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计教学模式探究——以PBL 设计方法为例

合集下载

PBL教学法在工科研究生创新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PBL教学法在工科研究生创新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关 重 要 的 作用 。
2 P L教 学 法 实践 B
2 1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
P L教 学法 使大 学的教 学科 研活 动根植 于一 种永 久性 B 的理 念之 中一 一 在研 究 生 人 才 的 培 养 中,基 于 问题 的 探 索 、调 查和 发现 的能 力训 练是 培养研 究生 创新 能 力的 重要
等 ,但 在 工科 研 究 生 教学 中应 用较 少 。 P L教 学 法 与传 统 教学 方 法 最 大 的 不 同 在 于 主 体 不 B
点 。此项工作可使学生 明确课程与专业 的关 系,明确学
习的 目标 。 3 围绕 学 生提 出的 重 点和 感 兴 趣 的 知 识 点 ,教 师提 )
CHU u i n F q a g,LI Ya c u n h n,JANG e q a g I W n in
( c o l fLg t h mi  ̄ a dE vrn e t n ier g h n o gIsi t o ih n ut , Jn n2 0 5 ,C ia Sh o ih e s o C t n n i m n gn ei ,S a d n tue fLg t d sO , ia 5 3 3 hn ) o E n n t I
物 质” 三 门研 究 生 课 程 中 实 施 ,0/9学 年 后 又 扩 大 至 80 “ 加 工原 理 与 技术 ”等课 程 。 其 主 要 实施 过 程 如下 。 纸
1 B P L教学法及其特点
P L是 目前 国际上 流 行 的一 种 人 才 培 养 模式 ,D wy B e e
1课 堂上 ,教 师利 用 少量 的 时 间 向学 生 介 绍 课 程 的 )
Ke r s En ie rn r d ae su e t y wo d gn e g g a u t t d n ;PBL ta h n to i e c i g meh d;I n v to d c t n n o ain e u ai o

《包装设计》课程中项目化教学法的应用探

《包装设计》课程中项目化教学法的应用探

《包装设计》课程中项目化教学法的应用探项目化教学法在《包装设计》课程中的应用探索一、项目化教学法的概念1.项目化教学法是什么?项目化教学法是将一个比较大的课程拆分成几个独立的学习项目,根据学习者的兴趣点与情境,从而实现学习目标的重组与学习构建的教学法。

2.项目化教学法的特点(1)体现边学边做的原则,让学习者在实践中学习;(2)突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让学习者根据实际需求做学习计划; (3)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学习目标,让学习者明确学习目标; (4)灵活抉择学习过程,让学习者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学习;(5)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功能,让学习者在学习中全方位发展。

二、《包装设计》课程中项目化教学法的应用《包装设计》课程中,项目化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包装设计的实际内容,更好地掌握包装设计的核心技能。

借助项目化教学法,教师可以让学生熟悉和体验包装设计的过程,从而更好地把握包装设计的核心要素。

1.让学生体验包装设计的流程学生了解包装设计的流程,能够更好地掌握包装设计的重点。

首先,项目化教学法可以通过分析不同类型产品的包装设计,让学生感受设计者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熟悉整个包装设计流程;其次,项目化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些分析,模拟设计一个新的包装方案,使其可以更深入地领悟包装创新的思维。

2.加强学生对市场竞争之间的比较分析通过项目化教学,学生可用实际操作更好地分析不同的市场竞争之间的差异,更深入地了解各种复杂因素与包装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而加强自身对市场竞争的全面分析能力。

另外,项目化教学法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如何综合运用已有资源进行品牌策划,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结语因此,通过项目化教学法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包装设计》课程的内容,更好地掌握包装设计的核心技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pbl教学法在制药工程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pbl教学法在制药工程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pbl教学法在制药工程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一、研究背景随着生物技术与制药工程的发展,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入学到离校的教学过程中都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

在本专业当中,传统只注重讲授,不利于学生打开思路,发现问题,建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而,制药工程设计教学是面临的一大难题之一。

问题的解决,依靠的是PBL教学法的应用。

德国科学家康德(Kuhn)在20世纪60年代开创了一种名为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的学习方式,它紧扣生命科学和文科教育,通过提供一个有关现实问题的环境,将学习本身纳入到全脑教育中。

