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谚语之间的关系分析

合集下载

中日谚语的对比

中日谚语的对比

中日谚语的对比【篇一:中日谚语的对比】摘要在我国的语言学研究中,注重文化与语言关系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谚语是来源于人民生活的语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它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民俗、文化和心理。

笔者以文化语言学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以中日动物谚语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和对比中日两国的动物谚语,探究两国在民俗、文化及心理上的差异。

首先,本文统计了两国动物谚语中各种动物出现的条目数量,比较了两国各类动物谚语的数量差异,分析其中的原因。

本文根据条目数量的排序结果,挑选了马、虎、犬、鸡四种动物,研究和阐述了带有这些动物的谚语所表达的基本内容,包括生产生活、军事经验及处事经验等方面,并探究其中所体现的两国独特的观念和历史文化。

其次,本文比较了中日两国马、虎、犬、鸡谚语的表述与意义。

将两国谚语分为表述与意义相同、表述相同,意义不同、表述不同,意义相同和表述与意义都不同这四种情况,重点分析了表述与意义相同、表述相同,意义不同及表述不同,意义相同这三类情况,比较了两国谚语在表述与意义上的差异,并推测可能存在的原因。

第三,本文总结了中日两国谚语中马、虎、犬、鸡这四种动物的形象和特点,并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两国谚语中这些动物形象和特点的异同,试图揭示产生差异的地理因素、心理因素和传统文化因素。

本文希望通过比较中日的谚语可以帮助对外汉语的教师和学生深入了解两国的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

希望这项研究的成果能为汉语教学提供参考,减少教学中的文化误解,为将来的教学或学习提供参考。

关键词:动物谚语,民俗,文化,心理abstractamong all the linguistic research, research focusing on the cultural and linguisticrelations has been ofconcern. proverbs are derived from living language, they have aclose relationship with human beings. from the proverbs, we can know a countrysfolk customs, culture and psychology. proverbs have different varieties, this time theanimal-related proverbs are the main object of the study. cultural linguistics are thetheoretical basis ofthe study. through the study and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japanese animal-relatedproverbs, we can find 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japan in folk customs, culture and psychology. also we can try to know the reason.firstly, the number of animal-related proverbs will be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wewill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and find out the reason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weselected quot;horse quot;, quot;tiger quot;, quot;dog quot;, quot;chicken quot; these four animals as the main focus of theanimal-related proverbs. we will research and trying to find out the basic meaning ofthe proverbs including the production and life, military experience and the experienceofinteraction with others. and we also try to explore the unique concept , history andculture ofthe two countries among these proverbs.secondly, chinese and japanese quot;horse quot;, quot;tiger quot;, quot;dog quot;, quot;chicken quot; animal-relatedproverbs will be compared in expressions and meanings. we p>在诸多国家中,日本因其文字体系、文化根基与中国有渊源关系,导致日本人学习汉语的过程和欧洲或美国等国家的学习者有很大的不同,遇到的困难也具有其特殊性。

用日语表达中国谚语

用日语表达中国谚语

中日谚语之间的关系大致分成两种:1、直接把中国的谚语翻译成日文。

如:“百闻不如一见”----「百聞は一見に如かず」2、中日两国的谚语各不相同,但其含义相同。

如:“歪打正着”----「怪我の功名」对第一类不必做任何解释,而对第二类,则有时要进行必要的说明。

还有一些很难找到合适的对应谚语,但它有特别之处,也适当地进行介绍。

第一类:0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は藍より出でて藍より青し」02、“光阴似箭”----「光陰矢の如し」03、“滴水穿石”----「雨だれ石を穿つ」04、“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一を知り二を知らず」05、“一叶落知天下秋。

”----「一葉落ちて天下の秋を知る」06、“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の計は元旦にあり」07、“岁月不待人”----「歳月人を待たず」08、“养子方知父母恩”----「子をもって知る親の恩」09、“知子莫若父”----「子を知ること父に如くはなく」10、“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千里の堤も蟻の穴から」11、“条条道路通罗马”----「総ての道はローマに通ず」12、“脍炙人口”----「人口に膾炙する」13、“笑里藏刀”----「笑中に刀あり」14、“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前門の虎、後門の狼」1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の道も一歩より起こる」16、“一贫如洗”----「赤貧洗うが如し」17、“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前者の覆るは後車の戒め」18、“有备无患”----「備えあれば憂いなし」19、“隔岸观火”----「対岸の火災」「川向いの火事」20、“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れる水は腐らぬ」21、“快马加鞭”----「駆け馬に鞭」22、“恩将仇报”----「恩を仇で返す」23、“子女不知父母心”----「親の心子知らず」24、“照猫画虎”----「猫を真似て虎を描く」25、“一丘之貉”----「一つ穴の狢」26、“放虎归山”----「虎を野に放つ」27、“遂二兔者不得其一”(鸡飞蛋打)--「二兎を追う者は、一兎をも得ず」28、“画饼充饥”----「絵に描いた餅」29、“雨后春笋”----「雨後の筍」30、“一箭双雕”----「一石二鳥」31、“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蚌の争い、漁夫の利となる」32、“一将功成万古枯”----「一将功成りて万骨枯る」33、“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言うは易く、行うは難し」34、“以毒攻毒”----「毒を以って毒を制す」35、“为国捐躯”----「国の為に命を捨てる」36、“无计可施”----「施すすべがない」「もはや策の施しようがない」37、“光是嘴上说漂亮话(只说不练)”----「口先だけ綺麗なことを言う」38、“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言うは易く,行うは難し」第二类:01、“垂头丧气”----「青菜に塩」02、“功到自然成”---「石の上にも三年」03、“满瓶不响,半瓶叮当”---「空き樽は音高し」04、“火烧眉毛”---「足下に火がつく」05、“马后炮”------「後の祭り」“事后搞庆祝活动”06、“八九不离十”------「当たらずと言えども遠からず」[解释]:「当たる」是“说准了”,它的否定是「当たらず」;「とも言えども」是“虽然说是”;「遠からず」是“远”的否定,这是古语说法,和「遠くない」相同。

关于日本汉诗中的谚语的感想

关于日本汉诗中的谚语的感想

关于日本汉诗中的谚语的感想有很多日语汉诗中的谚语源自汉语,甚至是汉语直接翻译而成的,其中的含义也是和汉语一致的,中国人一看就懂。

谚语是蕴含文化价值最丰富的语言单位,是民族语言长期发展产物,它负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折射了精彩的人文世界。

如果说,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那中日谚语更加集中凝结着各自民族文化信息的载体,在语言表达上也极具特色。

