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质量管理学韩福荣版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现代质量管理学,第四版,韩福荣,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课件。第一章 ,质量管理基本理论。

现代质量管理学,第四版,韩福荣,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课件。第一章 ,质量管理基本理论。
注2:规定要求是经明示的要求,如:在成文信息中阐明。 注3:特定要求可使用限定词表示,如:产品要求、质量管理要求、顾客 要求、质量要求。
注4:要求可由不同的相关方或组织自己提出。 注5:为实现较高的顾客满意,可能有必要满足那些顾客既没有明示,也 不是通常隐含或必须履行的期望。
4.理解要点
广义性:质量不仅是指产品质量,还包括产品、服务、过程、人员、组织 、体系及资源等的质量。 时效性:顾客及相关方的需求因时间、地点而变化,质量要求也必须不断 作出调整。
售后服务
产品销售
生产准备
包装运输


试制与鉴定

仓库保管

外协采购
工序控制
测试设备 加工制造 市场调查研究
质量发展规划
工艺设计
试验研究
产品设计
图1-4 朱兰质量螺旋
硬件的质量环
营销和市场调研 用后处置
安装和运行 销售和分发 包装和贮存
设计和产品开发 过程和开发
采购 生产制造 检验、试验和检查
软件产品的质量环
7. 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
8. 质量保证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
得到满足的信任 。
9. 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
求的能力 。
注:要求可以是有关任何方面的,如有效性、效率或可追溯性 。
第二节 质量管理的发展史
一. 二十世纪前的质量检验思想 二. 二十世纪的质量管理
质量监督的方法和途径
(1)建立和完善买方的市场机制 (2)建立有效的质量监督体系 (3)法制监督 (4)技术监督 (5)质量认证制度 (6)生产许可证制度 (7)消费者协会等社会组织的监督

现代质量管理学,第四版,韩福荣,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课件。第五章

现代质量管理学,第四版,韩福荣,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课件。第五章
1. 计量值的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 (1) 双侧公差而且分布中心和标准中心重合的情况
CP

T
6
TU TL
6
2. 双侧公差分布中心和标准中心不重合的情况下CPK值的计算
当质量特性分布中心µ和标准中心M不重合时,虽然分布标准差σ未 变,但却出现了过程能力不足的现象。令ε=|M-µ|,这里ε为分布中心对 标准中心M的绝对偏移量。把ε对T/2的比值称为相对偏移量或偏移系数, 记作K。
(二)两类错误
第一类错误是将正常的过程判为异常,既生产仍处于统 计控制状态,但由于偶然性原因的影响,使得点子超出控 制限,虚发警报而将生产误判为出现了异常。处于控制状 态的样品有0.27%的可能落在3σ控制界限外,即犯错误的 可能性在 1000 中约有 3 次。犯这类错误的概率称为第Ⅰ 类风险,记作α。 第二类错误是将异常判为正常,生产已经处于非统计控 制状态,但点子没有超出控制限,而将生产误判为正常, 这是漏发警报。把犯这类错误概率称为第Ⅱ类风险,记作β。
准则2(连续9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
此准则通常是为了补充准则1而设计的,以便改进控制图的灵敏度。选择 9点是为了使其犯第一种错误的概率α与准则1的α0=0.0027大体相仿, 同时也使得本准则采用的点数不致过多于美国格兰特和列文沃斯(Grant and Levenworth)在1980年提出的7点链判异的准则。
CP上

T
/2
3

T /2 CP下 3
CPK C(P 1 K)
三、过程不合格品率的计算
(一) 当分布中心和标准中心重合时的情况
P 1 P(TL x TU ) 2(3CP )
由以上公式可以看出,只要知道CP值就可求出该 过程的不合格品率。

现代质量管理学,第四版,韩福荣,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课件。第九章,质量管理体系。

现代质量管理学,第四版,韩福荣,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课件。第九章,质量管理体系。

