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三中考文言文背诵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上海中考课内文言文梳理

上海中考课内文言文梳理

课文朝代作者出处主旨备注1、橘逾淮为枳春秋晏子《晏子春秋》本文记述晏子出使楚国,凭着机智善辩,挫败楚王的诡计,维护了个人和祖国尊严的故事。

作者在论辩中提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用意:以此为比喻,表明齐人在楚国的行为是由其所在环境决定的,将问题的重点由楚王所说的“齐人固善盗”转至齐人为什么“入楚则盗”,引出对楚国的讽刺,晏子凭着机智善辩维护了个人和国家的尊严。

环境能改变人文中晏子是一个爱国、机智、善于辞令的人。

楚王是一个平庸愚昧的人。

2、孔孟论学春秋孔子《论语》《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学习思考紧密结合,要虚心请教、自强不息成语:不耻下问、功亏一篑3、曹刿论战春秋左丘明《左传》本文写了弱鲁战胜强齐的史实,阐明了取信于民及善于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文中花大量笔墨写鲁庄公的“鄙”目的是与曹刿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曹刿的“远谋”。

曹刿深谋远虑取信于民善于把握战机《左传》是我国一部有名的编年体史书一鼓作气4、愚公移山战国列御寇《列子·汤问》文章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事情,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道理。

5、公输战国墨子《墨子》课文记载了墨子以实际行动阻止楚国攻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出他的艰苦实践的精神和反对不以战争的“非攻”思想。

墨家的创始人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战国孟子《孟子》文章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的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必然要经过许多磨炼,其目的,用作者的话就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本文的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一曝十寒、专心致志)7、孔孟论学“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论断告诉我们读书要有批判怀疑精神学习要持之以恒专心致志8、王顾左右而言他从作者三个角度设问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善于设问,敢于批评时政的人。

上海中考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整理

上海中考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整理

上海中考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整理上海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翻译重点句子整理《为学》1、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译: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西部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2、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译:多年来我想雇一条船顺流而下,尚且(还)没能做到。

3、子何恃而往?译:你凭什么去呢?4、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译:贫穷的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富有的和尚。

《橘逾淮为枳》1、齐人固善盗乎?译: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盗吗?2、吏二缚一人诣王。

译:两个官吏捆着一个人来到楚王跟前。

3、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译:(它们)仅仅是叶子相似,(但)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一样。

4、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译: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淮南淮北的)水土不一样啊。

5、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译: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变得善于偷盗吧!6、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圣人是不可以随便戏弄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伤仲永》1、稍稍宾客其父。

译:(同乡人)渐渐地以宾客之礼接待他父亲。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那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一看的地方。

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乡人,不让(他)学习。

4、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译: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周处》1、为乡里所患。

译:(他)被同乡人认为是祸害。

2、古人贵朝闻夕死。

译:古人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就是晚上死去也甘心”(的精神最为)珍贵。

3、并皆暴犯于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译:(二者)一起侵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而(这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4、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译: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

5、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译:(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互相庆贺,才知道自己也被世情当作了一大祸害,(因此,)就有了自我悔改的想法。

