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_邹荻帆
《无题 艾青》课件
![《无题 艾青》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f9a86da26925c52cc5bf52.png)
艾青
无
题
邹荻帆
知人论世
邹荻帆(1917—1995)当代诗人和翻译家。 湖北天门人1936年发表长篇叙事诗《做棺材的 人》和《没有翅膀的人们》。1938年后在武汉 等地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是“七月诗派”的重 要诗人之一。 本诗作于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
编辑\朗读示范.mp4
合作探究
1、第一层的“我们将仆倒在这大 风雪里吗”中的“大风雪”指什 么?“仆倒”又如何理解。 2、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第三层 “那时候,天青,水绿,鸟飞, 鱼游”展开描写,并概括其特征。
“大风雪”
表层:自然景物
深层:指现实残酷的战争 和灾难。
“仆倒”
表层:肢体动作,含有强烈 的动感色彩。 深层:表现出烈士为民族美好 未来毅然决然毫不犹豫献出 生命的情态。
那时候,浩浩苍天青,悠悠水 波绿,鸟儿在空中愉快的飞翔,鱼 儿在河中畅快的游玩。四个词语包 括了天上、地下有代表性的事物, 都是主谓式结构,谓语富有色彩感 和动感,句子短促富有感染力,画 面景物充分展现了宁静祥和的理想 境界。
(二)选做题:
2、邹荻帆著有诗集: 《在天门》、《木厂》、《尘木集》, 讽刺诗集:《噩梦备忘录》、《跨过》等, 以及解放后的《走向北方》。 诗论集《诗的欣赏与创作》, 长篇小说《大风歌》等,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校图书馆或其他途径 借阅,对其诗作有更深的了解。
制作人:王翠英 制作单位:天津铁厂
制作时间:2015年4月
第二中学
自主鉴赏
诗的第二层和第四层是 如何体现本诗主旨的?
而我们温暖的血 将随着雪而融化 被吸收到大树的根里去 吸收到小草的须里去 吸收到五月的河里去。
风将吹拂着我们的墓碑……
编要求: 至少使用一种手法 且富有感染力
【测控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人教选修《中国诗歌散文欣赏》课件:无题 川江号子
![【测控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人教选修《中国诗歌散文欣赏》课件:无题 川江号子](https://img.taocdn.com/s3/m/61591f37a5e9856a56126073.png)
首 页
X 新知导学 Z 重难探究
INZHI DAOXUE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目标一把握意象, 分析诗中蕴含情感 1 .《无题》这首诗虚拟了一种怎样的情景来表达主题? 提示:这首诗通过虚拟一种死后的情景:鲜血随着雪一起融化,流淌在五 月的河里,滋润着大地上的树木和小草,而雪后的平原会出现天青、水绿、 鸟飞、鱼游的景象。 2 .《无题》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提示:歌颂为人民的解放而战斗牺牲的先烈,充分肯定英雄先烈流血牺 牲的意义,表达了一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3 .《川江号子》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提示:前面九行:写如生命浪潮般的川江号子。随后的七行:写搏斗在急 流上的船夫。最后四行:作者发出几许无奈的感慨。
无题
川江号子
-1-
首 页
X 新知导学 Z 重难探究
INZHI DAOXUE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无题》 抗日战争结束,邹荻帆回到武汉,因对当时国民党政府的各种腐败现象 不满,写了 《大城》 一诗,发表在上海 《大公报》 上,受到国民党特务的追查。 1948 年初,因武汉待不下去了,邹荻帆远走香港。这首诗描述了我们民族面 临历史灾难所迸发出的爱国激情,进而表现出人民的顽强不屈,比 20 世纪二 三十年代的政治抒情诗更注重诗人的人格情感的渗透。
-7-
首 页
X 新知导学 Z 重难探究
INZHI DAOXUE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无题》同步练习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无题》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5d1877e4b8f67c1cfbd6b805.png)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无题》同步练习一、课内知识1.【题目】下列加黑字的读音相同的一组是()A.仆倒仆人仆从风尘仆仆B.将来将军将领将进酒C.袒露平坦毡毯忐忑不安D.吹拂仿佛石佛人声鼎沸【答案】C【解析】A项依次读pū/pú/pú/pú;B项依次读jiāng/jiāng/jiàng/qiāng;C项均读tǎn;D项依次读fú/fú/fó/fèi【考点】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难度】基础题【题型】单选题2.【题目】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而我们温暖的血,将随着雪而,被到大叔的根里去......而这雪后的平原,会出来。
A.融化吸引袒露B.溶化吸收显露C.溶化吸引显露D.融化吸收袒露第1 页共10 页【答案】D【解析】“融化”有融合之意,“溶化”是使固体溶解,转化为溶液的过程。
“吸收”是物体把外界物质吸到内部,“吸引”是引导别的物体、力量等到自己方面来。
“袒露”是无遮盖,“显露”是显出、表露。
