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王》中埃德蒙的人物形象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尔王》中埃德蒙的人物形象分析
人性是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概括和总和,人性总反映着社会、历史、伦理以及情感。

弗洛伊德把人描述为“欲望的集合体”,弗洛姆认为人性是“人在社会中生存的规律”,“ 既有适应性,又有反抗性”。

《李尔王》(1605)是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三部主要悲剧,莎翁在李尔王及葛罗斯特伯爵的悲剧中描写了不同人物之间的矛盾与斗争,塑造了不同人性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埃德蒙、高纳里尔、里根代表着一种绝对利己的视界,在他们看来,仇恨与欺诈是人性的基础”,人性的扭曲与挣扎在埃德蒙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这一点也加强了《李尔王》的悲剧性。

“十一世纪以前,英伦三岛已经流传着李尔王和他的女儿们的故事。

这个原始剧本与莎士比亚剧本的最大不同在于对结局的处理:在法国军队的帮助下,考狄利娅为代表的正义一方获得了胜利,李尔恢复了王位,并继续统治国家十年之久。

”莎翁悲剧结局的《李尔王》(1605)则增添了葛罗斯特伯爵的悲剧线索,情节也变得复杂而曲折,剧中人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结局还安排了善良孝顺的考狄利娅在监牢中被秘密杀害。

莎翁对于结局的悲剧安排和剧中过于复杂的人物设置受到了后来众多学者的质疑,甚至因为太过荒诞和悲情的结局导致他的剧本在舞台上销声匿迹长达一百多年。

直到十九世纪中期,莎士比亚的原剧才再次出现在舞台上。

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莎士比亚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故事的情节和结局呢?他到底想通过李尔王的悲剧反映如何的社会现实呢?十七世纪初,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末年,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都尖锐化起来。

圈地运动的加速进行,导致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同时,资产阶级、新贵人性的挣扎我们在阅读《小城畸人》时始终能感受到乔治的在场。

他作为《温士堡鹰报》的记者,几乎出现在所有畸人的故事里。

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正是采用的这种松散的形式,由一个主线式的人物将25个短篇故事串联起来。

读者沿着青年猎人的行猎足迹,走向俄罗斯原野,拜访了那些乡村和庄园的贵族,了解了他们的丑恶残暴的本性;结识了生活贫苦的俄罗斯农民,并且发现了他们的才干和无穷的创造力。

一、莎翁对悲剧的深刻认识
和埃德蒙人性形成的历史环境——族的力量更加强大,深感专制王朝已成为他们经济发展的障碍。

1603 年,詹姆斯一世继位,执行更加反动的内外政策,恢复封建贵族和天主教会的特权,宣扬“君权神授”,宫廷挥霍浪费,官吏贪污成风。

政治的腐败和繁重的剥削引起城乡广大人民的不满。

正是在这一时期,随着对现实认识的加深,莎士比亚深深地感觉到,现实的发展与自己的人文主义理想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

因而这一时期的作品中,揭露批判的力量加强了,剧作的情调和风格也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带上了悲愤沉郁的色彩。

这一时期莎士比亚主要写的是悲剧,其中便有《李尔王》。

《李尔王》的悲剧情节由主次两条线索构成:主线围绕李尔王及他的三个女儿展开,次线讲述的是葛罗斯特伯爵的两个儿子埃德伽和埃德蒙之间的斗争。

埃德蒙在《李尔王》整部悲剧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不仅制造了家庭的悲剧,甚至对于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埃德蒙悲剧的必然,剖析他的人性特征,人性的挣扎在他身上是如何体现出来的,都不得不从他不同视角的人物形象分析入手。

(一)不入流的私生子
埃德蒙是在葛罗斯特伯爵与肯特伯爵的交谈中正式登场的。

戏剧一开始便用父亲戏谑的吻揭示了小儿子的身世——私生子。

葛罗斯特伯爵略带自豪的语气实际上对埃德蒙充满了歧视,在他眼中,埃德蒙不过是个“畜牲”;埃德蒙的母亲是个“迷人的东西”。

提到埃德蒙的哥哥埃德伽时,葛罗斯特称他是“合法的儿子”。

由此可见,在父亲的心目中,两个儿子是不同的,埃德蒙只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不入流的私生子而已。

