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全的中药炮制流程,建议收藏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操作方法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b252da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65.png)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操作方法中药炮制是将采集回来的中药材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使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药炮制的目的包括改变中药的性质、增强中药的疗效、降低中药的毒性和副作用、提高中药的稳定性等。
1.炒制:将药材放入干热的锅中炒熟。
炒制可以增加中药的稳定性,减少潮湿,病虫害易感性和致病菌的存活。
2.炙制:将药材放入干热的火上烘烤。
炙制可以增加中药的温热作用,提升药材的功效。
3.制曲:将各种中药材放在老糯米中拌匀,然后密封发酵。
制曲可以改变中药的性质,增强其药效。
4.酸炖:将中药材放入含有醋、酸性物质的热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酸炖可以减轻中药的毒性和副作用。
5.醋制:将中药材放入加了醋的热水中蒸煮一段时间。
醋制可以提高中药的溶解度,增强其药效。
6.焙制:将中药材放在火上烘烤一段时间。
焙制可以减轻中药的寒凉作用,增加其温热性。
7.泡制:将中药材用水浸泡一段时间。
泡制可以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增加中药的温和作用。
以上是常见的中药炮制方法及其操作步骤。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中药材可能需要不同的炮制方法,所以在进行中药炮制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药材特性和药性选择合适的方法。
此外,中药炮制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质量控制的问题。
包括选择优质的中药材、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卫生等。
这些因素都对中药的质量和疗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之,中药炮制是提高中药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合理选择炮制技术,能够使中药的药效得到充分发挥,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帮助。
第四章中药的炮制
![第四章中药的炮制](https://img.taocdn.com/s3/m/3dd2882d52ea551810a687f5.png)
4、 提高疗效。如:延胡(元胡、玄胡、 延胡索),含延胡索 生物碱。 炮制:延胡 + 6%醋酸(食用醋)炮制, 润12--24小时 蒸4小时。 生物碱 + 酸 醋酸盐,溶解度升 高。 (现代理解) 利用酸入肝,疏肝止痛增强。 (古代理 解) 5、 矫味矫臭。 6、 便于调配、制剂。
(一)修治与饮片切制
如:巴豆(巴豆油醇、巴豆油酸,致癌,刺激胃肠);
风化成霜 如西瓜霜 5、 粬法(发酵法 )
三、炮制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1、生物碱类:有效性:醋制 醋酸盐 溶解度 升高,疗效高利用酸入肝,疏肝止痛作用增强。 2、 甙类:黄酮甙、蒽醌甙、香豆素甙、皂甙、强心 甙、氰甙 (1) 有效性:防止水解。烫、煮 如;黄芩(黄芩甙) 北方:热水烫 南方;冷水浸 黄芩甙 酶 产生糖醛酸 + 黄芩甙元 氧化 绿色 水解 以蒸最好,能杀酶。 (2) 安全性:如皂甙:口服,刺激胃,食道黏膜, 引起轻度恶心,呼吸道分泌增多,稀释痰液而咳出。 蜜 炙 :扶正驱邪 蒽醌甙:口服,刺激肠管,引起肠蠕动加强,致泻。
3、 挥发油:(1)安全性: ①炒法,破坏部分挥油。 ②煨法,破坏部分挥油。 ③米泔水洗,去除乳化部分挥发油。 如米泔水洗苍术 (2)有效性:抢水洗 4、 有机酸:(1)安全性:降低毒副作用。 清炒、麦夫炒、米炒。 如:米炒斑蝥(含有有机酸酐) (2)有效性:醋蒸使有机酸游离,易
煎出。如醋蒸女贞子
5、 油脂:种子类药材
(1) 有效性:在炮制过程,保护油脂, 用时捣碎,防变质。 (2) 安全性:a、清炒 b、采取去油成霜,如巴豆
6、鞣质:有涩味
(1)炒:减少刺激
(2)煽:减少鞣质的含量。
(三) 火制法:用火加热处理药材。
1、炒 :去除副作用。 炒黄:表面微黄。 炒焦:表面焦黄色。 炒炭:表面焦黑色。
比较全的中药炮制流程,建议收藏
![比较全的中药炮制流程,建议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7b78f1e2941ea76e58fa049e.png)
中药材净选过程工艺流程图质量控制要点:1、挑选整理:除去杂质、非入药部位和变质失效者。
2、挑选整理方法:拣选、风选、筛选、剪、切、刮削、剔除、刷、搽、碾串等方法。
3、各类药材采取的方法:根及根茎类:拣选、剪、切、刮、剔除、刷等方法;种子果实类:风选、筛选、碾串等方法;全草类:拣选、剪等方法;花叶类:拣选、剪、切等方法;皮类(茎皮及根皮):拣选、剪、切、剔除、搽、刷等方法;藤(茎)木类:切、刮、剪等方法;树脂类:拣选、剔除、刮等方法;菌藻类:拣选、刷、刮等方法;动物类:剪、切、刮、搽、刷等方法;矿物类:剔除、刮、搽碾、串等方法4、洗药:洗涤至无泥沙、无其它杂质为止5、质量要求:经挑选整理后的药材必须分档加工,无伪品,无虫蛀、霉变、走油变色,无杂质。
质量指标:1、根、根茎、藤木、叶、花、皮类,泥砂和非药用部位等杂质不得超过2%。
2、果实、种子类,泥砂和非药用部位等杂质不得超过3%。
3、全草类,不允许有非药用部位,泥砂等杂质不得超过3%。
4、动物类,附着物、腐肉和非药用部位等杂质不得超过2%,5、矿物类,夹石、非药用部位等杂质不得超过2%,6、菌藻类,杂质不得超过3%。
7、树脂类,杂质不得超过3%。
8、需去毛、刺的药材,其未去净茸毛和硬刺的药材不得超过1%。
检查方法:取定量样品,过二号或三号筛筛净灰屑,拣出非药用部位等杂质,合并称重计算。
中药材软化(水处理)过程生产工艺流程图质量控制要点:1、分档:中药材在水处理过程中,应按大小、粗细、软硬程度等分别处理,注意掌握气温、水量、时间等条件。
除必须浸泡者外,一般都应坚持“少泡对润”、“药透汁尽”的原则。
2、水处理方法:喷淋、淘洗、浸泡、漂洗、润渍等方法。
根及根茎类:质地较硬的根及根茎类药材多采用淘洗、浸泡、漂洗等方法;质地软的根及根茎类药材多采用喷淋、润渍等方法;种子果实类:喷淋、淘洗等方法;全草类:喷淋、淘洗等方法;叶类:喷淋、淘洗等方法;皮类(茎皮及根皮):喷淋、淘洗等方法;藤(茎)木类:浸泡、漂洗、润渍等方法;菌藻类:喷淋、略漂洗等方法,冬虫夏草不宜用液体处理;动物类:漂洗、浸泡、润渍等方法。
