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2020高考人物传记专题包含答案
(高考语文复习题)2020高考语文高频考点18传记 精选例题附解析答案
考点18 传记一、(2013·新课标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飞虎将军”陈纳德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正遭受着日本法西斯的疯狂蹂躏。
战争中,从空中给予日本敌机致命打击的,是赫赫有名的美国“飞虎队”,其队长则是有着“飞虎将军”美称的陈纳德。
1937年,中日之战一触即发,增强中国空军作战能力迫在眉睫。
当时,陈纳德已经从美国空军退役,他的朋友,在中国担任中央信托局机要顾问的霍勃鲁克非常欣赏他精湛的飞行技术和过人的军事才能,推荐他来华担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顾问,并给他寄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的亲笔邀请信。
5月,陈纳德来到上海作为期三个月的考察。
在上海,陈纳德受到民众的热情欢迎和宋美龄的接见。
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终于在中国了。
希望能在这里为正在争取民族团结和争取新生活的人民效劳。
”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陈纳德听到消息,当即决定留在中国,表示愿在任何能尽其所能的岗位上服务。
他认为“中国对日之战,是美国也将卷入的太平洋之战的序幕”,他要为中国,也为自己即将卷入战争的祖国尽一份力量。
此后,陈纳德在芷江、昆明等地筹建航校,训练飞行员,悉心传授战斗机飞行技术和作战战术,他多年前的军事理论著作《防御性追击的作用》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同时,他着手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地面空袭警报系统,以便战斗机驾驶员及时拦击敌机。
为了增强空军的战斗力,1940年10月,陈纳德赴美招募志愿者。
虽遭遇了很多挫折,但从未放弃。
经过将近一年的艰苦努力,志愿队组建成功,后被编入美国陆军航空队。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太平洋战争全面展开。
20日,志愿队在昆明和日军进行第一次正面交锋。
日军来犯的10架轰炸机有6架被击落,逃跑的4架中又有3架损于途中。
而志愿队的飞机全部安全返航,只有1名驾驶员受轻伤。
首战告捷,给饱受日机轰炸的昆明人民以极大的鼓舞。
当天晚上,昆明各界人士为志愿队举行了盛大的庆功会。
2020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题:人物传记(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人物传记【实战演练一2018全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赵一曼女士阿成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
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熟的女性。
在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
在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的风度。
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那儿能够听到来自坡镇的钟声。
冬夜里,钟声会传得很远很远。
钟声里,抗联的兵士在森林里烤火,烤野味儿,或者唱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战士们哟”……这些都给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回忆。
赵一曼女士单独一间病房,由警察昼夜看守。
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
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
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摆放在那里的。
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
她是在山区中了日军的子弹后被捕的。
滨江省警务厅的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他觉得很没面子。
大野泰治在向上司呈送的审讯报告上写道: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珠河县委委员,在该党工作上有与赵尚志同等的权力。
她是北满共产党的重要干部,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
1936年初,赵一曼女士以假名“王氏”被送到医院监禁治疗。
《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赵一曼女士从市立医院逃走和被害的情况。
赵一曼女士是在6月28日逃走的。
夜里,看守董宪勋在他叔叔的协助下,将赵一曼抬出医院的后门。
一辆雇好的出租车已等在那里。
几个人上了车,车立刻就开走了。
出租车开到文庙屠宰场的后面,韩勇义早就等候在那里,扶着赵一曼女士上了雇好的轿子,大家立刻向宾县方向逃去。
赵一曼女士住院期间,发现警士董宪勋似乎可以争取。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她觉得有把握去试一试。
她躺在病床上,和蔼地问董警士:“董先生,您一个月的薪俸是多少?”董警士显得有些忸怩,“十多块钱吧……”赵一曼女士遗憾地笑了,说:“真没有想到,薪俸会这样少。
新高考——语文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专项练习附答案
新高考——语文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专项练习附答案一、传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留学第一人——容闳对于中国留学第一人容闳来说,当年他选择留学的胆量,丝毫也不下于世界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个年代留洋充满风险。
中国与欧美等国家隔着太平洋、大西洋,坐上船从启程到抵达,途中经过无边无际的海域,需要大半年时间。
更何况把未成年的孩子,送到完全陌生的西洋国家,然后忍受遥遥无期的隔洋相望、鱼雁传书,这对于从来没有出过家门的传统中国父母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容闳出身于穷苦人家,十三岁时,家居澳门。
当时,澳门是来粤贸易各国商人的共同居留地,华洋杂居。
在澳门,他在马利逊学校读书,受教于美国传教士布朗。
当时他们班上只有6个学生。
后来由于家人和自己健康的考虑要提前回美国,布朗宣布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他想带几个跟他学习多年的学生回国,继续完成学业。
布朗说完,要求愿意跟他去美国的孩子站起来。
当时班上只有3个学生站起来,而容闳是其中的第一人。
