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宪法制度

合集下载

思维导图第三章 宪法

思维导图第三章 宪法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
员 我国的国家制度
民族自治地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自治机关

自治地方领导

民族自治权

基层民主制度
, 为 QQ群
平等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
监督权和取得赔偿权
宪法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912232921免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
宪法的作用
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
宪法对政治制度的作用
宪法对社会经济的作用
宪法实施与监督
宪法实施 宪法监督
宪法日
宪法日与宪法宣誓制度
宪法宣誓制度
宣誓主体 誓词内容
宣誓仪式
人民主权原则
基本人权原则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法治原则

权力制约原则
公 众
依宪治国与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 依宪治国


国体
文 职 人
政体
概念 我国的政体
任期 代表团

职权
性质和地位
组成和任期
国家主席
重要职权
国家主席的重要职权 副主席的职权
递补规则
性质和地位
组成和任期
国务院
会议制度
领导体制
我国的国家机构
职权
性质和地位
中央军事委员会
组成和任期
领导体制
地方国家机关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概述
组成
监察委员会
任期
国家监察委员会
职权
性质
组织体系
人民法院

第三章 宪法

第三章 宪法

正提 出 案修
正通 过 案修
生修 正 效案
二、宪法的产生
宪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表现形
式,在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之前没有宪法。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三部宪法:
英国宪法(17世纪)没有形成统一的成文宪法
美国宪法(1787年)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宪法
法国宪法(1789年)欧洲第一部成文的宪法
为什么要有宪法? 1、社会契约论影响:君权民授 2、国王也能为非:权力必须限制 3、三权分立:不是最好,但现实中没有其 他方法比它更好。 4、代议制(议会)、议会中多数党执政 (政府)、司法独立(法官终身制)。 5、权力[限制权力]+权利[保障权利]=宪法
( 3)
开发商以政府作后盾,强拆老何的房屋。 老何可以诉开发商侵权或者诉政府侵害了自 己的合法财产。 ——这又是一个民法问题 老何是否构成民法意义的“诽谤”,或 许老何或者老何聘请的律师,还可以从很多 的法律条文中找到更多的依据,维护老何的 权利,挽回一些损失,至少也能“出口气”! ——还是民法问题
―多给他钱!他要多少就给多少!” 国王不耐烦了。 “不行啊,陛下,那个倔老头儿说 了,磨坊是他爷爷的爷爷留传下来的, 一家人世世代代靠它糊口为生,它的价 值无法计算,给多少钱也不肯卖!” “混帐!”威廉一世暴怒了。“马上 派兵去给我拆掉磨坊!谁敢抗拒,就地 正法!” 一大队御林军应声蜂拥而去,铁蹄 踏处,老磨坊顷刻被夷为一片平地。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民主制
度化、法律化的基本形式,是阶
级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怎样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宪法规定的内容(1) 宪 法 —— 国 家 的 根 本 法
国家性质 根 本 制 度 根 本 任 务 国家形式

第三章 宪法

第三章   宪法

第二节 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 指导思想: 我国1982年宪法总的指导思想。 1982年宪法总的指导思想 我国1982年宪法总的指导思想。
(二)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 2、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原则 、 3、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 4、民主集中制原则 、
第四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公民权与人权 公民、 (一)公民、国民和人民 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 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 宪法和法律规定, 宪法和法律规定,享受权利并承担义务的 自然人。 自然人。 (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目录)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总纲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机构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国旗、国歌、国徽、
中国宪法的基本特征
(二)我国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 的集中表现。 的集中表现。 (三)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保障 书。
我国宪法的历史发展
(一)1949年的《共同纲领》 1949年的《共同纲领》 年的 1954年宪法 (二)1954年宪法 1975年宪法 (三)1975年宪法 1978年宪法 (四)1978年宪法 1982年宪法 (五)1982年宪法
第四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二、公民的基本权利 (一)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二)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政治权利和自由, 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宪法规定公 民有权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权利, 民有权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权利, 以及在政治上享有表达个人见解和意愿 的自由。 的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宪法第 条P14) )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宪法第34条 2、政治自由(宪法第 条) 、政治自由(宪法第35条