《中药学课件:中药炮制》
![《中药学课件:中药炮制》](https://img.taocdn.com/s3/m/f47a7fe1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c.png)
中药炮制是中药学的重要分支,炮制后的中药能改善其药性。下面,我们将 介绍几种不同的中药炮制方法。
蒸馏法
蒸馏炮制
将中药放进蒸馏器内,高温蒸馏从而提取中药有效 成分。
艾叶蒸馏制仙灵脾胃丸
用艾叶直接蒸馏使艾油挥发掉,提取出对脾胃有益 的成分。
参须蒸馏熬制参茸
将新鲜参须先去皮,蒸熟后,当场碾成细粉,加入 水中搅拌煮沸,使其中的有效成分提取。
天麻酒精浸膏
将天麻熬煮后,蒸馏出药材中的成分,用酒精进行 提取制成的膏状产品。
寄生法
绿藻酸钠制药
取绿色孢子,产生菌丝体吸取 其养分,采用方法复杂的提取 及分离技术制成绿藻酸钠制剂。
蛹虫草
蛹虫草寄生在蝴蝶的蛹体上, 寄生的过程中,穿透幼虫的表 皮并长出一根小菌丝,进入虫 体内部,与虫体组织侵入了快 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裂的生殖细胞,利用虫体 中的营养源及物质代谢机制进 行能量转移,最终成熟,在虫 体内部形成蛹虫草子实体。
蛤蚧蚊
蛤蚧蚊属于检疫性害虫,在一 些地区的森林内,搭建竹屋同 时放置吸引它们来的黄色荧光 灯。在嗜气性水螅蝽虫子体内 寄生出卡我的蛤蚧蚊幼虫,最 后形成蛤蚧蚊。
浸泡法
1
黄连清热口服液
将纯净水和黄连等多味中药材浸泡,用微量疏水溶剂浓缩,形成含有效成分的溶液。
2
蒎偏肝胆口服液
将蒎脑、没药以及物茱萸等多味中药材浸泡,用微量疏水溶剂浓缩,形成含有效成分的溶液。
3
前列肾养护口服液
将金针、血余炭等多味中药材浸泡,用微量疏水溶剂浓缩,形成含有效成分的溶液。
制粉法
红参制粉 桑叶制粉 枸杞制粉
淫羊藿蒸制淫羊煎
将淫羊藿实体蒸馏,使其提取过性激素类激动剂和 其他对性功能有益的成分。
中药饮片炮制方法
![中药饮片炮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0c1b7dc52ea551811a687b7.png)
中药加工炮制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有如下几类:1、炒制:将药物在锅内加热,不绝翻炒至一定要求的方法。
清炒:不加辅料,根据炒的时间和温度分为炒黄、炒焦、炒炭三种。
炒黄系用文火将药材炒至表面微黄或能嗅到药材固有的气味为度。
如杏仁、芡实、莲子、远志、枣仁等。
炒焦系将药材炒至表面焦褐色,如焦楂、焦神曲、焦白术、焦栀子等。
炒炭系用武火将药材表面炒至黑色,内部焦褐色时,喷淋清水,稍干即可出锅,倾于水湿的竹扁上,摊开,凉透方可包装。
如地榆炭、侧柏炭、杜仲炭、贯众炭等。
麸炒:先将锅加热,撒入一定量的麸皮(每kg药材用0.4kg左右),至冒烟时加入药材,不断翻炒,炒至药材表面微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即可。
如白术、山药、枳壳、三棱等。
土炒:用灶心土打碎,用量约为药材重的30%左右。
置锅内炒至轻松后,加入药材,不断翻炒至药材表面挂匀土色,取出,筛去土粉即可。
如白术、山药、白芍等。
米炒:将米倒入用水喷湿的锅内,加热使米贴附于锅底,俟冒烟时,倒入药材轻轻翻炒至药材变色,取出,筛去米粒即可。
用量约为药材重的40%左右。
如米炒沙参、丹参等。
2、烫制:将药材加热炒烫,温度比炒法高而受热均匀。
通常有三种:砂烫:将砂子置锅内炒热,再将砂堆扒一坑,放进打成大块的药材,埋起,稍后,进行翻炒,至药材表面鼓起或酥脆为度,拣出药材或入醋中淬过,晾凉即可。
如龟板、鳖甲、山甲、刺猬皮、狗脊、毛姜、马钱子等。
蛤粉烫:取蛤粉依砂烫法,烫至鼓起即可。
如阿胶、鱼鳔等。
蒲黄烫:取蒲黄依砂烫法,烫至鼓起即可。
如阿胶珠。
3、煅制:将药材用火煅烧,通常分两种:直火煅:将药材放在木炭或焦炭无烟炉上煅红透,取出即可。
如龙骨、龙齿、贝壳类、金石类等。
闷煅:将药材置锅内,再覆一锅,接合处用黄泥封固,上压重物,在上面锅底粘一白纸,加热煅至白纸呈焦黄色为度。
如生地炭、灯芯炭、棕炭、血余炭等。
4、煨制:将药材用湿面粉包裹,在炒热的滑石粉锅内煨至表面焦黄为度。
或用湿纸层层包裹药材,加热除去部分油分。
中药炮制方式
![中药炮制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fc6486ee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bb.png)
中药炮制方式中药炮制呀,那可真是门有趣又讲究的学问呢。
一、炒法炒法是比较常见的炮制方式哦。
就像炒菜似的,不过炒中药可没那么简单。
有清炒,啥叫清炒呢?就是直接把药材放在锅里炒,不加别的东西。
比如说炒麦芽,把麦芽放到锅里,小火慢慢炒,炒到麦芽颜色变深,有那种淡淡的焦香味出来。
这时候麦芽就从原来的样子变得更适合入药啦。
还有加辅料炒的呢,像麸炒。
把麦麸放到锅里炒热,再把要炮制的药材放进去一起炒。
比如说麸炒白术,白术经过这么一炒啊,就变得更温和了,对脾胃的作用也更好了。
二、炙法炙法就更有意思啦。
它是把药材和液体辅料一起炒的方法。
比如说蜜炙,把蜂蜜和药材一起炒。
像蜜炙甘草,蜂蜜可是个好东西呀,甜甜的。
甘草本来就有调和药性的作用,和蜂蜜这么一结合,不仅口感上变得甜甜的,药性也变得更加滋润了,对润肺止咳之类的功效就更棒了。
还有酒炙,把酒和药材一起炒。
酒可是很有劲儿的呢,能让药材的药性更往上走。
像酒炙大黄,大黄本来是泻下很厉害的药,经过酒炙之后,它的泻下作用就没那么猛了,还能更好地清上焦的热呢。
三、煮法煮法就像是给药材泡澡一样。
把药材放在水里煮,有时候还会加上别的东西一起煮。
比如醋煮芫花,芫花有毒性,经过醋煮之后呢,它的毒性就会降低很多,这样在入药的时候就更安全了。
而且煮的时间长短也很有讲究呢,煮短了可能达不到效果,煮长了又怕把药材的药性给煮没了。
就像煮饺子似的,得掌握好火候和时间。
四、蒸法蒸法呀,就是把药材放在蒸笼里蒸。
像蒸地黄,地黄本来是生的,经过蒸制之后,就变成熟地黄啦。
这熟地黄的颜色变得黑黑的,口感也变得软糯糯的,药性和生地黄可就大不一样喽。
生地黄清热凉血,熟地黄就主要是滋阴补血啦。
而且蒸的次数有时候也有讲究,有的药材要蒸一次,有的可能要蒸好几次呢。
五、煅法煅法可就比较“粗暴”啦。
有直接煅的,就是把药材直接放在火里烧。
像煅石膏,石膏经过煅烧之后,就变得松松的,脆脆的,它的收敛作用就更强了。
还有间接煅的,就是把药材放在容器里,然后再用别的东西把容器加热,让药材在容器里慢慢被煅烧。
中药炮制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中药炮制的基本步骤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896aa7e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3c.png)
中药炮制的基本步骤是什么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炮制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药效,也对临床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有着重要影响。
