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构造及检修教案第五单元 润滑系
润滑系主要部件教案2

教案首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教学组织教学,点名考勤,做好日志记录。
强调课堂纪律,提醒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班长点名复习回顾针对上学期学习内容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掌握一下学生假期的学习情况及遗忘情况。
提问发动机的组成部分,从而导入新课。
提问导入回答新授知识第二节润滑系主要部件一、机油泵机油泵的作用是将一定压力和足够数量的润滑油压送到各润滑表面,并保证润滑油在系统内的正常循环流动。
机油泵根据结构形式的不同分为齿轮式机油泵和转子式机油泵两种。
齿轮式机油泵又分为外啮合式机油泵和内啮合式机油泵两种,一般将前者称为齿轮式机油泵。
1.齿轮式机油泵机油泵体内装有一个主动齿轮和一个从动齿轮,齿轮的端面由机油泵盖封闭,齿轮和泵体之间的间隙很小,泵体、泵盖和齿轮的各个齿槽间组成工作腔。
主动齿轮由凸轮轴上的斜齿轮或曲轴前端齿轮驱动。
外啮合齿轮式机油泵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工作可靠,所以应用较广泛。
2.内啮合齿轮式机油泵分类讲解对比讲解先强调注意事项和操作步骤再进行演示然后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错听讲理解记忆记忆、观摩、分组动手操作听讲理解记忆新授知识内啮合齿轮式机油泵由泵体、泵盖、内齿轮、外齿圈、月牙形块和限压阀等组成。
其内齿轮是主动齿轮,套在曲轴前端,通过花键由曲轴直接驱动,外齿圈是从动齿轮,装在机油泵体内。
泵体固定在曲轴的前端。
内啮合齿轮式机油泵由曲轴直接驱动,不需中间传动机构,所以其零件数量少,制造成本低,占用空间小,使用范围较广。
3.转子式机油泵转子式机油泵也称为偏心内啮合转子式机油泵,其结构如图6—8所示。
主要由泵体、泵盖、内转子、外转子、油泵轴和限压阀等组成。
主动的内转子和从动的外转子都装在泵体内。
主动的内转子固定在油泵轴上,从动的外转子在油泵体内可以自由转动,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偏心距。
内转子有四个凸齿,外转子有五个凹齿,内、外转子在任何位置,两者间都可形成四个相互独立的工作腔。
结合多媒体及实物进行讲解检修项目、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结合多媒体进行讲解,分析故障及检测方法记忆、观摩、分组动手操作听讲理解记忆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根据图片与实务讲解学生分组讨论学习课堂小结本次课主要学习了润滑系的功用和润滑方式、润滑系的组成与油路及主要部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润滑系的维修与故障诊断,要求学生掌握维修的方法和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和诊断方法。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原创教案4

课题:第五章第一节发动机润滑系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教学目标:1.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的作用、组成和油路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重点:润滑系的作用和组成2.难点:润滑系油路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提问学生:第四章冷却系学到了哪些内容?二、导入新课通过PPT呈现的水槽的水循环流动图,金鱼在水质清洁的环境中游动。
如果不定期换水,水会变污浊。
由此引出:机油在汽车行驶5000KM以上会变脏变粘稠,造成发动机动力下降。
三、讲授新课1.润滑系的作用机油是发动机的血液,通过讲解,启发学生得出润滑系的五种作用。
减小零件的摩擦和磨损(润滑)带走零件的磨屑和其他杂质(清洗)机油在内部循环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冷却)提高气缸的密封性,防止漏气漏油(密封)防止发动机内部零件腐蚀生锈(防锈)2.润滑方式发动机运转时,由于各个零件的工作条件不同,所要求的润滑强度也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润滑方式。
(1)压力润滑结合播放动画,举例:如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及凸轮轴轴承等处承受的载荷和运动速度较大(2)飞溅润滑结合播放动画,举例:如气缸壁、活塞销及凸轮和挺杆载荷较轻,相对速度较小。
(3)定期润滑例如水泵及发电机轴承需要定期加注润滑脂(黄油)3.组成包括供给装置、滤清装置和仪表与信号。
配合PPT上的图片进行讲解,举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机油滤清器的作用。
油炸食品,为了让用过的油中除去油炸,常用滤网。
如果滤网变脏堵塞,就无法发挥它的作用。
机油滤清器能清除机油中的杂质,保持机油的清洁。
一般5000KM或三个月要更换一次,杂质沉积后,发动机运转吃力,加速性能就会恶化。
4.润滑油路的基本结构用动画演示,播放之前让学生带着来油路线怎么走和回油路线怎么走的问题观看。
