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同行

合集下载

类型教育视域下职业教育文化自信提升路径研究

类型教育视域下职业教育文化自信提升路径研究

文 / 刘凯 李婧摘 要: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围绕职业教育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挑战,分析提升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的必要性,提出结合实际情况优化路径,增强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的策略。

关键词:职业教育;文化自信;提升路径课 题:本文系2023年度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青年项目“类型教育视域下职业教育文化自信提升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3QN0346)、2023年度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青年项目“新时代陕西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3QN0344)的研究成果。

一、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的现实困境(一)职业教育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近些年来,职业教育发展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人才供给。

然而,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现实困境,一方面体现在区域之间的不平衡上,东部地区和南方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整体较快,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受到人才、资金、地域、生源等因素制约发展相对滞后,校际间的发展不平衡,以高职院校为例,“双高校”的虹吸效应影响明显,在招生情况、科研水平、教学竞赛、就业质量等方面远超过其他非“双高校”;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文化自信无法彰显。

(二)职业教育文化认同缺失职业教育文化认同缺失,导致出现了一种文化危机现象。

就其内部原因而言,首先,对职业教育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够,建设目标模糊,职业特色不够鲜明,出现模仿借鉴多,校本文化挖掘少,文化建设雷同现象。

其次,重视主题雕塑、绿化景观、文化长廊等外在物质文化景观塑造,对制度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挖掘不够,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涉及较少,缺乏系统性规划,导致学生对职业教育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入。

最后,职业教育文化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经验总结多、实证研究少、研究视角多元、可借鉴推广的有效路径较少等问题,导致有效理论供给不足,缺少科学合理、系统完善、契合中国实际的职业教育体系。

“三教”改革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教”改革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课博"三教”改革:巳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吴广顺林紫怡匕畝埶帝衍X摘要:“教师、教材、教法”三项改革是落实“职教20条”重要举措,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撑。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三教”改革的根本;教材是教学实施的载体,是改革的重要内容;教法是知识传递的路径方法,是改革的着力点。

本文从影响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主体、动力载体、动力引擎三个维度,探析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关键词「'三教”改革;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4C-0070-04总第480期202」・4 C 70“三教”是“教师、教材、教法”的统称,“三教改革”是指在新理念指导下解决好“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三个方面的核心问题。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其内涵提升、质量提优,必须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整合课程教材内容、创新过程教学方法,走改革创新和产教融合的新路子。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⑴。

这对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机遇,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做好“教师、教材、教法”三个方面改革,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教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主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是对教师责任的重要概括,传道授业的前提是教师必须*本文系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8-2019年度职业教育重点课题“适合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XHZDKT201801-4)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1-02-03作者简介:吴广顺,江苏省灌云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灌云,222200)正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林紫怡,钟山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49)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学生管理。

职业教育专业性、开放性、跨界性解读

职业教育专业性、开放性、跨界性解读

职业教育专业性、开放性、跨界性解读作者:张园园来源:《亚太教育》2015年第19期摘要:职业教育作为一个复杂的、开放的、多层次的有机系统,具有鲜明的特征。

其学科定位与性质问题既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逻辑起点,也是事关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发展与完善的关键问题。

本文以职业教育的性质入手,主要阐释职业教育专业性、开放性、跨界性,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同行专家的讨论。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性;开放性;跨界性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7-0195-02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体系中具有于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经济转型发展,职业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教育理论界对职业教育的研究也愈来愈多。

本文以职业教育的性质特征入手,阐释职业教育专业性、开放性、跨界性。

因为其学科定位与性质问题既是职业教育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也是发展与完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关键问题。

[1]因此本文对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进行探讨,以期为研究此话题者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职业教育的专业性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它从一开始就承担着为社会经济建设输送以技能型人才为主的任务,要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职业人才,其培养的学生则要具备某一或某类职业或岗位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以便直接适应专业岗位的需要。

因此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具有专业性,其专业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能够掌握从事某种社会职业必备的文化科学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其独特的人才培养目标,即以技能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有着极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强调学与用相结合,强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能适应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技术型专门人才。

此外,职业教育的就业也有着很强的专业对口性,以致学生能很快适应岗位需要。

大学生职业发展课心得体会通用7篇

大学生职业发展课心得体会通用7篇

大学生职业发展课心得体会通用7篇在写心得时,我们都要学会运用自身学到的一些知识,只有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悟写出来,才能得出一份优秀的心得体会,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学生职业发展课心得体会通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学生职业发展课心得体会篇1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完善,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对大学生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的要求日益提高,大学生求职择业和职业发展已引起了高校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构建大学生职业教育与发展服务体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是解决大学生就业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自身成才的需求。

职业发展教育这门课程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成学业,促进全面发展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

指导和帮助学生在学制系统中完成学习任务,完毕学业。

并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上告知学生全面发展,并逐步确立职业生涯设计目标,并从思想上、能力上和心理上预备求职。

我们身为一名大学生,对职业认识不强是客观存在的大问题,对职业认知不够,从而导致大学生在择业的时候,不能从自我认识出发,不能从兴趣、价值观、能力等方面深入分析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位。

在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学习的目的性,方向性不足。

或许,在考大学的时候,很多人能明确的认识到自己喜欢什么,知道将来选取哪个专业。

但这并不意味着随着高考压力压力解除,接触到不同于高中被动式学习的环境,每个人都能够明确的知道将来自己要走上什么样的道路。

很多学生要么对学习感到很茫然,要么就跟风的去考各种各样的证书。

最终直到毕业的那天,才认识到大学四年的时间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这也将导致择业的时候,不清楚职业的具体要求。