【考点】4、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难度】基础题【题型】单选题3.【题目】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诗作为文学的灵魂,已渗入到各种文学形式之中,诗的生命永远年轻,诗的历史却最为悠久。
B.尽管广义的诗在历史上源远流长,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然而毕竟不是我们所要探讨的诗。
C.1938年湖北师范学校毕业后,邹荻帆在大别山、桂林、香港等地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工作,成为抗战开始后出现的“七月诗派”的重要诗人之一。
D.1940年,邹荻帆创作了一部两千多行的长诗《木厂》,是中国描写农村手工艺者命运、劳资纠纷、工农被迫革命的第一部长诗。
可想而知,诗一出版便遭到了国民党政府的查禁。
【答案】C【解析】A项属于语序不当,应改为“诗的历史最为悠久,诗的生命却永远年轻”;B项属于语序不当,应将“尽管”与“广义的诗”换位;D项有两处错误,一处是结构混乱,应将“创作了”改为“创作的”;一处是语序不当,应将“第一部”提前至“描写农村”之前。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1.1.2井 春 无题 川江号子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1.1.2井 春 无题 川江号子](https://img.taocdn.com/s3/m/0793133d910ef12d2af9e7d0.png)
在城区竟陵街邹家巷,我们找到了诗人的故居。这是一幢临街的 红砖平房,庭前是一方窄窄的小院,院内还有几盆盛开的火红的月 季花。房子显然修葺过,邹荻帆的亲侄——72岁的邹熙老人在此居 住。邹荻帆在邹家四兄弟中排名最末,故邹氏后人称其为“幺 叔”“幺爹”。听说我们的来意,邹熙老人连忙把家中有关“幺叔”的 物什拿了出来,其中有一本是邹荻帆在1935年读初中时同学给他的 毕业赠言,当年的意气风发、风华正茂依稀可见。
这一部分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川江号子的气势及其带给诗人听觉 上的震撼。“你”的使用,创设了诗人与船夫之间的对话关系,末了以 “向我流来,流来”,将号子的宏大音流引向了“我”。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第二部分连续用四个“我看见”,将“摄像镜头”直接转向号子的发 出者——船夫。先是“巨大的木船”映入眼帘,接着目光移向船上的 “桨”,最后聚焦于桨边的人。诗人用两个比喻“眼中的闪电”“额上 的雨点”来形容木船的急速行驶。很快,“雨点”的意象转化成船夫 们“千年的血泪”,诗人的感受也随之升腾:那些“终身搏斗在急流上 的英雄”“宁做沥血歌唱的鸟,/不做沉默无声的鱼”,传达了船夫们充 满悲慨的心声。
蔡其矫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无题》 抗日战争结束后,邹荻帆回到武汉,因对当时国民党政府的各种 腐败现象不满,写了《大城》一诗,发表在上海《大公报》上,受到 国民党特务的追查。1948年初,因在武汉待不下去了,邹荻帆远走 香港。这首诗描述了我们民族面临历史灾难所迸发出的爱国激情, 进而表现了人民的顽强不屈,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政治抒情诗相 比,诗人更注重人格情感的渗透。 《川江号子》 1958年,“大跃进”运动在全国展开,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泛滥 起来,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作为“革命”所培育的诗人,蔡其矫自 然会欣然迎合20世纪50年代的颂歌潮流,加入了对新生活的合唱。 在那种时代氛围里,他这首诗因表现了与“大跃进”乐观歌唱不协调 的“悲歌” (当然还有别的原因)而招致劈头盖脸的批判。最后,他被 定为“漏网右派”,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邹荻帆《无题》象征教案
![邹荻帆《无题》象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30ed9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ff.png)
邹荻帆《无题》象征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通过学习《无题》,让学生了解和欣赏现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邹荻帆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分析《无题》的象征意义和艺术特色。
1.2.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现代诗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中的美,培养审美情趣。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人生与社会。
第二章:作者简介2.1 生平介绍邹荻帆,原名邹家华,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翻译家。
生于1927年,卒于2024年。
曾任《诗刊》社社长、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等职。
代表作有《无题》、《浪淘沙》、《满江红》等。
2.2 创作背景《无题》是邹荻帆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首现代诗歌。
这首诗以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
