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外科学辅导: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的因素
种植体颈部与唇侧骨板间距离对唇侧牙槽骨吸收及牙龈退缩的影响
![种植体颈部与唇侧骨板间距离对唇侧牙槽骨吸收及牙龈退缩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189753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a3.png)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21年4月第31卷第2期Journal o 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Vol.31 N o.2 April,2021•15!种植体颈部与唇侧骨板间距离对唇侧牙槽骨吸收及牙龈退缩的影响黄洁,王海丞,胡佳慧,周笑天,王佐林!上海牙组织修复与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上海200012#[摘要]目的:探讨前牙美学区植入种植体的颈部与唇侧骨板间距离对种植体周软硬组织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6只健康B eagle犬,在双侧上颌第一切牙处(共12个位点%行数字化外科导板辅助下的即刻种植和早期种植,并分为 4组,A组(早期种植1m m组),B组(早期种植2 m m组),C组(即刻种植1m m组),D组(即刻种植2 m m组)。
早期 种植不使用任何植骨材料,即刻种植在跳跃间隙内置入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 CGF)。
均米用埋入 式缝合,3个月后翻瓣行牙龈成形术,术后1个月处死B eagle犬。
比较各组唇侧牙骨(verticalbonere-sorption, V D)、水平骨吸收(horizontal bone resorption, H D)、唇侧骨板厚度(bone thickness, B T)、角化龈宽度(keratinized mucosa width, K W)、种植体-骨结合率 (bone-to-implant contact, BIC)。
结果:垂直骨吸收数值比较, A 组大于B 组,C组大于D组(!<0.05); 骨吸收数,A组B组,C组D组(!<0.05)。
种植体颈部1m m水平,A组的唇侧骨板大于B组。
种植体-骨结合率比较,A组和B组间的学意义(!>0.05),C组大D组和A组(!<0.05)。
角化龈宽度比较,种植术后3个月,C组小于D组(!<0.05);在种植术4个月,A组小于B组(!<0.05)。
种植体凹陷
![种植体凹陷](https://img.taocdn.com/s3/m/bd694714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f4.png)
种植体凹陷种植体凹陷是种植牙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指在种植体周围的骨组织缩小、吸收,导致种植体周围的牙龈组织下陷,形成骨量不足、凹形或深化的一种状况。
种植体凹陷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牙齿缺失的时间较长。
牙齿缺失后骨组织容易被吸收,减少种植体周围的支撑。
2.种植体的植入位置不当。
如果种植体植入位置与周围组织不适合,就会出现裸露、凹陷等现象。
3.植体后的初始稳定性不好。
如果植体固定不稳或者受到力的作用,也可能导致凹陷的出现。
种植体凹陷不仅会影响植体的美观度,更会影响种植体的稳定性和周围组织的健康状况。
解决种植体凹陷问题的方法:1.外科手术。
通过植骨术和隆鼻术等手术,增加种植体周围的骨量,从而填补凹陷的部位。
2.种植体更换。
如果凹陷导致的牙龈下降、变薄、萎缩严重,影响到种植体的美观,需要更换合适的种植体。
3.牙周病治疗。
如果凹陷是由于周围牙龈组织发生了炎症、颈部龋齿或牙龈退缩等牙周疾病导致的,需要进行相应的牙周病治疗。
4.修复义齿。
通过义齿的设计和制作,可以将植体周围的软组织结构调整,使得硬组织和软组织外形更加美观。
在种植牙手术后,正确的护理方法也能有效地预防种植体凹陷的发生:1.术后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种植体凹陷问题。
2.注意口腔卫生,定期刷牙、使用牙线和漱口水等,避免口腔细菌滋生,导致牙周炎等问题。
3.定期进行牙科检查,对牙周疾病进行及时治疗,保持口腔清洁和健康。
总之,种植体凹陷是种植牙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解决这一问题,保证种植体的稳定性和外观美观。
口腔种植外科—口腔种植外科的应用解剖
![口腔种植外科—口腔种植外科的应用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8a602824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3a.png)
• 下颌管位于下颌骨的下半部 分或接近下颌骨下缘;横断
面看,在下颌体的后2/3段 距外侧面较远,前1/3段距 外侧面较近;下颌管与牙的
一、下颌骨种植的应用 解剖
(三)下颌骨结构特点
1.下颌管
一、下颌骨种植的应用 解剖
(三)下颌骨结构特点
2.颏孔
• 前磨牙区种植牙手术,需避免损伤颏神经血管束。 牙槽骨萎缩,颏孔相对上移。
(二)血管和神经分布
1.下颌骨血供 2.下颌骨的神经分布
• 主要来源于下牙槽动脉 • 下牙槽神经、颊神经、舌神经
一、下颌骨种植的• 为应松用质骨内的密质骨管道,
解剖
内有下牙槽神经血管束走行。
(三)下颌骨结构特点起自下颌孔,止于颏孔。
• 行下颌牙种植手术时,应考
1.下颌管
虑下颌管的位置和形态,注
意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
(四)下颌牙槽骨吸收的特点
知识要点
一、缺牙后 牙槽突的改
变
二、牙槽突 萎缩的分类
三、下颌骨 种植的应用
解剖
四、上颌骨 种植的应用
解剖
二、牙槽突萎缩的分类
1.按照余留牙槽骨骨量分类
二、牙槽突萎缩的分类
1.按照余留牙槽骨骨量分类
二、牙槽突萎缩的分类
2.按照余留牙槽骨骨质分类
根据密质骨 与松质骨的 含量比例及 松质骨疏密
(2)从种植体骨结合角度来看,密质骨有利于种植体 的稳定,松质骨有利于其血供。密质骨与松质骨骨量 相当者为最理想的植入床。
知识要 点
一、下颌骨种植 的应用解剖
二、上颌骨种植 的应用解剖
一、下颌骨种植的应用 解剖
