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总结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总结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总结
1、现代教育技术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1)基础教育技术:包括媒体技术、教育图书出版、信息与技术,以及教学培训技术、教学资源管理技术。
(2)新型教师培养技术:主要是集中于教学技术、教育信息化、教学管理,以及电
化教育等方面。
(3)教育内容应用技术:关于社会教育、世界历史知识、文学文化知识、现代教育学、计算机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应用技术。
2、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有:
(1)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使用现代化技术,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丰富性,让教
学变得更加客观、科学、高效。
(2)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更加
快捷、高效地实现教育目标。
(3)增强学习和教学主体的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推动学习者和教师掌握新技能,发掘新潜力,从而提高学习者和教师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能力。
(1)在教学管理中运用最新的教学管理系统,通过网络实现教师便捷查询学生成绩、考勤以及教学资源的共享;
(2)在教学实施与评价方面,采用网络教学系统实施课堂教学,并将作业、测试等
与全部学生一起实现。
(3)在教学内容与活动方面,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实现虚拟实验室、虚拟
模拟教学等非常有效的实验和活动设计,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实践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整理1.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运用教与学的规律,设计教学过程,开发,使用和管理教学资源所采用的技能,功能和方法的综合体。
2.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育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3.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的过程。
4.教育技术的地位:(1)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和突破口。
(2)现代教育技术素养是新型教师必备素质。
(3)现代教育技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5.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1)扩大教育规模(2)提高教育质量(3)提高教育效率(4)促进教师专业化。
6.教学媒体是以传递教学信息为最终目的的媒体。
7.教学环境:是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简称,是指在现代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中,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效果而建立的系统化的现代教育技术设施与条件,目的是更好地实现教学信息呈现与教学资源共享,有利于学生主动参加和协作讨论,有利于信息反馈和教师调控。
8.校园网:(1)广义上讲是指包括学校计算机局域网络在内的,对学校的各类模拟,数字信息进行处理的网络系统,它涵盖校园内的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网络,安全防卫网等。
(2)狭义指利用技术把一个学校内的信息资源连接起来使全校师生员工能共享校园网上的各种信息资源,同时又通过通讯线路与外部的互联网连接,使得学校能够与全世界进行信息交流。
9.多媒体素材是多媒体的基础。
多媒体素材包括文本,图形图画,音频,视频,和动画。
10.文本:在计算机中用文本编辑写的中,西文文字符号,并以文本文件格式存储的文字信息。
11.文本素材的特点:(1)编码形式简单(2)容易处理,占用存储空间最少,最方便用计算机输入和存储(3)处理和传输容易(4)文本传播教学信息时最为准确有效(5)通过字体,字形,颜色等格式改变可以使变现形式丰富多样(6)可以配合其他媒体的应用从而提高作品变现力(7)很方便建立超文本链接功能。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详细总结
第一章:教育技术的定义:①1977年A E C T对教育技术的涵义做出了新的阐述,增加了系统方法的内涵,认为教育技术是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手段与技术方法。
②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③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教育技术的内涵:(一)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二)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
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征:第一,教育信息处理数字化,使教育信息处理简单、统一、可靠。
第二,教育信息载体多媒体化,并实现信息载体具有集成性,信息应用具有互动性。
第三,信息传输网络化,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高度共享,是学习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更便于促进远程异地协商合作。
第四,教学过程智能化,可以实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智能指导、智能代理,更可以使界面智能化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1.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2.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3.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第二章三种学习理论观点及代表人物:(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以人类的可观察的行为作为主要的观测元素,认为人的行为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学习的获得就是形成刺激和反应的联结和联想,而强化则是促进这种联结的重要手段。
因此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注重外部环境的作用,强调在刺激——反应过程中“强化”的必要性。
在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中,对教育技术具有影响的主要是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学说。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真正形成是以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V.N e i s s e r)1967年发表的《认知心理学》为标志。
认知学派认为,学习并非是一连串的刺激反应过程,而是人根据自身已有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知识点归纳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1.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5点)①作为学习检测的工具,帮助学习者和教师对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进行设计、追踪监察和评价反思。
②作为媒体,承载和传递各种类型的教学信息。
③作为信息工具,帮助学习者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并设计成新的信息。
④作为社群工具,支持学习者与学习社群成员的交流互动。