容闳的母亲起初并不同意,经过容闳的劝说才勉强答应。
布朗为此特地为准备随他去美国的学生找了资助人,这些资助人不仅负担学生留洋的全部费用,还承担了他们留洋期间学生家庭两年的生活费用。
因此,容闳获得了赴美学习的机会。
容闳初到美国,进了马萨诸塞州孟松城的孟松学校。
“那时美国的生活、膳宿都非常便宜。
贫困的学生都有很好的机会找点工作做,以解决学费问题。
我记得当时的食宿费,包括燃料、灯和洗涤在内,每人每星期仅1元2角5分美金。
”容闳从孟松学校完成学业后,获得的资助就此结束。
他放弃了去苏格兰进入爱丁堡大学学习,同时又可以继续获得资助的机会,坚执地要留在美国进入耶鲁大学学习。
有教授建议他申请一份贫困生救助金,但条件是学成后必须做传教士。
容闳不愿意为此放弃自己的理想,而去做传教士,并以此换取获得救助金的机会。
为此,他的大学生活很艰苦,最后是通过当地妇女协会的帮助,才获得了生活的救助。
容闳在耶鲁学习,由于入学前准备并不充分,尽管他学习很努力,但是在总体成绩上并没有取得高名次。
2020高考语文二轮课标通用专题能力训练4 传记阅读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专题能力训练四传记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韩美林,写下一部现代《天书》朱东君北京的韩美林艺术馆里,有一幅书法作品占据了整面墙,足有3层楼高.其上错落排列的,字非字,画非画,更像一个个神秘的象形符号.“这就是‘天书’,都是形、音、义不全的先秦文字.韩美林老师花了三四十年时间,从全国各地的古陶厂、博物馆、古迹、古墓、古书上收集来的。
"艺术馆讲解员说。
开始,韩美林只是觉得这些文字字形好看,希望“看它形,养我画”.“20世纪80年代,韩老师在香港遇到启功先生,启功先生看到这个本子,觉得特别震撼,他鼓励韩老师一定要把这些字集结成册,拿出来让所有人去看、去传承。
”讲解员说。
没想到这个收集的过程漫长而艰辛,把它们都以艺术的手法在宣纸上表现出来,又极其枯燥.讲解员说:“他带着写好的作品向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请教,季老也不认识这些字,便说,就叫《天书》吧。
”当时已缠绵病榻的季羡林,还为韩美林题写了书名。
2008年,《天书》上册出版,收录了差不多1.5万例古汉字字形。
在韩美林看来,“天书”是“中华古文化给艺术一点‘提炼’和‘概括’的启示,撼人精魂"。
他出版《天书》不是要给古文字学者做研究,而是希望普通人能感受到视觉上舒服的美。
农历猴年,中央电视台发布了春晚吉祥物“康康",一只四肢呆板、红黄绿配色的3D猴子,马上被网友调侃为“猴赛雷”,将韩美林完全置于负面舆论中。
说起这个,韩美林倒是一下子乐了。
他让助手翻出“猴赛雷"的设计原稿,“你看看,我们原来设计的小猴,漂亮吧?多好玩啊!”果真,这小猴圆滚滚的,萌萌的,脸上水墨感的红绿色与皮毛的黑色非常和谐。
“中央电视台找了个学生做成3D 猴子,说是我设计的,大家把我骂得厉害!如果用我的原稿,全国人民不会骂‘猴赛雷'吧?"我们对这只萌猴爱不释手.“那您现在还生气吗?”“不生气,随他去."韩美林常说:“我的创作绝对没有重复。
2020届高考语文复习案《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及练习附参考答案
2020届高考语文复习案《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及练习人物传记类的文言文,有着特殊的阅读规律和方法。
一、以表明时间的词语为纲绳,去串起人物的一生经历古人写人物传记,总是以时间为序,表明时间的那些词语就像是一条条的纲绳,把传主一生所遇到的、所经历过的事情串联在了一起。
所以我们在阅读人物传记时,抓住了这些词语就能把握传主一生的经历。
古代用以表明时间的,有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等的专用术语。
还有表明时间转换的一些词语,如“少时、初、先、尝、及、既而、俄而、已而、少顷、顷之、久之、未几、须臾”等。
在阅读人物传记时,找出并把握这些词语,可以了解传主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所做的不同的事情,把这些事情贯连起来,就是传主一生的经历。
二、以表明官职的升贬为轴心,去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古代的人物传记所写的人物大多是朝廷重臣,所记的事迹也大多与治国安民有关,所以以在记述人物时,往往以担任某某官职始,以升为或贬为某某官职止。
人物传记中官位的升迁或贬谪,表明了这件事情最后取得的结果,所以它就像是记述传主某件事情的一根轴,把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贯穿了起来。
古代表明出仕从政的词语有“荐、举、征、召、拜、辟、授、除、为”等,表明官职升迁的词语有“升、拔、擢”等,表明官职调动的词语有“调、徙、转”等,表明被贬官的词语有“出、谪、罢、黜”等,表明辞职的词语有“致仕”“乞骸骨”等。
古代担任地方上的某个职务,常常采用官职名加地名的叫法,如巡浙江,那是担任浙江巡抚(或巡按之类),知杭州,那是担任杭州知州(或知府),判扬州,那是担任扬州通判等。
这也是阅读人物传记必须知道的。
三、以问“五个W”为切口,去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who——什么人,几个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when——什么时间,几个时间;where——什么地方,几个地方;what——什么事情,几件事情;why——事情发生的经过,过程。
这“五个W”如同记叙文的四要素或五要素,在阅读人物传记时,问问自己这一部分是写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一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这样也就弄清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样这一部分也就读懂了,至于还有几个意思不懂的词语,也完全可以根据对这一事件的整体把握去蒙,去猜,这些词语决不会成为阅读人物传记的拦路虎。
高考现代文阅读人物传记
高考现代文阅读人物传记篇一:高考语文人物传记类现代文阅读强化训练(含答案)高考语文人物传记类现代文阅读强化训练(含答案)(一)下笔不觉师造化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
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
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
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
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
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
”1929年的一件盛事是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南北国画家都参加。
此时在上海美专任教的黄宾虹参加了展出工作,并发表了评介文章《美展国画谈》。
文章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还以为当时沪上流行的一种是细谨、工于涂泽的媚人习气,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
他希望画者能坚持避俗趋雅的操守,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不要因一时俗世弃取而改变。