对选择的职业不喜欢从而跳槽,或者没有获得所择职业要求的能力,在升迁的路途中并不顺利。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正确的`把握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形势和国家,各省市有关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和政策,按照社会需求确立就业期望和就业心理,树立正确的择就业观念和就业取向,了解大学生就业程序,把握一定的就业技巧,以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

应对职业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

应对职业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

应对职业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全面提升中职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校长朱泉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重庆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精神,围绕为“缩小贫富、城乡、区域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战略目标实施提供支撑和服务,促进我市中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的精神,现就应对职业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全面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中等职业教育地位与作用的认识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全民族文化知识、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输送国家产业建设大军新生力量的基础工程;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缩小贫富、城乡、区域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正确领导和大力推动下,中等职业教育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在服务中深化改革、在贡献中加快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但是,面临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中等职业教育仍是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整体水平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需要还有很大差距,质量、规模、结构、效益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突出表现为:学校办学条件还相当薄弱;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还需要强化;教师队伍特别是“双师型”教师数量短缺,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亟待提升;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不够紧密,人才培养的市场针对性不强;职业学校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不畅,社会吸引力不足;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教学信息化程度不高等等。

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充分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发展所提出的各种新要求,把工作的重点加快转到基础夯实、内涵建设和质量提高为主上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切实走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我市实施“缩小贫富、城乡、区域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战略目标、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

新形势下高职专业教师如何提升执教能力

新形势下高职专业教师如何提升执教能力

新形势下高职专业教师如何提升执教能力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而高职专业教师是高职教育的中坚力量,承载着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的重任。

但是,在新形势下,面对教育领域的新问题和新需求,如何提升执教能力成为了高职专业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深入了解教育新形势,提高认识首先,高职专业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和把握教育新形势,提高对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的认识。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不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形势下,教育发展要紧密结合时代和经济的需求,要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技能人才。

高职专业教师应该认识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经过了初步的发展和扩张阶段,进入了质量一流,以提高素质和能力为核心的深化阶段。

高职专业教师应将其个人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调整为批判性思维和学习型组织等今天世界对于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

二、关注实践教学,积累教学经验其次,高职专业教师要关注实践教学,积累经验。

高职专业课程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教师是否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提升执教能力的重要因素。

教师应该加强与企业、行业的联系,参与实践项目,并且将自己在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通过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教师不仅能更好地融入行业发展,让所授课程更具市场价值,也可以让教师提前预判未来的工作环境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和就业。

三、保持学习状态,提高学科水平除此之外,高职专业教师还需要保持学习状态,提高学科水平。

高职专业课程涉及的知识点繁多,而学科水平的提升可以让教师更好地掌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学科内在的逻辑和体系。

教师应该在课余时间注重学习,不断提高学科水平。

可以参加相关行业的论坛、学术会议等活动,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行业专业人士交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推动个人职业成长和发展。

四、关注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果同时,高职专业教师还应关注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谱写新时代职教新篇章

谱写新时代职教新篇章

谱写新时代职教新篇章新时代,新征程。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对人才素质和数量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面对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需求,职业教育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进行改革创新,谱写新时代职教新篇章。

一、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新时代职教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立德树人方面,职业教育要不断加强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职业教育要在教育教学中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体育素养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业技能之外,还具备广泛的知识面和综合能力,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深化改革创新,优化教学模式新时代职教的改革必须深入到教学模式的优化上。

要推动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要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助,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加强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深化,注重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贴近实际需求和产业发展。

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注重关注新兴产业的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对专业课程进行更新和调整,开设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激发教师的工作激情,使其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路人。

三、拓展国际交流,提升办学水平新时代职教的发展需要与国际接轨,拓展国际交流,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提升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项目,与国外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要积极推动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学生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和实习,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探索职业教育的新模式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探索职业教育的新模式
时。
参考 文献 :
[] 1 毛晓 明,陈少华 .关 于 高校 开 展 “ 语教 学 ” 双 的思 考 [ . J 】 高教探 索 ,0 42. 2 0 () [] 2 姜诚 .双 语 教学 与 专 业 人才 的培 养 [ ] J .教育 与 培 训 ,
20() 04 2 .
5 . 索 中逐 步建 立对 双语 教学 的 评估考 核机 制 。 在探 学
发展 , 并在 整个经 济 和社会 发 展 中发