(word完整版)上海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整理

(word完整版)上海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整理

实词1、安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衣食所安。

(养)2、卑非天质之卑(低下)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3、备前人之述备矣(周全、详尽)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具备)犹得备晨炊(准备)4、被被于来世(影响)皆被绮绣(通“披”,穿)5、鄙蜀之鄙有二僧(边境)肉食者鄙(目光短浅)6、毕毕力平险(尽)群响毕绝(全部)7、薄薄暮冥冥(迫近,接近)不宜妄自菲薄(轻视)狐裘不暧锦衾薄(厚度小)8、策执策而临之(马鞭)策之不以其道(鞭打,驱使)策勋十二传(记录)束手无策(计谋)9、长cháng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长度)北市买长鞭(与“短”相对)但愿人长久(长久,健康)死者长已矣(长远)Zhàng木兰无长兄(排行最大)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头领)10、称称其气之小大(相当,配合)chèn 不能称前时之闻(相当,配合)先帝称之曰能chēng(称赞)11、诚帝感其诚(诚心)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的确、实在)今诚以吾众诈称公子扶苏、项燕(果真)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果真)12、惩惩山北之塞也(苦于)惩善扬恶(惩罚)13、驰愿驰千里足(骑)公将驰之(驱车追赶)14、出皆出酒食(拿出)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外面)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来到)计将安出(产生)15、辞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辞)未尝稍降辞色(语言)16、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又间令之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17、箪百姓谁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用箪装着)一箪食,一豆羹(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18、当当之无愧(承当、承受)当奖率三军(应当)今当远离(将要)木兰当户织(对着,向着)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值,正在)19、道会在大雨,道不通(道路)伐无道,诸暴秦(道义)策之不以其道(方法)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讲)20、得二者不可得兼(能够)故不为苟得也(得到,获得)所识贫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21、等等死,死国可乎(同样)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同样)公等遇雨(诸位,表多数)22、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盖以诱敌(敌人)23、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凭吊)人皆吊之(慰问)24、度孤不度德量力(duó估计,推测)关山度若飞(过,越过)25、端左手执卷端(画幅的右端)其人视端容寂(正,端正)26、恶恶能无纪(怎么)所恶有甚于死者(厌恶)27、发有时朝发白帝(出发)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发射)舜发于畎亩之中(起,被任用)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征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fà头发)28、凡则凡是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凡是)凡三往(总共)29、方方七百里(见方)有朋自远方来(地方)长方形(方正)30、分今天下三分(划分,分开)必以分人(分配,分给)长约八分有奇(长度单位)忠陛下之职分也(职分,本分)31、奉为妻妾之奉(通“俸”,侍俸)奉命于危难之间(接受,奉行)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供奉)32、否尚能饭否(fòu用在句末表询问,相当于“不”“没有”“吗”)陟罚臧否(恶、坏pǐ)33、夫予观夫巴陵胜状(fú,发语词,那)夫环而攻之(fú,发语词,那)夫鼾声起(丈夫)罗敷自有夫(丈夫)荷担者三夫(成年男子的通称)34、扶便扶向路(沿着,顺着)出郭相扶将(挽扶)35、拂行拂乱其所为(违背、阻碍)入则无法家拂士(通“弼”bì辅佐)以手拂之(轻轻擦过)36、福神弗福也(赐福,保佑)此何遽不为福乎(好事、有福之事)37、富与仓禀府库池苑囿之富且大(富丽)家富良马(富有,充足,有许多)38、更即更刮目相待(重新)醉则更相枕以卧(进而)更相庆(互相)更上一层楼(再、又)举杯消愁愁更愁(更加)39、苟苟富贵(如果)故不为苟得(苟且)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苟无饥渴(且,或许,希望)40、固固以怪之矣(本来)当汝心之固(顽固,固执)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一定,必定)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君子固穷(安守,固守)41、故温故而知新(旧有的,原来的)两狼之并驱如故(旧有的,原来的)桓侯故使人问之(特意)公问其故(原因,缘故)故余虽愚(所以,因此)42、顾顾野有麦场(回头看)无方入门不顾(回头看)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看望,拜访)43、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色,景象)44、冠以才略冠天下(居第一位)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帽子)既加冠(男子成人礼)45、光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仿佛若有光(光线)46、归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家)47、过过秦汉之故都(经过)及鲁肃过寻阳(到)人恒过(犯过失)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超过)48、好秦氏有好女(美)好鸟相鸣(美)好收吾骨瘴江边(以便,能够)好为梁父呤(喜欢)好读书,不求甚解(喜欢)49、号阴风怒号(háo大叫,呼啸)故自号曰醉翁也(hào别号)号为张楚(国号)号令召三老(号令)50、还飞鸟相与还(回家)扁鹊望桓公而还走(同“旋”,xuán回转,掉转)51、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担忧,忧虑)无冻馁之患(忧患)为乡人所患(当作祝害,认为是……祸害)52、惠大五加惠(恩惠)汝之不惠(通“慧”,聪明)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或王命急宣(有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人)或异二者之为(或许)54、极此乐何极(尽头,穷尽)南极潇湘(尽,到)尝极东方(穷尽)初极狭(非常,最)55、寂视端容寂(平静)寂寥无人(寂静)56、加而山不加增(更加)万钟于我何加焉(好处)弗敢加也(虚夸,以少报多)57、间立有间(jiān一会儿)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中间)奉命于危难之间(期间)宫阙万间都做了土(量词)中间力拉崩倒之声(jiàn夹杂)遂与外人间隔(间隔,隔开)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暗地)又何间焉(参与)58、见路转溪头忽见(通“现”出现)胡不见我于王?(引见)于是见公输盘(召见,接见)曹刿请见(召见,接见)子墨子见王(拜见)见往事耳(知道)贵人过而见之(看见)59、将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将领,名词;率领)公将战(将要)出郭相扶将(挽扶)宫使驱将惜不得(无实在意义)60、角于厅事之东北角(角落)梦回吹角连营(号角)每假借于人(借)愿借子杀之(依靠)62、尽担中肉尽(没有了)林尽水源(没有了)利尽南海(全部取得)进尽忠言(尽量,尽可能)63、就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接近,趋向)颓然就醉(接近,趋向)承受即使64、居居十日(过了)不可久居(停留)65、举举大计亦死(发动)管夷吾举于市(被举用)黄生举进士(参加)举国欢庆(全)举世无双(全66、具具答之(通“俱”,全,都)各具情态(具有)67、决孔子不能决也(判断)意难决舍(分别)故决然舍去(断然)68、绝隔绝以为妙绝(极点)群响毕绝(停止,消失)极高的,陡峭的69、开日出而林霏开(散开)连月不开(放晴)旁开小窗(打开)70、可高可二黍许(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珠可历历数也(可以)天下苦秦久矣(苦于)苦其心志(使……受苦)何苦而不平(愁)72、乐太守之乐其乐(以……为乐)钟鼓乐之(使……快乐)而不知人之乐(乐趣)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欢乐,快乐)73、类绝类弥勒(类似)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同类)74、利天时不如地利(有利的)兵革非不坚利(锐利)怀抱利器(锐利)利尽南海(物资)75、隶世隶耕(属于)隶而从者(跟着)76、良良多趣味(真,实在)此皆良实(善良)77、临执策而临之(面对,对着,当着)临溪而渔(来到,在)临池学书(来到,在)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近)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将要)78、鳞鳞浪层层(像鱼鳞一样)呷浪之鳞(借代,指鱼)79、令乃令符离人葛婴(命令)忿恚尉,令辱之(让,使)陈守令皆不在(县令)80、妙妙无一人肯泊岸(奇怪)以为妙绝(奇妙)81、名名之者谁(命名,起名)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故虽有名马(出名的,有名声的,著名的)82、谋陈胜吴广乃谋曰(商量)聚室而谋曰(商量)深谋远虑(思考,思虑)83、奇明人奇巧人曰王叔远(奇特)邑人奇之(惊异)长约八分有奇(jī零数)84、骑骑千余(骑兵)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马)85、前其一犬坐于前(前面)狼不敢前(上前)86、强刚强侠气(强悍)赏赐百千强(有余)不可强以仕(勉强)慕义强仁(力行)以弱为强者(强盛,强大)项为之强(通“僵”,僵硬)87、且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况且)88、清水尤清冽(清凉)回清倒影(清凉)以其境过清(凄清,冷清清)89、情必以情(实情)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友情,交情)90、请请献十金(请允许,敬辞)曹刿请见(请求)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请教)91、穷欲穷其林(穷尽,动词)而不其所穷(尽头,名词)乐亦无穷也(穷尽,形容词)穷冬裂风(深)所识贫乏者得我与(贫穷)92、屈猥自枉屈(委屈)手指不可屈伸(弯曲)93、去一狼径去(走开,离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距离)94、阙不知天上宫阙(宫殿)略无阙处(通“缺”,中断)95、容虽席地不容闲(许,让)视端容寂(神色)花态柳情,山容水貌(容貌)96、乳妇抚儿乳(喂奶)儿含乳啼(奶头)97、善岂爱人之善(专长,名词)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好)罗敷善蚕桑(擅长,动词)98、尚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尊重,推崇)而君前途尚可(还)尚且99、少少时(shǎo一会儿)宾客意少舒(稍微)饮少则醉(不多)陈涉少时(shào年轻)100、舍至舍(shè学舍,书馆)屋舍俨然(shè房屋)舍文轩而窃敝舆(舍弃)便舍船,从口入(舍弃)意难决舍(丢开,离去)故决然舍去(丢开,离去)舍与你的(施舍)101、尝射于家圃(射箭)乐安敢轻吾射(射箭的技术)102、恶所恶莫甚于死者(超过,厉害,严重)流辈甚称其贤(十分)103、胜此时无声胜有声(取胜,胜出,超过)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美好)高处不甚寒(忍受,能承受)驴不胜怒(忍受,能承受)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尽)104、施然后施行(施行)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施加)105、食食不饱,力不足(吃)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养)106、使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派)使于秦(出使)使子为使(使者)107、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开始)郊田之外未始无春(曾经)千呼万唤始出来(才)108、市东市买骏马(集市)愿为市鞍马(买)109、势逼兵势耳(势头)其岸势犬牙差互(姿势,形状)110、是不知木兰是女郎(判断动词,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代词,这样)111、适抱而适市(往)正此地适与余近(正好)其体不适(舒适)112、书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书写)得鱼鳆中书(文字,字条)一男附书至(书信)军书十二卷(文件)113、数众数虽多,甚末足畏(shù数目,数量)珠可历历数也(shǔ计算)扶苏以数谏故(shuǒ屡次)114、遂已遂述数行(完成)遂逐其师(就,于是)然操遂能克绍(竟,终于)115、所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地方)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所”与“为”组合,表被动)116、所以吾知所以距子矣(用什么办法)所以动心忍性(用这些来)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的原因)117、通初极狭,才通人(通过)未能通习吏事(通晓,掌握)政通人和(顺利,顺畅)通计一舟(整个)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通报,传达)中通外直(贯通)118、图不图观瀑一至于斯(想)此可以为援而不可以图(谋取)119、徒叶徒相似(仅仅,只)徒以有先生也(仅仅,只)免冠徒跣(光着)徒步旅行(光着)120、推推王君之心(推究,考察)其亦欲推其事(推广)121、屯大雪屯门(堆积)屯大泽乡(停驻)122、望先达德隆望尊(声望)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看见)123、为孰为汝多知乎?(以为,认为)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做,制造)公输盘为我为云梯(替,给;做,制造)此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是)为人五(刻有)故不为苟得也(为了)今为宫室这美而为之(接受)124、谓谓为信然(说)谓先主曰(对)太守谓谁(是)予谓莲(认为)舍人相谓曰(商量)此之谓失其本心(叫做)太守自谓也(命名)125、文皆披文轩(画着文采)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舍其文轩(彩饰)126、闻余闻之也久(听说)不能称前时之闻(名声)127、下蕲下(攻下,攻克)日光下澈(向下)下见小潭(往下走)128、鲜芳草鲜美(xiān鲜艳)陶后鲜有闻(xiǎn少)129、贤贤于材人远矣(胜过,超过)如此其贤(有才能)130、相此子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一起,共同)舍人相谓曰(互相)131、效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名词,任务)不效则治臣之罪(动词,取得成效)132、屑乞人不屑也(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而楼上人往来屑屑(屑屑:忙碌的样子)133、谢使君谢罗敷(请问)长跪而谢之曰(道歉)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致意)134、信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信实)谓为信然(确实)岂信然邪(确实)欲信大义于天下(shēn通“伸”,伸张)135、行性行淑均(品德)xíng háng行收兵,比至陈(行军)xíng行深山巨谷中(行走)xíng皆次当行(háng,行列,队伍)行阵和睦(háng,行列,队伍)136、许杂然相许(赞成)时人莫许之(答应,承认,同意)遂许先帝以驱驰(答应,承认,同意)高可二黍许(大约的数量)曳物许许声(hǔ拟声词)137、学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问)学而时习之(学习)138、寻寻向所志(寻找)寻病终(不久)139、焉且焉置土石(哪里)始一反焉(句末语气词)140、艳艳装骑驴(妖艳,艳丽)略无慕艳意(欣慕)141、夷船背稍夷(平)言和而色夷(平和,平易)师夷长技以制夷(少数民族)142、遗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留给,给予)深追先帝遗诏(死去的人留下的)遗风余思(死去的人留下的)得遗金一块(丢失的)143、已蒹蔬采采。