黄宾虹一向以为书画同源,所以称作画为“写画”。
他以为上古时代书画不分,如伏羲画八卦,仓颉造字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象形,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已有横线、纵线、弧线等线条形式;汉以后虽分书画,但仍是道归于一,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
他在1929年编辑的《滨虹草堂古印谱》里曾谈到古印上的籀篆文字:点画的肥瘦方圆奇正各不同,有助于绘画笔法;而结构的疏密、参差离合、抑扬顿挫、回环往复,更可见章法布置之妙。
所以,他作画时要置备金石拓本在案头。
他由古玺印这种上古金石实物、临近原始的艺术形式中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即来源于自然山水,从而找到回归造化之路。
黄宾虹常提到古代书法家从观察自然中有所领悟,如在雨后看车行泥沼,车轮在泥中转动犹如笔被纸墨所滞却仍圆转,不疾不徐、不粘不脱,由此笔法大进。
2020年高考语文热点题型提分秘籍:专题19-传记阅读(解析版).doc
2020年高考语文热点题型提分秘籍:专题19-传记阅读(解析版)【高频考点解读】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
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热点题型】题型一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谢希德的诚与真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正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谢希德从亲人的来信中得到这一消息,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祖国母亲,像磁石般吸引着这个远在异国他乡的赤子。
有人劝告谢希德不要回到当时生活贫困、科研条件差的中国去,她却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决心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立刻回国参加建设。
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的谢希德回国,在复旦大学任教,并于1956年与北京大学的黄昆教授共同主持开办了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
谢希德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内外物理学研究的动态,努力探索真知。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她开始思索一个奥妙而又实际的问题——怎样使钢材不生锈?是什么起到抗腐蚀的保护层作用?世界上一些国家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钢材达上千万吨,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怎样才能使我国有限的钢材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涉足表面物理。
专长在半导体和固体物理研究的谢希德,如果继续从事她的研究,可以说既省力又稳妥,还可以尽快出成果;如果另辟蹊径转入新领域,即使付出艰辛的劳动,五年十载能否取得显著成绩仍是个未知数。
然而,她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表面物理亟待研究,哪怕付出10倍、20倍的努力,也要勇闯难关,有所创造。
作为学界前辈,她也要借此鼓励年轻人去开拓这个前景广阔的新领域。
谢希德率领她的团队,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使复旦大学的表面物理研究达到了世界水平。
1983年,谢希德担任复旦大学校长。
以她的身份,每天上下班都有专车。
可是人们时常在校车上看到她的身影,她说:“在车上既可以提前处理一些公事,又可以借这个机会与同志们交谈,倾听各种议论。
2020年高考语文阅读复习【传记选择题】配套检测卷附答案解析
2020 年高考语文阅读复习【列传选择题】配套检测卷一、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3 题。
(12 分 )我的父亲俞师傅俞宁父亲精晓旧学,骨子里倒是个新式的知识分子。
有人称他俞先生,有人叫他俞教授,近来还有人说他是某个领域里的“大师”“巨匠”。
只有我才知道父亲最喜爱人们如何称号他。
大体是 1974 年,我和父亲从北师大主楼西侧往新华书店旁边的剪发馆慢慢而行,迎面飞来一辆半旧的自行车,骑车的人左脚鞋跟蹭地取代刹闸停了下来。
用沧州一带口音问候一声:“俞师傅,干嘛去?”嗓门之大,震得我耳鸣。
父亲也用那种口音回答:“韩师傅,剪发去。
”说完二人点头一笑就分道扬镳了。
我问父亲:“这是谁呀?怎么叫您师傅?”父亲说,那是中文系的一个青年教师,“他干活有力气,是把妙手。
”大学教师、有力气、劳动妙手不知道21 世纪的国人能否会感觉这事有些难解。
父亲 1958 年初被错划“右派”后就一定用劳动来“改造思想”。
到了“文革”,父亲的工作变成打扫主楼六层走廊加男女卫生间的卫生。
1966 年迈舍在太平湖投水,那时父亲正在接受“疾风暴雨式的批评”和“劳动改造”。
我惟恐父亲会受他的启迪,弃我而去。
未满十一岁的我连问带摸,找到了太平庄师大的主校园,又摸上了主楼的六层,一眼看见父亲正用拖把很努力地擦抹着走廊的水磨石地面。
我拉了拉他的后衣襟,他转过身,也不问我为什么突然到学校来找他,指着地面说,“你看,你看!能否是跟镜子似的?嘿嘿,甑亮!”说罢还给我示范劳动程序:先在左侧墙角与地面的交接处狠狠地前后擦两次,而后横抡三下,从左墙根擦到右墙根,再在右墙角与地面联合部前后狠擦两次。
“颠三倒四。
这是我总结出来的擦地诀要。
”父亲很骄傲地告诉我。
1971 年和 1972 年之际,父亲参加了后勤基建科的劳动,砌院墙、盖房屋。
开始,后勤的师傅们让他当壮工,和泥、运砖。
时间长了,父亲就从和泥搬砖的“小工” 升级到上脚手架“跑大墙” 的“大工” 。
1974 年冬我到北京市西城区长安街房管所当了一名瓦工,学徒三年,出师一年后,又升为二级瓦工。
2020年届高考语文专题训练解析(13) 传记
专题强化测评(十三)传记(30分钟36分)一、(2019·潍坊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8分)我们是这样亲密紫霞路的常客是党内作家冯雪峰。
他每次来找瞿秋白谈工作或取文稿,都带来一些文坛的新的信息。
他们经常谈到鲁迅,这不仅是因为谈“左联”工作,必定联系到他,更主要的是瞿秋白十分敬慕鲁迅。
他总要问:鲁迅近来好么?鲁迅在写什么?鲁迅对工作有什么意见?冯雪峰见到鲁迅时,也经常谈起瞿秋白,转告瞿秋白对“左联”工作的意见。
冯雪峰后来说:“在两人没有见面以前,秋白同志已经是一看到我,就是‘鲁迅,鲁迅’地谈着鲁迅先生,对他表示出很大的热情。
在鲁迅先生也是差不多。
”1931年11月间,《毁灭》译本出版。
就在这不久,瞿秋白在对照俄文原著校读后,于12月5日,写了一封长达六千字的长信,欣喜地说:“你译的《毁灭》出版,当然是中国文艺生活里面的极可纪念的事迹。
你的译文,的确是非常忠实的,为着光明而斗争的人,不能够不是刻苦而负责的。
……你的努力——我以及大家都希望这种努力变成团体的——应当继续,应当扩大,应当加深。