2.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作用和价值(角色和功能p4)信息工具(获取资源/探究知识,支持在建构中学习);情境工具(创设情境,支持在做中学);交流工具(支持协作学习);认知工具(支持高阶学习,发展高阶思维);评价工具(记录学习过程,展示学习作品,促进反思);效能工具(提高学习效率,支持知识的建构)3.教育技术的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4.教育技术的AECT’05定义:教育技术室通过创设、利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5.05定义与94定义的区别(4点)①05定义采用的是“educational technology”(教育技术),而在94定义采用的是b“instructional technology”(教学技术)。
②05定义主要包括3个范畴:创设、利用、管理,其中94定义中的设计、开发职能在新定义中演化为一个职能:创设。
在新定义中,评价范畴也不再被列为一个单独的范畴,已经将其融入创设、利用、管理中。
③05定义添加了有关改善绩效的新内容。
改善绩效的提法强调了学习的含义不单指获取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提高能力。
④05定义更加强调过程和资源的技术性与合适性。
倾向于认为教育技术的技术性是教育技术区别于教育领域中其他过程或资源的根本所在。
6.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教育技术也将不断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日益突出,其应用及研究将走向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教育技术是与教育学、心理学、哲学、通信技术学等多种学科息息相关的交叉学科;②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开始从重视技术应用过渡为重视技术的设计与效果检验技术,尤其是媒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重点。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知识点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知识点整理一、知识概述知识点名称:《现代教育技术应用》①基本定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就是把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巧妙地引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
说白了,就是让教学手段变得更科技化、更先进。
②重要程度:在现代教育中,这玩意儿可是香饽饽,能极大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资源,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你说重不重要?③前置知识:得知道一点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知识,还得对教育教学那点事儿心里有底。
④应用价值:老师上课不用全靠嗓子喊了,课件、视频、在线互动,啥都有,学生学习的劲儿都起来了,成绩自然也噌噌往上涨。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现代教育领域,这是个核心知识点,跟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等知识紧密相连。
②关联知识:跟信息技术、教育学、心理学等都搭上边儿,简单来说,就是用高科技手段让学习变得更高效、更有趣。
③重难点分析:难点在于怎么巧妙地把这些高科技用到教学中去,让学生真的感受到好处。
关键是得不断尝试,看看哪种方式最合适。
④考点分析:考试时可能会考你这些知识怎么应用,比如怎么设计一堂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课,或者分析某个技术在教学中的优缺点。
三、详细讲解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啊,听起来高大上,其实不难理解。
说白了,就是把那些高科技玩意儿用到教学上,让课堂变得更有趣、更有效。
比如说,以前老师只能用粉笔写字,现在可以用PPT、视频来展示内容,一下子就把学生的眼球抓住了。
关键要点呢,就是要找对工具,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最合适。
比如说,讲个历史故事,放段相关视频肯定比干巴巴地读文字有意思多了。
但是呢,也不能滥用,得把握好度,别让学生光看热闹忘了学知识。
四、典型例题例题一:《制作一份多媒体教学课件》解题思路:先想清楚这节课要讲啥,然后挑些图片、视频啥的加进去,让课件内容丰富点、生动点。
详细解析:根据教学内容,挑选合适的图片、动画、视频,合理布局,确保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又不至于让他们分心。
相关变式:可以试试加入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也能动动手,参与进来。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01】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知识点02】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教育技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对现代教育技术影响较大的现代学习理论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发现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
2.现代教育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
3.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4.系统方法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思想。
【知识点03】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包括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知识点04】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1.有效地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教学优化,教师借以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工具与方法,是教师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桥梁。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说包含了信息素养的成分,信息素养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
2.有效地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特别是教学设计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教师科学地设计每一堂课,教师将有更多的机会将大量的各种思维训练整合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中去,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超越一般思维定式、习惯性的发现方式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形成创造性思维。
所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科学思维的培育。
3.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
现代教育技术在为教育提供新的现代化手段的同时,也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加快了教师专业化的进程,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
努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已成为教师教育的必然选择。
4.有效地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变革:信息的多渠道;教材的多媒体化;呈现方式的多样化。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重点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复习资料第一章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1、信息技术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传统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受到猛烈的冲击,引起教育的重大变革,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教育模式以至教育体制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使教育由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由传统民族性教育向现代国际化教育转变,由传统的课堂传授教育模式向网络化开放性教育模式转变。
