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引起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事件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常见预防接种后副反应的诊治和处置培训课件

常见预防接种后副反应的诊治和处置培训课件

过敏性 休克
+ + + +
+ + +
过敏性 紫癜
+ + + + + + + +
Arthus 反应
+ +
血管性 水肿
+ +
血清病 +
剥脱性 皮炎
+ +
我国常用疫苗的异常反应(2)
疫 苗 无菌 惊 厥 VAPP 精神 多发性 类中毒 重症多 听力 坏死性 类癫痫 胃肠道
化脓
症状 神经炎 反 应 形红斑 减退 筋膜炎 样反应 反 应
• 多种抗原均可引起本病,如食物、药物、微生 物、虫咬等,免疫接种也是常见的因素之一。
• 疫苗以病毒抗原或其中的化学药品作为半抗原刺 激机体细胞毒抗体而发生反应。
过敏性紫癜
• 临床表现
起病较急,一般在接种某些疫苗1-7天在接 种部位发生紫癜。各系统症状不一,大多以 皮肤表现为首发症状;尚见有其他系统的症 状出现
常见预防接种后副反应 的诊治和处置
谢广中 教授
谢广中教授,医学生物工程高级工程师,流行病学 兼职教授。前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流行病研究室 主任,华东计划免疫(协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疫苗流行病学和预防接种反应处理研究 工作。著有《预防接种反应和处理》、《预防接 种不良反应300例》等专著。发表论文数十篇。
急性局限性血管性水肿
• 临床表现 1.急性局限性水肿,除多见于注射部位的 肢体外,也常于皮下组织疏松处,如眼 睑、口唇、肢端等。 2.水肿处皮肤紧张发亮,境界不明显。 3.水肿质软,呈淡红色或较苍白,为不可 凹陷性水肿。
过敏性紫瘢

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处置培训课件

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处置培训课件

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处置
39
过敏性皮疹(治疗)
• 2 重症给予1:1000肾上腺素,剂量见“过敏性 休克”,静脉输液急救,吸氧。也可使用肾上腺
皮质激素,如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成人每日 100~200mg,儿童每日按5~10mg/kg溶 于10%葡萄糖液500ml中,7~10天一疗程, 以后改为口服泼尼松(强的松),成人每次10~ 20mg,儿童每天1~2mg/kg;儿童也可使用 2.5~5mg加在10%葡萄糖液100~250ml中 静脉滴注,7~10天后改为口服,同时使用大剂 量维生素C。
35
麻疹样皮疹
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处置
36
过敏性皮疹(临床表现)
(3)大疱型多形红斑:
接种疫苗后6~8小时或24小时内注射局 部及附近皮肤发生一至数个丘疹,并伴发热 ,3~5天后发疹处出现水疱,疱液淡
黄清晰不浑浊是其特点 。
有些可伴同侧淋巴结肿
大。经治疗均可痊愈,
预后良好。
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处置
37
卡介苗
90%~95%
b型流感 嗜血杆菌
5%~15%
乙肝疫 苗 成人: 15%; 儿童: 5%
发热 >38oC
-
2%~10%
-
麻疹/MMR
脊髓灰 质炎 (OPV)
破伤风
~10%
-
~10%*
5%~15% <1% ~10%
白百破DTP (百日咳)
接近 50%
接近 50%
* 局部反应率可能随着剂量增加而增加, 接近 50%~85% ** 症状包括腹泻、头痛、 和 / 或 肌肉疼痛
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处置
5
优 点:
• 1.一次接种免疫剂量小。 • 2.免疫力坚强而且较持久,产生免疫力快(