所以我也许和你自己一样,看着这本《毁灭》,简直非常得激动,我爱它,像爱自己的儿女一样……”12月28日,鲁迅写回信给瞿秋白,热情地说:“看见你那封关于翻译的信以后,我非常高兴。
”“我真如你来信所说那样,就像亲生的儿子一般爱他,并且由他想到儿子的儿子。
……不过我也和你的意思一样,以为这只是一点小小的胜利,所以也很希望多人合力的多来介绍。
”在这两封信中,瞿秋白和鲁迅都以“敬爱的同志”相称。
这在鲁迅是极少有的。
由此可知,两人的友谊,是何等深厚!瞿秋白和鲁迅的第一次见面,据瞿秋白夫人杨之华回忆,是在1932年夏天。
一天早饭后,瞿秋白由冯雪峰陪同,高兴地去北川公寓拜访鲁迅,两个好朋友终于见面了。
瞿秋白回到家中,还处于兴奋状态。
他告诉杨之华说,彼此一见如故,谈得十分投机。
他邀请鲁迅全家一道来紫霞路做客,鲁迅愉快地接受邀请。
新高考语文的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附解析
新高考语文的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附解析一、传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汉学大师饶宗颐钱钟书说他是“旷世奇才”,季羡林说他是“心目中的大师”,法国汉学家说他是“全欧洲汉学界的老师”。
事实上,饶宗颐既非学院派,也非西洋派,而是一位受家庭浓厚的文化熏陶、自学成材的大学者。
当其他孩子都步入学堂读书的时候,饶宗颐感觉学校的教育并不适合自己,宁愿独自一人躲进藏书楼自学。
在父亲的悉心栽培下,饶宗颐打下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根基。
虽未获得正式学校文凭,也未曾留学海外,但后来却在海内外二十余所高等院校任教,精通英、法、日等六国语言,还熟知古代梵文、楔形文、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文字,皆得益于他的自学能力。
1949年,饶宗颐移居香港。
从1952年开始,在香港大学中文系任教16年,在英国人的统治之下,中国的学者没有地位。
但他对身外浮名并不看重,在学术的天地里,自得其乐,满世界留下了脚印。
要考证甲骨文,他就出现在日本;想要研究敦煌学,他便去了法国;要研究梵文,他就去印度。
饶宗颐的研究几乎涵盖国学的所有领域,很难把他归到哪一家,他曾幽默地说,“我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游子”。
学者称其“业精六学、才备九能”,他则以“天地大观入吾眼,文章浩气起太初”这样气势磅礴的对联,来表现其开阔的視野和博大的胸襟。
季羡林曾评价他最善于发现问题,绝不固步自封,随时准备接受新的东西。
饶宗颐对国外的考古发掘以及研究成果信息灵通,研究视野无限开阔。
他的习惯是每一个问题都要穷追到底,40多岁学习梵文,60岁以后学同样有“天书”之称的希腊楔形文字,这些都是为了能直接读懂最原始的经典,找到最原始的材料和证据。
不少人将饶宗颐与王国维、陈寅恪相比,认为他们在治学上既博且深,在许多领域开风气之先,但王、陈二人皆没有饶宗颐在艺术上的成就。
饶宗颐精通古琴,善于诗赋,书画作品更是清逸飘洒、自成一家。
有人评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磨炼,他在技法上已经从心所欲不逾矩,而他的性情与人生观,也圆通无碍地融在画中,使其画作成为了传说中极其罕见的学者画。
2020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之“敦煌”主题专练(论述类 人物传记)
2020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之“敦煌”主题专练(论述类+人物传记)一、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随着莫高窟藏经洞的开启,历代之积文终成后世之瑰宝。
特别值得庆幸的是,锦绣的隋唐文化在敦煌卷子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敦煌石窟和敦煌遗书中呈现出来的隋唐文化,包括儒家、道教等中国传统文化,也有来自于印度的佛教文化,还有从西方传来的景教、祆教、摩尼教文化。
一般认为,敦煌石窟艺术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在外来佛教和佛教艺术刺激下,产生出来的一种艺术形态。
它是石窟建筑、彩塑和壁画三者合一的佛教文化遗存。
隋唐时期是敦煌莫高窟造窟最多的时代,佛教艺术发展达到顶峰。
当时,雄伟、壮丽、宏大成为艺术家追求的时代风貌。
因此,塑像以整铺的群像为主,由一铺五身、七身而向九身、十一身发展,气势宏大,并出现了巨型造像。
一尊是武周延载二年禅师灵隐和居士阴祖等造的第96窟北大像,高达33米;另一尊是开元年间僧处谚与乡人马思忠等塑的第130窟南大像,高26米。
同时,还出现了巨形经变画,一部经一幅壁画,如阿弥陀经变(西方净土变)、法华经变、东方药师经变等。
就敦煌遗书而言,因为它是佛教寺院的藏书,故其主体为佛教典籍,大约占到总数的90%左右。
其中,以传世佛经和未入藏佛典以及疑伪经为主。
尤其是疑伪经的出现和流行,据此可以了解当时民众的信仰和社会习俗等。
比如,《十王经》形象地展示了地狱的面貌,对了解隋唐五代中国地狱观念的演变和殡葬习俗具有重要价值。
敦煌遗书中还保存了800多件道经及相关文书抄本,其中超过半数的道教文献不见于传世的《道藏》。
比如,敦煌本《老子想尔注》和《无上秘要》《太玄真一本际经》等都非常具有价值。
唐代把来自西方的祆教、景教和摩尼教合称“三夷教”。
祆教,又称拜火教。
隋唐时期,敦煌和中原地区的一些地方都有祆教教徒活动。
例如,《沙州都督府图经卷第三》就记载有祆教寺院,主要信仰者为在华粟特人。
基督教聂斯脱利派在唐代被称为景教,唐太宗贞观九年传入中国,至唐武宗会昌五年被取缔。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之人物传记
解题要点
• .如何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 通读全文,提取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传主的生活
经历或人生轨迹;感知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 个性;认识传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明确作者对传主的态 度与评价或者传主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 • 传记的重要事实包括:①传主及其作品陈述的事实;②最 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等。 • 重要信息的筛选和整合,需要正确地理解并择取、概括。 应试阅读又要求依据试题的指向,找到相关的词语、句子、 段落。 • 在总体把握了解文意时,还要弄清作者是怎样把思想材料 组合起来的,文中的关键性句子表达了什么意思。 • 准确地筛选和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需要具备对书面语言33
这也是他们一天中最。感兴味的时刻。叶圣陶一边看他们的文章,
一边问:“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
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
?”遇到看不明白4、的善地于方,启他发就,问孩子们:“2原、来详是细怎询么想问的作? 到底想清楚了没有诱?导为深什入么思表达考不. 出来?怎样才文能的把思要想说内的容意思32
他人的评价 相关人物 对比
衬托
.