而且对人们传统的学习方式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引发了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重大革新。
2、应用在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因特网络技术计算机局域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数字音像技术 3、教育信息化:指在教育与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人才,以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
4、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研究对象 基本研究内容5、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教育技术发展年代 20世纪20年代 30-40年代 50-60年代 70-80年代 90年代 21世纪初阶段 起步阶段 初级阶段 发展阶段 系统化阶段 数字化阶段 虚拟化阶段体现无声电影录音 电影电视 程序教学机录像 卫星 CAI多媒体 人工智能 因特网虚拟现实 虚拟社区6、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包括视听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科学理论。
7、戴尔的“经验之塔”8、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的基本观点:①把它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则越趋抽象; ②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到抽象;③教育教学不能至于具体经验,而要向首相和普遍发展,要形成概念;④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得学习更为具体,从而造成更好的抽象;⑤宝塔中层的视听媒体,较言语、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并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其他直接经验方式之不足;⑥过分看重直接经验方式的危险固然存在,但不会太大,如果教学太过于具体化,那就是没达到更普遍的充分的了解,但在今日这种危险只是理论的。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整理1.教育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教育技术是指通过应用科技手段来促进教学和学习过程的工具和方法。
它起源于20世纪初,最初的教育技术主要是投影、录音等传统媒体的运用,随着电视、计算机、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逐渐走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2.教育技术的基本原理:-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进行个体化的教学设计。
-互动学习:通过引入互动媒体、交互式软件等工具,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增强学习效果。
-问题解决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习的实践性和任务导向性。
-跨学科学习:通过融汇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等工具的应用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记忆力。
-在学习辅助中的应用:网络资源、在线学习平台等可以提供公开的学习资源和互动学习环境,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互助合作。
-在教研活动中的应用:教育技术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评估、课程设计和教学改进,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师的专业能力。
4.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移动学习: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学习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个性化学习更加便捷。
-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可以提供更加沉浸式的学习环境和情景模拟,提高学习的真实感和有效性。
-大数据分析:通过教育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行为进行深入理解,个性化教学更加精准。
5.教育技术的挑战和问题:-数字鸿沟: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的差异,造成了数字鸿沟的存在,一些地区和学生无法充分享受到教育技术带来的好处。
-隐私和安全问题:随着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等问题也日益突出,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手段的保护。
-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教师在教育技术的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和不足,需要进行系统的培训和专业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知识点总结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知识点总结理论课模块一认识教育技术知识点:1.教育技术的定义和内涵2.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3.教育技术发展简史(国外、国内)4.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5.教育信息化概念和特征6.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7.教育技术的基本内容和要求8.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名称9.三种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代表人物10.现代教育理论主要代表11.传播的模式12.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教学重点:1.教育技术的定义,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的关系2.三种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模块二信息化教学资源知识点:1.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概念。
2.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三大类型(每种类型包括的具体媒体以及相关概念)3.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作用方式4.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的概念、特点5.多媒体素材的类型及特点6.选择多媒体素材的原则7.文本素材的采集方法、格式、相关软件、文本素材的编辑技巧8.图像素材的种类、主要参数、格式、采集方法、教学应用、相关软件9.音频素材的基本属性、音频数字化原理、格式、采集方法、制作方法、教学应用、相关软件10.视频素材的视频的基础知识、采集方法、教学应用、格式、相关软件11.动画素材的格式、采集方法、教学应用、制作方法、相关软件教学重点:1、各种多媒体素材的基础知识、格式2、各种多媒体素材的获取方法模块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1.多媒体课件的内涵;2.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功能;3.多媒体课件的类型;4.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过程;5.课件的系统结构;6.课件的制作过程、操作方法和软件工具。
