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服务经济学
服务经济学
![服务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953587d833d4b14e852468c2.png)
1、服务的概念《汉语大词典》解释:一是为社会利益或他人办事,如为人民服务,二是任职,如在公司服务。
状况:一、服务业的地位日益提高二、服务业就业能力日益提高三、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马克思的认识:服务象其他商品一样,其提供了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不是作为物,而是作为活动提供的。
商品差别体现在实物形式上,而服务差别体现在活动形式上。
巴师夏(1850):劳务是一种付出,必须含有转让的意思。
富克斯(1968):服务在生产的一刹那间就消失了,需要消费者的参与。
斯密;(1776)他们在其发挥职能的短时间内就会消失,这个非物质方面是她既不能储存也不能进一步交易。
很少留下什么痕迹和价值。
出自《国富论》。
简评: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看来服务无助于交易量的增加,服务在这个意义是非生产性的萨伊:(1803)无形产品是人类劳动的果实,同时又是资本的产物,因为大部分无形产品都是这种或那种技能的产物,获得一种技能,总要先做一番钻研,而从事钻研就必须先预付资本。
出自《政治经济学概论》简评:萨伊是最早定义无形产品的,他所讨论的无形产品就是服务。
穆勒:(1848)服务是指劳动产生的效应,并未固定和体现在任何物体中,即给予一种快乐,消除不变和痛苦,时间可长可短,但是人的性质不会得到永久性的改变。
在这里劳动是直接产生某种效用而不是提供某种别的东西来给予效用。
出自《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在哲学上的若干应用》简评:穆勒指出劳动生产的不是物品而是效用。
效用被分三种情况的。
希尔: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的,出处《论商品和服务》简评:从变化的观点入手,切近服务的本质,避免单纯描述服务的特征。
同时他的定义也遭到批评,比如在特定的条件下某些服务是目的并非寻求变化二十避免变化,另外这样定义较为抽象。
瑞德尔:(1977)服务是提供时间地点和形态效用,所有物带来一种变化的经济活动,服务是靠下列方式提供的:生产者对接受者有所动,接受者提供一部分劳动,或生产者和接受者在互动中产生服务。
公共服务供给的经济学分析与改进方案
![公共服务供给的经济学分析与改进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769216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51.png)
公共服务供给的经济学分析与改进方案公共服务是政府向公民提供的基本服务,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对一个社会的发展和公民的生活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现实中,公共服务离我们的预期还存在巨大差距,如医疗资源不足、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社会保障存在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如何进行经济学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公共服务的目标冲突与政府干预公共服务供给存在资源的稀缺和需求的无限性的问题,因此公共服务往往面临着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目标冲突。
公平原则追求服务的均等分配,但这样会产生资源浪费和效率降低的问题;效率原则追求资源的优制配置,但这样会产生服务的不公平和贫富差距的问题。
如何在两种原则之间找到平衡,成为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关键。
政府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干预是必要的,保障市民利益,但过度干预也会导致不利后果,如虚高价格、浪费资源、缺乏竞争等。
政府应当有所侧重,重视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原则,加强市场化经营的模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可以确保公共服务的基本供给。
二、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机制选择合理构建公共服务供给的机制,是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和质量的关键。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机制选择方法:(一)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经营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经营可以引导市场力量参与供给,通过市场化的竞争选择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政府可以促进公立和私立医院之间的竞争、鼓励多种经营模式的对外服务、科学合理地划分行业市场等方式推广市场化经营。
(二)代金卡制度代金卡制度是指政府以市场方式发放代金卡,市民使用代金卡购买相应的公共服务。
代金卡制度可以促进公共服务的良性竞争,提高供给效率和质量,减少不必要的行政调控,是不错的供给效率提高方式。
(三)PPP模式PPP模式是指政府与民间资本合作的一种方式,由于公共服务的供给要求性质公共性,因此政府和民间资本的合作使得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优质。
三、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的措施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需要在机制上加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也需要充足的花费投入,这些投入能确保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使市场得以规范和健康。
公共服务的经济学分析
![公共服务的经济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8a3d25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91.png)
公共服务的经济学分析公共服务,指由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提供给全体社会成员,满足公众基本需求的服务。
这些服务的提供通常是非营利性的,并由公共资源或税收来提供资金。
公共服务的作用在于弥补私有市场不足,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从而达到社会公平和公正的目的。