26
如何分析概括传主的形象
方法1:抓基本事实(主要事件)与细节。 (这一细节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起到什么作用等) 方法2:抓评议性、概括性的词句。
方法3:抓传主背景与作者意图。 分析传主特点时,还要知人论世,即结合传主的年龄、身份、
传主所处的社会背景等判断。此外,作者意图也会影响我 们对传主特点的判断。作者会通过材料取舍,通过评议概
.
5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
传记是记述人的生平事迹的一种重要文体。 阅读传记,可以追溯一个人的生活经历,
2020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题分类汇编含解析(及答案)(1)
2020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题分类汇编含解析(及答案)(1)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作为一门起源于欧洲社会的学科,人类学的诞生已有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传入中国也已经超过百年。
纵观人类学的发展史,可以发现,人类学自其发轫阶段便打上了浓浓的海外印记,从一开始人类学者便将其目光投向了远方,在异域之中寻找自己的研究对象,在与他者的对话之中建立自己的研究领域,远方、异域、他者已然成为人类学研究的代名词。
追溯到人类学刚创立之初,人类学的鼻祖泰勒通过海外探险家、传教士、船员等人的日记、传记、游记等开展人类学研究,力图探讨人类的进化过程,解释人类的文化现象,去解答西方社会对“他者”异文化的疑惑。
将民族志奠定为科学的研究方法,使得人类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的马林诺斯基,便是受到殖民地官员邀请前往海外做田野调查,并完成了人类学的经典著作——《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到海外去”成为欧洲人类学初学者的成年礼,作为人类学家的必修课,欧洲人类学的海外研究并不新鲜,它是作为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基石。
美国人类学与欧洲人类学有所不同。
一开始,美国人类学家主要是研究本土的印第安人,因而建立起体质、语言、考古、文化四大分支体系的人类学学科。
美国随着经济的强大并取代大英帝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人类学家开始走向海外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海外研究到达高潮。
至今,海外研究仍然是美国人类学的主流。
走向海外是中国人类学独有的一个概念,因为西方国家的人类学研究对象本身就是异文化,他们的研究本身就是海外研究,因此他们不必强调海外这一层含义。
而中国的人类学,自从国外引进后,便一直致力于本土化的研究。
进入21世纪后,中国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与尊重,也在国际人类学界占有了一定的地位,加上中国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后,对外战略也逐渐转变,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全球社会文化的研究也摆上重要的地位,因此海外民族志研究便基于这种历史传统与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快速发展起来。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ⅲ)(含解析版)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Ⅲ)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古文观止》是一个文章选本,“观止”本于《左传》记载季札在鲁国看乐舞时赞美的话:“观止矣!”这个选本是清朝吴楚材、吴调侯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它备受读者喜欢是有原因的。
第一,一般说来,它体现了比较进步的文学主张。
古代的选本,梁朝萧统的《文选》也很著名。
那时的文学主张,认为哲理散文和历史散文都不能入选。
《文选》除诗歌外,选的主要是骈文,是一种讲究辞藻、对偶、声律的文章。
唐朝韩愈起来提倡古代的散文,称为古文,用来反对骈文。
这种主张是进步的。
《古文观止》正是贯彻了韩愈以来的古文家的主张。
第二,一般说来,入选这个选本的文章丰富多彩,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比较高的。
自从韩愈提倡古文以后,古文的选本在《古文观止》前早已有了,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录《左传》《国语》到唐朝末年的作品,《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宗》。
不过真德秀是道学家,他用封建伦理的眼光来选文章,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他的选本不受欢迎。
《古文观止》所选,像先秦的历史散文《曹刿论战》《鲁仲连义不帝秦》,表现当时人的智慧和品德;两汉文《治安策》和《出师表》,反映出当时政治上的重大矛盾,表现出作家的远见和忠诚;唐文《捕蛇者说》,深刻暴露封建统治者“苛政猛于虎”的罪恶;宋文《岳阳楼记》,通过不同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这些名篇,都是古今传诵。
这个选本所选文章的丰富多彩,也表现在文章的体制上。
选本也选了几篇韵文、骈文。
严格讲起来,古文跟骈文是对立的。
但就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讲,古文由散体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复到散体,完全不选骈体,就看不出这种变化来。
第三,这个选本的编选体例也有它的好处。
萧统的《文选》分很多门类,烦琐不堪;真德秀的《文章正宗》古文部分分辞令、议论、叙事三类。
高考语文-传记阅读-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语文专题练习(一)传记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2分)慷慨掷此身在中国,年轻一辈知道华罗庚,大都是因为以其名字命名的数学竞赛;老一辈熟悉他,是因为他曾大力推广的数学“优选法”和“统筹法”。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常州金坛区。
他幼时因思考问题过于专心被人戏称为“罗呆子”。
后因家计困难而辍学帮父亲看管店铺,他整天捧着借来的《大代数》、《解析几何》等自学,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
后来,他不幸染上伤寒病,靠新婚妻子的照料挽回了性命,左腿却落下残疾。
这个劫难,反而让华罗庚坚定了攻读数学的信念。
1930年,华罗庚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指出数学家苏家驹论文中的错误。
杂志到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手里,他一打听才知道,作者原来是一位只有初中学历的青年,于是他力主把华罗庚请到清华来工作与培养。
华罗庚到清华后,没再去听解析几何和微积分两门课,他不愿“浪费时间”在“太过浅近”的课程上。
于是熊庆来让他进了算学分析班,而华罗庚学习这门高级课程十分轻松,还在课余自学了英、法、德、日等语言。