企业 因 为招 不到 各 种 适 合 企 业要 求
的技 术人 才而 束手 无 策。 种 状况在 这 经济 相对 发 达 的沿 海 地 区 已 存在 一 段 时 间 , 广 东 汕 头 , 种 情 况也 较 在 这 为严 重 。汕头 地处 我 国东 南 部沿 海 , 是 我 国近 代 著 名 的商 埠 和侨 乡 , 自
丽的风 景 。
4教书 育人要 讲 究实 效 , . 双语 教 学 的开 展决 不 能 以牺 牲教 学内容 或教学 质量为 代价 。 师要在 不断调 整 自己的 教 授课 方 式 , 证授 课 质 量的 前 提下 , 保 以多 媒 体教 学等 方 式 增 大课容 量 。学 校 也应 适 当 地增 加 双语 课 的实 际授 课 学
相关 专业 教师 随 机 听课 , 后 交流 等 方式 , 步完 善 双语 课 逐
教学 的每个环 节 。对学生 反 映强烈 的课 程 , 引起高 度重 应
视, 及时采取 应 急方案 。对 于经 多方 考察后 不具 备双 语教 学条件 的课程 , 暂 缓进行 , 条件 具备 时再 行开 设 。 应 待 不要
当的费用 补贴 。
该 把 它作 为一 项 系统 工 程 来 完成 。要做 出长期 的双语 教 学 人 才 引进 、 养 和储 备 计划 ; 成 良性 的双语 教材 引进 培 形 和编写 机制 ; 立完 善 的双语 教学 评估 与 考核 机制 。 以便 建 确 保源 源不 断地 向社会 输 送头脑 灵 活 、专业 基础 深厚 、 能 熟 练 运 用 英 语 与 国 内 外 同行 交 流 的 高 素 质 的 复 合 型 人 才。我们 相信 , 只要 通过 各教 育职 能部 门以及 高校 师生 的 共 同 努 力 ,双语 教学 最 终会 成 为高 校教 育 改 革 中一 道亮

2024年校长培训开班仪式讲话(三篇)

2024年校长培训开班仪式讲话(三篇)

2024年校长培训开班仪式讲话各位教育工作者:在新学期来临之际,区教体局组织全区中小学校长培训班,旨在为大家搭建一个交流思想、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这对于促进我区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我分享一些关于我区教育工作的思考和探讨。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将其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特别是区党代会提出实施科教兴区战略,致力于构建与城市转型相匹配、满足群众期盼的教育体系。

我区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办学条件大幅提升,教育资源优化整合,教育品牌逐步树立,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区教育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

教育均衡发展任务艰巨,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教育环境需进一步优化,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缓慢等问题亟待解决。

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发展,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关于我们要办什么样的教育,我认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对于渭滨区而言,教育发展应体现在智力、形态、和谐和精神四个支撑上。

我们要努力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保障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构建现代教育体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在如何办好教育方面,我们要科学规划,加强班子建设,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强化教研活动,创建和谐校园。

管理者应提高自身素质,具备责任、忧患、廉洁意识,勤学善思,务实肯干,同时要精细、规范、创新管理。

我衷心希望全区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创新实干,推动渭滨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为建设幸福渭滨、西部强区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2024年校长培训开班仪式讲话(二)本次全市中小学校长培训是局党委决策部署的重要行动,旨在培养一支具备新思维、高境界、精湛管理和强大素质的教育专家型管理团队。

通过培训,校长们应勇于探索、创新实践,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和风格,为教育改革与发展贡献力量。

以下是对原文内容的官方语言改写:(三)各位校长:本次全市中小学校长培训行动计划,是局党委作出的战略决策,对于培养高素质的教育管理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心得体会精选5篇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心得体会精选5篇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心得体会精选5篇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心得体会篇1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明确指出:“发展与培养是不能给予或传播给人。

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

”就教师而言,“自己的内在的活动与努力”就是教师的自主学习和实践。

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鲜剂”,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充分为自己“充电”、“蓄能”、“吸氧”、“补钙”,才能源源不断地接受源头活水的补给。

一个教师要从事研究,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等,能在实践中恰当地运用,了解教育动态,掌握一些新的.教育理念。

在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教师更应强调自主学习。

教师要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唤醒自主学习和成长意愿,克服等待和依赖的惰性的想法与习性,在日常教育教学的同时,依据自身专业发展的个性需求,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研修,促进专业的自我发展和成长,持续提高自身的教科研水平。

首先,给自己制定出学习计划,每周学习一篇教育理论*,每月订阅一本教育杂志,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并作学习笔记。

多看现成的教育报刊杂志,及时掌握学校教育科研的新动向、新思路和热门话题,多了解各种专门性的科研信息,为日后进行科研选题积累资料。

在学习时要注意方法,以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作为衡量标准,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进行梳理,确定问题,形成学习专题,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循序渐进地学习、实践。

同时,用适当的和理解的方式,对自己平时的学习情况做积累性的记录,把这些记录整理成学习文件夹,这样不仅可以作为自我学习的评价,还能帮助自己认识学习的实力、缺点、倾向、习惯以及下一步的学习需求。

此外,还可以有意识地从批判的角度去阅读,学会与书本对话,养成在书的边缘空白处写下评语、随感等的阅读习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在借鉴他人的教育教学经验及理念的同时,建构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并以此来审视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研究,以优化教学。

“差异化战略”引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以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经济管理专业为例

“差异化战略”引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以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经济管理专业为例

