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分析的动机理论(Drive Theory in In Freudian psychoanalysis)Freud,1915
弗洛伊德提出人类体验到的驱力来源于生的本能(包括性欲),他称之为利比多(libido),和死的本能(包括敌对行为)他称之为塔纳托斯(Thanatos)。他认为本能的冲动指引心理能量去满足身体的需要,如果这种能量没有得到释放的话,就会产生紧张,这种紧张驱使人们朝向减少和消除紧张的活动或事物。弗洛伊德认为生与死的本能是在潜意识水平下起作用的。然而它们对有意识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影响是很深的,因为本能驱动人们做出重要的生活选择。
●驱力与诱因(Drive and Incentive)Hull,1943
●内驱力降低理论(Drive-reduction Theory)
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提出了内驱力降低理论。他认为最重要的行为是由内驱力而激发的。驱力(drive)是一种内部的状态,它是对动物的生理需要做出的反应。生物体就其本身条件来说如体温和能量供应等,会寻求维持一种平衡状态,或者说动态平衡(homeostasis)。当某种需要破坏了平衡或产生了某种心理上的紧张,驱力就会被唤醒。这些驱力反过来促使生物体采取消除紧张的行为;当这些驱力得到满足或消除时——即动态平衡又得到恢复——生物体就会停止这种行为。
●诱因理论(Incentive Theory)
消除紧张无法解释所有被激励的行为。例如,吃饱了的动物在看到另一个动物在进食,将会重新吃食物。因此行为不仅仅是由内部驱力所激发的,还由诱因(incentive)所驱使,即外部的刺激和奖励,他们与生理上的需要并无直接联系。诱因理论强调了外部刺激引起动机的重要作用,认为诱因能够唤起行为并指导行为。
●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Festinger,1957
费斯廷格对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即与我们通常的(一般是积极的)自我概念相违背的行为所导致的不适感展开了精确的研究。研究发现认知失调是人类思想和行为的主要动力之一。认知失调总是会引起不适,因此我们必须去减少这种不适,这种过程与驱力类似,不同的是降低认知失调的方法并不总是那样简单和明显,有以下三种方法来减少这种不适感:
◆通过改变我们的行为,使之与不一致的认知达到一致。
◆通过改变不一致的认知,使我们的行为合理化。
◆通过增加新的认知,使我们的行为合理化。
●需求理论(Needs Theory)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Maslow,1943
马斯洛认为基本的动机形成了需要层次(hierarchy of needs),低层次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它就支配着人们的动机;只有当它得到适当满足,高层次的需要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需要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
◆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食物、水、氧气、休息的需要,性欲表达的需
要,消除紧张的需要。
◆安全需要(safety needs)安全、舒适、宁静、不害怕的需要。
◆归属于爱的需要(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s)融入别人中间的需要,与他人
建立关系的需要,爱与被爱的需要。
◆尊重需要(esteem needs)自信的需要,价值和能力感的需要,自尊和受别人
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self-fulfillment needs)发挥潜力的需要,拥有意义深远目标
的需要。
●双因素激励理论(Herzberg's two-factor theory)Herzberg,1959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工作的满意和不满意是由两类不同的因素导致的,即:
◆激励因素(motivating factors)——例如挑战性的工作、赞誉和责任感,通常
会带给人们满足感。
◆保健因素(hygiene factors)——例如社会地位、工作保障、薪水以及附加福
利。它们在呈现时不会激励人们,但在缺失时会引发消极怠工。
●ERG理论(Alderfer's ERG theory)Alderfer,1969
ERG理论是美国耶鲁大学奥尔德弗在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人本主义需要理论。奥尔德弗认为,人们共存在3种核心的需要,即:
◆生存(Existence)的需要——关系到人的存在或生存的需求,当于马斯洛理论
中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
◆相互关系(Relatedness)的需要——指人们对于保持重要的人际关系的需求,
与马斯洛的归属于爱的需要和尊重需要分类中的外在部分是相对应的。
◆成长发展(Growth)的需要——它表示个人谋求发展的内在愿望,与马斯洛
的自尊需要分类中的内在部分和自我实现需要中所包含的特征相对应。
●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Deci&Ryan,1980s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先天的心理成长和发展的潜能。自我决定就是一种关于经验选择的潜能,是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个体对行动所做出的自由的选择。自我决定的潜能可以引导人们从事感兴趣的、有益于能力发展的行为,这种对自我决定的追求就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内部动机。
自我决定理论把动机分为三种类型:
◆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包括了解刺激型(IM-Knowledge)、取
得成就型(IM-Achievement)、体验刺激型(IM-Stimulation)。
◆外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包括外在调节型(External Regulation)、摄
入调节型(Introjected Regulation)、认同调节型(Identified Regulation)。
◆无动机(Amotivation)——最缺少自我决定的动机类型。它的特点是个体认识不
到他们的行为与行为结果之间的联系,对所从事的活动毫无兴趣,没有任何外
在的或内在的调节行为以确保活动的正常进行。
●动机的认知理论(The Cognitive Theory of motivation)
动机的认知理论来源于两个基本理论,即目标设定理论和期望理论。目标设定理论表明了设置一个目标以及如何去追求这一目标对于激励个体的重要性。动机的期望理论则陈述了人们如何选择以某种方式行动。
●目标设定理论(Goal-Setting Theory)Locke,1960s
美国心理学家洛克提出的目标设定理论认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们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实现目标。
一个好的目标设定符合SMART原则,即:
◆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
◆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
◆是要与其他目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的(Relev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