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思政课建设标准指标体系细化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收稿日期]2023-03-07[作者简介]曹新茹(1993— ),女,甘肃省天水市人,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
[基金项目]2021年度陕西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1GY061);2021年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1JY01)。
【教学研究】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曹新茹(西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摘 要]缺乏实操性强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已成为制约课程思政持续推进的一大障碍。
本研究根据构建原则,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德尔菲法初步尝试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三个层次指标权重,最后构建了适用于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评价;高职院校[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649(2023)03-0074-05TheConstructionoftheEvaluationindexSystemofCurriculum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CaoXinru(Xi’an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Xi’an710077)Abstract:thelackofapracticalevaluationsystemofcurriculum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hasbe comeamajorobstacleto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curriculum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Accordingtotheprincipleofconstruction,thisresearchusesquestionnaireandDelphimethodtoconstructtheevaluationindexsystem,andusesanalytichierarchyprocesstocalculatetheweightofthreelevelsofindicators,finally,itcon structstheevaluationindexsystemofclassroomteaching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coursewhichissuitableforhighervocationalcolleges.Keywords:Curriculumideology;Classroomteachingevaluatio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一、引言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作者:陈晋许瑶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03期摘要:在CIPP評价模式基础上,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成效、师德师风五个维度构建了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从价值引导、专业成长和能力发展三个维度测量学生对学习成效的认可与满意程度。
通过问卷形式对指标体系进行了校验,以期为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 CIPP评价模式;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 G641;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24.03.014一、问题的缘起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纲要指南。
《纲要》颁布仅一年,全国已建设10个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课程思政优秀课程1400余门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3700余个;北京、上海、湖南、重庆等诸多省份或召开全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推进会、研讨会,或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和教学大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制定了课程思政特色工作方案。
高校对课程思政改革与探索实践已经积累了一定成果。
随着实践发展,学术界对课程思政的研究更加丰富,有关课程思政内涵与本质、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运用、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探索、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涌现。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指标

学校党 委、行政 领导及有
关部门
机构建设
1.独立设置直属学校领导的、与学校其他二级院 (系)行政同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二 级机构,承担全校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思想政治 理论课教学任务,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A 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机构同时应作为马克思 主义理论学科点的依托单位,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 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等工作。
工作机制 3.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列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 作为学校重点课程建设,有条件的本科院校同时应 A 作为重点学科建设,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专项督查。
学校党 委、行政
领导
组织管理
4.学校宣传、人事、教务、研究生院(处)、财务、 科研、学生处、团委等党政部门和思政课教学科研 机构各负其责,相互配合,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B 育教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立项、社会实 践、经费保障等各方面政策和措施。
人事处
3.新任专职教师原则上应是中共党员,并具备马克 A 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背景硕士以上学位。
1.新任专职教师必须参加省级岗前培训;所有专职
人事处
教师应积极参加省级或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的示范 培养培训 培训或课程培训或骨干研修。学校每年对全体教师
B 思政课教
至少培训一次。
学科研机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职务评聘 2.制定实施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特点的职 务职称评聘标准,提高教学和教学研究占比。被有 关部门采纳并发挥积极作用的理论文章、调研报告 B 等应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评定的依据。
人事处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岗位津贴和课时补助等纳入
学校内部分配体系统筹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经济待遇 工作量、课酬计算标准与其他专业课教师一致,教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作者:李小舟何颖刘宁宁来源:《成才之路》2024年第12期摘要:理清评价课程思政建设的各项指标,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建设评价体系,既能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明方向,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文章阐述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评价发展状况,分析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评价存在的问题,探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指出整体规划评价标准、师资队伍建设评价标准、教学准备评价标准、教学实施评价标准、教学效果评价标准、考核机制评价标准是多维度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标准,旨在为高校构建多维度多指标的评价体系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高校;课程思政;评价指标;道德品质;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12-0029-04基金项目:2021年度徐州工程学院教育科学研究课程思政专项课题(编号:YGJ-SZ-2121);2022年度徐州工程学院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编号:YGJ2216)评价体系具有导向、调节控制和检验思政效果等作用[1],科学完善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能够推动课程思政质量的提升,构建课程思政建设评价体系是保障课程思政提质增效的重要推动力。
2021年12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印发《关于深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通知》指出:“各高校要建立健全课程思政激励评价机制,科学评价和有效使用课程思政建设成果,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評价,是当前教育领域中亟须解决的难点问题。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效果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指标。
评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效果的任务不仅仅是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检验,更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深入发展的关键。
在这个背景下,建立和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课程思政建设源于2014年上海市进行的课程思政试点工作。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并强调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高校思政课程建设规定