第三章:诗歌内容解析3.1 诗歌结构《无题》共四节,每节四句,句式自由,富有节奏感。
3.2 意象分析(1)天空:象征着广阔的人生舞台和无尽的可能性。
(2)飞鸟:象征着追求自由和理想的勇气。
(3)大地:象征着现实生活的坚韧和执着。
(4)河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第四章:象征意义探讨4.1 天空与飞鸟通过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意象,引导学生探讨天空与飞鸟的象征意义,思考人生追求和自由的意义。
4.2 大地与河流引导学生关注大地与河流的象征意义,思考现实生活与时间流逝对人生的影响。
本节课通过学习《无题》,使学生了解了作者邹荻帆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分析了诗歌的象征意义和艺术特色。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欣赏和鉴赏现代诗歌。
5.2 拓展(1)推荐学生阅读邹荻帆的其他作品,如《浪淘沙》、《满江红》等。
(2)鼓励学生尝试创作现代诗歌,参加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
高中语文选修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散文部分第一单元1.4《邹荻帆》无题教案
![高中语文选修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散文部分第一单元1.4《邹荻帆》无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936b266529647d26285241.png)
无题邹荻帆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朗读和手法赏析感受本诗“生命的律动”。
2、体会诗歌字里行间及其展现的生命意志背后隐藏着的人格的力量。
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合作探究,自主赏析,情感体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全诗渗透着的那一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产生崇高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对诗歌意象“大风雪”“那时候,天青,水绿,鸟飞,鱼游”的理解。
教学难点:革命烈士英勇无畏、奉献精神的感悟。
写”宣誓词“深刻理解诗歌主旨。
学情分析:现代诗歌形式灵活、情感短促,却具有强烈的爆发力,是一种非常具有内心感染力的艺术形式,而且诗歌在表达的主题和感情上往往丰富而含蓄。
有必修一的现代诗的学习基础,学生对现代诗意象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有必修二古诗的学习,学生在表现手法方面有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
但一切诗歌的学习最终都要归于感悟情感,本单元要感受生命的律动,为了在课堂上高效的理解这首诗,课前布置了写作背景方面的预习作业:了解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状况。
以此牵动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但能将自己理解组织好语言准确表述仍是学生的软肋。
教学过程:一、导入学生齐背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教师激情导入。
二、自由朗读三、知人论世(课件展示)(一)知人:邹荻帆(1917—1995)当代诗人和翻译家。
湖北天门人。
1936年发表长篇叙事诗《做棺材的人》和《没有翅膀的人们》。
1938年后在武汉等地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是“七月诗派”的重要诗人之一。
(二)论世:本诗作于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
(检查学生课前预习任务:解放战争时期国民状况的了解)四、朗读感悟(观看朗读视频)五、合作探讨:(自由朗读完成)学案展示:一层:我们将仆倒在这大风雪里吗?是的,我们将。
二层:而我们温暖的血将随着雪而融化被吸收到大树的根里去吸收到小草的须里去吸收到五月的河里去。
三层:而这雪后的平原会袒露出来,那时候天青水绿鸟飞鱼游四层:风将吹拂着我们的墓碑……课件展示问题(小组讨论解决,学生展示后教师予以点评,讲授要点):1、第一层的“我们将仆倒在这大风雪里吗”中的“大风雪”指什么?“仆倒”又如何理解。
人教选修《中国诗歌散文欣赏》无题川江号子课件
![人教选修《中国诗歌散文欣赏》无题川江号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3485b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c8.png)
-5-
首页
X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Z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芦荻. 漩.涡 仆 仆.人
仆.倒 吆喝.
读音 dí xuán pú pū he
喝 喝.水 hē
喝.彩 hè
加点字
额.头 长啸.
首页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X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Z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1.《无题》这首诗的开头巧妙运用设问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提示:这 首 诗采用自由诗体,句式长短不一,将诗人的人格、情感等渗透 到所书写的对象中 ,把内心的情绪之流转化为意象之流。其中设问句的使用 更 能 体现这一特色。