(一)主要的解剖结构 由下颌体(水平部)和下颌支(垂直部)。
一、下颌骨种植的应用 解剖
口腔颌面外科学种植外科
![口腔颌面外科学种植外科](https://img.taocdn.com/s3/m/65dff1f431126edb6e1a1098.png)
口腔种植的生物学基础
?骨组织成分:
?骨基质 ?细胞成分
口腔种植的生物学基础
?种植体愈合过程
? 第一阶段:血块包绕,骨髓内蛋白质、脂质、糖蛋白等吸附,形成适 应层,细胞在外侧散在。
口腔种植体的解剖学基础
?牙槽嵴萎缩的分类: ?二、骨的质量分类:
Ⅰ级:颌骨几乎完全由均质的密质骨构成。 Ⅱ级:厚层的密质骨包绕骨小梁密集排列的 松质骨。
Ⅲ级:薄层的密质骨包绕骨小梁密集排列 的松质骨。
Ⅳ级:薄层的密质骨包绕骨小梁疏松排列 的松质骨。
密质骨与松质骨骨量相当为理想的植入床
口腔种植体的解剖学基础
基本概念
? 种植:implant英文解释为植入身体中的移植物及在身体某部植入、埋 置和移植组织等,为无生命的组织或材料被植入在有机体内。
? 牙种植:将无机的异体材料锚固在颌骨内,为缺失牙的修复体提供支 持和固定。
? 口腔种植:包括牙种植在内,口腔颌面部的种植统称为口腔种植。
基本概念
? 口腔种植学 :涵盖组织学、生物学、生物力学、生理学、化学、材 料学、口腔外科学、口腔修复学、牙周病学、口腔正畸学和技工工 艺学等基础及临床学科的一系列不同领域。
口腔种植手术
? 适应症:
? 1、上下颌部分或个别缺牙,邻牙不宜作基牙 或应避免邻牙受损伤者;
? 2、磨牙缺失或游离端缺牙的修复; ? 3、全口缺牙尤其下颌牙槽骨萎缩; ? 4、活动义齿固位差、无功能、黏膜不能耐受
者; ? 5、义齿修复要求高,一般修复不能满足; ? 6、种植区骨量够; ? 7、口腔黏膜健康,附着龈足够; ? 8、肿瘤或外伤引起的颌骨缺损,需功能修复 ? 9、赝复体固位。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详细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57cff08f0029bd64783e2c4f.png)
第一章绪论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以外科治疗为主,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诊治疾病的前提和基础。
关系诊疗质量与成败。
要求方法正确,全面细致,客观有序1、轻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两横指,约2-2.5cm左右中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一横指,约1-2.0cm左右重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距不足一横指,约1cm以内完全张口受限:完全不能张口,也称牙关紧闭2、面部器官检查:先天畸形,上颌窦癌,颌面部外伤(伴眼耳鼻畸形,鼻衄复视,脑脊液耳漏),必要时邀请有关专科会诊3、淋巴结检查:对口腔颌面部炎症和肿瘤具有诊断治疗意义。
顺序:枕后、耳后、耳前、腮、颊、下颌下及刻下;顺胸锁乳突肌前后缘,颈前后三角直至锁骨上窝。
内容: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压痛、波动感、皮肤与基地有无粘连垂直链:颈深淋巴结上群(胸锁乳突肌深面沿颈内静脉前后,上达颅底,下至颈总动脉分叉处),颈深淋巴结(中)下群(颈总动脉分叉以下,沿颈内静脉至静脉角),副链(颈深淋巴结上群向外扩展的部分),锁骨上淋巴结(系颈深淋巴结下群向锁骨上方扩展的部分)4、髁突动度检查:双手食指或中指分别置于两侧耳屏前方,髁突外侧,让病人做开闭口运动,感触髁突活动度。
或将两手小指伸入外耳道内,贴外耳道前臂进行触诊5、唾液腺检查:腮腺(食中无名指三指凭触为宜,切忌提拉触摸);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双手双合诊)内容:大小、形态、肿块、导管充血、变硬、结石、分泌液6、活组织检查:切取、切除、冰冻(血管性肿瘤、血管畸形、恶性黑色素瘤、腮腺混合瘤不做活检)7、X线检查:牙体、牙髓、牙周、颌骨疾病;平片,体层摄影,造影第三章麻醉镇痛重症监护1、麻醉: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人整个机体或机体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多用于手术或某些疼痛的治疗2、local anesthesia 局部麻醉局麻,是指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疼痛消失。
BIB与ITI种植系统周边骨质吸收对比的研究
![BIB与ITI种植系统周边骨质吸收对比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f50fe8d680203d8ce2f24be.png)
BI B 与ITI 种植系统周边骨质吸收对比的研究冯波施斌作者单位:430079长沙市口腔医院(冯波);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种植中心(施斌)。
【摘要】目的:放射线片评估BLB 种植系统(HA 涂层非螺纹柱状种植体)和ITI 种植系统(T PS 涂层螺纹柱状种植体)负载初期及负载后48个月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差别。
方法:87例患者116颗种植体按负载时间分五组进行X 片牙槽骨边缘高度测定。
结果:BLB 种植系统骨吸收呈缓慢上升趋势,而ITI 系统相对平稳,负载初ITI 种植体周骨吸收高于BLB 种植体,负载后36~48个月BLB 种植体高于ITI 种植体,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BLB 种植系统骨结合更早,ITI 种植系统远期骨吸收更少,更有利于保证种植的远期效果。