曾就读清华物理系的力学家钱伟长回忆,他一直以为自己是清华最用功的学生,但一天早上6点,就发现华罗庚从远处一瘸一拐走来——他已经学习了3个小时,正在校园里散步呢。
这样的实力和努力,助力23岁时的华罗庚登上了清华讲台教授微积分。
执教两年,他就发表了15篇论文,大多数刊登在国外杂志上,其中一篇被世界上最重要的数学杂志——德国《数学年鉴》收录。
从此,无人不对华罗庚心悦诚服,据说美国著名数学家维纳来清华讲学时,只要华罗庚有异样的表情或咳嗽一下,维纳就会停下来问:“我错了吗?”华罗庚于1936年初到剑桥大学访学,在近一年半的时间里,他潜心研究,在数学权威刊物发表了18篇论文。
七七事变打断了他的访学进程,他回国随清华大学搬迁至昆明,破例被清华、北大、南开三校组成的西南联大正式聘为教授。
2020高考语文传记类文本阅读整体阅读
•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吴文俊大学毕业后,曾当过六年中学教师,是恩师陈省身帮他走 上数学研究的道路,从而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这说明学术前辈的提 携引领至关重要。
• B.吴文俊从事数学研究,特别强调数学思维,认为要创新就不能总 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若只参考借鉴前人的成果而不能独辟蹊径, 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 ⑤有人曾揶揄数学家迂腐,吴文俊不但不迂腐,而且兴趣广泛,内 心充满童趣。他说:“我是个想怎样就怎样的人,想玩就玩,想工 作了就会安安静静地工作,从不多想。”他喜欢看电影、读历史小 说,也喜欢看围棋比赛。老伴说他“贪玩”,他却说:“读历史书 籍、看历史影片,帮助了我的学术研究;看围棋比赛,更培养了我 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
• 从篇幅长短看,传记可分为大传和小传。
真 传记所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这些“人物”都是
• 实(二)传各记个领的域文的体名特人征(政治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
性 所写的人物和事件必须符合史实,内容真实准确,不允许虚构。
文 传记是写人的,要表现出人的生命和情感;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 学 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通过艺术手法加以表现,以达 性 到塑造鲜明形象,增加艺术感染力的目的。
• ②一般说来,吴教授的工作,都是独辟蹊径,不袭前人,富有创造 性的。(陈省身为吴文俊颁发杰出科学家奖时的评语)
• 阅读导引 • 第一步:速读全文,整体感知。 • 传主: • 数学大师吴文俊 • 典型事件: • 第①段写吴文俊进入上海交大数学系,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 第②段交代吴文俊数学研究的特点。 • 第③段写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 • 第④段写吴文俊对数学基础教育的认识。 • 第⑤段写吴文俊兴趣广泛。
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考点【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类题】精选精练卷附答案详析
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考点【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类题】精选精练卷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史学家吕思勉先生陈吉龙六岁,他就开始读经书、学八股;八岁起开始接触史学,启蒙者是他的母亲。
后来在父亲指导下,他从头至尾点读完了《纲鉴易知录》,后来又花了半年时间,点读了编年体通史《通鉴辑览》,对中国历史有了一个概略的了解。
与此同时,他还跟母亲学习了《说文解字》。
他就是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先生。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先生十一岁,已开始读报,关心时事。
1898年戊戌变法,风云人物康有为、梁启超成了他心目中的楷模。
他读梁启超、康有为等人的文章、著作,思想上受了很大影响。
他十五岁开始阅读正史,或抄录或点读,极其认真,且阅读速度惊人,能日读十四卷,每读书必从头至尾看完。
十六七岁间,其父按苏常一带读书人家教子弟读书的常用方法,要他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通读一遍,以便在做学问之初,可知整个学问的概况及分类,知道天下学问有哪几种,每种源流派别如何,对学术史作一鸟瞰。
他读得很认真,花了两年多时间,将经、史、子三部全部读完,只是集部读了一半。
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又阅读了《日知录》《廿二史札记》等书,着重学习怎样阅读史书及写作札记的方法。
后来在经学名家丁桂征先生的指引下,他又花了三四年功夫,将有关小学的书及《十三经注疏》精读一遍,使经学、文字学成为治史的得力工具。
1904年,他在邑人创设的“读书阅报社”听了元史专家屠寄先生的一次讲座,深受影响,开始研读辽金元史,从此爱好民族问题的研究。
那年他二十三岁,首次读遍了“二十四史”。
先生每读书必用朱笔圈识,或眉批,或将材料抄录,加题识或按语,分类保存,在此基础上写成读书笔记。
待有心得,意见成熟,即写成札记、论文或专著。
如此五十年如一日,形成了先生扎实的治学功力及精切严谨的学风和文风。
1925年“五卅”惨案之后,上海圣约翰大学爱国师生为悼念被杀害工人举行罢课,并在校内下半旗志哀,以示对帝国主义的抗议。
文言文阅读(一)人物传记类现代文阅读:辛庆忌(浦东新区)
文言文阅读(一)人物传记类现代文阅读:辛庆忌(浦东新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 题。
(20分)①辛庆忌字子真,少以父任为右校丞,随长罗侯常惠屯田乌孙赤谷城,与歙侯战,陷陈却敌。
惠奏其功,拜为侍郎,迁校尉,将吏士屯焉耆国。
②成帝初,征为光禄大夫,迁左曹中郎将,至执金吾。
始武贤与赵充国有隙,至庆忌为执金吾,坐子杀赵氏,左迁酒泉太守。
岁余,大将军王凤荐庆忌:“前在两郡著功迹,征入,历位朝廷,莫不信乡。
质行正直,仁勇得众心,通于兵事,明略威重,任国柱石。
父破羌将军武贤显名前世,有威西夷。
臣凤不宜久处庆忌之右。
”乃复征为光禄大夫、执金吾。
数年,坐小法左迁云中太守,复征为光禄勋。
③时,数有灾异,丞相司直何武上封事曰:“虞有宫之奇,晋献不寐;卫青在位,淮南寝谋。
故贤人立朝,折冲厌难①,胜于亡形。
《司马法》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夫将不豫设,则亡以应卒;士不素厉,则难使死敌。
是以先帝建列将之官,近戚主内,异姓距外,故奸轨不得萌动而破灭,诚万世之长册也。
光禄勋庆忌行义修正,柔毅敦厚,谋虑深远。
前在边郡,数破敌获虏,外夷莫不闻。
乃者大异并见,未有其应。
加以兵革久寝,《春秋》大灾未至而豫御之,庆忌宜在爪牙官以备不虞。
”④庆忌居处恭俭。
食饮被服尤节约然性好舆马号为鲜明唯是为奢。
为国虎臣,遭世承平,匈奴、西域亲附,敬其威信,年老卒官。
诸子皆有将帅之风。
(选自《汉书·辛庆忌传》,有删节)[注]①折冲厌难:指能压服困难,御敌致胜。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处庆忌之右()(2)则亡以应卒()解析:(1)上(1分)(2)突发事件(1分)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1)坐子杀赵氏()A.因为B.对质C.因……获罪D.主持(2)行义修正()A.修饰B.学习C.整治D.遵循解析:AD17.把第③段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加以兵革久寝,《春秋》大灾未至而豫御之,庆忌宜在爪牙官以备不虞。