城 市 的功 能定位 及 产 业特 点 来 设 置 、调 整 专 业和 教 学 内 教高 [ 2 0 0 6 】 1 6号文件 《 教 育 部 关于 全面 提高 高 等职业 容 ,根 据 区域人 才规 格和 技 术 发展 实际 确 定人 才培 养 目 教育 教 学质 量 的若 干 意见》 对办 学 方 向专业 设置 提 出 了明 标, 把教 学完 全融 入到 当地市 场 与企业 中。只有 这样 , 才 能
应 该 以企 业 的实 际 需 要 为 出 发 点 , 通 过 对 有 关 单位 的 了解 , 把 握 用 人
会发 展 的服 务 中。因 此 , 高职 院校 要办 出特 色 , 首 先必须 突
单 位 的 需求 特 色 ,有 针 对 性 地 为企 业 量 身 定 做 地 培 养 企 业 发 展 所 需 出“ 区域性 ” 特点 , 在“ 服务 性 与 实用性 ” 上做 努 力。 学校 的 要 的 高端 技 能人 才 , 确 保 高 等职 业 教 育 的健 康 发 展 。 办 学定位 、 发 展 目标 都要 紧贴 区域、 行 业 的特 色 , 根 据所 在 关键词 : 职 业 教 育 差 异化 发 展
确要 求 : “ 高 等职 业 院校 要及 时跟 踪市 场 需求 的变化 , 主动 使职 业 教育 和 经济 发展 紧 密相联 , 才能整 合地 方物 质 资 源 适 应 区域 、 行 业经 济 和 社会 发 展 的 需要 , 灵活 调 整 和 设 置 和 智力 资源 , 增强 学校办 学 活力 , 形成 鲜 明的办学 特 色。同 专 业 是 高等 职 业 教育 的一 个 重要 特 色 。 ” “ 真 正 了解 市 场 时, 也 只有 立足 于 区域经 济 , 为市 场 提供 “ 适销 对路 ” 的“ 产 ( 客户的 ) 需求 、 制定 行 之有 效 的高职 院校 营销 战略 和如 何 品” — — 高 技 能人 才 , 才 能 更好地 解 决学 生就 业 问题 , 体 现 满足 就业 市场 的需求 , 是高 职 院校 的普遍 短板 ” _ 1 I 。 所以, 提 “ 以服 务为 宗 旨, 以就业 为 导 向” 办 学 方针。 升 学 院 的 内 涵建 设 、 企 业 需 求市 场 与 高职 院校 对 接 , 这 对 2 . 3 职业 教 育 差异 化 发展 有利 于 学生 个体 的发展 现 高职 院校 的生存和 发 展起着 生 死攸 关 的作 用。 在 有 不 少 学生 有 厌 学情 绪 , 通 过 与 学生 的交 谈 , 我们 了解 到厌学 的主要原 因是学 习 目的不 明确 , 而这又 主 要是 因 为 2 0 0 9年 , 全 国独 立 设置 高 职 院校 1 2 1 5所 , 招生 3 1 3 对今 后 的工作 环 境和具 体 的工作 内 容不清 楚。现在 的学 生 万人 , 在校生 9 6 5万人 。高 等职 业教育 成 为培 养 高技 能人 可塑 造 性 很强 ,一 旦他 们 有 了 明确 的 工作 目标 和 学 习 目 才的 主力 军 。高 等职 业教 育 坚持 贴近 地 方产业 , 积 极 主动 标, 他 们 的潜力 就 可 能得到 极 大发挥 。 “ 差 异化 战略 ” 的目 与 行业 企 业 合作 , 努 力 为经 济社 会 发展 服 务 , 1 0年 来培 养 的就是 让 学生 一进 校 就 能看 到今后 的 就业 岗位 , 对今 后从 了近 1 3 0 0万 高 素质 技 能型专 门人 才 ,为加快 我 国工业 化 业 所 需 的知 识 、 技 能和 素质 有一 个清 醒 的认识 。 进 程提 供 了 重要 的人 力 资源 ,为加 快 发展 先 进制 造业 、 现 3 实行差 异化 战略 , 明确 了学 院办 学方 向 代 服务 业和 现代 农 业做 出 了积 极 贡献。高 等职业 教 育作 为 面 对着 高等职业教 育发展 的大 好时机 与挑战 ,学院领 高等教 育 发展 中的一 个 类型 , 肩 负着培 养 面 向生产 、 建设、 导把校企 合作 、工学结 合 的人 才培养 模式作 为我 院深化 学 服 务和 管理 第 一线 需要 的高 技能人 才 的使命 。 校 改革 的切入点 , 全面 推行 以就业 为导 向, 以专业建 设 为龙 2 职 业教 育 实行差 异化 的必 要性 头, 以课 程改 革 为核 心 , 以工 学结 合 为切入 点 , 广泛 开展 市 所 谓 差 异 化 战 略 又 称 别 具 一 格 战 略 ,是 指 为 使 企 业 的 场调查 、 全程全 方位展开校 企合作 的办学理 念。 全院各专 业 产品与 竞争 对手产 品有 明显区别 ,形成 自身特 点而 采取 的 都在积 极加快人 才培养 目标 指定和 课程 改革 的步伐 ,我 们 战略。 管理 大 师德 鲁克在描 述企业 的定 义时 曾这样 说过 , 企 经济管理 专业 ( 农业职 业经理人 方向 ) 也在努 力探 索具有 特 业 的宗 旨只 有一个定 义 , 这就是创 造顾客 。 从 某种 意义上来 色 的专 业发展 道路。 我院 经济管理 专业( 农业职 业经理人 方 说, 创 造 顾 客就 是创 造 差异 , 有 差异 才 能有市 场 , 才 能在 强 向 ) 就专 业培 养 目标 、 人 才培 养 的模式 、 课 程 的改 革具体 方 手如林 的 同行 竞争 中立于 不败 之地。 与企 业经 营一样 , 学校 案进行 了深层 次 的研 究 ,以重庆 万州农 业职业经 理人促 进 为社会 提供人 才 , 用人 单位 就是 学校 的客户 , 办 学 的过程就 会 为依 托 , 提 出了 以培养 农业 企业 ( 农 业合作 社 ) 一 线职 业 是不 断创 造客 户、 满足 客户 需求的过程 。 企 业在市场 经济 发 经理人 为主 的差异化人 才培养 方案。 经济 管理 专业( 农业 职 展到 一定 阶 段后 , 只 有 走“ 差 异 化” 道路 , 通过 市场 细 分 , 以 业经理 人 方向 )为万 州职业 经理人 促进 会 的相 关企业 培养 满足 目标客 户的需 求 , 才能在市 场竞争 中立足 。 线职 业经理 人。我 院也 是万州 农业职 业经理人 促进 会副 2 . 1职 业 教育 差 异化 发 展 有利 于解 决 供 求 矛盾 现在 理事单 位 , 农业 企业积 极参 与学校 的专业 建设 、 课 程 改革和 的 高等职 业 院校 面 临着 巨大 的 需求市 场 , 但企 业 ( 学校 ) 的 教材开 发 , 并优 先 为学 生实 习和 就业提供 岗位。 “ 产品” 仍 出现销 路不 畅 的局 面 。 这表 明现 在学校 培 养 的毕 参考文献 :