【关键词】BLB 牙种植系统;ITT 牙种植系统;边缘骨吸收中图分类号:R783.1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57(2004)09-78-04A com p arative stud y of the Mar g inal boneloss of BIB and ITI im p lants S y stem with radio g ra p hic anal y sisFENGBo ,SHI BinChan g sha H os p ital o f Stomatolo gy ,p ost g raduated stadent ,Wuham Univ er sit y ,430079AbatractOb j ective :T his stud y w as to radio g ra p hicall y evaluate m ar g inal bone lose about BLB im p lant s y stem (h y drox y a p atite-coated c y linder im p lants )and ITI im p lant s y stem (titanium p lasm a-s p ra y ed thread c y linder den 2tal im p lants )from be g innin g of loadin g to 48m onth after loadin g .Methods :87p atients (116im p lants )w ere divid 2ed into 5g rou p s accordin g to the tim e of loadin g ,m ar g inal bone loss w as calculated b y com p arin g m ar g inal bone.R esult :T o both im p lant s y stem ,there w ere a slow l y rose trend to bone absorb ,but ITI im p lant s y stem w as m ilder than that of BLB im p lant s y stem.T he am ount of bone loss of ITI im p lant s y stem w as m ore than BLB im 2p lant s y stem in the earl y tim e ,but there w as a reverse result in the 36~48m onth after loadin g ,Both w ere statisticall y si g nificant.Conclusion :BLB im p lants is p ro p itious to osseointe g ration of fore p art ;ITI im p lants w ill m ore stabl y after a p eriod of functional loadin g .K e y w ords :BLB im p lant s y stem;ITI im p lant s y stem;m ar g inal bone loss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状况是评价种植体成功与否及远期效果的重要标志之一。
口腔外科学辅导:种植体周围骨吸收
![口腔外科学辅导:种植体周围骨吸收](https://img.taocdn.com/s3/m/07d0ca4905087632311212eb.png)
口腔外科学辅导: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的因素口腔种植体周围的骨吸收同许多因素有关,与其相关的直接诱因主要如下:1生理性剩余牙槽吸收一些全身性生理代谢因素及生理状况与牙槽吸收相关。
有研究表明,牙槽骨的吸收与其它部位骨骼一样,受全身性的钙磷代谢的影响。
而且,可能有些绝经后的妇女的牙槽骨吸收也与其全身性骨质疏松相关,虽然近期的一些研究不同意这种观点。
2种植手术创伤种植手术创伤是引起种植体负载头1年之内明显吸收的主要因素之一。
包括:2.1手术分离粘骨膜,修整牙槽骨。
2.2手术过程中产热过多。
2.3基台植入手术,修整粘骨膜瓣导致生物学宽度降低[1].3微生物学因素同天然牙一样,种植体周围的组织也会发生炎症,通常表现为软组织炎症,骨组织进行性吸收及骨袋的形成。
同软组织炎症相关的种植体周围进行性吸收被定义为种植体周围炎(peri-implantis)。
已有研究表明,种植体周围炎同革兰阴性杆菌相关,包括类杆菌和梭杆菌[2].多个研究表明,放线共生放线杆菌、牙龈卟啉菌、中间类杆菌等,同种植体周围炎相关[2,3].另外,螺旋体也在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病区域被发现。
也有学者认为,葡萄球菌在某些种植体周围炎的病例中有作用。
目前,许多学者认为种植体周围炎的微生物病原与牙周炎相似[2].甚至在牙列缺损修复的病人中,天然牙周围的病原微生物正是种植体周围炎病人的微生物原的重要来源[4].种植体周围炎的产生机理相当复杂,至今仍不清楚,但可大致分为两种途径:(1)细菌毒素及酶对宿主组织的直接作用,包括透明质酸酶、细胞毒素、白细胞毒素、内毒素等。
例如内毒素,已证明对牙齿和种植体都可引起急性炎反应并产生破坏,并抑制修复或恢复过程。
(2)宿主对细菌及其产物的反应,这似乎是种植体周围组织破坏的主要原因[5]。
4生物力学因素早在一百多年前,Von Meyer,Roux和Wolff就作了关于的生物力学负荷与其适应性变化的研究,其中以Wolff最为出名:即规则应力(principle stress)影响的重建活动。
口腔种植学_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口腔种植学_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https://img.taocdn.com/s3/m/ceb9e2b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7c.png)
口腔种植学_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自体骨目前被视为是植骨材料的金标准,以下哪项不是自体骨的特性答案:2.种植体进入上颌窦腔内应采取方法将其取出,必要时转耳鼻喉科治疗。
答案:正确3.任何条件下,如果在正确的三维位置上植入种植体不能获得良好初始稳定性时,要延长愈合期,使新骨发生并成熟,才能获得种植体初始稳定性。
答案:正确4.外提升植入种植体后填塞骨粉只需把表面覆盖即可,腭侧可以不用充填密合。
答案:错误5.CBCT对外提升指导作用有限,可以依靠曲面体层来进行判断即可,不用拍摄CBCT答案:错误6.影响种植美学的硬组织因素不包括答案:7.通常将长度低于6毫米的种植体称为短种植体,应用短种植体时,应当选择粗直径的种植体,或将多颗短种植体夹板式连接,并采用相对保守的修复方案。
答案:正确8.在决定种植体的数目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有答案:缺失牙的部位_种植位点的骨密度和骨量_牙弓的形态_对颌牙的状态以及副功能习惯9.上颌窦急性炎症时可以进行外提升手术。
答案:错误10.获得牙槽嵴劈开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不能发生唇侧骨板游离性折断。