在中国,谚语有若悠久的历史,谚语这种语言形式其实产生于文字形成之前。

而在日本,汉诗谚语这种语言形式也是来自民间,可以说是一种“庶民文学”。

人们将自己的生活与身边的一草一木相结合,可能会用大自然中的任何一项事物去形象地、简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些充满智慧的表达方法最初也不是被文字记录下来的,更多的是人们的口口相传。

中国和日本在文化各方面相互影响,因此谚语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但由于两国所处环境、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了两国谚语在相似的基瑞上又有着各自不同。

在日本对于这种文学形式,学界有若一个专门的定义一一口承文学。

而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还在使用中的谚语,那都是经历了时代的洗礼,所流传下来的人们智慧的结晶。

它们或形象、或简练、或具有教育意义、或充满人生哲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日本汉诗文化中的谚语是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的。

因为两国风土人情等的不同,两国谚语有了不同的民族特色。

作为日语学习研究者,我们不能仅将学习重心放在日本汉诗语言自身,而是以其为媒介,来了解日本的历史和文化。

本文从中日两国谚语的来源、内容、意象三方面做了一个简单的比对和分析,使大家能够对两国谚语文化有所触及,今后更要不惰学习,继续研究日本的汉诗中的谚语文化。

中日谚语分析

中日谚语分析

中日谚语分析中日谚语之间的关系大致分成两种:1、直接把中国的谚语翻译成日文。

如:“百闻不如一见” 一一「百聞总一見忙如力、于」2、中日两国的谚语各不相同,但其含义相同。

如:“歪打正着”——「怪我①功名」对第一类不必做任何解释,而对第二类,则有时要进行必要的说明。

还有一些很难找到合适的对应谚语,但它有特别之处,也适当地进行介绍。

第一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一一「青总藍(◎出疋疋藍(◎青(笳指总笳笳X光阴似箭一一一「光陰矢①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①計总元旦」滴水穿石——一「雨疋料石总穿(笳去疋料X。

总刁力N'O)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 「一总知◎二总知乙口(X2总于)一叶落知天下秋一一「一葉落弐疋天下①秋总知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①計总元旦」岁月不待人一一「歳月人总待尢于」七总去尢于)养子方知父母恩——「子知召親①恩」知子莫若父一一「子总知召乙七父忙如」(0<)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一「千里①堤蟻①穴m族)条条道路通罗马——「歹道总口一通于。

」(二^于)脍炙人口——「人口膾炙歹(匕人乙力笑里藏刀一一「笑中忙刀笳0」笳0)前门拒虎,后门进狼一一「前門①虎、後門①狼」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一「千里①道fe—歩^0起乙笑里藏刀一一「笑中忙刀笳0」笳0)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料召水总腐快马加鞭一一駆疗馬忙鞭(恩将仇报一一恩总仇疋返歹(指人总笳疋^力、元歹)子女不知父母心一一親①心子知于照猫画虎一一猫总真似T虎总力y一丘之貉 ...... 一穴①狢.(OZo笳肚①U肚)放虎归山——虎总野Q放o(Z5^0Q^^o)逐二兔者不得其一(鸡飞蛋打) ...... 二兎总追刁者一兎总fe得于(QZ^fe^feO^XoZ^fe^T)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一千里O堤fe蟻O穴'5(00^)画饼充饥——絵Q描X尢餅(^Q'X^fe^)雨后春笋一一雨後0筍(尢疗O乙)一箭双雕 ...... 一石二鳥(Xo^^Q^/^)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一一鹬蚌O争X、漁夫O利Z^§(Xo^^O^5^X>^/^O 0Z^§)一将功成万古枯一将功成0T万骨枯召(XoL/^^^^0T> 乙O力、召)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一言齐比易〈、行齐比難以毒攻毒毒总以oT毒总制T(^<^feoT^<^^XT)第二类垂头丧气——「青菜V塩」(笳指肚指)功到自然成一一一「石三年」相人)满瓶不响,半瓶叮当一一一「空吉樽总音高(笳吉疋召总指七尢力、火烧眉毛一一一「足下忙火」(笳。

中日谚语对比——以动物谚语为例

中日谚语对比——以动物谚语为例

中日谚语对比——以动物谚语为例中日谚语对比——以动物谚语为例谚语是一种流传下来的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日两国作为亚洲最具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国家之一,各自拥有丰富的谚语文化。

本文将以动物谚语为例,对比中日两国的谚语,探讨其中的差异和共同点。

1. 马到成功这是中国的一句常见谚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事业获得顺利发展。

而日本对于马的形象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他们将马作为战争中的勇士,因此日本有一句谚语叫做“鞍上龙马”,表示战胜困难,意味着取得了胜利。

两个国家对待马的象征意义有明显的差异。

2. 狐假虎威中国有这样一句谚语,用来形容一个胆小怕事的人在强者面前逞强。

而日本对狐的印象与中国不同,他们认为狐是聪明、机智的动物。

因此日本有一句谚语叫做“臆狐之名”,形容一个人冒充高人物的身份。

在谚语中,两个国家分别给予了狐不同的形象。

3.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是中国的一句谚语,用来形容一个不识好人好事的人。

而日本的狗形象与中国相似,认为它们是忠诚的朋友。

因此,日本有一句谚语叫做“忠犬八公”,用来形容一个非常忠诚的朋友。

尽管两个国家对狗的象征意义一致,但在具体的谚语表达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4. 如鱼得水中国有这样一句谚语,用来形容一个人适应了新的环境,感到舒适自在。

而日本对鱼的形象有着不同的理解,他们将鱼视为象征幸福的吉祥物。

因此,日本有一句谚语叫做“金鱼奇缘”,用来形容一对恋人之间的美好故事。

两个国家对鱼的象征意义以及谚语的表达方式存在明显差异。

5. 一箭双雕这是中国的一句谚语,用来形容一次行动达到了两个目的。

而日本对鸟的形象有着不同的理解,他们将鸟视为自由和永生的象征。

因此,日本有一句谚语叫做“鸟の親子鳴き,離れて飛ぶ”,意为父子鸟一起鸣叫,然后展翅高飞。

两个国家对待鸟的象征意义以及谚语的表达方式有一定的差异。

通过对比中日两国动物谚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两个国家都以动物为谚语的表达对象,但在具体的象征意义和表达方式上存在着差异。

[论文]中日英三语中谚语对比

[论文]中日英三语中谚语对比

中日英三语中谚语的对比分析摘要:从文化的角度来说,谚语是人们常年生活经验的结晶。

既然它能反映人们的生活经验,不同民族的谚语便应该有一定的共性。

与其共性相对而言,谚语还反映着各民族由于历史背景、社会形态、地理环境,生产方式不同而产生的民族特性、文化特色等。

有时它还会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而不同。

如果从修辞学的角度分析,谚语中的比喻,对比,押韵现象比比皆是。

谚语的认知意义往往受社会、文化、宗教、地理因素的约束,在不同语言之间他们体现为偶然的一致性和必然的区别性。

本文将从对比语言学及修辞学的角度对汉语,日语及日语中的谚语特征进行探讨。

关键词:谚语;对比语言学;修辞学;民俗1.引言关于日语中「諺(ことわざ)」一词的语源,本居宣长的《古事记传》中说,「こと」是「言」,「わざ」是与「童謡(わざうた)·禍(わざわい)·俳優(わざおぎ)」等的「わざ」相同。