事业单位行业发展趋势

事业单位行业发展趋势

事业单位行业发展趋势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事业单位作为国家公共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其涵盖了教育、医疗、科研、文化等多个领域,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事业单位行业也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

一、服务多元化与专业化并重随着社会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事业单位所提供的服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范畴。

以教育领域为例,除了常规的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在线教育、终身教育等新兴模式不断涌现,满足了不同人群在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

医疗领域也不再仅仅是治病救人,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服务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这种服务的多元化趋势要求事业单位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

与此同时,专业化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在科研领域,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对于科研人员在特定领域的深入研究和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文化领域,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需要专业的人才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技艺。

二、信息化与数字化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事业单位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一方面,信息化手段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通过建立数字化的办公系统,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资源的共享和流程的优化,减少了繁琐的手续和重复劳动。

另一方面,数字化为服务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

比如,在医疗领域,电子病历、远程医疗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患者能够享受到更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在教育领域,线上教学平台、智能教育软件的出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优质教育资源能够惠及更广泛的人群。

三、强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事业单位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有限的问题。

因此,如何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成为了当前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文化事业单位中,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如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等,不仅能够传播文化,还能为单位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

在科研领域,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实现产学研的结合,既有助于促进科技进步,也能为单位创造经济效益。

职业发展2024年的就业趋势与就业市场

职业发展2024年的就业趋势与就业市场
和需求
Part Six
案例背景:某公司高管成功转型为创业 企业家
成功因素:坚定的信念,持续的努力, 良好的心态
转型原因:追求个人价值和职业发展
经验教训:明确职业目标,制定转型计 划,勇于面对挑战
转型过程:不断学习新知识,积累经验, 拓展人脉
启示:在职业转型中,需要不断学习, 勇于创新,敢于挑战自我。
持续学习:定期参加培训、阅读专 业书籍、关注行业动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提升软技能:提高沟通、协作、解 决问题等能力
建立人脉:拓展人际关系,与同行 交流经验,获取更多机会
建立个人品牌:明确自己的专业领域和优势,通过社交媒体、博客等方式展示自己的 才华和经验。
拓展人脉网络:积极参加行业活动、研讨会等,结识同行业的专业人士,扩大自己的 人脉网络。
人工智能、大数据、 云计算等新兴技术 领域的高技能岗位 需求将持续增长
传统行业的数字化 转型也将带来大量 的高技能岗位需求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 展,国际商务、金 融、法律等高端服 务业的高技能岗位 需求也将增加
创新和创业将成为 未来就业市场的关 键词,具备创新和 创业能力的高技能 人才将更加抢手
跨界融合:不同行业之间的融合,如互联网+、金融+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 远程办公和自由职 业逐渐成为可能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 成为自由职业者, 追求更灵活的工作 时间和更高的收入
企业也开始采用灵 活就业的方式,降 低人力成本,提高 工作效率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 支持灵活就业与自 由职业的发展,提 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和保障
远程办公:随着 互联网技术的发 展,远程办公成 为可能,许多公 司开始采用这种 工作方式,为求 职者提供了更多

浅析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以盐城市为例

浅析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以盐城市为例

者 ,高职教育是其中重点发展 的类 型。因此 , 业教育在经济 与高等 职
职业教育为 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是高等教 育发展的必然趋 势。 盐城市 ,面积 15万平方 公里 ,人 口 85万 ,是 江苏省 面积 第 . 1

省级示范属于第 二梯 队,其他公办高职 院校 属于第三梯 队,民办高 职 院校属于第四梯 队。总体来看 ,盐城市高职 院校 不仅数量少 ,而且层
22 ・月 0_ 9 ・ 1- q
学 理 现 代衾 术・ 论 等
浅析 高等 职 业 教 育服 务地 方经 济 发展
以盐城 市 为例
朱玲 玲 ( 城 纺 织 职 业技 术 学 院机 电工 程 系 盐

江苏
盐城
24 0 ) 2 0 5
要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地 方经济发展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根本 ,地 方经济社会发展状 况又制约着地方 高职教 育发展。如何促使 两者进 行
看 ,劳动力市场需求量最 大的是具有一 定知识 的技能性 、操作 性劳动