-16-
首页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X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Z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无题》
《川江号子》
-17-
首页
X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Z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2)“雪后的平原” 经历劫难后的国土
(3)“天青”“水绿”“鸟飞”“鱼游” 祥和宁静
-12-
首页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X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Z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高考语文无题(邹荻帆)专题1
![高考语文无题(邹荻帆)专题1](https://img.taocdn.com/s3/m/ff813e9bc5da50e2534d7f59.png)
高考语文无题(邹荻帆)专题12020.031,女儿的“遗产”⑴那一晚,女儿仅吃了小半碗饭,就放下筷子说:“妈,我有点不舒服,想躺一会,你吃完先走吧。
碗筷等会我来收拾。
”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等我收完夜市回来,看到碗筷和剩菜还在桌上摆着,才想到女儿可能出事了。
⑵我推开她的房门,看见她在床上躺着,满脸通红,我上去摸了摸她的额头,吓了一大跳,她的额头烫得像一团火,眼睛眯成了一道缝,似乎睁开都很吃力。
⑶我将女儿抱了起来,说:“孩子,你发烧了,我们得去看医生。
”但她却从我的怀中挣脱下来,说:“不用了,可能是感冒了,睡上一觉明天就会好的,妈,你去把碗洗了吧。
”她的声音虚弱,但还是强睁着眼,冲我笑了笑。
我知道她是在敷衍我,因为一去医院就意味着花钱,她怕。
⑷“不行,得赶紧去医院!”我果断地说,然后来到屋里开始找钱,尽可能地找。
当我把所有能找到的钱连同刚从夜市上挣来的散币堆在床上清点时,心里十分酸楚。
⑸“妈,真的不用去医院,我明天就会好的……”我扭头看见女儿已靠在我的房门上,她显然已看到了我刚才的窘态,她穿得很单薄。
⑹“快去穿上衣服,我们马上打的去!”我胡乱地将钱塞进口袋里,搀着女儿的手说。
⑺“不,你蹬三轮车去,医院反正又不远。
”女儿说着就挣脱了我的手,踉跄地走向锁在院子里的三轮车。
当我蹬着小三轮在寂静的街上急驶时,身后传来她微弱的呻吟声,以前我还从来没有听见她这么哼哼过,我有点怕了。
3年前,丈夫身患绝症离我而去,接下来我又下岗失业,于是只得蹬着三轮车出摊赶夜市。
那一年女儿还不到13岁。
也正是从那一天开始,我发现她忽然长大了,开始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生活。
⑻赶到医院挂上急诊,接下来是检查、肌注、物理降温,忙碌了一阵后,女儿终于躺在病床上,挂上了吊瓶,我松了一口气。
值班医生告诉我,眼下正流行病毒性脑炎,女儿的症状有些像,要待明天上班后做脊液检查才能确诊,今晚先做退烧观察处理。
⑼我的心又提了起来。
夜深了,病房里就剩下我和女儿,我感到了疲倦。
诗歌部分 第一单元 双基演练2(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部分 第一单元 双基演练2(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a7266ec23968011ca2009102.png)
诗歌部分第一单元双基演练2(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和谐.揩.油楷.书皆.大欢喜B.屏.弃屏.息屏.风天然屏.障C.漩.涡旋.即璇.玑天旋.地转D.融.化隔.绝打嗝.隔.岸观火【解析】A项,读音依次为:xié、kāi、kǎi、jiē。
B项,读音依次为:bǐng、bǐng、píng、píng。
C项,读音都为xuán。
D项,读音依次为:róng、gé、gé、gé。
【答案】 C2.下面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淘汲洗涤睡眼腥忪B.树阴荫蔽绿草如阴C.迷茫渺芒茫然若失D.忧愁幽深悠然自在【解析】A项,腥忪—惺忪;B项,绿草如阴—绿草如茵;C项,渺芒—渺茫。
【答案】 D3.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告诉我,欢乐是什么颜色?像白鸽的羽翅?鹦鹉的红嘴?(设问、比喻) B.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拟人)C.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比喻、排比)D.你一阵吆喝,一声长啸,有如生命最凶猛的浪潮/向我流来,流来。
(比喻)【解析】A项没有设问。
【答案】 A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邹荻帆的《无题》,虽然诗名为“无题”,其实是一首英雄赞歌,是一首新颖别致的政治抒情诗。
B.2012年10月1日晚,香港南丫岛海域发生两船相撞重大事故。
截至2日18时,撞船事故已导致38人死亡,其中包括至少5名左右的儿童。
C.在印度、日本等国纷纷表示将力争增强本国文化的国际地位之后,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成了中国学者研讨的中心问题。
D.从医学角度看,早餐在供应血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吃或少吃早餐,会使血糖不断下降,造成思维减慢、出现低血糖休克,甚至精神不振。