上海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专题资料.

上海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专题资料.

上海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专题资料一、为学清彭端淑《白鹤堂集》目的是教育他的子侄们立定志向、刻苦学习。

第一部分:通过两组问答,对比鲜明的阐发了无论做事;第二部分;①记叙蜀鄙二僧去南海的故事;②富和尚的两句“子何恃而往”语气不同,前一句为怀;了他面对困难强调客观条件而缺乏勇气的态度;“一瓶;第三部分:由故事引出结论:为学贵在立志,事在人为;二:天时不如地利战国孟子《孟子》;本文讲诉了“蜀鄙二僧”“之南海”的故事,形象的阐述了难以互相转换的辩证关系,告诉读者人贵立志,事在人为的道理,勉励人们立志求学,努力上进。

第一部分:通过两组问答,对比鲜明的阐发了无论做事还是求学,难易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

第二部分;①记叙蜀鄙二僧去南海的故事。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的结局,证明了主观因素对于事业成败的作用,突出“立志而为”的重要。

②富和尚的两句“子何恃而往”语气不同,前一句为怀疑,后一句为嘲讽。

表现了他面对困难强调客观条件而缺乏勇气的态度;“一瓶一钵足矣”表现了穷和尚面对困难知难而进的勇气和勇于大胆实践的精神。

第三部分:由故事引出结论:为学贵在立志,事在人为。

二:天时不如地利战国孟子《孟子》本文强调了战争中“人和”的作用,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主张施“仁政”以统一天下。

