何没有完全按照等比级数分配?第四章汽车制动性❝汽车制动性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些方面?为什么?❝什么是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它们和附着力的关系如何?❝什么是滑动率?❝什么是制动力系数?它与滑动率的关系如何?❝什么是侧向力系数?它与滑动率的关系如何?❝影响制动力系数的因素有哪些?❝制动过程分成哪几个阶段?❝制动距离的计算公式?制动过程中的哪几个阶段与制动距离有关?❝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的制动性能比较?❝什么制动跑偏?其产生原因有哪些?❝前后轴的抱死次序有哪几种?各是何含义?❝什么制动侧滑?哪种情况下易发生制动侧滑?为什么?❝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失去转向能力?❝什么是I曲线?如何得到I曲线?❝什么是β线?β线的斜率是多少?❝什么是同步附着系数?空载和满载的同步附着系数关系如何?❝什么是f线组?什么是r线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具有固定比值的汽车在各种路面上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和制动效能分析?❝什么是利用附着系数?如何通过利用附着系数求车轮不抱死时的最大制动强度和制动距离?❝什么是制动效率?何时制动效率较高?❝除ABS外,制动力的调节方式主要有哪几种?❝ABS的优点主要有哪些?❝ABS的理论依据是什么?❝ABS的工作原理分析。
长安大学车辆工程806汽车理论考研大纲
长安大学官网公布的806汽车理论考研大纲参考教材:汽车理论(第四或第五版版)余志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内容:1动力性指标;2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3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4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5汽车的功率平衡图;6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动力性。
要求:掌握动力性指标及汽车的驱动力、汽车的行驶阻力的概念;掌握汽车行驶方程式,汽车的行驶条件与附着率;了解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的意义和制取方法;掌握汽车的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的概念;掌握汽车的功率平衡图;了解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动力性。
第二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内容:1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2 燃油经济性的计算;3影响经济性的因素;4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5汽车的动力性与经济性试验。
要求:掌握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掌握燃油经济性的计算方法;掌握影响经济性的因素,掌握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了解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燃油经性;了解汽车动力性与经济性道路试验方法。
第三章汽车动力性装置参数的选择内容:1发动机功率的选择;2最小传动比的选择;3最大传动比的选择;4传动系档数和各档传动比的选择;5利用C曲线确定动力性装置的参数要求:掌握发动机功率和最小传动比的选择,掌握最小传动比的选择;掌握最大传动比的选择,掌握传动系档数和各档传动比的选择;掌握利用C曲线确定动力性装置的参数。
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内容:1制动性的评价指标;2制动时的车轮受力;3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4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5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6 汽车制动试验要求:掌握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掌握制动时的车轮受力;掌握制动效能的概念及评定指标的计算,了解制动效能恒定性;掌握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掌握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了解汽车制动性能试验方法。
五汽车的操稳性内容:1汽车的操稳性的研究内容及方法;2轮胎的侧偏特性;3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4汽车操稳性与悬架的关系;5汽车操稳性与转向系的关系;6汽车操稳性与传动系的关系;7汽车的侧翻。
汽车理论大纲
1.汽车的动力性1)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2)汽车的驱动力与各种行驶阻力;3)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4)动力特性图;5)汽车的功率平衡;6)汽车的动力性计算。
2.汽车的燃油经济性1)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2)燃油经济性的计算方法;3)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使用方面和结构方面因素。
3.汽车的制动性1)制动性的评价指标;2)车轮制动力、地面制动力和路面附着力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3)滑动率与制动力系数之间的关系;4)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与同步附着系数;5)汽车制动性过程分析及计算。
4.汽车的操纵稳定性1)操纵稳定性的定义与评价指标;2)轮胎的侧偏特性;3)线性二自由度车辆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稳态响应及评价方法;4)瞬态响应及评价指标 5.汽车的行驶平顺1)汽车平顺性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2)路面的功率谱;3)单质量与双质量振动系统对路面随机输入的响应分析、计算;4)车辆系统参数对振动响应的影响。