油底壳-集滤器-机油泵-机油滤清器-主油道-曲轴、凸轮轴-油底壳(限压阀)(旁通阀)四、巩固练习在黑板上划出润滑油路的6个箭头,让学生把部件填充完整。
五、课堂小结1.润滑系的作用、润滑方式和组成2.润滑油路的基本结构六、布置作业复习学习指导与练习第一节,并预习第二节七、板书设计第一节发动机润滑系的构造与工作原理1.作用2.润滑方式3.组成4.润滑油路的基本结构。
课题五 汽车发动机冷却、润滑系检修教案

教案首页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巡视分钟学习要点及要求布置( 5 分钟2 发动机组成六.冷却、润滑系统概述1 学习目的(1)、了解冷却、润滑系统构成。
(2)、掌握冷却、润滑系统部件的作用2 图片展示疑难问题引导引导演示教师提示、引导学生总结讨论结果 ( 5分钟)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教 学 内 容教学 方法学生评议 ( 分钟)(一). 润滑系的作用和构造 1 润滑系的作用:疑难问题解答 教师散热器风扇水泵节温器机油滤清油道曲轴凸轮轴机油泵曲轴箱直接与外面相通。
(2)强制通风:汽油机采用,用胶管将进气管与气门室上盖相连,中间装有一个单向阀。
工作原理:利用进气管内的真空度将气门室内的废气抽出并送入进气管。
单向阀的作用:只要进气管的真空度达到一定时,单向阀才能打开(发动机中、大负荷)曲轴箱内的废气才能进入进气管,曲轴箱通风才进行。
(二)发动机的润滑方式和油道润滑方式,以GA1092为例鼓励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1压力润滑:曲柄主轴承.凸轮轴轴承.连杆轴承摇臂轴.摇臂。
2飞溅润滑:凸轮、挺柱、气缸壁、活塞。
3 润滑油道3) 其他设施:主油道的未端,设有主油道调压阀。
在第七道主轴承盖上,设有回油孔,多余的机油流回油底壳。
在主油道上还设有机油压力表传染器和油压警报开关。
(三)冷却系的作用和构造一功用:保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防止发动机过热1发动机为什么要冷却?2过冷、过热对发动机的影响?3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80-90℃二冷却系的组成:1水道:气缸体内部,气缸套外壁与机体的内壁之间和气缸盖内部夹层之间。
2水泵:装在发动机前面,由三角带带动3散热器(水箱):装在汽车前面,上水管与气缸盖出水口相连,下水管与水泵进水口相连4风扇:装在散热器后面,冷却发动机教师提示引导疑难问题解答教师鼓励教案首页演示工作流程(15分钟)学习要点及要求布教师巡视(分钟)工作原理:当水泵工作时叶轮旋转,水泵中的水被叶轮带动一起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水被甩向叶轮边缘,然后经外壳上与叶轮成切线方向的出水管压送到发动机水套内。
5单元五 发动机润滑系统构造与检修[80页]
![5单元五 发动机润滑系统构造与检修[80页]](https://img.taocdn.com/s3/m/1f58c2cc71fe910ef12df87a.png)
学习任务1 润滑系统概述
2.润滑方式 1)压力润滑 压力润滑就是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润滑油源源不断地送到零件的摩擦 面间,形成具有一定厚度并能承受一定机械负荷的油膜,尽量将两摩擦 零件完全隔开,实现可靠的润滑。发动机上采用这种润滑方式的有:曲 轴各轴颈与轴承之间、凸轮轴颈与轴承之间、摇臂轴与摇臂之间等部位。 2)飞溅润滑 飞溅润滑是利用发动机工作时某些运动零件(主要是曲轴和凸轮轴) 旋转时,飞溅起的或从连杆大头上专设的油孔喷出的油滴和油雾,对摩 擦表面进行润滑的一种方式。发动机上采用这种润滑方式的有:缸壁、 凸轮等;相对运动速度较低的零件,如活塞销等;机械负荷较轻的零件, 如挺柱等。 3)定期润滑 对水泵、发电机、起动机的轴承定期加注润滑脂的润滑方式。
单元五 发动机润滑系统构造与检修
学习任务1 润滑系统概述 学习任务2 润滑系统主要部件构造与检修 思考与练习
学习任务1 润滑系统概述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正确叙述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和润滑方式; 2.能正确描述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组成和润滑路线; 3.能正确叙述发动机润滑油的种类、等级及机油型号的选择。
学习任务1 润滑系统概述
3.润滑系统的组成 润滑系统主要由油底壳、机 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限压阀、 机油报警装置、油道等组成,如 图5-1所示。
图5-1润滑系统的组成 1-凸轮轴;2-机油压力开关;3-中间轴;4曲轴;5-分油道;6-主油道;7-机油滤清器; 8-安全阀;9-放油螺塞;10-油底壳;11-机
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规划教材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
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学指导委员会 组织编写 王 雷主 编
2020/5/20
2020/5/20
单元一 单元二 单元三 单元四 单元五 单元六 单元七 单元八 单元九 单元十
发动机润滑系统教案