祭拜神灵或者死者称作「もののわざ」,而神借人之口说出来的话叫做「ことわざ」,是神将心意借人之口说出以谕吉凶。

然而逐渐地「ことわざ」变成了指自古流传下来的老话。

与宣长的这个说法相近,折口幸夫说「わざ」是寄宿了神意之物,而寄宿了神意的词就是「ことわざ」了。

因而ことわざ是被施与了神灵精气的言语。

另一方面,藤井乙男在『諺の研究』中,有这样的记述——“ことわざ(谚语)是与しわざ(行为)相对应的词,有‘说话技巧’的意思”。

柳田国男在『民俗学辞典』中说、諺是「言語の技術、コトワザの意」(语言的技巧,即コトワザ)。

如果说谚语是人类智慧的凝缩,那么各种语言中的言语必定在某种形式上存在共同点,也存在不同点。

本文将围绕汉语,日语及英语中谚语的语意特征和修辞学特征,探讨其中的相似点与不同点。

2.中日英三语中谚语的语意特征对比语言学可以不仅限于语言系属关系,而是同时比较两种(以上)的语言,通过发现语言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辨明各种语言的音韵、形态、语构、文体。

接下来就对中日英三语中的谚语的一些对比性特征,即语素、语形、语意的特征进行探讨。

谈中日两国谚语的表达形式

谈中日两国谚语的表达形式

谈中日两国谚语的表达形式[摘要] 谚语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和实际生活中发挥聪明智慧得到的规律性总结,用简单通俗的语言来反映深刻的道理,在民间广为流传,并形成为相对定型的艺术语句,因此,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以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通过谚语也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语言习惯以及语言表达方式。

[关键词] 谚语意义表达方式身体部位动物自古以来中日两国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在悠久的交流过程中,很多中国文化流传到日本,谚语也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随之流传到了日本。

因此,中日两国有很多相同、相似的谚语。

但由于两国的社会环境、风土人情等不同,许多谚语在表达方式上也有所不同。

笔者从中日两国谚语中挑选出一些相同或相似的谚语、有关动物的谚语来比较和分析各自的意义及表达方式。

一、表达方式与含义相同或相似的中日谚语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语言是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谚语是语言的精华,广大人民智慧的结晶。

中国的很多谚语传入到日本以后,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演变完全融入到日本文化里。

这一点从谚语里也充分体现出来,有些谚语的含义以及表达方式均与中国的完全一样或非常相似。

如:(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読書百遍義自ずから見わる」(どくしょひゃっぺんぎおのずからあらわる)(2)【后生可畏】——「後生畏るべし」(こうせいおそるべし)(3)【子女不知父母心】——「親の心子知らず」(おやのこころこしらず)(4)【酒遇知己饮】——「酒は知己に逢って飲むべし」(さけはちきにあってのむべし)(5)【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目には目を歯には歯を」(めにはめをはにははを)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把中国谚语省略一部分或改掉其中一两个字的谚语。

比如,【五十步笑百步】——(ごじっぽひゃっぽ)、【坐吃山空,立吃地陷】---(ざしてくらえばやまもむなし)、【豹死留皮,人死留名】---(とらはししてかわをとどめ、ひとはししてなをのこす)、【自作自受自遭殃】---(じごうじとく)等等。

论中日谚语在文化上的异同

论中日谚语在文化上的异同

论中日谚语在文化上的异同中日两国是我国的友好邻邦,两国的文化在许多方面有着深厚的历史联系。

中日的谚语在文化上的异同是体现两国文化差异的重要方面。

谚语是一种语言在长期使用中形成的独特表达方式,它集中了一国文化的智慧和思想,反映了民族精神和生活态度。

在中日两国的谚语中,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也有许多异同之处。

本文将从中日谚语的特点、文化背景及谚语对生活的影响等方面来探讨中日谚语在文化上的异同。

一、中日谚语的特点中文谚语在长期的漫长历史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鲜明地反映了中国人民的聪慧和智慧。

中文谚语常常是用简短而生动的语言来表达具有哲理的观点,它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形象和富有音韵的语言,简练地表达出一种哲理,以极短的文字,确是大智慧之卓越表达。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众人拾柴火焰高"等谚语,表达了中国人对群体合作与拼搏奋斗的重视。

日语谚语在日本的日常用语中非常常见,它反映了日本人民的成语和言行技能。

日语谚语精炼、生动、形式多样、表达力强,它通常取于古典文学、宗教和民间传统。

日语谚语常常给人以启迪和反思,表达出日本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心灵的追求。

"七転び八起き"(七次摔倒,八次起来),"猿も木から落ちる"(猴子也会从树上掉下来)等谚语,都是富有文化内涵的日式哲理。

二、中日文化背景的异同1.中文谚语的文化背景三、谚语对生活的影响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许多有关于生活的智慧,这些智慧都反映在中国的谚语中。

中国的谚语通常是富有民间智慧和聪慧,它们对中国人民的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谚语,表明了中国人对领导者的重视和依赖。

日本人民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也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智慧和观点。

日语谚语富有哲理和深刻的表达方式,它们对日本人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勇者大胆、暗雲の来る曙”(勇敢者胸怀大志,预感到不祥之兆),以及“志が高く、道より遠く”(心有恒则事竟成),这些谚语都反映了日本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和观点。

中日谚语对比——以动物谚语为例

中日谚语对比——以动物谚语为例

中日谚语对比——以动物谚语为例中日谚语对比——以动物谚语为例中日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谚语作为民间智慧的结晶,是两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动物谚语方面,中日两国有许多共同的谚语,也有一些差异和互补。

通过比较中日两国的动物谚语,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两国文化及其背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首先,比较中日两国的动物谚语,不难发现它们之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比如,“狐狸精”在中日两国都是一个常用的谚语,在中文中用来形容一个有心计、善于伪装的女人,而在日本文化中则用来形容妖精或狡猾的人。