题型比例选择题约15% 、分析判断题约30%、简答与计算题约55%各部分内容的比例汽车的动力性约30%、汽车的燃油经济性约10%、汽车的制动性约30%、汽车的操纵稳定性约20%、汽车的行驶平顺性约10%看看专业基础课,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机械制造技术,机械设计,互换性,汽车构造等翻翻一、简答题1.刀具磨损的原因有哪些?2.径向成型车刀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3.什么是工艺基准,按用途分为哪些?4.什么是不完全定位?什么是欠定位?5.如何判别强迫振动和自激振动?.二、分析题1.绘图说明切削速度对积屑瘤的堆积高度的影响2.万能外圆磨床工作所需的运动有哪些?(自我感觉这题有点偏)3.试分析Vc、f、ap 对切削力Fz 的影响4.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有哪些?三、计算题9 m( K/ k 3 U# e% I 5 d+ p5 L1.尺寸链的计算(教材P159 5.20 题完全一样)2.定位误差的计算(不算难)。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汽车理论考试大纲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汽车理论》考试大纲
参考教材:《汽车理论》(第五版),清华大学余志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一、基本概念:汽车动力性及其评价指标,驱动力图,滚动阻力系数,车轮半径,空气阻力,道路阻力系数,汽车动力因数,附着力,附着率,等效坡度,汽车燃油经济性及其评价指标,汽车制动性及其评价指标,滑动(移)率,I曲线,同步附着系数,侧偏力,侧偏角,轮胎的侧偏现象,回正力矩,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汽车的通过性几何参数。
二、基本原理:滚动阻力系数的影响因素,附着系数的影响因素,附着率与附着系数的关系,驱动力与地面切向反作用力的关系,汽车行驶方程式及各部分的含义,汽车驱动与附着条件,功率平衡方程式及各部分的含义,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及动力性分析,功率平衡图及动力性分析,动力特性图及动力性分析,行驶速度对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的影响,燃料消耗方程式及各部分的含义,档位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附着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图示,制动力系数与滑动率关系曲线及分析,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理想分配关系,同步附着系数的大小与制动稳定性的关系,汽车的质心纵向位置与汽车性能的关系,三种稳态转向特性及其条件。
三、基本计算:根据行驶方程式计算各力,根据汽车相关结构参数计算动力因素,根据动力因数计算爬坡能力,根据功率平衡方程式计算驱动功率,根据驱动附着条件判断滑转,分析制动过程并计算制动距离,根据汽车相关结构参数计算同步附着系数、制动效率、制动减速度、制动力分配比和制动强度,根据同步附着系数与制动稳定性的关系确定稳定性或路面附着系数,特征车速,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静态储备系数,前、后轮侧偏角差。
汽车理论
汽车理论大纲内容:汽车动力性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叫做汽车动力性。
评价指标:最高车速µmax 、加速时间t 、最大爬坡度i max 。
汽车燃油经济性在保证动力性的条件下,汽车以尽量少的燃油消耗量经济行驶的能力,称汽车燃油经济性。
评价指标:一定运行工况下等速百公里油耗、一定燃油量能行驶的里程数。
汽车制动性汽车在短距离内停车且能维持方向稳定性并在下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行驶的能力称为汽车制动性。
评价指标: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汽车操纵稳定性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是指驾驶者在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的条件下,汽车能遵循驾驶者通过转向系及转向车轮给定的方向行驶,且当遭遇外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
汽车平顺性这主要是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冲击对乘员舒适性的影响保持在一定界限之内的能力。
评价指标:车身传至人体的加速度、悬架弹簧的动挠度、车轮与路面之间的动载。
汽车通过性也叫越野性,指汽车能以足够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各种坏路和无路地带及各种障碍的能力。
分为支承通过性和几何通过性。
评价指标:牵引系数TC 、驱动效率TE 、燃油利用指数。
几何参数:由于汽车与地面间的间隙不足而被地面拖住汽车无法通过的情况称为间隙失效。
有三种:触头失效、顶起失效和拖尾失效。
与间隙失效有关的汽车整体尺寸,即汽车通过性几何参数。
汽车通过性几何参数有:最小离地间隙h 、纵向通过角β、接近角γ1、离去角γ2、最小转弯直径d min 、转弯通道圆。
第一章主要内容: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最高车速u max 、加速时间t 和最大爬坡度i max 。
加速时间:原地起步加速时间、超车加速时间。
原地起步加速时间:用I 档起步,以最大加速度加速,选择合适的换档时间,逐步换至最高档行驶到一定距离或一定车速所用的时间。
超车加速时间:用最高档由某一较低车速全力加速到某一高速所需的时间。
汽车理论08580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汽车理论课程代码:08580Ⅰ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特点与设置目的本课程是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本科段考试计划规定必考的一门专业课。
它是培养汽车工程专业人才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在学完该课程的各个环节后,学生应具有初步分析汽车各主要性能的理论基础;能从理论上对汽车的主要性能参数进行预估;从试验方法上来验证汽车性能参数。
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讲授分析方法,并为后续专业课程提供理论依据。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1.掌握一般汽车动力学的分析方法和步骤;2.从理论上对汽车主要性能进行设计初期阶段的预估;3.了解影响汽车主要性能的结构参数;4.如何通过试验手段对汽车性能进行验证、分析和评估。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在学习本课前,应先修“高等数学”、“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汽车构造”、“车用内燃机”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为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重要的专业课,将在毕业设计中得到应用。
