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对美元汇率变化趋势的成因及预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元对美元汇率变化趋势的成因及预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日元对美元汇率经历了三个汇率制度迥异的时期:第一个时期,二战结束到1949年4月前,这一阶段日元兑美元汇率既不遵从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也不遵从二者之间的中间汇率制度,其变化机制取决于政治博弈,日元对美元汇率从15上升到270。第二个时期,1949年4月到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日本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日元兑美元的官方汇率为360,汇率浮动范围为0.5%。第三个时期,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日元兑美元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下,日元汇率波动有限,影响波动的因素受到政府规制的压制,无法推动汇率显著变化。而自日元实行浮动汇率制以来,从长期趋势来看,日元对美元升值,短期来看,其间经历了数次波动。图1为日本实行浮动汇率制以来日元兑美元汇率变化趋势。可见波动是非常明显的。下文将会详细分析。
那么浮动汇率制以来日元汇率的波动可以分为哪几阶段?每一阶段影响日元汇率波动的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目前处于怎样的形态?将会对日元汇率未来走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日元汇率未来的走势是什么?这些都是值得探讨并且可以为人民币汇率变动提供借鉴的问题。
图1 日元日元对美元汇率变化趋势1
一、影响双边汇率变化的基本因素
一般认为,影响双边汇率变化的基本因素主要有一下七个方面:
1.经济增长率差。货币主义者认为,从长期来看,如果本国的经济增长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出口带动的经济增长,导致对本币的需求较高,那么本币将升值。但是。而凯恩斯主义
1
数据取自美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图为自制。
50
100150
200250
3003504001971-01
1973-021975-031977-041979-051981-061983-071985-081987-091989-101991-111993-121996-011998-022000-032002-042004-052006-062008-072010-08
JPY/USD
JPY/USD
者认为,从短期来看,如果本国的经济增长率较高,则由于边际进口倾向较高导致外汇需求较大从而使得本币贬值。
2.经常账户差额。从长期来看,如果本国经常账户呈现顺差,则本币将升值;如果本国经常账户呈现逆差,则本币将贬值。
3.通货膨胀率差异。两国通货膨胀率的差异将影响两国汇率的中期走势,一般说来,通货膨胀率低,则货币在中期趋于升值。
4.利率差异。两国利率水平的差异将影响两国汇率的短期走势,一般说来,本国利率相对外国高,则本币相对外币升值。
5.资本账户差额。从短期来看,如果本国资本账户差额为正,则本币将升值,如果本国资本账户差额为负,则本币将贬值。
6.市场对汇率的预期。市场对汇率的预期对汇率短期走势产生影响。如果市场预期本币在将升值,则本币在短期内将升值。
7.央行的外汇干预。一国的央行可能会在需要的时候对外汇市场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这些采取的措施对汇率的变化产生短期的影响。
综上,汇率的长期变化趋势要看经济的基本面,短期变化趋势看货币市场、资本市场收益状况,同时要参考市场预期、央行干预措施等因素。
二、1971年以来日元汇率变化趋势阶段分解
日本实行浮动汇率制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日本呈现较大的波动性,在呈现长期升值趋势的情况下,出现了间歇的贬值以及震荡波动等情况。本文根据汇率的升值贬值情况将这一时期的汇率走势详细划分为5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71—1978年
1971年到1978年可以看做日元实行浮动汇率制后变化趋势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日元升值较快,虽然在1973—1975年间出现了贬值,但是没有扭转这一阶段总体升值的趋势。20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日本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恢复并且超过战前水平,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而美国在这一时期经历了几次经济波动,经济增长率相对日本较低。由于这一时期日本以出口导向型战略立国,对美出口剧增,日美贸易中,日本呈现顺差且顺差不断扩大。基于上述因素,日元在五、六十年代本应逐步升值。但是由于日本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直接与美元挂钩,并且日本政府为了继续依靠出口拉动经济,没有对固定汇率制松绑,因此日元的升值动力受到压制,但是升值的能量在不断积蓄。
1971年,由于美国无力维持同黄金的挂钩,美国宣布美元不再负责同黄金挂钩,布雷顿森林体系轰然倒塌(特里芬难题)。日本被迫实行浮动汇率制(尼克松冲击)。积蓄已久的升值能量终于释放出来,日元迈入高速上升的轨道。但是日元升值并没有使日本对美国持续贸易顺差的状况得到较大的缓解,日本仍然处于顺差。1970-1980年间,日本经济年均增长
率为4.5%,而美国为2.7%2。因此,日本经济相对增长率较高。这又进一步推动了日元升值。因此,日元的升值趋势保持到了1978年。
在这一阶段内,曾有1973-1975年日元贬值的情况。这是1973-1975年石油危机造成的。由于日本是一个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其发展经济所需的绝大部分原材料尤其是能源、矿产均需从国外进口。1973年中东产油国家大幅提高了石油价格,对日本的能源进口造成了严重打击,进而打击了日本的经济尤其是进出口。这段时间内对美贸易顺差大幅下降,经济增长速度也放缓,因此汇率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但是,随着石油危机结束,日元又回到了上升通道之中。由于当时的通讯、电子技术的限制,国际资本流动不如今日发达,因此国际资本流动对日元对美元汇率的影响较小,故未予分析。
2.第二阶段:1978—1985年
1978年到1985年是日元汇率变化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日元呈现贬值的趋势。这一阶段的日元贬值,既不是受经济增长率差异、经常账户差额的影响,也不是受通货膨胀率差异、利率差异的影响。因为这一时期内,日本经济增长率的总体水平还是要优于美国,日本经常账户顺差不断扩大而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不断扩大,美国凯恩斯主义破产导致通胀率居高不下而日本的通胀率相对较低,美国保持着低利率而日本的存款利率和利差都较高。基于上述因素,日元应该升值而非贬值。但是,事实是日元的确呈现出了较长时期的贬值趋势。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由于石油危机的冲击导致日本通货膨胀,日本随后实施财政紧缩政策,致使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低于市场预期,从而使得市场产生日元贬值预期,再加上日本政府为了促进出口拉动经济增长默许国际投机资本对日元的攻击,放任日元贬值,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市场对日元贬值的预期,市场的贬值预期越强烈,做空日元的投机性攻击就越发猖獗。正是在这种“贬值预期→投机攻击→放任投机攻击→进一步的贬值预期…”机制下,日元保持了较长时间的贬值。
3.第三阶段:1985—1995年
1985年到1995年是日元汇率变化的第三阶段,这一阶段日元呈现升值趋势。1980s以前,美国经济增长低迷,财政赤字扩大,贸易赤字不断扩大,而日元1978年-1985年的贬值造成了美国经常账户差额的进一步恶化。贸易保护主义在美国抬头。美国希望通过美元的相对贬值来增加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减少贸易赤字,改善经常账户差额。1985年,美、英、法、西德、日本五国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美国纽约广场饭店召开会议,讨论各国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美国主导、英法西德协同逼迫日本签订了所谓的“广场协议”,日本同意通过政府干预帮助美元贬值。随后,日元不断升值。在短时间内,日元升值带来的财富效应和国内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进一步刺激了日元的升值,强化了这一阶段内日元的升值趋势。但是,日元升值催生的经济泡沫的破灭也导致1990S日本经济陷入“失去的十年”。
2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国际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