本文在论证思路结构上是层进关系。

“天时”、“地利”、“人和”逐层论述,不可颠倒。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

三:晏子使楚本文记述晏子出使楚国,凭着机智善辩,挫败楚王诡计,维护了祖国的尊严的故事。

第一部分:写晏子使楚前夕,楚王与其左右策划侮辱晏子的方法。

第二部分:写晏子智挫楚王,使其自取其辱。

最后楚王的笑是:尴尬的笑,自嘲的笑,痛苦的笑。

晏子特点:爱国,机智,善于辞令楚王特点:阴暗,愚蠢,自以为是(不自量力)。

四:伤仲永本文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意在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事列,来说明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提醒人们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学习。

上海_初三语文古文文学常识、中心整理

上海_初三语文古文文学常识、中心整理
9、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齐策》根据战国史实而编辑的国别体史书。
刘向:西汉史学家。
本文讲述了邹忌没有接受别人的赞誉之词,有自知之明,能冷静思考,从中悟出深刻道理,劝谏齐王不要在赞美中陶醉,只有广开言路,虚心接受批评和建议,并积极改正,才能修明政治。齐王采纳了这一建议,果然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
13、《陋室铭》1、论辩过程充满ຫໍສະໝຸດ 曲折和波澜,于情节发展转换上饶有趣味
2、生动的比喻、巧妙的辩术
曹刿论战
《左转》我国有名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叙述春秋时期各国重要史实。
左丘明:相传是鲁国史官。
本文记叙了曹刿向鲁庄公献策,并在长勺之战中帮助鲁庄公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终于使弱鲁战胜了强齐的史实,阐明了要取信于民及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托物言志,以莲喻人。
将莲花与菊花的“隐逸”和牡丹的“富贵”做比较,点明作者对君子的向往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伤仲永
《临川先生文集》
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积极推进古文运动,强调文须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之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意在以方仲永的事例,揭示出其智能每况愈下是“不使学”,忽视后天教育的必然结果,作者在为方仲永惋惜的同时,也提醒人们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的学习。
1、曹刿论战
《左传》我国有名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叙述春秋时期各国重要史实。
左丘明:相传是鲁国史官。
本文记叙了曹刿向鲁庄公献策,并在长勺之战中帮助鲁庄公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终于使弱鲁战胜了强齐的史实,阐明了要取信于民及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5、公输
《墨子公输》,墨家的经典著作
墨子:名翟,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家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

上海中考文言文150个实词与6个虚词精确表格版

上海中考文言文150个实词与6个虚词精确表格版

上海中考文言文150个实词与6个虚词精确表格版上海中考文言文150个实词与6个虚词解释汇编序号例词词义例句序号例词词义例句1比①靠近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9当③判罪失期当斩②比较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④应当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③等到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⑤面对着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2鄙①边远的地方蜀之鄙有二僧⑥(dàng)当作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②目光短浅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0道①道路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3兵①武器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②道理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②军队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③道义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③士兵行收兵④谈论故今具道所以4病①生病未果,寻病终。

⑤说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②困苦不堪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11得①得到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③弊端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②能够虽鸡狗不得宁焉④羞辱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2定①安定参差并作,喧繁满室,食顷始定5察①明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②平定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②识别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13伐①砍伐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6彻穿透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②征伐十年春,齐师伐我7乘①坐车公与之乘。

③刺杀拢龙伐蛟,登龟狩麟②趁着引申为“冒着”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14犯①侵害并皆暴犯百姓③量词(shèn g)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②冒着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8从①跟从战则请从15方①方形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②顺从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②方圆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9当①在……时候(地方)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③地方北方有侮臣,愿藉子杀之。

②占着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④方法多方以捕之,弗获16负①背至于负者歌于途②辜负师略授小技,此来25还①返回便要还家,设酒为不负也杀鸡作食17赋①赋税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②归还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②征收岁赋其二26会①聚会迁客骚人,多会于此,③一种文体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②会面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18更交换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26会③恰巧(遇到)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19故①旧、原来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7惠给人以好处小惠未徧,民弗从也②原因,缘故既克,公问其故28及①赶得上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③故意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②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④所以故克之③等到……时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20顾①回头看庄子持竿不顾④比得上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②看王顾左右而言他29极①尽头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21观①观赏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②直达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②考察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30计①计算通计一舟,为人五③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②盘算虎因喜,计之曰:也“技止此耳!”22归①归来一屠晚归,担中肉尽③谋划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②归还而其归书也必速④计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③归属、归依噫!微斯人,吾谁与归?31济有利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23好喜欢余幼好书,家贫难致32加虚夸,以少报多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24号①呼啸阴风怒号,浊浪排空33假①借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②大声哭号呼而转徙,饿渴而顿踣②假,与“真”相对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③命令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34间①中间以为神,蔽林间窥之④别号故自号曰“醉翁”也②间隔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⑤称号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③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④秘密的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35简挑选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44聚征集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36见①看见斗折蛇行,明灭可见45遽①急速是方啮也,而遽死耶?②拜见曹刿请见②就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③表示被动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46决①解决舍问,其奚决焉?④通“现”出现读书千遍,其义自见②判定孔子不能决也⑤对我……冀君实或见恕也③一定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37竭①竭尽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47类①类推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上海中考《考试手册》中规定的150文言实词(150词)【精校版】

上海中考《考试手册》中规定的150文言实词(150词)【精校版】

⑤以及,和,与
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八上)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出师表(九下)
①尽头,极点,穷尽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岳阳楼记(九上)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登泰山记(九下)
30 极 ②到极点
感极而悲者矣
岳阳楼记(九上)
(直达)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岳阳楼记(九上)
③很,非常
黠鼠赋(八下)(非考试篇
第 5 页 共 40 页
目)
(这里指起义)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陈涉世家(九下)
①古水名,济水
阴谷皆入济
登泰山记(九下)
32 济 ②有利,有益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八上)
增加 33 加
(虚夸,以少报多)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自,由
从小丘向西百二十步
小石潭记(七上)
乃大惊,问所从来
桃花源记(九下)
①在(某时、某处)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卖油翁(七上)
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九下)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
陈涉世家(九下)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登泰山记(九下)
②占着,挡着
9

③对着,面对
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颓然乎其间者 奉命于危难之间
醉翁亭记(九上) 出师表(九下)
③间或,偶尔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邹忌讽齐王纳谏(七下)
④暗地里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九下)