本课程的重点是:汽车的动力性、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汽车的制动性。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掌握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力的分析方法,能分析汽车行驶过程中所受到的驱动力、阻力,会列汽车行驶方程式;领会汽车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会画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动力特性图,并进行动力性分析;理解汽车功率平衡的意义;了解影响汽车驱动力、阻力的主要因素;对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的计算有一般的认识。
本章要求结合上机完成一辆汽车的动力性计算才能更好地完成本章的学习。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汽车的动力性指标1.汽车的最高车速2.加速时间3.最大爬坡度第二节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一)汽车的驱动力1.发动机的转速特性2.传动系的传动效率3.车轮半径4.汽车的驱动力图(二)汽车的行驶阻力1.滚动阻力2.空气阻力3.坡度阻力4.加速阻力(三)汽车行驶方程式第三节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一)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二)动力特性图第四节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一)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二)汽车的附着力与地面法向反作用力(三)作用在驱动轮上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四)汽车附着率1.加速、上坡行驶时的附着率2.高速行驶时的附着率第五节汽车的功率平衡第六节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三、考核知识点(一)汽车的动力性指标、各指标的概念1. 汽车的最高车速2. 加速时间3. 最大爬坡度(二)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分析1. 汽车驱动力(1)发动机的转速特性(2)传动系的传动效率(3)车轮半径2. 行驶阻力(1)从动轮和驱动轮的受力分析(2)滚动阻力的影响因素(3)空气阻力的组成及影响因素(4)坡度阻力和加速阻力的概念3. 汽车的驱动力图(1)驱动力计算公式(2)车速计算公式(3)发动机的转速特性到汽车的驱动力图的转换(三)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1. 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1)汽车行驶加速度曲线(2)汽车加速时间曲线(3)汽车的爬坡度图(4)汽车各项动力性指标求解2.动力特性图(1)动力因数概念(2)动力特性图(3)汽车各项动力性指标求解(四)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1.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1)附着力(2)附着系数(3)附着率2.汽车的附着力与地面法向反作用力3.作用在驱动轮上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4.汽车附着率(1)加速、上坡行驶时的附着率(2)高速行驶时的附着率(五)汽车的功率平衡1. 汽车功率平衡图(1)发动机功率与行驶车速的关系曲线(2)阻力功率与行驶车速的关系曲线2.后备功率(1)定义(2)后备功率与行驶车速的关系曲线(六)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四. 考核要求(一)识记1.汽车的动力性指标2.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度的概念3.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的概念4.发动机的转速特性、发动机的使用特性和外特性5.道路阻力系数、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6.动力因数7.附着力、附着系数、附着率概念8.后备功率(二)领会1.驱动力的计算公式2. 滚动阻力形成的原因、影响因素3.空气阻力的组成和减少空气阻力的措施4.加速阻力的意义及组成5.动力因数引入的原因6.利用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求解动力性指标的方法7.汽车行驶—附着条件8.汽车功率平衡图的物理意义9.理想的发动机曲线、变速器的作用10.液力变矩器的特性(三)简单应用1.对汽车从动轮和驱动轮进行受力分析2.对整车进行受力分析3.根据发动机和整车参数画出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和动力特性图4.根据发动机和整车参数画出功率平衡图5.对空载和满载车辆进行定性动力性分析6.改善动力性的措施(四)综合应用1.根据发动机和整车参数求整车动力性评价指标2.根据发动机和整车参数、道路条件求附着率、极限爬坡度和极限加速度五、重点内容1.本章重点为动力性计算方法、驱动力图、动力特性图、功率平衡图、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
武汉理工《汽车理论基础》考试大纲
武汉理工《汽车理论基础》考试大纲~《汽车理论基础》考试大纲2011一、考试性质《汽车理论基础》是报考车辆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的一门专业考试课程,它以汽车理论、汽车构造两本教材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作为基本考试范围。
在汽车理论课程方面,试题主要考察应试者对汽车理论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汽车理论进行汽车性能计算和分析的能力;在汽车构造课程方面,试题侧重考察应试者对汽车构造的认知程度以及对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熟悉水平。
在汽车试验方面,主要考察学生是否了解教材所涉及的基本的汽车性能试验的方法。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答卷时间:180分钟3.各部分内容的考试比例汽车理论70%汽车构造 30%4.题型比例概念题 20%计算题 40%综合分析题 40%三、考试要点(一)汽车理论部分1.汽车动力性的基本概念,汽车动力性的计算与分析,影响汽车动力性的因素分析,汽车动力性试验方法;2.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基本概念,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与分析,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分析,汽车燃油经济性试验方法;3.汽车动力装置参数选择,汽车传动系传动比的分配与计算;4.汽车制动性的基本概念,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汽车制动器制动力的分配与调节,汽车制动性试验方法;5.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基本概念,车轮的侧偏特性,线性两自由度汽车模型前轮角阶跃输入下的稳态和瞬态响应,悬架的侧倾运动对汽车稳态转向特性的影响,汽车转向系与操纵稳定性的关系,汽车传动系与操纵稳定性的关系,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6.汽车平顺性的基本概念,人体对振动的响应,路面的统计特性-路面谱,汽车车身单质量系统、车身车轮双质量系统、人体-座椅车身车轮三质量系统、两轴汽车等的振动分析,汽车平顺性试验方法;7.汽车通过性的基本概念,汽车间隙失效及其通过性的几何参数,汽车的越台和过沟能力。