发动机润滑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和构成2.了解不同类型的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特点和优缺点3.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方法二、教学内容1.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和构成a.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减少摩擦,冷却发动机内部零件,清洗排出杂物,减少噪音b.润滑系统的构成:润滑油泵、滤清器、散热器、润滑油冷却器、油封等2.不同类型的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特点和优缺点a.干式润滑系统:特点是油气分离,发动机运行稳定,缺点是油温升高b.湿式润滑系统:特点是油气混合,油温稳定,缺点是油耗较高3.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方法a.定期更换润滑油和滤清器b.保持润滑油的正常油位c.注意发动机冷却器的清洁和通风d.及时检修和更换发动机油封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视频和图片展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引起学生兴趣2.讲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和构成,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润滑系统以及润滑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3.讲解不同类型的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特点和优缺点,让学生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的润滑系统的适用情况4.讲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维护不当可能导致的故障和损坏5.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讨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重要性和维护保养方法,并形成小结6.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方法的小论文,字数不少于500字7.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解答学生的问题。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图片和视频2.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解答问题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和解答问题的能力2.阅读学生的小论文,评估学生对发动机润滑系统维护和保养方法的掌握程度六、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汽车修理店或汽车生产厂家,了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实际运行和维护情况2.组织学生进行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修和保养实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3.组织学生进行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案例分析。
发动机润滑系的维护教案

任务5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技能目标】1.熟悉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
2.学会正确检查发动机润滑油油面高度。
3.学会正确检查发动机润滑油质量。
4.学会正确更换机油滤清器。
【技能训练】一、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及组成发动机润滑系统主要有润滑、清洁、散热、密封和防锈等作用。
发动机润滑系统主要由油底壳、机油集滤器、机油泵、安全阀、机油滤清器、主油道、气缸体、缸盖上的分油道、机油压力传感器以及机油压力表或机油压灯等组成。
二、检查发动机润机油液位(1)起动发动机,并运行至正常工作温度,熄火后放置10 min 再进行检查。
(2)拔出机油标尺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干净后,插回原位,插到底停留片刻之后拔出。
检查发动机的油面高度是否在机油标尺“MIN”和“MAX”两个刻度线之间。
(3)如果机油量不足,需补充相同牌号机油到正常液位。
反之,则应抽取一部分机油,直到液位符合标准。
三、检查发动机润滑油质量发动机润滑油质量的鉴别方法有以下三种:1 搓捻鉴别法用机油标尺取出油底壳中的少许机油,放在手指上搓捻。
搓捻时,若有黏稠感觉,并有拉丝现象,说明机油未变质,仍可继续使用,否则应进行更换。
2 油尺鉴别法抽出机油标尺对着光亮处观察刻度线是否清晰,当透过机油看不清油尺上的刻线时,说明机油过脏,需立即更换。
3 油滴检查法在滤纸上滴一滴油底壳中的机油,若油滴中心沉积环很大,呈黑褐色且均匀无颗粒,周围黄色浸润很小,说明机油变质应更换。
