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杜甫 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惋惜其事业未竟,聊以自慰。
• 出师——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北 伐中原。公元234年,他统率大军, 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 相持一百多天。八月,因积劳成疾, 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
• 泪满襟——献身精神的景仰、事业 未竟的痛惜。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两句诗为什么会具有 极大的感染力?
•这两句诗是诗人的感叹。 ——诸葛亮壮志未酬,抱恨而终,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浩然正气激动人 心。
•安史之乱后,国破家亡,民不聊生。作 者感时伤世,忧国忧民,借痛悼诸葛亮的 遭际抒发了自己内心深沉的感叹。
蜀相 (七律、怀古诗 )
•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首联:寻访祠堂
叙事(仰慕)
•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颔联:祠堂春色
• 1.以“蜀相”为题,更能突出诸葛亮在人们心目 中的地位;
• 2.由武侯祠引入,因武侯祠而思蜀相,表达了 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
• 3.祠堂冷落荒凉的环境,表现了诗人对武侯被 人遗忘的感慨和惋惜;
• 4.人物已逝,祠堂长存,写祠堂为下文抒情做 铺垫。
思考:诗人为什么会与诸葛亮这 样一个悲剧英雄产生共鸣?他的 情感为什么是深沉和悲伤的?
• 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 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 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知识点回顾——咏史诗
咏史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 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 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 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文体知识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 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简称五律、 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
人物 角度
时代
才情
诸葛亮
战争频频 动荡不安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杜
甫
战争不断 安史之乱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理想 付出 结果
匡扶汉室,一统天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统一大业未成 内心壮志未酬
致君尧舜上,志在匡国
拼尽全力,不遗余力 仕途坎坷终遭贬谪 志向未就壮志未酬
不同
收二川,摆八阵,七擒 仕途屡遭贬谪, 六出取西蜀,定南蛮, 失意难耐。 东和孙吴,北拒曹魏。
通常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依次为首 联、颔联、颈联、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 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韵可不押。 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
二、以意逆志
整体感知 把握基调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问题分析
20
1.提问,这首诗的题材是? 怀古诗
2.提问,既是怀古诗,为何不以《题成都武侯祠》 或《武侯祠怀古》为题? 本诗的主旨是歌颂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与丰功 伟绩,同时惋惜他的壮志未酬,另以《蜀相》为 题更能突出诸葛亮在人们心目中独一无二的位置。
探究题: 诗歌题目是“蜀相”,但是诗歌前半部分却 都在写景写环境,这样写是否违背了主旨?
推崇其匡时雄略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赞扬其报国忠忱
诸葛亮的宏伟业绩
雄才大略和生平业绩忠贞不渝、 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 是诗人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
思考:“三顾频烦”写谁?题目是蜀相, 可是颈联写刘备是为了什么?
答:一、写刘备是为了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 智和抱负。
二、诗人对诸葛亮和刘备君臣际会,共创大业, 一生才学得以施展的羡慕。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两朝——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 • 开济——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刘
禅匡济艰危 • 老臣心——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
而后已的精神。《三国志·蜀书·诸 葛亮传》:先主病笃,谓亮曰:“嗣 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 取。”亮涕泣曰:“臣敢效忠贞之节, 继之以死。”
在这个地方,有一副对联。联曰:
•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 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 一心只为酬三顾;
•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 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 水面偏能用火攻。
一、知人论世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京兆杜 陵人,唐代大诗人。他创作的许多诗 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因而称为“诗史”。其主要作品有 “三吏”“三别”等。因其卓越的成 就,被人尊称为“诗圣”,与“诗仙” 李白齐名。著有《杜工部集》。 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自”和“空”却使诗意陡然一转,在赏心悦目的 春色上蒙上了一层浓浓的寂寞和悲凉的色彩。所见 是满院萋萋碧草,更觉寂寞难言,惟闻呖呖黄鹂, 倍感荒凉。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1.释字意:“自”是“独自”的意思, “空”是“白白的”、“徒自”、“空空的” 的意思;
• 2.绘形象:碧草春色,无人欣赏;黄鹂 好音,无人倾听。进一步说明到这里的 人很少,武侯呕心沥血的功业已被人遗 忘,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思考: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感伤、叹惋
蜀相
杜甫
•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 • 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 碧草照映台阶独自呈现美好春色, • 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 • 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 • 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 显英雄长逝、遗迹荒落。 • 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 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
比较理解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历来被 认为名句,这里的“自”和“空”能不能换成“尽” 和“皆”?为什么?
用“尽”和“皆”写出春意盎然、善心悦目的景色 ,显露的是欣喜愉悦的情感;
• 柏森森——自问自答,记祠堂之 所在、外景,渲染安谧、肃穆的 气氛。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映阶——映照着台阶 • 好音——悦耳的声音,
这里指鸟鸣 • 特写镜头,从祠堂的
外部到内部,内景
? 析一析
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 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字跟 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并分析。
• 3.点作用:表现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 慨和对武侯功业被人遗忘的惋惜。
“炼字”题答题步骤:
•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 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 动等;
•
----- 释字意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绘景象
• 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 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合作探究一:品味写景的语言 • 哪些诗句写景?景物有什么特点?
品一品
丞相祠堂何处 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郁郁葱葱的翠柏 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 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对诸葛 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显访庙吊 古心思的急切。
-----点作用
合作探究二:分析人物与情感
诗中哪些诗句写了诸葛亮? 都写了什么事?
20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三顾——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 三次登门拜访。“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出师表》)
• 频烦——多次 • 天下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
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 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
谢谢观看
练习:找诗眼,说好处
1、“山青花欲燃”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4、“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5、“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1、“燃”不仅突出山花火红的颜色,而且赋予一种动态美。 (炼动词) 2、“直”“圆”,给人一种坚毅挺拔之美,浑圆之美Fra Baidu bibliotek (炼形容词) 3、“一”,说明梅花之少,暗中突出一个“早”字。(炼 数量词) 4、“尽”,写出戍边将士无一例外的思乡之情。(炼虚词) 5、“红”“绿”在句中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道出作者 感叹时光匆匆,春光易逝。(词类活用)
写景(叹惋)
•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颈联:丞相功业 议论(歌颂)
• 长出使师英未雄捷泪身满先襟死。,尾联:壮志未酬 抒情(惋惜)
概括主旨
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 功伟绩,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抒 发了自己的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艺术特色
1、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以乐景 衬哀情
2、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 3、视听结合 4、侧面烘托 5、借古抒怀。
杜甫草堂
写作背景
•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 元年,杜甫避乱于成都 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 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 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 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 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 文人。
写作背景
• 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 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 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 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 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