答案:正确11.对于薄龈生物型的患者,在制定外科计划时,要求种植体更接近于腭侧,从而使硬组织和软组织最大限度地覆盖于种植体的表面,但仍位于唇舌向安全带内。
答案:12.种植体植入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术后水肿。
答案:正确13.Schroeder教授为代表的学术流派设计了Straumann种植系统,成为当今种植体发展的主流力量之一。
答案:正确14.种植体植入的位置是指种植体植入缺失牙原来牙槽窝的位置。
答案:错误15.骨劈开手术通常在局麻下完成,可根据骨劈开扩张所需的术区大小设计角形切口或梯形切口,原则上松弛切口的位置应距离骨劈开线3mm以外的区域。
答案:错误16.以下哪种骨增量技术可以用于解决牙槽骨高度不足答案:牵张成骨技术17.邻牙有慢性根尖周炎不能进行种植体植入术。
口腔医学考研-352口腔综合《口腔颌面外科学》真题解析 讲义
![口腔医学考研-352口腔综合《口腔颌面外科学》真题解析 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ef7302633186bceb18e8bb69.png)
二、填空题
1.室性心律失常病源首选的麻醉药是 。(四川大学 真题)
2.口腔颌面外科常用的局部麻醉方式有 、 、 、 。(南京大学
2007年)
3.口内注射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时,注射器应 。(四川大学 2006年)
三、名词解释
1.阻滞麻醉 (西安交通大学 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 真题)
E.刮净拔牙创内的肉芽及碎片
11.拔牙创内血凝块经过多长时间可完成机化过程( )(武汉大学 2007年)
A.20天以后
B.30天以后
C.40天以后
D.50天以后
E.60天以后
12.牙拔除后 2~4天,出现拔牙创剧烈疼痛,最可能是( )(青岛大学 2012年)
A.干槽症
B.牙槽突骨折
C.牙龈损伤
D.牙槽窝内有异物
A.局部肿胀
B.创口溢脓
C.创口周围牙龈坏死
D.剧烈疼痛
3.单纯高血压无其他并发症时,血压高于多少应先治疗后再拔牙( )(青岛大学 2012年)
A.160/95mmHg
B.190/100mmHg C.180/100mmHg D.190/105mmHg
4.安放拔牙钳方法正确的是( )(青岛大学 2012年)
智慧树答案口腔种植学(同济大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口腔种植学(同济大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https://img.taocdn.com/s3/m/bacfd2f1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2.png)
第一章1.下列关于上颌骨的解剖特点描述,正确的是:答案:上颌骨将应力传递至颅骨;骨质较薄,内含网状交织的骨小梁;含有较大的窦腔——上颌窦2.密质骨位于牙槽窝内壁,有血管神经通过。
答案:错3.下列关于下颌骨的解剖描述,错误的是:答案:下颌骨将应力传导至颅骨4.D3型骨由致密及多孔皮质骨构成。
答案:错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答案:编织骨结构相对杂乱无章,强度较差。
;束状骨含有水平走向的Sharpey纤维。
;板层骨对肌肉、韧带可以进行适应性改建。
6.骨结合是指埋植在体内的种植体与组织之间几乎不存在骨以外的组织的结合。
答案:对7.下列关于种植体骨结合的说法正确的是:答案:术后7天时以创伤修复为主。
;植入3月后,种植体周围可以形成胶原纤维,随后形成网状纤维结构。
;种植体植入后表面即被血块包绕。
8.Onlay植骨的重点在于将游离骨块固定在骨增量部位的骨膜下方。
答案:对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答案:上颌窦提升术2周后,提升区域周边首先形成混合骨。
10.下列可以增强种植体骨结合的方式有:答案:种植体表面羟基磷灰石喷涂;种植体表面喷砂;种植体表面钛浆等离子喷涂;种植体表面阳极氧化第二章1.牙种植时机的选择为尽量减少牙槽嵴的过度吸收,尽快恢复口颌系统的功能和美学。
答案:对2.下列关于牙种植时机的描述正确的是:答案:延期种植为拔牙后6个月或更长时间之后的种植,此时拔牙位点完全愈合。
;即刻种植为拔牙后立即种植,此时拔牙位点没有软硬组织的修复和重建。
;拔牙后12-16周的种植称为Ⅲ型种植,此时拔牙位点软组织愈合并有明显的骨组织愈合。
3.种植手术治疗前的医患沟通内容包括:答案:告知患者治疗过程、术后维护及种植效果。
;介绍各种修复方式及各自优缺点,并详细讲述种植牙的优点及风险,;告知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术后维护的重要性。
;了解患者的健康情况4.种植手术术前谈话中需取得患者的理解,没有必要签署手术同意书。
答案:错5.种植手术的愈合方式有:答案:穿龈愈合;即刻修复;埋入式愈合6.种植手术前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时间为:答案:30-60min7.种植手术术前用药的描述正确的是:答案:全麻患者术前12小时禁食禁水。
口腔颌面外科学-医考讲义-牙种植术
![口腔颌面外科学-医考讲义-牙种植术](https://img.taocdn.com/s3/m/17436ac3dd36a32d727581da.png)
牙种植术一、概论概念牙种植是将人工牙(通常指人工牙根假体)植入牙槽骨内的手术。
该植入物称为牙种植体,牙种植体是指为了支持义齿修复的上部结构,用外科手段在上颌或下颌骨内或颌骨上植入设计的装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84年]。
目前种植体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但通常人们按植入部位及种植体形状进行分类。
按植入部位区分的有:骨内种植体、骨膜下种植体、牙内骨内种植体、黏膜内种植体以及穿下颌种植体和下颌支支架种植体等;按手术方式又分为一段式和两段式种植体;按不同外形又可分为叶状、螺旋形、桶状、柱状及根形等类型。
至今临床主要应用的是用骨内种植体,外形多为柱状或螺旋柱状及根形锥状,表面均进行了粗化处理。
种植材料组织相容性好,无毒副作用,物理机械性能,生物稳定性好。
医用植入人体的材料,要求对人体要有亲和性及完全性,即组织相容性好,无致癌、致畸形,无变态反应、异物反应等毒副作用。
