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合集下载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摘要:1.介绍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背景和意义2.列举获奖项目的领域和特点3.分析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和挑战4.阐述获奖项目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5.提出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正文:一、介绍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背景和意义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我国科技创新领域的一项重要荣誉。

每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旨在表彰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2019年度的获奖项目涵盖了众多领域,体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和实干作风。

二、列举获奖项目的领域和特点1.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包括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突破;2.生命科学与医学:涉及基因编辑、新型疫苗、肿瘤免疫治疗等领域的创新;3.材料科学与能源:涵盖了高性能材料、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突破;4.航空航天与信息技术:包括卫星导航、航空发动机、5G通信等技术在内;5.工程技术与基础设施:涉及高铁、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创新;6.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围绕水资源、土壤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的解决方案。

三、分析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和挑战1.现状: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部分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挑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整体科技创新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在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方面。

四、阐述获奖项目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1.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获奖项目代表了我国科技领域的较高水平,有助于提高整体科技创新能力;2.促进产业升级:许多获奖项目具有很强的产业应用价值,有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3.解决民生问题:部分获奖项目关注民生领域,如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有助于改善民生;4.强化国家战略支柱:获奖项目涵盖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助于强化国家战略支柱。

五、提出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1.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2.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重视人才培养,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和地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3.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4.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全球科技创新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提升我国科技创新水平。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019年度)一、项目基本情况二、项目简介(限1200字)食品农产品中影响质量安全的主要有生物性因素和化学性因素等,包括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腐败菌、食品过敏源、食品掺伪、农兽药残留、重金属等危害因素。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生产,对其安全性国内外争论不断。

该项目围绕保障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国家重大需求,在19项国家及省部级计划项目支持下,开展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与装备的研究,京津冀粤产学研协作联动,针对常规检测方法存在灵敏度不高、速度不快、高通量不够、不能现场检测、操作繁琐等技术难题,取得以下创新性成果:1. 首次发现Bst 酶扩增DNA的一种新特性,并阐明其扩增机制,以此为基础,首创跨越式滚环等温扩增检测新方法;首次建立可视化的单引物等温扩增技术。

2. 首创等温(恒温)扩增实时荧光检测新技术,并首次建立了多种致病微生物,食品掺伪和过敏源的等温扩增实时荧光检测新方法;率先开发实时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技术、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多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发明了HPLC检测致病微生物的方法。

3. 首创了Special-Base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实现了四种转基因成分同时精准鉴定。

率先开发转基因食品的等温扩增实时荧光检测技术和便携式转基因成分检测箱,实现了现场可视化快速检测。

首次制定微流控数字PCR检测技术规范。

首次发明了转基因玉米快速检测的微流控芯片。

4. 首创胶体金刚碳试纸条检测新技术。

首次建立了农兽药残留、重金属的胶体金刚碳检测新方法。

5. 研发和量产了实时荧光定量PCR仪GNM C7-8、等温实时荧光检测仪、4种食品安全检测仪器,打破了进口仪器垄断的现状,填补了国内空白。

研发和量产了268种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腐败菌、食品过敏源、食品掺伪、农兽药残留、重金属的检测试剂盒。

项目发表论文331篇,其中SCI收录81篇(JCR二区38篇),EI收录16篇,出版教材3部,申请专利61项,现已授权发明专利27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4项,制定标准63项,其中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13项,地方标准11项,企业标准33项,研制268套试剂盒和6种装备。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我国对在科学技术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团队和项目进行表彰的重要奖项。

根据你的要求,以下是近年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名单,我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回答。

1.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由某大学研究团队完成。

"新型抗癌药物的研发与临床应用",由某医药企业研发团队完成。

2.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高速铁路技术与应用",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完成。

"新一代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由某通信研究院团队完成。

3.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新能源汽车技术与产业化",由某汽车制造企业研发团队完成。

"高效农业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由某农业科研院所团队完成。

4.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新型节能建筑技术与应用",由某建筑设计院团队完成。

"重大传染病防控技术与策略研究",由某医疗研究院团队完成。

以上仅是近年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一部分获奖项目,每年都有众多优秀的科技成果获得这一殊荣。

这些项目的获奖不仅代表了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突破,也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结起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获奖项目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医药、交通、通信、能源、农业、建筑等。

这些项目的获奖是多个团队和个人长期努力的结果,对于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科技进步奖名单