PBL教学法在制药工程设计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全面参与,以问题为中心,强调团队活动和合作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PBL教学法在制药工程设计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些主要措施1、解决实践性问题。

制药工程设计教学中的PBL教学法促使学生大胆思考,从客观学习吸收知识,以问题为中心探索,以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为学习目标,以研究和阐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为基本操作流程。

2、注重分组小组合作。

PBL教学法在制药工程设计教学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融合各种知识和技能,合作解决问题。

学生需要进行细节阐述和客观讨论,共同解决实践性问题,养成团队的精神,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力量。

3、注重师生融洽的教学氛围。

在制药工程设计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提供教学引导,还要为学生提供充沛的教育资源,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发挥知识和思想智慧。

同时,还要建立更融洽的教学氛围,营造一个温馨、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

四、结论PBL教学法在制药工程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实践性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

此外,PBL教学法还能有效促进师生间的交流,让学生实现主体独立性,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了良性、积极的教学氛围。

关于包装设计教学改革和发展新模式的探讨

关于包装设计教学改革和发展新模式的探讨

关于包装设计教学改革和发展新模式的探讨
一、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包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更好地掌握设计理论和技巧。

传统的包装设计教学重点放在理论方面,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不够重视。

应该
加强包装设计的实践教学,提供更多的实际案例和项目,让学生亲自实践,参与到真实的
包装设计中去。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包装设计的实际需求,提高设计的创造力
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开设跨界合作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包装设计要求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能够不断地提出新的设计理念和创意方案。

在包装设计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可以组织一些创新设计的
比赛或竞赛,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创意的平台,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创新想法。

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时下的设计趋势和市场需求,培养他们的市场敏锐性和预测能力。

四、建立实习与就业机制,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包装设计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新模式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开设跨界合作课程,强化创新
意识,建立实习与就业机制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职
业素养,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只有通过改革和创新,才能更好地提高包装设计教学
的质量,并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PBL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以《桥梁模型设计与制作》为例

PBL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以《桥梁模型设计与制作》为例

PBL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以《桥梁模型设计与制作》为例摘要]:PBL(项目式学习)最早从医学教育逐渐延展到工程教育、职业教育,继而进入到大学和中小学的学科教育中。

本文从开发项目,设计学习活动,明确学习目标,制定评价计划和设计框架问题等五个环节来探索PBL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提升学科活力,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PBL 通用技术核心素养桥梁模型?一、PBL的概述PBL是Problem based learning的简称,即项目式学习,是通过对复杂、真实问题的探究过程来完成一系列任务,通过完成目标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用技术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相对于其他学科,通用技术更适合利用项目式教学。

与传统教学相比,PBL具有以下特点:1.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

3.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

4.设计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PBL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实施PBL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是以真实问题(项目)为导向,通过设计学习活动、明确学习目标、制定评价机制和设计框架问题等几个环节,保证项目教学的正常、有序地进行。

1.确立项目主题根据教学需要,通用技术项目可以分为小项目与大项目。

小项目主要是包括工具的使用,材料加工,设备操作,图样绘制,零件装配,产品的优化改进等,如:三棒孔明锁、小铁锤、铁质笔架的设计与制作,这些项目教师事先准备好加工图纸和材料,适用于一堂课的教学。

PBL教学建议以大概念、大项目相结合的方式,大概念包括技术、工具、工艺、材料、结构、流程、系统、控制等,以问题为中心,重建知识体系。

大项目包括创客项目(针对真实问题的项目)、学生个人兴趣项目(几年下来都在坚持做的项目)、STEM教学跨学科的项目等,如台灯、桥梁模型的设计与制作,这些项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与实践能力。

pbl教学法在标志设计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pbl教学法在标志设计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PBL教学法在标志设计课程中的实践探索□杨茵摘要:PBL教学法是当前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着重于问题的推进式教授,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和实践能力。

该文通过理论与实践研究,探讨将这种教学法应用于艺术设计教学的可行性,通过PBL教学法在标志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在标志设计过程中的创意设计能力。

关键词:PBL教学法标志设计实践教学创意设计PBL(以问题为本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其已从最初的医学领域走向其他学科教育领域,被越来越多的学科采用。

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PBL教学法能够在课堂上较为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且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一、PBL教学法P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PBL教学法与以往的教学模式不同,它更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在教学设计环节,PBL教学法尝试将知识学习设计为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以解决问题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集体讨论、相互协作等方式分析与解决教师设定的问题。