高校思政课程建设规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塑造正确价值观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高校思政课程建设,提高其质量和实效,教育部制定了相关的规定。
本文将就高校思政课程建设规定进行论述。
一、课程目标与内容高校思政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全面发展的素质。
课程内容应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和国家的基本情况、文化传统与创新、法律法规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师资队伍建设高校思政课程建设要求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
学校应注重选拔具有专业知识和思想修养的思政课教师,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以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
此外,学校还应建立健全教师评价机制,对思政课教师进行激励和奖励,以提高他们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多样化、灵活适用。
教师可以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小组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同时,学校应提供必要的教学设备和资源,如多媒体教室、图书馆等,以支持思政课程的教学工作。
此外,还可以引入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如在线学习平台和社交媒体,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教学效果。
四、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高校思政课程的考核评价应综合、全面。
教师可以采用平时表现、课堂讨论、作业和考试等方式进行评价,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水平。
同时,学校应建立健全学生评价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可以在思政课程中设立一些奖励机制,如优秀学生奖、课堂表现奖等,以鼓励学生的学习和参与。
五、课程质量保障与监督高校思政课程建设要求学校建立健全质量保障和监督机制。
学校应定期进行思政课程的质量评估和监测,以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引入外部专家进行评估和指导,以提高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质量水平。
思政课评价体系建设

思政课评价体系建设
思政课评价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实施。
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明确评价目标:在构建评价体系之前,需要明确评价的目标是什么,是为了评估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是其他方面。
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评价标准和方法。
2. 制定评价标准:在明确了评价目标之后,需要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
这些标准应该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并且要尽可能地具体、可操作。
3. 选择评价方法:评价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评价目标和标准来确定。
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问卷调查、学生自评、教师互评等。
同时,也可以借助一些现代化的手段,如在线评价系统等,来提高评价的效率和准确性。
4. 实施评价: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公正、客观、科学的原则。
要确保评价的有效性和可信度,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评价的情况发生。
5. 反馈与改进:评价结果需要及时反馈给相关的教师和学生,以便他们能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同时,要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总之,思政课评价体系的建设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实施,要遵循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确保评价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同时,也要注重反馈和改进,不断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建立完善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建立完善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推动力量。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有利于加强思政工作质量监控和改进,增强师生参与度和积极性,推动思政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本文将从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1.评价指标思政工作质量评价的指标是评价体系的核心。
可以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学生参与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具体指标包括但不限于:课程设置与课程目标的符合程度、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针对性、教学效果的反馈与改进、学生参与度的活跃程度。
2.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定性评价可以通过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摩等方式进行;定量评价可以通过统计学生成绩、参与活动次数、课堂互动次数等数据进行分析。
3.评价周期评价周期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一般建议每学期进行一次评价,以及在重要节点(如学年末、新学期开学前)进行一次综合评价。
4.评价结果运用评价结果应当及时反馈给相关责任人,包括教师和管理人员,以供其改进工作。
同时,评价结果也应当向学校相关部门和社会公开,以提高思政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和透明度。
二、课程思政建设质量激励机制1.建立奖励制度针对思政工作优秀成果和个人,可以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教学成果奖、优秀教师奖、学生优秀表现奖等。
这些奖励可以是经济奖励,也可以是荣誉奖励,为思政工作营造一种良好的激励氛围。
2.实施岗位晋升政策在教师评聘、职称晋升等方面,可以将思政工作纳入考核范畴,对思政工作出色的教师进行突出表彰和提拔,鼓励更多的人投入思政工作。
3.组织交流与学习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优秀思政工作团队进行经验交流,同时邀请国内外优秀的思政工作团队来校交流探讨。
这种交流与学习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质量。
4.提供专项经费支持为思政工作提供专项经费支持,用于改善课程条件和建设思政活动场所,提高教学设备和技术水平等。
中南大学“教学思政”示范课程评审指标体系