疫苗接种的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PPT课件

疫苗接种的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PPT课件

01
基因工程疫苗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造特定的蛋白质 或肽段,用于引发免疫反应。如乙肝
疫苗。
03
亚单位疫苗
只含有病毒或细菌的特定部分,而非整个微 生物,用于引发免疫反应。
05
02
减毒活疫苗
使用经过减毒处理的活病毒或细菌制成,进 入人体后会繁殖,刺激免疫系统。如麻疹、 腮腺炎和风疹疫苗。
04
合成肽疫苗
由合成多肽分子制成,模拟病毒或细 菌的表面结构,刺激免疫反应。
严重局部反应
如果宝宝出现严重的局部反应,如接种部位化脓、淋巴结肿大等,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 会给宝宝开抗生素或消炎药物进行治疗。在使用药物时,家长应严格按医嘱使用,避免自 行增减剂量或改变用药方式。
重度腹泻和呕吐
如果宝宝出现重度腹泻和呕吐症状,可能会导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就 医,遵医嘱进行补液和纠正电解质治疗。在治疗期间,家长应注意宝宝的饮食调整和护理 ,避免病情加重。
06
重组蛋白疫苗
使用基因工程方法制造病毒或细菌的特定部分 ,刺激免疫反应。
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01
02
03
预防传染病
疫苗可以预防许多严重的 传染病,如麻疹、风疹、 百日咳、流感等。
保护儿童健康
儿童时期的免疫系统相对 较弱,疫苗能提供额外的 保护。
社会效益
通过群体免疫,可以减少 疾病的传播,保护那些不 能接种疫苗的人。
透明度提升
政府和相关机构需要加强信息公开和 透明度,及时发布疫苗接种的相关信 息和数据,让公众更加了解疫苗接种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部分宝宝接种疫苗后可能出 现轻度腹泻和呕吐症状。家 长应注意宝宝的饮食卫生, 避免过度喂养和过度刺激。 如果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加 重,应及时就医。

群体性心因性反应 ppt课件

群体性心因性反应  ppt课件


新闻媒体导向
ppt课件
8

1、学校中
在学校,当发生疑似食物中毒、预防接种或传染病疫情后,由于 学生对疾病不理解,目睹病人发病情况,出现严重的恐慌紧张心 理,认为自己也吃了有毒食品,自己也“中毒”了或传染了,急 于想去看病,想让自己尽快确诊,整天紧张不安,无法休息,而 是到处打听,给自己不良的暗示 在这种自我暗示作用下,一些人相继出现心因性反应,表现出与 病人相类似的症状,但这些症状无器质性损害的基础,甚至无体 征表现。 这类人自觉地或经其周围人劝说要求治疗。
4、新闻媒体
如果仅从侧面或非正式途径了解情况并加以报道,有可能偏离实际情况,增加了群体心 理不安因素。
ppt课件
11

5、领导
当事件发生,政府领导现场指挥可能促使更多部门和各种人员加入现场处理,往往引起 相关人员更大的心理压力。

6、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救治不当 ,当疑似中毒病人或接触者涌入医院,某些医院医生的观点可能有从 经济利益考虑,来者不拒或唯恐治疗病人有失误,责任重大 所以,不管病情轻重,一律先用药(预防性),吊瓶(补液),消炎抗菌、利尿、护肝、 能量合剂等等全套用上。 如此种种,增加了心因性反应者以及单位领导的心理压力。
ppt课件 16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发病特点

主要发生在生理发育期的儿童少年中,以10~16岁学生多见, 且女生多于男生

临床症状多样性,可涉及多系统多器官

临床同样症状反复发作,前后类似
患者临床表现互相影响,互相模彷


临床症状和客观体征相矛盾
ppt课件
17
四、群体性心因反应事件的流行特征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NXPowerLite)ppt课件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NXPowerLite)ppt课件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分类
一般反应
1.不良反应 2.事故 3.偶合 4.心因性反应 5.不明原因
异常反应
山 东 省 实 施 扩 大 国 家 免 疫 规 划 暨 第 十 八 届 免 疫 预 防 综 合 技 术 培 训 班
疑似异常反应的分类
【排除偶合症和 心因性反应】
【排除偶合症和 心因性反应】
山 东 省 实 施 扩 大 国 家 免 疫 规 划 暨 第 十 八 届 免 疫 预 防 综 合 技 术 培 训 班
预防接种异常反 应 ++(NXPower Lite)
山 东 省 实 施 扩 大 国 家 免 疫 规 划 暨 第 十 八 届 免 疫 预 防 综 合 技 术 培 训 班
内 容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与处理
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方案 (关爱

山 东 省 实 施 扩 大 国 家 免 疫 规 划 暨 第 十 八 届 免 疫 预 防 综 合 技 术 培 训 班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与处理 内