材料还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稳定性(耐老化),长期在体内能保持原有的物理机械性能,不腐蚀、不降解,有一定强度、弹性,在口腔温度变化范围内体积稳定。
钛是一种活泼元素,在暴露于空气中的瞬间即可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菲薄的二氧化钛氧化膜,后者很高的惰性确保钛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钛密度低,机械强度高,弹性模量更接近骨组织,这就使得钛具有十分理想的生物力学相容性;钛还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
因此,钛及钛合金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和理想的力学性能,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最受青睐的种植体金属材料。
生物学基础1.种植体与骨组织间的界面(1)纤维骨性结合:是指种植体与骨组织之间存在着一层非矿化的纤维结缔组织。
过去,曾经有人把种植体周围被纤维膜包绕的这种软组织界面称为“拟牙周膜”,然而从病理学的角度分析,这小过是一种异物反应。
(2)骨结合:种植体-骨界面的正常愈合即骨结合。
所谓骨结合即指在光学显微镜下埋植在活骨的种植体与骨组织直接接触,其间不存在骨以外的如结缔组织等组织。
种植体骨结合过程
![种植体骨结合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63611202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6.png)
种植体骨结合过程
种植体骨结合过程,也称为种植体愈合过程,是指在种植牙手术后,种植体和周围骨组织间出现的生物学结合过程。
在种植体骨结合
过程中,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形成相对牢固而稳定的连接,这是确保
种植牙长期稳定性和成功的关键所在。
种植体骨结合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愈合期、适应期和成熟期。
在愈合期,种植体表面逐渐形成一层骨愈合组织,这个过程需要3-6
个月的时间。
适应期是指种植体和周围骨组织的更进一步的相互适应
和联合,这个阶段需要1-2个月的时间。
成熟期是指种植体和周围骨
组织形成完全稳定的结合,这个阶段需要6-12个月的时间。
种植体骨结合的成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手术操作技能、种植体形态、种植体材料及表面处理等。
因此,在进行种植牙手术前,医生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患者牙齿、骨密度、龈缘高度等情况,确定最适合患者的种植体型号和具体方案,以确保种植体骨结合过程
的成功。
口腔种植学-重点总结
![口腔种植学-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5306301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80.png)
口腔种植学-重点总结一、名词解释:1种植义齿:采用人工种植体植入颌骨获取固位支持的修复体,其结构主要分为三部分:种植体、基桩、上部修复体,种植体承担固位支持和合力传导功能,基桩及上部修复体起到恢复咀嚼、美观、发音的功能,两者功能协调,构成了人类第三副牙齿。
2骨整合OSSeointegration:在光学显微镜下,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直接接触,无田可纤维组织介于其间,又称骨性结合,骨融合。
这种骨性结构由于将人工种植体与组织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可以有效地分散合力,且保证了种植体的稳固,又减少牙槽骨的萎缩与吸收。
3纤维骨性整合:指在种植体周围包围一层非钙化的纤维结缔组织,骨组织成分少,它的形成是种植体作为异物植入机体内环境后的反应。
这种纤维组织本身的结构强度差,并易受压坏死,继发感染,造成种植体松动而最终失败。
4基桩:位于种植体的牙合方,穿过牙髓暴露于口腔中,与种植体之间依靠中央螺丝固定连接,是上部修复体的附着结构,为上部结构提供固位、支持,并使之稳定地行使功能。
5角度基桩:基桩长轴方向与种植体长轴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基桩,可以改善修复体的载入道,使载荷方向与戴入道有一定夹角,扩大了种植义齿修复的适应证,允许植入较粗较长的种植体,避免外科并发症,修复效果好,清洁维护方便。
6初期稳定性:是指种植体植入骨组织初期时,应保证其稳定性,使种植体与骨界面之间的动度在一定范围内,不能太大,否则会导致种植体表面形成纤维包裹。
与牙槽骨密度、术者操作、种植体形状等有关,可通过与种植体与植入床高度吻合、骨整合、渐进性受载获得。
7种植体保护牙合:种植牙与天然牙相比,缺少牙周膜结构,因而无感觉,无缓冲,防御能力下降,故需要在设计咬合时,对种植牙进行一定的保护,具体要求:前牙为种植牙时,正中咬合,后牙紧咬时前牙有轻接触,前伸无早接触;后牙为种植牙时,正中咬合轻咬无早接触,重咬时均匀接触,侧向运动无接触。
8骨改建boneremode1.ing:机体骨组织在一生中不断地进行骨的新生、增强及吸收萎缩,从而使其骨组织的解剖结构发生变化的现象。
口腔种植学考试试题
![口腔种植学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7f4e342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ff.png)