(二)汽车构造部分1. 汽车发动机的不同类型及其基本组成,发动机各大总成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汽车底盘的基本组成,汽车底盘各大总成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3. 汽车车身的组成和基本结构;4. 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要求;5. 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汽车新技术的基本知识。
汽车理论科目考试大纲
《汽车理论科目》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1.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关于汽车理论的基础知识。
2.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
3.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查内容(一)汽车的动力性1.掌握汽车的动力性的评价指标、汽车驱动力与行驶阻力的概念;2.掌握汽车的行驶方程式、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附着率及汽车附着力与地面切向反作用力的概念;3.掌握汽车的功率平衡图;4.了解动力特性图的意义及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二)汽车的燃油经济性1.掌握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定义及评价指标;2.掌握影响燃油经济性的因素及燃油经济性的计算方法;3.了解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三)汽车动力性装置参数的选择1.掌握发动机功率和最大最小传动比的选择;2.掌握传动系档数与各档传动比的选择;3.掌握利用C曲线确定动力性装置的参数。
(四)汽车的制动性1.掌握汽车的制动性和评价指标及制动时车轮的受力与各受力间的关系;2.掌握制动效能的概念和评定指标及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3.掌握制动力、同步附着系数、利用附着系数和制动效率的计算;4.了解制动效能恒定性和制动防抱死装置。
(五)汽车的操纵稳定性1.了解汽车的操稳性的研究内容与方法;2.掌握汽车操纵稳定性的概念;3.掌握轮胎的侧偏特性;4.掌握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特性。
(六)汽车的平顺性1.掌握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方法及指标;2.了解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征的概念及计算;3.掌握单质量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4.掌握车身与车轮双质量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5.了解“人体-座椅”系统的振动特性。
(七)汽车的通过性1.掌握汽车通过性的评价指标及几何参数。
汽车理论 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考试题型:填空、判断、问答、叙述分析、概念解释、计算第一章1. 基本概念:后备功率、汽车的动力因数、附着力 后备功率:发动机功率与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消耗的发动机功率的差值是后备功率。
1()e f w T P P P η-+ 汽车的动力因素:汽车单位重量所具有的第二牵引力。
t w F F D G -=附着力:地面对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值。
2. 什么是汽车动力性?其评价指标有哪些?汽车的动力性系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汽车的最高车速Uamax 、汽车的加速时间t 、汽车最大爬坡度imax 。
3. 汽车直线行驶时受到的空气阻力由哪几部分组成?压力阻力(91%)和摩擦阻力(9%),其中压力阻力又分为形状阻力、干扰阻力、内循环阻力和诱导阻力。
4. 写出用汽车结构参数和使用参数表达的汽车行驶方程式5. 写出用汽车结构参数和使用参数表达的汽车功率平衡方程式6. 汽车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附着条件附着条件:地面作用在驱动轮上的切向反力小于驱动轮的附着力。
驱动-附着条件是在附着条件的基础上,驱动力要大于等于总行驶阻力。
7. 影响滚动阻力系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车速、轮胎结构、材料、轮胎气压、驱动力系数、路面、转弯行驶和温度。
8. 汽车在转弯时候和直线行驶阻力是否一致?不一致,转弯行驶时,轮胎发生侧偏现象,滚动阻力大幅度增加。
第二章9. 什么是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其评价指标有哪些?在保证动力性的条件下,汽车以尽量少的燃油消耗量经济行驶的能力称作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评价指标有:单位行程的燃料消耗量、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多工况燃油消耗量10. 汽车的燃料经济性评价试验方法有哪些?不加控制的道路试验;控制的道路试验;道路循环试验(包括等速油耗、加速油耗、制动油耗、怠速油耗等);在室内试验,如汽车底盘测功机(即转鼓试验台)上的循环试验。
11. 为什么公共汽车起步后驾驶员很快换入高档?因为在同一道路条件与车速下档位越低后备功率越大,燃油消耗率越大,而用高档则燃油消耗率低,因此换高档行驶。
车辆工程师汽车理论-考试大纲
车辆工程见习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大纲汽车理论【课程学时】40学时【参考教材】余志生. 汽车理论.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考核内容】1) 汽车的动力性主要内容:汽车的动力性指标,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汽车的功率平衡。
考核要求:汽车的驱动力、汽车的行驶阻力、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掌握驱动力产生的原因和驱动力的表达式,掌握驱动力图的做法;掌握滚动阻力、滚动阻力形成的过程、滚动阻力系数的影响因素,要掌握空气阻力、减少空气阻力系数的措施,掌握坡度阻力、道路阻力和道路阻力系数,掌握加速阻力、旋转质量换算系数的物理意义及影响因素,掌握汽车行驶方程式的表达式,掌握汽车加速时从动轮和驱动轮的受力分析方法。