中南大学“教学思政”示范课程评审指标体系概述该文档旨在为中南大学“教学思政”示范课程的评审提供指标体系。
这一体系旨在评估课程是否符合中南大学教学思政的要求,以及课程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思政效果。
以下是评审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思政目标1.明确的教学思政目标:课程应明确定义教学思政的目标,确保课程能够达到思政教育的要求。
2.符合中南大学思政教育的要求:课程的教学思政目标应与中南大学思政教育的总体要求相一致。
二、教学思政内容1.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课程应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国家、社会、个人发展等重要问题。
2.注重思政内容的全面性:课程应覆盖多个思政要素,如智育、德育、体育等。
3.课程内容的信息量:课程内容应充实、丰富,体现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和教育。
三、教学思政方法1.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课程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2.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课程应设计具有启发性的研究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其创造力。
3.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教学方法应基于教育科学原理,确保教学思政的有效实施。
四、教学思政效果评估1.观察和评估学生的思想状况:评估应通过观察学生在课程研究过程中的思考、表达和行为等来评估教学思政效果。
2.定期评估教学思政效果:课程应定期进行教学思政效果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思政效果。
五、课程改进和优化1.反馈机制的建立和运行:建立有效的学生意见反馈和教师教学评价机制,以便及时改进和优化课程。
2.不断追求教学思政的优化:课程应不断追求教学思政的优化,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思政效果。
以上为中南大学“教学思政”示范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课程开设者可以根据这些指标,审视和评估课程的教学思政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思政教育的实施效果。
对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指标体系,撰写整体建设思路及举措

对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指标体系,撰写整体建设思路及举措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课程思政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指标体系为高校课程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本文旨在对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指标体系,探讨整体建设思路及举措。
二、整体建设思路1.明确目标定位:根据学校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的目标。
2.强化课程设计: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内容,实现课程设计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
3.优化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提升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思政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5.深化教学研究:加强思政教育研究,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6.完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确保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三、具体举措1.制定详细的建设规划:根据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指标体系,制定具体的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和进度。
2.强化课程体系建设:整合现有课程资源,优化课程设置,确保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相融相通。
3.创新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室等,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4.提升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思政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5.深化教学研究:加强思政教育研究,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6.完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确保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评价指标应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质、教学效果等多方面。
四、结论对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指标体系,高校应从整体建设思路和具体举措入手,推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
通过明确目标定位、强化课程设计、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素质、深化教学研究和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努力,确保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效果,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细则

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细则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有效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工作深入开展,促进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提高学校整体思政工作水平,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深入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按照价值引领、能力达成、知识传授的总体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三全”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打造“立德树人”校园底色,营造“三全”育人校园氛围,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课程思政。
通过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教书育人内涵;引导教师自觉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强化思政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二)具体目标培育一批充满思政元素、发挥思政功能的示范课程,开发一批具有教师教育和民族教育特点的系列特色课程,培养一批具有亲和力和影响力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凝练系列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加大教学成果凝练、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中课程思政指标的占比,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三、基本原则(一)遵循教育规律,坚持顶层设计。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国家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总体要求,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将全体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认识提高到党和国家要求水平,提高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能力,明确课程育人的规范和标准、优化教学方案、完善教学内容、健全评价体系。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0.05.28•【文号】教高〔2020〕3号•【施行日期】2020.05.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已经教育部党组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2020年5月28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纲要。
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
这一战略举措,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
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二、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
教育部思政课建设体系

教育部思政课建设体系
教育部思政课建设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体系,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该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课程体系建设:教育部思政课建设体系以课程体系建设为基础,构建了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哲学社会科学课等在内的课程体系。
这些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内容创新:教育部思政课建设体系注重教学内容的创新,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例如,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师资队伍建设:教育部思政课建设体系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教师的培训和交流,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同时,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教学评估与监督:教育部思政课建设体系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评估与监督机制,对思政课的教学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确保教学质
量的不断提高。
总之,教育部思政课建设体系是一个全面、系统、科学的教育体系,旨在通过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评估与监督等方面的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构建高校思政课评估指标体系之我见