若油滴中心沉积环小且颜色较浅,周围的黄色浸润痕迹较大,表明机油还可使用。
四、补充机油当发现机油量不足时,应添加相同型号的机油。
拧开发动机汽缸盖上的加油孔盖,将机油从注油口注入发动机,然后用机油标尺检查液位,切记机油液位不可超过机油标尺上限标记“MAX”。
五、检查发动机润滑系统是否漏油起动发动机从怠速到中速运转几分钟,关闭发动机后举升汽车,检查润滑系统(接头)有无漏油现象,若有渗漏,应按扭力要求(例如,铁制油底壳紧固螺栓扭力为0.5 N 左右)紧固各连接处螺栓,再起动发动机进行检查,必要时需拆检机油滤清器油封胶圈。
9《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润滑系统

《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润滑系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润滑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2. 使学生掌握润滑系统的组成和结构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润滑系统相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 润滑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2. 润滑系统的组成和结构3. 润滑油的种类和选用4. 润滑系统的维护与故障诊断5. 润滑系统的设计与优化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润滑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结构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润滑系统的实际应用和故障案例3. 利用实验演示法展示润滑系统的操作和维护过程4.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润滑系统的优化方案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材和教学资源2. 准备润滑系统的实物模型或图片3. 准备润滑油的样品for 展示和分析4. 准备润滑系统的操作和维护视频或动画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润滑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解:详细讲解润滑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包括润滑油的选择和使用方法3. 演示:展示润滑系统的操作和维护过程,让学生了解润滑系统的实际应用4. 案例分析:分析润滑系统的故障案例,让学生掌握故障诊断和解决问题的方法5.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润滑系统的优化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知识梳理和巩固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润滑系统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布置练习题,评估学生对润滑系统组成和结构的掌握情况。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提出的优化方案的创新性。
七、教学拓展1. 安排参观汽车制造厂或4S店,让学生实地了解润滑系统的应用。
2. 组织学生进行润滑系统的设计竞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3. 介绍润滑系统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电子教案 第五章润滑系的构造与维修

上一页 返回
表5-1机油泵配合间隙技术参数
返回
图5一2桑塔纳轿车发动机的机油泵
返回
图5-5润滑系统零部件分解示意图
返回
第二节润滑系统主要部件的拆装与检修
一、润滑系统零部件的拆装
如图5-5所示为润滑系统零部件分解示意图。按照各螺栓的拧紧 力矩,分别将该系统各零部件从发动机机体上分解下来。
二、润滑系统的检查与维修
机油泵的常见故障有:机油泵主动轴弯曲,机油泵从动轴偏磨, 齿轮磨损,机油泵盖内表面磨损及翘曲,机油泵壳体轴孔磨损或泵体 有裂纹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润滑系的维护
4.机油泵的检验与维护 (1)机油泵的检验(外啮合齿轮式)将机油泵各结合面、油孔、油道清洗干
净,用压缩空气吹通所有油道、油孔。按规定进行装合,并在装合过 程中进行检验: (2)机油泵总成工作性能的试验
总成试验法将润滑油注入机油泵内,用拇指堵住油孔,转动机油 泵轴,应有机油泵出并有压力感。若带集滤器的机油泵,将集滤器浸 入机油液面以下,转动机油泵轴,出油口应有机油被泵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概述
二、润滑系主要部件的结构
1.机油泵 机油泵的功能是作为润滑油循环的动力源。发动机上采用的机油
泵有齿轮式和转子式两种。桑塔纳轿车AFE型发动机和JV型发动机 采用的是齿轮式机油泵,而AJR型发动机采用转子式油泵。
如图5-2所示的是齿轮式机油泵结构。 2.机油滤清器
润滑油滤清器的功能,是滤清润滑油中的磨屑及机械杂质,防止 它们进入各运动件的摩擦表面,避免拉毛、刮伤零件表面,甚至造成 堵塞油道、烧轴瓦等严重事故。
发动机润滑系的构造与维修.