第三章 宪法《法学概论》PPT课件

第三章 宪法《法学概论》PPT课件
(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1.生产资料所有制。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建立在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础之上的,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 机结合在一起,概括地说就是“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节 国家基本制度
第三节 国家基本制度
第三节 国家基本制度
一、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是指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宪法 学中的经济制度是一种法律化了的经济制度,它和经济基础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 念,作为这样的一种制度,经济制度理应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一)我国宪法中关于经济制度的规定
第三节 国家基本制度
都是由一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 社会的精神文明,精神文明的内容决定着一个国家活动的方向,对国家政策的
制定起着巨大的作用,对国家性质的确定有着很大的影响。
第二节 国家性质与国家形式
(二)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现行宪法1982年宪法第一条是对我国国家的性质和政治属性的规定。“中华 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 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 会主义制度”。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是人民民主专政的两个方面。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 对国家的领导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首要标志。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
第一节 宪法基础理论
(二)宪法的本质 宪法和其他法律一样,都是被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但宪法在表现统 治阶级意志的过程中却存在自身的特点,这就是宪法比其他法律更集中、更全面 的表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 1.宪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2.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国家基本制度--司法考试辅导《宪法》第三章讲义1

国家基本制度--司法考试辅导《宪法》第三章讲义1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法律教育网 法律精英的成长基地 司法考试辅导《宪法》第三章第一、二、三、四节讲义第三讲 国家基本制度【本章知识结构图】【本章重点难点提示】1.宪法第9、10条的具体规定;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自治权)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

第一节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一)国家性质:社会主义(二)人民民主专政的内涵1.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2.工农联盟是基础;3.对“人民民主”和“人民对极少数敌对分子专政”的统一。

(三)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色1.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1)多党合作不是多党制,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而是参政党。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3)“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4)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2.爱国统一战线 (1)爱国统一战线包括全体社会主义事业的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但也不同于一般的人民团体,它是我国政治体制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政治性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实现各党派之间互相监督的重要形式。

【例题·多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07-1-62)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国家机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C.1993年我国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进了宪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有权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答疑编号2759030101]【答案】AC。

宪法第三章概括内容

宪法第三章概括内容

宪法第三章概括内容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律,它确立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国家组织机构的职能和权力、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的目标和原则。

宪法通过规定法律的基本法则,保护公民的权益,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宪法第三章是我国宪法的重要部分,概括了我国的国家机构和权力运行。

第一节:“国家机构”本节主要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机构及其职能。

宪法规定了国家权力的机构分为国家权力机关和政权机关两大部分。

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国家主席、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政权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这些机构具体分工,协调配合,履行各自职能,保证国家的顺利运行。

第二节:“国家权力机关”本节详细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首先是国家主席,国家主席是我国的国家元首,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国家主席负责代表国家进行外交活动,签署重要国际文件,接受外国使节等。

其次是国务院,国务院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负责国家的行政工作。

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决策、发布命令、批准条约等。

再次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举产生,有决策权和监督权。

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负责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审议法律、决定重大事项等。

第三节:“政权机关”本节规定了我国的政权机关。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司法机关,负责审理各类案件,保障法律的公正实施。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检察机关,负责依法监督司法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

第四节:“地方机构”本节规定了我国的地方机构。

我国实行地方分权的政治体制,地方机构包括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选举产生,负责管理本地区的事务,制定地方性法规。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的行政机关,负责地方的具体行政工作,实施国家法律和政策。

宪法第三章概括了我国的国家机构和权力运行体系,确保国家的平稳运行和社会的发展。

宪法知识点期末总结

宪法知识点期末总结

宪法知识点期末总结第一章宪法基本原则宪法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原则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准则。

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和国家的根本精神等。

在宪法的基本原则中,最核心的是国家的根本制度。

在中国宪法中,国家的根本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国家的法律制度、一国两制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等。

这些制度的确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基本框架,是中国国家的根本制度保障。

国家的根本原则还包括国家的根本任务。

在中国宪法中,国家的根本任务是统一、民主、发展。

这三个任务是国家在治理中需要坚持的三个基本原则。

统一是指国家要维护国家的统一,保持国家的稳定。

民主是指国家要依法办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发展是指国家要追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此外,国家的根本原则还包括国家的根本精神。