上海初中中考语文必考文言文

上海初中中考语文必考文言文

上海初中中考语文必考文言文
上海的初中中考语文必考文言文包括《红楼梦》、《西游记》等经典名著和一些古文诗词。

这些文言文作品涵盖了古代文化、历史故事、哲理思考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要求考生对古代汉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举例来说,《红楼梦》是一部古代长篇小说,描写了贾府的兴衰和贾宝玉与林黛玉等人的爱情故事。

这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文言文,要求考生能够理解文中深层意义和隐喻,并能够灵活运用文言文的表达方式。

《西游记》是一部古代神魔小说,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等师徒四人的西天取经之旅。

这部作品中也有很多文言文的内容,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其中的古代风俗、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同时能够运用文言文读懂故事情节。

此外,中考还会涉及一些古文诗词,如杜甫的《登高》、苏轼的《水调歌头》等。

这些诗词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古文的意义,并在理解基础上进行深入的解读和表达。

总之,上海初中中考语文必考文言文是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综合考察,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文言文的意义和表达方式,并能够对其进行深入的解析和思考。

对于考生来说,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原创]上海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整理

[原创]上海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整理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整理1、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①《陋室铭》选自《全唐文》2、周敦颐—北宋哲学家,字茂叔,号濂溪①《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3、晏婴—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字平仲;善于辞令①《橘逾淮为枳》选自《晏子春秋》4、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①《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②《答司马谏议书》选自《临川先生文集》5、刘义庆—南朝文学家,字季伯①《周处》选自《世说新语》(编撰)6、孟轲—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字子舆;被誉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儒家学派)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儒家学说之经典——仁政※②《王顾左右而言他》选自《孟子》③《孔孟论学》后两则选自《孟子》7、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①《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②《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8、魏学洢—明朝散文作家,字子敬①《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清张潮(编辑)※二、三段9、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①《黔之驴》选自《柳河东集》※②《小石潭记》(《永州八记》之一)选自《柳河东集》※③《捕蛇者说》选自《柳河东集》※第四段10、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①《黠鼠赋》选自《东坡全集》②《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11、蒲松龄—清代文学家,字留仙,号柳泉①《狼》选自《聊斋志异》—短篇文言小说集※12、墨翟—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①《公输》选自《墨子》—墨家学派之经典——非攻、兼爱13、庄周—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①《庄子钓于濮水》选自《庄子》—道家之经典14、左丘明—春秋时期史学家①《曹刿论战》选自《左传》—我国著名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可与其相提并论(司马光,宋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第三段15、刘向—西汉史学家(编订),字子政①《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我国著名国别体史书16、孔丘—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字仲尼;儒家学说创始人,被誉为“圣人”①《孔孟论学》前四则选自《论语》—儒家学说之经典※17、郑燮—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号板桥;扬州八怪之一①《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选自《板桥家书》18、袁枚—清代文学家,字子才,号简斋、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著有诗歌评论集《随园诗话》等①《黄生借书说》选自《小仓山房文集》19、刘开—清代散文家,字明东(方来),号孟涂;桐城派古文的重要作家①《问说》选自《孟涂文集》20、刘基—明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字伯温①《卖柑者言》选自《诚意伯文集》21、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号文正①《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22、司马迁—汉朝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①《陈涉世家》选自《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上海初三中考文言文背诵知识点整理

上海初三中考文言文背诵知识点整理

上海初三中考文言文背诵知识点整理文题文学常识主旨翻译赏析天时不如地利《孟子》由孟子及其弟子所著。

孟子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孟子被人们称为“亚圣”,在儒家仅次于孔子,孟子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提倡“仁政”,他主张"施仁政于民“,并宣称"民为贵,君为轻”。

他提出的“富贵不能淫,平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至今是人们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

有关成语孟母三迁孟母断织本文强调了战争中“人和”的作用,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主张施“仁政”以统一天下。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施行仁政,得到民心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施行暴政,失去民心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得道的君子有不战之时,若进行战争,则必定胜利。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不能凭借武器的锐利和盔甲的坚固来来建立威信。

1.本文在论证思路结构上,是层进关系。

“天时”“地利”“人和”逐层论述,不可颠倒。

2.本文突出特点是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并用。

不仅在“天时”、“地利”、“人和”之间比较,在“多助”、“寡助”之间也进行了比较。

3.大量运用排比句也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由于大量运用排比句,文章在气势上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摄人心魄。

橘逾淮为枳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晏子,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

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本文记叙了晏子凭机智善辩,维护了个人和祖国尊严的故事,表现了晏子的爱国,机智和善于辞令.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圣人是不可以随便戏弄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2.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楚王赐给晏子酒喝,喝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两个官吏捆着一个人来到楚王跟前3.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变得善于偷盗1.课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1-2节),写晏子使楚前夕,楚王与其左右策划侮辱晏子的办法。

第二部分(3-6 节),写晏子智挫楚王,使其自取其辱。

上海中考语文备考之课内知识重点与课外文言文备考

上海中考语文备考之课内知识重点与课外文言文备考

上海中考语文备考之课内知识重点与课外文言文备考根据考纲,重点分析了课内默写和课内文言文应重点复习的一些篇目;并对翻译和课外文言文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给予了指导,为你的中考助力!二模备考之课内知识备考重点及课外文言文备考根据考纲,重点分析了课内默写和课内文言文应重点复习的一些篇目;并对翻译和课外文言文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给予了指导,为你的中考助力!1、能默写规定范围内的文言诗文。

2、掌握150个文言实词的含义。

3、掌握“之、其、而、以、何、于”等虚词的常用意义和用法。

4、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5、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6、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7、能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8、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

根据考纲,重点分析了课内默写和课内文言文应重点复习的一些篇目;并对翻译和课外文言文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给予了指导,为你的中考助力!默写备考重点一、通过和去年的默写篇目对比,今年新增了10篇默写篇目(8首诗2首词): 六上:《观沧海》《迢迢牵牛星》六下:《钱塘湖春行》《雨晴》七下:《蝶恋花》《绝句》《题都城南庄》八上:《丑奴儿》九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九下:《竹枝词》既然是新增默写,想必会在即将到来的二模及中考中有所体现,所以,在教学中,应有所强调。