7.Flash动画的添加8.四种自定义动画的运用9.触发器技术10.三种自定义动画的启动方式:单击、之前、之后的区别11.课件的打包教学重点:课件的制作过程和方法教学难点1.课件的制作过程、操作方法2.自定义动画与触发器的综合运用模块四信息化教学环境一、多媒体教室1.多媒体教室的组成2.多媒体教室的类型3.多媒体教室的功能4.视频展示台的组成和使用5.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原理、操作与功能6.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优势二、计算机网络教室1.计算机网络教室的组成2.计算机网络教室的类型3.计算机网络教室的使用4.移动网络教室的组成5.学校功能教室的组成类型6.计算机网络教室的功能(以红蜘蛛为例)三、校园网1.校园网的硬件系统组成和功能2.服务器的类型3.集线器与交换机4.路由器的作用5.防火墙的作用6.双绞线与光纤7.IP地址的组成、判定8.域名的相关概念教学重点1、各种环境中硬件的作用2、ip地址和域名模块五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的含义、理论基础、基本要素及其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总结
大学教育技术学科知识总结一、教育技术的定义AECT1994: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AECT2005: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长春国际论坛)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二、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①设计领域;②开发领域;③利用领域;④管理领域;⑤评价领域;三、信息化教育的特点:①教材多媒化;②资源全球化③教学个性化;④学习自主化;⑤任务合作化;⑥环境虚拟化;⑦管理自动化;信息素养——有能力自各种不同的信息来源,获取、评估及使用信息。
我国桑新民教授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六个方面确立培养信息素养的内在结构和目标体系:第一层次:驾驭信息的能力(1)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2)熟练、批判性的评价信息的能力(3)有效的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4)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第二层次:运用信息技术的高效学习与交流能力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第三层次:信息时代公民的人格教养培养和提高信息时代公民的道德、情感、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四、教师信息素养的构成1、从认识层面上理解(1)对信息、信息化、信息社会的特点有正确的理解;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及获取所需信息的欲望,对信息有较强的敏感度;关心教育信息化进程,积极投入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教育信息化相关工作(2)认识到获取信息对教育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为学习或教育教学工作等问题的解决,确认自己的信息需求2、从技术层面上理解(1)具备传统的信息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2)具备多媒体处理能力(3)具备信息处理能力3、从应用层面上理解(1)能准确、快速地从不同角度解读信息和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能将信息应用于批判性思考(2)能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创造性地使用信息解决问题能用尽可能好的方式表达、呈现自己生成的新信息(3)具备良好的课程整合能力五、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②、构建必要的信息环境和培训条件;③、教师不断提高自我反思能力和元认知水平;④、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现代教育技术总结
现代教育技术总结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工具来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发展和改善的一种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总结,以期对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概况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在20世纪初,电影、幻灯片等传统媒体开始被应用于教学活动中。
20世纪中叶,电视、录音机等新媒体的出现进一步拓宽了教学手段。
20世纪末,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21世纪以来,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崛起更加丰富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形式和内容。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种类和应用领域现代教育技术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和个性化教学等几种类型。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将音频、图像、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演示和录像教学等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学生可以通过电子课本、多媒体资料等进行学习。
远程教育是指教师和学生不在同一地点,通过计算机网络等远程通信方式进行教学活动。
远程教育可以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
例如,利用视频会议、网络教室等工具,学生可以与教师进行实时互动,参与远程教学活动。
远程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广泛的学习资源,扩展学习的边界。
个性化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路线。
通过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进度和能力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在在线学习平台上,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并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学习进度的调整。
这些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教育领域。
在学校教育中,多媒体教学可以提升教学效果;远程教育可以扩大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个性化教学可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企业培训中,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培训的效果;远程教育可以降低培训成本;个性化教学可以满足员工不同岗位的培训需求。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重点总结
1.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 通过对教与学旳过程和资源旳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 以实现教学优化旳理论和实践。
2、现代教育技术旳内涵详细体目前如下几种方面:(1)现代教育技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
(2)现代教育技术以信息技术为重要手段。
(3)现代教育技术旳研究对象是教与学旳过程和资源。
(4)系统措施是现代教育技术旳关键思想。
3.现代教育技术旳研究领域(内容)现代教育技术旳研究领域包括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旳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5个方面旳理论与实践。
第一,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旳5个领域详细内容:第二,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旳设计, 是指为到达给定旳教学目旳, 首先进行学习者旳特性分析和教学方略制定, 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系统及教学信息设计, 包括教学内容确实定、教学媒体旳选择、教学信息与反馈信息旳展现内容与展现方式设计等。