德育研究
浅谈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吴 洲
(广东 职业 松山 技术学院, 广东 韶关 5 2 2 ) 116 摘 要:互联网已 成为当 今世界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 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这就促使我们在高 校 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抢占网 络阵 我们应尽早转变 地。 观念, 树立正确的网 络意识, 络成为思想 让网 政治工作的有力武
之 教学条件 。 收稿日 期:Zo seo矛1 , o s 3 .
作 者简介:姐汝茂( %卜 ), 河南 1 男, 科技大学 政治 与社会学院副教授, 研究 向为思想政治 教育。
教学条件主要是指学校在物质 面对思政课的投人, 这对于保证和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十分关键。 把教学条件 列人思政课教学评 估指标体系, 将促使高校增加投人, 加强
高校教育评估是教育部高 度重视的 一项战略工程, 对
促进高校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提高教学质量、 保证教育 教学质量的可信度都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以 下简称“ 思政课, ) 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 ’ 理论教育的 任务, 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 观、 价值观, 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 教育部下发的高校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主要是针对办
息并作出判断, 切忌以偏赅全, 要科学、 合理, 公正、 并有一 定的广度、 深度。 .
2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高校强化人文社科教育的必然要求, 也是 解决大学生社会科学知识偏弱的重要途径, 深受学生欢迎。 因此, 评估中要重点考查学校的第二课堂是否有计划、 有组 织、 有保障、 有效果。 . 3 学生成绩 学专业而设计的, 与思政课教学结合得并不紧, 细化不够, 学生成绩能比 较客观、 公平地反映学生的学习 情况及 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考查内容包括:概念、 知 量化不足。 确评 要准 价各高校思政课教学情况, 深化思政课 掌握、 理解及掌握、 理论的应用能力、 学生品德及综合素 教学改革, 切实提高 思政课教师的 积极性, 们有较细的 识体系的 让他 指标或参照系 航, 作导 从而在教学和实践中 做到有的放矢, 质的层次与水平, 这是关系思政课教学效果的 等等。 关键所 构建独立的思政课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在。 然, 估 李 果 要 学 试 成 又 看 当 评 教 效 既 看 生的 卷 绩, 要 学 一、 将教学思想列入思政课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生的平时表现, 力求全面、 准确。 教学思想在思政课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中地位极为重 三、 对思政课教学资源配置的评估 L师 队 建 资 伍 设 一; ’ 价 份 、 要, “ 思想是先导” , 没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很难办成甲 流的大学。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思 (1 专职教师与学生比 随着高校的扩招, ) 例。 思政课专 想同国外相比 差距很大, 特别是在思政课教学思想上更是 职教师数量明显不足, 有些高校采取聘请兼职教师或上大 这就会不可避免地导致教学质 有不小的差 距:在功能 夸大了 上既 德育功能, 把德育看做是 课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量下降, 更不利于学科建设的发展。 准确确定专职教师与学 包罗万象、 一切万能的思想, 又无视德育的社会价值及对学 生个体的价值; 在内容上既习 把德育与政治紧密联系 生比, 惯于 能够有力地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及教学效果的实现。 在一起, 又无视它的整体性、 科学性;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既 2 ( )专兼职教师比 要坚持专职教师为主、 例。 兼职教师 认为从事思政课教学比 专业课教学要容易得多,又缺 从事 为辅的原则, 例上专职教师应占8嘶 以 兼职教师占 在比 上, 乏从战略的高度加强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识; 在教学 2(跳以下。 手段上既缺乏投人意识, 把教师运用现代化手段看成是教 (3)专职教师中的高级教师比 高级教师主要是指教 例。 副教授, 他们是提高教学的重要保证。 高级教师应占整 学偷懒的过程, 又在教学安排上随意挤占 教学时数, 长期以 授、 来“ 一支粉笔、 一本教材” 的状况没有多大改观。 个教师队 伍的3佩 左右。 上述误区, 特别是思想认识误区, 是导致思政课教学投 4 ( )专职教师中的博士生比 在思政课专任教师中, 例。 人严重不足的重要原因。将教学思想列人思政课教学评估 博士生应该占 有一定比 在制定这一评估指标时, 例。 学校不 但应确立这样一种导向。 指 体 可以 使 校 教 思 增 教 投人, 标 系, 促 高 端正 学 想、 加 学 保 能硬性规定具体的数目, 证思政课新方案的 全面实施,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思想 5 ( )专职教师中的中 共党员比 由于思政课具有鲜明 例。 是通过指标来认定的, 具体应包括指导思想、 教学投人、 规 的政治性, 因此在设置评估指标体系时, 应将专职教师中的 划制定的科学系统性、 学校管理者的重视程度等。 当然, 这 中共党员比例作为重点考虑因素。 ‘ 些复杂而具体的指标应该更深入、 更细致, 并合理分配其权 (6 教授、 ) 副教授的上课情况。 要求教授、 副教授近3 年 重值, 以达到端正教学思想、 增加教学投人的目的。 内 必须为本科生上课,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以 二、 对思政课教学过程的评估 7 ( )年龄及职称结构。 经验表明, 师资队伍应该保持合 1.第一课堂 理的年龄及职称结构, 年龄太轻、 太大或职称结构不均衡都 会影响教学效果。 在制定具体的评估指标时应该考虑 当然, 第一课堂是评判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由评估 专家通过随机听课、 参加课堂教学活动等方式获取相关信 到各个高校的具体情况。 : ‘
高校思政评估指标体系4月24日