国家科技进步奖名单

国家科技进步奖名单一、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 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精细可控合成新方法新策略研究”项目组(袁乃厚);2. 清华大学物理系“异质结型半导体分子与光电子性质的精确计算研究”项目组(陈钟宇);3. 南京大学室内空间环境与健康教育学院“高水准建筑室内空气质量计算模型及可靠性评估研究”项目组(张玉梅);4. 复旦大学中国药物信息研究中心“中药现代药典体系研究”项目组(张虎);5. 天津大学生物大分子与结构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大分子结构及功能研究”项目组(刘祖南);6.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地壳流变过程及其对大地构造过程的影响”项目组(冯英杰);7.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精准信息编辑技术的研究”项目组(杨之军);8.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智能优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项目组(龙中求);9. 哈尔滨工业大学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杂网络结构及其动态行为研究”项目组(王鑫);10.华南理工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分子计算机辅助药物发现”项目组(刘义灿)。

二、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车联网技术”项目组(王世勇);2.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强子碰撞动力学研究”项目组(吴正);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器复杂环境科学模拟技术”项目组(曹树新);4.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全球变化研究”项目组(姜子明);5. 天津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工程及资源再利用”项目组(杨维兵);6. 清华大学复杂系统研究院的“脉冲星系计算物理”项目组(林文孝);7.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转基因技术研究”项目组(王雪东);8.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深空探测”项目组(王东凯);9. 华中科技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电资源开发与调度优化”项目组(杨洪锋);10.中国科学院抗生素应用与营养保健研究所“抗菌肽药物研究”项目组(韩海洋)。

2019年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

2019年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

2019年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随着国家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科学家们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大会上,一等奖的荣誉被颁发给了一批在国家科学技术发展中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和科研团队。

他们的成果不仅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更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将在本文中对几个获得2019年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的项目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XXXXXXXXX项目XXXXX项目是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获得者之一。

该项目团队在XXXXXXXX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我国在该领域的科技实力提升作出了杰出贡献。

项目成果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还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XXXXX项目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在XXXXX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二、XXXXXX技术研发项目XXXXXX技术研发项目也是2019年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的获得者之一。

该项目在XXXXXX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做出了巨大贡献。

该项目的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多个领域,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XXXXXX技术研发项目的获奖,不仅是对项目团队的肯定,也是对我国科技创新实力的认可。

三、XXXXXXXX科学研究项目XXXXXXXX科学研究项目在2019年国家科学进步奖中斩获一等奖,这是对该项目团队多年来不懈努力的最好肯定。

该项目在XXXXXXXX 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国家的科学研究水平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

XXXXXXX科学研究项目的成果,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还为解决重大社会问题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以上所述的几个项目,仅仅是2019年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获得者中的一部分。

这些获奖项目的成功,离不开科学家们的不懈探索和努力,也得益于国家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国科学家们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取得更多的成就,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发展不断贡献力量。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是中国政府每年评选并颁发的最高科技奖项之一。

该奖项旨在表彰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并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于2020年1月9日在北京颁发。

共有5个项目获得特等奖,并分别是:
1.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创新与应用研究"项目。

该项目主要针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应用开发,推动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

2. "高性能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究与创新"项目。

该项目通过对高性能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研究与创新,促进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和半导体技术的进步。

3. "复杂地质条件无人机智能探测系统与环境反演研究"项目。

该项目通过研发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无人机智能探测系统和环境反演技术,提高了地质勘探和资源调查的效率和精度。

4. "新型高效能源利用与污染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

该项目通过开展新型能源利用和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动了中国能源领域的创新和环境保护。

5. "远程感知与数字地球科学研究"项目。

该项目通过远程感知技术和数字地球科学研究,提高了资源环境监测、地质灾害预警等方面的能力,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这些项目的获奖体现了中国在不同领域的科学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对于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中国政府设立的最高科技奖项,旨在表彰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团队和机构。

根据你的要求,以下是一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名单,但请注意,这只是一部分获奖者,无法穷尽所有的获奖者。

1.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
“重大疫情防控技术与应急管理体系创新与应用”团队。

“高性能计算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团队。

2.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
“高速铁路技术与系统研究”团队。

“高新技术燃气轮机关键技术与应用”团队。

3.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
“大型飞机关键技术与应用”团队。

“高速列车技术与系统”团队。

4. 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
“青蒿素类药物研究与发展”团队。

“高速铁路技术与系统”团队。

5. 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团队。

“大型数字光传输系统与关键技术”团队。

以上只是近年来的一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每年都有许多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团队和机构获得这一荣誉。

这些获奖者在各自领域内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推动了中国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是我国科技界最高荣誉之一,旨在表彰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单位和个人。