另外,“狗咬人不算事,人咬狗才是事”也是两国流行的动物谚语,用来形容弱者被强者欺负好像理所当然,而反过来则是个大新闻。

然而,中日两国的动物谚语在细节上却有一些差异。

例如,中文中常常用猪、牛、羊等动物来形容人的某些特质,如“大猪蹄子”形容脚大、粗莽的人,或者“牛大肚皮”形容一个人肚子大,胆子也大。

而日本文化中,较少使用这些动物,更多使用狐狸、熊、猫等动物。

这种差异可能反映出两国对于动物的文化连结和对动物形象的认知有所不同。

此外,中日两国的动物谚语也有着一些互补之处。

中文谚语中有许多以鸟类为主题的谚语,如“整蛊吃人的乌鸦”形容小人心机多,还有“鹰击长空,鸡飞狗跳”形容强者出现时,其他弱者或者无关人士只能灰溜溜躲避。

而在日本文化中,不常使用这些鸟类的谚语,但却有许多与鱼有关的谚语,如“鱼目混珠”形容伪装成正常人的假冒者,或者“洗净鱼闻猫”形容逃脱追求的难度。

通过对中日两国动物谚语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两国文化背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有所差异。

中文动物谚语更侧重于人和动物的关系,以动物形象来形容人的某些特点,有时候显得直白而幽默。

而日语动物谚语则更注重动物本身的特点,对动物形象有更多的启示和赋予。

这种差异可能反映出中日两国在思维方式和观念上的差异。

总之,中日两国的动物谚语有许多共同之处,也有一些差异和互补。

通过对比中日两国的动物谚语,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两国文化和人民心理的差异和共性。

论中日谚语在文化上的异同

论中日谚语在文化上的异同

论中日谚语在文化上的异同中日两国是东亚文化圈中的两大国家,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中日谚语是两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两国人民的智慧和价值观念。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日谚语在文化上的异同,以期更好地理解两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通之处。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日谚语的概念。

中文谚语是指流传在中国民间的富有智慧和哲理的短小语句,它们融合了中国古代文化和智慧,反映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而日语谚语则是指流传在日本民间的类似短小语句,它们也承载了日本人民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反映了日本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态度。

两国的谚语都是对民族智慧和文化传统的精华提炼,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国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在谚语的内容上,中日谚语有着很多共通之处。

中日谚语都强调了勤劳勇敢、诚实守信、守纪律守道德等道德观念,反映了中国和日本人民对于传统道德价值的重视。

中文谚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和日语谚语“稲作り三年、菜作り三年、林作り三年”的内容都强调了勤劳耕作的重要性,反映了两国人民对于农耕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中日谚语还都对于家庭、友情、爱情等人际关系有着丰富的表达,体现了两国人民对于人情世故的共同理解和共通情感。

除了共通之处,中日谚语在文化上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异同。

从结构和表达方式上来看,中文谚语更加偏重于修辞和含蓄,常常使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法,言简意赅,意蕴深远。

而日语谚语则更注重于实用性和直接性,语言表达更加直截了当,对于实际生活具有更直接的指导意义。

这种差异反映了中国和日本人民在语言表达上的文化差异,也体现了两国文化中不同的表达风格。

中日谚语在内容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中文谚语更加注重于哲学思考和人生智慧,常常表达对于人生、命运、道德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水滴石穿”等谚语都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生命的追求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而日语谚语则更加注重于实际生活和家庭关系,强调实际行动和日常处世的智慧,“七転び八起き”、“犬も歩けば棒にあたる”等谚语则更加注重于实际应对和处世之道。

中日谚语的源起发展之异同

中日谚语的源起发展之异同

是 一 个 国家 历 史 文 化 沉 淀 的结 果 . 民族 文 化 的 “ 化 石 ” 有 活 之称 。 它 负 载 了丰 富 的 文 化 内涵 , 日一衣 带水 , 言 文 化 中 语 交 流 有 着 悠 久 的 历 史 。 但 是 由于 所 处 环 境 、 史 背 景 、 化 历 文
背 景 、宗教 信 仰 、 活 习惯 以及 思 维 方 式 的 不 同 , 国谚 语 生 两
的过程 中, 几乎遍览 了中国儒家典籍 、 佛教典籍 、 历史著作 、 文学艺术 、 医学著作 、 诗词歌赋 、 子及军事著作等等 。而 日 诸 语谚语 的形成 、 丰富和发展 , 经过 了相 当漫长 的时期 。 日本 从飞鸟时代(3— 7 0 , 59 1) 大量地 学习 、 起 吸取中 国文化 , 至谚 语初步形成 的江户 时代 , 中国的历史 典籍进行 了筛选 , 对 而 形成了现在的状况。翻看各种谚语典籍 , 如果从 中 日谚语 的 联系性来看 ,我们就可 以发 现中 日谚语在韵律 与构造上都 各有不同。 在 中国 , 谚语很讲究 节奏和韵律 , 讲究声律美 。而 日语 词汇长短富于变化 , 不具有这样的规律 。 () 1节奏 。 谚语 的节奏 , 大致和诗句 的节奏相似 。 主要表 现为节拍 群 的划分 , 汉语 的节拍 基本上有 三种类 型 : 长拍 , 两个 音 节 构成 ; 短拍 , 个 音 节 构 成 ; 拍 , 一 半 轻声 音 节 构 成 。 例如 : 四言谚语 如“ 乡随俗” “ 中生智 ” 节奏 一般 人 ,急 , 为“ 二二 ” 形式 ; 五言谚 语如 “ 礼多人不 怪” “ , 日久 见人 心” , 它的节奏多是“ 二一二 ” 形式 , 少数为“ 三二” 形式 ; 言谚语 六 如“ 山不藏二 虎” “ 一 ,一客不 烦二主 ” 节奏为 “ 二二 ” 七 , 二 ;

论中日谚语在文化上的异同

论中日谚语在文化上的异同

论中日谚语在文化上的异同谚语是一种在不同文化中广泛应用的语言形式,它传达了人们对生活、道德、处世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在中日两个东亚国家,谚语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反映了两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下的智慧和哲学。

本文将探讨中日谚语在文化上的异同,以及这种异同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

中日谚语在文化上的异同表现在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上。

在中国,谚语以简洁、生动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形式为特点,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滴水穿石”等,这些谚语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将抽象的哲理和智慧具体化,使得人们容易理解和传颂。

而在日本,谚语也以简练、朴实和清晰的语言表达为主,如“七転び八起き”、“馬の耳に念仏”等,这些谚语多以动物、自然和日常生活为载体,表现出日本人敏锐的观察力和具体化的表达方式。

中日谚语在文化上的异同也体现在其所包含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上。

中国的谚语多以道德、人生哲理和处世智慧为主题,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如“人定胜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谚语反映了中国人注重情理、道义的处事风格和人际关系观念。

而日本的谚语则多以顺应自然、尊重生活和勤俭持家为主题,如“出る杭は打たれる”、“花より団子”等,这些谚语体现了日本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敬畏和感恩之心,以及勤劳朴实的生活态度。