口腔种植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以下哪项不是种植体成功的标准?()A 种植体无松动B X 线片显示种植体周围无透射区C 种植体行使功能达 5 年以上D 患者无自觉疼痛2、种植体与骨组织之间的结合方式是()A 纤维骨性结合B 骨结合C 化学性结合D 物理性结合3、影响种植体骨结合的因素不包括()A 患者的年龄B 种植体的材料C 种植体的长度和直径D 手术中的创伤4、以下哪种种植系统的表面处理方式有利于早期骨结合?()A 光滑表面B 喷砂表面C 酸蚀表面D 羟基磷灰石涂层表面5、在种植手术中,种植体植入的理想位置是()A 偏离牙槽嵴顶 2mm 处B 位于牙槽嵴顶C 位于牙槽嵴顶下方 2mm 处D 位于牙槽嵴顶下方 3mm 处6、种植手术前需要进行的评估不包括()A 全身健康状况B 口腔局部条件C 患者的经济状况D 心理状况7、以下哪种情况不适合进行即刻种植?()A 拔牙窝内有急性炎症B 牙根周围有足够的骨量C 患者无全身系统性疾病D 拔牙窝的形态良好8、种植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不包括()A 创口感染B 下唇麻木C 种植体周围炎D 牙龈增生9、对于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以下哪种方法不正确?()A 机械清创B 全身应用抗生素C 去除种植体D 激光治疗10、种植修复完成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复查的时间间隔一般为()A 每 3 个月一次B 每 6 个月一次C 每年一次D 每 2 年一次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口腔种植学是一门研究()及相关问题的学科。
2、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种植体材料主要有()、()等。
3、种植手术的术前准备包括()、()、()等。
4、种植体植入后的愈合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5、种植修复的上部结构包括()、()、()等。
6、种植体周围的软组织包括()、()等。
7、影响种植体稳定性的因素有()、()、()等。
8、种植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式有()、()等。
口腔颌面外科试题库(附答案)
![口腔颌面外科试题库(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87eb2e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98.png)
口腔颌面外科试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2题,每题1分,共102分)1.三叉神经痛是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出现A、局部皮肤麻木B、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C、局部钝痛D、持续性疼痛E、进食时疼痛正确答案:B2.单侧唇裂整复术最合适的年龄为A、出生后即刻B、7-12个月C、1-3岁D、l-2个月E、3-6个月正确答案:E3.颊拉钩的优点A、更好的暴露手术视野B、更好的保护软组织C、方便术者操作D、减少术者疲劳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4.口腔颌面部不易早期发现的肿瘤是A、舌体部肿瘤B、硬腭肿瘤C、腮腺浅叶肿瘤D、舌下腺肿瘤E、颌下腺肿瘤正确答案:D5.慢性肝炎且肝功能有损伤的患者,拔牙前必需加作的血液检查是A、出血时间B、血块收缩时间C、凝血酶原时间D、血小板E、凝血时间正确答案:C6.正常人的开口度A、30-60mmB、;B:25-29mmC、37-45mmD、20-24mmE、46-50mm;正确答案:C7.颊(颊长)神经阻滞麻醉区域是A、同侧下颌前牙颊侧牙龈、黏骨膜、颊部黏膜、颊肌和皮肤B、同侧下颌第二前磨牙及磨牙颊侧牙龈、黏骨膜、颊部黏膜、颊肌和皮肤C、同侧下颌第一前磨牙颊侧牙龈、黏骨膜、颊部黏膜、颊肌和皮肤D、同侧下颌第一、二前磨牙颊侧牙龈、黏骨膜、颊部黏膜、颊肌和皮肤E、同侧下颌前磨牙及磨牙颊侧牙龈、黏骨膜、颊部黏膜、颊肌和皮肤正确答案:B8.黏液囊肿最常用的治疗方法A、注射20%氯化钠B、囊腔内注入3%碘酊C、理疗D、手术切除E、反复抽尽囊液正确答案:D9.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主要途径是A、腺源性感染B、血源性感染C、牙源性感染D、医源性感染E、损伤性感染正确答案:C10.导致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腺源性感染一般指:A、三大唾液腺的感染B、皮脂腺感染C、小涎腺的感染D、感染区淋巴结炎突破被膜引发间隙感染E、淋巴结感染正确答案:D11.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牙种植体是A、骨膜下种植体B、穿下颌种植体C、牙内骨内种植体D、黏膜内种植体E、骨内种植体正确答案:E12.拔牙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出血B、断根C、损伤邻牙D、牙龈撕裂E、根入上颌窦正确答案:B13.口腔颌面外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A、口腔器官、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B、口腔器官、面部软组织、颈部疾病C、;C:口腔器官、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颞下颌关节、唾液腺及某些颈部疾病D、口腔器官、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及某些颈部疾病的防治E、口腔器官、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唾液腺、颞下颌关节疾病的防治正确答案:C14.下颌第三磨牙因完全骨阻生而被疑为某些原因不明的神经痛病因者,或可疑为病灶牙者,亦应拔除。
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种植外科(一)试题
![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种植外科(一)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78c77ac01f69e314232946c.png)
A.√
B.
C.
D.
E.
解析:
31.牙种植体表面的污染不包括
A.细菌
B.脂类
C.异种蛋白
D.异种金属元素
E.钛质专用器械
E.√
解析:
32.种植义齿成功的标准认为:种植体功能负载1年后,垂直方向骨吸收小于每年
A.0.2mm
B.0.1mm
C.0.3mm
D.0.05mm
E.0.25mm
(分数:1.00)
E.E级
(分数:10.00)
(1).基底骨开始吸收的牙槽突属于(分数:2.00)
A.
B.
C.
D.√
E.
解析:
(2).基底骨重度吸收的牙槽突属于(分数:2.00)
A.
B.
C.
D.
E.√
解析:
(3).大部分牙槽突尚存的牙槽突属于(分数:2.00)
A.√
B.
C.
D.
E.
