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人体运动的生物力学特性(修改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人体运动的生物力学特性
5.1人体运动系统
人体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构成,它们约占人体质量的58%左右。肌肉附着在骨架上,受神经系统的支配,能产生各种不同方式的收缩,肌肉收缩时牵动着骨绕骨连结(尤其是骨关节)转动,使人体产生各种各样的运动和操作姿势。因此,骨是人体运动的杠杆,骨连结是支点,骨骼肌是动力。
骨是人体内部最坚固的组织。骨与骨之间的连结方式有直接连结与间接连结两大类,直接连结的相对骨面间无间隙,不活动或仅有少许活动;间接连结称为关节,以相对骨面间具有间隙为特征,人体运动主要是骨绕关节的运动所形成的。
5.1.1人体骨骼
人体骨骼共有206块,其中只有177块直接参与人体运动。
人体骨骼分为两大部分:中轴骨和四肢骨。中轴骨包括颅骨29块(其中有6块听小骨和l块舌骨)、椎骨26块(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和尾骨各1块)、肋骨12对和胸骨1块。四肢骨分上肢骨和下肢骨: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如图3—30所示,人体骨骼有下列功能:
(1) 支撑人体骨与骨相连结,构成人体支架,支持人体的软组织,承担全身重量。
(2) 保护内脏骨形成体腔,保护脑、心、肺等内脏器官。
(3) 运动的杠杆肌肉牵引着骨绕关节转动,使人体可产生各种各样的运动。
(4) 造血骨的红骨髓有造血的功能,黄骨髓有储藏脂肪的作用。
(5) 储备矿物盐主要储备钙和磷,供应人体的需要。
5.1.2关节
1.关节的分类
按其关节面的形态和运动形式,关节可分为下列三大类:
(1) 单轴关节只有一个运动轴,骨仅能沿该轴作一组运动。单轴关节又有屈戌关节和车轴关节之分:
屈戌关节,又名滑车关节,凸的关节面呈滑车状,如手指关节。通常是绕冠状轴作屈、伸运动。
车轴关节,关节头的关节面呈圆柱状,常以骨和韧带连成一环,围绕关节头,作为“关节窝”,如环枢正中关节、桡尺近侧关节等,可绕铅垂轴作旋转运动。
(2) 双轴关节有两个互为垂直的运动轴,可绕此二轴进行两组运动,也可作环转运动。双轴关节又有椭圆关节和鞍状关节之分:
椭圆关节,关节头呈椭圆形凸面,关节窝呈椭圆形凹面,如手腕关节。可绕冠状轴作屈、伸运动,并绕矢状轴作收、展运动。
鞍状关节,相对两关节面都呈马鞍状,可作屈、伸、收、展及环转运动。如拇指腕掌关节。
(3) 多轴关节有三个互为垂直的运动轴,能作屈、伸、收、展及旋转等各种运动。多轴关节又有球窝关节和平面关节之分:
球窝关节,球状的关节头较大,而关节窝浅小,如肩关节。杵臼关节与球窝关节相似,而关节窝特深,包绕关节头的1/2以上,因而运动幅度较小,如髋关节。
平面关节,关节面接近平面,实际上是巨大的球窝关节的一小部分,如肩锁关节。
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完全独立的关节,但必须同时进行活动,这种关节称为联合关节。
关节的灵活性以其关节面的形态为主要依据,首先取决于关节的运动轴,轴越多,可能进行的运动形式越多;其次取决于关节面的差,面差越大,活动范围越大,如肩关节和髋关节同样是三轴关节,肩关节的头大、窝小,所以面差大,而髋关节的髋臼大而深,面差小,故肩关节比髋关节更灵活。
2.关节的运动
关节的运动主要有三种形式:
(1) 角度运动邻近两骨间产生角度改变的相对转动,称为角度运动。通常有屈、伸和收、展两种运动形态。关节绕额状轴转动时,同一关节的两骨互相接近,角度减小时谓之屈,反之谓之伸。关节绕矢状轴转动时,骨的末端向正中面靠近的谓之内收,远离正中面的谓之外展。
(2) 旋转运动骨绕垂直轴的运动称为旋转运动,由前向内的旋转称为旋内,由前向外的旋转称之旋外。
(3) 环转运动整根骨头绕通过上端点并与骨成一角度的轴线的旋转运动,称为环转运动,运动的结果如同画一个圆锥体的图形。
3.关节的活动范围
骨与骨之间除了通过关节相连外,还由肌肉和韧带连结在一起。韧带除了有连结两骨,增加关节稳固性的作用以外,还有限制关节运动的作用。因此,人体各关节的活动有一定的限度,超过限度,将会造成损伤。人体处于各种舒适姿势时,关节也必然处在一定的舒适调节范围内。人体各主要关节的最大活动范围及舒适调节范围如图3—3l、3—32和表3—16所示。
人体各主要关节的最大活动范围及其调节范围
表3—16中给出的最大角度适用于一般情况,年岁较高的人大多低于此值。穿厚衣服时,角度也要小些。有多个关节的一串骨骼中,若干角度相叠加会产生更大的总活动范围(例如低头、弯腰)。
5.2骨骼肌的力学特性
肌肉在人体上分布很广,根据其形态、构造、功能和位置等不同特点,可分为平滑肌、心肌和横纹肌三类。其中横纹肌大都跨越关节,附着在骨骼上,称为骨骼肌。因骨骼肌的收缩受人的意志支配,故又称随意肌。
人机工程学中主要研究骨骼肌的特性,本书以后凡提到肌肉,均指骨赂肌而言。人体全身共有骨骼肌434块。成年男子骨骼肌约占人体质量的40%、女子为35%左右。骨骼肌有收缩性、伸展性、弹性和粘滞性四种物理特性:
(1) 收缩性表现为肌肉纤维长度的缩短和张力的变化。处于静止状态的肌肉并不是完全休息放松的,其中少数运动部位的肌肉保持轻微的收缩(即保持一定的紧张度),用以维持人体的一定姿势;处于运动状态的肌肉,肌纤维明显缩短,肌肉周径增大,肌肉收缩时肌纤维长度比静止时缩短1/3到l/2。
(2) 伸展性表现为肌肉受外力作用时被拉长,外力解除后,被拉长的肌纤维又可复原。
(3) 弹性表现为肌肉受压变形,外力解除即复原的线性特性。
(4) 粘滞性主要是由于其内部含有胶状物质的缘故。气候寒冷时,肌肉的粘滞性增加;气温升高后,肌肉的粘滞性降低,这可保证人动作的灵活性,避免肌肉拉伤。
5.2.1肌肉收缩的外部表现
肌肉在体内的功能,就是它们在受到刺激时能产生张力或/和缩短,藉以完成躯体的运动或对抗某些外力的作用。当肌肉克服某一外力而缩短,或肌肉因缩短而牵动某一负荷物时,肌肉完成了一定量的机械功,其数值等于所克服的阻力(或负荷)和肌肉缩短长度的乘积。但肌肉在收缩时究竟是以产生张力为主,还是以表现缩短为主,以及收缩时能作功多少,则要看肌肉本身的机能状态和肌肉所遇到的负荷条件。
肌肉在体内或实验条件下可能遇到的负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肌肉收缩前就加在肌肉上的负荷,例如,把肌肉一端固定,在另一端悬挂一定数量的重物,这种负荷称为前负荷(preload),前负荷使肌肉在收缩前即处于某种被拉长的状态,使它在一定的初长度(initial length)的情况下进入收缩。另一种负荷称为后负荷(after load),是肌肉在开始收缩时才能遇到的负荷或阻力,它不能增加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但能阻碍收缩时的短缩。
5.2.2肌肉的三元件仿真模型
肌肉收缩的力学特性可用三元件简化仿真模型(图3—33)加以描述,图中c.c.表示收缩元件;s.c.表示串联顺应元件,相当于串联的无阻尼弹性元件;p,巳表示并联顺应元件,相当于并联的无阻尼弹性元件。三个元件的性质共同决定肌肉的力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