【解析】B项,语义矛盾,“至少”与“左右”矛盾;C项,“增强……地位”“提高……影响力”搭配不当;D项,语序不当,应为“精神不振,甚至出现低血糖休克”。
邹荻帆《无题》赏析
![邹荻帆《无题》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621a7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97.png)
邹荻帆《⽆题》赏析⽆题邹荻帆我们将仆倒在这⼤风雪⾥吗!是的,我们将。
⽽我们温暖的⾎将随着雪⽽溶化被吸收到⼤树的根⾥去吸收到⼩草的须⾥去吸收到五⽉的河⾥去。
⽽这雪后的平原会袒露出来,那时候天青⽔绿鸟飞鱼游风将吹拂着我们底墓碑…… 1948年5⽉(选⾃诗集《邹荻帆抒情诗》,长江⽂艺出版社1983年版。
整体感知这⾸诗通过虚拟⼀种死后的情景--鲜⾎随着雪⼀起融化,流淌在五⽉的河⾥,滋润着⼤地上的树⽊和⼩草,⽽雪后的平原会出现天青、⽔绿、鸟飞、鱼游的景象--来表达⼀种⼤⽆畏的英雄⽓概。
本诗的主题是崇⾼、悲壮的,这类主题的写作容易流于浮泛、空洞,但这⾸诗写得坚实有⼒。
全诗共⼗五⾏,没有分节,但⼤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头两⾏是第⼀个层次,接下来的五⾏是第⼆个层次,随后的七⾏是第三个层次,最后⼀⾏是第四个层次。
“我们将仆倒在这⼤风雪⾥吗?”起句是⼀个设问句,⼀下抓住了读者的注意⼒。
读者也许要问:诗⼈为什么这样问?“仆倒”“这⼤风雪”指什么?请留意“这⼤风雪”⾥的“这”,指向了当前、眼下,给⼈以现场感。
紧接着这个问句,诗⼈马上给出回答:“是的,我们将。
”⼗分简洁、⼲脆,以肯定的语⽓强调了问句中的事实,把“我们将”从前句的疑问,转化成后句的斩钉截铁般的肯定。
这是第⼀层,以虚拟的情景将死亡的问题提到读者⾯前,这⼀层为全诗定的调⼦很⾼:昂扬、悲壮。
接下来,⼀个“⽽”字,既表转折,⼜是承接,引出的情景延续上两句⽽来:“温暖的⾎⁄将随着雪⽽融化”,被吸收到“⼤树的根”“⼩草的须”“五⽉的河”⾥。
这是第⼆层,是对开头两句主题的深化:死亡并不可怕,它会发⽣转移。
随后的⼋⾏,再次⽤⼀个“⽽”字起头,将“雪后的平原”“袒露出来”。
那是⼀个经过⾎与⽕的洗礼后归于宁静的天地:天青、⽔绿、鸟飞、鱼游……⼀派祥和安宁的美丽景致。
这是第三层,是对前⾯主题的延续和深化:烈⼠⽤鲜⾎换来了⼈民的和平。
最后⼀句,“风……”表⾯上是沿着“天”“⽔”“鸟”“鱼”的思路写“风”,但作者的笔锋忽然⼀转,“墓碑”蓦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邹荻帆《无题》与艾青《礁石》
![邹荻帆《无题》与艾青《礁石》](https://img.taocdn.com/s3/m/3ff82a7baf45b307e87197ef.png)
邹荻帆《无题》赏析(李玉昆、李滨)诗人写这首诗时,身在香港,而心却向着人民解放战争。
诗名“无题”,其实是一首英雄颂歌,是一首新鲜别致的政治抒情诗。
从诗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它歌颂的是为人民的解放而战斗牺牲的革命先烈。
这首诗的取材别具一格。
它描写的不是硝烟弥漫的战场,而是大自然;它歌颂的不是英雄先烈们叱咤疆场的战斗业绩,而是英雄先烈流血牺牲的意义。
而写这意义又不是着眼于如何除旧,而是着眼于怎样育新。
这样的取材本身就脱出了一般“英雄颂”的窠臼,而使人觉得异样的新鲜,但同样达到了歌颂英雄先烈的目的。
这诗的写法也十分新颖。
开头用写实的笔法突兀而来,自问自答,说我们将“仆倒在这大风雪里”。
没有犹豫,没有悲哀,没有呼喊,没有修饰。
在朴素无华的描写中,显示着英雄先烈的视死如归的本色。
这种写法就大不同平常。
而接着,笔调突转,用充满浪漫主义情调的象征手法写了下去。
作者撇开社会和人,而完全着眼于自然。
说烈士的鲜血被大树、小草、河流所吸收,雪融化后的平原上,是“天青/水绿/鸟飞/鱼游”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些形象,是独具意义的实体,同时又是象征性的。
写的是自然,而象征的是社会。
最后,以风吹拂着英雄的墓碑作结,留下袅袅余音。
如果先烈们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么面对这一派和平、安乐、生趣盎然的新世界,也将会发出快慰的微笑吧!这就使整首诗摆脱了一般政治抒情诗的套数,有了全新的意境。
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而含蓄。
全诗表现着烈士牺牲的伟大意义,又没有一个直接表现这种意义的字眼;诗中写到英雄烈士的墓碑,但没有鲜花,没有默悼的人群,只有清风吹拂。
诗人所写的一切似乎都平平常常,但在这平常中却包含着说不尽的意义。
读者读了诗后,自会想到那“天青/水绿/鸟飞/鱼游”的明朗的世界,是烈士们的鲜血和生命的结晶,而不是造物主的恩赐;读者们更会想到,在青天下,绿水旁,在“英雄的墓碑”周围的草地上,还有人在凝望着“英雄的墓碑”沉思默想……一首不足百字的短诗,能使读者浮想联翩,它的含蓄是可想而知的。
高中语文 无题 川江号子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 无题 川江号子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1db22371be23482fb4da4c93.png)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任务一】 把握意象,分析诗中蕴含情感 1.《无题》这首诗虚拟了一种怎样的情景来表达主题? 提示:这首诗虚拟了一种死后的情景:鲜血随着雪一起融化,流淌 在五月的河里,滋润着大地上的树木和小草,而雪后的平原会出现 天青、水绿、鸟飞、鱼游的景象。 2.在《川江号子》中,作者从何种角度传达了船夫们充满悲慨的 心声? 提示:从“我”的角度。在诗歌中间部分连续用四个“我看见”直接 转向号子的发出者——船夫。先是“巨大的木船”再是船上的“桨”, 最后聚焦于桨边的人。诗人用两个比喻“眼中的闪电”“额上的雨 点”,来形容木船的急速行驶。“雨点”的意象转化成船夫们“千年的 血泪”,用“终身搏斗在急流上的英雄”“宁做沥血歌唱的鸟,/不做沉 默无声的鱼”,传达了船夫们充满悲慨的心声。