以发明最优化旳教学模式, 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成功旳学习者。
第三,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旳开发, 是指对音像技术、电子出版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 以及多种技术综合集成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旳开发。
第四,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旳运用, 应强调对新兴技术、各有关学科和最新研究成果, 以及多种信息资源旳运用和传播, 并要设法加以制度化、法规化, 以支持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旳不停革新。
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旳管理, 是指对所有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旳评价, 是指要重视对教育教学系统旳总结性评价, 更要重视形成性评价, 并以此作为质量监控和不停优化教学系统与教育过程旳重要措施。
7、信息素养旳构成要素: 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
(1)信息意识是指个人对信息价值有敏感性, 有寻求信息旳爱好, 有需求信息旳意念, 有运用信息为个人和社会发展服务旳愿望。
(2)信息能力是指可以有效地获取、加工和运用信息旳能力, 包括操纵信息工具旳能力、检索获取信息旳能力、加工提炼信息旳能力、整合创立信息旳能力、交流传播信息旳能力等。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要点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要点第一章1、教育技术:AECT’94(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定义为“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的理论和实践。
”AECT05“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过程和资源,提高绩效促进学习的研究和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2、教育技术内涵1 理论和实践并重。
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实践为基础形成发展理论。
2学习过程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
3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
3、教育技术研究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4、教育技术作用1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扩大教育规模2促进教育改革(促进实现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引发传统文化教育改革、传统文化教育以阅读、写作、计算为三大基石,但是新教育技术应用革新了这些方式;促进和改变了学习者的认知方式。
)3改革课堂学习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6、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价值指向1·做学生向导,培养学生信息素养2·做乐于协作的研究者3·做课程的开发者4·做资源的设计组织者5·做终身学习者7、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素养)26页1 ·意识与态度(认识教育技术的重要性)2 ·知识与技能3 ·应用与创新4 ·社会责任第二章1、学与教的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3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确由每个人自己决定。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构建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即四大属性。
构建主义学习方法——支架式教学和抛锚式教学。
4混合学习理论即各种学习方式的结合,对各种教学要素进行优化选择组合,以达到教学目标。
2、简答:经验之塔的基本观点1 ·塔基的学习经验是最直接最具体的,越上升越抽象,但不是说求取任何经验都必须从底层到上层,也不是下层的经验比上层更有用,划分阶层只是为说明各种经验之间的具体抽象程度。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总结
模块一:认识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的定义和内涵:定义:1994年AECT概念: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内涵:1、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学科2、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3、研究内容是设计、开发、运用、管理、评价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国内: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和特征:概念: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
特征:第一,教育信息处理数字化。
第二,教育信息载体多媒体化。
第三,信息传输网络化。
第四,教学过程智能化。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育技术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学习内容: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媒体使用技术、教学软件的开发制作技术要求: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名称:三种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代表人物: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联接主义学习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现代教育理论主要代表:1.程序教学理论、2.发现教学法、3.掌握学习模式、4.讲解式教学、5.范例教学模式传播的模式:1.香农—韦弗模式、2.拉斯韦尔的”5W”模式、3.贝罗模式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1.整体性原理、2.反馈原理、3.有序原理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资源_和_学习过程__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___理论__和__实践__。
【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首要作用体现在,它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教育技术是一个涉及到学习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以【系统方法】为核心的、以改进和优化学习为最终目的的综合性学科。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1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对象是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资源。
应用领域:课堂教学;远程教学;自主学习;在职人员培训领域2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学习理论、传播理论、视听理论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学习领域:(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①桑代克的试误说,通过动物实验来研究学习,提出联合主义学习理论。
②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①布鲁纳的结构---发现说。