解析:
(4).发生中等程度的牙槽突吸收的牙槽突属于(分数:2.00)
口腔颌面外科学
(总分:107.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名词解释{{/B}}(总题数:5,分数:40.00)
1.口腔种植学(oral implantology)
(分数:8.00)
正确答案:(是20世纪3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主要包括种植外科、种植义齿修复、种植 材料、种植力学及种植生物学的内容。)
解析:
17.牙种植体表面的污染包括、、。
(分数:2.00)
填空项1:(正确答案:细菌污染 脂类及异种蛋白污染 异种金属元素的污染)
解析:
18.牙种植体植入术的原则有、、、、。
口腔种植设备研究考核试卷
![口腔种植设备研究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38ea0b4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8e.png)
B.疼痛
C.出血
D.种植体松动
7.以下哪些技术可用于口腔种植手术的导航?()
A. CAD/CAM技术
B. CBCT技术
C. MRI技术
D. 3D打印技术
8.口腔种植手术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
A.种植体设计
B.植入扭矩
C.骨质量
D.种植体表面处理
9.以下哪些情况下不适合进行即刻种植?()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口腔种植手术前应进行哪些评估?()
A.骨量评估
B.骨密度评估
C.口腔卫生状况评估
D.患者全身健康状况评估
2.种植体的形状可以分为以下哪些类型?()
A.根形种植体
B.叶片形种植体
C.球形种植体
口腔种植设备研究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口腔种植设备的三大组成部分是哪些?()
A.种植体、修复体、基台
A.高血压
B.糖尿病
C.心脏病
D.过敏性疾病
19.口腔种植手术中,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种植体松动脱落?()
A.种植体设计合理
B.种植体材料优良
C.骨量充足
D.口腔卫生状况差
20.以下哪种技术不属于口腔种植手术中的数字化技术?()
A. CAD/CAM技术
B. CBCT技术
C. 3D打印技术
D. X线成像技术
牙周炎对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的影响
![牙周炎对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3560ec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0.png)
牙周炎对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的影响黄宇文【摘要】目的探讨牙周炎对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的影响.方法将82例行局部种植义齿修复患者按术后是否发生牙周炎分为观察组42例(牙周炎)和对照组40例(无牙周炎),比较2组患者种植体负载12个月后存留情况、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出血指数(mSBI)以及植入体边缘骨高度和骨吸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种植体负载12个月后存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90.0%比100.0%,P<0.05),mPLI评分、mSBI评分及边缘骨高度、骨吸收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炎会促进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影响术后边缘骨高度和种植体存留率,及时治疗牙周炎有利于改善预后.【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学》【年(卷),期】2017(018)007【总页数】3页(P63-64,70)【关键词】牙周炎;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作者】黄宇文【作者单位】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广州 5101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4牙周炎为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慢性炎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35岁以上人群为主要发病群体。
临床研究[1]表明,多数行种植修复治疗的患者存在牙周炎,且其中一大部分有吸烟习惯。
据报道[2],牙周炎、吸烟以及机械负载等均为影响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的的重要因素,会大大增加种植体失败的风险。
本研究重点考察牙周炎对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的影响,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8月至2015年3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局部种植义齿修复的患者82例,按术后是否发生牙周炎分为观察组42例(牙周炎)和对照组40例(无牙周炎)。
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35~50岁,平均(41.35±6.24)岁,种植体类型:3.3 mm 7例、4.1 mm 22例、4.8 mm 13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6~50岁,平均(42.24±6.37)岁,种植体类型:3.3 mm 6例、4.1 mm 25例、4.8 mm 9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外科学辅导: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的因素
口腔种植体周围的骨吸收同许多因素有关,与其相关的直接诱因主要如下:
1 生理性剩余牙槽吸收
一些全身性生理代谢因素及生理状况与牙槽吸收相关。
有研究表明,牙槽骨的吸收与其它部位骨骼一样,受全身性的钙磷代谢的影响。
而且,可能有些绝经后的妇女的牙槽骨吸收也与其全身性骨质疏松相关,虽然近期的一些研究不同意这种观点。
2 种植手术创伤
种植手术创伤是引起种植体负载头1年之内明显吸收的主要因素之一。
包括:
2.1 手术分离粘骨膜,修整牙槽骨。
2.2 手术过程中产热过多。
2.3 基台植入手术,修整粘骨膜瓣导致生物学宽度降低[1].
3 微生物学因素
同天然牙一样,种植体周围的组织也会发生炎症,通常表现为软组织炎症,骨组织进行性吸收及骨袋的形成。
同软组织炎症相关的种植体周围进行性吸收被定义为种植体周围炎(peri-implantis)。
已有研究表明,种植体周围炎同革兰阴性杆菌相关,包括类杆菌和梭杆菌[2].多个研究表明,放线共生放线杆菌、牙龈卟啉菌、中间类杆菌等,同种植体周围炎相关[2,3].另外,螺旋体也在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病区域被发现。
也有学者认为,葡萄球菌在某些种植体周围炎的病例中有作用。
目前,许多学者认为种植体周围炎的微生物病原与牙周炎相似[2].甚至在牙列缺损修复的病人中,天然牙周围的病原微生物正是种植体周围炎病人的微生物原的重要来源[4].