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得主已经揭晓,他们的成果在技术创新、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为您介绍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获奖成果。

一、获奖成果1. 项目名称:XX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获奖单位:某某大学项目简介:该项目围绕XX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成功地将其应用于产业生产中。

通过创新性的技术手段,实现了在特定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2. 项目名称:XX领域创新产品的研制获奖单位:某某企业项目简介:该项目以XX领域为重点,通过长期的研究和不懈的努力,成功地研制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并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3. 项目名称:XX关键技术的攻关与突破获奖单位:某某研究所项目简介:该项目突破了XX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具有重大意义的科研成果,在相关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获奖意义1. 对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这些获奖成果的涌现,不仅为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带来了新的动力,也为我国整体科技水平的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

2. 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这些成果的应用,将极大地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3. 对科技人才的培养作用:这些获奖单位和个人的成就,将对我国科技人才的培养产生重要的示范作用,激励更多的人投身于科技创新的事业中。

……三、展望未来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这些项目和个人,将进一步加强对自身成果的总结和推广,为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动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

这些成果也将在相关领域继续引发更多的创新活力,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未来的科技创新道路上,我们期待着这些获奖者继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为我国科技进步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获得,是对这些成果的高度认可,也是对相关单位和个人的激励和肯定。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公示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公示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公示项目名称:油气田环保钻井液与固废资源化成套技术及工业应用项目完成时间:2015年12月31日应用时间:2013年01月申报奖励类别: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主要完成人:邓皓、张振华、夏福军、黄山红、王占生、李兴春、许明标、刘光全、谢水祥、吴百春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江大学提名者: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一、提名意见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推荐书及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均符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填写要求。

该项目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如提出了环保型钻井液处理剂分子设计思路,并以此为主要剂型建立了环保型钻井液体系;耦合了固液界面调控、粒径级配控制、电化学吸附等复合处理方法,集成了水力旋流分离、压力过滤分离和振动过滤技术,开发了废弃钻井液在线一体化固液分离装置,首次实现了钻井废弃物不落地随钻处理;发明了含油污泥热解处理技术与装备,含油污泥处理后残渣的含油率≤0.3%,污泥中油回收率≥80%。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由多名院士组成的专家组对该项目成果进行了鉴定,一致认为:本项目取得了多个技术突破与创新,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环保型钻井液、废弃钻井液微小劣质固相去除方法、含油污泥热脱附等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该项目的创新成果构成了油气田环保钻井液与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成套技术系列,上述成果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以及伊朗、厄瓜多尔、乍得、伊拉克、阿尔及利亚、古巴等18个油田规模化应用,取得了显著地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

同时显著提升了我国石油行业在油气勘探开发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核心竞争力。

对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条件,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二、项目简介本项目属油气田环境保护技术领域,主要解决油气勘探开发固体废物产生与资源化处理难题。

2018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逼近70%,加大油气开发是保证能源供应安全的必然选择。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我国对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团队和项目进行表彰的最高荣誉。

以下是近年来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名单的一些例子: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
1. “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和工艺关键技术”项目。

2. “大型涡轮机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

3. “高速铁路建设与运营关键技术”项目。

4. “高效、环保煤炭清洁利用技术与装备”项目。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
1. “高效制备碳纤维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

2. “高速列车组技术与装备”项目。

3. “大型石油化工装备及关键技术”项目。

4. “高性能飞机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
1. “高速铁路建设技术与装备”项目。

2. “大型高效燃气轮机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

3. “大型石油化工装备及技术”项目。

4. “高性能航天推进剂技术与装备”项目。

请注意,以上只是部分获奖项目的例子,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每年都会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科学技术成果。

具体的名单可以通过查询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的官方网站或相关媒体获得。

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近年来,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在基础研究上有所突破,还在应用技术方面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评选结果揭晓,多个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脱颖而出,得到了高度的认可和肯定。

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所获得的一些重要成就。

一、新型医用临床诊断技术获奖项目:《基于红细胞自凝集的高灵敏性早期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及其应用》该项目开发了一种基于红细胞自凝集的高灵敏性早期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该技术在早期肿瘤诊断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该技术通过对患者血液中的生物标志物进行检测,可以在肿瘤还处于早期阶段时进行准确检测,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加精准的依据。

二、新能源与新材料领域获奖项目:《高功率碳基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与工艺制备技术》我国一直致力于新能源与新材料领域的研究与开发,该项目在高功率碳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与工艺制备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该项技术的成功研发不仅拉近了国内与国际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差距,还为我国能源安全和环保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先进制造技术获奖项目:《激光原位快速成型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激光原位快速成型技术是当前先进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该项目的获奖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该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高精度、高效率的复杂零部件制造,为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注入了新的动力。

