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水稻品种生产试验

合集下载

湖南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

湖南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

6--生物技术•遗传育种 引用格式:邹 丹,唐启源,黄益国,等. 湖南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J]. 湖南农业科学,2023(8):6-11. DOI:DOI:10.16498/ki.hnnykx.2023.008.002再生稻是指水稻收获后,利用水稻生长特性,再运用与之配套的科学栽培措施,使稻桩上的休眠芽萌发生长形成稻穗,再收获一季或多季的生产模式[1-2]。

中国是最早种植再生稻的国家之一,据历史记载最早可追溯到1 700 a 前[3]。

但是由于栽培技术、生产条件与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再生稻种植面积一直不成规模,零星分布在全国各地[4]。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种植双季稻的积极性不断下降,再生稻便成为较理想的稻作模式之一[5-8]。

再生稻具有省劳力、省时、成本低、效益高、稻米米质优良等特点[9]。

发展再生稻能显著提高我国光温资源种湖南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邹 丹1,唐启源2,黄益国1,刘龙生1,旷 娜3,吕广动1,方升亮1,毛瑞清1,张 明1(1. 衡阳市农业科学院,湖南 衡阳 421200;2.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3. 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摘 要:选择30个再生稻品种在湘中地区进行品种筛选试验,以期筛选出更适合在湖南地区种植的再生稻品种。

结果表明:参试再生稻品种中以C 两优0861和和两优1号的周年产量较高,分别为15.849 和15.642 t/hm 2,适宜3月下旬在湘中地区播种;Q 两优丝苗、深两优475和甬优4949这3个品种的周年产量均在14.76 t/hm 2以上,但是生育期偏长,适宜在湘南地区作再生稻种植,在湘中地区则需适当早播;望两优889的周年产量也处于较高水平,达14.378 t/hm 2,但是生育期偏短,可以在湘中地区适当晚播或者在湘北地区种植;瑞两优1053、良隆粳1号和良隆粳2号的周年产量过低,均低于8.44 t/hm 2,Y 两优553的生育期过长,均不适宜在湖南作再生稻种植。

长沙县9_个早稻品种的生态适应性鉴定与评价

长沙县9_个早稻品种的生态适应性鉴定与评价

引用格式:李胜军,李诚,易展平,等. 长沙县9个早稻品种的生态适应性鉴定与评价[J]. 湖南农业科学,2024(2):10-13. DOI:10.16498/ki.hnnykx.2024.002.003湖南省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曾长期稳居全国第一,生产优势明显[1]。

近几年,湖南省水稻种植面积仍居全国第1位,产量居全国第2位,粮食产量持续保持在300亿kg左右。

湖南生产的粮食对于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2]。

近年来由于品种审定开通了绿色通道和联合体试验,审定的品种数量大幅增加,导致推广种植的水稻品种数量繁多,然而具有突破性的品种很少[3-4]。

水稻产量和稻米的品质不仅受遗传特性的影响,也受环境条件及栽培技术措施的影响[5],相同条件下不同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有所差异,性状的表现也各有不同[6],因此开展水稻品种的生态适应性研究对于水稻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长沙县坐落于湖南省东部偏北,在我国中部地区百强县榜单中,以较强的综合实力排名第一位,同时也是湖南省的粮食生产大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在7.59×104 hm2以上,其中早稻种植面积2.64×104 hm2左右。

为充分发挥水稻良种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加速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促进长沙县水稻产业的发展,2023年长沙县农业农村局在长沙县青山铺镇洪河村进行了早稻生态适应性鉴定与评价,对9个早稻品种的产量、经济性状、抗病性、抗倒 长沙县9个早稻品种的生态适应性鉴定与评价  李胜军1,李诚2,易展平2,叶为2,柳意能1 (1. 长沙县农业农村局,湖南长沙 410100;2. 长沙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南长沙 410006)摘要: 以中早39、松雅早1号、陵两优1785等9个早稻品种为参试品种,以株两优819为对照品种(CK),在长沙县青山铺镇洪河村开展水稻品种的生态适应性鉴定与评价,通过对不同品种的生育期、抗病性、倒伏情况、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以及产量的比较,筛选适宜推广种植的品种。

极端高温干旱条件下娄底市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极端高温干旱条件下娄底市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引用格式:陈海含,谭炎宁,赵湘群,等. 极端高温干旱条件下娄底市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初报[J]. 湖南农业科学,2023(5):5-9. DOI:DOI:10.16498/ki.hnnykx.2023.005.002娄底市地处湘中腹地,以山区和丘陵地貌为主,受亚热带季风影响而雨热同期,现主要发展双季稻和单季稻。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光热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粮食生产稳定,湖南省明确支持湘中单季稻生产区域推广“一季+再生”水稻种植模式,为娄底市提高粮食产能指明了方向。

再生稻是指头季收获后,实施相应田间管理措施,促使头季稻桩上的腋芽生长发育、抽穗结实,实现一种两收或多次收获的水稻或水稻种植模式[1]。

娄底市水稻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24.43万hm2以上,常住人口约382万人,依靠发展再生稻来提升人均口粮仍有很大空间。