【高考真题必刷】2020年高考真题——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
2020年高考真题——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2020·新课标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嘉佑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 洵卒,赠光禄丞。
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
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
徙知密州。
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
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
”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
”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
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
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
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
”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徽宗立,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祐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
故官止于此。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
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
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B.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C.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D.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考人物传记专题【实战演练一2018全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赵一曼女士阿成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
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熟的女性。
在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
在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的风度。
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那儿能够听到来自坡镇的钟声。
冬夜里,钟声会传得很远很远。
钟声里,抗联的兵士在森林里烤火,烤野味儿,或者唱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战士们哟”……这些都给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回忆。
赵一曼女士单独一间病房,由警察昼夜看守。
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
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
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摆放在那里的。
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
她是在山区中了日军的子弹后被捕的。
滨江省警务厅的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他觉得很没面子。
大野泰治在向上司呈送的审讯报告上写道: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珠河县委委员,在该党工作上有与赵尚志同等的权力。
她是北满共产党的重要干部,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
1936年初,赵一曼女士以假名“王氏”被送到医院监禁治疗。
《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赵一曼女士从市立医院逃走和被害的情况。
赵一曼女士是在6月28日逃走的。
夜里,看守董宪勋在他叔叔的协助下,将赵一曼抬出医院的后门。
一辆雇好的出租车已等在那里。
几个人上了车,车立刻就开走了。
出租车开到文庙屠宰场的后面,韩勇义早就等候在那里,扶着赵一曼女士上了雇好的轿子,大家立刻向宾县方向逃去。
赵一曼女士住院期间,发现警士董宪勋似乎可以争取。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她觉得有把握去试一试。
她躺在病床上,和蔼地问董警士:“董先生,您一个月的薪俸是多少?”董警士显得有些忸怩,“十多块钱吧……”赵一曼女士遗憾地笑了,说:“真没有想到,薪俸会这样少。
”董警士更加忸怩了。
赵一曼女士神情端庄地说:“七尺男儿,为着区区十几块钱,甘为日本人役使,不是太愚蠢了吗?”董警士无法再正视这位成熟女性的眼睛了,只是哆哆嗦嗦给自己点了一颗烟。
此后,赵一曼女士经常与董警士聊抗联的战斗和生活,聊小兴安岭的风光,飞鸟走兽,她用通俗的、有吸引力的小说体记述日军侵略东北的罪行,写在包药的纸上,董警士对这些纸片很有兴趣,以为这是赵一曼女士记述的一些资料,并不知道是专门写给他看的。
看了这些记述,董警士非常向往“山区生活”,愿意救赵一曼女士出去,和她一道上山。
赵一曼女士对董警士的争取,共用了20天时间。
对女护士韩勇义,赵一曼女士采取的则是“女人对女人”的攻心术。
半年多的相处,使韩勇义对赵一曼女士十分信赖。
她讲述了自己幼年丧母、恋爱不幸、工作受欺负,等等。
赵一曼女士向她讲述自己和其他女战士在抗日队伍中的生活,有趣的、欢乐的生活。
语调是深情的、甜蜜的。
韩护士真诚地问:“如果中国实现了共产主义,我应当是什么样的地位呢? ”赵一曼女士说:“你到了山区,一切都能明白了。
”南岗警察署在赵一曼女士逃走后,马上开车去追。
追到阿什河以东20多公里的地方,发现了赵一曼、韩勇义、董宪勋及他的叔父,将他们逮捕。
赵一曼女士淡淡地笑了。
赵一曼女士是在珠河县被日本宪兵枪杀的。
那个地方我去过,有一座纪念碑。
环境十分幽静,周围种植着一些松树。
我去的时候,在那里遇到一位年迈的老人,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我说,对,赵一曼。
赵一曼被枪杀前,写了一份遗书: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
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一九三六年八月二 (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小说以“赵一曼女士”为题,不同于以往烈士、同志、英雄等惯常用法,称谓的陌生化既表达了对主人公的尊敬之意,又引起了读者的注意。