在中国宪法中,国家的根本精神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些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坚持这些精神,是国家治理的根本动力。

第二章宪法权力机构在中国宪法中,宪法权力机构包括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这些机构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

国家主席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负责外交事务。

全国人大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制定法律和决定国家的重大问题。

国务院是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负责国家的日常事务。

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的最高司法机关,负责审判最高法院的一审案件。

最高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最高检察机关,负责检察最高人民法院的刑事案件。

这些宪法权力机构相互配合,共同推动国家治理的各项事务。

他们的合作是国家治理的基本保障。

第三章宪法基本权利宪法基本权利是宪法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和组织在国家的治理中享有的基本权利。

宪法基本权利包括人权、公民权利、民族权利、地方权利等。

人权是人类的基本权利,是人的尊严和价值的体现。

宪法第三章概括内容

宪法第三章概括内容

宪法第三章概括内容
宪法第三章概括了我国的国家机构和权力运行的基本原则和体制安排。

宪法第三章包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以及它们所担负的职责和权力范围。

首先,宪法第三章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权力机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中央军委、全国人民检察院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意志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和其他职权。

国务院是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负责国家行政事务的日常运行。

中央军委是我国的最高军事机关,负责国防建设和军队的指导。

全国人民检察院是最高检察机关,负责执行法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其次,宪法第三章明确了这些国家机构的职责和权力范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宪法、监督国务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等。

国务院负责组织实施宪法、法律,管理行政机关和军队,保证国家的正常运行。

中央军委负责领导全军,在党的领导下履行国防职责。

全国人民检察院负责执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最后,在宪法第三章中也明确了这些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和权力的制约。

各个国家机构之间相互协调,相互监督,不得互相侵犯对方的职权。

各个国家机构都应当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自己的职权,并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总之,宪法第三章为我国的国家机构和权力运行提供了基本框架和制度安排。

这一章的设立确保了国家机构的有序运行和权力的合理行使,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第三章宪法的实施、解释与监督

第三章宪法的实施、解释与监督

2、宪法实施的综合性。所谓宪法实施的综 合性是指宪法的实施不可能单纯的是宪法本身或 者社会生活某一方面的问题,而是整个国家具有 高度综合性的问题。既然宪法在法治国家中具有 基础性的地位,同时,它的内容又涉及国家和社 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那么不仅宪法在制定过程中 应该高度综合,而且在宪法实施过程中,也应该 充分考虑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综合因素。从 而在整体上、宏观上切实推进宪法的实施过程。
三、宪法实施的主要特点
宪法作为法律的一种,自然具有与普通法 律相同的许多特点,所以宪法的实施与普通法律 的实施存在很多共同点。但是作为根本法、“更 高的法”,宪法在整个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 作用决定了它的实施也与普通的法律存在许多不 同之处,有以下这样一些特点: 1、宪法实施的广泛性。包括宪法实施范围 的广泛性和宪法实施主体的广泛性。
第三章 宪法的实施、解释与监督
第一节
宪法实施的概述
一、宪法实施的概念
宪法实施是指宪法规范在社会现实生活, 特别是政治生活和公民基本权利保障中的贯彻和 落实。也就是将宪法文字上的、抽象的权利义务 关系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生动的、具体的权利义务 关系,并进而将宪法规范所体现的人民意志转化 为具体社会关系中的人的行为。 宪法实施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宪法 的适用。宪法适用是一定的国家机关对宪法精神、 原则、规范等的效力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真正实现 所进行的有目的的干预。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方 面是指国家代议机关和行政机关对宪法实施过程 的干预。
5、宪法实施的持续性。是指宪法一经颁布, 其实施就应当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日常事项,不可
中断。当然,在紧急状态的情况下,根据宪法的
规定,可以暂时中止一些宪法条文的效力。
6、宪法实施的保障性。是指宪法的实施在 客观上需要专门的监督制度来保障,离开了宪法