“十三五”期间,以占全省4.2%的耕地生产了占全省5.3%的粮食。

2018年以来,娄底市大力推广湖南农业大学水稻栽培团队研究集成的机收再生稻“四防一增”栽培技术[2]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三一工程”项目“一季超级杂交稻+再生稻粮食周年生产模式”[3],取得了明显成效。

2022年全市再生稻年生产面积达1.44万hm2,再生季总产量4.44万t。

在南方稻区,高温与干旱天气常叠加发生,对头季稻和再生稻的生产带来了风险。

在水稻生产上,将连续5 d或以上日最高气温≥35℃的天气称为“高温热害”[4]。

2022年,娄底市遭遇61 a来罕见的极端高温干旱天气。

据统计,从2022年7月9日至10月31日,全市平均干旱天气94 d,平均高温日数59.6 d,日均温度达26.9℃,日均最高温度达40.4℃(双峰县8月18日),平均降雨量仅73.2 mm,较历年同期偏少80.7%。

2022年3—11月,笔者在娄底市双峰县石牛乡基地开展了15个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分析了参试再生稻品种在极端高温干旱天气条极端高温干旱条件下娄底市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陈海含1,谭炎宁2,赵湘群3,唐咸瑞3(1. 娄底市种子技术推广服务站,湖南娄底 417000;2.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125;3. 双峰县农技推广中心,湖南娄底 417700)摘 要:推广“一季+再生”水稻种植模式是近年湖南省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

2019年水稻品种兆优国泰引种试验总结

2019年水稻品种兆优国泰引种试验总结

·177·试验研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第11期2019年水稻品种兆优国泰引种试验总结梁 春(花垣县农业农村局,湖南花垣 416400)摘要:为鉴定评价出兆优国泰在相似生态区的丰产性、稳产性、抗性及其他重要特性特征表现,便于在湖南地区引进优秀的水稻新品种备案,提高粮食产量,促进水稻生产稳步发展,特对水稻新品种兆优国泰进行引种试验,对照品种为Y两优1号,通过在湖南省设立7个试点进行引种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兆优国泰抗性强、产量高、米质优,特别适合在湖南省湘西州、张家界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水稻;兆优国泰;试验1 试验品种试验品种:重庆市审定品种兆优国泰、Y两优1号(CK)。

2 供试种子要求1)每试点,每品种用种1 kg/667m 2。

2)供种时间:3月10日。

3 试验单位试验单位和试验点数量7个,分布在湖南省7个中稻种植地区,具体试验单位详见表1。

表1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引种备案适应性试验基本信息表作物种类品种名称试验组别拟引种区域试验地点水稻兆优国泰中稻湘西保靖水稻兆优国泰中稻湘西花垣水稻兆优国泰中稻湘西凤凰水稻兆优国泰中稻湘西吉首水稻兆优国泰中稻湘西龙山水稻兆优国泰中稻张家界慈利水稻兆优国泰中稻张家界桑植4 试验设计、栽培管理与田间记载1)试验设计。

各试验点均按《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水稻》进行试验,试验采用随机排列,不设重复,各小区面积均为333.33 m 2(图1)。

图1 试验品种排列图2)同组试验2个品种同期播种、移栽,所有试点要求播种期在3月25日—4月5日之间完成,移栽秧龄在35天左右。

施肥水平中等偏上,其他栽培管理措施与当地大田生产相同。

3)观察记载项目与标准按《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水稻》以及《水稻品种试验观察记载项目、方法及标准》《水稻品种生产试验记载表》等要求执行。

试验数据详见表2、表3。

5 试验结果分析5.1 产量7个测试点中,对照Y两优1号平均产588.3 kg/667m 2,兆优国泰平均产656.3 kg/667m 2,平均增产幅度为10.3%,增产显著;增产点次率100%。

杂交水稻亲本分期播种试验总结9篇

杂交水稻亲本分期播种试验总结9篇

杂交水稻亲本分期播种试验总结9篇第1篇示例:杂交水稻亲本分期播种试验总结一、引言杂交水稻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杂交种植作物之一,其具有高产、抗逆、抗病、抗虫等优良特性。

而在杂交水稻育种过程中,亲本的选择对杂交水稻的育种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了探讨不同分期播种对杂交水稻亲本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以期找到最佳的播种时间点,为杂交水稻的育种提供依据。

二、杂交水稻亲本分期播种试验设计和方法本次试验主要研究了不同分期播种对杂交水稻亲本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我们选择了常用的杂交水稻亲本进行试验,并将播种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

采用了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分期设置了三个重复。

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对亲本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定期观察记录,并在收获季节进行了产量统计和分析。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观察和产量统计,我们得出了如下的试验结果与分析:1.生长发育情况我们发现,早期播种的亲本在生长初期生长缓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生长速度加快,且茎秆粗壮,叶片翠绿,生长势较为旺盛;中期播种的亲本生长发育较为均匀稳定,叶色适中,生长状况良好;晚期播种的亲本在生长初期表现出生长势较弱,植株瘦弱,生长速度较慢,但后期生长情况有所好转,但总体来看与早、中期播种相比,生长劣势明显。