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基本概念和质量管理原则
(一)基本概念 GB/T 19000—2016/ISO9000:2015标准中提出的基本概念包括:质
量、质量管理体系、组织环境、相关方及支持。 1.质量 2.质量管理体系 3.组织环境 4.相关方 5 .支持 (二)质量管理原则
GB/T 19000—2016/ISO9000:2015标准中提出的质量管理原则,为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奠定了基础。质量管理原则是世界各国质量管理和质量 保证的经验的高度概括,渗透现代质量管理的理念、思想和意识,用七项 原则表述了质量管理的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性规律。对于组织来说,应 将质量管理原则融入组织,形成组织的质量文化。组织在质量管理体系的 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中,全面遵循质量管理原则,从而达到质量管理 体系的预期绩效。
质量管理七项原则具体内容如下: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质量管理的首要关注点是满足顾客要求并且努力超越顾客期望。 2.领导作用 各级领导建立统一的宗旨和方向,并创造全员积极参与实现组织 的质量目标的条件。 3.全员积极参与 整个组织内各级胜任、经授权并积极参与的人员,是提高组织创 造和提供价值能力的必要条件。 4.过程方法 将活动作为相互关联、功能连贯的过程组成的体系来理解和管理 时,可更加有效和高效地得到一致的、可预知的结果。 5.改进 成功的组织持续关注改进。 6.循证决策 基于数据和信息的分析和评价的决策,更有可能产生期望的结果。 7.关系管理 为了持续成功,组织需要管理与有关相关方(如供方)的关系。
第九章 质量管理体系
本章要点 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ISO9000族标准的构成、特点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理 论基础和术语。 ISO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和ISO9004: 2009 《追求组织持续成功 质量管理方法》的内容。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设计;质 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评价和改进。 质量认证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我国的质量认证制度。 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方法和步骤。

南开24年秋季《现代质量管理学》作业参考二

南开24年秋季《现代质量管理学》作业参考二

24秋学期《现代质量管理学》作业参考1.质量改进七种基础工具中,哪一种工具的主要用途不是数据分析()选项A:流程图选项B:控制图选项C:散点图选项D:直方图参考答案:A2.营造组织的质量文化是质量三环中哪一环的内容()选项A:质量管理选项B:质量控制选项C:统计分析选项D:质量保证参考答案:A3.采购的质量规格要求中的产品规格定义了()选项A:产品按照客户期望发挥作用所需要的内容选项B:生产产品过程中必须控制的制造过程参数选项C:测量所要求的精度等级的分析方法选项D:可接受的进入加工过程的原料参考答案:A4.平顶型分布的直方图通常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选项A:倾向性加工选项B:计量器具的示数误差过多选项C:数据来源于两个总体选项D:生产过程中存在缓慢的异常因素参考答案:D5.失效模式是指()选项A:失效或故障的形式选项B:产品失效的原因选项C:失效对系统的影响选项D:危害度参考答案:A6.下列哪一项在MBNQA评分标准中所占的分数比重最大()选项A:领导力选项B:过程管理选项C:经营成果选项D:信息与分析参考答案:C7.帮助小组成员收集各种不同的想法的工具是()选项A:亲和图选项B:散点图选项C:关联图选项D:矩阵图参考答案:A8.关于现代质量领域中的顾客的表述正确的是()选项A:包括内部顾客和外部顾客选项B:包括真实顾客和潜在顾客选项C:包括满意的顾客和不满意的顾客选项D:包括目标顾客和非目标顾客参考答案:A9.下列哪个指标是用来反应和度量过程能力满足技术要求的程度的指标()选项A:过程稳定性指数选项B:过程能力指数选项C:过程技术参数选项D:过程符合性指数参考答案:B。

质量管理学参考答案

质量管理学参考答案

质量管理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更新)第一章参考答案一. 填空题1.固有特性要求2. 产品过程固有特性3. 寿命安全性4.功能性安全性舒适性5.规定功能总时间6. 时间内条件下能力7.设计成本8,输入输出活动9.顾客全部活动10. 产生实现二.选择题1.D2,A3. B4.P5. C三.判断题1. (V)2. (x)3. (V)4. (x) 、(V) 6. (x) 7. (V)第二章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定性数据定量数据2,计量值计数值3. 定娄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4.总体样本5. 均值〃总体方差或总体标准差b)总体方差户(或总体标准差6.假设检验7. 参数估计区间估计二、选择题1.D2.A3. C4.A5.P三、简答题1 .答:总体是某一次统计分析中要研究的对象的全体:样本是从整体中随机抽取出并要对其进行详细分析的一部分个体,其中个体的数量称为样本量:2 .答:假设检验是指应用有限的样本数据对总体未知的重要信息(如均值、方差和标准差)进行合理的判断。

假设检验的第一类错误是指原假设本来是正确的,但是,利用样本数据却做出了拒绝零假设的结论。

这类错误发生的概率通常用表示。

第二类错误是指原假设本来是错误的,但是,利用样本数据却做出了接收零假设的结论。

这类错误发生的概率通常用表示。

第三章统计过程控制与休哈特控制图第三章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UCLCLLCL2. 人机料法环测3. 技术标准4.偶然原因异常原因5.统计技术监控产品质量二、判断题1. (X) (V)3. (X)4.(x)5. (x)6. (x)7. (V)8 (V)d(x) 八O.( x)三、选择题1.B1.P5.A 4.C S.A第四章参考答案1 .答:绩效综合指数是指当总体质量是由几个指标共同反映时,需要把这几个指标组合成一个综合指数,用于衡量总体状况,这个综合指数称为绩效指数。