埃德蒙不能不接受这种现实,但是他是矛盾的,极不情愿的。

在他的内心独白中,他对父亲及世人的歧视作出了激烈的抗争。

埃德蒙是邪恶的,但是这种邪恶一部分是历史所赋予的。

他希望“大自然”和“神”能帮助他,希
望他的父亲能像喜欢他的“合法的儿子”一样喜欢他,希望世人能够接纳他,尽管他是一个私生子。

在故事的开端,在不公正的待遇面前,埃德蒙人性的挣扎便初现端倪。

但是,埃德蒙没有认清现实,他的要求是合情却不合理的,私生子历来都不会得到正统(包括法律)的认可。

为了得到他想得到的一切,他选择走向了邪恶,这一点,也是导致他走向灭亡的根源。

(二)睿智的阴谋家
高纳里尔和里根对李尔王的背叛是直接的,正面的,也是单纯的,尽管她们用李尔王所期望的花言巧语来迷惑了他,最后也串通起来背叛了他,但是这条悲剧线索是明晰的,显而易见的。

相对高纳里尔和里根而言,埃德蒙的欺骗和背叛则是处心积虑的,复杂的,深藏不露的。

极端的恶人,必定是一个极顶聪明的人。

埃德蒙便是这样一个角色。

他聪明,而且非常自信,虚伪的外表欺骗了所有的人。

首先,为了骗取父亲葛罗斯特的信任,他模仿埃德伽的笔迹并以哥哥的口吻给自己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埃德伽” 表达了对父权的不满以及要通过谋杀的手段来早日继承父亲财产的想法,在一种忸怩的姿态中他又故意让葛罗斯特了解信的内容,而且在父亲暴怒时还用激将的语言来增加葛罗斯特的怒气。

同时,在埃德伽面前他又巧借父亲的星象之谈来警告埃德伽早点逃走,可怜的埃德伽就这样被埃德蒙从父亲身边清理出去了。

随后,在李尔王被两个女儿驱赶无依无靠时,埃德蒙向狠毒的高纳里尔、里根以及康华尔公爵报告葛罗斯特收留李尔王及法国军队登陆的情报。

很快,葛罗斯特伯爵因违抗命令和“私通法国的罪状”被处置挖去了双眼。

最后,他得到了“王室”的信任,甚至高纳里尔和里根同时爱上了他,他马上就要实现他的梦想,成为葛罗斯特埃德蒙伯爵。

埃德蒙的阴谋是灭绝人性的,父亲和哥哥都相继被他除掉;埃德蒙的阴谋也是“完美”的,他的“智谋”被他利用到了极致。

在实施阴谋的过程中,他的自信随着欲望的不断膨胀和阴谋的不断得逞变成了自恋和自大。

起初,他只是伪造了陷害埃德伽的密信,后来竟擅作主张以一纸“密令”杀害了正义的化身——考狄利娅,使《李尔王》整部戏剧到达悲剧的顶点。

(三)临死前的转变
一些学者在研究莎士比亚和他的作品时,认为埃德蒙这个人物是“莎士比亚关于个性解放方面所作的最末一次伟大的表现。

”《李尔王》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已不是文艺复兴初期个性受到压抑、大声疾呼解放人性,而是个性膨胀的罪恶已经彰显,似乎美和生命只有通过欲望的猛烈扩张才能得到。

埃德蒙的毁灭便是个性和欲望急剧膨胀的结果。

莎士比亚是人文主义作家,他却用埃德蒙的死对人文主义的进步思想——“个性解放”予以了否定,表明了他对时代的质疑。

他意图用悲剧来唤醒良知,呼唤建立一种和谐的社会秩序。

因此,像埃德蒙这样的“逆贼”,在临死前还“做了一件违背本性的好事”,他让奥本尼公爵差人到监牢中去解救要秘密杀害的李尔和考狄利娅,而且“不要多说废话,迟一点就来不及啦”。

埃德蒙的转变是突然的,阴谋失败让他万念俱灰,高纳里尔和里根的死使他失去了依靠,父亲的死也深深的触动了他,哥哥的原谅使他无地自容,这一切促使埃德蒙在临死前恢复了人性中善的一面,埃德蒙身上人性的挣扎最后以他的死划上了句号。

《李尔王》是一部伟大的戏剧,它通过描写不同人物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演绎了一场人性的悲剧。

埃德蒙的悲剧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中源于他自我的本性而铸成的,他的人性是邪恶的,但也有过挣扎与抗争。

对悲剧的展示是为了让悲剧不再重演,对邪恶的揭露也是为了杜绝邪恶再次滋生。

莎士比亚是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无论是对正义的褒扬还是对邪恶的唾弃,都是为了反映出一种人文主义关怀,都是为了构建一种和谐的社会秩序,埃德蒙人性的挣扎便辉映了这一伟大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