基本概念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的原因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与调查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 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
心因性反应 指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或接种后 因受种者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性 反应。与受种者的精神或心理因素有关, 不是疫苗所引起的。
山 东 省 实 施 扩 大 国 家 免 疫 规 划 暨 第 十 八 届 免 疫 预 防 综 合 技 术 培 训 班
不明原因 指疑似接种异常反应经过调 查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仍不能明 确。
山 东 省 实 施 扩 大 国 家 免 疫 规 划 暨 第 十 八 届 免 疫 预 防 综 合 技 术 培 训 班

疫苗接种不良反应ppt课件

疫苗接种不良反应ppt课件

治疗
? 加强观察,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必要时 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 继发其它疾病。
? 严重者作对症处理。高热、头痛可给解 热镇痛药,腹痛者服颠茄片;腹泻可服 吸附或收敛药,如矽炭银或次碳酸铋, 每日2~3次。
? 高热不退或伴有其它并发症者,应密切 观察病情,必要时送医院观察治疗。
局部反应
— 反应过程是一过性的而不是持久性的; — 反应不会引起不可恢复的组织器官损害, 或功能上的障碍 (但卡介苗局部瘢痕除外 ); — 无后遗症。
常见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分类
1.按特异性 2.按临床表现 3.按反应性质 4. 按发生原因
非特异性:发热、炎症、结缔组织增生、无菌性化脓、 精神反应等
特异性:生物学、免疫学 局部、全身、皮肤、神经、肾脏、血液、骨骼、 关节、 淋巴系统 类型(1):一般反应、加重反应、异常反应、偶合症、
55%
*随着剂量的增加,局部不良反应率也增加,可达 50-85%。 **症状包括腹泻、头痛与/或肌肉痛。
罕见、严重反应发生率
反应
? 化脓性淋巴结炎
BCG ? BCG 骨炎
? 播散性BCG感染
Hib ? 不详
HepB ? 过敏性反应
麻疹/ MMR/
MR
? 注射局部红肿浸润:分为弱反应(≤ 2.5cm);中 反应(2.5~5.0cm);强反应(≥ 5.1cm)有局部 淋巴管/淋巴结炎者为局部重反应。
? 时间:大部分皮下疫苗数小时至 24小时或稍后, 局部出现红肿浸润,并伴疼痛,红肿范围一般不 大,仅有少数人其直径> 5.0cm。有的伴有局部淋 巴肿大或淋巴结炎、疼痛。一般在 24~48小时逐 步消退。
疫苗及预防接种反应的诊断处理
浙江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2008年6月

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及其处理幻灯片

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及其处理幻灯片
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
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 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 且疑心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响。
〔05年预防接种工作标准第五章第一节〕
AEFI聚集性:是指同一时间、同一接 种地点、接种同品种和/或同批号疫苗 发生2例及以上一样或类似的反响
预防接种是全世界控制传染病发生和 流行的最经济、最成功和有效的公共卫 生措施之一。
我国实施方案免疫后,所针对传染病 下降了99%。全国减少麻疹、百日咳、 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6种疾 病发病人数3亿人次, 减少相关死亡400 万人。
但无一种疫苗是绝对平安、绝对有效的。
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疫苗可预防传 染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同时疫苗品种 和接种人数的增多,预防接种异常反响 的发生明显上升,随着发病率的下降, 预防接种异常反响问题日益显现出来。
一个预防接种异常反响事件和一种暴露〔接种疫苗〕 的评价需要答复3个问题:①它是否能够产生?②是否 由它产生?③将来的情况?
通常依靠流行病学群体研究的方法来推断结论,并须 考虑以下6个问题:①联系的强度;②偏倚分析;③生 物学剂量梯度和剂量-反响关系;④有无显著的统计学 意义;⑤不同和屡次研究结果的一致性;⑥生物学的 合理性与一致性。除上述6个问题外,还应考虑预防接 种异常反响发生的时间性、普遍性、特异性和分布的 一致性等。
疫苗质量问题包括疫苗毒株、纯度、 生产工艺、附加物、外源性因子、出厂 前检定等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疫苗生产标 准或标准.
3. 接种事故:
由于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违反预防 接种工作标准、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 导原那么、接种方案,造成受种者机体 组织器官、功能损害
疫苗运输或储存不当 接种对象或禁忌证错误 接种部位或途径错误 接种剂量过多或重复接种 使用过期疫苗或注射器 错误使用疫苗或稀释液 接种前疫苗未检查或摇匀 不平安注射