2.产量情况在产量统计方面,我们发现早期播种的亲本产量较高,其中部分亲本单株产量超过了预期的水平;中期播种的亲本产量居中,整体表现较为稳定;晚期播种的亲本产量普遍偏低,部分亲本甚至出现了严重减产的情况。

综合比较来看,早期播种的亲本产量明显优于中、晚期播种。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不同分期播种对杂交水稻亲本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与建议:1.早期播种对杂交水稻亲本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显著影响,具有明显的优势。

2.中期播种的效果较为稳定,但产量相对较低。

3.晚期播种对杂交水稻亲本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较为负面,不建议采用。

湘西州武陵山片区超级杂交水稻品种展示试验研究

湘西州武陵山片区超级杂交水稻品种展示试验研究

湘西州武陵山片区超级杂交水稻品种展示试验研究摘要湘西州武陵山片区超级杂交水稻品种展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Y两优7号、双8SXR109、深两优5814生育性状良好,综合抗性好,与Y两优2号相比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且米质较好,适合在湘西州海拔500 m以下区域作一季中稻栽培。

关键词超级杂交水稻;品种展示;湖南湘西;武陵山片区湘西州地处云贵高原余脉,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武陵山脉贯穿州境,耕地面积1 360 km2,其中,水田966 km2。

近年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很多,使得稻农在购买稻种时感到迷茫。

为此,2011—2012年吉首市农业局引进了7个超级杂交水稻品种在振武营村某农户责任田内进行了品种展示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归纳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概况试验安排在吉首市振武营村某农户责任田进行,海拔为270 m,试验田的前作为油菜,阳光充足,地势开阔,排灌条件良好,土壤肥力均匀。

参试水稻品种有Y两优8号(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双8SXR109(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深两优5814(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深圳龙岗研究所)、Y两优7号(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Y两优9988(中国种业有限责任公司)、Y两优488(中国种业有限责任公司)、Y两优696(中国种业有限责任公司)、Y两优2号(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1.2 试验设计试验共设8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以Y两优2号作为对照(CK)。

采用随机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3.6 m2,小区间设走道42 cm,四周用对照品种作保护行。

1.3 试验实施4月9日播种,5月15日移栽,大田三梨三耙,每穴栽1株,行株距为30.0 cm×16.5 cm,每小区为300穴。

一是采取配方施肥。

底肥施三元复合肥(15-15-15)750 kg/hm2、菜枯375 kg/hm2。

分蘖肥于5月23日施尿素105 kg/hm2。

穗肥于7月18日施氯化钾112.5 kg/hm2、尿素75 kg/hm2。

张家界优质水稻新品种示范试验

张家界优质水稻新品种示范试验

7--生物技术•遗传育种 引用格式:谢春凤,王茂林,林 佳,等. 张家界优质水稻新品种示范试验[J]. 湖南农业科学,2020(9):7-9. DOI:10.16498/ki.hnnykx.2020.009.003张家界市地处湖南省西北部,武陵山区腹地,北纬28°52′~29°48′,东经109°40′~111°20′,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湿润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1]。

张家界山区地形比较复杂,各地方相对海拔差距较大,现有耕地面积11.9万hm 2,农作物以单季水稻为主,常年种植水稻5.2万hm 2,主要分布在海拔200~800 m 的山谷和沟槽中。

张家界是知名旅游区,以“张家界地貌”闻名天下,是湖南开放的窗口、迎宾的客厅、旅游的龙头,2019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 7 912.3万人次。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旅游消费的大众化,游客对饮食的需求从简单的吃饱,向吃得营养、健康转变[2]。

为筛选出满足旅游消费市场需求同时适宜张家界山区环境下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质水稻品种[3],2019年笔者选用6个优质水稻品种进行了示范试验,为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1.1 示范水稻品种 示范品种共6个,均为直链淀粉含量为15%以上的优质稻品种;其中常规优质稻2个:创宇9号、农香40,杂交优质稻4个:晶两优1377、N 两优鑫占、隆晶优1212、荃优113。

1.1.2 示范地概况 示范地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教字垭镇兴隆村八家湾组,海拔275 m ,地势平坦,光照充足,通风条件好,排灌方便,土壤肥力中上等,前茬作物为油菜。

1.2 示范试验设计示范试验共设6个处理,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对应1个小区,不设重复,随机排列,每小区面积为667 m 2。

1.3 田间管理各品种统一浸种、催芽,采用传统的人工湿润育秧、人工栽插种植方式,常规稻用种量为3.5 kg/667m 2,杂交稻用种量1~1.5 kg/667m 2,4月30日播种。