那么,中药炮制的基本步骤都有哪些呢?首先是净制。
这是中药炮制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去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以保证药材的纯净度。
比如,根类药材往往带有泥沙、须根等,需要通过洗净、刮去外皮、剪去残根等操作来净制;果实种子类药材可能会夹杂着果柄、果壳、瘪粒等,要进行筛选、风选、水选等方法去除杂质。
接下来是切制。
经过净制后的药材,很多需要切成一定的规格,便于后续的炮制和调配。
切制的方法有切片、切段、切块、切丝等。
切制时要根据药材的质地和性质,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切制方法。
质地坚硬的药材,如槟榔、白芍等,可能需要先用水浸泡使其软化后再切;而一些富含水分的药材,如鲜芦根、鲜石斛等,则要趁鲜切成片或段,以防止其变质。
然后是炒制。
这是中药炮制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方法。
炒制又分为清炒和加辅料炒。
清炒就是将药材直接放入锅中加热翻炒,根据火候的不同,有炒黄、炒焦、炒炭之分。
炒黄是将药材炒至表面微黄或能嗅到药材固有香气,比如炒决明子、炒牛蒡子;炒焦是将药材炒至表面焦褐色,内部颜色加深,比如焦山楂、焦神曲;炒炭则是将药材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呈焦褐色,比如地榆炭、槐花炭。
加辅料炒是在炒制过程中加入一定的辅料,如麸炒、米炒、土炒等。
麸炒是将药材与麦麸一起炒制,如麸炒白术、麸炒枳壳,麦麸能缓和药物的燥性;米炒是将药材与米一起炒制,如米炒斑蝥,米能降低药物的毒性;土炒是将药材与灶心土一起炒制,如土炒白术,灶心土能增强药物的补脾止泻作用。
再就是炙法。
炙法是将药材与液体辅料共同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材内部的炮制方法。
常用的液体辅料有酒、醋、蜜、盐水等。
酒炙能增强药材的活血通络作用,如酒大黄、酒当归;醋炙能增强药材的疏肝止痛作用,如醋柴胡、醋延胡索;蜜炙能增强药材的润肺止咳作用,如蜜炙麻黄、蜜炙枇杷叶;盐水炙能增强药材的入肾经作用,如盐杜仲、盐黄柏。
中药材炮制工操作
![中药材炮制工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e4a63d5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61.png)
中药材炮制工操作中药材的炮制工作是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通过炮制处理,改变药材的性质和化学成分,使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下面将对中药材炮制工操作进行详细介绍。
中药材的炮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清洗、浸泡、炖煮、晾晒和炒制等。
首先是清洗。
清洗是将中药材表面的杂质和泥沙去除,常用的清洗方法有水洗、刷洗和浸泡等。
清洗时应避免用酒精等有害物质进行清洗,以免影响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在清洗后,需要将中药材进行浸泡。
浸泡是为了提高中药材的溶解度和提取率。
浸泡的时间一般根据中药材的特性和所需成分来确定,有的需要几小时,有的需要几天。
在浸泡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以加快药材成分的溶解和均匀分布。
接下来是炖煮。
炖煮是将浸泡后的中药材加入足够的水,通过煮沸和慢炖的方式,将其煮制成煎剂。
炖煮的时间和火候需要根据中药材的性质和制剂的要求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煮沸后需要转小火慢炖一段时间,以充分提取中药材的有效成分。
然后是晾晒。
晾晒是将煎煮后的中药材进行晾晒,使其水分蒸发,达到干燥的效果。
晾晒的时间和环境需要根据中药材的性质和需求来确定,一般在通风良好、光照充足的地方进行晾晒。
晾晒后的中药材质地应干燥、香气浓郁。
最后是炒制。
炒制是将晾晒后的中药材经过炒制处理,以改变其性质和化学成分。
炒制的时间和火候需要根据中药材的特性和需要来确定,一般需要不断翻炒,控制好火候,避免中药材炒糊或过火。
炒制后的中药材应具有特殊的气味和外观特征。
总结来说,中药材炮制工作是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清洗、浸泡、炖煮、晾晒和炒制等操作,可以改变中药材的性质和化学成分,使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药材的炮制过程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经验,以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和疗效。
中药炮制方法
![中药炮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33b3a82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6b.png)
中药炮制方法
中药炮制是中医药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中药炮制方法包括了药材的加工处理、制剂的炮制等多个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药炮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药材的加工处理是中药炮制的第一步。
药材的加工处理包括清洗、晒干、研磨等步骤。
清洗是指将采集到的药材进行清洗,去除泥土、杂质等杂物;晒干是指将清洗干净的药材晾晒至半干状态,以便后续的加工处理;研磨是将晒干的药材进行研磨,使其成为粉末状,以便后续的炮制。
其次,制剂的炮制是中药炮制的重要环节。
制剂的炮制包括了煎煮、炒制、煅
炼等多种方法。
煎煮是指将药材加工成的药粉与水一起煮沸,使药性溶于水中,以便后续服用;炒制是指将药材放入锅中炒熟,使其药性发挥出来;煅炼是指将药材放入炉中进行煅炼,使其成为制成药物。
在进行中药炮制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要选择优质的药材,
保证炮制出的中药质量优良;其次,要掌握好炮制的时间和火候,不同的药材和制剂需要不同的炮制时间和火候;最后,要注意炮制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保证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中药炮制是中医药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中药的疗效