本文将通过经济学的视角,探讨公共服务提供的意义、需要和成本。
公共服务的意义国家提供公共服务并不是为了赚取利润,而是为了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公共服务对社会的价值在于,它使得整个社会能够享受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并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利益。
例如,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公路工程和公共交通等民生服务,都是公共服务的一部分。
这些服务是基本的社会福利设施,能够满足全体人民的一些基本需求,使得人民能够享有更加公平、平等的生活。
公共服务的提供也能有效地抑制市场垄断的发生。
如果没有公共服务提供,市场上很可能会出现垄断,导致企业和资本家控制市场并操纵价格,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公共服务的出现使得市场具备了竞争机制,提高了市场透明度,从而防止了市场垄断的出现。
此外,公共服务的提供也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举例而言,道路和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治安保障等都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源投资进来,并推动经济的发展和扩大。
公共服务的需要公共服务的提供也面临着市场机制的限制,市场机制不足的领域便需要政府提供支持。
例如,教育,如果由市场供需关系去支配,很可能是公平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一定的地区和富裕阶层,而一些地区和贫困家庭很难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支持,因此需要政府出力去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对公民的更好的生存保障。
在市场机制无法自行解决问题时,必须发挥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的作用。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运输补贴等方式对交通建设进行资金的投入,环保、营养和健康等公共资源的管理和政策规划,解决市场机制遗漏问题。
此外,政府还必须通过法律和公共政策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这涉及到社会保障、公共健康保险,以及对孕妇和儿童群体的救助等问题。
经济学中的社会福利与公共服务
![经济学中的社会福利与公共服务](https://img.taocdn.com/s3/m/70e7d79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6.png)
经济学中的社会福利与公共服务经济学不仅仅关注个体的利益追求和资源配置,同时也关注社会福利的提升和公共服务的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经济学中的社会福利概念以及公共服务的重要性,并分析其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一、社会福利的概念与评估社会福利是指整个社会中所有个体的福利总和,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方面的满足。
经济学家通过一系列的福利准则来评估和衡量社会福利,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1. 均等主义:主张追求社会福利的均等分配,即每个人在经济和社会资源分配上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
这种福利准则强调社会公平和正义。
2. 最大化主义:追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通过提高整体福利水平来推动社会进步。
经济学家通过效用函数来衡量和评估个体和社会的幸福程度。
3. 优先权主义:关注弱势群体的福利,将资源优先分配给需要最大化帮助的个体或群体。
这种福利准则注重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和福利。
社会福利的评估不仅涉及到经济学理论和计量方法,还需要综合考量道德伦理、社会科学和政策目标等多个因素,以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措施。
二、公共服务的定义与意义公共服务是由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机构提供的面向公众的各种服务,旨在满足社会的共同需求,促进社会福利的提升。
公共服务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服务:提供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保障每个人接受教育的权利,提升人力资本和社会文明素质。
2. 医疗保健服务:通过建设健全的医疗体系,为公众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维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 公共交通服务:建设和运营公共交通系统,提供便捷、高效、环保的出行方式,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
4. 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5. 公共安全服务: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犯罪和灾害对社会的影响。
公共服务的提供不仅有利于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和权益,还有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生产力水平和推动社会进步。
服务经济学
![服务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140b053c0b4c2e3f5727631a.png)
服务经济学
1 制作一个100日元寿司店的服务蓝图?
寿司店物品:门餐桌餐具传送带收银员
客人行为:进入坐下取寿司用餐结账厨师店主孩子服务员
前台:欢迎前台送餐具收银
后台:准备寿司把寿司放到传送带
2 100日元寿司店的竞争特点是什么?他们有何竞争优势?
答:(1)寿司店种类齐全,能为客人提供不同口味的需要。
寿司店采用准时制,能为急时客人提供准时有效的餐饮,
且寿司大小正和客人口味。
(2)寿司店全体人员平等,能给客人一种清静亲切的环境,高效准时合乎广大顾客的需求,物资的新鲜,保质保
量,餐饮的公开性。
3 100日元寿司店是如何在服务系统中采用“准时制”的?
答:寿司店高效运输的传送带,方便客人食用挑选,几乎厨师店主孩子服务员都可为了一件事去努力,从而提
高时间的高效,吃好后客人把餐具放在餐桌上,服务
员根据餐盘数量收取餐费,这样可以为客人高效节时,
客人进店时用餐自行挑选,这一来都为客人节约了时
间。
4 举出其他可采纳100日元寿司店经营观念的服务行业?
