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与热能及电能练习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南方新课堂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第六章第1节化学能与热能和电能含解析

南方新课堂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第六章第1节化学能与热能和电能含解析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节化学能与热能和电能一、单项选择题Ⅰ(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对于反应H2(g)+Cl2(g)===2HCl(g)的能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成键过程中吸收能量B.断键过程中吸收能量,成键过程中释放能量C.断键过程中释放能量D.断键过程中释放能量,成键过程中吸收能量答案:B2.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A.铝热反应B.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C.冰雪融化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A3.对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电子流入的一极为正极B.比较不活泼的一极为正极C.电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D.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正极答案:D4.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A B C D答案:C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如加热等)也能发生C.化学反应都要放出能量D.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的大小答案:C6.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对H2在O2中燃烧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断裂H—H键放出能量D.生成H—O键吸收能量答案:B7.下列条件下铁钉最容易生锈的是()A.浸泡在植物油中B.浸泡在海水中C.置于干燥的空气中D.浸泡在蒸馏水中答案:B8.在铜锌原电池中,锌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Zn -2e -===Zn 2+,则( )A .锌电极为负极B .锌电极为正极C .反应中Cu 被氧化D .反应中Zn 被还原答案:A9.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能转化而来的是( )A .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热水所需的热量B .电灯发出的光C .水电站发电产生的电能D .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答案:D10.根据下列反应不能设计为原电池的是( )A .Fe +2FeCl 3===3FeCl 2B .CH 4+2O 2=====点燃CO 2+2H 2OC .H 2+Cl 2=====点燃2HClD .H 2SO 4+2NaOH===Na 2SO 4+2H 2O答案:D11.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的是( )A .二氧化碳气体B .硫酸溶液C .蔗糖溶液D .固体氯化钠答案:B12.H 2在O 2中燃烧生成气态H 2O 的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在反应过程中( )A .核能转化成热能B.化学能转化成热能C.生成物的总能量等于反应物的总能量D.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答案:B13.一个原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Cu+Zn2+,该原电池的正确组成是()A.正极:锌,负极:铜,电解质溶液:氯化铜B.正极:铜,负极:锌,电解质溶液:硫酸C.正极:铜,负极:锌,电解质溶液:硫酸铜D.正极:铜,负极:锌,电解质溶液:氯化锌答案:C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电池的负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B.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正极C.原电池中的电极一定要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D.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是负极答案:D15.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置于同一稀硫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锌片是正极B.电流从锌片流向铜片C.氢气在锌片上析出D.若锌片、铜片同时有气泡冒出,则说明锌片不纯答案:D二、单项选择题Ⅱ(每小题2分。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能与热能电能加练卷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能与热能电能加练卷及答案

高一化学加餐卷4.6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且均表现为吸热或放热B .能量守恒定律说明,必须从外界吸收能量后才表现出放热反应.C .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热量,说明金刚石稳定D .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2.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B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 .已知反应:Zn(s)+CuSO 4(aq)=ZnSO 4(aq)+Cu(s)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D .相同条件下,如果1 mol 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 1,1 mol 氢分子的能量为E 2,则2E 1=E 2 3.已知化学反应22A ()B ()2AB()g g g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每生成2分子AB(g)吸收b kJ 能量B .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断裂1mol A A -键和1mol B B -键,放出a kJ 能量4.不同条件下,可发生反应2X(g)3Y(g)=,2X(g)Z(g)=,转化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X(g)3Y(g)═是放热反应B .X(g)、Y(g)、Z(g)三种物质中最不稳定的是Z(g)C .反应2X(g)Z(g)═中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D .若Y(g)可转化为Z(g),则Y(g)转化为Z(g)的反应是放热反应5.中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太阳光在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其主要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几种物质中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

化学键 H 2O 中H -O 键 O 2中O=O 键 H 2中H -H 键 H 2O 2中O -O 键 H 2O 2中O -H 键 键能kJ/mol463496436138463若反应过程中分解了2 mol水,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总反应为2H2O 光照2H2↑+O2↑B.过程I吸收了926 kJ能量C.过程II放出了574 kJ能量D.过程Ⅲ属于放热反应6.根据如图所示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C(s)+H2O(g)=CO(g)+H2(g),能量减少(b-a)kJ/molB.该反应过程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C.1molC(s)和1molH2O(g)反应生成1 molCO(g)和1molH2(g)吸收的热量为131.3kJD.1molC(s)、2molH、1molO转变成1molCO(g)和1molH2(g)放出的热量为a kJ7.NF3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存储能量能力是CO2的12000〜20000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化学键N≡N F—F N—F键能/kJ·mol-1946154.8283.023C.反应N2(g) + 3F2(g)→2NF3(g)为吸热反应D.NF3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8.反应A+B→C(放热)分两步进行:①A+B—→X(吸热),②X→C(放热)。