湖南省水稻品种生态适应性研究(Ⅰ)——以一季晚稻区试对照品种汕优63为例

湖南省水稻品种生态适应性研究(Ⅰ)——以一季晚稻区试对照品种汕优63为例

收 稿 日期 :00 1- 5 2 1— 11 基 金 项 目 :国家现 代农业 产业 技术体 系建设 专项 资金 (y n—
et一 0 ) yx 0 1 ;国家农业部科公 益性行 业 ( 农业 )科研 专项经费项 目 (yyx7 0 — 3 ; nh z0 — 010 )湖南省财政专项一 优质稻产业化技术创新研究 与 示 范
阳(65 、 2 。3)常德 (85 3 2 。5 ) 个试验点作重点分析。 试 验显 著 性 采用 D S系 统分 析 。稻 米 品质 由湖 南 P 省 农业 科 学 院稻米 及 制 品检测 中心测定 , 温病 抗 稻
性 由湖南 省 植 物 保 护 研究 所 、湖 南 亚 华种 业 科 学
试验点的表现有差 异 , 随着纬度升高 , 水稻 品种生 育期相对延长 , 每穗总粒数减少 , 实率降低 ; 结 而产 量 、 有效穗 与纬度 相关性不
大, 这表明水稻品种进行多点的适 应性鉴 定试验 十分必要 。
关键词 : ; ; ; 湖南 水稻 品种 生态适应性 中图 分 类 号 :5 1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6X 2 1)300—4 1 6 00 (0 10—050 0
摘 要: 统计 了湖南省 20~09年共 1 组的一季晚稻 区域试验资料 , 0520 1 分析 了湖南省一季 晚稻区试对 照品种汕优 6 在湖南永 3
州 、 阳、 衡 长沙 、 常德等 9个试验点的产量 、 生育期 、 主要经 济性状等方面 的表现 。结果表明 : 汕优 6 3年际组别间产量均在 5 0k, 0 g 67 2 6 m 以上 , 育期变化 幅度相差小 , 生 千粒重变化小 , 米质与抗性表现变化不大 , 适宜作一季晚稻区试对 照品种 。 汕优 6 3在各 区域

2024年潇湘联合体水稻品种实验方案

2024年潇湘联合体水稻品种实验方案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潇湘联合体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之一,其水稻种植面积广阔,对于水稻品种的选育和生产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潇湘联合体水稻品种的优化筛选,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促进潇湘联合体水稻产业的发展。

二、研究目标1.通过对不同水稻品种的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应潇湘联合体种植环境的优良品种,提高水稻的产量。

2.优选出稻谷品质优良、耐贮藏性能好的品种,提高水稻的经济价值。

3.推广优秀的水稻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潇湘联合体水稻产业的效益。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试验区域选择本次实验将在潇湘联合体地区的典型种植区选择试验区域,确保实验的代表性和可行性。

2.试验品种的选择根据潇湘联合体地区的气候、土壤和水稻种植特点,选择适应性好、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水稻品种作为试验品种。

3.试验设计与方案(1)田间试验设计试验田块根据水稻区划图进行划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品种设置三个重复。

同时设置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当地主要种植品种。

(2)试验参数测定测定试验品种的发芽率、出苗率、成活率、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产量等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

(3)数据处理与分析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每个品种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利用方差分析法比较各品种之间的差异,并选取最佳品种。

四、预期成果与应用前景本次实验预期能够筛选出适应潇湘联合体地区种植的优良水稻品种,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推动潇湘联合体水稻产业的发展。

同时,通过推广实验中发现的优秀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潇湘联合体水稻产业的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

总结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潇湘联合体地区的水稻品种进行筛选和优化,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推动潇湘联合体水稻产业的发展。

通过科学的实验设计和严谨的数据分析,预计能够取得较好的实验结果,并对潇湘联合体地区的水稻产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湖南省水稻区域试验品种稻曲病抗性评价

湖南省水稻区域试验品种稻曲病抗性评价

收 稿 日期 :0 10 —3 21- 30
作者简 介 : 陈友德 (99 )男 , 16一 , 湖南永 兴县人 , 副研究员 ,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为抗 病 育 种 。
总粒数多 、 枝梗数多 、 着粒密的杂交水稻组合 , 其病 穗率 和病情 指数 均高 , 与前人 的研 究结 果一 致[1 3。 - 8 23 水 稻 品 种稻 曲病 抗 性 评 价 方 法 _
湖南农业科学
2 1 , 1 )9- 1 0 l( 1 :0 9
H n nA r utrl eees u a gi l a S i e c u n
湖 南省 水 稻 区域 试 验 品种 稻 曲病 抗 性评 价
陈友 德 , 友 荣 , 李 陈祖 武 , 子 生 魏
( 湖南省 水稻研 究所 , 湖南 长 沙 4 0 2 ) 1 1 6
摘 要: 用人工接种的方法 , 2 1 年 湖南省 中 、 区域试验 的 10 对 00 晚稻 5 个新组合 、 品系进行 了稻 曲病抗性鉴定 。结果表 明, 绝大
多数参试品种稻 曲病抗性较弱 , 中感 以上 品种 占品种总数 的 8 %以上 ;7个杂交稻新 组合 、 0 1 3个常规水稻 品种 中抗稻曲病 ; 水稻 品种穗部主要性状 与稻 曲病抗性关 系密切 。同时 , 讨论 了水稻稻曲病抗性评价方法和抗病 育种 。
1 病 原 菌接 种 和 抗 性评 价 . 2
用 制 备好 的 稻 曲病 病 原 菌 悬 浮液 ( 浓度 : 野 视 10 10个 分 生孢 子 + 0 ~5 菌丝 碎 片 ) 在水 稻 见穗 至 齐 , 穗期 的傍 晚 , 喷雾接 种 3次 。在 接种 后 的次 日上 午
91 ~ 0时 , 电动 喷雾 器对 水 稻植 株 上层 喷 清水 , 用 以