②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①皮亚洁学说的基本理论观点传播理论:(1)拉斯韦尔传播模式(5W模式)(Who—教师或其他信息源, Says What-教学内容,In Which Channel-教学媒体,To Whom-教学对象,With What Effect-教学效果);(2)香农-韦弗传播模式(3)斯拉姆模式视听教育理论:戴尔的“经验之塔”:直接(做的)经验,替代(观察)经验,抽象经验3教学媒体分类及特征。
教学媒体的分类主要分为: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传统教学媒体是指语言、文字、印刷材料、图片、黑板、模型和实物现代教学媒体又分为了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和交互媒体教学媒体的基本特征(1)表现力(2)重现力(3)传播力(4)参与性(5)可控性4、投影器、展示台、扫描仪的操作步骤及其功能键的作用。
投影器:利用“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作用:投影器能提供静止画面、便于书写投影光学放大媒体。
操作步骤:(1)检查:使用前检查电源是否符合要求,将支撑杆拾起至锁定状态。
(2)调整距离:反射镜打开至适当角度,打开电源,调整投影器与银屏距离,尽量使每个学生看得清楚。
(3)调节投影方向:调节平面反射镜的倾斜度或使反射镜与放映镜头仪器绕垂直轴来改变投射方向,适应银屏的位置;(4)强弱灯光的选择:开机后根据放映环境选择打开强光或弱光开关。
一般弱光供电能延长灯泡哦的使用寿命,在感到亮度不够时可选择强光。
(5)调节影响聚焦:将投影胶片放置在投影器玻璃在舞台面上,调节调焦旋钮,是放映镜头上下移动,直至图像聚焦清晰为止。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总结
第一章(重点章)1.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提升了教育的现代化水平2.改变了教育的读写方式3.为新型方式的形成提供了平台4.为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支持5.为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可能6.对教育改革提供了其他支持2.AECT’94定义(教育技术的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该定义表明:1)教育技术有两个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2)教育技术有五个研究范畴: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队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3)教育技术的研究目的是促进学习,提高学习的质量、效率和效益。
3.电化教育与信息化教育电化教育是指将现代教育媒体(主要是投影、幻灯以及录音、电视等媒体)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已实现教育最优化。
信息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超媒体技术、虚拟技术等)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因此,信息化教育就是电化教育的延伸和拓展,是信息时代的电化教育。
4.(单选)目前,我们讲的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以19世纪末(幻灯)介入教育领域为标志。
5.简述教育的四次革命第一次教育革命是专职教师的出现第二次教育革命是书写文字和印刷术的发明第三次教育革命是开始对大量学生进行编班分级教学第四次教育革命是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应用6.简述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1)视觉教育(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夸美纽斯等人倡导。
出现了照相机、幻灯机和无声电影,给学生提供了生动的视觉形象,使学习活动更为具体化,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呈现2)视听教育(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无线电广播、有声电影、录音机、电视等。
3)视听传播(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1958年,美国IBM公司首次将电子计算机用于辅助教学。
将仅仅重视教具教材的使用转为充分关注教学信息怎样从发送者(教师等),经由各种渠道(媒体等),传递到接受者(学生)的整个过程。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完整版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1、教育信息化的六个要素:应用、开发、网络、产业、人才、政策。
2、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系统开放化。
3、教育技术:是利用适当的技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创造、使用和管理,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4、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掌握现代教育技术(1)有助于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2)有助于未来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3)有助于教师适应和创造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4)有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
5、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两个阶段:CAI阶段,ITAI阶段。
6、现代教育技术的分类:依据教学媒体所作用的感官和信息流向不同,将现代教学媒体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觉媒体、交互媒体和综合媒体。
7、媒体和教学媒体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传播功能、存储功能、延伸功能和替代功能。
8、教学媒体的主要作用表现为六个方面:教育信息传递更加标准化;教学活动更加有趣;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有利于个别化教学;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探索和实现不同的教学、学习模式。
9、现代教学媒体选择的基本依据有4方面:依据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对象、依据教学条件。
10、选择教学媒体的程序包括3种不同的层次:选编、修改、新制。
11、视觉、视听觉媒体技术教学应用以及多媒体CAI的优势、局限性、教学应用方法:P40、P44、P4912、多媒体CAI的基本模式分3大类:以学生为中心的个别化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的集体化模式;协作化教学模式。
13、多媒体CAI的系统构成:硬件平台、软件平台、课件。
(图P48)14、多媒体网络教室的构成:计算机网络系统、网络教学支持系统、教学信息资源系统。
15、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P63)16、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完成意义建构。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教育技术就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它分为有形(物化形态)和无形(观念形态)技术两大类。
AECT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是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放、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其目的在于推动教育现代化,培养创新人才。
教育技术的名称演变经历四个阶段:视觉教育视听教育视听传播教育技术(含义:术涉及与学习活动相关的每一个环节,是以系统方法为核心的、以改进和优化人们的学习为最终目的的综合性学科)师范生学习教育技术的主要内容:1.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 2.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媒体使用技术3.教学软件的开发制作技术第二章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人本主义思想一般包括对自由和对自治的信念,认为人类有能力克服遗传、个人历史和环境的限制而做出有意义的个人选择,强调个体重要性以及特殊的人类需要。