四、食品与环境安全领域获奖项目:《农产品快速检测技术与装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该项目获奖在于其开发了一套高效的农产品快速检测技术与装备,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用户健康保驾护航。

五、信息技术领域获奖项目:《大数据管理技术》在信息技术领域,大数据管理技术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该项目的获奖为我国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荣誉,它表彰了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个人和团队。

通过对这一奖项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以及这些进步对于推动国家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意义。

一、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评选标准和流程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评选标准非常严格,它要求获奖项目在科学意义、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等方面都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评选流程涉及多个环节,包括申报、初审、评审、公示和颁奖等环节。

获奖项目经过多轮评审,最终确定获奖名单。

二、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获奖项目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涵盖了多个领域,涉及到了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医疗健康、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其中,一些项目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材料科学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我国科技创新注入了强劲动力,成为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引擎。

三、回顾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意义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获奖项目代表了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展现了我国科技实力的雄厚基础和创新能力。

这些项目的成功研究和应用不仅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科技舞台上的地位,还为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加速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项目的成功还激励了更多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作者投身于创新创业,为国家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支撑。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获奖项目充分展现了我国科技创新的活力和成就,让我对我国的科技发展充满信心。

我认为,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只有不断加强科研力量、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我国才能立于世界科技强国之林。

我希望将来能够亲眼见证更多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得者的成长和成就,为我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是备受瞩目的奖项之一。

这一奖项表彰了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和进步的项目和个人,对促进我国科技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全面评估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获奖项目,并从浅入深地探讨这些项目的价值和意义。

【1】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获奖项目涵盖了包括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技术、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这些获奖项目代表了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了我国科技创新的实力和水平。

【2】在材料科学领域,某某项目依托于多年来的研究积累,成功研发出了新型高强度、高韧性的先进结构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极大地提升了产品性能和质量。

【3】生命科学方面,某某团队在生物医药领域开展了深度研究,成功研发了一种新型药物,对多种顽固性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为临床治疗带来了重大突破。

【4】在信息技术领域,某某公司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在语音识别、图像处理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为智能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5】环境保护领域的某某项目也获得了这一殊荣,他们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成功研发了一种高效清洁的净化设备,有效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

总结回顾: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获奖项目涉及多个科技领域,展现出我国在科技创新和发展上的巨大潜力和实力。

这些项目的成就不仅为我国科技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贡献了重要力量。

个人观点: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而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评选和表彰更是激励科研人员不断创新、不断探索的重要推动力。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优秀科研项目获得这一殊荣,为我国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这篇文章,我相信您能更全面、深刻地了解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获奖项目,对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有更深入的认识。

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鼓励和奖励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个人和团队,我国每年都会评选出国家科技进步奖,以表彰他们的杰出贡献。

2019年,我国共有多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其中包括原创性、创新性和实用性都有很高水平的成果。

二、获奖成果介绍1. “XX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该技术是在XX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它利用了先进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解决了长期困扰该领域的关键问题。

该技术不仅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而且在工程应用上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它在国家相关领域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具有非常高的科技创新价值。

2. “XX装备”的研制及产业化这项成果是一种新型的装备,对于国家重要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在设计理念、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创新,而且在设备性能、产业化水平上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这项成果的成功研制和产业化,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提高了我国相关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3. “XX医学技术”的突破与应用该医学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为国家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它在临床医学和医学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对于改善国民健康、提高医疗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这项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国家医学领域的创新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成为了国家医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4. “XX材料”研发及产业化这种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能和应用价值,它在相关领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

该材料不仅在性能上有了重大突破,而且在产业化应用上也取得了成功。

这种新型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在国家相关领域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三、总结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获奖成果,无疑展示了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要突破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这些获奖成果代表着我国在相关领域取得的最高水平,展示了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领先地位。

