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延迟性心因反应误诊1例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延迟性心因反应误诊1例

【关键词】小儿延迟性心因反应;误诊

患儿,男,9岁,因“呕吐腹痛1天,全身无力半天”为主诉第一次入院。缘于入院前1天(星期天)因进食冰激凌后出现上腹痛伴呕吐胃内容物10余次,继之全身乏力,由家人抱入院。既往健康。出生无窒息史;生长发育正常;智力正常;现上小学三年级,学习成绩一般;其父精神科主任医师,家族中无癫痫及精神疾病史。入院pe:t36.7℃,p56bpm,r22bpm,bp:105/65mmhg;spo298%,神志清楚,精神反应欠佳,颈软;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音响,心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神经系统体检:双下肢肌力i级;双上肌力ii级;膝腱反射消失,病理征未引出。辅助检查:血生化示肝肾功正常;ck,ck-mb 均正;电解质:k3mmol/l;余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部分导联见u波;甲状腺功能:正常;脑电图:正常;胸片:正常;入院诊断“食物中毒;低钾血症;低钾性麻痹?”予补钾补液抗感染制酸护胃治疗,第二天肌力大部分恢复,第三完全恢复正常,无再呕吐腹痛,予出院。1周后(星期天晚上)患儿晚饭后突发上腹痛,继之全身无力,说话声小,遂第二次入院。检体:神志清楚,颈软;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运动正常,无吸气性三凹征;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音响,心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

及,神经系统体检:颅神经正常;上下肢肌力i级;膝腱反射减弱,病理征未引出。入院后急查血钾正常;ck:正常;腹部彩超正常;遂请神经科会诊,查24小时脑电图:正常;视频脑电图:正常;脑mri:正常;神经科会诊意见:癔病不能排除,但患儿父亲是精神科主任,认为孩子性格开朗,且没有精神刺激因素,不可能是癔病。暂拟“周期性麻痹:正常血钾型”予补钾补钙补镁等治疗,患儿肌力3天内恢复正常;出院后仍在补钾。患儿出院后在家静养,一切安好,但在星期天晚上复发病,全身无力,不能起床,不能说话,但呼吸正常;入院后复查电解质,腹部彩超,24小时脑电图,脑mri等均正常;查肌电图:正常;因高度怀疑癔病,遂请精神病院专家会诊,考虑到患儿发病都在星期天晚上,即上学前晚,遂请其家属至学校了解情况:患儿平时数学成绩较差,第1次发病前曾被数学老师比较严历的批评过,因惧怕再次受到批评,畏惧上星期一的数学课,所以才发病,最后确诊为“小儿延迟性心因反应”。2 讨论

自汶川地震之后,“小儿延迟性心因反应”始见报导,但因惧怕上课而得此病的患儿却是鲜有耳闻。该患儿突发周期性麻痹起病,第一次入院因呕吐,胃肠丢钾,血钾低,且心电图出现u波;予补钾治疗后肌无力症状好转,故误诊为“低钾周期性麻痹”;第二次发作血钾正常,故首先怀疑“癫痫”及“癔病”,但查24小时脑电图及视频脑电图均正常;且无癫痫家族史,故可排除癫痫病;患儿父亲是神经科主任,认为患儿平素性格开朗,且家庭和睦,没有精

神刺激因素,“不可能”是癔病,故转而考虑“正常血钾型周期性麻痹”。本病发作常出现在周末长时间卧床休息之后[1],与患儿两次发作时间相符合;故而再次误诊。第三次发作仍在周末,因其父提到病好可以去上课了,当晚患儿就发病,最终请精神病院专家会诊,确诊为“延迟性心因反应”。缘于患儿因数学成绩不佳,发病前曾被老师严历批评,甚至打骂(同班同学提供),精神受到打击。当提及星期一要去上课,心生恐惧,遂发病。而住院后家属吩咐其安心住院治疗,所以病情日渐好转。确诊后该患儿休学半年,迁居异地,予心理治疗,随访半年,未再复发。“延迟性心因反应”也称“创伤后应激障碍”,指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2]。其诊断要点为:①遭受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或处境;②反复重现创伤体验;

③持续警觉性增高,可出现入睡困难,注意力集中困难等;④对刺激相似或相关情景的回避,但对创伤无关的活动仍有兴趣;⑤在创伤数日或数月后,罕有延迟半年以上才发生。治疗本病以心理治疗为主,必要时可辅以镇静入抗抑郁药。本病在儿科发病率低,故认识不足,易误诊。患儿父亲本是精神科主任,可患儿所受精神创伤发生在学校,故未能及时查觉。也是造成误诊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吴希如,林庆.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

[2]郝伟.精神病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