根据考纲,重点分析了课内默写和课内文言文应重点复习的一些篇目;并对翻译和课外文言文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给予了指导,为你的中考助力!二、今年默写篇目共有40篇(包括10篇新增), 其中文言文默写篇目共12篇:七上:《小石潭记》七下:《陋室铭》《爱莲说》《曹刿论战》八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孔孟论学》(前四则) 八下:《黔之驴》《狼》九上:《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九下:《桃花源记》《捕蛇者说》根据考纲,重点分析了课内默写和课内文言文应重点复习的一些篇目;并对翻译和课外文言文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给予了指导,为你的中考助力!近三年默写比例:09年中考10年中考11年中考诗歌3 2 3 词\曲1 2 1 文言文2 2 2根据考纲,重点分析了课内默写和课内文言文应重点复习的一些篇目;并对翻译和课外文言文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给予了指导,为你的中考助力!作为中考前演练的二模考,在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最贴近中考的。

沪教版 初三知识点整理 文言文部分

沪教版 初三知识点整理 文言文部分

文言文部分一、考点归纳:序号年份知识点(考点)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1 默写8 8 10 15 15 15 18 182 词解 4 4 4 4 4 4 0 03 诗歌词解0 0 0 0 0 0 2 2内容理解0 0 0 0 0 0 2 24课内文言文文学常识0 2 2 2 2 2 2 2翻译句子44 2 2 2 2 33内容理解4 2 2 3 3 3 3 35课外文言文词解2 4 4 4 4 4 4 4 翻译句子4 4 2 2 2 2 3 3 内容理 2 2 4 6 6 6 3 5解二、试题透视【试题汇总】1、默写★【10-1】l.浮云游子意,。

(《送友人》)2.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3.风萧声动。

,一夜鱼龙舞。

(《青玉案·元夕》)4. 黄山绿水,。

(《天净沙·秋》)5.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6.,百废俱兴。

(《岳阳楼记》)答案:l.落日故人情2.无边落木萧萧下3.玉壶光转4.白草红叶黄花5.皆若空游无所依6.政通人和【09-1】1.柴门闻犬吠,____。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2.____,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3.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

(《黄鹤楼》)4.醉里挑灯看剑,____。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5.吾视其辙乱,____,故逐之。

(《曹刿论战》)6.____,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答案:1.风雪夜归人 2.山光悦鸟性 3.白云千载空悠悠 4.梦回吹角连营 5.望其旗靡 6.野芳发而幽香【08-1】(1)老骥伏枥,。

(《步出夏门行》)(2),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3)可怜身上衣正单,。

(《卖炭翁》)(4)敏而好学,,是以谓之文也。

(《孔孟论学》)(5)《桃花源记》中交代源中人来到桃花源原因的句子是:“”。

答案:⑴志在千里⑵出师未捷身先死⑶心忧炭贱愿天寒⑷不耻下问⑸自云先世避秦时乱【07-1】(1)向来枉费推移力,____(2)____,壮心不已。

上海中考文言150实词【精校版】.

上海中考文言150实词【精校版】.

④犯过失,犯错
人恒过,然后能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八上)
⑤过于,过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小石潭记(七上)
⑥超过,过了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陈太丘与友期(六上)(非
考试篇目)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黄生借书说(八上)
24 好 喜欢,爱好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孟论学(八上)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黔之驴(八下)
②盟会,宴会 27 会
又以钜鹿之战……垓下之会为最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八上)
③正好,恰巧
会宾客大宴
口技(林嗣环)(七上)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陈涉世家(九下)
①恩惠,(给人以)好处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28 惠
②同“慧”,聪明
甚矣,汝之不惠
曹刿论战(七下) 愚公移山(七上)
①赶得上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出师表(九下)
①尽头,极点,穷尽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岳阳楼记(九上)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登泰山记(九下)
30 极 ②到极点
感极而悲者矣
岳阳楼记(九上)
(直达)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岳阳楼记(九上)
③很,非常
初极狭,才通人
桃花源记(九下)
①计算,计量
通计一舟,为人五
核舟记(七上)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核舟记(七上)
实词简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例词 比 鄙

病 察 彻 乘 从
词义
例句
出处
①并列,靠近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②比较,相比

上海中考145个文言文实词详解

上海中考145个文言文实词详解

上海中考145个文言文实词详解01、比:①并列,靠近②及,等到(……的时候)02、鄙:①边疆,边远的地方②浅陋无知,见识短浅03、兵:①兵器,武器②军队③战争04、病:①生病②毛病③辱,耻辱05、乘:坐、架(车)06、持:①拿着,握着②掌握③保持④一只手从下托扶⑤控制,挟制⑥对立,对峙07、从:①跟从,跟随(求学于) ②听从,顺从③采取某一种办法④自,由08、达:①通②豁达,心怀宽阔③表达,传达④得志,显贵⑤通行的,共同的09、当:①在(某时,某处) ②应当,应该③将要,就要④占着,挡着,阻挡⑤对着,面对⑥掌管,主持10、道:①路,途②道理,规律③道义④说,讲11、得:①得到,收获(看到,看见)(领会)(找到)②能够,可以③同“德”,感恩12、尔:①第二人称代词,你(们),你(们)的②指示代词,这,那③近④形容词或副词词尾⑤语气词,通“耳”,相当于“而已”13、伐:①砍伐②攻打,讨伐14、犯:①侵害,危害②触犯,违犯15、方:①方圆,周围②区域,地方③将,将要16、负:背,以背载物17、赋:一种文体18、更:①交替,轮换,更换②又,另,还③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19、苟:①苟且,不严肃②姑且,暂且③连词,如果,假设。