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法,能较为有效地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促使其完成对新知识的接受与应用。

二、PBL教学法在艺术设计教学领域的探索应用目前,PBL教学法在艺术设计教学领域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艺术设计专业对课程教学的要求较高,是一个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传授基础的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注重理论实践,要将课程与当前的社会行业实际紧密联系,注重培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创新思维能力。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许多必修课程,教师用固有的教学方法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意设计能力的目的。

基于PBL的案例教学法在工程设计课程中的教学实践

基于PBL的案例教学法在工程设计课程中的教学实践

基于PBL的案例教学法在工程设计课程中的教学实践Abstract:The PBL-based case teaching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course of polymer materials engineering design in this thesis. According to the case presentation,completion and statement in teaching process,the evaluation of the teaching is excellent under the teacher“s guidance and inspiration which is based on PBL in group discussion. Through PBL-based case teaching method,student“s ability such as autonomous learning,research learning,scientific thinking,language expression and team cooperation will improve a lot.Keywords:PBL;case-based teaching method;teaching reform案例教學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Case-based Teaching,CBT),通过对案例的研究与发现来进行学习。

PBL是指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从一个真实情境中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来逐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CBT和PBL教学法都具备明确的针对性、良好的启发性以及较强的实践性,在课程教学与职业培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pbl教学设计模式

pbl教学设计模式

PBL教学设计模式引言:在现代教育领域,问题驱动学习(PBL)已经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

PBL 不仅仅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改进版本,而是一种全面转变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

本文将介绍PBL教学设计模式,并讨论其优势和实施策略。

一、PBL教学设计模式概述PBL教学设计模式是一种基于学生问题驱动、通过团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

它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PBL教学设计模式的特点如下:1. 学生主导:在PBL中,学生主动参与并负责学习过程。

他们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开展研究和呈现解决方案。

教师的角色更像是指导者和促进者,鼓励学生的思考和合作。

2. 问题驱动:PBL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将问题作为学习的起点,并通过探究和研究来解决问题。

这种问题驱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真实地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3. 团队合作:PBL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

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并学会通过合作来取得共同成功。

这种合作能力是他们未来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技能。

二、PBL教学设计模式的优势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BL教学设计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学生能够看到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这对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产生积极影响。

2.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PBL教学设计模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提供真实世界的情境,学生需要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PBL教学设计模式非常注重团队合作。

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4. 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PBL教学设计模式鼓励学生思考、提出问题、推理和评估解决方案。

这种批判思维的发展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

基于PBL教学模式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以“安息香缩合反应”为例

基于PBL教学模式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以“安息香缩合反应”为例

基于PBL教学模式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以“安息香缩合反应”为例基于PBL教学模式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以“安息香缩合反应”为例简介有机化学是大学化学专业中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学生培养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注重学生实验操作的技能培养,但缺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引导。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教学模式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以“安息香缩合反应”为例进行讲解。

第一部分:PBL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点PBL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特点包括学生参与度高、强调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

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二部分: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的目标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的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本教学设计中,引入PBL教学模式的目标是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三部分:实验教学设计的内容和步骤该实验设计以“安息香缩合反应”为例进行讲解,具体步骤如下:1. 观察:学生观察实验所用的试剂和设备,熟悉安全操作规范。

2. 提问: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如“什么是安息香缩合反应?它的应用领域有哪些?”等,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3. 分组讨论: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分组讨论,相互交流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想法。

4.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5. 结果记录和分析: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

6. 问题解决: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解决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7. 总结和反思: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并进行反思和讨论。

第四部分:评价和改进在实验教学结束后,教师可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报告进行评价,并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

设计教育中的PBL教学模式-以日本多摩美术大学为例

设计教育中的PBL教学模式-以日本多摩美术大学为例

设计教育中的PBL教学模式-以日本多摩美术大学为例许江;顾平【摘要】“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将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与总结,对“PBL”教学模式的概念、特点、内容与价值进行了概括与分析,对设计教育引入“PBL”教学模式的必要性进行了概述。