第三章 宪法法律制度

第三章    宪法法律制度

第三章
宪法法律制度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 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5)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8)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 中国现行宪法,至今已修改三次:
(1)1988年全国人大通过第一至第二条宪法修正案 (2)1993年全国人大通过第三至第十一条宪法修正案 (3)1999年全国人大通过第十二至第十七条宪法修正案
(五)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1.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权的具体内涵。平等就业、平等择 业、有劳有酬、有劳有息、劳动培训、劳动 条件、社会保险、组建工会、罢工自由。 2.退休权 3.获得物质帮助权 4.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5.财产权
第三章
人 、妇 华女 侨、 、儿 侨童 眷、 等老 人人 的、 权残 利疾
第三章
宪法法律制度
五、我国的基本文化制度
我国的基本文化制度是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的核心进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重要的 基本特征 (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基础工程建设 (三)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指导着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 发展,决定着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关系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和道德素质。
我国的最高国家元首,对外代表中国。
(二)国家主席的产生 选举产生;年满四十五周岁。 (三)国家主席的任期 每届任期五年,连选不得超过两届。 (四)国家主席的职权 法律的发布权;国务院组成人员的任 免权;荣誉权;外交使节的接待权等。
第三章
宪法法律制度
三、国务院 (一)国务院的性质
最高行政机关,也是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宪法法律制度

宪法学第三章(修改)

宪法学第三章(修改)

宪 法 学
宋氏三姐妹重庆划船
根据宪法表达方式的不同,它可分为宣言性宪法规范 和确认性宪法规范; 根据宪法规范约束力的强弱程度不同,它可分为提倡 性宪法规范、任意性宪法规范和强行性宪法规范; 根据宪法规范的功能不同,它可分为调整性宪法规范 和保护性宪法规范; 根据宪法规范的实质内容和适用、施行手续的不同, 它可分为实体性宪法规范和程序性宪法规范。 在此,我们重点了解授权性的宪法规范、义务(职责) 性的宪法规范、禁止性的宪法规范、确认性宪法规范及程 序性宪法规范。
宪 法 学
人民主权上升为宪法的基本原则,首先出现在1776 年的美国《独立宣言》:“政府的正当权力得自被统治 者的同意”,后来在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第3条 予以明确规定:“整个国家主权的来源寄托于国民任何 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人权宣言》后被载入1791年法国宪法的序言。 2 、人民主权原则在各国宪法中的体现: 从世界各国的宪法内容看,各国宪法一般都从以下三 方面体现人民主权原则: (1)明确规定人民主权原则。 (2)通过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形式来保障人民主权 (3)通过规定公民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来体现人民主权。
1 、人民主权原则的提出与发展: 人民主权原则即主权在民原则、民主原则,意指国家权 力来源于人民,属于人民,即一国中的绝大多数人拥有国 家的最高权力。 所谓主权,即一国所固有的处理其国内外事务而不受 他国干预和限制的最高权力,简言之,即一国的最高权力。 近代意义上的主权概念是由法国政治学家、法学家 让· 布丹在《论共和国六书》中提出的认为主权是除了上 帝和自然法外的最高权,是永恒的、绝对的权力。
第三章 宪法规范与宪法原则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三、教学内容

第三章宪法

第三章宪法




(一)政体和我国政权组织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区别于 体现国家阶级性质的“国体”。 政体分为君主制和共和制。君主制 又可进一步分为专制君主制和立宪 君主制 (二)我国政权组织形式 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人民依据民主集 中制的原则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举代 表组成代表机关,然后由代表机关产生其 他的国家机关,其他国家机关对代表机关 负责的一种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人大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三个事务: 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务和社会事务。
2、宪法的特征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宪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 3、宪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 现。 4、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二)宪法的分类
1、宪法分类概述 宪法分类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宪法进行 的划分和归纳。 2、几种主要的宪法分类

形式上的宪法分类: 1、宪法分为成文宪法(Written Constitution)和不成文宪法 (Unwritten Constitution)。以表现形 式为标准。 2、刚性宪法(Rigid Constitution)和柔性 宪法(Flexi9ble Constitution)。以宪法 有无严格的修改程序为标准。 3、民定宪法、钦定宪法和协定宪法。以 制定宪法的机关的不同性质作为划分标 准。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平等权:




2、政治权利与自由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 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赔偿权。 3、人身权利与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权利具体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 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宗教信仰自由 4、公民的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权利 劳动权; 劳动者的休息权;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物质帮助权; 受教育权;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3 第三章 宪法制度题目答案