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及其处理ppt课件

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及其处理ppt课件

与受种者及其家属的 沟通技巧和心理疏导
改进和优化建议
01
02
03
04
加强预防接种人员的培 训和管理
完善异常反应监测和报 告制度
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水 平
加强公众宣传和健康教 育
06
总结与展望
对当前工作的总结回顾
工作成果
01
成功完成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为保障
公众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定义
预防接种后发生的与预防接种有 关的健康损害
分类
一般反应、异常反应、疫苗质量 事故、实施差错事故、偶合症、 心因性反应、不明原因反应
常见异常反应及表现
01
02
红、肿胀、 发热等
全身反应
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 泻等
过敏反应
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 肿等
神经系统反应
社会参与
公众对预防接种的认知将不断提高,积极参与预防接种工作,形 成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
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持续学习
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为更好地开展预 防接种工作打下基础。
实践经验
积极参与实际工作,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团队合作
与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共同推动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
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疫苗可以保护易感人 群免受病原体的侵袭,降 低感染率和死亡率。
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预防接种是公共卫生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 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 意义。
预防接种的种类和程序
种类
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两大类。国家免疫 规划疫苗由政府免费提供,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 质炎疫苗等。非免疫规划疫苗则需要自费接种,如水痘疫苗 、流感疫苗等。

免疫接种的不良反应培训课件

免疫接种的不良反应培训课件
急性精神反应
是一种与精神因素或身体素质有关的急性反应, 在疫苗接种中偶可见到。常见的有癔症和急性休克性 精神反应。这类反应并非是疫苗直接所引起,而是精 神或心理因素所致,也称为心因性反应。在临床表现上 既不同于过敏性休克,也不同于晕厥。焦虑和恐惧是 主要诱因。这类病人的最大特点是主诉症状和客观检 查体征不符,而且意识并不丧失。各种症状常在患者 注意力转移或进入睡眠状态后明显减轻,预后良好。 有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癫痫、脑病和颅内损伤史者尤 易发生。
恐慌,加重病情。
免疫接种的不良反应
16
上海市精神卫消生中心癔教授原杜亚则松 提及出消癔治原则疗:
一了解:让病人了解癔征。
两同样:发病,无病同样治疗。
三隔离: 家长与孩子, 重症与轻症, 孩子与孩子。
四治疗: 心理, 环境, 暗示, 药物。
治疗
(1)一般不需特殊治疗,无须特别关注。如果病人在丧失知 觉时可用棉球蘸少许氨水置于鼻前,促其苏醒。
处理方法:保持安静和空气新鲜,轻者平卧,头部放低,
松解衣扣,注意保暖,口服温开水或温糖水; 一般短时即可 恢复。严重者可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或给予安钠加(苯钾 酸钠咖啡因)中枢神经兴奋剂。经过处置后,在3—5分钟内仍 不见好转者,应立即送附近医疗单位抢救治疗。
免疫接种的不良反应
12
常见的精神性反应
晕噘
是指被接种者在接种时,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和恐惧心理,而 造成暂时性脑贫血引起的短时间失去知觉和行动能力的现象, 俗称晕针。在空腹、过度疲劳、接种场所空气污浊、气候闷热 等情况下,易发生晕撅。晕瘚还多发生于精神脆弱的儿童和妇 女。临床表现多样,轻者有心慌、恶心、面色苍白、手足发冷、 发麻、全身出汗等,经过短时间休息即可恢复正常。严重者, 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出冷汗、四肢发冷、心跳缓慢、脉搏 无力、血压略有下降,并失去知觉。数十秒钟至数分钟即可恢 复清醒,一般可完全恢复或有l一2天头晕、无力。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报告及处理PPT培训课件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报告及处理PPT培训课件