最后以日本多摩美术大学“PBL”教学模式为例,论证了其在设计教育中执行的可行性。

%The teaching model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is a student centered model, it lets the students into the process of meaningful task completion, so that students are able to learn actively, and to the construct knowledge autonomously.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 content and value of PBL teaching mode, and outlines the necessity of China design education introducing the PBL teaching mode, through the review of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summary. Finaly, takes the Japan Tama Art University as a example, demonstrates the feasibility of PBL teaching mode in design education.【期刊名称】《艺术设计研究》【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5页(P107-111)【关键词】设计教育;基于项目的学习;任务驱动式学习;PBL;教学模式;多摩美术大学【作者】许江;顾平【作者单位】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江南大学视觉文化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124-4“PBL”是英文Project-based Learning的缩写,意为“基于项目的学习”,或“任务驱动式学习”。

PBL教学法在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PBL教学法在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绘術叙帚右究PBL教学法在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肖优摘要:该文阐述PBL教学方法的定义及来源,探索PBL教学法在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路径,分析PBL教学法应用于地方高校产品设计课程的必要性,以及PBL教学在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成果等方面的价值。

此外,从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执行、项目评价及教师总结等五个步骤总结了PBL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路径,以实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

关键词:P BL教学法产品设计课程应用路径在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设计艺术的发展呈多元化趋势,学生的创新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成为当前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发展的重要路径。

PBL(Project-Based Learning)教学方法在教学方式上与传统教师授课模式存在一定差别,其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组织者与引导者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文章研究PBL教学法在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高校产品设计专业为研究对象,在其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课堂实践中融入PBL教学法,进一步明确课堂教学改革适用的新路径,以丰富课程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PBL教学法概述PBL教学法,又称为项目式教学法,它是一套以问题或项目为导向的情境式教学法,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发展综合思维能力,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革新。

PBL教学法由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美国神经学教授巴罗斯于1969年首次提出,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医学教育方面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

在课堂应用领域里,BL教学法的实践围绕教学目标和计划设计问题驱动,或融入实际项目,培养学生探寻问题与分析问题的技能,不仅体现了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而且能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的激情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而在课程问题的设计上,为了让学生快速接受与理解知识,教师应采取由简单到复杂、由浅至深的教学模式,循序渐进地教学。

条理清晰、富有层次感的问题设置有助于培养学生个人或团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的。

《包装设计》色彩教学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包装设计》色彩教学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包装设计》色彩教学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摘要:为了提升高校包装设计专业的影响力,教师必须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从而走出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育瓶颈。

通过深入研究教学方案,不断深化项目化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特色化、精细化的教学,从而在提升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同时,不断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养。

关键词:色彩教学项目化教学专业能力一、项目化教学模式概述(一)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内涵项目化教学模式体现着教、学、做相互转化的过程。

它旨在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通过将学习内容项目化,不断将知识要点细节化,从根本上带领学生完成学术研究。

在实际项目化教学中,教师需要准确拿捏教学计划、实施方法、监督检测、处理情况等四大要素。

在教学计划方面,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给学生制订相应的学习目标。

坚持完成小目标,逐步完成大目标,促进学生准确落实探究工作。

在实施方法方面,教师需要重视翻转课堂,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

通过发挥自身监督、管理、指导等职能,不断促使学生按照计划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在监督检测方面,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收底检测。

通过带领学生演练项目学习流程,实践操作项目内容,不断帮助学生提升专业技能,从而使学生在评价中认知自己,改正自己的不足。

在处理问题方面,教师需要秉承“育人”理念,加大对学生的教育力度。

通过让学生从项目完整的质量和效率上,总结和汲取学习经验,从根本上优化学习成果,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二)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特点与作用在实际项目化教学中,教师可以细化教学内容,合理分配教學任务,实现对学生学习状况、学习成果的把控。

一般来说,将教学项目化,教师需要遵循自主性、发展性、系统性、开放性原则,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性教育,从而使学生在理论中找寻实践方法,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

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在探究中成长,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权利。

通过让学生依据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课题进行研究,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地去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情感体验。