第一节 发动机润滑系的构造 和工作原理
一、润滑系的作用
1. 润滑 减小零件的摩擦、磨损和功率消耗。 2.清洁 通过润滑油的流动将这些磨料从零件表面冲洗下来,带 回到曲轴箱。 3.冷却 润滑油流经零件表面时可吸收其热量并将部分热量带回 到油底壳散入大气中。 4.密封 发动机气缸壁与活塞、活塞环与环槽之间间隙中的油 膜,减少了气体的泄漏,起到了密封作用。 5.防蚀 避免了零件与水、空气、燃气等的直接接触,起到了防 止或减轻零件锈蚀和化学腐蚀的作用。
对水泵、发电机、起动机的轴承定期加润滑脂。
中型货车发动机润滑油路 机油→集滤器机油泵10%到细滤器油底壳90%到粗 滤器主油道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油底壳凸轮轴轴 承摇臂轴油底壳正时齿轮机油泵、分电器驱动轴空
压机细滤器
并联在主油道上——分流式粗滤器 串联在主油道上——全流式
第 5章 发动机润滑系的构造与维修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简单叙述润滑系的功用、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2.正确描述润滑方式以及润滑路线; 3.正确描述润滑系主要机件的检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能力目标 1.会对润滑系主要机件进行熟练拆卸、检验、装配、调整; 2.会做润滑系一、二级维护作业; 3.能解决润滑系的一般故障。
润滑方式
1.压力润滑 对负荷大、相对运动速度高(如主轴承、连杆轴承、凸 轮轴轴承等)的零件,以一定压力将机油输送到摩擦面间隙 中进行润滑的方式。 2.飞溅润滑
对外露、负荷较轻、相对运动速度较小(如活塞销、气
缸壁、凸轮表面和挺杆等)的工作表面,依靠运动零件飞溅 起来的油滴或油雾进行润滑的方式。
3.定期润滑
集滤器 作用 防止较大的机械杂质进入机油泵。它装在机油泵之前。 类型 有固定式和浮动式两种。目前多用固定式。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2》课件第5章

其一,在缸盖上凸轮轴总油道的尾端,安装一个机油压 力开关,称为最低压力报警开关。打开发动机点火开关,由 机油压力开关控制的油压指示灯亮,当发动机起动后机油压 力超过0.031 MPa时,该灯熄灭;如发动机机油压力降至 0.031 MPa以下时,机油压力开关将油压指示灯电路接通, 油压指示灯闪亮。
第5章 润滑系统的构造与维修
5.1 概述 5.2 润滑系统的主要部件构造 5.3 润滑系统的常见故障与维修 实训12 润滑系统的拆装
5.1 概 述
5.1.1 润滑系统的作用 润滑系统的作用就是向各运动零件的摩擦表面输送清洁
的机油,以达到润滑、清洗、冷却、密封、防锈蚀、液压、 减振缓冲等作用。
(1) 润滑:机油可润滑运动零件表面,减少摩擦阻力和 磨损,减小发动机的功率消耗。
机油滤清器、机油散热器、各种阀、传感器和机油压力表、 温度表等组成,见图5-3。现代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组成 及油路布置方案大致相同,只是由于润滑系统的工作条件和 具体结构的不同而稍有差别。
1—旁通阀; 2—机油泵; 3—集滤器; 4—油底壳; 5—放油螺塞; 6—安全阀; 7—机油滤清器; 8—主油道; 9—分油道; 10—曲轴; 11—中间轴; 12—压力开关; 13—凸轮轴
图5-1 润滑系统的润滑方式