人教版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练习题100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练习题100题(含答案解析)
B.在稀溶液中,H+(aq)+OH-(aq) = H2O(l);△H=-57.3kJ/mol。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C.对于反应S(s)+ O2(g)=SO2(s)△H =-297.23 kJ/mol,形成1 mol SO2( g )的化学键所释放的总能量小于断裂1 molS(s)和1mol O2(g)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
13.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硫在氧气中燃烧
D.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
14.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小于后者的是( )
①CH4(g)+2O2(g)===CO2(g)+2H2O(l) ΔH1
CH4(g)+2O2(g)===CO2(g)+2H2O(g) ΔH2
a
369
A.200B.230C.260D.404
31.下列有关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均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为人类利用
C.吸热反应中由于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因而没有利用价值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32.在25℃和101kPa的条件下:
D.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3.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 = CO2(g)+3H2(g)△H=+49. 0 kJ·mol-1
②CH3OH(g)+ O2(g) = CO2(g)+2H2(g)△H=-192. 9 kJ·mol-1

人教版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电能练习题100题(含解析答案)2

人教版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电能练习题100题(含解析答案)2

人教版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电能练习题100题(含解析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对于放热反应Zn+H 2SO 4=ZnSO 4+H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关系可用上图表示B .1 mol Zn 的能量大于1 mol H 2的能量C .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则其能量转化形式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 .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当有32.5gZn 溶解时,正极放出的气体一定为11.2L. 2.如图为原电池装置,a 为锌棒、b 为碳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 是正极,b 是负极B .a 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C .电子从a 极通过导线流向b 极D .碳棒上有气体逸出,溶液中H +浓度减小3.借助太阳能将光解水制H 2与脱硫结合起来,既能大幅度提高光解水制H 2的效率,又能脱除SO 2,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装置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 .催化剂b 附近的溶液pH 增大C .吸收1mol SO 2,理论上能产生1mol H 2D .催化剂a 表面发生的反应为:2H 2O +2e -=H 2↑+2OH -4.如图是2004年批量生产的笔记本电脑所用甲醇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提供质子(H +)和电子,电子经外电路、质子经内电路到达另一极与氧气反应,电池总反应为2CH 30H+302=2C02+4H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左电极为电池的正极,a 处通入的物质是甲醇B .右电极为电池的负极,b 处通入的物质是空气C .负极反应式为:CH 30H+H 20-6e -=CO 2+6H +D.正极反应式为:02+2H 20+4e -=40H —5.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CH 4+H 2O 3H 2+CO 消耗1mol CH 4转移4mol 电子B.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C.电池工作时,CO32-向电极B移动D.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6.将一张滤纸剪成四等份,用铜片、锌片、发光二极管、导线在玻璃片上连接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在四张滤纸上滴入稀H2SO4直至全部润湿。

高考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综合练习题及答案1. 一根铁棒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Fe2O3。

如果该反应释放了热量,那么该反应是一个__________反应。

答案:放热反应。

2. 在标准状态下,1mol H2O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285.8kJ。

3. 在标准状态下,1mol CO2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393.5kJ。

4. 在标准状态下,1mol O2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0kJ。

5. 在标准状态下,1mol H2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285.8kJ。

6. 在标准状态下,1mol Fe2O3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826.8kJ。

7. 在标准状态下,1mol CH4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74.8kJ。

8. 在标准状态下,1mol C2H5OH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277.6kJ。

9. 在标准状态下,1mol NH3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46.1kJ。

10. 在标准状态下,1mol HCl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92.3kJ。

11. 在标准状态下,1mol H2SO4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814.5kJ。

12. 在标准状态下,1mol NaOH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469.6kJ。

13. 在标准状态下,1mol CaO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635.1kJ。

14. 在标准状态下,1mol NH4Cl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314.4kJ。

15. 在标准状态下,1mol KCl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436.6kJ。

16. 在标准状态下,1mol NaCl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411.2kJ。

17. 在标准状态下,1mol MgO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人教版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练习题100题(含解析答案)4

人教版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练习题100题(含解析答案)4

人教版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练习题100题(含解析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人类目前所直接利用的能量大部分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B .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种化工燃料C .人体运动所消耗的能量与化学反应无关D .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能源是煤炭 2.已知反应N 2(g )+3H 2(g )⇌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g ),有关物质的化学键键能(拆开1 mol 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如下,则该反应生成23时的能量变化是( )A .吸收46.5kJB .放出46.5kJC .吸收93.0kJD .放出93.0kJ3.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如图所示的反应为放热反应B .化学反应中有物质变化也有能量变化C .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D .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4.拆开1 mol 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 mol 共价键所释放的能量称为键能。