种植体周围炎的产生机理相当复杂,至今仍不清楚,但可大致分为两种途径:
(1) 细菌毒素及酶对宿主组织的直接作用,包括透明质酸酶、细胞毒素、白细胞毒素、内毒素等。
例如内毒素,已证明对牙齿和种植体都可引起急性炎反应并产生破坏,并抑制修复或恢复过程。
(2) 宿主对细菌及其产物的反应,这似乎是种植体周围组织破坏的主要原因[5]。
4 生物力学因素
早在一百多年前,Von Meyer,Roux 和Wolff就作了关于的生物力学负荷与其适应性变化的研究,其中以Wolff最为出名:即规则应力(principle stress)影响的重建活动。
而关于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的力学负荷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牙槽骨吸收之间的相互关系近年也有相当数量研究。
首先,在上部结构与种植体的安置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大应力:
(1) 在植入种植体时造成过大应力。
(2) 上部结构不能与种植体精确吻合造成的过大的力。
而咬合负也对应力分布有明显影响。
①斜向载荷,水平载荷可极大增大内应力值。
②Tuener 1995年动物实验证明,施加载荷的速率对骨小梁及骨膜的增生有很大影响,荷的快速增加比慢速增加对骨生长影响多出67%[6]。
(3) 临床研究证明,副功能可造成Branemark种植体边缘骨吸收增大。
对种植体的上部结构也有许多相关研究,例如长的悬臂梁可造成Branemark种植体周围头一年骨吸收增大;杆式附着体的覆盖义齿的骨内应力大于球式附着体的种植覆盖义齿;而上部结构材料的弹性模量对骨内压力影响不大。
关于种植体本身的研究则更充分:
种植体材料对其周围骨内应力有影响,随弹性模量的增大,种植体部骨内应力减小而根端骨内应力增大 .而种植体外形也对应力分布有所影响,但结果不一致。
种植体尺寸对应力
分布影响研究结果为一般情况下周围骨内应力随种植体直径增大而减小,随种植体长度增加而减小。
另外,种植体数目增加也可减小骨内应力,但也有学者认为种植体数目对每个种植体周围骨内应力没有影响。
近年来的另一个热点是关于种植体特性及形态的研究:数个研究发现愈合期后种植体-骨界面的生物力学测量值与种植体表面粗糙度有关;种植体颈部的光滑表面可造成低应力分布引起的废用性萎缩[7];而其粗糙表面还可减少界面重建中的剪应变效应;Hansson1997年设计了一种多个小坑的微观表面与螺纹宏观结构的种植体,使界面力下降,提示对界面剪力的控制应将宏观水平的种植体设计与微观水平的表面形状结合起来[8].
而对种植体基台的几个研究如下:有学者认为基台受力时对于种植体的变形是造成某些应力集中情况的因素之一[9]; Mihalko1992年通过有限元分析发现斜面型的基台那种种植体界面使该界面的剪切应力减小[10]; 而适当扩大基台直径,可减小根尖区应力,并使皮质区应力分布更均匀[11]。
骨本身也对应力分布有所影响:Mei Jer1993年在进行了一个种植体的有限元研究后认为,种植体周围应力不仅仅是由于种植体及其界面相对周围骨的运动造成的局部变形引起的,也有整个下颌弯的因素[12]; 而骨质较差的易产生超负荷而失败;骨与种植体界面的整合情况也直接影响应力分布[11]。
关于骨吸收后的应力分布变化的研究很少见,近年仅Patra 1998年所作的一个相关二维有限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皮质骨失的增加,应力可传导到离种植体颈部更远的区域,使松质骨内应力增大,甚至会出现大部分负荷直接传导到薄弱的松质骨内的情况,而导致种植体失败[11].而Van steeberghe1999年也在相关文章中提到碟型骨吸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使种植体更易受力弯后脱位,折断[9]。
关于生物力学因素引起骨吸收的机理方面:有些学者认为不仅应力集中可引起骨吸收,而且应力过小也可引起骨的废用性吸收[7],而关键是要应力是否超出了骨适应的生理性应力范围。
Rubin和Lanyon1987年提出骨适应的应力生理范围为200-2500uE[13];Reiger1990年提出保持骨健康的应力范围为250-400psi[14].另外,骨界面的骨微裂或骨微损伤是导致骨吸收的一个直接原因[15],这可由过大负荷或骨生理适应范围内的疲劳损伤所致。
关于骨重建的理论,有研究认为液压比电效应在骨适应性活动中有重要的地位[16];另外,Fyhire和Carter1986年提出了关于骨重建的两个目标理论:即使骨小梁方向顺应力方向以取得最小材料获得强度的效果[17]而Huiskes于1987年提出了一个应变能密度理论,应变能密度定义为单位体积有力所作的功,而骨重建的动力就是实际情况与静态平衡状况间的能差[18]。
而关于骨适应性重建的细胞生物学研究,在近十年也有很大进展,既包括动物实验,也包括实验室实验。
而渐被广泛接受的一个理论为:骨细胞与骨衬里细胞网共同提供了一个保证骨器官机械需求的细胞系统,在骨细胞的参与下,对压力的感知明显好于只有衬里细胞参与的情况。
而负特别是弯负的一个直接效应,就是骨组织腔隙小管内液流的变形。
这会产生两个效应:首先,易化营养物质的扩散的物的运输,有助于骨细胞生存。
其次,液流剪切力的大小同负载直接相关,将给细胞网关于应力大小的信息,及关于结构力学稳定性的信息。
经典的旁分泌细胞的信号分子例如一氧化氮与前列腺素作为液流细胞受体的结果释放出来,介导了骨的适应性重建[19].
而对于引起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的两种最主要诱因:微生物因素与生物力学因素之间的关系,现在还不是很清楚。
有人认为在骨整合种植体中边缘骨吸收更可能是因为由于应力集中,因为骨性连结不象纤维连结那样利于龈袋加深,另一方面,种植体的无孔金属表面也比真牙多孔的牙骨质表面更不易聚集内毒素。
而正是因为种植体骨袋中的厌氧环境,才蓄积了同牙周袋内相同的细菌,而不是相反的关系。
而另一些研究表明,虽然粗糙表面可减少骨组织废
用性萎缩的可能性,但其大幅下降的生存率可能正是由于微生物入侵造成的[20].目前来看,这两种因素都不应忽略,很有可能二者是相互关联的,并可能在不同情况下一种是主要因素而另一种为继发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