答: “串串香店”由于品种繁多,而我们的活动空间有限,很难食用更多更好的食物,且不方便,拥挤。
所以我组
提倡应把它弄成环绕转动式和100日元寿司店传送式
相似,这样不仅能增加更多品种繁多的蔬菜,而且空
间足,店主用人量少,方便快捷,客人食用完后直接
把杆子交给店主结账,这样能为很多急事的客人提供
各种快捷的快餐,能满足更多广大顾客的需求,节时
高效。
全体队员:况安滔谭政仙梁红红何华丽邓沙
蔡秀波李仲全
2011级航空服务。
基于服务经济学的服务业发展探讨
![基于服务经济学的服务业发展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58e496addccda38376bafbd.png)
2O o4 20 05
G P构成 比及第三产业增长率 ( D 单位 : ) %
第一产业
1 . 58 1. 53 1 . 46
1 . 31 1 6 2.
第 二产业 第三产业
5. 01 5 . 03 5 . 22
46. 2 475 .
响的 “ 三次产业 ”理论 , 认为社会 经济 的发 展是从第 一产
( 农业 ) 占优势的经济 , 次过 渡到第二产业 ( 业 ) 依 工 占优 势 的经济和第三产业 ( 服务部 门 ) 占优势 的经济。 国经济 英
学家克拉克 ( 9 0) 考察 了发 达国家劳动力 的部 门结 构 14 在
业 的 发展 。
造价值 ; 三是如何 把服 务纳入马克思的再生产公式 ; 四是关 于服
务业 的劳动性质。 随着 社会 主义 市场经济 的不断发展 , 务业在 服 国民经济 中的重要性 日益加强。国内也涌现出许 多研究服务经 济 的学者 。 著名经济学家 白仲尧 教授在 19 年 出版 的《 91 服务经 济论 》 一书分析研究 了资金、 利润、 工资、 价值 、 服务质量 、 市场开
6 经济论坛 2 0 ・6 4 0 71
资料来源 : 中国统计年鉴 》 《 。
维普资讯
M R E 市场经纬 ■■●■■ A K T・
表 2 服 务 业 增 加 值 对 比
服务业增加 值构成、 增速及比 ( 重 单位: 亿 , 万 %)
行业 20 正 02 20 正 01 20 0 正 0 19 9 正 9
第三产业增长
1 . 09 88 . 8
6 2 7. 1 2 2.
3. 41 3. 43 3 . 32
关于服务的书
![关于服务的书](https://img.taocdn.com/s3/m/a92be51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6.png)
关于服务的书
以下是一些关于服务的书籍推荐:
1. 《服务的艺术》- 卡尔·阿尔布雷希特
2. 《服务革命》- 约瑟夫·齐格马基斯
3. 《服务心态》- 罗恩·考菲尔德
4. 《客户第一》- 声显峰
5. 《服务之道》- 罗恩·考菲尔德, 约翰·布什曼
6. 《服务营销》- 罗伯特·克拉明
7. 《服务经济学》- 詹姆斯·L·赞德尔
8. 《服务管理》- 约翰·E·伯茨曼, 阿尔杜·J·维斯曼
9. 《客户体验三部曲》- 西蒙·伍德洛夫斯基
10. 《服务心理学》- 罗宾·科恩
这些书籍涵盖了服务的不同方面,包括服务艺术、服务革命、服务心态、服务营销、服务经济学等等。
无论您是从事服务行业的从业者,还是对提供优质服务感兴趣的个人,这些书籍都能为您提供有价值的知识和观点。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2dc44f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a.png)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第一章: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深化,服务业愈发成为各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服务业的兴起与发展,对推动经济的增长,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特征,以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
第二章: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特征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大和壮大。
现代服务业按照提供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商务服务、金融服务、制造服务等多种类型。
其中,商务服务涉及咨询、法律等多个方面;金融服务则包含了银行、保险和证券等服务;制造服务则包括了总包承包、工程咨询等多个领域。
除此之外,还有旅游、文化、教育等其他服务业。
总的来说,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尤其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多元化和国际化将会越来越明显。
第三章: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现代服务业以其高附加值、高利润率、高科技含量等优势,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
不同于传统的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在服务质量、服务含量和服务方法等方面更具有专业性和差异性。
在目前全球经济由传统物质经济向知识、科技和信息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现代服务业作为知识经济的代表,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具有创新力、竞争力和持续盈利的能力。
对于国家经济全局而言,服务业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产业,也是提升劳动者素质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
同时,服务业的发展,也为大量的就业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机会,带动了社会就业和消费需求的增长。
正如我国提出的“服务业强国”战略,将现代服务业作为我国"新经济"和新的增长点,发挥服务业在提高我国经济质量和水平,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作用。
第四章:现代服务业的问题与对策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虽然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很多好处,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是市场竞争激烈,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公共服务供给与社会福利的经济学分析
![公共服务供给与社会福利的经济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e91ce0a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5.png)
公共服务供给与社会福利的经济学分析公共服务供给是一个国家的基本职责,它对于社会福利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济学可以提供一种理论模型,帮助我们理解公共服务供给如何影响社会福利。