已知:H —H 键能为436 kJ/mol ,H —N 键能为391 kJ/mol ,N 2 (g)+ 3H 2(g) €2NH 3(g) ΔH=−92.4 kJ/mol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H —H 比N≡N 更牢固B .N≡N 键能约为946 kJ/molC .合成氨反应选择适当的催化剂是为了提高H 2的转化率D .0.5 mol N 2和1.5 mol H 2在题给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为46.2 kJ5.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mol Cl -、-x ClO (x=1、2、3、4)的能量(kJ )相对大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D 是-3ClOB .B →A+C 反应的活化能为60kJ·mol -1 C .A 、B 、C 、D 中C 最稳定D .B →A+C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3ClO -(aq )=-3ClO (aq )+2Cl -(aq ) ΔH= -117kJ·mol -1 6.下列过程中ΔH 小于零的是( )A .Ba(OH)2与NH 4Cl 固体混合 B .氯化铵分解得氨气C .实验室制备氢气D .碳酸钙分解得二氧化碳7.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已知2SO 2(g)+O 2(g)2SO 3(g)为放热反应,则SO 2的能量一定高于SO 3的能量B .若C(石墨,s)=C(金刚石,s) ΔH >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 .已知NaOH(aq)+HCl(aq)=NaCl(aq)+H 2O(l) ΔH =-57.4 kJ·mol -1,则20.0 g NaOH 固体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 的热量D.已知2C(s)+2O2(g)=2CO2(g)ΔH1;2C(s)+O2(g)=2CO(g)ΔH2,则ΔH1>ΔH28.反应A(g)+B(g) C(g)+D(g)发生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ΔH<0B.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1E减小,2E增大C.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ΔH减小D.ΔH=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9.在含Fe3+的S2O82-和I-的混合溶液中,反应S2O82-(aq)+2I-(aq)=2SO42-(aq)+I2(aq)的分解机理及反应进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步骤①:2Fe3+(aq)+2I-(aq)=I2(aq)+2Fe2+(aq)步骤②:2Fe2+(aq)+S2O82-(aq)=2Fe3+(aq)+2SO42-(aq)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与Fe3+浓度的大小有关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Fe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若不加Fe3+,则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大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化学变化B.化学反应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C.经过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都是吸热反应D.只要有化学键的断裂,一定发生化学反应11.已知:① 2H2(g)+O2(g)=2H2O(g)ΔH=-483.6 kJ·mol-1②H2(g)+S(g)=H2S(g)ΔH=-20.1 kJ·mol-1。

高中化学之化学能与电能、热能推断题汇总85题(附答案及每题解析)

高中化学之化学能与电能、热能推断题汇总85题(附答案及每题解析)

高中化学之化学能与电能、热能推断题汇总85题(附答案及每题解析)1.本题分为选做题(a)、(b)两道平行题,分值一样,可根据高一课程学习情况选择其中一道题完成作答,若二道题均作答,则按(a)题给分。

(a)有H、N、O、Na、Cl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1)写出氯离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写出水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

(2)NH4NO3是_______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

(3)氯气是有毒气体,写出用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4)金属元素铁是中学化学常见元素,将铁单质浸入氯化铁溶液中,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5)请依据(4)中的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

要求:画出实验装置图,注明电解质溶液名称、正负极及正负极材料,并标出电子移动方向,写出电极反应式。

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分,各2分)(2)离子(2分)(3)Cl2 +2OH—=Cl—+ClO—+H2O (2分)(4)Fe+2Fe3+=3Fe2+(2分)(5)正极反应式: 2Fe3++2e—=2Fe2+(2分)负极反应式: Fe-2e—=Fe2+(2分)正负极材料都对,得2分;电解质溶液正确,得1分;电子流向,得1分。

(共4分)【解析】试题分析:有H、N、O、Na、Cl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1)氯离子的质子数是17,核外电子数是18,则氯离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水是共价化合物,水分子的电子式为。

(2)NH4NO3是由铵根和硝酸根构成的离子化合物。

(3)氯气与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 +2OH—=Cl—+ClO—+H2O 。

(4)铁单质浸入氯化铁溶液中生成氯化亚铁,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

(5)根据反应Fe+2Fe3+=3Fe2+可知铁失去电子,则负极材料是铁。

化学能与热能电能-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练习

化学能与热能电能-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练习

合格演练测评(十二)化学能与热能、电能姓名:班级:正确率:1.下列图示变化表示吸热反应的是()答案:A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中化学能只能转化为热能B.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正、逆反应速率均为0C.N 2和H 2反应达到平衡后,无N 2或H 2剩余D.化学反应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解析:能量的形式有热能、电能、光能等,A 错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为动态平衡,也正因如此,可逆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存在,故B 、C 错误;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的过程,D 正确。