附件一: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及标准目录一、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A二、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及标准A三、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B四、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及标准B一、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A一级指标二级指标1.管理机制 1.1 领导体制1.2 工作机制2.管理队伍 2.1 队伍结构2.2 队伍建设3.教学科研 3.1 学科建设3.2 教学管理3.3 教学改革与科研3.4 经费保障4.教育途径 4.1 党团组织建设4.2 实践育人4.3 校园文化4.4 网络建设4.5 心理健康教育4.6 贫困生资助4.7 毕业生就业4.8 后勤服务4.9 舆论阵地4.10方法创新5.工作效果 5.1 教学效果5.2 育人环境5.3 学风建设5.4 课外文化活动6.特色项目二、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及标准A说明:权重为1.0的项目为重要项,本指标体系共有10项。
评价应用百分制。
附加说明:1. “省部级奖励”是指获得省部级颁发的文化、体育、艺术及大学生创业等比赛的三等奖(含三等奖)以上的奖励。
2. “学生获奖”范围是指获校级以上奖励、奖学金(一、二等奖)、省级助学奖学金、国家奖学金。
3. 学生专项经费是指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门经费,包括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费(思想教育宣传费、资料费、会议等)、学生活动费、辅导员津贴(含辅导员值班费)、校园文化活动费、心理咨询费等。
4. 特色:特色鲜明为3分,有特色为2分,一般为1分。
5.当年发生有不良影响的重大政治性事件实行一票否决,学校评估为不合格。
结果判断: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标准如下:优秀:总分≥90、D级项数=0;特色鲜明,其评价等级在B级(含B级)以上。
良好: 总分≥75、D级项数≤1;有特色,其等级在C级(含C级)以上。
思政课建设情况总结标准

思政课建设情况总结标准思政课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价值观和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
近年来,我国各高校对思政课的建设越来越重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对此,我总结了以下的思政课建设情况评估标准:一、师资力量思政课的师资力量是决定其质量的关键。
评估标准如下:1. 教师队伍结构:包括教授、副教授、博士和硕士的比例,是否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研究能力。
2. 师资队伍建设:是否有一系列培养机制,如硕博连读、引进青年骨干等,以保证师资力量的快速提升。
二、课程设置思政课的内容和形式应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
评估标准如下:1. 课程体系完备性:是否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法律法规等内容。
2. 课程质量:教学内容是否科学合理,对学生有实际指导作用。
3. 课程形式:是否引入案例教学、讨论课、实践环节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增加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三、教学效果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是评估其建设情况的重要指标。
评估标准如下:1. 学生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思政课的满意度和对课程效果的评价。
2. 学生思政能力的提高:通过考试成绩、论文成绩等学术成果来评估学生的思政能力是否得到提升。
3. 社会认可度:通过企业、社会组织等对学生思政能力的认可程度来评估思政课的实效性。
四、教学资源思政课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等。
评估标准如下:1. 教材选择:是否紧跟国家和学校的课程改革要求,选择适合的教材。
2. 教学设备:是否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等,提高教学效果。
五、研究与创新思政课的建设需要教师积极研究和创新,以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评估标准如下:1. 教师科研成果:教师是否在思政教育领域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如发表论文、出版著作等。
2. 教学方法创新:教师是否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引入信息技术、在线教育等,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以上的评估标准可以用来对思政课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127
思政教学内容
9.30
课程思政内容
校级特色思政课程 专业特色思政课程
3.51
建设效果 2.48
建设过程
课程覆盖率 教学方法
5.37 3.51
客体成效
课程思政教研
课程思政教研制度
1.98
课程思政研究
1.12
社会效益
课程思政嵌入 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思政元素 5.49
四级指标 课程思政社会实践活动
第二课堂的课程思政 课程考试中思政内容体现
126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room 思政课堂
特色课程思政教材、学校是否有特色课程思政示范性网课、课 程思政是否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合、是否构建科学的课程 思政体系、学校是否形成“三全育人”格局,设立四级评价指标6 个,即“三进成效”、师德师风、特色课程思政教材和网课、课程 思政的融合性、课程思政体系完善度、“三全育人格局”。(2)客 体成效。对学生“学”的评价,即评价政治理想信念、中华民族情 结、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观念等内容,设立四级评价指标3个, 即政治理想信念、民族道德观念和法治理念。(3)社会效益。对 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社会影响评价,主要评价课程思政建设是 否契合服务国家与区域发展需求、用人单位对学生素质的评 价、社会舆论对学校和师生的评价,设立四级评价指标3个,即 契合国家与区域发展、有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和社会对学校的 评价。
基础上,由评价专家对四层级第i个指标相应打分评价(如每一 指标可以是10分制或其他)(设各专家的平均评分为Yi,第i个 指标权重为wi)。根据多目标线性加权模型,得到某学校评价值 Q=∑wiYi。
由于评价给分存在标准把握的差异,对于评价结论可以模 糊化,设置为不合格、合格、良好和优秀等级。
教育部关于思政课建设的标准