和安全性。
在进行中药炮制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好药材的加工处理和制剂的炮制方法,同时注意一些事项,保证炮制出的中药质量优良,安全有效。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00种中药炮制操作规程(2010年修订本)
![100种中药炮制操作规程(2010年修订本)](https://img.taocdn.com/s3/m/6d2a7b4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7.png)
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技术标准中药炮制操作规程修订人修订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生效日期年月日颁发部门:生产部分发部门:生产部、质量部、固体制剂车间、前处理提取车间.中药炮制操作规程目录艾叶炮制规程 SMP-PMP03902 白扁豆炮制规程 SMP-PMP04002 白矾炮制规程 SMP-PMP04102 白芍炮制规程 SMP-PMP04202 白术炮制规程 SMP-PMP04302 白英炮制规程 SMP-PMP04402 白芷炮制规程 SMP-PMP04502 板蓝根炮制规程 SMP-PMP04602 冰片炮制规程 SMP-PMP04702 薄荷脑炮制规程 SMP-PMP04802 薄荷素油炮制规程 SMP-PMP04902 苍耳子炮制规程 SMP-PMP05002 蟾酥炮制规程 SMP-PMP05102 川芎炮制规程 SMP-PMP05202 穿心莲炮制规程 SMP-PMP05302 大黄检炮制规程 SMP-PMP05402 大枣炮制规程 SMP-PMP05502 丹参炮制规程 SMP-PMP05602 淡豆豉炮制规程 SMP-PMP05702 淡竹叶炮制规程 SMP-PMP05802 当归炮制规程 SMP-PMP05902 党参炮制规程 SMP-PMP06002 地肤子炮制规程 SMP-PMP06102 番泻叶炮制规程 SMP-PMP06202 茯苓炮制规程 SMP-PMP06302 干姜炮制规程 SMP-PMP06402 甘草炮制规程 SMP-PMP06502 瓜蒌炮制规程 SMP-PMP06602何首乌炮制规程 SMP-PMP06802 红花炮制规程 SMP-PMP06902 虎杖炮制规程 SMP-PMP07002 黄芩炮制规程 SMP-PMP07102 金银花炮制规程 SMP-PMP07202 荆芥炮制规程 SMP-PMP07302 桔梗炮制规程 SMP-PMP07402 苦杏仁炮制规程 SMP-PMP07502 连翘炮制规程 SMP-PMP07602 莲子炮制规程 SMP-PMP07702 芦根炮制规程 SMP-PMP07802 麻黄炮制规程 SMP-PMP07902 麦冬炮制规程 SMP-PMP08002 木香炮制规程 SMP-PMP08102 牛蒡子炮制规程 SMP-PMP08202 青黛炮制规程 SMP-PMP08302 人参炮制规程 SMP-PMP08402 肉苁蓉炮制规程 SMP-PMP08502 肉桂炮制规程 SMP-PMP08602 三七炮制规程 SMP-PMP08702 沙苑子炮制规程 SMP-PMP08802 砂仁炮制规程 SMP-PMP08902 山药炮制规程 SMP-PMP09002 石膏炮制规程 SMP-PMP09102 石榴皮炮制规程 SMP-PMP09202 天花粉炮制规程 SMP-PMP09302 吴茱萸炮制规程 SMP-PMP09402 五倍子炮制规程 SMP-PMP09502 五味子炮制规程 SMP-PMP09602香附炮制规程 SMP-PMP09802 雄黄炮制规程 SMP-PMP09902 益母草炮制规程 SMP-PMP10002 薏苡仁炮制规程 SMP-PMP10102 茵陈炮制规程 SMP-PMP10202 延胡索炮制规程 SMP-PMP10302 远志炮制规程 SMP-PMP10402 珍珠母炮制规程 SMP-PMP10502 红芪炮制规程 SMP-PMP14401 泽泻炮制规程 SMP-PMP14501 栀子制规程 SMP-PMP14601 地黄炮制规程 SMP-PMP14701 熟地黄炮制规程 SMP-PMP14801 山楂炮制规程 SMP-PMP14901 重楼炮制规程 SMP-PMP15001 地龙炮制规程 SMP-PMP15101 大青叶炮制规程 SMP-PMP15201 川贝母炮制规程 SMP-PMP15301 柴胡炮制规程 SMP-PMP15401 陈皮油炮制规程 SMP-PMP15501 莱菔子炮制规程 SMP-PMP15601 牡丹皮炮制规程 SMP-PMP15701 玄参炮制规程 SMP-PMP15801 知母炮制规程 SMP-PMP15901 紫花地丁炮制规程 SMP-PMP16001 龙胆炮制规程 SMP-PMP16101 白薇炮制规程 SMP-PMP16201 黄芪炮制规程 SMP-PMP16301 紫苏叶炮制规程 SMP-PMP16401 紫菀炮制规程 SMP-PMP16501 半夏炮制规程 SMP-PMP16601 山茱萸炮制规程 SMP-PMP16701薄荷炮制规程 SMP-PMP16801 续断炮制规程 SMP-PMP16901 制川乌炮制规程 SMP-PMP17001 三棱炮制规程 SMP-PMP17101 郁金炮制规程 SMP-PMP17201 五灵脂炮制规程 SMP-PMP17300 莪术炮制规程 SMP-PMP17401 青皮炮制规程 SMP-PMP17501 蒲黄炮制规程 SMP-PMP17601 防风炮制规程 SMP-PMP17701 乌药炮制规程 SMP-PMP17801 枳壳炮制规程 SMP-PMP17901 山银花炮制规程 SMP-PMP18100 清半夏炮制规程 SMP-PMP18200目的:制定艾叶炮制规程,达到净化药材的目的。
中药炮制的步骤
![中药炮制的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d9d1fd05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b8.png)
中药炮制的步骤
中药炮制主要包含净制、切制、炮炙三道工序。
1.净制:包括挑选、筛选、剪切等步骤,目的是清洁药物,软化药物,调整药性。
具体来说,应选
取规定的药用部位,去除非药用部位和混杂在药材中的泥土、砂石、异物,以达到清洁药物的目的。
大小不等的药材应筛选分开,以便分别进行炮制加工。
同时,要将药物切成片、段、丝、块等各种形状,以便于药物有效成分的发挥和药物的调剂使用。
2.切制:主要是将净制后的药材进行进一步切制,包括切、镑、劈、锯、敲等,以便于干燥和炮
炙。
3.炮炙:这是中药炮制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根据加热的温度、时间和方法的不同,
炮炙可分为炒、炙、煅、煨四种制法。
炒是将药物置锅中不断翻动,以便于粉碎加工,并具有缓和药性的作用。
炙是用液体辅料拌炒药物,能改变药性,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
煅是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药物易于粉碎,充分发挥疗效。