答案:D3.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形成新化学键的过程会吸收能量 C.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氧化反应均为吸热反应解析: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答案:A4.下列过程吸收热量的是( ) A.汽油燃烧 B.氨气液化 C.碳酸钙分解D.浓硫酸稀释解析:汽油燃烧、氨气液化和浓硫酸稀释都属于放热过程。

答案:C5.根据下列反应不能设计为原电池的是( ) A.Fe +2FeCl 3===3FeCl 2 B.CH 4+2O 2=====点燃CO 2+2H 2O C.H 2+Cl 2=====点燃2HClD.H 2SO 4+2NaOH===Na 2SO 4+2H 2O解析:理论上来说,任何能够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都能够设计成原电池。

答案:D6.(2015年1月·广东学考)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能源危机成为目前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

主要利用化学方式产生新能源的事例为( )A.风力发电B.潮汐能发电C.水力发电D.太阳能光解水制取H2答案:D7.下列关于铜-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叙述错误的是()A.锌为负极,锌发生氧化反应B.铜为正极,铜不易失电子而受到保护C.负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发生氧化反应D.外电路中电子流入的一极为正极,电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解析:此原电池的总反应为Zn+2H+=== Zn2++H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负氧正还”,即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

高考一轮复习:化学能与热能 同步练习(含答案)

高考一轮复习:化学能与热能 同步练习(含答案)

化学能与热能同步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吸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热能C.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向环境放出能量D.等物质的量的金刚石(s)和石墨(s)完全燃烧生成CO2(g)放出的热量相同2.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反应或过程吸热的是()A.B.C.D.3.利用太阳光在新型复合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主要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中实现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B.过程Ⅰ吸收能量,过程Ⅱ释放能量C.过程Ⅲ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2H2O2H2↑+O2↑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4.下图表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O2过量时,可能会有红棕色气体产生B.N2化学性质稳定,是因为断开N2分子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较多能量C.1mol N2(g)和1mol O2(g)反应生成2mol NO(g),需吸收能量180kJD.1mol N2(g)和1mol O2(g)所具有的能量之和比2mol NO(g)的能量高5.对下列化学反应的热现象,不正确的说法是()A.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B.化学反应一定既有物质变化又有能量变化C.有些放热反应发生时需要加热D.化学反应热效应数值与反应物质多少有关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燃料的燃烧都是放热反应B.一定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C.选择燃料只需考虑燃料燃烧热的大小D.煤直接燃烧效率较低7.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固体燃料燃烧效率的是()A.粉碎固体燃料,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B.鼓入足量空气,燃料与氧气充分接触C.使煤气化或液化D.为了使燃料全部燃烧,鼓入空气越多越好8.已知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反应中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高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9.已知H2(g)+Cl2(g)=2HCl(g)△H=−183kJ·mol−1,H2的键能为436kJ·mol−1,HCl 的键能为431kJ·mol−1,则Cl2的键能为()A.178kJ·mol−1B.234kJ·mol−1C.243kJ·mol−1D.609kJ·mol−1 10.在25℃和101kPa条件下,断开1mol H2(g)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1mol Cl2(g)中的化学键要吸收243kJ的能量,形成2mol HCl(g)中的化学键要释放862kJ的能量。

化学能与电能试题及答案

化学能与电能试题及答案

化学能与电能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称为: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氧化还原反应D. 电化学反应答案:D2. 原电池中,正极发生的反应是:A. 氧化反应B. 还原反应C. 光合作用D. 呼吸作用答案:B3. 以下哪种物质是原电池中常用的电解质?A. 水B. 酒精C. 氧气D. 氢气答案:A二、填空题4. 锌铜原电池中,锌电极发生________反应,铜电极发生________反应。

答案:氧化;还原5.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________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答案:化学三、简答题6. 描述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的区别。

答案:一次电池是一次性使用的,其化学反应不可逆,用完即废弃。

而二次电池是可充电的,其化学反应是可逆的,可以通过充电恢复电池的性能。

7. 为什么说氢燃料电池是一种清洁能源?答案:氢燃料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无其他有害排放,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清洁能源。