首先,公共服务供给的优化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经济学家通过研究资源配置问题,可以确定公共服务的最佳供给方式。
在资源有限,需求无限的情况下,经济学模型可以帮助政府决策者理性地选择供给数量和质量。
例如,一个国家面临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经济学家可以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的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和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来提供政策建议。
其次,公共服务供给与社会福利的关系是复杂而多元化的。
经济学家试图衡量不同公共服务对于社会福利的贡献。
一个常用的指标是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总和。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因获得低于其愿意支付的价格而获益的价值;而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因实际售价高于其生产成本而获得的额外收益。
通过测量这两个剩余的总和,我们可以评估公共服务供给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此外,公共服务供给还受到市场失灵的影响。
在某些情况下,市场机制无法有效提供公共服务,需要政府干预。
例如,自然垄断是指在某个领域中,由于生产规模效应,一个单一的提供者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满足整个市场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监管或公共企业来提供公共服务,以避免垄断者滥用市场权力。
这种情况下,经济学可以提供制度设计的建议,以保证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和公正。
除了资源分配和市场失灵的问题,公共服务供给还面临着公平和可持续性的挑战。
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和规模应当符合社会的公平原则。
经济学家可以通过研究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来探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公平性问题,以制定相应的政策。
另外,公共服务供给也要考虑可持续性问题。
公共服务的提供需要巨大的资源投入,如果长期无法获得可持续的财政支持,可能会导致供给中断,损害社会福利。
经济学分析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评估公共服务供给的可持续性,并设计相应的财政筹资政策。
服务经济学
![服务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2fba513deefdc8d376ee32a2.png)
服务经济学第一章导论问题:为什么要学习服务经济学?●服务渗透在人们生活中方方面面,如餐饮服务、交通服务等等。
我们自己的福利和整个经济社会的福利都是建立在服务基础上的。
●制造和农业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们消费的食物和产品总是有限的;然而,人们对体验性的服务的欲望是无限的。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经历着一场结构性的变革,美国经济学家富克斯在1968年称之为“服务经济”。
●新的工作主要由服务业提供,其中包括许多由高技术企业提供的高新职位。
不仅如此,服务业还对大学生提供了创业机会。
●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务经济的兴起一、服务业的地位日益提高二、服务业就业能力日益提高工业化以来,英国和美国的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动并不完全一致。
但仍然能够看出,服务业吸收就业所占比重表现为上升趋势,特别是在美国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三、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扩大近30年来,随着世界各国服务业的迅猛发展,企业和个人对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服务的国际流动逐步兴起,国际服务贸易开始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长期以来,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践界,都认为服务业和制造业有着显著的区别,两者存在泾渭分明的边界。
课程内容提要第一章导论第二章服务经济学研究对象第三章服务业核算第四章服务的需求与定价第五章服务业增长第六章服务业结构第七章服务业竞争力第八章服务业规制第九章服务业对外开放与外包服务第二章服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一节服务和服务产品一、服务的概念“服务”既可以作为一个社会用语,又可以作为一个经济范畴中的概念。
就服务作为社会用语来说,一般的解释有两种,一是为社会利益或他人利益办事,二是任职。
作为社会用语,日本经济学家前田勇把它归纳为存在型用法和评价型用法。
存在型用法把提供某些方便的活动本身叫做服务,如送货服务、复制服务等;评价型用法把提供的做法叫做服务,这种服务一定和评价结合在一起使用,如这家商店服务很好。
医疗服务供方诱导需求控制的经济学分析
![医疗服务供方诱导需求控制的经济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cb82e7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b8.png)
医疗服务供方诱导需求控制的经济学分析医疗服务供方诱导需求控制的经济学分析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医疗市场成为了一个庞大的行业。
但是,由于医疗服务供方的利润考虑,的确存在一些以不合理的方式诱导病人产生需求的行为,目的就是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医疗服务本身的客观需求。
这就需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医疗市场的供需关系进行分析,解决医疗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实现医疗服务的优化组合,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益,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医疗市场的供给侧主要由医院、诊所、药品制造商等构成,他们在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也在不断追求盈利。