中日谚语在文化上的异同也反映了两国人民对时间、人生和命运的理解和态度。

中国的谚语多以时间的珍贵和人生的短暂为主题,如“时不我待”、“饮水思源”等,这些谚语强调人们应珍惜时间、把握机遇,以及铭记历史和尊重前人。

而日本的谚语则多以经历的沉淀和努力的奖赏为主题,如“一寸の虫にも五分の魂”、“石の上にも三年”等,这些谚语体现了日本人对经验和学识的重视,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中日谚语在文化上的异同既体现了两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下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也反映了两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通过比较研究中日谚语的文化特点和内涵,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两国文化的异同,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促进中日两国文化的交流和共融。

浅析中日有关动物的谚语

浅析中日有关动物的谚语

浅析中日有关动物的谚语1引言1.1先行研究1.1.1中国谚语的先行研究谚语是汉语里数量之多、运用广泛、使用频率很高且历史悠久的一种语言形式。

早在先秦的典籍中就已经出现了“谚”这个词。

其中谚语出现最多的当属《春秋左传》,这就说明了“谚”这个词在先秦时代就已使用。

历史典籍中“谚”的解释有很多,如:“谚,俗语也”《礼记·大学》;“谚,直言也”《文心雕龙·书记》。

古籍中关于谚语的解释反映了前人从不同角度总结出谚语的性质。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好马不吃回头草”等就是谚语中的经典。

中国古代典籍如《史记》、《左传》《汉书》以及《国语》等都引用了许多谚语。

在现代,与谚语有关的专著也很多,如:朱雨尊《民间谚语大全》;《汉语谚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谚语大全》(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其中,在温端政编写的《谚语》一书中,对谚语的名称性质、产生发展、语法功能、语义和结构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向我们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了谚语。

1.1.2日本谚语的先行研究日语中谚语的数量也很多,研究谚语的著作也是浩如烟海。

与谚语相关的工具书不仅种类繁多而且遍及日本各个有影响力的出版社,像三省堂、东京堂、明治书院等都出版过专门的研究谚语的工具书。

日本谚语受中国文化影响也很深,早年出版的谚语集中出典于中国古籍的谚语约占三分之一。

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以动物表意的的谚语,一直沿用至今。

在日本早期的谚语集中,成书最早的是《北条氏直时代谚留》,但它收集的谚语数量少且解释也不够完善。

明治时代的主要谚语著作有藤井二男的《谚语大词典》和中野吉平的《俚谚大辞典》,这时的谚语收集范围逐步扩大;战后高桥源一郎编写的《故事成语谚语词典》侧重于收集汉语成语谚语;此外小学馆出版的《故事谚语辞典》则主要阐述了日语谚语与中国传统谚语的联系。

随着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深入,出现了较为系统的“语言学”。

论中日谚语在文化上的异同

论中日谚语在文化上的异同

论中日谚语在文化上的异同1. 引言1.1 中日谚语的概述中日谚语是中日两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智慧和民族精神。

在中日文化中,谚语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形式,传达着人们对生活、道德、人情等方面的感悟和思考,体现了中日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所积累的智慧和经验。

中日谚语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的特色,反映了中日两国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通过对中日谚语的比较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日两国文化间的联系与差异,进一步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在此背景下,探讨中日谚语在文化上的异同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加深对中日文化的认识,拓展两国之间的友谊与合作。

【200字】2. 正文2.1 中日谚语的由来中日谚语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民间传说和智慧结晶。

在中国,谚语起源于古代先民生活中的经验总结和智慧传承,被口口相传,逐渐形成各种精辟的短语。

中国的谚语大多与农业生产、家庭教育、人生哲理等息息相关,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处世智慧。

而日本的谚语则源自于古代的民间传说和佛教故事,也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谚语逐渐形成并在日本民间广泛传播。

日本谚语多数体现了日本民众对道德规范、家庭关系、友情爱情等价值观的思考和总结,反映了日本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传统。

中日谚语的由来都与古代文化传承和生活经验有着密切联系,虽然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中日两国人民对生活、情感和人生观的共同思考和总结。

这些谚语给予人们启示和教益,传承着中日两国的文化智慧和精神财富。

2.2 中日谚语的文化内涵中日谚语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日两国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在中国,谚语通常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生活、人情、人性等方面的思考和理解。

中国谚语常常强调孝顺、仁爱、诚实、勤劳等美德,如“百闻不如一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等,体现了中国人民重视人际关系、勤奋努力和诚实待人的价值观念。

而日本的谚语更多地反映了日本文化中的和谐、礼仪和自我修养等方面的特点。

中日猫谚语对比研究

中日猫谚语对比研究

中日猫谚语对比研究猫在中国和日本的文化有着重要的关系,从古至今,猫都是一个能代表着富足、和平、忠诚的象征,而中国和日本的传统中也有大量的猫的谚语,本文将会比较他们之间的异同。

中日猫谚语大体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猫的谚语在两国皆有着流传。

日本的传统“猫谚”大多以禅宗及神道为主,是把猫当做“神化”的存在,而中国的传统“猫谚”则以家庭和平为主,是一种有助于家庭和睦的希望。

第二,关于猫的谚语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不同的解释。

比如说日本的“猫有三张嘴”,指的是猫总能说出人们想要听的话;而中国的“说猫无暇”,指的是要学会口授知识,而不是一味地听教。

第三,中日猫谚语中都含有对猫的尊敬。

日本的“把一只猫拴上铃铛”,指的是猫有着神秘而又神圣的品质;而中国的“请猫出门去”,指的是以礼貌的方式处理问题,从不去拘谨地动辄强加自己的观点。

此外,中日猫谚语也可以用来体现两国文化中共同的价值观,比如说,日本的“不要把猫称为狗”,暗喻要尊重不同的文化,而中国也有“把猫称为虎”,意味着要多关注不同的观点,尊重别人的观点和文化。

从以上可以看出,中日猫谚语尽管有一些差异,但是基础的价值观是相近的。

猫不仅是一种可爱的家养宠物,同时也是一种象征着家庭和平以及尊重他人文化的象征,从而对中日文化中的人们有着深远的影响。

最后,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首先,中国和日本的传统文化中,猫都充满着神秘感,都有着流传。

其次,在这期间,关于猫的谚语都有着一定的使用价值,并且在文化的背景中也有所不同。

最后,中日文化中,都有一定的价值观是相近的,而猫也对这种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而可以看出,中日猫谚语之间的差异和异同,不仅能体现出中日文化的不同,同时也能看出两国文化中共同的价值观。

今天,如果我们能够用一种更加尊重、更加包容的态度去看待不同文化,也许这样的灵感就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示。