四、计算题8. 假设一个锌铜原电池的电压为1.1V,锌电极的摩尔质量为65.38g/mol,铜电极的摩尔质量为63.55g/mol。

如果锌电极消耗了0.1mol的锌,计算铜电极上生成的铜离子的摩尔数。

答案:根据法拉第定律,1mol电子转移产生1法拉第的电量。

锌铜原电池的电压为1.1V,锌电极消耗了0.1mol的锌,因此转移的电子数为0.1mol。

由于铜电极上每个铜原子接受2个电子,所以生成的铜离子摩尔数为0.1mol/2=0.05mol。

人教版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练习题100题(含解析答案)9

人教版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练习题100题(含解析答案)9

人教版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练习题100题(含解析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根据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所得结论正确的是A.该反应断裂旧键所吸收的能量低于形成新键放出的能量B.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C.若加入催化剂,可使该反应速率加快,△H增大D.该反应可能是碳酸钙的分解反应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g)的燃烧热:△H=-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556.0kJ/mol B.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0kJ/mol,则含4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57.3kJ的热量C.已知2C(s)+2O2(g)=2CO2(g)△H=a;2C(s)+O2(g)=2CO(g)△H=b,则a>b D.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3.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浓硫酸溶于水B.Fe与稀硫酸反应C.C+CO22CO D.石灰石受热分解4.已知反应:C (s)+O2(g)=CO2 (g) △H1,CO2(g)+C(s)=2CO(g) △H2,2CO(g)+O2(g)=2CO2(g) △H3,2Cu(s)+O2(g) =2CuO (s) △H4,CO(g)+CuO (s)=CO2(g) + Cu(s),△H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1>0, △H3 <0B.△H2=△H1-△H3C.△H2 <0, △H4 >0 D.△H5=△H1 +1/2 △H45.下列反应符合如图所示的反应是 ( )A.CO2与炽热的炭反应生成CO B.石灰石分解C.Ba(OH)2·8H2O和NH4Cl固体混合D.食物因氧化而腐败6.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结构不同的单质.在100kPa时,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热能。

高一化学《化学能与热能习题》(含解析)

高一化学《化学能与热能习题》(含解析)

化学能与热能1 .天然气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方式为2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有热量释放出来B.化学反应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C.化学反应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过程D.在一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相等B.①③6.已知反应A 2+B 2===2AB,破坏1 mol A 2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为 Q i kJ,破 坏1 mol B 2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为 Q 2 kJ,形成1 mol AB 中的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为Q 3 kJ,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A 2和B 2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的AB 的总能量,则反应吸热A.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热能转化为化学能D. 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3. 卜列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的是()A. H+H —> H 2B, H + Cl —>HCl C. Cl 2-> Cl + ClD. H2+O2->H2O 4. 卜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 H 2O (g )—>H 2O (l )该过程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该过程是化学变化C.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D.对于如图所示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过程5.某学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化学反应 X + 2Y-2Z 能量交化情况的研究。

当往试管中滴加试剂Y 时,看到试管中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

关于该反应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②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An p L % ■ ③该反应过程可以看成是“贮存”于 X 、Y 内部的能量转化为热量而释放出来B.若A2和B2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的AB的总能量,则反应放热C.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 Q l + Q2<Q3D.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Q I +Q2>2Q37.已知2SO2+O2===2SC3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2的能量B.SO2和O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SO3的总能量C.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8.白磷、红磷是磷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高一化学化学能与热能练习题

高一化学化学能与热能练习题

高一化学化学能与热能练习题在高一化学的学习中,“化学能与热能”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下面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练习题。

一、选择题1、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 镁与稀盐酸反应B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 碳酸钙受热分解D 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答案:C解析:碳酸钙受热分解需要吸收热量,属于吸热反应;镁与稀盐酸反应、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中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B 伴有能量变化的过程都是化学变化C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D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答案:A、C、D解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A 正确;伴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浓硫酸的稀释等,B 错误;化学键的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的形成放出能量,所以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 正确;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多余的能量会以热能等形式释放出来,反应放热,D 正确。

3、已知反应 A + B = C + D 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的能量一定高于 CB B 的能量一定高于 DC A 和 B 的总能量一定高于 C 和D 的总能量D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答案:C解析: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即 A 和B 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 和D 的总能量,C 正确;A 的能量不一定高于C,B 的能量不一定高于D,A、B 错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 错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D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答案:A、C解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都伴随着能量变化,A 正确;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发光等,B 错误;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否则就不会发生化学反应,C 正确;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可能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也可能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分别对应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D 错误。