聆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蔡其矫(1918—2007),诗人,曾任福建作家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 顾问,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以爱情诗见长。1918年出生于福建省 晋江市,幼年随家迁居印尼泗水,少时回国读书、生活,1937年赴延 安参加革命,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41年在晋察冀边区华北联大 教书,以诗歌《肉搏》成名。
聆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无题》 诗人写这首诗时,身在香港,心却想着人民解放战争。 在这种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是一首英雄颂歌,是一首 新鲜别致的政治抒情诗。从诗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歌颂的是 为人民的解放而战斗牺牲的革命先烈。
《川江号子》 1957年,蔡其矫在考察汉江和长江时,川江上的 号子和船夫给他极大的心灵震动,于是,他根据自己游历长江的感 受,写下了这首《川江号子》。
2.写汉字 词语
温 nuǎn
高中语文 诗歌部分 第1单元 生命的律动 略读 井 无题
![高中语文 诗歌部分 第1单元 生命的律动 略读 井 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22c85fb1a37f111f1855b87.png)
略读井春无题川江号子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和谐.揩.油楷.书皆.大欢喜B.屏.弃屏.息屏.风天然屏.障C.漩.涡旋.即璇.玑天旋.地转D.融.化隔.绝打嗝.隔.岸观火【解析】A项,xié,kāi,kǎi,jiē;B项,bǐng,bǐng,píng,píng;C项,xuán,xuán,xuán,xuán;D项,róng,gé,gé,gé。
【答案】 C2.依次在下列各句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诗与现实的关系,不像平面镜似的直接________,而是要经过诗人头脑的折射。
(2)影视明星代言虚假广告虽为舆论所________,但身为公众人物的他们依然乐此不疲,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可以轻易找到借口,开脱责任。
(3)在海子留存的300多首抒情诗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被人们广为________的诗篇,同时也是被人们极容易误读的诗篇。
A.反映不耻传颂B.反映不齿传诵C.反应不齿传颂D.反应不耻传诵【解析】反应: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反映:把客观情况告知上级或有关部门。
不耻:不以……为可耻;不齿:不与同列,表示鄙视。
传颂:辗转传布颂扬;传诵:辗转传布诵读。
【答案】 B3.选出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 )A.告诉我,欢乐是什么颜色?/像白鸽的羽翅?鹦鹉的红嘴?(设问、比喻)B.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拟人)C.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比喻、排比) D.你一阵吆喝,一声长啸,/有如生命最凶猛的浪潮,/向我流来,流来。
(比喻)【解析】A项应是通感。
【答案】 A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洁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
天津市宝坻区大白庄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无题教案 新人教
![天津市宝坻区大白庄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无题教案 新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ca76fa38f121dd36a32d82dc.png)
天津市宝坻区大白庄高级中学高中语文无题教案新人教版选修《现代诗歌散文选读》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和赏析感受本诗“生命的律动”。
2、体会诗歌字里行间及其展现的生命意志背后隐藏着的人格的力量。
3、了解本诗的语言特点和想象思维。
知人论世邹荻帆(1917—1995)当代诗人和翻译家。
湖北天门人。
早年就读于湖北省立师范学校。
1936年发表长篇叙事诗《做棺材的人》和《没有翅膀的人们》。
1938年后在武汉等地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曾与穆木天、冯乃超等创办《时调》诗刊。
1940年入重庆复旦大学学习,以后做过中学教师、报刊编辑。
1949年后历任对外文化联络局办公室主任、《文艺报》编辑部主任、《诗刊》主编等职。
著有诗集《青空与林》、《噩梦备忘录》、《尘木集》、《在天门》、《木厂》、《走向北方》、《金塔一样的麦穗》,诗论集《诗的欣赏与创作》、长篇小说《大风歌》等。
关于“七月诗派”“七月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在艾青的影响下以理论家兼诗人胡风为中心,以《七月》《希望》(主编均为胡风)、《诗垦地》(主编为邹荻帆、姚奔)、《诗创作》等刊物为基本阵地而形成的诗人群,主要诗人有邹荻帆、绿原、冀汸、阿垅、曾卓、孙钿、牛汉等。
他们的作品大多收集在胡风主编的“七月诗丛”(两集共十八册)、“七月新丛”与“七月文丛”的诗集中;1981年出版的《白色花》收录了“七月诗派”二十位诗人的作品。