中日两国谚语对比及其文化差异分析

中日两国谚语对比及其文化差异分析
中日两国谚语对比及其文化差异分析
孟令尧 陆舒沁 陆莹莹 马艳红
摘 要: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了一个民族的 文 化 内 涵. 而 谚 语 作 为 流 传 于 民 间 的 一 种 言 简 意 赅 的 语 言 形 式,被 认为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因此,通过对中日两国谚语的对 比 研 究,可 以 剖 析 中 日 两 国 在 文 化 和 价 值 观 上 的 异 同 之 处,从 而 更 好地进行两国间交流.
18
“長 い も の に は 卷 か れ ろ ”/“人 在 屋 檐 下 ,不 得 不 低 头 ” 这条谚语反映了日本人普遍遵循的 一 条 行 为 准 则,也 是 日 本 人 “和 为 贵 ”思 想 的 精 神 源 泉 . 日本官方在1937年出版的宣传教 育 读 本 国 体 的 本 义 中 “和”的解释:我国之和,并非从理性出 发,彼 此 独 立 平 等 的 个 人机械性的协调,而 是 以 和 求 存 于 全 体 之 中,通 过 与 此 相 应 的行 动,妥 善 地 保 持 一 体 之 大 和 ������������ 高 贵 者、下 贱 人、富 翁、 穷人、朝野、公私以及其他农工商等,彼 此 之 间 都 不 应 该 各 持 己 见 ,产 生 对 立 ,而 应 以 和 为 本 . 日本由于其作为岛国的封闭性以及 固 有 的 农 耕 文 化,其 成员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和谐”作为 一 种 处 世 的 理 念 深 深 植根于日本人的生活中.但是,这种“和 谐”是 建 立 在 泯 灭 个 性、对集体服从的基 础 上 的,强 调 的 是 个 性 对 集 体 无 条 件 性 的服从. 而 中 国 的 一 句 古 话 中 说 道 :“君 子 和 而 不 同 .” 即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 融 洽 的 关 系,但 他 对 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 思 考,从 来 不 愿 人 云 亦云,盲目 附 和. 可 见 中 国 包 容 在 和 谐 中 存 在 着 的 不 同 的 声音. (二 )主 张 自 我 与 顺 从 权 者 “亭主の好きな赤 烏 帽 子 ”(红 色 的 黑 漆 帽 很 异 类,但 如 果一家之主喜欢的话,家人们也只能 顺 从. 比 喻 无 法 反 抗 权 利 大 的 人 .) 据日本学者研究,日本人有顺从权威 和 循 规 蹈 矩 的 习 惯 和特点.在日本等 级 制 度 非 常 分 明,无 论 在 政 府 机 关,还 是 企业、学校,上层领导的权威会受到敬 畏,命 令 会 得 以 无 条 件 地贯彻执行. “安 能 摧 眉 折 腰 事 权 贵 ,使 我 不 得 开 心 颜 .” “贫 贱 不 能 移 ,威 武 不 能 屈 .” 中国在封建时期也存在森严的等级 制 度,但 随 着 国 力 强 盛,文明也日渐开化.因此,在一味主 张 顺 从 的 教 育 下,出 现 了不同的声音:鼓励 不 畏 强 权、坚 持 自 我 主 张 的 文 化 出 现 并 广 泛 流 传 ,激 励 着 一 代 代 文 臣 志 士 . (三 )竞 争 意 识 与 中 流 思 想 出 る 杭 は 打 た れ る/“枪 打 出 头 鸟 ” キ ジ も 鳴 か ず ば 撃 ち た れ ま い/“不 叫 的 鸟 不 会 被 击 中 ” 这句话也是日本人信奉的处世哲学,是 日 本 人 集 体 意 识 的思想基础.有研究表明,日本人集 体 意 识 强 烈. 日 本 人 在 语言表达和行为方 式 等 诸 多 方 面,表 现 出 力 求 与 对 方、周 围 保持一致,不愿使自我较为突出.这也 体 现 了 日 本 人 的 中 流 意识,即没有争取最好、优于他人的野 心,而 甘 居 中 流 甚 至 平 庸 ,「负 け ず 嫌 い 」这 个 词 可 以 很 好 地 体 现 这 一 点 . “人 争 气 ,火 争 焰 ,佛 争 一 炷 香 .” “山 高 流 水 长 ,志 大 精 神 旺 .” “人 往 高 处 走 ,水 往 低 处 流 .” 而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很多励志性谚 语,鼓 励 人 们 拥 有 远

中日谚语对比研究

中日谚语对比研究

修辞手法对比
中国谚语:多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形象 生动,富有哲理
日本谚语:多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形象 生动,富有哲理
中国谚语:多用对偶、排比、押韵等修辞手法,节奏 感强,朗朗上口
日本谚语:多用对偶、排比、押韵等修辞手法,节奏 感强,朗朗上口
中国谚语:多用典故、成语等修辞手法,富有文化底 蕴,寓意深刻
中国谚语:注重家庭伦理,强调孝道、 亲情、友情等
日本谚语:受海洋文化影响,强调冒 险、创新、合作等
03
中日谚语的表达方式
章节副标题
语言结构对比
中文谚语:简洁 明了,注重寓意, 多用四字成语
日语谚语:注重 语法结构,多用 敬语和自谦语
中文谚语:多用 比喻、拟人等修 辞手法
日语谚语:注重 逻辑关系,多用 并列、转折等连 接词
直译与意译的选择: 根据上下文和语境, 选择合适的翻译方 法
直译与意译的优缺 点:直译可能失去 原文的韵味,意译 可能失去原文的准 确性
归化与异化
归化:将源语中的文化元素转化为目标语中的文化元素,使目标语读者更容易理解
异化:保留源语中的文化元素,使目标语读者能够感受到源语的文化特色
归化与异化的选择:根据目标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接受程度,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教育意义:中日谚语蕴含着丰富 的人生哲理和社会经验,具有教 育意义。
语言研究:中日谚语是语言研究 的重要素材,有助于了解两国语 言的特点和演变。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媒体: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传播中日谚语 交流活动:通过文化交流活动,如中日文化交流节等,传播中日谚 语
跨文化交流的意义

从动物相关谚语看中日文化差异-精品文档

从动物相关谚语看中日文化差异-精品文档

从动物相关谚语看中日文化差异1 中日动物谚语对比1.1与“狗”相关的中日谚语1)中国相关谚语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围绕狗‘忠诚'本性的表达,比如:犬马之劳;犬马恋主;犬吠非主;而另一类多是:狗眼看人低;恶狗咬人不露牙;狗头军师;狗仗人势;鸡鸣狗盗;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这类多否定、贬义的评价。