2 .答:绩效综合指数的应用步骤是:确定反映总体质量的若干的关键键质量特性:确定各关健质量特性及其重要程度的度量方法:综合考虑各关键质量特性的业绩及对总体质量的重要程度,合成为一个绩效综合指数。

《质量管理学》习题答案NO2

《质量管理学》习题答案NO2

学习情境二质量管理过程知识巩固1. 简述质量策划的步骤。

答:具体来说,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有以下步骤。

(1)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输入。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输入主要包括修改性与提升性两个方面。

修改性主要是针对现有情况,包括已经取得的业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升性主要是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内部的要求和外部的要求。

组织在策划时,应当把修改性和提升性相结合。

另外,质量管理体系对于组织和顾客来说都有利益、成本和风险的问题。

(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组织。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不仅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进行,而且需要组织所有的部门和全体员工予以配合。

(3)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设计。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重点是提出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案,也就是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设计。

设计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结果。

(4)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输出。

一般来说,质量管理体系策划输出应包括以下内容:①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及制订该项质量计划(将质量策划的输入进行简单表述)的意义,分析组织现状(问题点)与质量方针或上一级质量目标要求,以及顾客和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之间的差距。

②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实现对质量目标的确定。

③确定的各项具体工作或措施(各种过程)以及负责部门或人员(职责和权限)。

④确定的资源、方法和工具。

⑤确定的其他内容(其中,质量目标和各项措施的完成时间是必不可少的)。

2. 质量控制的程序是怎样的?答: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这些技术和活动包括:确定控制对象,如某一工艺过程或检验过程等;制定控制标准,即应达到的质量要求,如公差范围等;制定具体的控制方法,如操作规程等;明确所采用的检验方法,包括检验工具和仪器等。

针对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有如下一些步骤:选择质量控制的对象;确定需要监测的质量特性值;制定规格标准并详细说明质量特性;选定能准确测量该特性值的测试手段及监测仪表;进行实际测试并做好数据记录;如果测试数据与规格标准之间存在差异,分析其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纠正措施。

质量管理学课后7、8章习题及答案

质量管理学课后7、8章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管理职责复习思考题1、如何认识最高管理者的质量承诺?答: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离不开组织最高管理者对质量管理的重视和正确领导。

最高管理者应承诺的是建立、实施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对承诺的实现应提供证据。

亲自传达质量要求;制定方针;进行管理评审;确保质量目标制定和实现,以及资源的提供。

2、最高管理者的质量管理职责有哪些?答:1、在组织内部进行沟通,沟通指信息的交换,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建立沟通的过程沟通的范围是QMS有效性的信息,如监测结果、产品质量状况、顾客满意程度、供方合格产品的状况等;2、指定管理者代表,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3、按策划时间间隔进行管理评审,目的是确保QMS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包括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同时保持充分的管理评审的记录。

答:最高管理者在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中应起到领导作用,并通过开展以下活动为其承诺提供证据:1:向组织传达满足客户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2:制定质量方针;3:确保质量目标的确定;4:进行管理评审;5:确保资源的获得。

第八章资源管理复习思考题1: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资源包括哪些方面?答:1、人力资源;2、基础设施资源;3、工作环境资源;4、信息资源;5、供方及合作关系资源;6、自然资源;7、财务资源2、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应该怎样重视信息资源的作用?为什么?答:组织对信息资源的重视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识别信息的需求;2、识别并获得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来源;3、将信息转换为能为组织使用的知识;4、利用数据、信息和知识来确定并实现组织的战略和目标;5、确保适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6、评估因使用信息所获得收益,以便对信息和知识的管理进行改进。

现代质量管理学,第四版,韩福荣,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课件。第十一章。卓越质量经营模式。