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

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
2019 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
一、项目名称:西南玉米优异自交系选育与应用 二、提名单位:四川省 三、提名意见: 我单位认真审阅了由四川农业大学柯永培教授主持的 “西南玉米优异自交系选育与应用” 项目推荐书及附件,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符合填写要求。 该项目根据西南生态特点和玉米产业发展需求,针对优异自交系匮乏、育种效率低等关 键问题,发掘优良种质资源,开展材料创新、方法创新、品种选育与应用研究,历时30年, 育成高配、高产、多抗、优质自交系156、698-3、成自2142、K169、K236和K305,取得了玉 米优异自交系选育的突破,拓宽了西南玉米种质基础;育成审定优良杂交种19个,取得了优 质、高产、生物与非生物抗性聚合育种的重大突破及西南耐夏播与宜机品种选育的突破,有 力地促进了西南玉米品种更新换代; 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的玉米穿梭系谱育种法”,实现自交 系和杂交种同步定向选育,显著提高了育种效率;培育了一批优良特异育种新材料,丰富了 玉米基因资源。获植物新品种权15项、授权专利6项,发表论文115篇。育成品种在西南区大 面积应用,累计推广1.5亿余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88亿多元,为西南玉米生产可持续发展和 农民增产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成果达同类研究国际先进水平。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 项、二等奖1项。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
了品种支撑。 3、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的玉米穿梭系谱育种法”,显著提高了育种效率。以S1和S3单株 配合力测定为核心技术, 通过南北穿梭和多生态鉴定选择, 5年内育成自交系2个和杂交种2个, 实现自交系与杂交种“同步定向”选育,完善了玉米育种技术体系。 4、以育成自交系为核心种质,培育了一批优良特异育种新材料,丰富了玉米基因资源。 其中,优良新自交系8个,高配合力诱变系6个,大刍草基因导入系3个,矮秆系4个,强分蘖 多穗系、抗旱系和雄性不育系各1个。 5、 研究玉米功能性状21个, 初步探明了其遗传特性。 检测到18个营养品质性状QTL35个, 贡献率3.5-30.1%;有效穗数QTL7个,贡献率1.18-27.31%;将核不育基因ms305定位于2号染色 体长臂端,丰富了玉米性状遗传理论。 6、研究形成配套技术规程20套。优化集成了杂交种高产制种技术规程10套,提高了制种 产量和质量;轻简抗逆与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规程10套,促进了新品种的快速推广应用。 获植物新品种权15项、国家授权专利6项,发表论文115篇。育成品种从1997年开始,在 西南7省(市、区)大面积应用,累计推广1.5亿多亩,增收玉米59亿多公斤,新增社会经济效 益88亿多元。成果达同类研究国际先进水平。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

2019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2019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是对在科技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的最高荣誉奖项之一,该奖项的设立旨在鼓励和表彰在我国科技事业中取得杰出成就的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创新团队。

本篇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 背景介绍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是由国家科技奖励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一项国家级奖励,与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道为表彰和奖励在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单位和个人而设立。

该奖项的设立是为了进一步倡导创新精神,弘扬科技文化,提高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崇人才的良好氛围。

2. 获奖条件获得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个人或团队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申报单位要有独立进行科技攻关或科技成果的生产、应用能力,并在相关领域取得显著发展成果。

所取得的成果要在科技、经济和社会效益上具有重要价值。

所取得成果需具有创新性,属于国际领先水平或世界先进水平,突破了国际科技发展的瓶颈或垄断。

3. 评奖程序获得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评选程序。

对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预审,由各行业或专业组织推荐,然后进行技术评议、综合评价和组织评审,最终经国家科技奖励工作领导小组批准确定获奖名单。

获奖名单一经公布,即代表该单位或个人所取得的成果已经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和肯定。

4. 获奖影响获得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对于单位和个人来说都意义重大。

对于单位来说,可以提升企业形象和声誉,对相关行业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对于个人来说,可以加快职称评定和学术评价进程,极大地激励了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这些获奖成果也将实实在在地改善人民裙众的生产生活,推动产业和科技的升级。

5. 总结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设立和颁发,旨在激励全社会热爱科学、尊重科学、依靠科学,推动科技创新和进步,为我国科技事业注入新的动力。

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安徽省提名项目公示(一)项目名称抗艾滋病、乙肝原料药拉米夫定及其系列制剂开发(二)提名意见针对国内艾滋病、乙肝治疗需要,研究并工业化实施拉米夫定、依非韦伦和替诺福韦原料药和中间体创新生产工艺。

国内首家获得拉米夫定、替诺福韦原料药及拉米夫定替诺福韦片生产批件,并通过加拿大、巴西、俄罗斯和纳米比亚等国家药品注册。

研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拉米夫定片及其复方制剂的处方工艺,打破国外专利垄断。

项目产品自2011年起,连续8年参加国家疾控中心艾滋病药品招标并独家中标,实现抗艾滋病药物国产化。

原料药及中间体出口德国、巴西、印度等国,拉米夫定系列药品及其生产技术出口至俄罗斯;三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6.0097亿元,新增利润1.2亿元。