可见,多为贬义和否定的评价。

(2)日本与狗相关的谚语,如:「犬三日?B^0于恩总忘」(狗养三日,不忘主人恩);「犬?i 0九于棒s」(狗若乱跑利也碰棒。

比喻想做某事者会祸从天降,亦指遇到意外的幸运之事);「犬M袁」(狗和猴子。

比喻关系不好,水火难容);「犬食(连狗也不吃);「犬乙(给狗讲论语,意指对牛弹琴);「犬©川端?i M狗在河边走。

意指再怎么在河边走也不会有任何收获。

);犬©?S (狗粪。

代指不干净的东西,表示蔑视);「犬© ?h吠犬之远吠。

比喻虚张声势);「犬人日寸已猫农家日寸<」(狗随主人,猫看家留)等等。

与中国谚语相反,日本与狗相关的谚语表达中,多是褒义的。

可见,中国有关“狗”的谚语大多数比喻贬义、否定、歧视的含义,表示褒义的并不是很多。

而日本与“狗”相关的谚语,正面印象要多于反面的印象。

1.2与“猫”相关的中日谚语国与猫相关的谚语,多是以猫狗对比的形式存在的。

比如:好狗不跳,好猫不叫;猫怕过冬,狗怕过夏;猫是奸臣,狗是忠臣。

还有一类,如:被烫过的猫,连冷水也怕;老猫不在家,耗子上屋爬;猫打喷嚏天不晴,等等。

(2)日本与猫相关的谚语有很多,^口:「猫0:」(让猫看守鱼干。

意指随时都有被吃掉的可能);「猫杓子fe」(有一个算一个);「泥棒猫」(比喻暗地里做坏事的人);「猫三年©恩总三日^忘(养猫三年恩,三年就忘光);「猫虎©心总知(比喻小人物无法理解大人物的心理);声」(谄媚声,讨好别人的撒娇声);「猫」(假装老实,隐藏本性);「猫:小判」(给猫金币,指对牛弹琴);「小姑一人tt猫千匹」(一个小姑子堪比一千只猫的麻烦,比喻难对付);「猫©洗力•夕方晴(猫傍晚洗脸是晴天)「猫力辽总洗9七雨力邛降S」(猫洗脸要下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日谚语之间的关系大致分成两种:1,直接把中国的谚语翻译成日文。

如:“百闻不如一见”----「百闻は一见に如かず」(ひゃくぶんはいっけんにしかず)2, 中日两国的谚语各不相同,但其含义相同。

如:“歪打正着”----「怪我の功名」(けがのこうみょう)对第一类不必做仸何解释,而对第二类,则有时要进行必要的说明。

还有一些很难找到吅适的对应谚语,但它有特别之处,也适当地进行介绍。

第一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は蓝より出でて蓝より青し」(あおはあいよりいでてあいよりあおし)第二类:“垂头丧气”----「青菜に塩」(あおなにしお)第一类:“光阴似箭”---「光阴矢の如し」(こういんやのごとし)“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の计は元旦にあり」(いちねんのけいはがんたんにあり)“滴水穿石”---「雨だれ石を穿つ」(あまだれいしをうがつ)第二类:“功到自然成”---「石の上にも三年〕(いしのうえにもさんねん)“满瓶不响,半瓶叮当”---「空き樽は音高し」(あきだるはおとたかし)“火烧眉毛”---「足下に火がつく」(あしもとにひがつく)第一类:“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一を知り二を知らず」(いちをしりてにをしらず)“一叶落知天下秋。

” ------ 「一叶落ちて天下の秋を知る」(いちようおちててんかのあきをしる)“一年之计在于春” ------ 「一年の计は元旦にあり」(いちねんのけいはがんたんにあり)第二类:“马后炮”------「后の祭り」(あとのまつり)“事后搞庆祝活动”“八九不离十”------「当たらずといえども远からず」(あたらずともいえどもとおからず)注:「当たる」是“说准了”,它的否定是「当たらず」;「とも言えども」是“虽然说是”;「远からず」是“远”的否定,这是古语说法,和「远くない」相同。

整个意思是说“虽然没有说准,但也离得不太远。

”“昙花一现”------「朝颜の花一时」(あさがおのはないちじ)注:「朝颜」是“牵牛花”又称“喇叭花”,夏天早晨花开得很好看,但是太阳出来后很快就蔫掉;「一时」有两个解释:1是一点钟,2是暂时,在这里用2。

整个意思是说“牵牛花开花虽然很好看,但很快就蔫掉了。

”表示是“短暂的美”。

第一类:“岁月不待人”----「歳月人を待たず」(さいげつひとをまたず)“养子方知父母恩”----「子をもって知る亲の恩」(こをもってしるおやのおん)“知子莫若父”----「子を知ること父に如くはなく」(こをしることちちにしくはなく)第二类:“未雨绸缪”----「転ばぬ先の杖」(ころばぬさきのつえ)“聪明反被聪明误”----「策士策に溺れる」(さくしさくにおぼれ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触らぬ神に祟りなし」(さわらぬかみにたたりなし)第一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千里の堤も蚁の穴から。

」(せんりのつつみもありのあなから)“条条道路通罗马”----「すべての道はローマに通ず。

」(すべてのみちはローマにつうず)“脍炙人口”----「人口に脍炙する」(じんこうにかいしゃする)“笑里藏刀”----「笑中に刀あり」(しょうちゅうにとうあり)第二类:“久居则安”----「住めば都」(すめばみやこ)[解释]:日语中的「都(みやこ)」是都城、京城,也是最好的地方。

说人在一个地方住长了,有了感情,再差的地方也当成了京城。

“天无绝人之路”----「舍てる神あれば助ける神あり」(すてるかみあればたすけるかみあり)[解释]:天上的神很多,有的神不救你,有的神会救你,不是所有的神都不救你。

“英雄出少年”----「栴檀は双叶より芳し」(せんだんはふたばよりかんばし)[解释]:「栴檀(せんだん)」是指“白檀”,「双叶(ふたば)」是刚刚发芽时的两片叶。

是说檀木刚刚发芽就散发香气,表示英雄人物从少年时就出众。

“宰鸡焉用牛刀”----「大根を正宗で切るなかれ」(だいこんをまさむねできるなかれ)[解释]:「大根(だいこん)」是萝卜,「正宗(まさむね)」是日本传统的步士用的名刀,「なかれ」是“不要……做”。

意思是说切萝卜不必使用高级的步士配刀。

第一类:“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前门の虎、后门の狼。

」(ぜんもんのとら、こうもんのおおかみ。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の道も一歩より起こる。