告知义务
向受种者或其监护人告知疫苗接种的种类、作用、禁忌、可能出 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
健康状况评估
对受种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了解是否存在接种禁忌症,如发热、 急性疾病等。
过敏史询问
询问受种者及其家庭成员的过敏史,避免因过敏反应导致的不良后 果。
接种后的观察与护理
1 2
留观观察
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观察受种者是否出现异 常反应,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处理。
及时报告
一旦发现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应 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以便及时
展开调查和处理。
记录详细信息
对不良反应的症状、发生时间和 处理过程进行详细记录,为后续
的调查和分析提供依据。
特殊处理原则
针对不同症状进行处理
针对不同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症状, 如发热、皮疹、呼吸急促等,采取相 应的处理措施,如物理降温、抗过敏 治疗等。
严重不良反应的处理
对于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过敏性休克 、心脏疾病等,应立即进行急救处理 ,并及时转诊至医疗机构。
处理过程中的沟通与协作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在处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时,应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了解情况,安抚情绪, 共同协作解决问题。
协作调查
与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协作,共同开展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调查,分析原因并 提出改进措施。
0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
疫苗选择与使用
疫苗种类选择
根据疾病流行情况、疫苗接种方案和个体情况, 选择适合的疫苗种类。
疫苗使用方法
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和接种程序进行疫苗接种, 确保接种剂量和途径正确。
疫苗保存与运输
确保疫苗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保存和运输, 以保证疫苗的有效性。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与事故的报告及处理PPT培训课件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与事故的报告及处理PPT培训课件

04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与事故的预防措施
疫苗管理措施
疫苗冷链管理
确保疫苗储存、运输过程 符合温度要求,防止疫苗 失效。
疫苗验收与检查
对疫苗进行严格验收,确 保疫苗质量合格。
疫苗使用指导
为医务人员提供疫苗使用 指导,确保正确使用。
接种服务规范
接种前告知
接种后观察
向家长告知接种的必要性、注意事项 和可能出现的异常反应。
接种后留观30分钟,及时发现和处理 异常反应。
接种操作规范
医务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正确 的接种技术。
宣传教育与培训
家长教育
向家长普及预防接种知识,提高 家长对接种的认知和信任度。
医务人员培训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预防接种培训, 提高其专业水平。
社会宣传
通过媒体、宣传册等多种方式,向 社会公众宣传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和 安全性。
06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问题与挑战
报告系统不完善
目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与事故的 报告系统存在漏洞,导致部分病
例未能及时上报和处理。
处理流程不规范
在处理异常反应与事故时,缺乏 统一、规范的流程,导致处理效
果参差不齐。
公众认知度低
公众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与事故 的认知不足,影响及时发现和处
理。
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
处罚与追责案例
某医院因未按规定进行预防接种被罚款
某医院因未按照规定进行预防接种工作,被监管部门处以罚款,并要求立即整改。
某医生因违规接种疫苗被吊销执业证书
某医生因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被监管部门吊销了其执业证书,并禁止从事预防接种工 作。
某地区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不当被问责
某地区因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中存在不当行为,被监管部门问责,并要求其对异常反 应进行深入调查和处理。

疫苗接种引起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事件卫生部疾控局现场流行...

疫苗接种引起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事件卫生部疾控局现场流行...

图3 大庄镇接种甲肝疫苗事件的住院者年级分布
60
住院数
40 20 0
散 居
学 前 班
一 年 级
二 年 级
三 年 级
四 年 级
五 年 级
初 一
初 二
其 它
不同学校的学生住院率
70.0 60.0
50.0 住 院 率 %
40.0
30.0
20.0
10.0
0.0
水 刘 小 学
大 孟 小 学
塘 张 小 学
张 昌 小 学
安 朋 小 学
佃 庄 小 学
万 安 小 学
许 超 小 学
关 庄 小 学
王 印 小 学
东 彭 小 学
程 行 小 学
田 庄 小 学
大 庄 中 学
小 张 小 学
三 杨 小 学
西 彭 小 学
刘 集 小 学
万 安 中 学
儿童心肌酶调查结果
在D镇甲肝疫苗群体性事件中,患者多数临床表现为头痛、 头晕、胸闷、四肢麻木、乏力,少数出现呼吸困难、间歇性四 肢痉挛等症状,个别病例心电图异常,部分心肌酶指标有不同 程度升高。经对220名4~15岁接种甲肝疫苗的住院儿童心肌酶 检测结果,CKMB超过参考值160例,占72.7%,LDH超过参考值 49例,占22.4%,CK超过参考值61例,占27.9%,HBDH超过参考 值49例,占22.6%,AST超过参考值31例,占14.2%。
6.27
6.22
6.28
6.29
7.9
7.4
7.5
7.6
日期
7.10
多方努力,病人逐步出院