(2) 飞溅润滑: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零件飞溅起来的 油滴或油雾来润滑摩擦表面。这种润滑方式可使裸露在外并 承受较轻载荷的汽缸壁、相对滑动速度较小的活塞销,以及 配气机构的凸轮表面、挺柱等得到润滑。
(3) 定期润滑:发动机辅助系统中有些零件只需定期加 注润滑脂(黄油)进行润滑,例如水泵及发电机轴承就采用的 是这种方式。近年来在发动机上采用含有耐磨润滑材料(如 尼龙、二硫化钼等)的轴承来代替加注润滑脂的轴承。
汽车发动机结构与检修 第二版 项目五 润滑系统检修

1.可变排量机油泵
大众EA888发动机1.8T采用是自 调节机油泵,也称为可变排量机油泵。 主要由壳体、主动齿轮、可轴向移动 的被动齿轮、弹簧、活塞、冷启动阀 以及止回阀等组成。
个案分析
1.可变排量机油泵
机油的循环是通过从动齿轮的轴向 移动来实现压力的调节,如果两个齿轮 正对着,那么供油能力达到最大值,如 果泵的从动齿轮在轴上产生最大的位移, 那么供油的能力最小。也就是说齿轮的 相对位移越大,供油能力就越小。
7)拆卸机油防溅板 8)拆卸机油泵 ①松开机油泵链条张紧器固定螺栓,拆卸机油泵 链条张紧器 ②取下机油泵链条 ③按照由外向内,对角拆卸的顺序松开机油泵固 定螺栓,拆卸机油泵
操作步骤
拆卸机油防溅板 拆卸机油泵总成
(2)安装机油泵
1)安装机油泵 ①将机油泵链轮装入链条中,按照由内向外,对角安装的 顺序紧固机油泵固定螺栓,安装机油泵 ②紧固机油泵链条张紧器固定螺栓,安装机油泵 链条张紧器。拧紧力矩:4 Nm + 继续旋转 90°
润滑系统的组成
优点
• 效率高 • 功率损失小 • 工作可靠
缺点
• 需要中间传动 机构
• 制造成本相应 较高
1.机油泵 (2)内接齿轮式机油泵
润滑系统的组成
制造成本低 占用空间小 使用范围广
泵油效率低 随外形尺寸增 大功率损失有
所增加
1.机油泵 (3)转子式机油泵
润滑系统的组成
结构紧凑,供油量大, 供油均匀,噪声小,吸
润滑系统的组成
4
润滑系统的工作过程
润滑系统的工作过程
发动机工作时,机油从油底壳中被机 油泵通过集滤器吸入机油滤清器中。从 机油滤清器中过滤后的机油经主油道分 三路输送到发动机的各部件
《润滑系统的检修》教案

3)转子泵检查重点
(5)机油泵泵轴间隙为0.045mm—0.085mm,极限为0.10mm。
(6)转子端面与泵体高度间隙为0.03—0.07,极限为0.07mm。
(7)外转子和壳体间隙为0.10mm—0.12mm,极限为0.30mm。
(8)主、从动转子间间隙极限为0.12mm。
4)齿轮泵检查重点
(2)机油滤清器堵塞或油泵发生早期磨损。
(3)限压阀弹簧过软、折断或调整不当。
(4)粗滤器后边的主油道堵塞。粗滤器装配不当,漏油。
(5)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或凸轮轴轴承间隙过大,造成机油流失过快。
(6)汽缸垫损坏,冷却液进入曲轴箱。
(7)机油表或传感器失效。
(8)机油过脏,造成机油限压阀卡滞在泄油的一侧。
知识回顾
和学生一起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并解答其疑问
布置作业
布置相应的课后练习,巩固知识,更好的掌握所学内容
(15)机油表或传感器失效。
(16)机油过脏,造成机油限压阀卡滞在泄油的一侧。
2)机油压力过低的诊断方法
(1)机油压力始终低,首先拔下机油尺,检查机油高度机油粘度,是否有水(有水机油会发白)和是否有汽油。
(2)检查机油压力表和传感器是否良好。检查主轴承、连杆轴承和凸轮轴轴承间隙是否过大。
(3)如发动机在运转中特别是刚维护完成试车时,机油压力突然下降,应立即熄火,检查润滑系统各部位有无泄漏,重点检查机油滤清器密封垫处。