这些诗人以革命现实主义观念为指导,以自由诗体为基本的创作路子,其诗歌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国统区产生了巨大影响。
整体感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总体评价:这是一首形式新颖的经典的现代诗歌。
最突出的特点:理想崇高,意象鲜明,形式特异,形象鲜明,语言简洁。
主要技法:、写作年代:表层意义:深层意义:咀嚼感悟:是什么让人大义凛然,前仆后继?结构理解:结构完整,前后呼应。
形式特色:最后五行特别有意思。
四个词语,强调了牺牲之后迎来的美好的未来图景;结尾句既照应开头,又余味隽永。
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课件:1-1-3 无题 川江号子
![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课件:1-1-3 无题 川江号子](https://img.taocdn.com/s3/m/71a9aa690066f5335a8121b2.png)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主要作品:1936 年发表长诗《做棺材的人》《没有翅膀的人 们》。诗集有《木厂》《青空与林》《走向北方》《尘土集》等。诗 论集《诗的欣赏与创作》。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简介:蔡其矫(1918~2007),福建晋江人,我国具有重大影 响的著名诗人。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诗歌特点:接受中外诗歌的多种表现方法,注意题材和形式 的多样化。诗人对理想、自由、爱情和生命的追求,在心灵与时 代的撞击中,激溅出诗的火花,成为 20 世纪的一份见证。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诗歌部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一三课时 无题/ 川江号子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课标要求] 《无题》1.把握这首诗的诗意,特别是体会其 中的象征意义。2.品味诗歌的语言。
《川江号子》1.领悟川江号子中所表现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及 作者的激情。2.感悟船夫激昂的生命活力、孤独悲壮的情怀。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知识卡片 浪漫诗派
浪漫诗派是我国诗词四大流派之一。这些诗词色彩绚丽,既 有奇幻的想象,又有奔放的笔调,融合继承了楚辞、乐府派浪漫 传统,开创了奇险新创的艺术风格。他们崇尚自我,注重情感流 泻,发挥想象灵感。古典浪漫诗派以韩愈、孟郊、贾岛、李贺等 为代表,代表作有韩愈的《山石》《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孟 郊的《洛桥晚望》、贾岛的《剑客》、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等。 现代浪漫诗派代表诗人有郭沫若、成仿吾、邓均吾、闻伯奇、倪 贻德、洪为法、穆木天、王独清等,代表作有郭沫若的《女神》。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金章玉句 《无题》 1. 我们将仆倒在这大风雪里吗?/是的,我们将。 [点拨] 起句是一个设问句,一下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紧 接着这个问句,诗人马上给出回答:“是的,我们将。”十分简 洁、干脆,以肯定的语气强调了问句中的事实,把“我们将”从 前句的疑问,转化成后句的斩钉截铁般的肯定。这是第一层,以 虚拟的情景将死亡的问题提到读者面前,这一层为全诗定的调子 很高:昂扬、悲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38年后在武汉等地从事抗日救亡运 年后在武汉等地从事抗日救亡运 年后在武汉 曾与穆木天、冯乃超等创办《时调》 动,曾与穆木天、冯乃超等创办《时调》诗 年入重庆复旦大学学习, 刊。1940年入重庆复旦大学学习,以后做过 年入重庆复旦大学学习 中学教师、报刊编辑。 中学教师、报刊编辑。1949年后历任对外文 年后历任对外文 化联络局办公室主任、 文艺报》 化联络局办公室主任、《文艺报》编辑部主 诗刊》主编等职。著有诗集《 任、《诗刊》主编等职。著有诗集《青空与 噩梦备忘录》 尘木集》 林》、《噩梦备忘录》、《尘木集》、《在 天门》、《木厂》、《走向北方》、《金塔 天门》 木厂》 走向北方》 一样的麦穗》 诗论集《诗的欣赏与创作》 一样的麦穗》,诗论集《诗的欣赏与创作》、 长篇小说《大风歌》 长篇小说《大风歌》等。
后继?是理想, 后继?是理想,是为一个高远的理想所激励 的时候,人才会认识到死的意义, 的时候,人才会认识到死的意义,进而更理 解和追求生的意义。 解和追求生的意义。 知人论世:作者曾经参加中华全国文艺 界抗敌协会,1948年初被迫去香港 年初被迫去香港。 界抗敌协会,1948年初被迫去香港。
结构理解:结构完整,前后呼应。 结构完整,
探讨
一、这首诗为何采用虚拟的情景? 这首诗为何采用虚拟的情景?
这首诗以虚拟的情景展开全诗的诗境, 这首诗以虚拟的情景展开全诗的诗境, 充满了奇特的浪漫主义想象: 充满了奇特的浪漫主义想象:先是战士壮烈 地仆倒在大风雪里, 地仆倒在大风雪里,然后是鲜血随着雪的融 化而滋润树木和小草, 化而滋润树木和小草,再就是雪后的平原上 一派安宁的景致。全诗先后有四处表示将来 一派安宁的景致。全诗先后有四处表示将来 的用法,把这些虚拟的情景勾联起来: 的用法,把这些虚拟的情景勾联起来:“将 仆倒……”“将随着 将随着……”“会袒露 会袒露……”“将吹 仆倒 将随着 会袒露 将吹 这种虚拟的方式 拂……”这种虚拟的方式,暗含着作者的无 这种虚拟的方式, 限崇敬和希冀之情。 限崇敬和希冀之情。