B. “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这既是大野泰治向上级提出的建议,也暗示他已从赵一曼那里得到有价值的回答。
C. “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我说,对,赵一曼。
”两个陌生人之间有意无意的搭讪,看似闲笔,实则很有用心,说明赵一曼仍活在人们的记忆里。
D. 医院是“我”与赵一曼的连接点,小说由此切入主人公监禁期间鲜为人知的特殊生活经历,在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中再现了赵一曼的英雄本色。
5.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6.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实战演练二2020潍坊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高贵的清贫徐贵祥油菜花开时节! 我们来到方志敏的故乡----湖塘村。
此处是个宜居的山坳! 四面环山! 一幢阔大而又古色古香的木楼坐落在山根处! 旁边是两汪平静的水塘。
这就是方志敏故居。
一路上! 不时听到当地朋友介绍方志敏家族的历史! 有几个年轻女子! 还眉飞色舞地说方志敏是她们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据说! 方志敏身高1米82 ! 高大俊朗! 才华横溢自不必说! 在担任闽浙皖赣苏维埃主席的时候,身穿白色西装,骑一匹白色骏马! 当真是白马王子的标志性装束。
是的! 方志敏有阔绰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事实上! 回顾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那些投身革命的知识分子,大都有殷实的家境,他们不缺吃穿,不乏体面的生活!,可是他们放弃了,因为信仰,因为要革命,因为要建设可爱的中国。
从他们的手里经过的财富成千上万! 可是他们自己,却往往连一个铜板也没有。
并不是每个人都配得上“清贫”这个字眼的,仅仅身无分文,还不是清贫。
清贫是一种境界! 只有精神高贵的清贫才是真正的清贫。
方志敏的故事很多,散珠碎玉一般遗落在闽浙皖赣的山水草木之间。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在他被俘之后,国民党屡次派出高官劝降,甚至蒋介石亲自出面许以高官厚禄!均被方志敏在谈笑中拒绝。
我们后来从各种渠道看到的方志敏,戴着镣铐,神色泰然自若。
在方志敏创立的闽浙皖赣苏维埃根据地首府葛源,我看到一张方志敏身穿军装挥手告别的照片,那是在他率部北上抗日的前夕,在葛源的枫林村,那个高高举过头顶、直直指向天空的手势,让我好像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女孩子说方志敏是她们的梦中情人。
那个手势沉稳、自信、决绝,释放出一个男人、一个具有骑士精神的革命者勇敢无畏的力量。
那一瞬间! 我对身边的朋友说,方志敏不仅是一位革命英雄,也是一个贵族。
这个当年才30多岁的年轻人,在闽浙皖赣四省交界的地方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发行货币,兴办学校,开设医院,还构建了股市。
这一切都是超前的,他是按照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经营着他的根据地,让那里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那时候的方志敏! 掌管着闽浙皖赣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可谓一言九鼎。
从他手里经过的真金白银不在少数,可是,在“方志敏式”的苏维埃政府内,节俭却蔚然成风,连铅山县委买了12元黄烟! 都受到严厉的批评! 被挖苦为 "好阔气的铅山县委。
回想小学时代读过的《清贫》,我突然发现那个时候我并没有真正读懂。
不,几十年后仍然没有读懂。
放眼望去,如今在心里再默默地诵读那些文字,似乎从字里行间领略到另一种风景。
北上部队受到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在生死考验的关头,方志敏拒绝脱离部队,拒绝逃生,坚持和同志们战斗在一起。
后因叛徒出卖,在藏身的柴堆里被俘。
在敌人的刺刀下面,这个命悬一线的囚徒,就像个调皮的孩子,居高临下地打量着因为搜不到铜板而失望的士兵。
冷静地看着他们的眼神和表情,甚至还有几分幸灾乐祸。
“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
啊,记起来了! 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 岂不要叫那些富翁齿冷三天。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
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尽管多少年过去了,我至今仍然记得英国作家伏尼契的小说《牛虻》中的那个情节,作为革命者的牛虻——'亚瑟被执行枪决的前后,亚瑟从一开始就对即将到来的死亡谈笑风生并且评头论足,唇枪舌剑拒绝忏悔。
在士兵向他射击时,他一次次地嘲笑和校正士兵的枪法! “来吧! 孩子们! 不要害怕! 朝这儿打!”而在今天,行走在蒙蒙细雨的湖塘村,我清晰地看到了另一个更加伟大的亚瑟,他领导了更多的亚瑟! 而且他的清贫是为了更多的人不再清贫! 今天的清贫是为了明天不再清贫! 这样的清贫才是高贵的清贫4.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写方志敏故居的木楼,阔大而又古色古香,虽用语简单,却足以显示主人家境殷实,曾经有过体面的生活.B.文章两次写到年轻女孩心目中的方志敏,由外及内,一方面表现方志敏的外在形象,另一方面表现他的内在精神.C“好阔气的铅山县委”,虽说是挖苦,实则是批评。
可见,方志敏不仅严格要求自己,更希望全体革命者厉行节俭。
D作者说自己领略到另一种风景,是指作者在认识到方志敏生活清贫的基础上,更认识到了他被捕时的镇定自若。
5.综观全文,如何理解“高贵的清贫”。
4分6.为全面而深刻认识和理解方志敏,作者运用了哪些资源和手段,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实战演练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8分)明澈淡远的君子之交1922年考入国立北京美术学校西画系的李苦禅,靠晚上拉洋车维持学业。
那时画油画,从买材料到卖画,都要托人到东交民巷去找外国人办,又受剥削又受气。
于是,从小就酷爱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并已有一定国画基础的李苦禅就想拜一位国画老师,可是当时中国画坛盛行“四王”,毫无生气,他一时感到投师无门。
1923年秋,李苦禅听人说有一位老画家齐白石极富创新精神,他喜出望外,贸然前去拜师。
到了齐家,一见老人的面他就说:“我爱您的画,想拜您为师,不知能不能收我?现在我是个穷学生,也没有什么见面礼孝敬您,等将来我做了事再好好孝敬您老人家吧!”齐白石见这位穷学生非常率真、质朴,当即答应了他。
一见齐白石点头应允了,李苦禅急忙倒头便拜,案边狭窄,只能挤着下跪,他差点跌倒,惹得老人掩口而笑。
就这样,李苦禅成了齐白石的第一位拜门弟子,追随老人34载,直到老人逝世。
齐白石很喜爱这位刻苦求学的弟子,知道他生活困难,便从不收他的学费,有时还留他在家里吃饭,并送他画画的颜料。
在他的精心培养下,李苦禅的画艺大进。
李苦禅拜齐白石为师,一是倾心于齐的艺术,二是尊崇齐的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