23个水稻品种作再生稻比较试验结果及评价

23个水稻品种作再生稻比较试验结果及评价

23个水稻品种作再生稻比较试验结果及评价近年来,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通过种植高产、优质和抗病、抗逆的新品种来稳定和增加稻米生产是水稻育种的发展方向之一。

水稻再生技术可以有效地加快水稻育种速度和提高育种效率,是目前育种界所广泛采用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本文通过23个水稻品种的再生试验,比较水稻品种的再生能力、生长率、发育情况和产量等方面的差异,并对其进行评价。

本试验采用23个不同的水稻品种,分别是愉村米7号、丰城优15、沙田8号、光美548、恒香4号、光美2号、光美15号、长粒香10号、怀集9号、光美18号、37-89、光美10号、早光37、光稻98、黄花优2号、东丰16、春彩51、青丘13、金秀优104、宝仁大6号、明仁580、中华201和梅花香3号。

这些品种被分成三组进行比较研究:产量高的组、品质优良的组和早熟的组。

试验过程中,我们比较了每个品种再生植株的生长率、叶片数、发育情况和产量等方面的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梅花香3号、愉村米7号、黄花优2号、恒香4号和光美2号是在所有三组中表现最优秀的品种。

这些品种的再生植株生长健康、根系发达、叶片绿色、生长势强。

然而,金秀优104、青丘13、宝仁大6号和春彩51这些品种在所有试验中表现较差。

在产量高的组中,光美2号、37-89和长粒香10号表现出了较好的产量表现,而且这几个品种的综合性评价都非常好。

在品质优良的组中,梅花香3号、愉村米7号和黄花优2号这几个品种的综合质量评价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在早熟的组中,恒香4号、东丰16和沙田8号这几个品种的早熟性能表现不错。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水稻品种对再生技术的适应程度是不同的。

楼主其实了解小米+南瓜的做法,但我不认为这是适合大规模种植规模的,而且更多是减少资源浪费并且自己家要吃的情况下。

在高产、优质和抗逆方面表现最好的品种可以被认为是该品种的再生技术应用潜力最大的品种。

因此,这些品种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水稻再生技术中,并为水稻育种行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贡献。

杂交水稻亲本分期播种试验总结

杂交水稻亲本分期播种试验总结

杂交水稻亲本分期播种试验总结杂交水稻是指由不同亲本杂交而成的水稻品种,具有丰产、抗病、抗逆等优点,是水稻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确定杂交水稻亲本的最佳分期播种时间,本试验在不同分期播种条件下,进行了杂交水稻亲本的分期播种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一、试验目的1、确定杂交水稻亲本的最佳分期播种时间。

2、为杂交水稻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3、为广大农民提供参考。

二、试验地点本试验在湖南省水稻试验基地进行,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温度18℃~20℃,年均降水量1400~1600毫米,土壤类型为壤土,地理条件适宜水稻生长。

三、试验材料本试验选取了具有丰产性、抗病性、抗逆性等优点的杂交水稻亲本作为试验材料,包括A亲本、B亲本、C亲本等。

四、试验设计本试验采用了随机区组设计,不同分期播种作为处理,各处理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面积为1000平方米。

试验过程中,要求全程严格按照种植管理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五、试验过程1、播种准备在试验前,进行了土壤理化性状测定,选取了pH值适宜、土壤肥力较好的试验地块进行播种准备。

对种子进行处理,保证播种的质量。

2、分期播种本试验对不同亲本进行了分期播种处理,分为早、中、晚三个分期,对应不同的生长季节。

3、田间管理在试验过程中,进行了定时施肥、杀虫、除草等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病害和害虫。

4、数据记录定时对试验地块的生长情况进行观测记录,包括株高、叶面积指数、开花期等。

六、试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各亲本的分期播种试验也取得了一定的结果。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A亲本在中分期播种效果最佳,早期播种容易受低温影响,晚期播种容易遭遇高温季节,对生长影响较大。

七、结论通过以上试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不同杂交水稻亲本对分期播种的适应性不同,需要根据各亲本特点确定最佳播种时机。