二、这首诗里的象征和隐喻各有什么用? 这首诗里的象征和隐喻各有什么用? 象征 各有什么用
“天青”“水绿”“鸟飞”“鱼游”象 天青”“水绿”“鸟飞”“鱼游” 天青”“水绿”“鸟飞”“鱼游 征着一派祥和宁静的氛围; 征着一派祥和宁静的氛围; “大风雪”写的是自然景物,实则喻指 大风雪”写的是自然景物, 现实的残酷战争“ 现实的残酷战争“和灾难 “雪后的平原”喻指经历劫难后的国土。 雪后的平原”喻指经历劫难后的国土。 使诗意变得含蓄、隽永,悲慨、怀念、 使诗意变得含蓄、隽永,悲慨、怀念、 平静等等复杂的意绪包蕴其中。 平静等等复杂的意绪包蕴其中。
总体评价: 总体评价: 这是一首形式新颖的经典的现代 诗歌。 最突出的特点:理想崇高,意象 鲜明,形式特异,形象鲜明,语言简 洁。 主要技法:设问、想象。 写作年代:1948 1948年 解放战争时期。 写作年代 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
诗歌层次
第一层( 行):以虚拟的情景 以虚拟的情景, 第一层(1-2行):以虚拟的情景,将死亡 的问题提到了读者面前。基调: 的问题提到了读者面前。基调:昂 悲壮。 扬、悲壮。 第二层( 行):对开头两句主题的深化 对开头两句主题的深化: 第二层(3-7行):对开头两句主题的深化: 死亡并不可怕,它会发生转移。 死亡并不可怕,它会发生转移。 第三层( 第三层(8-14行):写烈士用鲜血换来了 行):写烈士用鲜血换来了 人民的和平。 人民的和平。 第四层(15行):点睛之笔,将墓碑呈现 第四层( 行):点睛之笔, 点睛之笔 在读者眼前。 在读者眼前。
形式特色:最后五行特别有意思。 形式特色:最后五行特别有意思。四 个词语独立成行, 个词语独立成行,强调了牺牲之后迎来的 美好的未来图景;结尾句既照应开头, 美好的未来图景;结尾句既照应开头,又 余味隽永。 余味隽永。
具有“七月诗派”诗歌的某些特点: 具有“七月诗派”诗歌的某些特点: 采用自由诗体,句式长短不一。 采用自由诗体,句式长短不一。 (最长的十二字、最短的二字) 最长的十二字、最短的二字) 并善于将诗人的人格、 并善于将诗人的人格、情感等渗透到 所书写的对象中, 所书写的对象中,把内心的情绪之流转化 为意象之流。 为意象之流。
表层意义:仆倒于雪地, 表层意义 仆倒于雪地,化为 仆倒于雪地 万物的营养,迎来美丽的春天。 万物的营养,迎来美丽的春天。 深层意义:直面苦难,毫不 直面苦难, 直面苦难 畏惧,相信为正义的事业、 畏惧,相信为正义的事业、崇高的 理想的牺牲的价值。 理想的牺牲的价值。
咀嚼感悟:是什么让人大义凛然,前仆 是什么让人大义凛然,
“七月诗派”是上世纪40年代,在艾青的 七月诗派”是上世纪 年代 年代, 七月诗派 影响下以理论家兼诗人胡风为中心, 七月》 影响下以理论家兼诗人胡风为中心,以《七月》 希望》 主编均为胡风)、 诗垦地》 )、《 《希望》(主编均为胡风)、《诗垦地》(主 编为邹荻帆、姚奔)、 诗创作》 )、《 编为邹荻帆、姚奔)、《诗创作》等刊物为基 本阵地而形成的诗人群. 本阵地而形成的诗人群 主要诗人:邹荻帆、绿原、冀汸、阿垅、曾 主要诗人 邹荻帆、绿原、冀汸、阿垅、 邹荻帆 孙钿、牛汉等 年出版的《 卓、孙钿、牛汉等。1981年出版的《白色花》 年出版的 白色花》 收录了“七月诗派”二十位诗人的作品。 收录了“七月诗派”二十位诗人的作品。 这些诗人以革命现实主义观念为指导, 这些诗人以革命现实主义观念为指导,以 革命现实主义观念为指导 自由诗体为基本的创作路子 为基本的创作路子, 自由诗体为基本的创作路子,其诗歌在抗战和 解放战争时期的国统区产生了巨大影响。 解放战争时期的国统区产生了巨大影响。
绿原在《〈白色花〉 绿原在《〈白色花〉序》里说: 《〈白色花 里说: 他们认为,诗的生命不是格律、词藻、 他们认为,诗的生命不是格律、词藻、 行数之类所可赋予的;从某种意义上讲, 行数之类所可赋予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诗在 文字之外,诗在生活之中; 文字之外,诗在生活之中;诗在写出来之前就 蕴藏在客观世界,在什么地方期待、 蕴藏在客观世界,在什么地方期待、吸引和诱 发诗人去寻找,去捕捉,去把握。 发诗人去寻找,去捕捉,去把握。 他们认为, 他们认为,自由诗的形式并非如它的反对 者们所设想,没有规律可循, 者们所设想,没有规律可循,爱怎么写就怎么 恰巧相反,诗人十分重视形式, 写。恰巧相反,诗人十分重视形式,正因为他 重视内容,重视诗本身。 重视内容,重视诗本身。
特色与风格
以抗战为背景,描述 以抗战为背景, 民族的历史灾难, 民族的历史灾难,抒发 爱国激情进而表现广大 人民顽强不屈的意志成 为七月诗派创作的重要 内容。 内容。 但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些政治抒 但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些政治抒 20 情诗更注重诗的人格情感的渗透 人格情感的渗透。 情诗更注重诗的人格情感的渗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忧郁与希望交替变奏构成了邹荻 帆的情绪基调
忧郁是邹荻帆诗歌中不可缺少的审美特 质,他的忧郁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忧患意识和 责任感, 责任感,表现为民族的苦难在他心灵深处的 投影。 投影。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7~9题。 一 代 人 顾 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选自《黑眼睛》,人民文学出版 社1986年版)
无题
邹荻帆( 诗人和 邹荻帆(1917—1995) 当代诗人和 ) 当代诗人 翻译家,湖北天门 天门人 早年就读于湖北 湖北省 翻译家,湖北天门人。早年就读于湖北省 立师范学校, 年发表长篇叙事诗《 立师范学校,1936年发表长篇叙事诗《做 年发表长篇叙事诗 棺材的人》 没有翅膀的人们》 棺材的人》和《没有翅膀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