3 第三章 宪法制度题目答案

•1、(单选题)关于宪法与文化制度的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D.宪法规定的公民文化教育权利是文化制度的重要内容正确答案:B用户选择:B•2、(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关于私有财产权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D.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正确答案:C用户选择:C•3、(单选题)关于我国《宪法》的修改,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D.《宪法》规定的修宪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确答案:C用户选择:C•4、(单选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多项职权,但下列哪一职权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D.审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国家预算部分调整方案正确答案:B用户选择:B•5、(单选题)根据现行《宪法》规定,关于公民权利和自由,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物质帮助的权利正确答案:C用户选择:C•6、(单选题)宪法效力是指宪法作为法律规范所具有的约束力与强制性。

关于我国宪法效力,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D.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首先源于宪法的正当性正确答案:A用户选择:A•7、(单选题)关于宪法实施,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D.宪法适用是宪法实施的重要途径正确答案:C用户选择:C•8、(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护的表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D.宪法规定了对华侨、归侨权益的保护,但没有规定对侨眷权益的保护正确答案:C用户选择:C•9、(单选题)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正确答案:C用户选择:C•10、(单选题)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必然要求。

根据《宪法》规定,对于“宪法法律至上”中“法律”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D.是指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正确答案:C用户选择:C•11、(单选题)关于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下列说法不成立的是()。

第三章宪法制度习题练习

第三章宪法制度习题练习

第三章宪法制度•3、(单选题)宪法效力是指宪法作为法律规范所具有的约束力与强制性。

关于o A.全国人大常委会o B.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o C.国家主席•7、(单选题)《宪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8、(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关于私有财产权的表述哪一项是不•9、(单选题)关于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在教育和文化领域享有的权利和自由的•10、(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有关审计机关的表述哪一项是错o A.国务院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11、(单选题)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必然要求。

根据《宪法》规定,对于“宪法法律至上”中“法律”的理解,下•14、(单选题)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列哪一选项o A.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对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并接受其监督•15、(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护•17、(单选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根据宪法规定,全国•18、(单选题)宪法结构指宪法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

关于我国宪法结构,o A.现行宪法正文的排列顺序是: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以及国旗、•19、(单选题)关于各少数民族人大代表的选举,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o A.散居少数民族应选代表,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可少于当地人民代表大会每一代20、(单选题)根据现行《宪法》规定,关于公民权利和自由,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B.休息权的主体是全体公民• C.劳动、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D.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未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正确答案:A用户选择:A•23、(多选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关于公民住宅不受侵犯,下列哪些选o A.《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0条规定,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视情节给予不同时日的•25、(多选题)关于如何根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完善我国宪法的权力制约原则,o A.工人•30、(多选题)依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宪法监督实施的国家机关是•32、(判断题)根据现行法律,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33、(判断题)宪法渊源是指宪法的价值形式,各国采取了适合于本国的宪法•34、(判断题)批评权和建议权的区别是前者针对的是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36、(判断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可•38、(判断题)公民通过言论自由表达的内容受法律的保护,不受非法干预,•39、(判断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o A.对o B.错40、(判断题)我国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三章 宪法的制定