为了达到最大化利润的目的,医院、医生等医疗服务供方可能会采取一些不合理的行为,诱导病人进行不必要的医疗服务,比如开药、检查、住院等,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这种行为被称为“供给诱导需求”,在医疗市场上非常常见。
但是,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增加了个人和社会的医疗费用,而且使得医疗服务的质量降低,效益下降,会引起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供给侧入手,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供给侧不合理的行为,实现医疗服务的优化供给和需求,推动医疗市场的健康发展。
首先,可以通过建立医疗服务供方的考核机制,利用市场力量约束医疗服务供方的行为。
据此,对医疗服务的质量、效益等方面进行考核,通过评价医疗服务的质量,动态地约束医疗服务供方的行为,促进他们积极提供真正需要的医疗服务。
其次,则可以通过提高医疗服务的透明度,增强病人的选择权,影响医疗供方的诱导需求行为。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医疗服务宣传、网上公示等途径,增加病人对医疗服务的了解,加强对供给侧行为的监管,让病人更加了解和掌握医疗服务的信息,降低不必要医疗服务的需求。
最后,医疗服务供方应该加强相关部门间的沟通和合作,协调医疗服务的需求和供给。
这包括卫生、人力、药品等方面的资源合理配置,避免因为医生、药品等领域之间存在的利益制约和完备性不足,而导致医疗服务过度供给。
服务是门最高级经济学
![服务是门最高级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13a23626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d.png)
服务是门最高级经济学服务是门最高级经济学,这一说法在现代经济学中得到广泛认可。
服务业一直以来被视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代化水平和发展成果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
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服务业是指向顾客提供各种非物质生产经济活动的行业。
服务业提供的不是有形的产品,而是由人为核心的,具有柔性和创意的生产要素。
服务业包括许多行业,如零售业、餐饮业、金融业、医疗保健业、旅游业等。
在经济学中,服务业不仅是因为经济规模的增加,而且也是因为劳动力的结构转变和技术创新的进步来发展的。
服务业是一个不断扩张的产业,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服务业的发展也会带来许多新的机会和产业链。
现代的服务业减轻了人们生活工作压力,大量创造了就业机会,以及许多公共服务的需求,如医疗保健、旅游、教育、银行等。
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服务业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创新效应可以通过三个方面得到体现:第一,服务业有更多的创新和技术创新;第二,服务业的比重越高,就越容易提高劳动力的人均生产力;第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业在升级阶段会更加主导。
服务业对于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当前,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不稳定,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增强,国际贸易局势趋紧。
在这种情况下,服务业成为了促进国际贸易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全球化的发展也增加了各国之间的合作,而这需要更加广泛的服务交流和提供。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促进是全球社会经济的基础,同时也是构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关键所在。
总之,服务业作为一门最高级经济学,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引领了经济的升级,推动了各行业创新的发展。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服务业将会成为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促进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合作和共同发展。
服务经济学服务经济学
![服务经济学服务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481a74f349649b6648d747c6.png)
三、服务业
1、理论研究中的服务业分类
产业结构分类法
9 三次产业分类法 9 四次产业分类法 9 霍夫曼分类法 9 工业结构产业分类法 9 基于资源使用的产业分类法
服务业分类法
9 以生产为基础的针对全部产业的划分(Production-based classification) 9 以消费为基础的专门针对服务行业的服务业分类(Consumptionbased classification) 9 以经济功能为基础的专门针对服务行业的服务业分类(Functionbased classification)
批注本地保存成功开通会员云端永久保存去开通
服务经济学
Lectures on Service Economy
第二讲 服务经济学基本范畴
程大中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
本讲主要内容
一、服务经济学基本范畴及其相互关系 二、服务 三、服务业 四、国际服务贸易
一、服务经济学基本范畴及其相互关系
见下图
制造工作 货物生产业 (第一、二产业) 有形产品:货物
跨境交付 境外消费 商业存在
国 际 服 务 贸 易
《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分类
自然人流动
国际收支平衡表(BOP)分类
经常项目服务进出口
国 际 服 务 贸 易 统 计
BOP统计: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服务交易
内向FAT统计 FAT统计 外向FAT统计
图 服务贸易模式与服务贸易统计
2007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部分)(万美元)