பைடு நூலகம்
盐城 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和特征
1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状况 ( ) 高 等 职 业 院 校 数 量 少 ,层 次 偏 低 1
目前 ,盐 城 市省 属 的高 职 院 校 仅 2所 ,地 方 高 职 院 校 3所 ,一 共 5所 , 目前 高 职 院 校 大 体 分 为 四个 层 次 , 国 家 级 示 范 属 于 第 一 梯 队 ,
次偏低。

人 口第二的大市。盐城是长三角地 区一座 正在崛起 的新兴 工业城
市。“ 十一五 ” 以来 ,工业投资 每年都保持着 3 %以上 的增 长速度 , 0 工 业 增 加 值 平 均 每 年 增 长 2 % 左 右 … 。 全 市 形 成 了 汽 车 、纺 织 、机 0 械等支柱产业和风电 、环保 、造船 、新光 源等一批新兴产业 。盐 城工 业特色鲜明 ,是江苏最大的汽车 和纺织 业生产基地 。海洋生 物优势突 出,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对 于这样 一个沿海新兴工业城 市 ,其高 等职业教育必将面临着前所未有 的机遇 ;当然 ,在高等职业教 育服务 地方经济 中也必将面临许 多新 的问题和挑战 。因此 ,研究和探讨 高等 职业教育如何提高服务地 方经济能力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评定 、学生投票 、问卷调查等一 系列程 序 ,精 心挑选 出公选课 中内容 好 、教学质量高 、学生普遍欢迎 的 “ 精品课程 ” ,并 积极实行激励 措 施 ,制定持续的鼓励扶持政 策。 2 .提高公选课教 师力量组成 ,加强教师培养 独立学 院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设 置专业 ,一般都是新兴 的 、热门 的 应用型学科 ,特别重视培养学生 的实际操 作和分 析解决 问题 的能力 , 使其拥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这对公选课 的教师队伍也提 出了相应的 能力 和素质要求 。独立学院教师组成 以退 休的母体学校退休 教师和刚 毕业 的年 轻 教 师 为 主 。 针 对 年长 的 教 师 ,学 校 应 鼓 励 科 研 能 力 强 、教 学经验 丰富 、学术水平高的教师走上公 共选修课 的教学 ;针对 年轻教 师也需加强培养 ,可根据课程的需要 ,安排相应 的教 师外出进修 、考 察,加强培训 ,开展各种教研和交 流活动 ,提高年轻教师 的能力和素 质。同时,更应该聘请校外学者 、专家 ,尤其 是实践经验丰 富的企事 业单位 的专业人士来校开课 ,以与独立 学院开设 的新 兴热门的应用 型

“十四五”时期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建构

“十四五”时期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建构

“十四五”时期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建构作者:王忠昌侯佳来源:《教育与职业(上)》2022年第04期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规划及愿景目标的制定提供了纲领性指导。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各省结合各地教育发展实际,相继公布了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其中,关于“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容成为新发展阶段职业教育“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依据,也为构建新时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格局提供了纲领性指引。

一、“十四五”时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一)政策指引:落实新发展阶段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高质量是衡量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标准。

“十四五”时期,国家在已经出台的职业教育相关政策中,都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同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到2025年,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加鲜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

与此同时,各省根据国家关于“十四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指引,在制定公布的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都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新发展阶段,通过对各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文本的分析,不仅有利于从整体上贯彻、落实、实施“十四五”时期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而且有利于各省加强职业教育的沟通交流、合作帮扶和经验分享。

(二)问题导向:转变新发展阶段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当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全面建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社会吸引力不断增强。

但是,职业教育仍存在几个关键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及改革思路

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及改革思路
D a a ja u nB ou n
Ab t a t s r c :Ba e n t e S n o d l c o l e iw o h n s e c i g t e p s a es msu o t o sa d tc n q e n h w t r v s d o h e irMi d e S h o ve fC ie et a h n , a s g u p s me meh d n e h i u so o i o e r h o mp s d n s e r i gi tr s n t e t ’la n n e e t d i rv a h n f ce c n e u t. u n a mp o et c i ge in y a dr s l e i s
阶 段 招 生 和 在 校 生 比例 均 达 到 5 % 以上 ,一 些 大 中 城 市 则 达 6
资源和社会保 障部 预测 :0 0年 中国城 镇劳动 力供给 总量 将超 21 过 24 0万人 ,但经济发展可 以提供的就业 岗位 为 1 0 0 0万个 , 2 供需 缺 E高达 1 0 l 0万个 , 2 与此 同时 , 尚有 1 多农 业富余 劳动 亿 力有待转移 。在严 峻的就业 形势下 , 职者降低 自身求职预期 , 求
关键 词 :职业教 育; 素质提升 ; 经验 总结; 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 :G 0 文献标识码 :A 87 文章编号 :0 0 83 ( 1)3 03 — 2 10 — 1 62 02 — 19 0 0
1 当前 职 业教 育面 临的现 状 和 问题
在当今 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 ,职业教育应把 培养 学生 的 自 主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放在 首要 位置 ,充分 发挥 学生 的个 性特长 , 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 发展的要求 。但 是 , 由于经济社会 的快速发展 , 人们 的观念思想也都 有 了新 的变化 , 一些 突出的矛 盾和问题 在一 定程度上制约 了职业教 育的发展 。首先 是学校招 生难 。这主要 是受 到“ 普高热” 的影响 , 大部分学生初 中毕业后都 选择继续 读高中 , 而不是进入 职业 学校学 习 , 这就使得 职业 学校 生源 减 少 且 质 量 下 滑 。 次 是 毕 业 生 就 业 难 。 国劳 动 力 市 场 目 其 我 前并将长期处 于供 过于求的状态 , 社会就业形势 日趋严峻 , 人力