第三章   宪法的制定
所谓“美国精神的基础”
2、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立宪意义的)成文
宪法的制定
1775年:北美独立战争
1777年:《独立宣言》、《邦联条款》
1783年:独立战争胜利,十三州内部矛盾
1787年:在华盛顿的倡议下,于费城召开宪法会议 (The Constitutional Convention)
★宪法会议=制宪会议
★代表=后世的“国父们”:共55人,多为种植园主、 商人、银行家等,但其中34人是lawyer,8人是各州 的judge,另有立宪理论专家1人。如詹姆斯•威尔逊, 立宪理论专家;富兰克林,代表平均年龄44岁,富兰 克林最高龄81岁;汉密尔顿,30出头、律师、会议期 间的活跃人物;麦迪逊,36岁,会议的书记员、核心 领导人物。
第三章宪法的制定
第一节 宪法制定权
一、宪法的制定
(一)有关宪法制定的理论:宪法制定权 理论
★简称“制宪权”理论,主要阐述制宪权 的性质、主体以及与修宪权的关系等问题。
★理论动机:通过制宪权约束国家权力 (包括立法权)。但有两种思考进路:事 实论和规范论。
1、理论的提出——法国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西耶斯(《第三等级是什
2、理论的变迁——德国
★近代宪法时期,德国在法律实证主义的影响下排 斥该类理论,将制宪权=宪法修正权=立法权。代 表人物:拉班德、耶利内克
★施米特的学说(事实论)
(1)制宪权是存在的,是一种有能力对政治统一 体之体制作出全盘确定(决断)的实力或权威的政 治意志;
(2)这种权力是一种“原生性权力”,总是处于 “自然状态”之中,不受任何规范性的约束;
么?》) (1)制宪权主体:国民(第三等级),但没必
要分别行使,可委托不同于通常立法机关代表 的特别代表行使。 (2)制宪权无界限:宪法是国民意志的产物, 国民意志只服从自然法,本身就是一种“法”; 国民代表的意志也是独立的。 (3)宪法制定权力与宪法所制定的权力不同。 (4)宪法修正权是制宪权的作用(视同)。

宪法法律制度

宪法法律制度

(一)、国家政权的阶级归属
1.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构成 工人阶级的领导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标志。 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
2.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和专政的有机结合
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是实现对敌人专政的前 提和基础,而对敌人实行专政又是人民民主 的有力保障。 人民: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 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敌人:现阶段是指那些极少数敌视和破坏我 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内外敌对势力和敌对分 子。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 1982-12-04(现行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公布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已由中华人民共 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 2004年3月14日通过,现予公布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团 2004年3月14日于北京 请阅读:/c/2004-0315/17352055139s.shtml
3.爱国统一战线和政治协商制度
爱国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 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 广泛政治联盟。爱国统一战线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 的重要特点之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政协的主要职能是: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地方重要 事务及群众生活、统一战线的内部关系等重大问题, 进行政治协商,并通过协商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批 评和建议,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政协委员听报告
(二)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宪法确认和保护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 营经济和外资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重要组成部分。 (2)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 存的分配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宪法制度第三章宪法制度1.(单选题)我国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最基本的原则是()。

A.民主集中制原则B.社会主义法制原则C.精简原则D.为人民服务原则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2.(单选题)公民享有的各项政治自由中,必须经过申请登记才能合法的自由是()。

A.结社自由B.出版自由C.游行自由D.集会自由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3.(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不属于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的条件的是( )。

A.公民在疾病时B.公民在丧失劳动能力时C.公民在年老时D.公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4.(单选题)关于宪法与文化制度的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A.《宪法》明确规定了文化制度B.宪法规定的文化制度是基本文化制度C.保护知识产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文化权利D.宪法规定的公民文化教育权利是文化制度的重要内容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5.(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A.受教育权B.平等权C.环境权D.出版自由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6.(单选题)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民主集中制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社会主义制度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7.(单选题)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一机关不享有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制定权?( )A.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B.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C.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D.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8.(单选题)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制定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地方人民代表大会C.国务院D.全国人大常委会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9.(单选题)关于宪法实施,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A.宪法解释是宪法实施的一种方式B.宪法的遵守是宪法实施最基本的形式C.宪法适用是宪法实施的重要途径D.制度保障是宪法实施的主要方式)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10.(单选题)下列哪一个属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 )A.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B.选民民主选举代表C.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D.以人大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11.(单选题)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B.社会主义公有制C.非公有制经济D.全民所有制经济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12.(单选题)根据现行《宪法》,下列哪个机关有权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各部委C.全国人大D.国务院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13.(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有关法规“批准”生效的情形错误的是( )。

A.省、直辖市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B.自治州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C.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D.自治县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14.(单选题)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B.坚持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体,集体和其他经济成分共同发展C.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D.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15.(单选题)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的分配制度。

A.按劳分配B.按资分配C.按需分配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16.(单选题)关于各少数民族人大代表的选举,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A.散居少数民族应选代表,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可少于当地人民代表大会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B.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每一聚居的少数民族都应有代表参加当地的人民代表大会C.实行区域自治人口特少的自治县,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可以少于当地人民代表大会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1/2D.聚居境内同一少数民族的总人口占境内总人口数30%以上的,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应相当于当地人民代表大会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17.(单选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