项 一.经常项目 A.货物和服务 a.货物 b.服务 1.运输 2.旅游 3.通讯服务 4.建筑服务 5.保险服务 6.金融服务 7.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8.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 9.咨询 10.广告、宣传 11.电影、音像 12.其它商业服务 13. 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 B.收益 1.职工报酬 2.投资收益 C.经常转移 1.各级政府 2.其它部门 目 差 额 37183262 30747660 31538140 -790479 -1194692 744695 9289 246728 -976043 -32644 213668 -784943 72418 57535 16257 867679 -30426 2568849 434007 2134842 3866752 -16596 3883348 贷 方 146788200 134220596 121999963 12220633 3132382 3723300 117455 537710 90370 23049 434475 34263 1158055 191227 31629 2691485 55234 8303031 683313 7619718 4264573 3495 4261078 借 方 109604938 103472936 90461823 13011113 4327074 2978605 108167 290982 1066413 55692 220807 819207 1085637 133692 15372 1823806 85660 5734182 249306 5484876 397820 20091 377730
经济学相关 03-卫生服务供给
![经济学相关 03-卫生服务供给](https://img.taocdn.com/s3/m/07e072df561252d380eb6eba.png)
当其他因素不变时,某种卫生服务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数量
的变化,称为供给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在图形上表现为在一条既定
如图6-2所示,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在供给
曲线S上,随着某种卫生服务价格的变动,点A、B、C之间的位置移动,
图3-2 卫生服务供给量的变动
当某种卫生服务本身的价格既定时,由于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供给
数量的变化,称为供给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在图形上表现整条供给曲线
如图6-3所示,假设某种卫生服务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由于某
种因素使原来的供给曲线S
0右移到S
1
,表示供给增加;供给曲线从S
,表示供给减少。
图3-3 卫生服务供给的变动
16
17
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特点
⏹与一般的商品或服务比较,卫生服务从总体上是
医院质量与数量的权衡
24
26 28
在现实中,病人对医学知识缺乏,而医生出于自身经
济利益的需求,医生既是顾问又是服务提供者,因此可以
创造额外需求,即供方创造需求(supply creates demand
化的现象。
服务经济学复习资料
![服务经济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fdcdddece2f0066f53322e0.png)
115服务经济学复习资料一服务经济兴起的特征1 服务业的地位日益提高2 服务业就业能力日益提高3 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扩大4 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制造业与服务业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离开了服务业,绝大多数制造业都将难以进行生产。
信息服务、研发服务、营销服务、融资服务、技术支持服务、物流服务等和生产过程的结合日益紧密,体现了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渗透和融合的进一步增强。
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已经不再仅仅表现为服务业对制造业的辅助作用,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不再仅仅关注产品的生产,而是将行为触角延伸至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市场调查、产品开发或改进、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产品的报废、解体或回收。
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不再仅仅提供产品,而是提供产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的“集合体”。
并且,服务在这个集合体中越来越居于主导地位,成为增加值的主要来源,制造业同服务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一现象又被称作“制造业的服务化”。
三服务的概念(没有明确的定义)1 亚当斯密:服务生产的易消失性是个现实问题:“它们在其发挥职能的短时间内便消失”。
这个非物质方面使得它既不能贮存,也不能进一步交易。
服务在这个意义上是非生产性的。
2 萨伊:无形产品是人类劳动的果实,同时又是资本的产物。
所说的无形产品就是服务。
3 富克斯:服务就在生产的一刹那间消失,它是在消费者参与的情况下提供的,它不能运输、积累和贮存,它缺少实质性。
4 希尔:服务应定义为隶属于某一经济单位的个人或物品状况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事先经过该个人或该经济单位同意之后由其他经济单位实施的。
服务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这种变化是同一过程的变化。
四服务的特征1 服务一般是无形的2 服务的生产与消费时同时发生的3 服务是难以贮存的4 服务具有异质性五服务的分类1 布朗宁和辛格曼:从服务功能出发流通服务、生产者服务、社会服务和个人服务2 格鲁伯和沃克:生产者服务、消费者服务和政府服务消费者服务是指消费者在私营市场购买的服务;政府服务主要是由政府为消费者使用而提供的服务;生产者服务是指生产者在私营市场购买的服务,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也称作中间服务。
服务的经济学定义(精)
![服务的经济学定义(精)](https://img.taocdn.com/s3/m/8c7506090b4e767f5acfce52.png)
附录: 服务的经济学定义
Adam Smith(1776):有一种劳动,加在物上,能增加 价值;另一种劳动,却不能够。前者因可生产价值,可 成为生产性劳动,后者可称为非生产性劳动。 Marx(《剩余价值论》):服务同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一 样是具有物质内容的使用价值;服务这种使用价值就是 劳动本身;提供服务的劳动没有固化于商品之中,而是 直接进入消费过程。 Hill(1977): “服务”是状态的变化,这种状态可以发生 在某个人身上,也可以发生在属于某个经济主体的物的 身上;这种状态的变化是另一个经济主体的劳动成果。
2
Linking
附录: 服务的管理学定义2
