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自评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城学院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自评报告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
目录
第一部分学院概况 (1)
一、办学历程与发展建设 (1)
二、文化氛围与区域环境 (3)
三、评建工作与引领作用 (5)
第二部分本科教学工作状况 (7)
一、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 (7)
(一)找准定位明确目标,合理规划孕育特色 (7)
(二)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落实教学中心地位 (9)
(三)厘清人才培养思路,探索合作教育途径 (11)
二、教师队伍与教学水平 (13)
(一)着力充实教师队伍,不断改善队伍结构 (13)
(二)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14)
(三)加强培养培训工作,提升教师素质能力 (16)
三、教学条件与经费投入 (18)
(一)积极改善教学条件,有效发挥设施作用 (18)
(二)保障教学经费投入,满足教学日常运行 (22)
四、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 (23)
(一)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合理制订培养方案 (23)
(二)坚持强化课程建设,稳步推进教学改革 (25)
(三)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28)
五、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 (30)
(一)充实教学管理队伍,提高服务教学质量 (30)
(二)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强化教学质量监控 (31)
六、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 (34)
(一)学风建设常抓不懈,素质拓展持续推进 (34)
(二)完善学生指导系统,增强服务学生能力 (38)
七、教学质量与培养成效 (40)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展现良好思想品德 (40)
(二)重视学生“三基”培养,提高学生专业能力 (42)
(三)文体活动丰富多彩,身心健康情趣高尚 (43)
(四)教学工作师生满意,社会声誉不断提升 (44)
(五)面向基层服务地方,就业质量保持稳定 (46)
第三部分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48)
一、优势特色不够鲜明,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结合不尽密切 (48)
二、合作教育深度不够,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的力度仍显不足 (52)
三、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队伍结构与人才培养需求不相适应 (56)
四、投入结构不尽合理,办学基本条件与发展需求不相匹配 (62)
五、服务教学力度不够,管理机制和服务能力难以满足需要 (66)
六、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孕育质量文化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70)
第一部分学院概况
运城学院是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山西省属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始建于1978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经历了多次战略性调整。位于晋秦豫三省交界的运城市,根植华夏民族的祖脉,深受河东文化的熏陶。升本以来,把评建工作摆到首要位置,引领和促进了学院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办学历程与发展建设
运城学院的前身是由运城师范专科学校、运城教育学院和河东大学(筹)三校合并组建的运城高等专科学校。运城师范专科学校始建于1978年5月,曾获得‚全国模范师专‛的荣誉称号;运城教育学院成立于1983年7月,是运城地区教育系统干部与师资培训的主要基地;河东大学筹建于1985年3月,是运城区域第一所开展职业教育的高等学校。为了整合运城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推动职业教育和师范教育、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共同发展,1989年12月三校合并,成为山西省第一所专科类多功能综合性办学的改革试点学校,凸显出地方性、多功能、综合性特征。
2002年2月,国家教育部批准在运城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
上独立设臵运城学院。面对‚建设怎样的运城学院和怎样建设运城学院‛、‚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等问题,学院在传承自身办学风格和汲取老本科院校办学经验的同时,广泛开展了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形成了‚区域性、应用性、特色发展,走合作办学之路‛的办学思路。自2005年起,学院每年召开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梳理、反思本科教育的办学过程,进一步明确了地方性、应用型、教学型的办学定位,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和大学制度建设,基本形成大学办学治校体系;第二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完善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第三步,做强师范类、商务类和工程类优势学科专业群,彰显办学特色。
学院把以评促建、新校区建设和大学文化建设作为发展战略第一步的‚三件大事‛,不断完善办学条件,规范教学管理,保障培养质量,孕育文化底蕴。经过十年的发展建设,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和办学能力发生了显著变化(见表1-1)。目前,学院共
表1-1运城学院十年发展对比表
设21个教学系(部、院、实验中心),32个本科专业、10个专
科专业;有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12962人、专科学生1027人,成人函授和夜大(业余)学员3447人,教职员工1140人;占地总面积1414391.45平方米,建筑总面积406041平方米,各类实验实习实训场所92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8095.94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059151册,电子图书133282种。
二、文化氛围与区域环境
底蕴深厚的河东文化滋养着学院的文化和精神。运城市古称河东,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舜耕历山,禹凿龙门,后稷稼穑,嫘祖养蚕等先民传说源远流长;商祖猗顿,武圣关羽,地理学家裴秀,文学家柳宗元,史学家司马光,元曲名家关汉卿,以及思想家教育家荀况、王通、薛瑄等文人政要俊采星驰;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以及武庙之祖关帝庙、四大名楼之一鹳雀楼、道教祖庭永乐宫、《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普救寺、祭祀圣地后土祠、死海盐湖、黄河大铁牛等名胜古迹斐声中外。地方文化传统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
崇教尚学的教育传统促进着学院的创立和传承。运城市因‚盐运‛而得名、因‚盐务‛而促教,自古就有崇教尚学的优良传统。盐业的发展和盐文化的影响,使古河东地区早在元明期间就创办了盐务专学(运学),促生了河东书院、正学书院和宏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