」(せんりのみちもいっぽよりおこる。

)“笑里藏刀。

”----「笑中に刀あり」(しょうちゅうにとうあり。

)第二类:“微乎其微。

”----「雀の涙。

」(すずめのなみだ。

)解释:麻雀本身就很小,其眼泪就更少了。

“可望而不可及。

”----「高岭の花。

」(たかねのはな。

)解释:高岭上的花,开得很好看,但是只能看见而够不着。

“口若悬河。

”----「立て板に水。

」(たていたにみず。

)解释:在立着的板上浇水,很快就流下去。

形容说话非常流利。

第一类:“一贫如洗”----「赤贫洗うが如し」(せきひんあらうがごとし)“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前者の覆るは后车の戒め」(ぜんしゃのくつがえるは、こうしゃのいましめ)“有备无患”----「备えあれば忧いなし」(そなえあればうれいなし)“隔岸观火”----「対岸の火灾」(たいがんのかさい)「川向いの火事」(かわむかいのかじ)第二类:“天渊(壤)之别”----「月とすっぽん」(つきとすっぽん)「云泥の差」(うんでいのさ)说明:表示两个事物有类似的外表,但是实际上有非常大的区别。

云和泥都是不定型的东西,但是云在天上,泥在地下,差别极大。

或者说月亮和鳖(すっぽん)都是圆的,但是月亮高挂在夜空,很美;而鳖只能是在泥塘里游,很丑,差别极大。

“好事多磨”----「月に群云(丛云)、花に风」(つきにむらくも、はなにかぜ)说明:表示最好的事物总有不完美的情况。

十亓的月亮很美,偏偏有云遮住一部分;花开放得很漂亮,偏有风把它吹散。

“画蛇添足”----「月夜に提灯」(つきよにちょうちん)说明:表示做些没有意义、甚至不该做的多余事情。

中文说:画蛇加了腿,日本说:有月亮的夜晚打着灯笼走。

“一星半点”----「爪の垢ほど」(つめのあかほど)说明:表示东西非常少。

中文是用“星”和“点”表示量少;而日本则用“指甲里的污垢”来表示量少。

日语的“爪”是“指甲”之意。

与「わずか」「ほんの少し」同一个意思。

第一类: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れる水は腐らぬ(ながれるみずはくさらぬ。

)快马加鞭----駆け马に鞭(かけうまにむち)恩将仇报----恩を仇で返す(おんをあだでかえす)子女不知父母心----亲の心子知らず(おやのこころこしらず)第二类对牛弹琴----猫に小判(ねこにこばん)说明:“小判(こばん)”是日本古代使用的金币。

对于人来说是很值钱的,但是对猫来说是没有仸何价值的。

和中国说的对牛弹琴是一个道理。

亡羊补牢----火事の后の火の用心(かじのあとのひのようじん)说明:“火の用心(ひのようじん)”是“注意火头,防止火灾”的意思。

发生了火灾之后,要求人们注意火头,防止火灾,这和丢了羊之后,把羊圈补结实是一样的。

看来是已经受到损失,但是引以教训,也还是有意义的。

丢了西瓜拣芝麻----火事の后の钉拾い(かじのあとのくぎひろい)说明:由于日本的屋舍过去多是木材、竹子、纸、草等植物为材料,这样的房屋很适吅于潮湿的日本气候。

但是火灾特别多,所以用火灾的损失来告戒人的谚语就很多。

由于不注意而失火,损失了大量财物,事后,再在灭火后的瓦砾里拣钉子。

表示对“失大拣小”的告戒。

和中国的丢了西瓜拣芝麻出于一个道理。

娇生惯养----乳母日伞(おんばひがさ)说明:由于生活条件优越,家里有奶妈伺候,外出有阳伞遮太阳。

没有经过仸何艰苦环境的磨练,结果养成了娇生惯养的习惯。

不直接说明娇生惯养,而是说出它的条件和环境。

第一类1,照猫画虎----猫を真似て虎をかく。

(ねこをまねてとらをかく)2,一丘之貉----一つ穴の狢。

(ひとつあなのむじな)3,放虎归山----虎を野に放つ(とらをのにはなつ)4,遂二兔者不得其一(近意:鸡飞蛋打)----二兎を追う者は、一兎をも得ず。

(にとをおうものはいっとをもえず)第二类1,真人不露象,露象不真人。

----能ある鹰は爪を隠す。

(のうあるたかはつめをかくす)真正有本事的人,外表不表现,在需要时才显示自己的本领。

在日语在说“有本领的老鹰平时就把利爪藏起来。

”不论中国讲的人还是日本所指的鹰,有本领的不轻易流露出来。

相反,那些喜欢表现自己本领的人往往是不太有本领的。

这一类谚语也很多:中文中有: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幌。

半瓶子醋等等。

日语中有:空き樽は音高し(あきだるはおとたかし)即空桶在滚动时声音很大,相反,满桶不大发出声响。

浅瀬に仇浪(あさせにあだなみ)“浅瀬”是“浅滩”,“仇浪”是“喧嚣的浪花”。

说水浅时浪花很大,但是水深时没有浪花,可是真正可怕的是深水。

2,这山望着那山高,家花不如野花香,家菜不香外菜香。

----隣の花は赤い(となりのはなはあかい)人の花は赤い(ひとのはなはあかい)隣のぼた饼は大きく见える(となりのぼたもちはおおきくみえる)家の米の饭より隣の麦饭(うちのこめのめしよりとなりのむぎめし)简称:隣の麦饭有的人总觉得别人的东西好,觉得自己的东西不如别人的而感觉自己吃亏。

羡慕别人院子的花好看;别人家的甜饼(ぼた饼)比自己家的大;甚至自己家的米饭还不如别人家的麦子饭好吃。

这样只是羡慕别人会引起心理不平衡,导致不满,甚至造成不好的结果。

和中文的谚语但是同样的意思。

3,如虎添翼,快马加鞭 ----鬼に金棒(おににかなぼう)形容本来就好厉害的变得更厉害。

在日本,“鬼(おに)”是身高马大的好厉害的害人的东西(妖怪),“金棒”是“铁棒、铁棍”。

所以很厉害的鬼手上有铁棍,就更厉害了。

本来鬼是害人的,但是这个谚语可以形容好的方面。

4,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河中无鱼虾也贵。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鸟なき里の蝙蝠(とりなきさとのこうもり)鹰がいないと雀が王する(たかがいないとすずめがおうする)貂なき森の鼬(てんなきもりのいたち)形容没有社会公认的强者,差的也来称王。

“里”本来是故乡,乡下;在这里指的是山村,如果这里没有鸟,就有蝙蝠(こうもり)来称王。

天空没有老鹰,麻雀称王。

森林里没有凶猛的野兽如貂(てん)之类,黄鼠狼(鼬--いたち)称王。

第一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千里の堤も蚁の穴から(せんりのつつみもありのあなから)*画饼充饥----絵に描いた饼(えにかいたもち)*雨后春笋----雨后の笋(うごのたけのこ)*一箭双雕----一石二鸟(いっせきにちょう)第二类:*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傍(冈)目八目(おかめはちもく)在别人下围棋时在旁边观战,容易看清胜败局势,甚至能看到8步以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