掌握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附着力与地面法向反作用力、作用在驱动论上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及附着利用率。
掌握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方法。
掌握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的做法,以及用该图来分析汽车动力性的方法。
掌握动力因素、动力特性图的做法、利用动力特性图分析比较汽车动力性的方法。
掌握功率平衡方程式、后备功率。
2)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主要内容:汽车的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考核要求:了解燃油经济性两种计算方法。
掌握等速百公里油耗法,掌握汽车等速行驶百公里燃油消耗量的表达式,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主要因素。
掌握利用发动机的负荷特性,得到最小燃油消耗特性曲线和确定无级变速器调节特性的内容。
了解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CVT)的工作原理。
3)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2学时)主要内容:发动机功率的选择,最小传动比的选择,最大传动比的选择,传动系挡数与各挡传动比的选择考核要求:掌握选择发动机功率、最小传动比和最大传动比时考虑的因素,掌握如何从保证汽车的动力性和汽车燃油经济性角度选择最小传动比。
了解汽车传动系各档速比的分配原则及其好处。
《汽车理论》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汽车理论》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汽车理论》汽车理论是交通运输专业硕士生选考的专业基础课程。
它的评价标准是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汽车理论基础。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题型:选择、简答、论述分析、计算、名词解释等。
3、内容: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动力性装置参数的选择、制动性、操稳性、平顺性、通过性。
4、参考书目:《汽车理论(第6版)》,余志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三、考察要点:1、汽车的动力性掌握动力性指标及汽车的驱动力、汽车的行驶阻力的概念;掌握汽车行驶方程式,汽车的行驶条件与附着率;掌握汽车行驶方程式的应用(结合汽车的驱动力一行驶阻力平衡图、动力特性图分析汽车的动力性能);掌握汽车的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的概念;掌握功率平衡的含义及汽车的功率平衡图。
2、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掌握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掌握燃油经济性的计算方法;掌握影响经济性的因素;了解汽车动力性与经济性道路试验方法。
3、汽车动力性装置参数的选择掌握发动机功率和最小传动比的选择,掌握最小传动比的选择;掌握最大传动比的选择,掌握挡数对汽车性能的影响和各档传动比的选择。
4、汽车的制动性掌握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掌握制动时的车轮受力;掌握制动效能的概念及评定指标的计算,了解制动效能恒定性;掌握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掌握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了解汽车制动性能试验方法。
5、汽车的操稳性了解汽车的操稳性的研究内容与方法;掌握轮胎的侧偏特性;掌握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特性;掌握汽车操稳性与悬架的关系。
6、汽车的平顺性掌握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方法及指标;掌握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征的概念及计算;掌握单质量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掌握车身与车轮双质量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
7、汽车的通过性掌握汽车通过性的评价指标及几何参数;了解松软地面的物理性质,了解车辆挂勾牵引力的概念。
南理工-汽车理论大纲
《汽车理论》考试大纲一、复习参考书1 汽车理论第四版余志生编二、复习要点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1汽车的动力性指标2 汽车驱动轮上的驱动力3汽车行驶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4 汽车的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5 汽车的功率平衡重点:汽车动力性指标、汽车的行驶阻力、汽车行驶的方程式第二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1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2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计算3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主要因素重点:燃油经济性计算、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主要因素第三章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1 发动机功率的选择2 最小传动比的选择3 最大传动比的选择4 传动系档数与各档传动比的选择重点:发动机功率的选择、传动系档数与各档传动比的选择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1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2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3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4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5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重点: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之间的关系,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第五章汽车的操纵稳定性1 轮胎的侧偏特性2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3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转向系的关系重点:轮胎的侧偏特性,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第六章汽车的行驶平顺性1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2 路面的统计特性3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单质量系统的振动重点:平顺性的评价、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单质量系统的振动第七章汽车的通过性1 间隙失效与通过性几何参数2汽车越过台阶、壕沟的能力重点:汽车通过性几何参数。