人教版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练习题100题(含解析答案)5

人教版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练习题100题(含解析答案)5

人教版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练习题100题(含解析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的是: A .酸碱中和反应B .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C .灼热的炭与CO 2的反应D .合成氨反应2.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 mol 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已知白磷和P 4O 6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 P —P :198,P —O :360,O =O :498,则反应P 4(白磷)+3O 2P 4O 6A .放出1 638 kJ 热量B .吸收1 638 kJ 热量C .放出126 kJ 热量D .吸收126 kJ 热量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B .焓减小的反应通常是自发的,因此不需要任何条件即可发生C .ΔS <0的化学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D .等质量的硫磺固体和硫蒸气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4.反应X +Y =M +N 的能量变化关系如图。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断裂X 、Y 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M 、N 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B .X 、Y 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 、N 的总能量C .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才可发生D .X 的能量一定低于M 的,Y 的能量一定低于N 的 5.已知对于反应H 2(g)+Cl 2(g)=2HCl(g)的能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 .436kJ/mol 是指断开1 molH 2中的H-H 键需要放出436kJ 的能量B .431kJ/mol 是指生成2 mol HCl 中的H- Cl 键需要放出431kJ 的能量C .由键能数据分析,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D .2mol HCl(g)的能量比lmolH 2(g)和lmolCl 2(g)的总能量低 6.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 .燃烧木炭取暖 B .C与CO 2共热C .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 3)制生石灰(CaO)D .Ba(OH)2·8H 2O 晶体与NH 4Cl 晶体反应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很容易地发生B .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 .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需看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 .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 8.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B.太阳能热水器是太阳能转化为热能C.室温时,稀硫酸与稀Ba(OH)2溶液反应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是57.3kJ D.反应2Mg(s)+CO2(g)=C(s)+2MgO(s)能自发,则该反应的△H<09.下列反应不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Ba(OH)2与NH4Cl固体混合B.氯化铵分解得氨气C.碳酸钙分解得二氧化碳D.实验室制备氢气10.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B.应用盖斯定律,可以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C.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的△H>011.CO(g)与H2O(g)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两者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C.1 mol CO(g)和1 mol H2O(g)具有的总能量大于1 mol CO2(g)和1 mol H2(g)具有的总能量D.1 mol CO2(g)和1 mol H2(g)反应生成1 mol CO(g)和1 mol H2O(g)要放出41 kJ热量12.下列反应中是放热反应的是A.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B.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C.碳酸钙受热分解D.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13.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示意如图所示。

人教版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练习题100题(含解析答案)8

人教版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练习题100题(含解析答案)8

人教版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练习题100题(含解析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变化符合图示的是( )①KMnO 4分解制O 2 ②铝与盐酸的反应 ③钠与水反应 ④二氧化碳与灼热的木炭反应⑤Ba(OH)2·8H 2O 和NH 4Cl 的反应.⑥硫酸与氢氧化钾的反应 A .②④⑥B .②③⑤C .②③⑥D .③④⑥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用于火力发电的煤等化石能源都是不可再生能源B .火力发电会产生有害物质,污染环境C .火力发电是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过程D .火力发电是化学能间接转化为电能的过程3.下列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趋势与图不一致的是( )A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B .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 .金属铝与氧化铁的铝热反应D .电解熔融氧化铝制备金属铝的反应4.如图所示,有关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a 表示的是反应中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高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B .图a 中生成物比反应物稳定C .图b 可以表示甲烷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D .图b 表示的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5.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 A .酸碱中和反应B .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C .Ba(OH)2·8H 2O 与NH 4Cl 反应D .锌粒与稀H 2SO 4反应制取H 26.下列所述变化中,前者是吸热反应,后者是放热反应的是( ) A .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氢氧化钠溶于水 B .点燃的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碳酸氢钠分解 C .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D .酸碱中和;焦炭与高温水蒸气反应 7.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黄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 .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 -1,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 2(g)+O 2(g)===2H 2O(l) ΔH =-285.8 kJ·mol -1C .Ba(OH)2·8H 2O(s)+2NH 4Cl(s)===BaCl 2(s)+2NH3(g)+10H 2O(l) ΔH<0D .已知中和反应的反应热ΔH=-57.3 kJ·mol -1,若将含0.5 mol H 2SO 4的浓溶液与含1 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要大于57.3 kJ8.已知某反应是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该反应发生时,一定不需要加热D.如果该反应开始时需加热,则一直要加热反应才能继续进行9.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汽化②碳酸钙分解③苛性钠固体溶于水④C与H2O制水煤气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⑥干冰升华A.①②④B.②④C.③⑤D.①②④⑥10.已知H++OH-=H2O生成1mol H2O放出热量57.3kJ,下列反应中能放出57.3kJ热量的是A.1mol稀H2SO4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B.稀盐酸与氨水反应生成1molH2OC.稀盐酸与稀Ba(OH)2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D.稀NaOH与95%浓硫酸反应生成1mol水11.一定量的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热量值为Q1,等量的H2在同样条件下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值为Q2,则Q1与Q2的关系为A.Q1>Q2B.Q1=Q2C.Q1<Q2D.无法确定12.已知断开1 mol H—H键吸收的能量为436 kJ,形成1 mol H—N键放出的能量为391 kJ,根据化学方程式N2+3H22NH3,反应完1 mol N2放出的能量为92.4 kJ,则断开1 mol N≡N键需吸收的能量是A.431 kJ B.945.6 kJ C.649 kJ D.869 kJ13.下图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A.500mL2.0mol·L-1HCl和500mL2.0mol·L-1NaOH的反应符合图1,且ΔE=57.3kJ B.500mL2.0mol·L-1H2SO4和500mL2.0mol·L-1Ba(OH)2的反应符合图2,且ΔE=114.6kJ C.发生图1能量变化的任何反应,一定不需加热即可发生D.CaO、浓硫酸溶于水时的能量变化符合图114.已知断裂1mol共价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H—H键:436 kJ;I—I键:153 kJ;H—I键:229 kJ。