学习理论是研究人类怎样学习的理论,旨在阐明学习如何发生、有哪些规律、是什么样的过程、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并揭示学习过程依据心理、生理机制和规律而形成的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桑代克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桑代克通过动物实验来研究学习,提出了联结主义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 2.斯金纳创立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调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刺激——反映——强化”的学习模式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1.苛勒的顿悟说“接竹竿实验” 2.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发现理论3,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4.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1.学习不应只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即学生能主动积极的构造意义。
(完整版)现代教育技术重点考点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论第二节1、教育技术:从广义上来说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
它分为有形的(物化形态)和无形的(智能形态)两大类。
单选或多选,小几率名词解释2、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明确指出了教育技术的两个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学习资源)和五个研究领域(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妥妥的多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3、教育技术的主要意义在于:利用系统科学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实施并给予评价和修改,以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促进学习者的更好发展。
4、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的教育技术。
这里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电子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
妥妥多选5、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多选问几个阶段,单选问谁提出的,提了什么主张,重点)视觉教育阶段(夸美纽斯和裴斯泰洛齐。
倡导者强调的是利用视觉教材作为辅助,以使学习活动更为具体化,主张在学校课程中组合运用各种视觉教材,将抽象的概念作具体化的呈现。
)视听教育阶段(戴尔提出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
视听教学即为视觉材料、听觉材料或是其综合)视听传播阶段教育技术阶段(美国试听教育协会改名为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简称AECT,1972年该协会将其实践和研究的领域正式名为教育技术,从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第三节1、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多选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支撑教育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教育部于2004年12月(单选)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该标准具体规定了相关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结构要求和达到各等级的培训所需的基本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一:认识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的定义和内涵:定义:1994年AECT概念: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内涵:1、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学科2、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3、研究内容是设计、开发、运用、管理、评价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国内: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和特征:概念: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
特征:第一,教育信息处理数字化。
第二,教育信息载体多媒体化。
第三,信息传输网络化。
第四,教学过程智能化。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育技术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学习内容: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媒体使用技术、教学软件的开发制作技术要求: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名称:三种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代表人物: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联接主义学习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现代教育理论主要代表:1.程序教学理论、2.发现教学法、3.掌握学习模式、4.讲解式教学、5.范例教学模式传播的模式:1.香农—韦弗模式、2.拉斯韦尔的”5W”模式、3.贝罗模式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1.整体性原理、2.反馈原理、3.有序原理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资源_和_学习过程__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___理论__和__实践__。
【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首要作用体现在,它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教育技术是一个涉及到学习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以【系统方法】为核心的、以改进和优化学习为最终目的的综合性学科。
“教育技术”中“技术”一词的含义主要是指:物化技术与应用方法一般来说,现代教育技术指的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技术的、在现代教育思想和方法以及学习心理成果的指导下展开的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活动。
我国教育技术发展历程的第一阶段名称是: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主要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师范生应该学习教育技术的哪些基本内容: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媒体使用技术、教学软件的开发制作技术下列选项中,哪些名称在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视听教育、教育传播、程序教学、教育系统设计对教育技术产生较大影响的学习理论有___行为主义___、___认知主义__和__建构主义__三个流派。
学习理论包括三个流派,他们是以桑代克为代表的__行为主义__学习理论、以布鲁纳为代表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___建构主义__学习理论.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主要有:___整体性原理__、__反馈原理__和___有序原理__。
布卢姆认为学生学习效果的差异受五个变量制约,即学习某课题的基础能力、教学的质量、_____理解能力____、___学习持续力___、学习时间。