科特勒等(Kotler&Bloom,1984):服务是一方向另一方所提供 的一种活动或利益,它通常是无形的,而且不牵涉到所有权的变 化。服务的生产可以与有形产品相关,也可能无关。 谷姆森(Gummesson,1987):服务是一种可以用来买卖但却无形 的“物品”。 格罗鲁斯(Gronroos,1990):服务是一种或一组具有无形性特 征的活动。服务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向顾客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 Gronroos,2000:服务是由一系列或多或少具有无形性的活动所 构成的一种过程,这种过程是在顾客与雇员、有形资源的互动关 系中进行的,这些有形资源(有形产品或有形系统)是作为顾客 问题的解决方案提供给顾客的。(Service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工商管理学院
1
Linking
附录: 服务的管理学定义1
源自美国市场营销学会,1960:服务是伴随着货物销售一并提供给顾客的利益、满 足及其他活动。 里根(Regan,1963):服务是顾客购买产品或服务时所得到的一种无形的满 意结果或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活动。 裘德(Judd,1964):服务是一种市场交易活动,这种活动的最大特点是不牵 涉到所有权的变更。 白瑟姆(Bessom,1973):对于消费者而言,服务是能够向他们提供任何利益 或满足的活动。这些活动,他们个人没有能力自我提供或者不愿意自我提供。 布洛斯(Blois,1974)服务就是一种用于销售的活动,这种活动可以为顾客带 来利益或满足,但它不会引起“商品”的物质形态的变化。 斯坦顿(Stanton,1974):服务是能够给消费者或者工业用户带来满足的一些 可感知但无形的活动。 莱蒂宁(Lehtinen,1983):服务是一种或一系列活动,它是在顾客与服务提 供者或者设备的互动过程中完成的,并使顾客满意。 工商管理学院
公共服务与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公共服务与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c1bd73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6.png)
公共服务与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公共服务和公共政策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经济学分析对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和提升社会福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公共服务和公共政策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一、公共服务的经济学分析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提供的、为公众利益而存在的服务。
公共服务可以分为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公共服务的提供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公共服务的提供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基础设施建设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
良好的基础设施可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吸引外部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此外,投资于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公共服务也能够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公共服务的提供可以减轻社会不平等现象。
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以降低贫富差距,提供机会平等。
教育公平可以帮助贫困家庭的子女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破除贫困代际传递。
医疗公平可以保障每个人的基本健康需求,减轻因疾病导致的贫困风险。
公共服务的提供可以使社会资源更加公平合理地分配,增加社会福利。
最后,公共服务还可以提高社会效率。
市场经济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问题,导致市场失灵。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公共服务来纠正市场失灵,改善资源配置效率。
例如,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可以防止环境污染对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提高社会效益。
此外,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也是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可以减轻风险和消除市场不确定性,提高整体效率和稳定性。
二、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达成特定目标而采取的行为措施和政策安排。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影响至关重要。
首先,公共政策可以通过经济调控促进经济增长。
政府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进行调节和引导,促使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例如,在经济下行时,政府可以通过降低利率、增加投资等方式刺激经济发展;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利率、加强监管等手段防范经济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服务经济学
服务经济学概述
第三产业是农业、工业以外的包括文教卫生、政府机关、军队警察在内的各行各业的总称,内容十分庞杂。
服务产品的生产和再生产,是服务业的经济活动中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基石,服务经济学就是以这些关系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服务产品是商品。
同一般商品一样,服务产品的二重由创造服务产品的服务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务劳动的具体形式创造使用价值,服务劳动作为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支出形成价值。
服务产品值论是劳动价值论的一部分,是对劳动价值论的补充发展,也是服务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服务业