PBL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PBL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索新的教学方法 ,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发展 、具有创新思维的设计人才 ,这是当前高校设计专业教育需
要 面 临解 决 的重 要 问题 。
P B L教 学模 式 作 为 目前 比较新 型 的 一 种 实践 性 教 学 方 法 ,在 很 多 专 业 的 实 践教 学 中取 得 了 良好 的效
果 。艺术设计专业是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 的专业 ,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求学生具备独特的艺术个
[ 关键词 ]P B L;艺术设 计 ;教学模式 ;创新 能力 [ 中图分类号 ]G 4 2 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 1 6 7 3 — 8 5 3 5 ( 2 0 1 6 ) 0 6 —0 0 8 9 - 0 5
在 当今 经济 快速 发 展 的时代 ,市场 的更 新变 化要 求我 们必 须不 断加 快教 育教 学课 程 改革 的步伐 与市 场 接轨 。传 统 的艺 术设 计 教学 通 常把教 师 放在 主体 地位 ,把 学生 放在 被 动接受 知识 的客 体地 位 ,忽视 对学 生 独立 思考 能 力 、创新 进取 精 神 的培 养 ,泯 灭 了学 生 的 主 动性 ,因 而很 难 取 得 应 有 的 教学 效 果 ¨ ] 。如何 探
— —
以艺 术 设计 专业 为 例
王 晓 俊
( 安 徽 新 华 学 院 ,安 徽
合肥
2 3 0 0 8 8 )
[ 摘
要 ]P B L教学模式是一种 以问题为导 向,以学生为 核心 的教 学模 式 ,倡导 学生通 过 自学 、研 究 、讨论 和合作解
决 问题 ,注重培养学生 主动学 习能力 、协作 学习能 力 以及 探索实 际运 用 的创 作 能力 。该 文主要 从 P B L教学模 式 的特点人 手 ,分析 P B L教 学模 式 的优势性 ;通 过构建 P B L的教学模式 ,探讨其在艺术设计专业 教学 中能够解 决的实际问题 ,以及在 实践过程 中所取得 的教学效果 ,为艺术设计课程教 学改革提供更好的思路和方法 。

基于PBL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设计方法与策略——以《网红香皂的设计与制作》为例

基于PBL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设计方法与策略——以《网红香皂的设计与制作》为例

298 基于PBL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设计方法与策略———以《网红香皂的设计与制作》为例■郑敏祥 (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523808)【摘 要】主题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实施方式,本文提出了基于PBL的主题活动设计的方法,并从学习设计、活动组织和成果展示三个角度提出了对应的策略,最后以案例来分析设计方法与策略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主题活动;策略【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0-0298-0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向学生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学生的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PBL(Project-BasedLearning)也称为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研究并应对一个真实的、有吸引力的和复杂的问题、课题或挑战,从而掌握重点知识和技能;两者都重视对学生未来学习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开展基于PBL的主题性综合实践活动,是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手段之一。

一、基于PBL的主题性活动设计方法主题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实施方式,主题活动的设计极大的影响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效果。

PBL的设计一般采用巴克教育研究院给出的黄金法则,包括学习目标、有挑战性的问题、可持续性的探究、真实的项目、学生的发言权和选择权、反思、评价与修改等,因此,基于PBL有计划地精选活动主题、确定活动的培养目标和设置活动的步骤,是我们进行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设计的重要方法。

1.关注身边热点,精选活动主题。

好的活动主题,是活动成功的首要条件,它能成功吸引学生的兴趣,能让学生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

好的活动主题应该是开放式的、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能让学生能动手参与又具有挑战性问题,最好能与其它学科的标准结合。

如何寻找这种主题?我们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找出学生身边的活动、师生的特长、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将它们强制联想,再进行发散思维,从而找出活动主题。

PBL教学法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PBL教学法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教学篇誗方法展示PBL 教学法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探究文|陈晓超平面广告设计是一门注重实践和创新的学科。

在近年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

如何让学生提高实践性和创造性成为职业院校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

在教学中推行PBL 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将知识点进行系统整合,借助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鼓励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内在创造力。

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效实践,可以习得有效的学习方法,树立和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学习能力,提升创造能力。

随着教育部关于“三教”改革文件的发布,各大院校纷纷根据本校情况,出台了关于教育教学的相关改革文件。

而在职业教育中,教师的教学改革是“三教”改革中的关键。

笔者所教授的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如果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但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大部分的教学改革无非是用投影替代了粉笔,PPT 替代了黑板,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并没有太大作用。

笔者尝试通过探索PBL 教学法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性、刺激学生创新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和路径。

一、PBL 教学法的含义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最早是20世纪在医学教育中被提出来的,后来才慢慢地得以推广实践。