煨是用湿面粉或湿纸包裹药物,置热火炭中加热的方法,可减少烈性和副作用。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炮制方法,如水飞、制霜等。
水飞是将药物经水浸泡、漂洗后,再经研磨成极细的粉末的方法,主要用于矿物类药材的加工。
制霜是将含有脂肪油类的药材压榨去油或加热去油的方法,主要为了消除药材中过量的油脂,提高药材的疗效和安全性。
以上就是中药炮制的步骤,每一步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要求,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
中药炮制方法和流程
![中药炮制方法和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0a0972e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2.png)
中药炮制方法和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材炮炙流程
![中药材炮炙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d334be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b.png)
中药材炮炙流程一、净制。
净制啊,就像是给中药材来个大扫除。
比如说有些药材采回来,上面沾着泥土呀,还有些小枯枝烂叶啥的。
像人参,这可是个好东西,采的时候可能带着不少土呢。
那就得小心翼翼地把那些脏东西去掉,可不能把人参弄坏了。
还有像麻黄,它可能会有一些杂草混在里面,就得把杂草挑出来。
这个过程就像是给中药材洗个澡,让它们变得干干净净的,这是炮炙的第一步,很重要的哦。
如果药材不干净就进行后面的步骤,就好像穿着脏衣服做饭一样,做出来的东西肯定不好啦。
二、切制。
切制可有意思了。
有的药材很大个,像山药,那么长一根,不切一下可不好用。
就把它切成片或者切成段。
切的时候也要讲究呢,要切得均匀一点。
就像切菜一样,如果切得有的厚有的薄,那在炮炙的时候就会有的熟了有的还没熟呢。
而且不同的药材切法还有点不一样。
像甘草,它的质地比较硬,切的时候可能就需要用比较锋利的刀,而且切的厚度也要根据它的用途来决定。
要是做药用的话,可能切得薄一点更好,这样有效成分更容易出来。
这切制就像是给中药材做个造型,让它们变得更方便处理。
三、炒制。
炒制可就像做菜里面的炒一样。
有清炒和加辅料炒。
清炒就是直接把药材放在锅里炒。
比如说炒栀子,把栀子放在锅里,小火慢慢地炒。
这时候就能闻到一股特殊的香味出来了。
栀子在炒的过程中颜色也会慢慢变深,从浅黄色变成深黄色。
加辅料炒呢,像麸炒,就是在锅里先放一些麦麸,然后再把药材放进去一起炒。
就像炒白术,麦麸可以让白术的药性变得更温和,炒的时候麦麸会冒烟,白术就在这烟雾缭绕中变得更好。
这就像是给药材找了个小伙伴一起变魔术一样,让它的药性更符合我们的需要。
四、炙制。
炙制也很特别。
比如说蜜炙,就像给药材裹上一层甜甜的蜂蜜外衣。
拿甘草来说,先把蜂蜜用适量的水稀释一下,然后把甘草放进去拌匀。
再放到锅里炒。
这样甘草就有了蜂蜜的香甜味,而且它的润肺止咳的作用还能加强呢。
还有酒炙,把酒喷在药材上,像大黄酒炙后,它的泻下作用就会变得缓和一些,而且活血化瘀的作用会增强。
中药材炮制大全
![中药材炮制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cf7b86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2.png)
中药材炮制大全1. 引言中药材炮制是传统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工艺环节,通过加工和处理中草药,使其具备更好的药理活性和疗效。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材炮制方法,以及它们的原理和应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药材。
2. 方法2.1 凉拌•原料:鲜或干燥的中草药•步骤:1.将中草药洗净并晒干。
2.将中草药切碎或研磨成粉末。
3.将切碎或研磨好的中草药放入容器中,并加入适量的盐、酱油、醋等调味品。
4.拌匀,使调味品均匀覆盖中草药。
2.2 炒制•原料:鲜或干燥的中草药•步骤:1.将中草药洗净并晒干。
2.炒锅加热,加入适量的食用油。
3.将干净的中草药放入炒锅中,用中小火炒至干燥并散发出香味。
4.将炒制好的中草药放凉,即可使用或储存。
2.3 蒸制•原料:鲜或干燥的中草药•步骤:1.将中草药洗净并晒干。
2.将中草药放入蒸锅中,加入适量的水。
3.煮沸后改为小火蒸煮,持续蒸制一段时间,具体时间根据中草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4.将蒸制好的中草药晾干,即可使用或储存。
2.4 煎炖•原料:鲜或干燥的中草药•步骤:1.将中草药洗净并晾干。
2.将中草药放入煎锅中,加入适量的水。
3.煮沸后改为小火煎炖,持续炖煮一段时间,具体时间根据中草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4.将煎炖好的中草药滗去渣滓,即可使用或储存。
3. 原理中药材炮制的过程中,常见的炒制、蒸制和煎炖等方法,都能通过热或水等外界因素的作用,改变中草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并使其更适合在临床上应用。
具体原理如下:•炒制:炒制中草药能够使其产生独特的香气,进而增加人体对中药的吸收。
此外,炒制还能去除中草药中的水分,提高其保存时间。
•蒸制:蒸制中草药通过蒸汽的作用,可以使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更容易释放,增加其药理活性。
此外,在蒸制过程中,还能破坏一些有毒成分,提高中药材的安全性。
•煎炖:煎炖是中草药炮制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煎炖过程中,水的温度逐渐上升,能够使中草药中的水溶性活性成分溶解和释放,增加中药的疗效。
中草药材的加工炮制
![中草药材的加工炮制](https://img.taocdn.com/s3/m/4f30ecc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12.png)
中草药材的加工炮制药材的初步加工采收的中药材,除少数供鲜用之生姜、鲜石斛、鲜芦根、鲜荷叶等外,绝大部分均需在产地经过拣洗、切碎、蒸煮烫、干燥等简单加工,才能符合药用要求,保证药材质量,便于贮存调运。
1、拣、洗将采收之药材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分,如泥沙杂质、芦头、毛、刺等。
2、切一些较大的根、根茎或果实类,往往趁鲜时切片、块,利于干燥和炮制。
3、蒸、煮、烫一些富含浆汁、淀粉、或糖质多的药材,一般方法处理不易于干燥,须经蒸煮烫处理后,不仅容易干燥,有的易于剥皮去心,有的不易散瓣,有的能杀死虫卵或可使一些酶失去活力,不致分解药材的有效成分。