6月27日,卫生部首批专家抵达S县。6月28日,卫 生部部长高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劭明立 一行到达S县检查救治工作,下午卫生部部长高强 主持召开专家讨论会,讨论结论此次事件为一起 “接种甲肝疫苗后引起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事 件。 6月27日~7月2日,卫生部先后派3批专家对事件 进行调查,协助当地进行处理。 随着卫生部、省、市、县专家组和地方政府不断 采取有力的诊治措施和疏导工作,自7月1日开始 无新增入院病例,住院人数逐渐减少。 至7月10日,病例全部出院。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及调查处理(课件)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及调查处理(课件)

床表现、初步诊断、疫苗接种情况、发生反
应的时间和人数等。确定是否为应报告和调
查的疑似异常反应,如果是,则应完善相关
资料,做好深入调查的准备工作。

现场调查和收集相关资料
核实以后,即开展现场调查,收集的资料包括

临床检查资料(主要症状和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 果) 既往健康状况、家族史或过敏史 调查初次发时间与预防接种时间的关系


异常反应诊断小组结论

《条例》规定,异常反应相关的诊断应由县 级或以上异常反应诊断小组做出。 任何医疗单位或个人均不得做出异常反应的 诊断。
异常反应诊断小组根据详细的调查资料,对 疑似异常反应进行诊断和分类,确定疑似异 常反应与可疑疫苗的因果关联程度。


(五)异常反应诊断存在争议时

处理异常反应诊断存在争议时,接种单位或者受 种方可以请求接种单位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

接种操作等各方面均无过错。

发生率极低,但反应相对较重,需要临床处置,绝大多 数的异常反应经过临床治疗后不留永久性损害。 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国对异常反应的补偿采取的是一 种无过错补偿机制
(三)、事 故

由于疫苗质量不合格,或者由于在预防接
种实施过程中违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
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造成受种者

已采取的治疗措施和效果等相关资料
如病例已死亡,应当建议进行尸体解剖


收集预防接种相关信息
疫苗调查 疫苗进货渠道、供货单位的资质证明、疫苗购 销记录;疫苗运输条件及温度记录、冰箱是否存放其他物 品、疫苗送达基层接种单位前的贮存情况;接种疫苗的种 类、生产单位、批号、效期、来源、领取日期同批号疫苗

接种人员AEFI培训课件

接种人员AEFI培训课件
□免疫功能不全的人接种活疫苗后,可 能造成全身感染等异常反响。
□个别接种者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可能引 起晕厥〔晕针〕反响。
报告要求
报告范围 报告单位和报告人 报告程序 报告内容
报告范围 1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响报告范围按照发生时限分为以下情形:
——24小时内:如过敏性休克、不伴休克的过敏反响〔荨麻疹、 斑丘疹、喉头水肿等〕、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晕厥、癔症等。
AEFI分类
偶合症—— 偶合症是指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
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巧合发病。 心因性反响—— 心因性反响是指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或
接种后因受种者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 体的反响。
发生原因
疫苗本身因素
疫苗使用因素
个体因素 其他因素
毒株 纯度与均匀度 生产工艺
附加物
污染外源性因 子
1.不良反响:包括一般反响和异常反响
2.疫苗质量事故 3.接种事故
4.偶合症 5.心因性反响
AEFI分类——不良反响
不良反响—— 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标准接种后,发生的与 预防接种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响,包括一般反响和异常 反响。
一般反响—— 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 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响, 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 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病症。
++
百白破 + +
+++
破类
+
+
乙肝疫苗 +
甲肝疫苗
+
+
+
流脑疫苗
+
+