2021化学苏教版选修1练习:第21讲 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练习 Word版含答案

2021化学苏教版选修1练习:第21讲 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练习 Word版含答案

第二十一讲 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1. (2018届无锡市第一次模拟测试)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生石灰和水的反应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 三氧化硫溶于水D.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混合2. (2018届徐州市第一次模拟测试)下列变化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是( )A. 燃烧反应B. 铝热反应C. 碳酸钙分解D. 酸碱中和3. (2018届宿迁市第一次模拟测试)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氧化钙溶于水 B. 乙醇燃烧C.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D. 石灰石在高温下的分解反应 4. (2018届苏州市第一次模拟测试)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Mg +Cl 2=====点燃MgCl 2 B. Fe +2HCl===FeCl 2+H 2↑ C. C +H 2O(g)=====高温CO +H 2 D. CaO +H 2O===Ca(OH)25. (2018届扬州市第一次模拟测试)下列过程吸收热量的是( ) A. 钠和水反应 B. 铝热反应 C. 液氨气化 D. 镁条燃烧6. (2018届南京市金陵中学模拟测试)对于反应2Al +Fe 2O 3=====高温2Fe +Al 2O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右图相符B. 反应需高温,所以是吸热反应C. 工业上用此反应大规模炼铁D. 此反应说明铝的金属性强于铁7. (2018届镇江市模拟测试)锂硫电池放电时反应为2Li +S===Li 2S ,其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Li作正极B. 电池工作时Li被还原C. 电子由S经导线流向LiD. 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8. (2018届宿迁市第二次测试模拟)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电池总反应为Mg+2AgCl===MgCl2+2Ag。

下列有关该电池说法错误的是( )A. 镁为负极B. AgCl发生了还原反应C. 电池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 可用于海上应急照明供电9. (2018届扬州市第二次模拟测试)锌空气电池具有蓄电量大、充电循环次数多等优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及化学能与电能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一次能源的是()①煤②石油③天然气④煤气⑤电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根据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划分,氢气为二次能源B.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C.火力发电是将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过程D.火力发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实际上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伴有能量的变化3.如图是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的pH逐渐减小B.锌片为负极,铜片发生氧化反应C.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铜极移动D.电子流动方向:锌极→导线→铜极→电解质溶液→锌极4.下列图示的装置属于原电池的是()A.①②⑥⑧ B.③④⑤⑦ C.③④⑥⑦ D.③④⑤⑥⑦⑧5.如图所示装置,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同时A极逐渐变粗,B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则A、B、C应是下列各组中的()A. A是Zn,B是Cu,C为稀硫酸B. A是Cu,B是Zn,C为稀硫酸C. A是Fe,B是Ag,C为稀AgNO3溶液D. A是Ag,B是Fe,C为稀AgNO3溶液6.如图所示是锌和铜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上的记录如下,则卡片上的描述合理的是()实验后的记录:①铜为负极,锌为正极②铜极上有气泡产生,发生还原反应③硫酸根离子向铜极移动④若有0.5 mol电子流经导线,则可产生0.25 mol气体⑤电子的流向是铜―→锌⑥正极反应式:Cu+2e-===Cu2+,发生氧化反应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④⑥ D.③④⑤7.铜片、锌片和稀硫酸组成的铜锌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铜片上有 4.48 L气体(标准状况)放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外电路中转移电子0.2 mol B.铜为负极,有12.8 g铜溶解C.锌为正极,有13 g锌溶解 D.反应过程中消耗0.4 mol氢离子8.在实验室制取氢气时,最好的方法是()A.纯锌与稀硫酸反应 B.纯锌与浓硫酸反应C.纯锌与稀盐酸反应 D.粗锌(含铜、银)与稀硫酸反应9.下列金属性质的比较中,能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的是()①甲与水反应比乙与水反应剧烈②单质甲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乙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④以甲、乙金属为电极构成原电池,甲作负极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10.下列叙述中能表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的是()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失电子数比乙多B.同价态阳离子甲比乙氧化性强C.甲与盐酸缓慢反应放出氢气,而乙能与冷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D.甲、乙与硫酸溶液形成原电池,乙上冒气泡11.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

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 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A. a>c>d>b B. a>b>c>d C. c>a>b>d D. b>d>c>a12.某同学根据离子反应方程式2Fe3++Fe===3Fe2+来设计原电池。