2、对于早中晚不同分期播种,需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水稻生长习性,合理选择播种时机。

湖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

湖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

16 2021年第3期·种植园地为助力湖南省“千亿”产业发展,解决制约水稻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组建了“湖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以下简称体系)。

体系紧紧围绕促进水稻产业提质增效的总目标,开展优质稻、专用水稻新品种选育、绿色高效保优稳产栽培及产业化开发新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以下是体系专家及试验站的介绍。

首席专家——赵正洪: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农业农村部水稻专家指导组成员。

主要研究优质稻品种选育,主持育成“湘晚籼5号”“湘晚籼13号”“湘晚籼17号”“玉针香”“农香32”“农香42”等优质稻品种20余个,其中“玉针香”“湘晚籼17号”等高档优质稻品种的米质卓越。

技术服务:水稻产业发展规划及方案的制定,优质稻品种的培育,优质、高效、绿色水稻生产技术的研发、指导。

联系方式:139********,1154885640@。

杂交水稻育种岗位专家——杨远柱: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水稻首席专家,种业科学院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研究水稻育种,率先在国内建立水稻商业化育种体系,创制出国内领先的育性安全、矮秆抗倒水稻温敏核不育系新资源,培育出水稻不育系27个、省级以上审定新品种410个。

技术服务:绿色优质、广适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指导。

联系方式:136********,yzhuyah@。

常规水稻育种岗位专家——周斌: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研究常规水稻品种选育,作为主要完成人,育成“晨A”“湘晚籼10号”“湘晚籼13号”“湘晚籼17号”“培两湖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优210”“湘早籼31号”“湘早籼32号”“湘早籼42号”“天龙香103”“玉针香”“玉柱香”“农香18”农香24”“农香32”““农香39”“农香42”“耘两优948”“玖两优玖39”等系列优质稻品种(组合)。

技术服务:优质稻品种选择和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指导。

宏稻59水稻品种

宏稻59水稻品种

宏稻59水稻品种
宏稻59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科学与技术创新工程项目之一,
于2002年在湖南省耕地试验点首次推广种植。

该品种是由中国农业
科学院良种繁育中心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合作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具有抗病性强、产量高、稻米品质好等特点。

宏稻59的生育期为130天左右,适宜种植于长江中下游等地区。

该品种的稻谷产量每亩可达600-750公斤左右,较传统品种提高了20%以上,稻谷质量好,米粒饱满,食味佳。

同时,宏稻59具有良好的抗病性,能够抵抗稻瘟病、稻纹枯病等多种病害,降低了农民的生产风险。

此外,该品种还具有耐涝性强的特点,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合广泛推广。

自推广以来,宏稻59在全国范围内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已成为
我国主要的水稻品种之一。

它的出现有效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对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 1 -。

湖南省一季中稻和晚稻杂交稻新组合品比试验简报

湖南省一季中稻和晚稻杂交稻新组合品比试验简报

杂交水稻的产 量优势在增加粮食产量 、解 决人类温
饱 问题上发挥 了极其重要 的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 的发展
交稻 组 合 以天优华 为对照 组合 ,供试 新 育晚 稻杂 交
稻 绀 合有 : 深 9 5 A / 9 2 l 9 4 、 深9 5 A / 5 1 8 、深 9 5 A/ 9 2 0 6 0 、
的杂交稻组合 的丰产性 、抗逆性 及适应 性,筛选 出适合
湘十7 0 A/ 9 2 1 9 4 、h 丰A/ 6 0 2 0 7 、深 9 5 A/ 9 2 1 9 4 、深
9 5 A / 8 H3 6 1 、炳 1 A / 4 4 1 8 、深 9 5 A/ 0 H 0 0 1 、2 6 3 S / 6 0 2 0 7 、
重复 ,小区 面积为3 0 . 0 m ,其他 栽培管 理措施 统一 按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供 试 材 料

常规栽培要求实施 。晚稻杂交稻组合均采用塑料 软盘 育 秧 ,于6 月2 0 日播 种 ,7 月1 7 日移 栽 ,栽插规格均 为1 6 . 5 c m×2 0 c m,双 本栽插 ,随机 区组设 计 ,3 次重复 ,小 区面积为3 0 . 0 m ,其他栽培管理措施统一按常规栽培要
1 . 3 试 验 设 计
湖南 省种植 的一季 中稻和 晚稻 杂交稻组合,特 进行 了此 次试验 ,以期为湖 南省杂交稻新组合的选育和利用提供
科学依据 。
试验 田前作 为冬 闲田。一季 中稻 杂交稻组 合均于4 月2 0 日播种 ,采用塑料软盘育秧 ,6 月9 日移栽 ,栽插规 格 2 0 . 0 c m×2 6 . 7 c m,单本栽插 ,随机 区组 设计 ,3 次

杂交稻湘两优900不同栽培模式示范试验

杂交稻湘两优900不同栽培模式示范试验

杂交稻湘两优900不同栽培模式示范试验近年来,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和种植技术的不断改善,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升,其中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对于提高水稻产量、优化农业结构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杂交稻湘两优900不同栽培模式示范试验的情况。