汽车理论复习提纲
汽车理论复习提纲一、填空题1.影响滚动阻力Ff的因素有(任选四个):轮胎的结构、行驶车速、橡胶的品种、路面的种类。
2.空气阻力F与汽车的哪些因素有关?(任选三个):车身前部、整车、汽w车后部。
3.汽车的最大爬坡度有哪两个结构参数确定:、。
4.汽车制动性能评价的指标是: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5.制动效能的量化指标是:制动力、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
6.制动距离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制动器起作用的时间、最大制动减速度即附着力、起始制动速度。
7.在设计汽车时,选择发动机的功率是是:、、。
二、名词解释1.附着力:汽车直线行驶状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时要求的最低附着系数。
驱动力所需的最低附着系数。
2.制动效率:车轮将要抱死时的制动强度与被利用的(实际使用的)附着系数之比。
3.制动力系数:地面制动力与作用在车轮上的垂直载荷的比值。
4.比功率:在各种附着系数的路面上制动时,要使前、后车轮同时抱死,前、后轮制动力应满足的关系曲线。
5.后备功率:发动机功率与滑动阻力和空气阻力消耗的发动机功率的差值是后备功率。
6.I曲线:在各种附着系数的路面上制动时,要使前、后轮同时抱死,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应满足的关系曲线。
7.侧向力系数:地面作用于车轮的侧向力与车轮的垂直载荷之比。
8.滑动率:车轮接地处的排花洞速度与车轮中心运动速度的比值。
9.同步附着系数:使前、后轮同时抱死的路面附着系数称为同步附着系数。
10.阻尼比:阻尼达到的程度。
11.主动悬架:可根据车速、制动、转向等行驶状态,有级的切换悬架的刚度及阻尼的大小,以满足平顺性的要求。
12.牵引效率TE:驱动轮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反映了车轮功率传递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13.转弯通道圆: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汽车以最低稳定车速转向行驶时,车体上所有点在支承平面上的投影均位于圆周以外的最大内圆。
14.牵引系数TC:单位车重的挂钩牵引力(净牵引力)。
表明汽车在松软地面上加速、爬坡及牵引某车辆的能力。
华南理工大学802汽车理论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802汽车理论考试大纲
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
掌握:汽车的动力性指标、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汽车的行驶方程式、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汽车的附着力与地面切向反作用力、附着率的定义、汽车的功率平衡
了解:动力特性图、各种行驶工况下附着率的计算、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第二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掌握: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定义及评价指标、影响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了解: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特点
第三章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掌握:发动机的比功率、最小最大传动比的选择
了解:传动系挡数与各挡传动比的选择、主减速器传动比的选择
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
掌握:汽车的制动性及评价指标、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及各受力间的关系、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制动力,同步附着系数的计算
了解: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效率、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分配要求、制动防抱死装置
第五章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掌握:车辆坐标系与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时域响应、轮胎的坐标系定义、侧偏现象、轮胎的结构等工作条件对侧偏特性的影响、回正力矩、汽车稳态。
汽车理论复习提纲.doc
汽车理论复习提纲1.汽车的动力性及评价指标。
答:(1)动力性: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车速。
(2)评价指标:①最高车速:汽车在良好路面上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②加速时间:I:原地起步加速时间:汽车用I挡或II当起步,并以最大的加速强度逐步换至最挡后达到某一预订距离或车速所需的时间。
II:超车加速时间:用最高档或次高档由某一较低车速全力加速至某一高速所需时间。
③最大爬坡度'汽车满载后某一载质量情况下载良好路面上能爬过的最大坡度2.汽车的行驶阻力。
答:指汽车在行驶时受到的外界阻力,包括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和加速阻力。
3.轮胎滚动阻力的定义、产生机理和作用形式。
答:(1)定义:车轮滚动时,轮胎与地面的接触区域产生法向、切向的相互作用力(2)产生机理:地面变形和轮胎变形。
4.滚动阻力的影响因素。
答:(1 )路面种类(2 )行驶车速(3 )轮胎的构造、材料及气压。
5.传动系功率损失。
答:(1)机械损失:指齿轮传动副、轴承、油封等处的摩擦损失,⑵液力损失:指消耗润滑油的搅动、润滑油与旋转零件之间的表面摩擦的功率损失。
6.汽车的旋转质量换算系数。
答:指固定传动比的汽车以系数6作为计入旋转质量惯性力偶矩后的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
7.汽车的功率平衡图及功率平衡方程式,已知相关阻力,求发动机输出功率。
答:(1)功率平衡图:p32 (2)功率平衡方程式:p318.汽车的驱动附着条件。