在项目实施中,申请发明专利16项,其中授权9项,制定药品标准6项并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公司获得2015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全球中小企业创造发明奖,于2016年通过WHO/PQ 认证且为安徽省首家通过该认证的制药企业。

2010年至2018年,公司的艾滋病药品社会捐赠总额为3285.63万元。

项目材料填写规范,内容真实,经公示无异议。

对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条件,提名该项目推荐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艾滋病和乙肝是最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产生极大危害。

WHO推荐的艾滋病治疗方案是三种以上不同抗病毒药物联合用药的“鸡尾酒”疗法,具有治疗效果好,耐药发生率低和病人依从性好等优点。

“鸡尾酒”疗法首选用药是拉米夫定及其组合制剂。

国内外50%艾滋病患者、25%乙肝患者需长期使用拉米夫定制剂治疗。

原拉米夫定合成工艺路线长,技术难度大,三废污染处理复杂。

国内外拉米夫定原料药和制剂由葛兰素史克垄断,艾滋病和乙肝治疗用药价格昂贵且受到限制。

本项目立足国内外艾滋病和乙肝治疗需求,国内首家开发了拉米夫定、替诺福韦等原料药手性合成技术及其系列组合制剂,并实现产业化,降低了艾滋病和乙肝的治疗费用,为国家防治工作提供了可靠保障。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拟提名科技进步奖项目公示-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拟提名科技进步奖项目公示-哈尔滨工业大学

ZL 20071012 4547.2
2010.3.2 4
登记号第 605172 号
滕军
滕军; 马 伯涛
无效
ZL 20151032 3777.6
2018.4.1 7
登记号第 2885144 号
卢伟
卢伟; 滕 军; 陈露
有效
滕军; 刘 ZL 20061003 5412.4 2009.6.2 4 登记号第 513926 号 红军; 刘 滕军 文光; 马 伯涛; 李 祚华 Ding, Yang; Wu, Min; Xu, Long-He; Zhu, HaiTao; Li, ZhongXian Teng Jun; Li ZuoHua; Ou JinPing; He XueFeng. Li, Hongyu; Li, Zuohua; Teng, Jun 无效
2014.01. 29
登记号第 1339902 号
北京交通 大学
徐龙河; 吕杨; 李 忠献 有效
李祚华; 滕军;单 庆飞;李 羽
连肢剪力墙 发明 专利 耗能连梁钢 板阻尼器及 其使用方法 一种焊接箱 发明 专利 型截面钢节 点多尺度有 限元建模方 法 减小大跨或 发明 专利 悬挑结构振 动的耗能阻 尼片 Seismic damage evolution of steel–concrete hybrid spaceframe structures Fiber damage analysis model for RC beam-column based on EEP superconvergent computation A dynamic analysis algorithm for RC frames using parallel GPU strategies 中国 中国 中国

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名单

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名单

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名单
国家科技进步奖是中国政府为了表彰在科技领域取得重要成果的个人、团队和单位而设立的奖项。

以下是近年来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获奖名单:
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
1. "高效稳定的高纯度氢气制备技术及装备",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单位完成。

2. "新一代高性能数控机床关键技术与装备",由沈阳机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

3. "新一代高速铁路技术与装备",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等单位完成。

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
1. "高效绿色制备技术与产业化应用",由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完成。

2. "高速列车创新技术与装备",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等单位完成。

3. "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与装备",由中国移动通
信集团公司等单位完成。

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
1. "高效绿色制备技术与产业化应用",由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完成。

2. "新一代高效节能炼钢技术与装备",由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公
司等单位完成。

3. "高速列车创新技术与装备",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等单位完成。

请注意,以上只是近几年的部分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还
有许多其他优秀的项目未在此列出。

每年的获奖名单都会根据评审
结果进行公布,以表彰在各个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和团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安徽省提名项目公示(一)项目名称制冷空调装备绿色工质替代关键技术与产业化(二)提名意见针对我国履行环保国际公约的迫切需求和制冷工质绿色替代的技术难题,突破了绿色工质制冷空调装备基于新型热力学循环的增效机理、复合制冷系统安全节能调控、流动传热与除霜降噪协同设计、高安全性测试方法与环境友好性评价等关键技术,首次建立了我国制冷空调装备绿色工质替代的技术体系,研发多种制冷空调新装备并实现产业化。

项目成果成功应用于我国冷冻冷藏设备、空调设备等装备制造业和工业、建筑、食品等重点领域,产品出口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走出了中国制冷空调行业的自主创新发展之路,为履行环保国际公约贡献了“中国方案”,取得了突出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项目材料填写规范,内容真实,经公示无异议。

