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军用战术通信导航系统(1-PLRS)要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8年,海军陆战队完成了PLRS试验 设备及主控设备训练器的研制任务。
从1988年起到1990年,海军陆战队共 购买了12部主控设备和1500台用户设 备。
在此期间,休斯公司地面系统集团 (GSG)还获得了一项金额为3600万 美元的改型生产合同,为几艘海军两 栖攻击舰制造主控设备。
当海军陆战队在加利福尼亚州、北卡罗 来纳州和日本部署PLRS网络时,陆军却 在奋力解决增强型PLRS(即ADDS)研制 工作中的问题。
和避免与友军交战。
6.1.2 工作原理
定位报告系统是一种自动化时分多址战术数 据系统,能够完成定位、导航、识别和有限 的数据通信。
PLRS并不是要设计成为一种能独立工作的指挥 和控制系统,但能够向适当的指挥和控制机构提 供关于己方和友方情况的数据。
一、PLRS系统组成
PLRS系统功能是通过网络来实现的。PLRS网络 由一台主控设备、一台备用主控设备和数量不等 的用户设备组成。
工程研制阶段于1980年底完成,休斯公司向陆 军交付了两部PLRS主控设备和64台用户设备, 以进行为期一年的研制试验/使用试验。
试验于1981年9月结束,随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 于10月至12月在德克萨斯州的胡德堡进行了联合使 用试验。
1982年1月,将设备移到北卡罗来纳州的勒人营进 行为期一个月的海军陆战队试验。这些试验都涉及 到海军陆战队的首要任务——两栖突袭。
该系统除具有自由电文数据交换能力外,还能根 据请求将其引导到预定点,引导到其他部队。
对于战术指挥员来说,PLRS能够提供其规定责任 区内所有协同用户的标志、位置和移动情况。
能使指挥员输入和修改配合点、走廊和限制区域。 对于所有网内成员来说,该系统具有有效的电子 反对抗措施,并能进行保密数字通信。
1988年5~9月在瓦丘卡堡进行试验期间, 休斯公司成功的解决了所存在的问题。 在1990年的演示中,EPLRS满足或超过 了生产系统验证(PSV)试验的所有要求。
PLRS将是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具备一种能在许 多方面改变战场作战指挥的独特能力。
对于各个战术用户(陆、海、空用户)来说,该 系统能实时地测定和显示其精确位置。如果用户 进入限制区域,系统便向其告警。
试验之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都派出各 自的装备评审委员会,于1982年3月联合 审议了关于PLRS有效价值的评审结果, 并决定是否进入生产阶段。
1984年9月和12月,海军陆战队和陆军先 后获得了第一套完整的PLRS系统。第二 个生产合同于1985年通过竞争投标方式 签订。1986年海军陆战队对PLRS的工程 研制模型进行了试验,并开始使用。
从而形成其完整的军事战略、战术 综合体系。
6.1 陆军定位报告系统
6.1.1 概述 现代战争,是一种多方面军事能力的较量,
单一兵种作战往往存在很大的缺陷。
综合战斗的优势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中已 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长期以来,战地指挥员仅能凭借地图、罗 盘和话音无线电消息,用猜测的方法对下 属部队及友军保持跟踪。
PLRS在各种能见度、气象和地形条件 下都能在陆上和海上工作。能快速接 纳进入该系统战术区的临时用户。
PLRS是一种战术支持系统,它能提供 精确的定位和导航信息,进行统一识 别,能提供有限的预定数字数据消息。
因而能提高地面、空中和两栖作战能 力。此外它将会提高地面指挥员的下 列能力:
控制部队联合作战; 组织间接火力; 协调近空支援; 准确地指定布雷区; 接受快速反应地航空医疗和后勤支援; 在夜间和低能见度条件下指挥有效作战
经过设计论证后于1975-76年在加利福尼亚州 的彭德尔顿营进行了试验。此时美国陆军对 PLRS方案也产生了兴趣,随后便加入了计划。
1976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和陆军签署了一个协 议。协议规定,以陆军为首,派出计划负责人, 海军陆战队派出副职。该计划于1977年进入大 规模工程研制阶段。休斯公司成为唯一的合同 承制方。
美国海军陆战队和陆军开始联合研制 一种新型的集通信、导航定位、识别 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战术系统,这就是 定位报告系统(PLRS,Position Location Reporting System)。
最初的PLRS系统是由美国的海军陆战队主持研 制的。美国的通用动力公司和休斯飞机公司都 得到了该项目的研制合同。
克服上述缺陷
必须研制一种准确、实时、全方位的 空地定位和导航系统,以满足陆、海、 空、宇各军种的使用要求。
能为战术指挥员提供近实时的三维定 位信息;对地面和空中单位进行导航; 协调空中支援及炮火支援;对地面和 空中作战单位实施有效的控制和机动 指挥。
研发过程
70年代初,美国在总结了越南战争的 经验教训之后,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指 挥效率的重要性
传统的指挥技术不仅效率低,同时还可能不准 确和不及时。
假如不能精确地知道受援部队的位置,支援效 率将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特别是在能见度低和通信条件差的情 况下,由于不能连续且精确的了解邻 近部队和支援部队的位置,往往还会 产生各部队之间自相交火的情况。
当部队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密林或地形特征不明显的地 区作战时,传统的定位和通信方法更 难奏效,不能满足现代化战争对定位 精度、可靠性和及时性的要求。
航空航天无线电导航
刘磊
电子科技大学 航空航天学院
第六章 军用战术通信导航系统
在现代化的作战环境中,实时的指挥、控 制和通信(Command、Control &Communication)对于陆、海、空三军 的联合作战,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决定战 争的胜败与否。
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对峙格局形成, 世界各国开始了军备竞赛。
尤其是美国,作为二战后经济和科学技术发 展最强劲的国家,保护其在二战中的既得利 益成为必然。因此需要加强其军事的科技化, 占据世界军事的主导地位。
为此,美国国防部及其陆、海、空 军除了开展全球性GPS战略导航系统 的研制工作外。
另外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开展了战 术通信、导航、定位系统的开发工 作。主要包括定位报告系统(PLRS) 和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TID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