一、背景湘两优900是中国杂交水稻的一个优良品种,其抗病、抗逆性能良好,适应性强,产量高。

本次试验主要针对该品种进行分析,以探究不同栽培模式对于稻谷产量和农业生产效益的影响。

二、试验设计在湖南省的两个不同地区,分别采用传统栽培模式和养分管理模式,分别进行杂交稻湘两优900的示范试验,以探究两种不同模式的稻谷产量、耗水量以及产值情况,并对两种模式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

1、传统栽培在传统栽培模式下,按照传统的育秧、栽培、管理等步骤进行处理,中间不添加任何化肥或杀虫药剂。

整个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人力,且成本较高。

2、养分管理模式在养分管理模式下,采用不同的养分管理方法,对杂交稻湘两优900进行养护。

其中包括了使用微生物肥料、有机肥等多种肥料来提高稻米产量和品质,还有喷洒农药来防治病虫害。

该模式的特点为管理便捷,产出的稻谷质量更好。

三、实验结果在两种不同的栽培模式下,杂交稻湘两优900的产量、产值、水耗等指标均有较为明显的差别。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传统栽培模式下,杂交稻湘两优900的产量在每亩530-600斤之间,但由于产出的稻谷品质较差,所以销售价格较低。

同时,传统栽培模式下会导致大量的水浪费,且施肥不当会造成土壤污染,对生态环境不利。

在养分管理模式下,杂交稻湘两优900的产量可达每亩760-850斤,同时由于采用了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料,产出的稻谷品质更佳,销售价格也更高。

但是该模式需使用较多化肥和杀虫剂,会使土壤质量降低。

四、结论和建议通过对两种栽培模式的试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养分管理模式可以通过使用有机肥或微生物肥料等方式提高产量和品质,但需注意合理使用化肥和杀虫药剂。

2018年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12)

2018年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12)

2018年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12)作者: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来源:《湖南农业》 2019年第12期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泰优959 (湘审稻20180045) 由长沙利诚种业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籼型杂交品种,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迟熟晚稻种植。

全生育期122.8天,株高111.7厘米,每667平方米有效穗数19万穗,每穗总粒数142粒,结实率77.4%,千粒重28.4克。

抗性:叶瘟3.4级,穗瘟5.9级,穗瘟损失率3.2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3.9,白叶枯病7级,稻曲病4级。

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1.1%,精米率72%,整精米率57.7%,粒长8毫米,长宽比4.2,2017年被湖南省评为二等优质稻。

2017年生产试验,每667平方米产量507.2千克。

6月中下旬播种,每667平方米秧田播种量8千克、大田用种量1.5千克,秧龄20~25天。

种植密度20厘米×20厘米,每穴插2~3粒谷秧。

景观紫2号(湘审稻20180046) 由湖南省水稻研究所选育的籼型常规景观型品种,该品种作为特种稻审定,可订单生产,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熟晚稻种植。

全生育期112.8天,株高83.9厘米,每667平方米有效穗数20.1万穗,每穗总粒数98.7粒,结实率82.8%,千粒重26.4克。

抗性:叶瘟4级,穗瘟5.7级,穗瘟损失率3.7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4.2,白叶枯病5级,稻曲病4级。

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75.3%,精米率64.8%,整精米率52.7%,粒长5.4毫米,长宽比2.2。

2017年生产试验,每667平方米产量402.4千克。

6月15—20日播种,每667平方米秧田播种量12千克、大田用种量2.5~3千克,秧龄30天以内。

种植密度20厘米×20厘米,每穴插2~3粒谷秧。

彩慧籼糯(湘审稻20180047) 由湖南五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选育的籼型常规糯稻品种,该品种作为特种稻审定,可订单生产,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稻种植。

潇湘联合体水稻品种试验方案

潇湘联合体水稻品种试验方案

年潇湘联合体水稻品种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为筛选和鉴定本联合体联盟单位近年选育的水稻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及其它重要特性,为水稻品种审定推荐优良品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改进完善品种试验审定工作的通知》和《潇湘联合体联盟公约》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方案。

二、联合体参加单位表:潇湘联合体联盟单位与责任人家湖南省内种子企业本着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平等互惠、诚信合作的原则共同组建的企业间的潇湘联合体。

本联合体成员为团体成员,无个人成员。

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湖南省内注册,有种子经营资质的企业;(二)有固定的水稻科研团队与人员,有科研实力;(三)守法经营、无不良信誉、与联盟成员具有业务往来和合作基础;(四)承认并拥护潇湘联合体的章程、有加入本联合体的意愿;(五)遵守本联合体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并积极参与本联合体的活动。