汽车发动机常采用压力润滑、飞溅润滑、重力润滑等相结合润滑方式。润滑系统的常见故障是机油压力过低或过高、机油耗损过多、机油温度过高和滤清器效能减弱等。
二、润滑油质量及压力检查
1.润滑油的更换
2.机油压力异常原因及诊断方法
《汽车发动机机械维修(第2版)》电子教案 课题五 发动机润滑系统

现代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路大致相同,润滑系统的组成及油路, 如图所示。在此系统中,曲轴的主轴颈、曲柄销、凸轮轴颈及中间轴(分 电器和机油泵的传动轴颈)均采用压力润滑,其余部分则用飞溅润滑或润 滑脂润滑。
若油斑上积聚较多金属微粒或黑色沉淀物,如图4所示。说明机油已 老化变质。应更换。
1
2
3
4
2 . 更换
①将车辆停放在平坦的地面上,启动发动机并使其处于热状态,然后熄火。 将车辆升起,如图1所示。 ②拧下油底壳上的放油螺塞,趁热放出机油,如图2所示。 ③用专用工具拆卸机油滤清器,放净机油,如图3所示。 ④擦干净机油滤清器座,如图4所示。 ⑤在将新滤清器装上之前。要先在滤清器上倒上一点机油。并且涂匀在滤清 器的表面上,使滤清器首先润滑,如图5所示。 ⑥安装新的机油滤清器,如图6所示。 ⑦按规定力矩拧紧油底壳的放油螺塞,如图7所示。 ⑧换好机油滤清器、拧上放油螺塞,按规定容量加注新鲜的机油,如图8所示。 ⑨检查油底壳内的机油液面高度,如图9所示,应符合规定的高度。
(a)润滑系统的油路
(b)润滑系统的组成
机油的检查与更换
1 . 检查
(1)油量检查
① 选择发动机启动前或停机10~15 min后,将车辆停放在平坦的地面 上,如图1所示。 ② 拔出油标尺,用洁净的软布擦去机油标尺上面黏附的机油。将机油 标尺再次插入油底壳,如图2所示。 ③ 拔出机油标尺,观察机油标尺的机油黏附高度。机油标尺上的两条 刻线,上刻线“F” 表示机油的最多量;下线“L”表示机油的最少量。 图3
当发动机工作时,机油从油底壳经集滤器被机油泵送入机油滤清器。 如果油压太高,则机油经机油泵上的安全阀返回油底壳。全部机油经滤清 器滤清之后进入发动机主油道。滤清器盖上设有旁通阀,当滤清器堵塞时 ,机油不经过滤清器滤清由旁通阀直接进入主油道。机油经主油道进入五 条分油道,分别润滑五个主轴承。然后,机油经曲轴上的斜油道,从主轴 承流向连杆轴承,润滑连杆轴颈。主油道的另一条分油道直通凸轮轴轴承 润滑油道,此油道也有五个分油道,分别向五个凸轮轴轴承供油。在凸轮 轴轴承润滑油道的后端,也就是整个压力润滑油路的终端装有最低机油压 力报警开关。当发动机启动之后,机油压力较低,最低油压报警开关触点 闭合,油压指示灯亮。当机油压力超过一定值时,最低油压报警开关触点 断开,指示灯熄灭。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构造与维修教案

发动机润滑系统任务一润滑系统的组成及作用学习目标(1) 叙述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2) 识别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主要零部件。
一、润滑系统的作用1. 润滑系统的作用发动机工作时,各运动零件均以一定的力作用在另一个零件上,并且发生高速的相对运动,有了相对运动,零件表面必然要产生摩擦,加速磨损。
摩擦是机器运转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物理现象。
为了减轻磨损,减小摩擦阻力,延长使用寿命,发动机上都必须有润滑系。