简单来说,PBL 其实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它的核心观点就是通过创设接近现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并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检验其能否很好地解决问题,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比较PBL 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可以看出,教师需要改变原有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

这一教学方法的使用逐渐弱化了课程中教师对定义、概念、原理等的讲解。

在PBL 教学法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式学习,而是知识和能力的主动探究者,他们可以通过小组协作或者自主学习等方式寻找解决的方法,这样更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项目驱动法在包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法在包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法在包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包装设计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外观美化,而是更加注重市场需求和消费者体验。

在包装设计教学中,如何能够更好地教授学生们实际应用的技能和知识,成为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而项目驱动法则是一种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深入探讨项目驱动法在包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一、项目驱动法概述项目驱动法(Project-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将学习与实际项目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PBL中,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来完成真实世界中的项目,而不是简单地从书本和课堂上获取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PBL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将学习的成果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二、PBL在包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1. 慢慢熟悉真实的设计流程PBL能够让学生通过实际项目的完成,慢慢熟悉真实的设计流程。

在包装设计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PBL的方式,参与到一个真实的包装设计项目中。

他们需要与团队成员进行合作,分工合作,完成设计的每一个环节。

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够了解真实项目的整个流程,从而更好地掌握包装设计的技能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PBL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

在包装设计项目中,学生需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不断地寻找解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出创新的设计方案。

PBL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其创新思维。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包装设计项目中,学生需要与团队成员进行合作,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项目。

PBL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在项目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互相借鉴,达到共同的目标。

这种团队合作的经验对于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都是非常有益的。

基于PBL模式下的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基于PBL模式下的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基于PBL模式下的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作者:黄敏盛来源:《绿色包装》2022年第06期摘要:本文基于problem- based learning模式,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从项目引导,提出问题;收集信息,分组讨论;讲解项目,分析问题;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和项目小结等五个环节进行了PBL教学模式的构建,而且将其应用到包装设计课堂教学当中,建立了全新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使培养的学生更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对增加学生的就业有极大意义。

关键词:包装设计;PBL模式;构建;综合评价体系中图分类号:TB482; 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00 (2022) 06-0019-04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of Packaging Design Based on PBL ModelHUANG Min-sheng(Sh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gquan 045000, 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problem-based learning model, this paper guides students into the classroom with problems, from project guidance, to ask questions; to collect information and discuss in groups; to explain projects and analyze problem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BL teaching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packaging design, has established a new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which makes the students more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This has great implications for increasing student employment.Key words: packaging design; PBL model; constructio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包装工程专业是一个以艺术为基础的专业,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要求也逐渐提高,对包装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装设计教学模式探究——以PBL 设计方法为例作者:许黎雯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8年第3期【摘要】包装设计是目前各大艺术院校视觉传达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但是由于资源有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遇到瓶颈,对其理解不深,学习过程中状态模糊。

文章依据PBL“问题导向”教学方法引导设计思维的方式,辅以具体实践案例进行剖析,从教学的不同阶段逐一进行分析,以探求科学有效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专业学习方法。

【关键词】包装设计PBL 设计方法包装设计的内涵特征及教学困惑1. 内涵特征包装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包装是指一切事物的外部形式,已经属于人文学领域的范畴,超出了该专业的范围;从狭义上来说,包装是为了方便商品的存储、运输、销售而采用的各种技术工艺与包装容器、材料的总称。

包装设计其实融合了几个设计领域,在结构及材料处理上,它更接近于工业设计,在外观部分的设计上,又属于平面范畴。

好的包装设计,要考虑的客观问题很多,包括保护问题、便利问题、传达问题、市场经济问题、美观和生产问题等都要全面满足。

一件经过设计的产品包装可以完成许多不同的功能,不仅仅是为运输和储存提供了一个保护性的外壳。

当下琳琅满目的商品充斥于大众的日常,想要做到从各种相似物品中脱颖而出需要设计者将各项技能融入到实际设计过程中去。

学生在学习初期往往不知道要做什么,怎样设计,而问题的提出常常是找到出路的关键,因此要强调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好的设计动因是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创造的起始点,对于善于图像化思维的学生,加强其逻辑性思维和策略性思维与视觉审美结合的能力是该课程的重要训练内容。