答:p229.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答:在保证动力性的条件下,汽车以尽量少的燃油消耗量经济行驶的能力。
10.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答:(1)使用方面:①行驶车速,②挡位选择,③挂车的应用,④正确的保养与调整。
(2)汽车结构方面:①整车尺寸和质量,②发动机,③传动系,④汽车外形与轮胎11 .汽车的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及其计算方法。
答:(1)定义:指在一定载荷下,汽车以最高挡在水平良好路面上等速行驶100 km的燃油消耗量,(2 )计算方法:12.汽车的动力装置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理论》课程考试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一门核心专业课。
该课程的任务是学习掌握汽车运动、受力的基本规律,汽车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相应的评价试验方法以及影响这些性能的结构和使用因素等,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将来从事与汽车相关的工作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一、课程内容1.0 引言汽车动力性的定义,汽车动力性的理论分析过程。
1.1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汽车动力性的评定指标,各评定指标的含义,汽车动力性指标的测定条件与一般数值。
1.2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汽车驱动力的定义与计算公式,驱动力计算公式中各参数的含义,驱动力的影响因素,驱动力计算;汽车驱动力图的含义,驱动力图的绘制方法。
滚动阻力的成因,滚动阻力的计算方法,弹性车轮在硬路面上滚动时的受力分析,路面对驱动轮的切向反作用力与驱动力之间的区别;滚动阻力系数的含义,滚动阻力系数的影响因素,典型路面滚动阻力系数的数值。
空气阻力的含义与构成,空气阻力的计算方法;空气阻力系数的含义,空气阻力系数的影响因素,空气阻力系数的典型数值。
坡度阻力的含义,坡度阻力的计算方法。
道路阻力的含义,道路阻力的计算公式。
加速阻力的含义,加速阻力的计算方法;旋转质量换算系数的含义。
1.3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汽车行驶方程式,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的含义,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的绘制方法。
运用汽车行驶方程式和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确定各动力性指标的方法;运用汽车行驶方程式和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确定各动力性指标和进行相关的计算分析。
动力特性图的含义,动力特性图的绘制方法,运用动力特性图确定各动力性指标。
1.4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汽车行驶附着条件的含义,汽车行驶附着条件的数学表达;附着力、附着系数、附着率的含义,典型路面附着系数的平均值范围。
汽车在坡道上加速行驶时确定路面法向反作用力的受力分析方法,路面法向反作用力的计算公式;路面法向反作用力各构成部分的含义,路面法向反作用力的影响因素,路面法向反作用力主要构成部分的计算公式;运用路面法向反作用力计算公式进行分析计算。
汽车在坡道上加速行驶时确定路面切向反作用力的受力分析方法,路面切向反作用力的计算公式;路面切向反作用力各构成部分的含义,路面切向反作用力主要构成部分的计算公式;运用路面切向反作用力计算公式进行分析计算。
通过受力分析得到旋转质量换算系数计算公式的方法。
汽车加速和上坡行驶情况下附着率的确定方法,附着率的计算公式,等效坡度的含义;运用附着率计算公式进行分析计算。
汽车高速行驶情况下附着率的确定方法,影响附着率的因素和降低附着率的方法。
根据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和附着率分析汽车的动力性。
1.5 汽车的功率平衡汽车功率平衡方程式,汽车功率平衡图的含义,功率平衡图的绘制方法;运用功率平衡图进行相关的计算分析。
二、考核知识点1)汽车动力性的定义与评定指标;2)汽车驱动力的定义与计算公式,汽车的驱动力图及其绘制方法;3)滚动阻力的成因、计算方法、影响因素;4)空气阻力的含义、构成、计算方法;5)坡度阻力的含义、计算方法;6)道路阻力的含义、计算公式;7)加速阻力的含义、计算方法;8)汽车行驶方程式,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的含义及绘制方法,动力性分析计算;9)动力特性图的含义及绘制方法;10)汽车行驶附着条件的含义、数学表达,附着力、附着系数、附着率的含义;11)汽车在坡道上加速行驶时路面法向反作用力与路面切向反作用力的受力分析方法;12)汽车加速和上坡行驶情况下及高速行驶情况下附着率的计算与分析,考虑附着条件的汽车动力性分析;13)汽车的功率平衡方程与功率平衡图。
三、考核要求1)汽车动力性的定义与评定指标掌握汽车动力性的定义,了解汽车动力性的理论分析过程。
掌握汽车动力性的评定指标,理解各评定指标的含义,了解汽车动力性指标的测定条件与一般数值。
2)汽车驱动力的定义与计算公式,汽车的驱动力图及其绘制方法掌握汽车驱动力的定义与计算公式,理解驱动力计算公式中各参数的含义,了解驱动力的影响因素,能够熟练地运用驱动力计算公式进行计算;理解汽车驱动力图的含义,掌握驱动力图的绘制方法,能够熟练地绘制驱动力图。
3)滚动阻力的成因、计算方法、影响因素理解滚动阻力的成因,掌握滚动阻力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弹性车轮在硬路面上滚动时的受力分析,理解路面对驱动轮的切向反作用力与驱动力之间的区别;理解滚动阻力系数的含义,了解滚动阻力系数的影响因素,知道典型路面滚动阻力系数的数值。
4)空气阻力的含义、构成、计算方法理解空气阻力的含义与构成,掌握空气阻力的计算方法;理解空气阻力系数的含义,了解空气阻力系数的影响因素,知道空气阻力系数的典型数值。
5)坡度阻力的含义、计算方法理解坡度阻力的含义,掌握坡度阻力的计算方法。
6)道路阻力的含义、计算公式理解道路阻力的含义,掌握道路阻力的计算公式。
7)加速阻力的含义、计算方法理解加速阻力的含义,掌握加速阻力的计算方法;理解旋转质量换算系数的含义。
8)汽车行驶方程式,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的含义及绘制方法,动力性分析计算掌握汽车行驶方程式,理解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的含义,掌握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的绘制方法,能够熟练地绘制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掌握运用汽车行驶方程式和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确定各动力性指标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汽车行驶方程式和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确定各动力性指标和进行相关的计算分析。