下列选项中,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是:学习是一种建构的过程、学习是一种活动的过程、学习必须处于真实的情景中模块二:信息化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概念:主要指蕴含了大量的教育信息,能创造出一定的教育价值、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传输的信息资源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三大类型(每种类型包括的具体媒体以及相关概念)素材类教学资源: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文本。
集成型教学资源:课件,网络课件、教育专题网站、试题库,试卷、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文本素材的格式:如纯文本格式(.txt)Word文件格式(.doc)Rich Text Format文件格式(.rtf)电子书(.PDF)电子期刊(.CAJ)等。
WPS文件格式(.wps)图形图像格式:BMP格式、JPEG格式、GIF格式、PNG格式、WMF格式、PSD格式、DIF格式等。
BMP格式是Windows操作系统下标准的图形和图像基本的位图格式,支持黑白图像、16色、256色的伪彩图像及RGB真彩图像。
用BMP格式保存的图像质量不变,文件也比较大。
JPEG文件格式是一种较常用的有损压缩方案,常用来存储批量图片(压缩比达20倍)。
它支持各种格式的彩色图像,画面质量与BMP没有太大差别,但文件大小却远小于同尺寸的BMP文件。
GIF图像文件是经过压缩的,文件很小,适合在网上传输。
支持背景透明,可构成简单的动画。
最大缺点是最多只能处理256种色彩,不能用于存储真彩色的图像文件。
PNG是目前保证最不失真的格式,它汲取了GIF和JPEG二者的优点,存贮形式丰富,兼有GIF和JPEG的色彩模式。
PNG同样支持透明图像的制作,缺点是不支持动画应用效果,Macromedia公司的Fireworks软件的默认格式就是PNG。
WMF格式是Microsoft Windows的图元文件,具有文件短小、图案造型化的特点。
该类图形比较粗糙,并只能在Microsoft Office中调用编辑。
PSD文件格式是图像编辑工具Photoshop的生成文件,它能够保存图像数据的每一个细节,包括图层、附加的模板通道以及其他内容。
PSD文件比BMP文件所占的磁盘空间还要大许多,因此,一般在将其导入课件前要将它们转换成其他的文件格式。
音频素材的格式:WA VE格式的扩展名为.wav,是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标准音频格式。
它的数据是没有经过压缩而直接对声音波形进行采样记录的数据,所以最大优点就是音质非常好,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体积非常庞大。
MP3格式采用了有损压缩的方法,结合人的听觉原理在低采样的条件下,使用先进的算法对某些入耳分辨不出来的声音元素进行减少甚至完全删除,从而达到高压缩比的目的。
通常的压缩比在1:10至1:12之间。
WMA格式是美国微软公司推出的一种全新的格式。
从压缩比上来看,它的身躯更加苗条。
在同样音质的条件下,这种文件是MP3文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小。
视频文件的常用格式:A VI格式、MOV格式(QuickTime)、MP4、MPEG/MPG/DAT/VOB 格式、ASF格式、WMV格式、RM格式、RMVB、FLV、F4V、MKV、3GP格式等。
A VI格式又叫音频视频交错(Audio Video Interleaved)格式,是Windows平台下的数字视频格式。
缺点是体积过于庞大,而且更加糟糕的是压缩标准不统一。
MOV的文件格式是Apple公司推出的视频格式,在Windows环境下也可以播放MOV视频文件,通常所说的MOV格式指QuickTime for Windows文件格式。
具有跨平台、存储空间要求小等技术特点。
MPEG标准包括MPEG视频、MPEG音频和MPEG系统(视频、音频同步)三个部分,MP3音频文件就是MPEG音频的一个典型应用,而Video CD(VCD)、Super VCD(SVCD)、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则是全面采用MPEG技术所产生出来的新型消费类电子产品。
RMVB的前身为RM格式,它们是Real Networks公司所制定的音频视频压缩规范,根据不同的网络传输速率,而制定出不同的压缩比率,从而实现在低速率的网络上进行影像数据实时传送和播放,具有体积小,画质也还不错的优点。
英文全称为Advanced Streaming format,它是微软为了和现在的Real Player竞争而推出的一种视频格式,用户可以直接使用Windows自带的Windows Media Player对其进行播放。
使用了MPEG-4的压缩算法,压缩率和图像的质量都很不错。
英文全称为Windows Media Video,也是微软推出的一种采用独立编码方式并且可以直接在网上实时观看视频节目的文件压缩格式。
FLV是FLASH VIDEO的简称,FLV流媒体格式是一种新的视频格式。
由于它形成的文件极小、加载速度极快,使得网络观看视频文件成为可能,目前各在线视频网站均采用此视频格式。
F4V是继FLV格式后的支持H.264的流媒体格式。
它和FLV主要的区别在于,FLV格式采用的是H263编码,而F4V则支持H.264编码的高清晰视频,码率最高可达50Mbps。
动画文件的常见格式:GIF(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即“图形交换格式”。
GIF格式的特点是压缩比高,在网络上广泛应用。
Internet上大量采用的彩色动画文件多为这种格式的文件。
一种后缀名为.swf的动画。
Flash动画其实是一种“准”流(Stream)形式的文件,另外一个优点就是具有交互功能。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作用方式:L-about IT :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L-from IT :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L-with IT :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认知工具。
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的概念、特点:概念:特点:选择多媒体素材的原则: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恰当性原则文本素材的采集方法、格式、相关软件、文本素材的编辑技巧:采集:键盘输入、网络或电子产品获取、扫描印刷品(OCR文字识别技术)、语音输入、手写输入编辑技巧:使用格式刷、查找和替换文本、公式编辑器的使用、设置提示域邮件合并图像素的种类、主要参数、格式、采集方法、教学应用、相关软件:主要参数:亮度、对比度、饱和度、色调、色度采集方法:(1)从屏幕、动画、视频中捕捉a.利用抓图快捷键获取图像(“Print Screen”键或“Alt+Print Screen”组合键)b.利用抓图软件获取图像(HyperSnap、QQ等)(2)运用外部设备获取图像(数码相机、扫描仪等)(3)从素材光盘和互联网获取图像相关软件:PS、光影魔术手、美图秀秀信息化教学资源可以概括______集成型教学资源___、__素材类教学资源__、__网络课程三大类。
多媒体素材的类型:文本素材、图形图像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动画素材性Internet上常用的图像格式是:GIF和JPG格式选择多媒体素材的原则: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恰当性原则模块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内涵:课件是以现代教学思想为指导,以计算机、多媒体和通讯技术为支撑,具备一定教学功能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李克东,2002年)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功能:图文声像并茂,优化学习环境、友好的交互环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学生知识面、超文本结构组织信息,提供多种学习路径多媒体课件的类型:(一)根据使用环境的分类:单机型、网络型(二)根据使用对象分类:助学型、助教型、教与学结合型(三)根据内容与作用分类:课堂演示型、学习者自主学习型、模拟实验型、训练复习型、教学游戏型、资料、工具型(四)根据表现形式分类:演示型、交互型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过程:课件的系统结构:线形结构、树形结构、网状结构课件的制作过程、操作方法和软件工具:制作过程:(一)选择教学课题,确定教学目标(二)进行教学设计及课件总体风格设计(三)编写课件脚本(四)搜集媒体素材,制作合成课件(五)修改调试运行,试用鉴定推广软件工具:(一)PowerPoint制作工具(二)Flash制作工具(三)Authorware制作工具Flash动画的添加:四种自定义动画的运用:触发器技术:三种自定义动画的启动方式:单击、之前、之后的区别:课件的打包:多媒体课件是以现代教学思想为指导,以计算机、多媒体和通讯技术为支撑,具备一定____教学_功能的,以___学习者__为中心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