教育部关于思政课建设
的标准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教社科[2015]3号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
理论课建设标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宏观指导,规范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和学科建设,我部对2011年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教育部
2015年9月10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
说明:
1.关于指标类别。
建设指标分A*、A、B三类,共39项,其中A*为核心指标(7项),A为重点指标(9项),B为基本指标(23项)。
2.关于评价标准。
本科院校A*指标7项、A类指标8项以上、B类指标20项以上达标方可认定合格;专科院校A*指标5项、A类指标7项以上、B类指标19项以上达标方可认定合格。
3.关于教师类别。
专职教师是指编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的教师;兼职教师是指编制属其他教学机构或管理部门(单位)的教师。
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思政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课程思政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然而,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价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
本文旨在构建一套全面、系统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为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核心要素。
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出了构建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接下来,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多个维度,详细阐述了评价体系的具体构建过程,包括评价指标的确定、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方法的选择等。
文章对构建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提供一套科学、实用的评价工具和方法,推动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为提升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参考和借鉴,共同推动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二、课程思政教学的内涵与特点课程思政教学是一种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的教学方式,旨在通过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引导,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在传授专业知识的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和家国情怀,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思政教学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
它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通过专业知识的传授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课程思政教学强调内容的融合性。
它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专业知识教学相结合,使二者在教学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中南大学“课程思想政治”示范课程评审指标体系

中南大学“课程思想政治”示范课程评审指
标体系
简介
本评审指标体系旨在为中南大学“课程思想政治”示范课程的评审提供参考,确保该课程的内容和教学达到一定的标准和质量。
评审指标体系
1. 课程内容评估
评估该示范课程的内容是否合理、丰富和准确,是否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思想政治的基本理论。
2. 教学方法评估
评估该示范课程的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有效,能否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3. 教材教辅评估
评估该示范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和教辅材料是否适合教学内容,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
4. 教师评估
评估该示范课程的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是否能够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
5. 学生评估
评估该示范课程对学生的研究效果和研究态度是否有积极影响,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观念。
总结
通过对中南大学“课程思想政治”示范课程的评审指标体系的制
定和实施,我们可以更好地监督和提高课程的质量,确保教学目标
的实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指标体系及任务分工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指标体系及任务分工
3.集体备课制度:每所高校从事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人员对某一专题进行集体研究的备课制度.
5 .完善:指配套合理,功能齐全,使用方便,设施完好.
6.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费:包括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治理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两局部经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治理经费投入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的培训提升、社会考察与调研、有关教研室的业务条件建设和图书资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研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经费投入包括学生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效劳、学生党团及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建设,以及用于学生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培养培养、表彰奖励〔不含奖学金〕等所需费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
(指标体系细化)
说明:
1.关于指标类别。
建设指标分A *、A、B三类,共38项,其中A *为核心指标(6项),A为重点指标(8项),B为基本指标(24项)。
2.关于评价标准。
A *指标6项、A类指标7项以上、B类指标20项以上达标,方可认定合格。
3.关于教师类别。
专任教师是指编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的教师;兼职教师是指编制属其他教学机构或管理部门(单位)的教师。
资料整理说明:
1.期限为08-09、09-10、10-11学年。
2.所有资料应在3月15日前提供。
3.自查报告(社科部主持,与教务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