A.废除宪法B.修改宪法C.制定宪法D.停止执行宪法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18.(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下列选项正确的的( )。

A.县级以上各级人大罢免本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须报上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提请该级人大常委会批准B.县级以上各级人大选举本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须报上级党委批准C.县级以上各级人大罢免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须报上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大常委会批准D.县级以上各级人大选举本级人民法院院长,须报上级人民法院院长提请该级人大常委会批准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19.(单选题)关于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下列说法不成立的是()。

A.任何国家不得干涉B.属于国家内政C.只能由《宪法》授权机关进行D.是国家主权的体现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20.(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关于私有财产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B.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C.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D.任何人不得剥夺公民的私有财产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21.(多选题)实现依宪执政既是执政党的目标,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牢固树立依宪执政意识,需要认识到()。

A.按照宪法和法律程序行使公权力B.依宪执政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C.执政活动的有效性与宪法的权威性是相统一的D.在合宪性与合法性统一中提高执政能力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22.(多选题)下列关于“宪法历史”的表述正确的是()。

A.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1982年宪法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C.1908年清王朝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最早的宪法性文件D.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23.(多选题)作为上层建筑,宪法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具体表现为()。

A.宪法通过规制、维护和保障经济关系,最终对生产力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B.宪法促进经济的发展C.宪法规定和维护经济制度D.宪法规范经济生活,保证经济有序运行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24.(多选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体现在哪些方面?()A.与宪法抵触的法律无效B.宪法是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所有法律都要体现宪法的精神和要求C.法律是宪法制定的依据D.与宪法抵触的法律有一部分也有效正确答案:AB 用户选择:25.(多选题)宪法的主要特征有()。

A.宪法与法律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B.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宪法规定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问题正确答案:BCD 用户选择:26.(多选题)关于不同的法律渊源之间出现冲突时的法律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之间的效力没有高下之分,发生冲突时由国务院决定如何适用B.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与地方性法规不一致的,适用地方性法规C.公安部的部门规章与民政部的部门规章不一致时,按照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处理,直接选择后颁布的部门规章加以适用D.某市经授权制定的劳动法规与我国《劳动法》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正确答案:ABC 用户选择:27.(多选题)根据《宪法》规定,下列哪些权利是公民享有的监督权?()A.集会、游行、示威自由B.批评和建议的权利C.罢免权D.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正确答案:BD 用户选择:28.(多选题)为什么说“近现代意义上的宪法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A.从政治上看,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巩固革命的胜利成果,防止封建势力复辟,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希望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B.从思想条件上看,以“天赋人权”、“人民主权”、“三权分立”和“法治”为主要内容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深入人心,以民主代替专制、以民权代替君权、以人权代替神权、以自由代替奴役的思想成为宪法产生的重要理论基础C.从社会的普及范围来看,宪法为资本主义国家所独有D.从经济上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要求建立自由的市场竞争,商品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平等自由观念也因此而成为普遍的价值追求正确答案:ABD 用户选择:29.(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宪法的内容与作用?()A.宪法确认和规范国家权力B.宪法维护国家法制统一C.确立和维护国家政治制度D.宪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30.(多选题)依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宪法监督实施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最高人民法院C.国务院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确答案:AD 用户选择:31.(判断题)各国宪法基本都以专章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确认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自由和利益。

A.对B.错正确答案:对用户选择:32.(判断题)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A.对B.错正确答案:对用户选择:33.(判断题)我国宪法对国家权力的确认集中体现为对国家性质的规定。

A.对B.错正确答案:对用户选择:34.(判断题)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A.对B.错正确答案:对用户选择:35.(判断题)在我国,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最高监督权。

A.对B.错正确答案:对用户选择:36.(判断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A.对B.错正确答案:对用户选择:37.(判断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矿藏、水流只能属于国家所有。

A.对B.错正确答案:对用户选择:38.(判断题)平等权是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原则。

A.对B.错正确答案:对用户选择:39.(判断题)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宪法内容有长有短,但规定的都是国家最根本的问题,是国家的根本法。

A.对B.错正确答案:对用户选择:40.(判断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

A.对B.错正确答案:对用户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