在学习包装设计之前要有设计基础课的训练为前导,尤其在三大构成中立体构成相关知识与内容将辅助学生完成结构方面的部分,是包装造型设计学习的要点。

标志设计、字体设计、图形创意及版式设计同样是包装设计的前期视觉表现学习要点。

2. 教学困惑(1)创意不是表演艺术里的“一拍脑门灵感到”,如此而来的创意只是空壳,经不起推敲,创意与灵感只会在思考中产生。

笔者因多年的留学经历深刻体会到中西方教育的不同,以及学生间的学习差异。

中国学生惯有的学习模式、思维想法全部储存在大脑中,常常快速出结果,看不到过程,这种学习的惯性方法往往造成设计成果的脆弱,包装设计的教学应当摒弃这样的学习惯性,注重引导学生找到思考的切入点,收集问题并解决问题显得至关重要。

(2)学生处在学习过程中,较之具有丰富经验的准设计师来说有其之长——思维活跃,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但阅历不足,缺乏实战经验,受经济、现有条件的制约,常因为找不到合适材料而半途而废,却不会另辟蹊径,发散式地寻找出路。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学生们会发现前期掌握的知识不够用,在发挥实效的过程中有遗漏。

学生们恰恰可以通过发现这些问题和差距,进一步对过往的知识点和思维架构进行学习补充,从而综合性地完善自我。

PBL 设计方法基于前文列举的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如何让学生在思考创意之前,透彻了解创作的动机、需求、目的、定位等综合信息,合理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处理,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笔者尝试以PBL“问题导向”设计方法引导整个教学实践。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最早起源于20 世纪50 年代的医学教育。

1969 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霍华德·巴罗斯(Howard S.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以此类教学法出名的还包括荷兰顶级大学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等世界著名院校。

这是一套设计学习情境的完整方法,PBL 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强调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研究各种背景资料自主探究和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在理性的思考中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鉴于巴罗斯的教学理念及方法,笔者总结出适合包装设计的教学环节及要点。

1. 教师课前提出问题。

例如,为何会有种类繁多的包装纸盒样式等。

问题的设计可以是递进式的,根据课程的进度来提出问题更为行之有效,且问题的提出具有阶段性,每一阶段完成既定目标后再进行下一环节,类似于订单模式。

2. 学生查找资料进行调研——这一阶段教师要辅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进行信息疏导,包括观察分类情境、图片搜集、阅读理解等,还可利用信息捕捉智能工具进行调研。

学生在熟悉的大学校园范围内进行调研,模拟实际“项目”或类似销售技巧的调研法,使学习与实践不再有距离。

大学学科种类多元化,学生数量多,所以通过调研会得到相对完整且综合可靠的数据,进而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从结果来看是行之有效的。

3. 分组讨论并设计制作——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发挥个人专长以带动同组学生的能力,也是进一步锻炼学生的逻辑分析推演能力,并进行随后的设计制作。

例如,造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和善于手绘的学生协作完成设计,学生间的充分交流为未来走出校门跨入社会、适应社会作准备。

单兵作战的设计师已不再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全面的综合能力培养是现今高校的教育之重。

4. 教师总结及汇报——这一阶段笔者采用学生以组为单位在课堂进行简报的模式,这一模式是要让学生在现有的时间内,对情绪、语言表达能力、脉络清晰地表述问题的能力进行全方位锻炼,并将课堂氛围充分调动起来,充分展示自我。

简报不仅仅是PPT 展示,也可结合实物、草图、效果图等,鼓励学生用图形的形式代替文字来阐明问题。

简报结束后可以问答形式进行课堂交流,最后由教师作最终点评。

总结反思课程中遇到的问题1. 动机问题现代大学生处在信息社会高速发展膨胀的阶段,学生对知识的吸取往往是碎片化的,对一件事往往不能持之以恒地深究下去,半途而废,研究能力匮乏,总是被动地提出我该怎么设计?这样设计行不行?遇到问题总是抛给他人,教师要让学生从自身个体兴趣出发,启迪学生,让学生自主找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思辨中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但在具体设计方案实施中如遇到技术问题要给予辅助、演示等。

拓展视野将看到想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丰富草图本,比起在网络中拼凑找捷径,是更加能调动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方法,使其由被动变主动。