4、干燥药材干燥是及时除去新鲜药材中大量水分,避免发霉、虫蛀及有效成分的分解破坏,保证药材的质量。
干燥的方法分晒干、烘干或阴干三类,理想的方法是要求干得快、干得透,干燥的温度以不致破坏药材的成分,并能保证原有的色泽为宜。
现简述各类药材初步加工法如下:1、根与根茎类洗净泥土,去掉毛须而后迅速晒干、烘干或阴干。
如沙参、桔梗采后需刮去外皮晒干,使颜色洁白;苦参、地榆、乌药挖起后洗净,去残茎毛须,切薄片、晒干。
为使一些根与根茎类药材易于干燥,在晒前先在沸水中稍煮浸片刻,如百部;有的于沸水中浸煮2-5分钟,可使质地明润无白心,如太子参;有先蒸煮后再干者,如姜黄、莪术、白芨。
2、皮类药材一般在采收后,修成一定大小,晒干即可。
少数药材如黄柏、丹皮采收后立即削去栓皮而后晒干;含挥发油之皮类药材宜阴干,如肉桂;厚朴须经热焖过程后再晒干。
3、叶类和全草一般在干燥前,先行扎把,使成一定重量及大小而后干燥,含挥发油较多者,采收后往往放在通风处阴干,如薄荷。
4、花类药材花类药材加工时须注意有效成分、色泽鲜艳、花朵的完整性,采取直接晒干或烘干,一般以烘干为宜,晒干者易受阳光作用,使花之色泽变淡;也有先蒸而后晒干或烘干者,如菊花。
5、果实类药材采收后直接晒干,个别药材须烘烤、烟薰,如乌梅;或采收后切成一定大小,再行干燥,如木瓜、山楂、枳壳等。
中药炮制七种方法
![中药炮制七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f7a67ba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e.png)
中药炮制七种方法中医认为健康护理不仅要针对病症,也要处理健康问题,因此,中医提倡通过饮食调养,使病症早日痊愈,协助恢复健康。
据中医学,中药是有效的健康护理调理手段,通过调理身体代谢,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治病防病的作用。
准确使用中药有利于获得痊愈,但是,如何炮制中药才能够发挥药效,起到最佳治疗效果,是需要特别留意的。
中药炮制方法有七种,分别是煎服法,汤服法、研末服法、发酵服法、粉末服法、凉服法以及宜兰服法,它们在中医治疗中有不同的应用。
一、煎服法煎服法是最常见的中药炮制方法。
该方法将药物放入水中,慢火加热,将药物提取物充分溶解,经一定时间后停火,再过滤,最后即可服用。
煎服法既可以使药物提取物充分溶解,也可以提取消炎调节剂,适用于治疗外科炎症类疾病。
二、汤服法汤服法也是常见的中药炮制方法。
汤服法是将中药放入锅中,加水加热,调入其它药物一起熬煮,熬煮到药物提取物充分溶解成汤状,即可服用。
汤服法是一种多药合用的方法,同时将多种中药混合汤服用,可以起到辛苦温补,调节内分泌,强壮免疫等作用。
三、研末服法研末服法是把中药切碎成细末,然后直接服用,方便快捷,无需汆烫即可达到服用效果。
切碎后的中药有利于药物提取物充分溶解,又不会影响原有中药的物性,可以适用于治疗凉血,营补等病症。
四、发酵服法发酵服法是把中药放入酵母中,经一定时间的发酵,细胞分解,生物降解作用,可以使中药活性物质充分溶解,提高药效,对于治疗发热、寒热、肝火过盛的病症有很好的作用。
五、粉末服法粉末服是把中药经过风干成细小粉末,直接服用。
风干可以保留中药的活性物质,同时又可以减少药物被宿主体内代谢,从而达到良好的疗效。
六、凉服法凉服法是把中药放进凉水中,用酸、碱等漂浮剂调化,经一定时间后停火,即可服用,好处是中药毒性减弱,容易被人体吸收。
适用于高毒成分的中药。
七、宜兰服法宜兰服法是将中药放入开水中,加热至不沸腾,待温度达到一定温度,停火,冲洗,即可服用。
中药的炮制(附记忆口诀)
![中药的炮制(附记忆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0e2162a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a9.png)
中药的炮制(附记忆口诀)中草药来源于植物、动物和矿物。
它们大小不等,多数含有杂质,需要进行加工处理,才能作为药用。
这种加工的工艺过程,就叫做“炮制”。
中药必须经过炮制之后才能入药,这是中医用药的特点之一。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炮制的方法,常见的有下列十多种:(一)洗是将原药放在清水中,经过洗涤去净药物表面的泥沙杂质,从而达到洁净卫生的目的。
应注意浸洗的时间不要过长,以防止有效成分溶于水中。
(二)漂将有腥气(如龟板、鳖甲、乌贼骨)或有咸味(如昆布、海藻)或有毒性(如乌头、附子)的药物,可利用多量清水反复浸漂,经常换水,则能漂去这些气味或减少毒性。
(三)泡就是用药物汁水浸泡以减低原药的烈性或刺激性,如用甘草水泡远志、吴莱萸。
(四)渍就是在药物上喷洒少量清水,让水分渐渐渗透而使药物柔软,便于切片。
某些药物浸泡后药性易于走失的,宜用此法。
(五)水飞水飞是研粉方法之一,适用于矿石和贝壳类不易溶解于水的药物如朱砂等,目的是使药物粉碎得更加细腻,便于内服和外用。
在水飞前先将药物打成粗末,然后放在研钵内和水同研,倾取上部的混悬液,然后再将沉于下部的粗末继续研磨,这样反复操作,研至将细粉放在舌上尝之无渣为度。
水飞并可防止粉末在研磨时飞扬,以减少损耗。
(六)煅煅的作用主要是将药物通过烈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它质地松脆,易于粉碎,充分发挥药效。
直接火:适用于矿石和贝壳类不易碎裂的药物如磁石、牡蛎等。
将药物放在铁丝筛网上,置于无烟的烈火中煅烧,煅的程度视药物性质不同而定。
矿石类药物必须煅至红色为度;贝壳类药物则煅至微红冷却后呈灰白色。
焖煅(间接烧):少数体轻质松的药物如陈棕、人发等则适用焖煅法。
即将药物放在铁锅内,另用较小铁锅覆上,用盐泥固封锅边,小铁锅上压一重物,不便漏气,置火上烧至滴水于小铁锅上立即沸腾,或以白纸贴于小锅上,当纸烤焦为止,待冷却后取出。
中药材的炮制过程是如何进行的
![中药材的炮制过程是如何进行的](https://img.taocdn.com/s3/m/f0bbf79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e.png)
中药材的炮制过程是如何进行的中药材炮制是一项古老而独特的制药技术,是中医用药的特色之一。
它通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将采集来的中药材转变为可供临床使用的中药饮片,从而达到增效减毒、改变药性、便于制剂和贮存等目的。
下面,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中药材的炮制过程。
炮制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要对中药材进行严格的筛选和鉴定,确保药材的品种、产地、采收时间等符合质量标准。
然后,根据药材的性质和炮制要求,对其进行清洁处理,去除杂质、非药用部分以及附着的泥土等。
比如,根茎类药材要去除须根,果实类药材要去除果核。
净制完成后,就进入了具体的炮制环节。
炮制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炒法炒是最常见的炮制方法之一。
根据火候和程度的不同,又分为炒黄、炒焦和炒炭。
