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案例分析∶让我们关注孩子眼中的世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我们关注孩子眼中的世界

幼小的孩子可以说是个个好奇、好问、好探究。他们生机勃勃,精力充沛,不知疲倦地探索周围世界。他们什么都想知道,他们的问题没完没了。正如杜威所说,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

案例:

黄子洋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常常会有些令人意想不到的点子(“老师,我告诉你一个对付不遵守纪律的小朋友的好办法”,“老师,我知道牛有四个胃”)。然而,洋洋的突发奇想常常影响班级活动的开展。一天,我正在给小朋友讲“动物之最”,洋洋忽然站起来说,“老师,我告诉你一个我刚发现的小秘密,你想知道吗?”眼看着活动中断,我一下子怒上心头,就在这时候,我的眼光与洋洋那天真、稚嫩的目光碰在了一起。一时之下,我的大脑灵机一动:“老师很想听,但是我们现在在上课,要不我们先预约,等上完课再说你的小秘密,好吗?”洋洋欣然同意了。第二个活动开始了,我马上就请洋洋把刚才预约的小秘密告诉大家。原来,洋洋发现了“幼儿园大楼上的钟有三根针,但是每根针的长短都不一样,而且走的速度也是不一样的”。于是,我请大家一起观察:“你跟洋洋发现的秘密一样吗?”看着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我趁热打铁地布置了一个任务——为什么钟上面的3根针不一样长,走的速度也是有快有慢,请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答案。第二天,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基本上都知道了关于钟

的常识。

案例分析:

幼儿是勇于实践的探索者,在一日生活中经常表现出积极主动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的强烈愿望。案例中的黄子洋小朋友正是因为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钟的针为什么有长有短,走的速度为什么有快有慢,才会在课堂上中断老师的讲课。如果教师急于批评或制止,轻易地给孩子以道德上的消极定论,不但失去了一个加以积极引导并进行科学教育的良好时机,而且使幼儿失去了个健全的心理环境,泯灭了孩子敢于提问,敢于探究的天性。

新《纲要》中科学的目标之一:“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好奇、好问是幼儿的突出特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所有这些问题和疑问,都是幼儿学习科学的起点,科学探索要依靠问题的不断推动。案例中的洋洋能够注意对身边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并产生了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并急于将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老师能够重视他的发现,并引导其他孩子共同探索,使每一个孩子拥有了这个科学探索、获取知识的机会。反之,如果教师只因为孩子影响了课堂纪律而厉言以对,不但伤害了洋洋的心理环境,多少对其他的孩子也产生畏惧心理,孩子今后将压抑自己的想法,不利于其身心发展。作为教师要让孩子真切地感到你对他们提问的重视、赞赏和鼓励。“我们要为孩子们创设一种鼓励提问的氛围,使孩子们感到他们能提问,可以提问,有权利提

问。”

个体发展需要的时机显现对教育是很重要的。众所周知,幼儿某些行为和能力的产生,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会特别容易,心理学上称为关键期或敏感期。脑科学研究证明这一点并称之为机会之窗。虽然大部分的机会并非紧闭的,但是机会是重要的,且孩子发展的自身需要是教育的契机。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注重孩子的选择,关注孩子的发展需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纲要》)。一般来说孩子所突然热衷的行为,往往是符合该年龄孩子发展水平的新的需要,如新的兴趣倾向,新行为的出现,反复提问和追究特定事物等等。案例中洋洋对钟的注意,并希望与老师分享钟的奥秘,说明他希望了解钟,知道关于钟的一些特点、性质。教师能够及时组织幼儿共同探索钟的奥秘,支持孩子们主动去寻找答案,为孩子们创造条件,提供了刺激,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非常自然地构建了新的知识经验。

《纲要》提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关注孩子眼中的世界,关注孩子的问题,满足其发展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