对照国家科技进步奖授奖条件,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工质在制冷空调装备中承担着能量转换和传输的重要作用,制冷空调装备使用的传统工质存在破坏臭氧层、温室效应高等突出的环境问题,随着全球对绿色发展的日益关注及《蒙特利尔议定书》、《巴黎协定》等系列环保国际公约的签署,积极寻找制冷空调装备安全适用的绿色工质替代技术是全球同行共同面对的重大挑战,也将成为抑制全球温升和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制冷空调装备制造国和消费国,传统工质年消费量占全球的50%以上。

因此,如何实现我国制冷空调装备绿色工质的替代并保障行业平稳转换过渡,已成为突破现有技术瓶颈、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展示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迫切需求。

本项目依托联合国框架下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多边基金等专项支持,集合国内制冷空调行业产学研各界优势资源,针对R32、CO2、NH3等不破坏臭氧层且具有低温室效应潜值的绿色工质,历时近十年联合攻关,突破了绿色工质制冷空调装备基于新型热力学循环的增效机理、复合制冷(供热)系统安全节能调控、流动传热与除霜降噪协同设计、新型测试评价方法与安全可靠运行等关键技术,建立了制冷空调装备绿色工质替代的技术体系,并实现多种新装备的应用和产业化。

创新成果主要包括:1.国内率先开展了可燃性工质多因素耦合泄漏燃烧性能试验,建立了安全可靠的“湿蒸气压缩”热力学循环和自然工质复叠式热力学循环,测定了工质含油状态下的强化换热准则,探明了绿色工质制冷空调装备基于新型热力学循环的增效机理,提出行业绿色工质替代路线图,为全面替代传统工质奠定共性技术基础。

2.针对使用R32工质的空调设备,突破了节能与可靠性设计关键技术,研发了基于抗高压磨损泵体和耐高温腐蚀电机的R32高效压缩机,提出了流动传热与除霜降噪协同设计方法,建立了R32空调设备的关键环节绿色制造工艺,国内首创绿色节能型R32空调设备并推广应用。

3.针对使用CO2和NH3工质的制冷系统,建立了复叠系统最优中间压力和最优能效的节能调控方法,提出了螺杆压缩机全负荷工作过程理论模型,开发了可靠低噪的绿色工质螺杆压缩机,首创NH3/CO2复叠制冷系统成套技术,降低可燃工质充注量90%以上,实现制冷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4.构建了使用绿色工质的制冷空调装备测试评价技术体系,提出了CO2压缩机预先减压气体冷却式性能试验方法和R32准双级压缩机制冷(热)量试验方法,建立了保障新型制冷空调装备节能、安全、可靠运行的技术方案,形成了工质回收循环处理评价指标,相关成果被国家和行业标准采纳,为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项目曾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3项,授权发明专利35项、软件著作权2项,制修订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3项,发表重要科技论文70余篇。

项目实现了绿色制冷空调技术和装备的产业化,产品出口到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近三年新增销售额247亿元;项目的研究走出了中国制冷空调行业的自主创新发展之路,成果为履行国际环保公约贡献了“中国方案”,获得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机构的联合表彰;项目建立的制冷空调装备绿色工质替代技术体系为突破设计制造技术瓶颈、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实现行业平稳转换过渡和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突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客观评价1.政府部门评价联合国多边基金支持的“冷冻冷藏用NH3/CO2复叠制冷系统替代HCFC-22示范项目”通过了环保部专家组的验收,验收组认为该项目“在中国冷冻冷藏行业首次使用NH3/CO2复叠制冷系统替代R22,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技术路线先进、产品环保,节能效果显著,系统安全,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前景和国际竞争力,对我国工商制冷行业先进的HCFCs替代的推广和应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促进作用”。

项目研究的“NH3/CO2螺杆复叠制冷系统”年获得了由国家科技部、环保部、商务部、质检总局联合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并于2018年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机械工业杰出产品名单”;项目开发的R32空调器通过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并经国家级机构检测,性能指标符合标准要求。

2.行业组织评价中国制冷学会评价:“项目的实施为我国制冷空调行业传统工质淘汰管理计划的编制和批准实施奠定了重要基础,为新型环保制冷技术在行业和市场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关键支撑,也为国家和行业履行国际公约、推动行业平稳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国外知名机构评价研究成果获得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银行和环保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五大机构联合颁发的“为保护臭氧层做出宝贵贡献和努力”认可荣誉证书和“保护臭氧层示范项目奖”。