1). 润滑作用:润滑运动零件表面,减小摩擦阻力和磨损,减小发动机的功率消耗。
2). 清洗作用:机油在润滑系内不断循环,清洗摩擦表面,带走磨屑和其它异物。
3). 冷却作用:机油在润滑系内循环还可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起冷却作用。
4). 密封作用:在运动零件之间形成油膜,提高它们的密封性,有利于防止漏气或漏油。
5). 防锈蚀作用: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对零件表面起保护作用,防止腐蚀生锈。
6). 液压作用:润滑油还可用作液压油,起液压作用。
7). 减震缓冲作用:在运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吸收冲击并减小振动,起减震缓冲作用。
2.摩擦的本质摩擦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彼此作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
摩擦产生的阻力称为摩擦力。
摩擦力:分子结合与机械啮合所产生阻力之和。
机械啮合:在两接触面上凹凸不平的谷峰之间,互相的机械啮合运动也会产生一种阻力。
摩擦生热:摩擦产生大量热量。
摩擦3.润滑机理润滑:把一种具有润滑性能的物质,加到两相互接触物体的摩擦面上,形成油膜,达到降低摩擦和减少磨损的手段。
常用的润滑介质,润滑油和润滑脂,发动机内多用润滑油。
完整的油膜:边界油膜和流动油膜。
边界油膜:由于润滑剂供应不充足,两摩擦表面被吸附在表面的边界膜隔开,使其处于干摩擦和液体摩擦之间的状态。
由润滑剂与金属表面发生静电吸附形成油膜,如图6-2所示,边界油膜很薄(0.1~0.4μm),但在一定条件下能承受一定的负荷而不致破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概述、主要零件构造
表面的润滑方式称为飞溅润滑。
(应用举例)
定期润滑:发动机辅助系统中有些零件则只需定期加注润滑脂(黄油)进行润滑,例如水泵及发电机轴承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定期润滑。
(应用举例)
3. 润滑油(oil)
提问:润滑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第二节润滑系的组成及油路
1.组成(投影+实物)
润滑系一般由机油泵(oil pump)、机油盘(oil pan)、润滑油管(oil pipe)、润滑油道(oil gallery)、机油滤清器(oil filter)、机油散热器(oil radiator)、各种阀(valve)、传感器(sensor)和机油压力表(oil gauge)、温度表(temperature gauge)等组成。
2.发动机润滑部位及油路(重点说明润滑油流动方向)
第三节润滑系的主要零部件
1. 机油泵(oil pump) :将一定压力和数量的润滑油供到润滑表面。
(投影+实物)
(1) 齿轮式机械泵(gear pump)
(2) 转子式机油泵(rotary pump)
2. 机油滤清器:滤掉机械杂质和胶质
(1)集滤器(pickup)
(2)机油粗滤器(oil coarse filter)
a. 金属片缝隙式粗滤器
b. 纸质滤芯式机油粗清器
c. 锯末滤芯式机油粗滤清器
第二讲润滑系维修、故障诊断
实训:润滑系的拆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