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略——《江苏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2年)》解读

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略——《江苏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2年)》解读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国家一般课题“县域职业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研究”(BJA17008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C【文章编号】1005-6009(2020)84-0029-062020年7月,《江苏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出台,作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中层设计”,[1]《行动计划》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提出7大任务20条具体举措,被视为江苏版的“职教20条”。

文件出台后,引起各方热议,使得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在江苏再次吹响。

作为在全国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省份,这份政策文本体现了怎样的目标指引?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又有哪些为全国发展探路的创新性举措?理清并回答好这些问题,有助于系统把握《行动计划》的总体思路,推动《行动计划》落地,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改革探索“江苏方案”。

一、坚持目标导向,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义每一时代都有其标识性的概念,高质量发展首先是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标识性概念加以提出,[2]之后迅速传播至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各个领域。

《行动计划》以“高质量发展”作为标识性概念,并非盲目跟风,而是对江苏职业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深刻把握。

作为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发祥地,江苏曾创造出职业教育领域的多个“全国第一”,近年来,主要质量指标一直领跑全国,且连续13年保持普职比大体相当。

进入新时代,江苏职业教育需要回答好“三张问卷”:如何使职业教育由人们的无奈选择转变为理性选择乃至首要选择,如何破解人民群众对多样化优质职业教育需求与目前粗放单一的职业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如何破解职业教育自身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

[3]“三张问卷”为新时代江苏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性引领,即如何在社会需求和个人愿望之间求得最大公约数。

大学生就业与企业发展同行

大学生就业与企业发展同行

大学生就业与企业发展同行引言大学生就业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与此同时,企业发展也在不断壮大和变革,对高素质的大学生人才有着迫切需求。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就业与企业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并分析其相互促进的作用。

大学生就业现状随着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根据统计数据,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许多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困难和职业发展的挑战。

而且,不少大学生有着较高的期望值和薪酬要求,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也面临一定的压力。

企业发展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

尤其是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金融服务等领域,对高素质大学生的需求更加迫切。

大学生是企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

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不仅仅是为了填补职位空缺,更是为了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大学生就业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大学生就业与企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相互促进的关系。

首先,大学生作为劳动力的一部分,为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他们带来了新鲜的思维和创意,推动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其次,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

企业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市场人才,为大学生提供了多样化和综合化的就业选择。

大学生就业与企业发展的互动方式在大学生就业与企业发展的互动中,存在多种方式和渠道。

首先,企业可以通过参与校园招聘活动、赞助学术科研项目等形式,吸引和引导大学生就业。

同时,大学生也可以通过实习、参加企业内训、参与产学合作项目等方式,获得与企业直接接触和互动的机会。

此外,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可以发挥桥梁作用,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和创业扶持。

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与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与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发展的应然之策与实践之治

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发展的应然之策与实践之治

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发展的应然之策与实践之治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要,职业教育教师的培训与发展变得愈发迫切。

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发展。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师的整体水平较低,存在着教学能力不足、师德师风问题突出、专业知识更新不及时等诸多挑战与问题。

为了提高新时代职业教育的质量,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势在必行。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加强对职业教育教师的培训和发展,促进其教学水平的提升,建立健全的师德师风评价机制,开展专业化教师培训等,将是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发展的关键路径。

只有通过科学系统的培训和发展,才能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00字】1.2 问题现状在新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教师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师德师风不够端正。

教师培训机制不健全,缺乏长效的培训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缓慢。

当前职业教育教师面临着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教学方法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难以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需求。

教师的职业发展路径不清晰,晋升和评价机制不够科学和规范,缺乏有效的发展保障。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教师的工作质量和教学效果,亟待寻找应然之策和实践之治来解决。

1.3 意义在新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职业教育教师发展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

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对职业教育教师的培训与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而应然之策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应然之策二: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成为关键的解决之道。

实践之治一:建立健全的师德师风评价机制,以及实践之治二:开展专业化教师培训,也为职业教育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实际的路径和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同行[摘要]随着经济危机的远去,国内经济强劲复苏,职业教育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机遇。

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应调整专业设置,使之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匹配;注重实践教学,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推进校企合作,实现教育经济双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实现与经济发展的同行。

[关键词]职业教育经济发展高越(1973-),男,山东滨州人,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理念与政策。

然而近年随着经济危机的深刻影响,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社会各行各业的从业标准和知识、技术含量日益提高,职业教育以其周期短、见效快、针对性强、适应性广、超前性好、注重动手实践操作、上岗技能操作、学科宽泛、培养实用型人才等特点,备受个人、企业、国家推崇。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十七届五中全会报告中指出,要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进一步指出:(1)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教育部2011年工作要点》中指出,要做好职业教育规划编制工作,完成《职业教育法》修订,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建设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由上可以看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国家行为,它必将为地方经济发展造就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必将成为“十二五”期间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推手。

二、职业教育应与经济发展同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检验职业教育能否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的重要标准。

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与经济发展同行,有针对性地培养经济发展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基础理论够用、实践动手能力强、思想素质高的技能型专门人才,服务于经济并促进经济的发展。

1调整专业设置,使之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匹配。

2011年3月27日国家发改委修订并发布了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共1399条,其中鼓励类750条,限制类223条,淘汰类426条。