炒黄是将药材置于锅中,用文火加热,炒至药材表面微黄或鼓起,透出香气。
例如,炒决明子,通过炒黄能使决明子质地酥脆,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并且缓和其泻下作用。
炒焦则是用中火将药材炒至外部焦褐色,内部黄褐色。
山楂炒焦后,增强了消食止泻的作用。
炒炭是将药材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使其止血作用增强。
比如,地榆炒炭后,止血效果显著提高。
二、炙法炙法是将药材与液体辅料共同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材内部。
常用的液体辅料有蜜、酒、醋、盐水等。
蜜炙能增强药材的润肺止咳作用,如蜜炙甘草,可补脾益气、润肺止咳。
酒炙能增强药材的活血通络作用,如酒大黄,能引药上行,清上焦实热。
醋炙可引药入肝经,增强疏肝止痛作用,如醋柴胡,能增强其疏肝解郁的功效。
盐水炙则能引药入肾经,增强补肾作用,如盐杜仲,可增强其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
三、煅法煅法分为明煅和煅淬两种。
明煅是将药材直接置于炉火上或煅锅内煅烧至红透。
比如,煅石膏,能增强收敛生肌的作用。
煅淬则是将药材煅烧至红透后,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骤然冷却。
例如,煅自然铜,经过煅淬后,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并且能增强散瘀止痛的作用。
四、蒸法蒸法是将药材用水蒸气加热处理。
中药的炮制方法
![中药的炮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a3aeb57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6c.png)
中药的炮制方法
中药炮制是健康中医疗护理不可或缺的一环。
中药炮制,就是将中药中的多种药物按照比例精细配制,以达到一定的抗病作用,通过下列炮制步骤使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首先,按正确的比例将不同的药物分解,按其功效和优先级排列出来。
然后,将先决比例的中药进行分割,按照炮制要求进行素集合,然后将其炮制到一起。
接着,采用冲剂法将配制的中药和水进行调和,以求得一定质量的中药液体,重点是只要适当控制服用量,才能产生疗效。
最后,盛装将火把放入清水中,烧制,待其熟成后再过滤,最后可以喝下。
同时,从药物的角度看,在中药炮制的过程中,也要按照比例,按照比例量取用比较酸、比较苦、比较甜、比较咸、比较淡等强效成份,使其在比例、比例与香气等方面都达到最佳。
以上就是中药炮制的步骤,真正做到了“精、准、稳”这一原则,可以完美地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
中药炮制的基本步骤,只有按照步骤一步步小心进行,才能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实现患者健康缓慢,是中医疗护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材净选过程工艺流程图质量控制要点:1、挑选整理:除去杂质、非入药部位和变质失效者。
2、挑选整理方法:拣选、风选、筛选、剪、切、刮削、剔除、刷、搽、碾串等方法。
3、各类药材采取的方法:根及根茎类:拣选、剪、切、刮、剔除、刷等方法;种子果实类:风选、筛选、碾串等方法;全草类:拣选、剪等方法;花叶类:拣选、剪、切等方法;皮类(茎皮及根皮):拣选、剪、切、剔除、搽、刷等方法;藤(茎)木类:切、刮、剪等方法;树脂类:拣选、剔除、刮等方法;菌藻类:拣选、刷、刮等方法;动物类:剪、切、刮、搽、刷等方法;矿物类:剔除、刮、搽碾、串等方法4、洗药:洗涤至无泥沙、无其它杂质为止5、质量要求:经挑选整理后的药材必须分档加工,无伪品,无虫蛀、霉变、走油变色,无杂质。
质量指标:1、根、根茎、藤木、叶、花、皮类,泥砂和非药用部位等杂质不得超过2%。
2、果实、种子类,泥砂和非药用部位等杂质不得超过3%。
3、全草类,不允许有非药用部位,泥砂等杂质不得超过3%。
4、动物类,附着物、腐肉和非药用部位等杂质不得超过2%,5、矿物类,夹石、非药用部位等杂质不得超过2%,6、菌藻类,杂质不得超过3%。
7、树脂类,杂质不得超过3%。
8、需去毛、刺的药材,其未去净茸毛和硬刺的药材不得超过1%。
检查方法:取定量样品,过二号或三号筛筛净灰屑,拣出非药用部位等杂质,合并称重计算。
中药材软化(水处理)过程生产工艺流程图质量控制要点:1、分档:中药材在水处理过程中,应按大小、粗细、软硬程度等分别处理,注意掌握气温、水量、时间等条件。
除必须浸泡者外,一般都应坚持“少泡对润”、“药透汁尽”的原则。
2、水处理方法:喷淋、淘洗、浸泡、漂洗、润渍等方法。
根及根茎类:质地较硬的根及根茎类药材多采用淘洗、浸泡、漂洗等方法;质地软的根及根茎类药材多采用喷淋、润渍等方法;种子果实类:喷淋、淘洗等方法;全草类:喷淋、淘洗等方法;叶类:喷淋、淘洗等方法;皮类(茎皮及根皮):喷淋、淘洗等方法;藤(茎)木类:浸泡、漂洗、润渍等方法;菌藻类:喷淋、略漂洗等方法,冬虫夏草不宜用液体处理;动物类:漂洗、浸泡、润渍等方法。
3、蒸煮软化:部份药材与水接触易发生有交成份的变化,不宜直接与冷水处理的药材。
黄芩需沸水喷淋、蒸煮过到软化程度。
质量要求:必须无泥沙等杂质,无伤水、腐败,无霉变异味,软硬均匀适度。
质量指标:1、喷淋:经清水喷洒或喷淋的药材应略润或润透。
未润透后水分过大的不得超过5%。
2、淘洗:经清水淘洗、冲洗或抢水洗的药材,不得伤水。
水分过大和未透者不得超过5%。
3、浸泡:经清水或液体辅料浸泡的药材,应软硬适度,未泡透的不得超过5%,伤水的不得超过3%。
4、漂洗:经漂洗需去除腥味、咸味、毒性或需浸洗透心的药材,漂洗后应无或微有腥味、咸味,内无白心,有毒药材略有麻辣味,不得有霉变、腐烂、酸败。
5、润渍:经清水润过的药材,应软硬适度,不伤水、不酸败,润透程度一致。
未润透的不得超过5%。
检查方法:1、取定量样品,用下列方法拣出未润透和水分过大的药材,合并称重计算。
(1)刀劈:质地坚硬药材用刀劈开,内心应有潮湿痕迹。
(2)指掐:团块状药材用指甲应能掐入药材表体。
(3)穿刺法(针刺法):用钢针穿刺药材中心应无坚硬感。
(4)弯曲:长条形药材用手弯曲应曲而不折断。
(5)口尝:口尝断面应无异味。
(6)鼻闻:应有该药材特有气味,无异味。
2、表面泥土较重的药材,取定量样品置清水中淘(冲)洗,洗水不得有明显的沉积物。
中药材切制过程生产工艺流程图质量控制要点:1、片型:质地坚硬的根及根茎类、藤木类和部份动物角类药材切制成极薄片0.5mm以下;质地较硬的根及根茎类、藤木类、部份种子果实类、部份动物类药材切制成薄片1~2mm;质地疏松或坚实的根及根茎类、菌类药材厚片2~4mm(切制斜片:厚度数2~4mm、直顺片:厚度2~4mm);部份质地坚实的根及根茎类、藤木类药材切制成全草类药材切制段:长10~15mm;部份菌类药材切制成块:8~12mm方块;皮类(根皮及茎皮)药材切制成丝:皮类丝宽2~3mm;顺类药材要切制成丝:叶类丝宽5~10m。
2、极薄片不得超过该品种标准厚度的0.5mm;薄片、厚片、丝、块不得超过标准1mm;段不得超过标准的2mm。