20、故:①过去,原来,照旧②原因,缘故③所以,因此④特意21、顾:①回头看,看,看见(环顾,四顾) ②拜访③还,反而22、观:①仔细看,看(观赏) ②景象23、归:①归来,返回②归还③归属,归依(归到一处)24、过:①经过②次,回,遍③过去,过后④过失,过错⑤犯过失,犯错⑥过分,过于⑦超过,过了25、好:喜欢,爱好26、号:①大叫,呼啸②称号,别号27、还:①返回②交还,归还28、会:①会合,聚会,集会②盟会,宴会③适逢,正好,恰巧29、惠:①恩惠,(给人以)好处②同“慧”,聪明30、及:①到,至②等到……时③比得上④以及,和,与31、极:①尽头,极点,穷尽②到极点(直达) ③很,非常32、计:①计算,计量②盘算,谋划,商议③计谋,诡计,策略33、济:有利,有益34、假:①假装,与“真”相对②借35、间:①中间②期间③间或,偶尔④夹杂,参与36、简:①挑选②选拔37、见:①看见,看到②拜见,谒见③表示“被动”,相当于“被”38、竭:尽,完(耗尽,消失) (全部用上)39、尽:①完,没有了(吃光) ②全部,都(毫无保留)40、进:①前进,与“退”相对②到朝廷,出来做官③进献,奉献41、居:①停留②居住,安居③处在,处于(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42、举:①举起,抬起②选拔,推荐43、具:①具备,具有②器具,用具③通“俱”,全部,详细地44、俱:①一起,在一起②全,都45、聚:集合,征集46、遽:①立即②就,竟47、决:①决断,判定②解决48、绝:①断②与世隔绝的③极,非常④停止,消失49、类:①类推,类比②类似,像50、临:①靠近②来到③面对,对着④正当,将要,就要51、虑:①考虑,打算②思虑,思想,心思③担心,顾虑52、论:①说②议论,谈论③评定,判定53、漫:随意,随便54、明:①明亮,光明(透亮)(普照,明媚) ②清楚,明白,明确③英明④次,下一个55、名:①名字,名称②命名,给……取名③名声,名望④有名,出名⑤说出,指出56、命:①命令,号令②任命,委派③教导,告诫④生命,性命⑤规律,法则57、难:①不容易,困难②灾难③反驳,驳诘,诘问58、平:①平坦②填平,铲平③平常,往常④公平,公正59、戚:①悲伤,忧愁②亲属(指族外)60、强:①强悍,强大②竭力,尽力(勉强,硬要) ③有余,略多61、窃:偷取62、请:①请求,请你(允许)我做(某事) ②请求,请你做某事63、穷:①生活困难②穷尽,完结(走到尽头,走完) ③极64、求:①寻找,寻求②探求,探索,追求,谋求,奢求③索取,要求,需求④乞求,请求65、取:①拿②索取(要回) ③获得,讨取(招致)(开辟)④选取,采用66、去:离开②失去,损失(花掉) ③去除,除掉④距,距离67、全:①完整,整个②保全68、任:①责任,职责②委任,任用③处理69、入:进入,与“出”相对(深入)(跳入)(注入)(进宫廷)(进入朝廷,在国内)70、若:①香草名,杜若。

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考试语文文言文文学常识一览表

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考试语文文言文文学常识一览表

动静结合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有机结合
本文是一篇带有神话色彩的寓 言故事 对比手法的运用
句式整齐,节奏感强 以爱字贯通,运用比喻的修辞 手法
语言精练简约,深入浅出
故事主要是通过对话表述出 来,准确类比,层层推理,五 个“不可谓”组成排比句,增 强了辩论的力量和气势 全文紧扣“论战”,运用对话 形式,逐层展开,阐明了曹刿 论战的过程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文章设喻说透彻,语言运用极 有特色。全文几乎都是运用三 层递进的排比句来叙述的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
对比方法,正反两面阐明事理 选用典型事例做例证,兼用对 比论证的方法,具有很强的说 服力
形象化语言,简笔正面描写, 繁笔侧面描写 精炼语言,传神描写
先叙事,继写景,后议论 积水空明比喻月色,藻荇比喻 松柏之影。借景抒情的技巧
构思立意出奇制胜,情景交 融,对比,对偶
多用判断句,层次分明,回环 往复的韵律 用人物自己的语言对话和对他 们的神态行动细致描写,使人 物形象鲜明

留仙
柳泉
文学家

子瞻
文学家、 书画家、 东坡居士 唐宋八大 家

希文
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或 悲或喜 政治家、 谥号文正 借为重修岳阳楼作记的机会写景抒 文学家 情,表明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秦末农民起义是秦王暴虐统治的必 史学家文 然结果。赞扬了陈胜吴广反抗精神 学家思想 和政治才能,反映农民起义军的雄 家 伟力量和浩大声势 出师伐魏临行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 章。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广开 政治家军 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 事家 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达报答先 帝知遇之恩的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 心 虚构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反映 人民厌恶战争的态度和追求和平生 五柳先生 田园诗人 活的愿望 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对蒋氏三代宁可冒死捕蛇而不愿受 苛政暴敛之害的描写,深刻揭露了 封建社会横征暴敛的残酷,反映了 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 本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 本文通过描写泰山的壮丽景色,抒 发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上海中考30篇文言文文学常识和主旨

上海中考30篇文言文文学常识和主旨

唐宋八大家: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欧阳修、韩愈、柳宗元
《左传》: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曹刿论战》)
《战国策》:国别体史书。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陈涉世家》)
记: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个观点。

说:可以发表议论,可以记事,议论、记事都是为了说明道理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表: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文体。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时期,“至圣”。

《论语》
孟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战国时期,“亚圣”。

主张“仁政”。

《孟子》
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战国之际,主张“兼爱”、“非攻”。

《墨子》
列子: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战国时期。

《列子》
李白:“诗仙
杜甫:“诗圣”
王维:“诗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题文学常识主旨翻译赏析天时不如地利《孟子》由孟子及其弟子所著。

孟子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孟子被人们称为“亚圣”,在儒家仅次于孔子,孟子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提倡“仁政”,他主张"施仁政于民“,并宣称"民为贵,君为轻”。

他提出的“富贵不能淫,平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至今是人们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

有关成语孟母三迁孟母断织本文强调了战争中“人和”的作用,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主张施“仁政”以统一天下。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施行仁政,得到民心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施行暴政,失去民心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得道的君子有不战之时,若进行战争,则必定胜利。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不能凭借武器的锐利和盔甲的坚固来来建立威信。

1.本文在论证思路结构上,是层进关系。

“天时”“地利”“人和”逐层论述,不可颠倒。

2.本文突出特点是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并用。

不仅在“天时”、“地利”、“人和”之间比较,在“多助”、“寡助”之间也进行了比较。

3.大量运用排比句也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由于大量运用排比句,文章在气势上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摄人心魄。