笔者在教授包装设计的过程中,曾经向三个班138 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

其中有两项内容:(1)你是否能够接受问题导向式教学,选项分别为:非常能够接受、还可以、绝对不能接受。

(2)能够/不能够接受的原因。

共收回122 份调查问卷,其中“能够接受”的93 人占比77%,选择“还可以”的26 人占比约为21%,选择“绝对不能接受”的有3 人,占比约为2%。

在原因方面,选择“能够接受”的同学普遍认为,问题导向式教学让他们在设计过程中少走弯路,提升了自我学习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选择“绝对不能接受”的理由为:艺术创作是独立完成的工作,直接把成品拿出来就可以,不需要不断询问。

此外,还有学生会担心问题导向式的教学方式会影响自己艺术风格的形成,还有学生无法接受的理由是:我不爱说话。

对于绝对不能接受的同学来说,直接交成品的同学其实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他来说问题导向是学习的常态,因此不需要特别进行辅导。

但是对于这一类学生来说,恰恰更加需要问题导向式的教学方式,在师生、同学彼此的交流中他们其实会提高得更快。

2. 设计问题这里着重讲具体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包装中的标志设计,很多学生在进行字体设计时,如果是再设计常常将原有标志改动较大,完全是另一品牌形象,或是干脆直接使用字库自带字体,没有创意,好的字体标志设计往往能更准确地传递出企业精神,符合大众审美,鼓励学生在包装设计中多使用创意字体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设计中学生结合产品特征及地域特点设计出符合陕西关中地区饮食习惯的“秦椒”系列包装,把辣椒形态借物于字,使整体包装形象出彩。

色彩在包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直接引导受众的心理感知,色彩心理学也是设计人员需要学习了解的,学生对于色彩的把握和运用往往不准确。

如,在包装设计解决结构及计算问题后,对于色彩的运用作了充分的尝试,在经过近二十种色彩比对后共选出四组色彩被最终采用,以块面与线条为元素,将面与线相互融合,运用颜色的补色相互协调,从而代表着黑巧克力味道浓厚而理性,微苦却别具口感。

牛奶味白巧克力以流动柔软的水流线为图形,结合纯度及明度较高的色彩,体现出牛奶与可可之间的相互依赖与温暖的属性。

在包装结构中是最容易出现瓶颈的,从结构来看,包装也是产品设计的范畴,而学习平面类的学生在空间、造型和结构上的知识学习相对薄弱。

印刷当然和包装设计不可分割,由于非专科院校学生对印刷知识了解不深,学生要动手完成工业生产中本能通过机械对材料的成型与加工制作,可以转变观念,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性的尝试,将手作之美发挥尽致,这与机器完全不同。

例如,在设计中学生选用“葫芦”这一天然材料,在其外部进行雕刻镂空,使之不仅能够当作包装罐体储存商品,在商品用尽之后还能再利用成为装饰灯具。

葫芦雕刻经国务院批准已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雕刻工艺之美及内涵应用于现代设计,具有文化承载之意义。

虽然学生最终呈现的不能与传统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比拟,在形式上还有待创新,但教师应当多鼓励学生将“创意,手艺”这条路走下去,为民艺探出新路,将工匠精神之实质传承下去。

结语由于艺术设计类专业有些情况下无标准答案和唯一答案的特殊属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安排教学实例课题,无论是对学生个体还是小组合作所出现的问题都要灵活进行有效指导。

设计教育须与时俱进,不断改良,以PBL 为引导的教学方式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教育理念,改变教师教、学生学这种单向学习的陈旧观念,提倡双向互动学习的理念,以“心手合一”为教学目标。

同时,包装设计也承载着时代重任,环境保护问题的迫切性、可持续性问题等对于包装设计而言日益重要,为了促进垃圾分类回收,设计师们在他们的设计中尽量少地使用材料(比如纸板和塑料衬底)。

一些新型材料的开发研究(例如可再生和生物降解材料的运用)都将是未来包装产业发展的需要。

不断有问题出现就需要有解决方法,设计教育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生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用同一概念解决不同难题,亦是PBL学习方法的精髓。

参考文献:[1]吴振东、过伟敏、艾小群:《问题导向下的动态图形设计教学模式探究》,《装饰》2016 年第10 期,第109-110 页。

[2]杜翔云,Anette Kolmos,Jette Egelund Holgaard:《PBL:大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 年第3 期,第29 页。

[3]李鹏斌:《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包装工程》2009 年第3 期,第19-20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