联合体制定章程、签订合约书与承诺书,明确了权利与义务。

企业名单与责任人见表。

三、联合体组织协调、潇湘联合体牵头人:杨翠国()。

、潇湘联合体水稻试验技术专家:张跃飞()。

、潇湘联合体试验部群:。

、联系地点:地址:长沙市远大二路号;邮编:。

、试验常务联系人:闵军;电话:;。

、日常管理:本联合试验由湖南省种子协会、“潇湘联合体”试验部统一协调管理。

四、试验申请、试验品种来源年“潇湘联合体”水稻试验结论为续试的品种,“潇湘联合体”自动生成申请号码。

企业不需要新申请。

湖南省种子协会组织的年度水稻联合品比试验晋级品种。

“潇湘联合体”自动生成申请号码。

企业补交申请材料。

“潇湘联合体”联盟单位年根据单位实际情况申报稳定定型的自有品种;企业新提交申请材料。

、试验申请申请品种试验时,应当向本联合体试验部提交试验申请综合材料套,相关申报材料从“潇湘联合体”群下载,时间在年月日前。

具体材料要求如下:品种试验申请材料真实性承诺书;湖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申请表;品种选育报告;包括品种选育过程(包括亲本组合、亲本来源、选育方法、世代和特性描述等)、品种(含杂交种亲本)特征特性描述、品种标准图片(反映品种特征的寸彩色照片)、品种主要优点、缺陷及应当注意的问题、建议的试验区域、栽培技术要点、保持品种种性和种子生产的技术要点(杂交种含亲本)。

23个水稻品种作再生稻比较试验结果及评价

23个水稻品种作再生稻比较试验结果及评价

23个水稻品种作再生稻比较试验结果及评价
水稻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对于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稻品种的选择和培育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了解不同水稻品种的生长特性和产量表现,进行了23个水稻品种的再生稻比较试验。

再生稻试验的目的是通过进行不同环境和管理条件下的试验,评价不同水稻品种的适应性和产量表现,为农民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水稻品种提供参考。

本次试验选择了23个水稻品种,包括早熟、中熟和晚熟等不同类型的水稻。

试验地点设在典型的水稻种植区,试验期从播种到收获为一个完整的水稻生长周期。

试验过程中,我们对每个品种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记录和观察,并在收获后对产量进行了统计分析。

试验结果显示,23个水稻品种在生长期间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

一些品种生长迅速、生长势旺,形成了茂盛的叶片和粗壮的茎秆,这些品种在适应性和抗逆性方面表现出了优势。

而另一些品种生长较慢、生长势弱,叶片瘦弱,茎秆细弱,这些品种在适应性和抗逆性方面表现出了劣势。

在产量方面,23个水稻品种的产量差异也比较大。

一些品种产量高、籽粒饱满,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而另一些品种产量偏低、籽粒瘦小,经济效益较差。

这与品种的遗传背景、生长特性和栽培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综合对比评价各个品种的生长特性和产量表现,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在选择水稻品种时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要求来选择,以确保品种的适应性和产量表现。

要注重培育抗逆性强、生长势旺的品种,以提高水稻的抗病虫害和逆境的能力。

要开展更多的品种比较试验和研究,以不断丰富和完善水稻品种资源,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湖南省水稻品种生产试验记载手册试验年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验品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验组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试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试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报说明一、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不得用铅笔填写。

二、每个项目均必须填报,不得空项或缺项,如没有内容请填写“无”。

三、每个项目必须在完成后第一时间进行填报,确保准确无误,填报后不得涂改。

四、产量等重要数据产生和记载必须2人以上人员参加,参加人员必须签名。

目录一、试验概况………………………………………………二、田间记载项目…………………………………………三、室内考种项目…………………………………………四、附录……………………………………………………承试单位盖章:年月日1一、试验概况(一)基本情况1、试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海拔高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联系人:;手机号码:;邮箱或QQ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地址:;邮编:_______ (二)田间设计1、参试品种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区田间排列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重复次数(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区面积(总长×总宽、米2):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小区总长(米):净长:沟宽:__________6、小区总宽(米):净宽:沟宽:__________7、株、行距(寸):×每小区栽插蔸数:________8、保护行数(行):东向西向________________南向北向________________19、田间小区布局图:(三)育秧情况1、种子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播种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播种量(公斤/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育秧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施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其它田间管理措施(除草、治虫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大田栽培情况1、土壤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土壤肥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耕整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基肥施用情况(日期、肥料名称、含量、施用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追肥施用情况(日期、肥料名称、含量、施用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灌水情况(时间、灌水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虫、病(稻瘟病除外)、鼠和鸟害防治情况(农药名称或措施、施用浓度、防治对象、施用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其它田间管理措施(除草、耘田、搁田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生育期内气候特点及对试验结果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特殊情况说明(1、如气象灾害、鸟禽畜害、人为事故、突发病虫等异常情况及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并声明试验结果可否采用;2、如参试品种如果出现性状异常表现、发芽率低造成品种试验终止等,需详细说明,并进行照片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二、田间记载项目三、室内考种项目四、附录湖南省水稻品种试验观察记载项目、方法及标准一、试验概况(一)试验田基本情况1、土壤质地:按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填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