橘逾淮为枳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晏子,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

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本文记叙了晏子凭机智善辩,维护了个人和祖国尊严的故事,表现了晏子的爱国,机智和善于辞令.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圣人是不可以随便戏弄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2.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楚王赐给晏子酒喝,喝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两个官吏捆着一个人来到楚王跟前3.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变得善于偷盗1.课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1-2节),写晏子使楚前夕,楚王与其左右策划侮辱晏子的办法。

第二部分(3-6节),写晏子智挫楚王,使其自取其辱。

2.课文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

楚王表面上夸晏子为“习辞者”,却敢“辱之”,这充分表明他目空一切,不把晏子放在眼里。

晏自面对楚王的阴谋,将计就计,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为比喻,以反问句“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指出是楚国的“水土”使民善盗。

本文描写了楚王的平庸愚昧是为了衬托晏子的机智善辩。

伤仲永文学常识: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是一篇随笔,叙事部分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然后进行议论,揭示道理。

本文叙事先扬后抑。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提醒人们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地学习。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仲永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强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2、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3.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并且在诗(后)题上了自己的名字,他的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宗族作为主旨。

本文叙述了方仲永从5岁到20岁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意在以方仲永为反面事例,来说明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段写他幼年时显露才能,第二段写她后来的变化和结局,最后写他才能消失殆尽,成为普通人。

周处选自《世说新语》刘义庆编撰人是可以改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1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陆云说:“古人很看重‘哪怕是早晨听闻了圣贤之道,即使晚上死了也不算虚度此生’这句话,况且你的前途还有希望。

2.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斩杀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

3.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如果有了志向)又何必担忧美好的名声不能传扬呢?”本文写的是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

文章选用寻访二陆和杀虎斩蛟的两个事例,鲜明的展示了周处的知错就改和胸怀侠气的个性特点小石潭记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写下《永州八记》全文按作者的游踪来写: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离开小潭。

发现小潭—“心乐之”,观鱼时—“似与游者相乐”,观鱼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作者借山水求解脱又最终无法解脱的痛苦。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一样蜿蜒前行,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

3.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文章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和小石潭的概貌。

由小丘到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既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同时也充满了探奇的情趣。

第二段写潭中游鱼“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写鱼的静态,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再转为动态描写,“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潭中游鱼动静相宜。

“似与游者相乐”,游鱼的怡然自得,给作者带来了一丝的欢乐。

第三段写了小石潭曲折的岸势。

第四段写潭的气氛和作者的感受。

第五段交代同游者。

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

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通过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入葫芦的故事,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的道理.1.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2.尔安敢轻吾射!”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3.以我酌油知之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懂得这个道理.4.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头赞许1.文中主要讲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两件事2.人物性格:陈尧咨自以为是,骄傲自满;卖油翁不卑不亢、谦虚.核舟记选自清朝张潮编著的《虞初新志》一书作者是明朝嘉善人魏学洢《核舟记》是一篇写一件精美的工艺品的说明文,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再现了雕刻者高超的技艺,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著成就.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2.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打开窗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3.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那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

1.第一层(第2至第4段)介绍舟的正面,这是显示雕刻家巧妙构思和精湛技艺的主要部分。

又可分为三小层:第一小层(第2段)先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即船舱。

第二小层(第3段)介绍船头部分,写舟上游览者——苏轼、黄鲁直和佛印的外貌和神情。

第三小层(第4段)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的表情和动作。

两个舟子的神情也“不属”:一个“若啸呼状”,很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是很专注的样子。

更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也渲染了舟中轻松、愉悦的气氛,跟船头的情景互绍了题名和篆章,以“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再次显示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艺。

最后总括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用以强调材料体积之小和雕刻的容量之大,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口技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林嗣环,清代顺治进士。

林嗣环,字铁崖,《口技》一文是他的《秋声诗自序》的一部分。

这篇自序是林嗣环为自己诗集《秋声序》作的序言,后被清朝人涨潮收入他编辑的笔记小说《虞初新志》中。

本文通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展现了我国口技艺术的魅力,赞扬了口技艺人高超的技艺。

1.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中间夹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而发出的爆裂声,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

3.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隐约听到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碗等器物倾斜翻倒的声音,妻子在梦中的咳嗽声。

1.全文线索清晰,层次分明。

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写演出前的准备状态,交代了口技艺人及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还有开演前肃静而紧张的气氛,为下文继续精彩表演作渲染和铺垫。

第二部分(第2~4段):写口技艺人精彩逼真的表演。

第二层(第3段),写表演一家人由醒复睡的情形,以及宾客的情绪由紧张到松弛的变化。

第三部分(第5段):写表演结束时的情景。

2.全文结构巧妙,描写“静—动—静—动—静”的变化,行文轻重有致,叙述波澜起伏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该作品的主要的体裁是:神话故事,也可以说是有启示的寓言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成语释义解释: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坚持不懈,不怕困难。

迎难而上,不退缩。

文章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事情,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道理。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不能铲除,又能把(这么多)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对比:1.以愚公和智叟相对比,显示与共的远见卓识,智叟的鼠目寸光2.以孀妻弱子跟智叟相对比,进一步表现了智叟的“固不可彻”3.衬托:以二山之大与愚公之老衬托愚公移山的坚毅和执着第一段:交代太行、王屋两山的面积(大)、高度(高)和地理位置。

第二段:写愚公决定移山并在家人、邻里的支持帮助下付诸行动。

第三段:写河曲智叟嘲笑并阻止愚公移山,愚公予以反驳并表达了对移山终能成功的信心。

(对比)以上三段依次写到的移山面临的困难:两山高大——愚公年迈——劳力缺乏——工具简陋——路途遥远——他人嘲笑。

第四段:愚公之举惊动山神,感动天帝,天帝派夸娥氏二子移走了两山。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

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文章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抒发了作者安贫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虽然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全文以“惟吾德馨”统领全文,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运用类比点明主旨。

以“山”“水”喻“室”,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道、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展现了不慕富贵。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住屋的人)品德高尚就能让它名声远扬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使两耳扰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