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一、文本解读

大明覆灭,张岱处境孤独,生活贫困,“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駭駭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瓶粟屡罄,不能举火”,以至于“作自挽诗,每欲引决”;身世之感,苍凉沉郁,“想余平生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张岱《<陶庵梦忆>序》)“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张岱《自为墓志铭》)所以,只能用“梦忆”追念乡土故国,“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张岱《<陶庵梦忆>序》)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小品文代表作,笔墨精炼,含蓄蕴藉,深文隐蔚。作者回忆明朝往事,昔日的繁华,经过当下寂寞苦痛的浸润,流淌笔端,感慨万千,余味曲包。全文大致可分四层。

第一层,西湖大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崇祯五年”,即公元1632年,明亡前12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文章大约作于明亡后七八年,所忆大约20年前往事,标明明朝纪年,隐含往事印象深刻之意,怀念故国之情。“十二月”,时令正值隆冬,自然引出大雪严寒,又暗示看雪异乎寻常。“余住西湖”,交代住址,湖中看雪就很自然。

“大雪三日”,正面概括雪的特点,“大”;“三日”,说明下雪时间长,积雪容量大。“湖中人鸟声俱绝”,侧面衬托大雪严寒。西湖乃山水名胜,游人云集之地,鸟雀歌舞之所,而现在是万籁俱寂,声息“俱绝”,令人顿觉寒气森然,凛冽逼人。这种笔法,与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此大雪严寒,反衬看雪的雅致。

第二层,湖中看雪。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是日”,强调特定一天,大雪三日之后。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可见严寒。“更定”,夜深人静,寒气倍增之时辰。“拥毳衣炉火”,衣御寒物之最,

再次反衬寒气入骨。这样,通过时令、日期、时辰、御寒之物,层进递加,渲染出了极度严寒。如此,“独往湖心亭看雪”,这一行为,就异常地凸显了出来。作者超凡脱俗的雅兴,可见一斑。那么,到底想看到怎样的雪景,追求怎样的自然境界?令读者充满了期待。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作者妙笔写景,先总后分,摇曳生姿。先总写,天水之间,冰花雾汽,混朦一片,寥廓无际。接着勾勒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周中人两三粒而已”,素笔白描,文字精湛。

首先是比喻,分别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比喻长堤、湖心亭、舟、人,给人淡雅、模糊、苍茫、梦幻的感觉。

其次是夸张,四个比喻中喻体运用,都是夸张,突出湖中所见事物的渺小。

第三是衬托,这种夸张反衬“上下一白”的空濛无际感;“惟”、“而已”,强调了所见仅此,再无其他,强化了空濛感。

第四是层递,所写事物越来越小,最微乎其微的是人,居然小如米粒。自然的伟大与人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这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体认,又蕴含了当下孤独、无助、无力的感喟。

五是静中有动,作者把小舟、舟中人纳入雪景中,写景中化实为虚,隐含小舟飘荡、作者视线移动,尤其是看雪者的内心感受,令人充满了想象。

第三层,遇客强饮。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到亭上”,居然有人捷足先登。先写二客对坐,童子烧酒。“铺毡”、“炉正沸”,再次侧面衬托严寒,二客雅兴可见。“大喜”,惊喜;“焉得”,哪能,是说作者到来,出人意料,暗示二客看雪,本来也没想到再有他人。“更有此人”,还有这样的人,显然指像二客自己一样的人,蕴含了志趣相投的知音之感。“拉余同饮”,则是这种感受的具体表现。

那么,作者的感受如何呢?张岱在《西湖七月半》中,将看月人分为五类:

“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嚣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若是简单评价一下,第一类,假充风雅;第二类,乘机玩乐;第三类,卖弄风雅;第四类,俗不可耐;第五类,清雅有致。而“吾辈”待游人兴尽,大都散去,喧闹嘈杂的场面结束,西湖恢复宁静安闲的体貌,“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靧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

“浅斟低唱者”,还算有赏月雅兴;“匿影树下者”,乃为清雅之士。可见因与此二者情趣相投,所以主动“往通生气,拉与同坐”。一个“拉”,蕴含同气相求之心。文中二客“拉余同饮”,作者应当是欣然会意,所以才“强饮三大白”,“强饮”,“强”,尽力;说明本来不能饮,现在尽力而饮;“三大白”,“三”,可见杯数之多;“大”,突出每杯酒分量之重。仅此一句,即已饱含相逢知己的舒畅情怀。

由此看来,作者“独往湖心亭看雪”,有此奇遇,客人的话语,也正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所妙的是,作者移情于二客,从对面着笔,以二客惊喜之情,正面衬托自我感受,着实含蓄隽永,婉曲动人。

更值得探讨的是,作者回忆此次经历,以“湖心亭看雪”为题,而到亭上,却没写所看雪景,为什么呢?一是避免重复;二是看雪亦为线索,引出遇客强饮

的往事,可见遇客必定是文章叙述重点。三是看雪者,也不独是作者,还有二客。回忆“看雪”、“遇客”,当如《<陶庵梦忆>序》所云:“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

最后回忆与客分别,语焉不详,又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从表面看,客人答非所问,话语交流不相称,其实必有言语省略。因为三人举杯,岂能沉默无言?但或许是经过二十多年,大约都已淡忘;或许是作者有意为之。可为何只记得,或者只写所遇者籍贯和作客西湖呢?这正是作者为我们设计空白,期待着读者仔细玩味。先说金陵。金陵即南京。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推翻蒙元统治,恢复中华,定都于此数十年,奠定了大明王朝三四百年是基业。作者回忆往事,渗透了亡国之痛。可以想象,金陵,昔日的大明国都,必定浸润了作者的故国之思。再说“客此”。而今“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梦忆当年二客,怎不如见故人!千古知音本难寻觅,西湖一别,无缘再见,而只能成为梦忆。二客是作者的过客,不复能见昨天作者;作者明朝的过客,无法留在昨日的明朝;明朝是历史的过客,不可再返昨天的历史。梦忆当年分别,勾起的无限感触,深蕴了无限的怅惘,无限的哀愁。

第四层,舟子说痴。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及”,等到,暗示并非片刻分手。“喃喃”,自言自语,低声咕哝,表现出疑惑不解,反衬作者与客人“痴”之程度之深。相公“痴”,已是不解;还有与相公一样“痴”的人,这就让舟子大惑不解。这样,作者与客人之“痴”,就得到了相互映照,相互衬托,也侧面显出“痴”人相遇的难得。怀念之情,自在其中;梦忆之苦,深藏其内。

那么,作者作者到底“痴”在何处?痴在迷恋寒冰冷雪中那份清净、绝境,以至于成了俗人眼里的傻子;痴在孤守清高,孤芳自赏,所以追寻幽寒绝俗的境界;痴在追念乡土故国,而难免家国沧桑的无尽感慨,无尽哀愁。

附:西湖七月半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