最新疫苗接种引起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事件卫生部疾控局现场流行25-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最新疫苗接种引起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事件卫生部疾控局现场流行25-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处理时,可遵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疫苗接种工作规范》和《疫苗接种管理办法》等有 关规定和要求进行。
问题2:何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 第四十条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
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 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第四十一条 下列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 (一)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 (二)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水刘小学接种当日发病情况
首例病例发生后,接种人员向学生、老师及在场部分家长解 释,这只是一般反应,不必恐慌,并继续接种。之后陆续出 现了5例类似症状的学生(其中女生4名、男生1名),引起了老 师的警觉。学校通知家长,接种疫苗的学生如有反应要到医 院看病。截止6月17日晚12:00,D镇卫生院共收治相似症 状的病例23例,发病年龄为7-12岁,男12例、女11例,其 中2例症状重,转县医院治疗(表1)。
甲肝疫苗禁忌症包括 ➢ 正在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严重疾病 ➢ 发热、体温超过37.5℃ ➢ 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 ➢ 过敏性体质 ➢ 孕妇
第二部分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教学建议:阅读和讨论,时间30~80分钟,介 绍事件发生经过,引发学员思考,回答学员的相 关问题,让学员总体了解事件过程。
➢ (六)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问题3 甲肝疫苗有哪些接种反应?
接种甲肝疫苗后出现 ➢ 过敏性紫癜; ➢ 注射部位表面出现糜烂、并有少量黄色渗出液 ; ➢ 注射后出现全身荨麻疹;注射后 5分钟出现过敏性休克; ➢ 变态反应性关节炎; ➢ 胃肠道反应; ➢ 偶合其他疾病死亡等都有报道。 ➢ 群体性癔病反应

苗接种引起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事件

苗接种引起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事件
Your company slogan
住院期间儿童李×死亡
6月26日省专家组调查分析,李×的直接死因为全身 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并最终因呼吸 循环衰竭死亡,家属拒绝尸体解剖。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主要为感染导致,使多脏器严
重受损。炎症反应不排除与接种甲肝疫苗有关。”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问题4 此类事件,到达现场后应该调查 那些内容?
发病信息如:患者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分布、实验室 检测结果、特别要关注首例病人、指征病例和特殊病 例的情况; 疫苗接种相关信息如:疫苗的生产厂家、批号、数量; 购买渠道、时间、运输和保存方式;使用的注射器情 况;接种方式等。 接种实施过程:接种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过程、接种场 所;接种人数;接种人员资质等; 其他可能偶合疾病的发病信息:肠道病毒引起的病毒 性心肌炎、链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化学性中毒等。
构成比%
0.7 22.3 72.6 3.4 0.3 0.7
6月19日
不详
1
2
Your company slogan
•性别分布:男性占54.1%、女性占45.9%,男 女病人数基本相同
50 40
住院数
30 20 10 0 1 2 图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大庄镇接种甲肝疫苗事件的住院者年龄分布
首例病例经过专家会诊,诊断为“疑似心肌炎”,早期伴 有心因性反应。
死亡病例核实
专家组对死亡病例死因为重症感染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根据临床资料判断,感染最可能为“中毒性菌痢”,与接种甲 肝疫苗无关。
Your company slogan