从理论上讲,服务业是指除农业、工业和建筑业外的其他所有行业。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发展水平不仅代表了一个地区市场经济的成熟和发达程度,也是地区综合竞争力的体现,高水平的服务业更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但就服务业分类而言,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划分标准。
目前我国主要有两种分类方式:一是将服务业划分为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
另一种是将服务业划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丹尼斯·贝尔从社会演化的角度,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化分为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
他认为,后工业社会在经济方面,是由产品生产经济转向服务性经济。
其中一个有说服力的理论是微笑曲线。
微笑曲线
微笑曲线即是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
微笑曲线中间是制造;左边是研发,属于全球性的竞争;右边是营销,主要是当地性的竞争。
当前制造产生的利润低,全球制造也已供过于求,但是研发与营销
的附加价值高,因此产业未来应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也就是在左边加强研展创造智慧财产权,在右边加强客户导向的营销与服务。
微笑曲线可能存在的孕育因素:
1全球化的竞争压力
2产品生命周期的压力
3企业生存的压力
4附加价值的压力
5产业发展的趋势
6产业发展环境的需要
正是由于以上因素,才导致了微笑曲线的诞生。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企业之产品与服务要有持续性的附加价值(盈余),才能够生存下去。
2.高附加价值的产品方向与服务,才能有高获利的潜力,方能确保企业的永续经营。
并且对于企业来说,应有以下启示:
1、产品升级或产品下移,产品升级指的是产品从原来低档往中档、中档往高档走的办法,而产品下移,追求的不是提高附加价值,而是创造不同的市场,让营销固定成本往下降,创造规模经济的概念;
2、垂直整合,包括向上游的整和和向下游的整和;
3、缩短销售渠道,建立直接供销关系,渠道缩得越短,附加价值就越高;
4、水平延伸,一种是产品的水平延伸,一种是产品线的水平延伸;
5、多元事业,一种是相关产业的多元化,一种是非相关产业的多元化,对于后者,风险较高,在实施时要具备充足的资金和现金流量,要做好亏几年的心理准备;
6、生产技术升级,通过研发和自主创新,增加企业生产技术的科技含量。
、服务经济发展的趋势、规律和分析
(一)从初级向高级发展
服务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以下三个阶段并表现出不同阶段特征:
1.第一阶段(农业经济时代) :以生活服务业为主。
在农业经济时代出现了服务经济的萌芽,以住宿、餐饮、零售等个人和家庭服务的传统生活性服务为主,主导部门是个人服务和家庭服务。
2.第二阶段(工业经济时代) :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
在工业化社会,服务经济逐步发育成长,中间服务投入逐步增长,直接面向生产的服务业飞速发展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其中,在工业化初期,以发展商业、交通运输、通信业为主;在工业化中期,金融、保险和流通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在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新型业态不断涌现,广告、咨询、商务服务等服务业发展较快。
3.第三阶段(服务经济时代) :以社会服务业为主。
在服务经济时代,服务经济基本形成熟高速发展。
在生存需要和享受需要均得到较高满足的基础上,人类发展需要的满足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
于是,教育、医疗、娱乐、文化等个性化服务业崛起成为主流业态,而且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二)从传统向现代发展
1.服务业内部结构"知识化"、"融合化"趋势明显。
服务业结构升级成为服务经济发展的关键特征。
一是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体现为服务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向知识密集型,知识、技术含量高的现代服务业逐渐占据服务业的主导地位。
技术进步驱动了一些现代新兴服务业如管理、咨询、广告服务的发展。
这些服务业所提供的服务愈来愈
以承载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或信息为己任,也就是说"服务"产品本身也在"知识化"和"信息化"。
同时,服务业通过运用不断进步的信息技术,使自身的生产率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即服务业的生产技术也在"知识化"和"信息化"。
二是服务产业内部不同行业间也在相互渗透和融合,从而使融合后的产业兼具原有服务业的特征。
2.服务产出成为经济发展与运行的关键要素,生产性服务业的飞速发展成为一种基本现象。
生产性服务业包括金融、法律、管理、研发设计、生产技术、物流、通讯、销售等,是为生产、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而非为最终消费服务的。
在现代服务经济发展过程中,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生产带动了对服务的中间需求,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现,突出表现在它一方面推动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又是分工经济的"蒙古合剂"。
生产性服务可以成为产品价值增值的主要源泉,同时它也是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技术资本进入生产过程的桥梁。
在发达国家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速度都超出了服务业的平均水平。
1970 - 1986年,美国的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值与就业分别增长了17
3.3%和200.8% ,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这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不但优化了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也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充沛的动力。
参考资料:百度文库,道客巴巴、务经济通向幸福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