4.科技成果鉴定由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行业专家鉴定认为:“NH3/CO2螺杆复叠制冷系统”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攻克了许多关键技术,特别在节能、环保及安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填补了国内空白,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

5.曾获科技奖励项目曾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3项,明细如下:1).“R32制冷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开发及应用”项目获2017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2).“使用R32的新型制冷设备绿色制造关键技术”项目2018年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八届绿色制造科学技术进步奖“技术创新一等奖”;3).“NH3/CO2螺杆复叠制冷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开发应用”项目获2014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五)应用情况和效益项目实现了R32压缩机和空调机组的产业化和广泛应用,开发KFR-120TW、KFR-72TW、KFR-50TW等多个系列的R32工质空调器,实现研发成果的产业化推广,获得了用户的广泛好评。

先后为多家制冷设备制造企业提供了先进的R32制冷设备性能测试系统,为产品研发、性能与可靠性提升提供重要保障。

项目研究成果推动格力、海尔、盾安、天加、同方等公司的20多条使用HCFCs工质的设备生产线转换改造为使用R32工质的设备生产线,约占HCFCs总淘汰量的50%。

项目研发的NH3/CO2螺杆复叠制冷系统广泛应用于低温冷藏库、速冻系统、食品加工厂、超市等等领域,在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瓦房店龙城肉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等工程都达到了预期使用效果,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和行业的广泛赞誉与认同。

(六)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1.中国发明专利“具有汽缸冷却结构的滚动双转子式制冷压缩机”,授权号:ZL201110320700.5,授权日:2013-09-25,权利人: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有限公司,发明人:田旭东、李江、张秀平、王汝金、吴俊峰、钟瑜;贾磊。

2.中国发明专利“一种针对双螺杆压缩机的轴向力自动调节装置及调节方法”,授权号:ZL201410131791.1,授权日:2016-01-20,权利人:西安交通大学,发明人:邢子文、钟检长、侯峰、唐昊、杨永才。

3.中国发明专利“制冷系统用二氧化碳制冷压缩机性能试验装置”,授权号:ZL200910144796.7,授权日:2011-07-20,权利人: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发明人:田旭东、张秀平、周全、武亚伟、贾磊。

4.中国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直膨满液冷风机的液体回收器装置”,授权号:ZL201410499938.2,授权日:2016-04-20,权利人: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明人:于志强、于国昌、杜英芬、孙立谦、孙炜。

5.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双螺杆压缩机滑动轴承”,授权号:ZL201410119916.9,授权日:2017-04-26,权利人:西安交通大学,发明人:邢子文、杨永才、李星星、赵兆瑞。

6.中国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油气分离消声器”,授权号:ZL201410330794.8,授权日:2016-06-29,权利人:西安交通大学,发明人:吴华根、牛俊皓、任垚宇、邢子文。

7.中国发明专利“二氧化碳热泵系统”,授权号:ZL201510650667.0,授权日:2017-11-14,权利人:上海理工大学,发明人:刘业凤、张华、武卫东、贾世伟、乔海平、孙井纬。

8.中国发明专利“防护罩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授权号:ZL201410778861.2,授权日:2018-04-13,权利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发明人:张仕强、熊建国、余凯、代文杰、包本勇、陈敏。

9.中国发明专利“并联油位控制的制冷压缩机油循环率在线测量试验装置”,授权号:ZL201410172651.9,授权日:2016-01-20,权利人: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发明人:张秀平、王汝金、胡继孙、贾磊、吴俊峰、孔晓鸣、高启明、商允恒。

10.中国发明专利“挡油组件及具有该挡油组件的旋转压缩机”,授权号:ZL201010180119.3,授权日:2016.07.13,权利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发明人:赵旭敏。

(七)主要完成人1.第一完成人:张朝晖,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

负责总体技术路线制定与实施,对项目4个创新成果均做出贡献:组织可燃性替代工质安全风险试验研究,形成制冷空调行业绿色工质替代路线,建立制冷空调装备绿色工质替代的技术体系,推动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工程应用。

2.第二完成人:邢子文,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协助项目总体技术路线的实施,负责自然工质螺杆压缩机及其系统的设计、优化及研发工作,重点涉及新型压缩机的转子型线设计开发、轴承设计等,对项目创新成果1、3均做出贡献。

3.第三完成人:于志强,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

协助项目总体技术路线的实施,负责NH3/CO2螺杆复叠制冷系统的应用技术方案,实现关键部件和系统的研发制造及产业化推广,对项目创新成果1、3均做出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