鼓励类新增了新能源、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综合交通运输、公共安全与应急产品等14个门类,限制类新增了民爆产品门类,淘汰类新增了船舶和民爆产品等门类。

新目录全面反映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方向内容,更加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自主创新以及对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的支持,更加注重对产能过剩行业的限制和引导,以及落实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从战略的高度,以产业需求为依据,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主动认真开展市场调查和职业分析,紧密结合经济发展的需求,以产业结构及其变动趋势为导向,研究专业结构的设置,科学、及时调整专业结构,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的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建立合理的专业体系,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发展的能力,形成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专业设置,力量上要聚合,措施上要激励,要素上要倾斜,环境上要优化。

与产业结构配比相脱节的专业设置,可以通过专业评估其服务社会能力和毕业生就业率情况,确定其等级,对能力低、就业率逐年递减的学科、专业应严格控制或减少其招生规模,逐步限制其发展,以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专业体系。

2注重实践教学,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竞争异常激烈,就业竞争压力日趋增大,动手能力强、进入角色快、职业素质高的技能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青睐。

在一定程度上,实践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和长远发展。

因此,职业教育作为从业准备教育,必须把实践教育贯穿、渗透于各个教学和实训环节,通过课内实践练习、专项技能实训、多证并重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内实践。

每完成一定课时的理论教学,教师利用实物、模型、课件、图片资料、音像资料等教学设施,边示范、边讲解,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使理论与实践、感性与理性有机结合,让学生既了解仪器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方法与步骤,理解支撑实践技能的理论知识,形成初步的实践技能,又激发专业兴趣,培养职业规范意识。

专项技能实训。

这是为培养学生掌握一种专项岗位技能,在课内实践基础上,在校内全真模拟实训车间进行的全真模拟、任务驱动下实现教学做一体的专项训练。

车间布置采用实景、实物,实训项目来自于实际生产任务,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教师示范、指导为辅,既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真实的职业环境和职业氛围,又实现了学生与岗位零距离接触。

多证并重。

即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会计证、秘书证、导游证、人力资源师证、心理咨询师证等)+技能等级证(英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普通话合格证、驾驶证、造价员、监理工程师等)。

其核心是培养一专多能、一人多证的实用人才,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

3推进校企合作,实现教育与经济双赢。

推进校企合作,把局限于教育系统内部的职业教育行为转变为企业行为、社会行为,形成发展职业教育的合力,不仅提高了学生就业率,而且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借企业的管理理念,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即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在宿舍管理、学风建设、考研、就业等方面做到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实施、自我控制、自我监督、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遵从社会的相关制度与要求,并依此发展与完善自身;培养学生抗压抗挫折能力,既要有和困难作斗争的思想准备,又要用百倍的勇气去面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协作,达到事半功倍。

借企业的生产线,促进教育与经济同发展。

以现代产业体系为依托,在专业设置、人才标准和培养方案设计、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实训实习、就业指导、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形成合力,建设一批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集生产、教学、鉴定、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和专业性实训基地;鼓励企业接收学生进行市场调查、商业劳动、生产实习、产品推销等生产性实习实训和教师进行顶岗实践;鼓励企业依托职业教育进行职工培训、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4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当地经济发展。

职业教育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市场为导向,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厚基础、精专业、强能力的应用人才课程培养模式,邀请行业、企业共同制订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体系、师资配备、教材选用、实践内容,将各类产品、服务、职业资格的标准融入职业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服务当地经济发展。

继续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学校、学生及其家长在自愿的基础上形成合作关系,共同制定培养要求,动态淘汰和增补学生,围绕完成培养合格的定制人才而共同努力,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加快人才培养的进程,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

不断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1”模式是指两年在校内学习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1年在企业单位真实的生产和工作岗位环境中的顶岗实习;“1+1+1”模式是指一年基础知识、一年学职业技能、一年顶岗实习;“1+2”模式是指第一年在校进行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训练,第二、第三年到实习单位边工作、边学习;“3+1+2”模式是指在人才培养三年的六个学期中,用三个学期左右的时间完成课堂教学及实验课教学,用1个学期左右的时间完成课程设计及在校内教学基地开展课程实习,再用两个学期的时间开展毕业实践。

5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从2011年起,各地和各高等职业院校都要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

这是对职业教育目标和标准适应社会需要的程度、人才培养工作达到教育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

这是发挥社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广泛的支持与有力的监督作用,为用人单位识人、择人、用人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信息;吸收社会各行各业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

这是促进职业院校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和定位,自觉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自我保障和监控机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主动服从地方经济发展。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

在国家宽松的政策环境下,各行各业普遍参与,社会公众大力协助,职业教育必将抓住机遇,更新理念,变革模式,紧跟经济发展需求,面向人人,面向社会,在服务中不断改革,在贡献中不断发展,迎来其迅速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参考文献][1]时晓玲.2011年:职业教育发展开启由大到强的新征程[EB/OL]/zyjy/zyjyxw/201101/t20110106_409368.html,2011-01-06[2]张素珍.发展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转型[N].人民日报,2011-03-02[3]马树超,王琴,唐林伟.职业教育:非均衡状态下的协调发展——推进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11(5).[4]石伟平,刘晓.职业教育在经济危机中的“危”与“机”[J].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1).[5]乐传永,王清强.回顾与展望:2009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概况——基于对2009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的统计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0(1).[6]马洪超.发展职业教育助推经济社会发展[N].经济日报,2010-06-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