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土壤 生物和有机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土壤生物和土壤有机质

主要教学目标:本章属于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的范畴。通过学习了解土壤有机质的实质,掌握土壤有机质在园林生产中的作用。

第一节土壤生物

一、林木根系

1、根的种类水平根、垂直根、斜生根、下垂根、下斜根。

2、根系类型

水平根型:水平根占优势;

垂直根型:垂直根发达;

斜生根型:主要为斜生根,如刺槐。

复合根型:各类根的发育程度相近

变态根型:由外界特殊条件如人为的影响产生的。在容器中育苗所形成的根属变态根型。

二、土壤动物

三、土壤微生物

在土壤中数量最高,如一般土壤中细菌为107~108个/g土真菌105~106个/g土,放线菌106~107个/g土,藻类104~105个/g土。他们和蚯蚓一起在土壤总的代谢活性中起重要的作用。

1、细菌

(1)根据生理作用分类:可分为

碳水化合物分解细菌——分解糖、淀粉、纤维素等;

氨化细菌——有机含N化合物中的N素,通过氨化细菌的作用转化形成氨;

硝化细菌——氨经硝化细菌作用转化为亚硝酸,然后转化为硝酸。

反硝化细菌——硝态氮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使硝酸还原成还原态氮。

固N细菌——从大气中固定N素合成含N化合物。

(2)根据营养方式分类

分为自养和异氧细菌。在异养方式中分好氧和厌氧型。

2、真菌:对酸度的适应范围较宽,在pH<4时也能生长。在森林土壤和酸性环境中,是分解土壤有机质的主要微生物类群。有些真菌能在一些根上发育,共同发育成菌根。现已查明有2000种植物与真菌共生形成菌根。根据菌根的形态结构,可分为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松柏科、桦木科、壳斗科、杨柳科、胡桃科等许多森林乔木的根上都生有外生菌根,大豆、玉米、棉花、马铃薯、胡萝卜等生有内生菌根。

3、放线菌:属单细胞微生物,在土壤中以菌丝体存在,大量出现在分解的有机物上。有些嗜热性的放线菌属能耐高温(50~65℃),普遍存在于土壤、肥料及发热的干草和堆肥中。在已知的放线菌中,约有50%能产生抗菌素,具有抑制其它细菌的能力。“5406”抗生菌肥料,属于放线菌肥料。在生态学应用方面观察到,在有几丁质存在时,有利于放线菌的发育,而且能显著地抑制引起高等植物病害的真菌。

4、藻类:是含叶绿素的低等植物,有些能进行光合作用,自身合成有机质,它们主要生活在土壤表层。地表藻类能够和土壤颗粒粘结在一起,增加土壤表面的强度,可使土壤侵蚀明显减轻。另外蓝绿藻可固定N素。

第二节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组成和类型

一、什么是有机质

广义:包括一切生物体极其分解或合成的各种产物。

狭义:通过微生物转化合成的有机物质即腐殖质。

二、来源

最重要的是高等植物的枯枝落叶、茎、根系、花果等残体。

三、有机质的类型

广义的有机质包括2大类:

一是非特殊性有机质——生物遗体及其分解的中间产物。

二是特殊性有机质——腐殖质

四、非特殊性有机质的化学成分

1、单糖和有机酸;

2、多糖类:淀粉、半纤维素、纤维素等。

3、蛋白质;

4、木质素;

5、单宁、脂肪、蜡质、树脂

6、灰分物质——植物体经过灼烧后残留的无机物,主要元素有Ca、Mg、K、Na、S、P、Fe等。

第三节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是本章的重点。有机质的转化过程包括:矿质化过程和腐殖化过程

一、矿质化过程——复杂的有机质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最终形成简单的无机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硫酸盐、硝酸盐等。

1、单糖的分解:在有氧条件下彻底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缺氧条件下,形成有机酸类的中间产物,并产生还原性的甲烷及氢气等。

2、纤维素的分解:首先分解为单糖,然后进一步分解。

3、含氮有机质的分解:

主要是蛋白质的分解,是土壤氮素循环的主要过程。包括4个过程:

(1)水解过程:蛋白质在水解酶作用下分解成简单的氨基酸;

(2)氨化作用:在氨化细菌作用下,有机态氮变成无机态氮即氨或铵的过程。

(3)硝化作用:氨在微生物作用下,经过亚硝酸的中间阶段,进一步氧化为硝酸。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4)反硝化作用:在厌气条件如水淹、有机质含量过高情况下。硝态氮在反硝化细菌作用

下,转化为还原态氮如氨、NO、N

2O、N

2

、HNO等

4、有机态P的分解:

含磷的有机物在磷细菌的作用下,经过水解过程形成磷酸(H

3PO

4

)。在嫌气条件下,许

多微生物引起磷酸还原,产生亚磷酸或次磷酸。在有机质丰富时,进一步还原为磷化氢。5、含S有机物的转化

与有机含氮化合物的转化过程相似。含S有机物在腐解作用下产生的硫化氢,在通气良好时,在硫细菌作用下氧化形成硫酸。硫酸在不良通气条件下发生反硫化作用,形成硫化氢,对植物产生毒害。

二、腐殖化过程——有机质分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经过微生物的作用合成暗色的含N高分子化合物(腐殖质),是一种自然的形成物。

1、定义:土壤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经过强烈转化而形成的含N高分子化合物。

2、形成过程还不十分清楚,但大体包括2个阶段

第一阶段:产生腐殖质分子的各个组成成分。如多元酚、氨基酸、多肽等有机物质。

第二阶段:由多元酚和含氮化合物缩合成腐殖质单体分子。此缩合过程包括两步:首先是多元酚在多酚氧化酶作用下氧化为醌:

然后醌和含氮化合物(氨基酸)缩合,最后腐殖质单体分子继续缩合成高级腐殖质分子。用图表示为:

3、土壤腐殖质的物质组成

用酸、碱和酒精处理,得到胡敏酸、吉马多美朗酸、富里酸和胡敏素。

胡敏素是与矿物结合的胡敏酸或是变质的胡敏酸;吉马多美朗酸是胡敏酸的衍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