下列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 A.电极材料为铁和锌,电解质溶液为氯化铁溶液B.电极材料为铁和铜,电解质溶液为硝酸铁溶液C.电极材料为铁和石墨,电解质溶液为氯化亚铁溶液D.电极材料为石墨,电解质溶液为氯化铁溶液13.下图是生活中常用的锌锰干电池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池内部含有电解质 B.锌是负极,碳棒是正极C.电池用完后可埋入土壤 D.锌锰干电池属于一次电池14.现在各类碱性电池已经占有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这类电池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小型用电器(如照相机、收音机等)中。

有一种新型的锌锰电池就是这种碱性电池,它是在传统锌锰电池的基础上改进的。

下列对于碱性锌锰电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碱性锌锰电池工作时,电子由Zn极经外电路流向碳极B.这种电池较传统锌锰电池(即干电池)使用寿命长C.碱性锌锰电池可以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和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化D.这种电池的电解质由传统的NH4Cl换成湿的KOH15.某课外小组自制的氢氧燃料电池如下图所示,a、b均为惰性电极。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极是负极,该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 b极反应式是O2+4OH--4e-=== 2H2OC.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16.锂电池是一代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量轻、能量高而受到普遍重视,目前已研制成功多种锂电池。

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式为Li+MnO2===LiMn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Li是正极,电极反应为Li-e-===Li+B. 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e-===Li+C. 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MnO2+e-===MnO D. 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2e-===Li2+17.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有共价键明显被破坏的是()A.碘升华 B.氯化钠固体熔化 C.乙醇溶于水中 D.硫酸溶于水中18.有下列七个反应:①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②燃烧蜂窝煤取暖、③炸药爆炸、④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⑤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⑥食物腐败、⑦碳与水蒸气反应制得水煤气。

其中放热反应的一组是()A.①⑦ B.①⑤⑦ C.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⑥19.已知断开1 mol H—H键吸收的能量为436 kJ,形成1 mol H—N键放出的能量为391 kJ,根据化学方程式N2+3H22NH3,反应完1 mol N2放出的能量为92.4 kJ,则断开1 mol N≡N键需吸收的能量是()A. 431 kJ B. 945.6 kJ C. 649 kJ D. 869 kJ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B. C(石墨,s)===C(金刚石,s),反应中既没有电子的得失也没有能量的变化C.干冰升华时,二氧化碳分子中的共价键不发生断裂D.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硫酸溶于水共价键断裂并放出大量的热,但该过程不是放热反应B. H2O(g)―→H2O(l)该过程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该过程是化学变化C.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D.如图所示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过程22.化学反应A2+B2===2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吸收能量的反应B. 1 mol A—A键和1 mol B—B键断裂能放出x kJ的能量C. 2 mol A—B键断裂需要吸收y kJ的能量D. 2 mol AB的总能量高于1 mol A2和1 mol B2的总能量23..铜与锌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形成原电池。

分析下图并填空: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如下图所示,可形成氢氧燃料电池。

通常氢氧燃料电池有酸式和碱式两种。

回答下列问题:(1)酸式氢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硫酸)①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电池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电解质溶液pH的变化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碱式氢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①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电池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电解质溶液pH的变化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如图是常见原电池装置,电流表A发生偏转。

(1)若两个电极分别是锌、铜,电解质溶液是稀硫酸,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如果把电解质溶液换成硫酸铜溶液,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电池的总反应是2FeCl3+Fe===3FeCl2,则可以作负极材料的是________,负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电解质溶液是稀硫酸,镁、铝两种金属作电极,则镁电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若电解质溶液换作稀氢氧化钠溶液,镁、铝两金属作电极,则镁是________(选填“正极”或“负极”),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 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kJ):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H2 B.Cl2 C.Br2 D.I2(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HCl B.HBr C.HI(3)X2+H2===2HX(X代表Cl、Br、I)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________。

(4)相同条件下,X2(X代表Cl、Br、I)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_。

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煤、石油、天然气等没有经过加工或转换而直接从自然界中取得,称为一次能源;煤气、电力、汽油、煤油、焦炭等,是在一次能源基础上经过加工、转换而来的,称为二次能源。

2.【答案】C【解析】氢气不能从自然界中直接取得,是二次能源;电能也是二次能源,且使用方便、污染最小;以煤为原料,火力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为。

3.【答案】C【解析】该原电池的反应是消耗H+的反应,H+浓度逐渐减小,溶液pH逐渐增大,A错误;锌比铜活泼、形成原电池反应时,锌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方程式为Zn-2e-===Zn2+,铜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2H++2e-===H2↑,由此可以知道,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电子不能进入电解质溶液中;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综上所述,只有C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