3、异形片不得超过10%。
4、手工切制:手工切制操作时,将软化好的药材,整理成把(“把活”)或单个(“个活”)置于要床上,用手或特制的压板向要口推进,然后按下刀片,即饮片。
饮片的厚薄长短,以推进距离控制。
5、机器切制:利旋转式切药机或剁切式切机,将软化的药材置于特制的送药器内,开动机器,即切成饮片,饮片的厚薄长短需由送药链的速度及切片与切药面间距控制。
检查方法:取定量样品拣出异型片计算。
中药材粉碎处理生产工艺流程图质量控制要点:粉碎:矿物药、部份种子果实类药、部份菌类等不宜切制的药材,根药材入药需进行粉碎。
质量要求:最粗粉:能全部通过一号筛,通过三号筛的不超过20%;粗粉:能全部通过二号筛,通过四号筛的不超过40%;中粉:能全部通过四号筛,通过五号筛的不超过60%;细粉:能全部通过五号筛,含通过六号筛的不少于95%;最细粉:能全部通过六号筛,含通过七号筛的不少于95%极细粉:能全部通过八号筛,含通过九号筛的不少于95%检查方法:取定量样品,用规定筛号过筛,称重计算。
中药饮片半成品干燥过程生产工艺流程图质量控制要点:1、人工干燥:利用蒸气烘干、干燥箱烘干或炕干方法对水处理、切制、粉碎、炮制后的饮片进行干燥时,要注意控制温度,一般饮片干燥温度不超过80℃;含挥发性成份的饮片,干燥温度不超过60℃2、自然干燥:利用自然阳光干燥时,注意控制周边环境对饮片的影响,饮片不宜直接与地面接触,防止污染,影响饮片质量。
部份花类药材不宜直接在阳光下曝晒,防止变色,需要有一定的遮光措施。
质量要求:干燥后的饮片,必须干湿均匀,保持固有、气味,片型整齐。
质量指标:1、水分:饮片7~13%个别品种除外,2、干燥后不得变色。
检查方法:取定量样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附则中测定水分方法进行中药饮片水分测定。
中药饮片炮炙生产工艺流程图质量控制要点:1炒制:在中药饮片炒制过程中,注意控制温度。
炒制过程中,火力要均匀,不断翻动。
根据药材的特性和炮的要求,掌握投料前锅的预热度及投料后的炒制火力、时间和程序。
2炒制辅料:炒制用的辅料要适量。
3炒黄:适宜种子果类药材。
将净药材或饮片置热锅内,文火炒至表面呈黄色或较原色稍深,或膨胀鼓起,种皮破,并透出固有香气时,取出放凉,防止炒黄的药物焦化。
4炒焦:适宜种子果类药物。
将药材或饮片置热锅内,用中火炒至表面呈现焦黄色或焦褐色,断面颜色加深,并透出焦香气味或达到规定程度,取出,放凉。
炒焦易燃的药材,可喷洒量清水或炒干或晒干。
炒焦的药物多用中火,防止炭化。
5炒炭:将净选或切制和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或中加热,炒至药材表面呈现焦黑色,内部颜色呈焦黄色或焦褐色。
或规定程度时,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
注意炒炭存性,防止药材灰化。
6加辅料炒:是指药物与固体辅料共同拌炒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麸炒、土炒、米炒。
①麸炒:用武火将锅烧热,撒入定量麦麸,至冒烟时投入药物,快速均匀翻动,炒至药物表面呈焦黄色或黄色,麦麸呈焦黑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
一般每100kg药物,用麦麸10~15kg。
麸炒的药物要求干燥,以免药物粘附焦化麦麸。
多用中火,防止药物焦化。
②土炒:将土研成细粉,置于锅内,武火加热,炒至呈活状态时,投入净药物拌炒,至表面均匀挂上一层士粉,物表面呈焦黄色,色泽均匀。
并透出药物固有的香气时,取出,筛去土粉,放凉。
一般药物100kg药物,用土粉20~25kg。
③米炒:先将锅炒热,加入定量的米和净药物,不断翻炒至米呈焦黄色,药物变色或至规定程度时,取出,筛去焦米,放凉。
一般每100kg药物,用米20Kg。
7炙法:是指药物加入液体辅料拌炒的方法。
根据辅料的不同。
炙法可分为蜜炙、酒炙、盐炙、油炙、姜汁炙、米泔水炙等。
①蜜炙:先拌蜜后炒药,蜜炙时,应将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净药物或饮片中拌匀,闷透,置锅内,文火炒至药物颜色加深,不粘手,或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客闭贮存。
一般100kg药物,用炼蜜25kg。
②酒炙:取净药材或饮片,加入定量黄酒拌匀,如不易拌匀是坷将酒加适量水稀释后与药物拌匀,闷透,置锅内,文火炒至近干,或药物颜色加深,或至规定程时,取出,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一般每100kg药物,用黄酒10kg。
③醋炙:先拌醋后炒药,取净药物或饮片,加定量醋拌匀,如不易拌匀时,可将醋加适量水稀释后,与药物拌匀,闷透,置锅内,文火炒至近干,或药物颜色加深,或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
一般每100kg药物,用醋10~30kg。
④盐炙:先拌盐水后炒药,取净药物或饮片,加盐水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药物表面呈黄色或微带焦斑,或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
一般每100kg药物用食盐2kg。
⑤油炙:用油炸或油拌炒药材的方法,常用芝麻油、羊脂油,使药材炙后酥脆、易于粉碎,有效成分易煎出,并可祛毒。
将油置锅中熬至微沸,投入药材,随时翻动,炙炸至药物表面呈黄色或焦黄色,油润酥松,色泽均匀。
取出晾凉。
用油量视炸炙药材多少而定。
⑥姜汁炙:生姜捣烂,榨取其汁,与药材拌匀焖润使姜汁吸尽,置锅内文火炒至微黄或黄色,略见焦斑,色泽均匀,有辅料香气时取出。
一般为每公斤药材用姜汁100—250毫升。
⑦米泔水炙:用米泔水喷洒湿润,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药。
8烫制:常用的辅料有净砂子、蛤粉、滑石粉。
烫后的药物表面呈焦黄色或黄褐色,色泽均匀,鼓起泡酥或爆裂起花。
须醋淬的应有醋香气,干燥,不得有辅料。
①炮:药材用武火急炒,迅速取出,使表面焦黑爆烈,内部成分未散失。
②沙烫:选取颗粒均匀洁净之粗砂,置锅内加热至100℃以上,放入药材翻炒,使药材均匀受热,表面逐渐鼓起,内部组织由坚硬转为松脆,直至表面焦黄,倒入铁筛中筛去沙粒。
需要醋淬者,可乘热倾入醋中,取出晾干使用。
③蛤粉烫:蛤粉受热传热较沙慢,烫药不易焦。
动物胶类常用蛤粉烫,使内外受热均匀,质坚韧转为松脆。
操作方法同砂烫,此外,还有用滑石粉炒烫、蒲黄烫炒者,其烫制方法同上。
9蒸制:是将净药材或切制品直接或加入液体辅料拌匀后置于蒸罐或笼中隔水加热进行蒸制的方法。
蒸制后的药物表面略鼓起,内无生心,色泽黑润,有辅料特有气味。
10煮制:是指将净药材或切制品加水或液体辅料共煮的方法。
主要分为清水煮、矾水煮、醋煮、药汁煮、豆腐煮等。
煮制时用“武火煮沸,文火煮透”。
①清水煮、矾水煮:煮后药物内外应色泽一致,无白心;有毒药材必须煮至口尝无麻辣感或微有麻辣感,《药典》规定有含量测定的品种应按《药典》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