9)动力特性图的含义及绘制方法理解动力特性图的含义,掌握动力特性图的绘制方法,能够运用动力特性图确定各动力性指标。
10)汽车行驶附着条件的含义、数学表达,附着力、附着系数、附着率的含义理解汽车行驶附着条件的含义,掌握汽车行驶附着条件的数学表达;理解附着力、附着系数、附着率的含义,了解典型路面附着系数的平均值范围。
11)汽车在坡道上加速行驶时路面法向反作用力与路面切向反作用力的受力分析方法掌握汽车在坡道上加速行驶时确定路面法向反作用力的受力分析方法,会推导路面法向反作用力的计算公式;理解路面法向反作用力各构成部分的含义,了解路面法向反作用力的影响因素,掌握路面法向反作用力主要构成部分的计算公式;能够灵活运用路面法向反作用力计算公式进行分析计算。
掌握汽车在坡道上加速行驶时确定路面切向反作用力的受力分析方法,能够推导路面切向反作用力的计算公式;理解路面切向反作用力各构成部分的含义,掌握路面切向反作用力主要构成部分的计算公式;能够灵活运用路面切向反作用力计算公式进行分析计算。
12)汽车加速和上坡行驶情况下及高速行驶情况下附着率的计算与分析,考虑附着条件的汽车动力性分析掌握汽车加速和上坡行驶情况下附着率的确定方法,能够推导附着率的计算公式,理解等效坡度的含义;能够灵活运用附着率计算公式进行分析计算。
掌握汽车高速行驶情况下附着率的确定方法,了解影响附着率的因素和降低附着率的方法。
能够根据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和附着率分析汽车的动力性。
13)汽车的功率平衡方程与功率平衡图掌握汽车功率平衡方程式,理解汽车功率平衡图的含义,掌握功率平衡图的绘制方法,能够熟练地绘制功率平衡图;能够灵活运用功率平衡图进行相关的计算分析。
第二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一、课程内容2.0 引言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定义,汽车燃油经济性的重要意义。
2.1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定指标,各评定指标的含义;一些典型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指标数值。
2.2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汽车等速行驶工况、等加速行驶工况、等减速行驶工况和怠速停车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方法;掌握和运用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的计算公式;由等速、等加速、等减速、怠速停车工况组成的循环工况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的计算。
2.3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汽车使用方面影响燃油经济性的因素、影响机理与改善途径;汽车结构方面影响燃油经济性的因素与改进措施;无级变速器改善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原理。
2.4 电动汽车的研究电动汽车的研究进展、基本原理。
二、考核知识点1)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定义与评价指标;2)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3)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4) 电动汽车。
三、考核要求1)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定义与评价指标掌握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定义;掌握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定指标,理解各评定指标的含义。
2)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掌握汽车等速行驶工况、等加速行驶工况、等减速行驶工况和怠速停车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和运用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的计算公式;能够进行由等速、等加速、等减速、怠速停车工况组成的循环工况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的计算。
3)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掌握汽车使用方面影响燃油经济性的因素、影响机理与改善途径;掌握汽车结构方面影响燃油经济性的因素与改进措施;了解无级变速器改善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原理。
4) 电动汽车了解电动汽车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一、课程内容3.1 发动机功率的选择汽车比功率的概念;汽车比功率与汽车总质量的关系;发动机功率的选择方法。
3.2 最小传动比的选择最小传动比的不同选择对汽车功率平衡图带来的变化;通过汽车功率平衡图分析最小传动比对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3.3 最大传动比的选择确定最大传动比需要考虑的因素;根据汽车的最大爬坡度和汽车的最低稳定车速确定最大传动比。
3.4 传动系挡数与各挡传动比的选择确定挡位数的影响因素;按等比级数分配传动比的优点;按等比级数确定各挡传动比。
3.5 利用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确定动力装置参数综合运用燃油经济性-动力性曲线确定发动机、变速器与主减速器传动比的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1)汽车发动机功率的选择;2)传动系最小传动比和最大传动比的选择;3)传动系挡数与各挡传动比的选择;4)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
三、考核要求1)汽车发动机功率的选择理解汽车比功率的概念;了解汽车比功率与汽车总质量的关系;掌握发动机功率的选择方法。
2)传动系最小传动比和最大传动比的选择理解最小传动比的不同选择对汽车功率平衡图带来的变化;能够熟练地通过汽车功率平衡图分析最小传动比对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掌握确定最大传动比需要考虑的因素;能够熟练地根据汽车的最大爬坡度和汽车的最低稳定车速确定最大传动比。
3)传动系挡数与各挡传动比的选择了解确定挡位数的影响因素;理解按等比级数分配传动比的优点;能够熟练地按等比级数确定各挡传动比。
4)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了解综合运用燃油经济性-动力性曲线确定发动机、变速器与主减速器传动比的方法。
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一、课程内容4.0 引言汽车制动性的定义,汽车制动性的重要意义。
4.1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各评价指标的含义;一些汽车制动性评价指标的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