新冠疫苗接种心因性反应防范及处置指引

新冠疫苗接种心因性反应防范及处置指引
染,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第五 正确发布信息 部分 做好舆情监测
正确发布信息,做好舆情监测
❖ 通过官方途径及时正确发布相关信息,任何单位和个 人不经允许不得随意发布和传播。 ❖相关部门每日开展舆情监测工作,防止虚假信息传播, 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聚众事件发生,避免由此带 来的负面影响。
疗法,引导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致病的精神因素,帮助其认识疾 病性质。
(二)群体性处置
4 若诊断明确后,应避免重复检查和不良暗示,并对症治疗。
尽快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减少紧张气氛,缩短“非常状态” 5 的时间,有利于病例症状消失后回到一个安全的环境,不致再发。
在调查处置过程中,要防止媒体和相关人员的盲目参与,扩大事 6 态,参加现场调查的人员应保持镇定和良好的秩序,以防人为渲
现场巡查。安排医务人员现场巡查,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带离现场并对症处 理。
第四 部分
合理处置
(一)个案处置
❖当出现心因性反应个案时,医护人员应及时处置,并将受种 者转移到单独地点,避免他人围观。 ❖做好受种者及陪同人员/家属的心理工作,给予对症处理,消 除其恐慌和顾虑心理,稳定情绪。 ❖同时,医护人员应注意观察其余受种者留观情况,及时进行 心理疏导,以减轻心理压力。
❖根据接种环境合理安排接种流程,接种过程流畅,人流和物流 单向流动; ❖人员之间保持1米的社交距离。 2、现场秩序维持。 ❖根据接种现场情况安排足够工作人员维持现场秩序; ❖进校园接种可安排教职员工做好现场纪律管理,保持接种环境 安静。
3、正确把握禁忌症。 ❖现场安排医务人员进行健康问询,并测量体温,结合健 康筛查情况准确把握禁忌症; ❖如暂时不适合接种可安排后续接种。
4、健康筛查。
❖接种前应通过监护人或老师了解受种者当前身体状况,包括情绪等。 ❖如近期有过严重疾病,建议复查健康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教学建议:阅读和讨论,时间30~80分钟,介 绍事件发生经过,引发学员思考,回答学员的相 关问题,让学员总体了解事件过程。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基系网本站情或本况人删除。
S县位于安徽省东北边缘 15个乡镇、1个开发区,面积
2005年6月18日下午17:15分,SZ卫生局接S县 卫生局电话和传真报告
6月17日晚23时15分S县疾控中心接到疫苗接种 异常反应报告
上午8时30分至10时30分,D防保所对本镇水刘 小学的105名学生进行了甲肝疫苗预防接种,有 26名小学生接种后,出现头晕、胸闷、恶心、乏 力、肢体麻木等症状。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问题1:类似事件应该如何报告和处理?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及其医疗卫生人员发现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接到 相关报告的,应当依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时处理, 并立即报告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药 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 督管理部门应当立即组织调查处理。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第一部处,分请联系事网站件或本发人删现除。与报告
教学建议:阅读和讨论10~20分钟,重点是引 导学员讨论规范处理此类事件的相关要求和规定, 复习有关背景知识。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787平方公里,人口86万,农村 人口75万。是安徽粮棉油生产大 县。 DZ镇位于城北25公里,面积89平 方公里,33个行政村6.5万人;小 学26所、中学3所,约7000人。 6月16~17日,DZ镇防保所擅自 组织21名乡村医生,组成8个接 种组,在该镇17所小学和2所中 学进行了甲肝疫苗群体性接种工
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 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第四十一条 下列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 (一)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 (二)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 (三)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 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处理时,可遵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疫苗接种工作规范》和《疫苗接种管理办法》等有 关规定和要求进行。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问题2:何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 第四十条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学习目的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通过本案例的学习,学员应掌握
熟悉群体性心因性反应的特点和判定方法 掌握现场调查方法 分析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发展的因素 了解《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指示病人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刘某某,女,12岁,4年级学生,于6月17日上午10时 接种甲肝疫苗,接种后2~3分钟即出现头晕、胸闷、 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接种人员当即令其 休息,注射肾上腺素处理,未见明显好转,即转入第 三人民医院治疗。
问题3 甲肝疫苗有哪些接种反应?
接种甲肝疫苗后出现 ➢ 过敏性紫癜; ➢ 注射部位表面出现糜烂、并有少量黄色渗出液 ; ➢ 注射后出现全身荨麻疹;注射后 5分钟出现过敏性休克; ➢ 变态反应性关节炎; ➢ 胃肠道反应; ➢ 偶合其他疾病死亡等都有报道。 ➢ 群体性癔病反应
甲肝疫苗禁忌症包括 ➢ 正在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严重疾病 ➢ 发热、体温超过37.5℃ ➢ 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 ➢ 过敏性体质 ➢ 孕妇
17日中午12时发现病人6例,晚10时增加至23例,其 中两例转入县人民医院治疗。
18日上午又出现3例,累计26例。其中男13例,女13 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14岁,18日上午有2例出院。
S县已成立指挥领导小组,医疗救治组;立即停止该批 次疫苗的预防接种;对出现异常反应的26名接受疫苗 的接种者已被安排到S县人民医院进行观察治疗。
刘×妹,女,12岁,接种前健康状况良好,无发热及急性传 染病,无接种禁忌症,于6月17日上午10时接种甲肝疫苗, 接种后2-3分钟出现头晕、胸闷、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 手足麻木等症状,接种人员让其休息,并注射肾上腺素处 理,症状未见好转,送卫生院治疗,入院途中呕吐1次。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 (四)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 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 (五)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 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 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 (六)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作,共接种2444人。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D镇水刘小学发生首例病人
6月17日上午,接种组来到大庄镇水刘小学接种甲肝疫 苗。开始时,接种在教师办公室进行。由于秩序太乱,学 生和家长人多拥挤,影响教师办公,后改在教室接种,按 学前班至高年级的顺序进行。当接种到四年级时,接种学 生中出现了首例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