现代质量管理学,第四版,韩福荣,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课件。第十一章。卓越质量经营模式。
第十一章卓越质量经营模式
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质量革命直到 20 世纪末才开始初露端倪。这场 革命要有效地席卷全球,需要几十年乃至整个 21 世纪的努力。因此,当 20 世纪被称为 “ 生产率的 世纪 ” 时,21 世纪将以 “ 质量的世纪 ” 而为后 人所知,质量将走上舞台的中心。
—— 朱兰 ( J. M. Juran )
3. 标准关注共同的要求,而非共同的程序,鼓励更好的理解、沟通、分享和一 致,支持方法的创新和多元化。
波奖的设立,相当程度地促进了美国90年代后的发展, 使之重新回到世界经济霸主的位置。
马尔科姆.波多里奇 国家质量奖在使美 国经济恢复活力以 及在提高美国国家 竞争力和生活质量 等方面起到了主要 作用
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基本理念
卓越绩效是包括先进理念、内容严谨的框架结构以及科学的 方法体系的管理模式。基于“学习先进、结合国情、融入条 款、科学严谨”的原则,2012版的GB/T 19580标准在“引 言”中提出了九项基本理念。框架结构为两种类型:过程与 结果。其七大类目是: “过程”类型:4.1领导、4.2战略、4.3顾客与市场、4.4资源、 4.5过程管理、4.6测量、分析与改进;“结果”类型:4.7结 果。 七大类目由23个评分项构成,每一个评分项都按照“基本 要求—总体要求—详细要求”三个结构层次构成
织行为
Diagnostic Assessment
2. 诊断式评价,与组织战略和管理体系相适应,不是审核
Audit
理解卓越绩效模式: 诊断式的评价旨在发现组织之最强和最需
要的改进;而管理体系审核是对一般过程的合 格评定,重在发现与规定要求的偏差。
从1988年到2002年,已有49个组织获奖,其中包括摩托罗拉、IBM、 施乐、波音、西屋电器等知名公司。

《质量管理学》课后习题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质量管理学》课后习题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思考题1.简述质量和质量特性的含义。

国际标准ISO 9000: 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对质量的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IS09000: 2005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对质量特性的定义为: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定特性。

2.什么是质量职能?质量职能包括哪些方面?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提出的“质量职能”概念是指组织为确保产品质量而进行的技术、生产和管理等全部活动的总称。

在朱兰质量螺旋中质量职能的各项活动对产品质量都有影响。

质量职能主要包括:(1)市场研究质量职能。

(2)产品设计质量职能。

(3)采购质量职能。

(4)生产制造质量职能。

(5)检验质量职能。

(6)使用过程(包括包装、运输、库存、销售、安装、使用以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活动)的质量职能。

另外,质量职能也涉及组织外部的供应商、顾客进行的活动,所以也要考虑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

3.什么是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各个发展阶段有什么特点?国际标准IS09000: 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对质量管理的定义为: “在质量方4.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有哪些?全面质量管理是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旨在通过顾客和所有相关方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

全面质量管理通常用英文缩写TQC或TQM来表示。

5.质量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包括哪五个方面?质量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通常包括五个方面:质量责任制、质量教育工作、计量管理工作、标准化工作和质量信息管理工作。

6.我国的标准体系是如何分类的?按标准的分级可分为4种:1.国家标准,2.行业标准,3.地方标准,4.组织标准。

按标准的性质可分为2种:1.强制性标准,2.推荐性标准。

7.标准制定的原则是什么?制定标准应遵循的原则有以下四点:(1)以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为原则。

在标准制定时应按照标准的层级从国际最新的最先进的标准着手;同时以国际通用的标准为准绳,有利于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发展对外贸易,也有利于我国标准化与国际接轨。

现代质量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韩福荣主编 第三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转

现代质量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韩福荣主编 第三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转

一名词1.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名)2.质量环是指从识别需要到评定这些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各个阶段中,影响质量的相互作用活动的概念模式。

3.过程: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

(名)4.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理解要点:(1)有时把“全面质量管理”(TQM)称为“公司范围内的质量管理”(CWQC)、“TQC”等。

(2)全面质量管理是对一个组织进行管理的途径之一。

除了这种途径之外,对于一个组织而言还有其他途径进行管理。

(3)所谓全面质量(TQ),是指除了产品质量外还包括过程质量、体系质量。

(4)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是:以全面质量为中心、全员(即组织中包括最高管理者在内的所有成员)参加为基础,通过对质量环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即“三全管理”,使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满意。

(5)全面质量管理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得到组织最高管理者强有力的支持,对全员进行教育和培训,以及全员的积极参与。

5.质量策划: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6.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7.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8.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9.朱兰三部曲:美国著名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提出的质量管理三部曲为广大质量管理人员所熟知,他将质量管理概括为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三个阶段,称为质量管理三部曲。

10.统计过程控制是应用统计技术对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监控,并对过程出现的异常进行预警,从而达到改进与保证质量的目的。

11.两类错误第一类错误是将正常的过程判为异常,即生产处于统计控制状态,但由于偶然性原因的影响,使得点子超出控制界限,虚发警报而将生产误判为出现了异常。

出现这类错误的概率称为第Ⅰ类风险,记做α。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工商管理”《现代质量管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2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工商管理”《现代质量管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2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工商管理”《现代质量管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危害度是指一个部件失效时,对系统所产生的影响。

()A.正确B.错误2.下列属于狩野纪昭所提出的顾客需求的有()。

A.魅力型需求B.乐观型需求C.无差异型需求D.反向型需求3.下列哪一类需求随着实现程度的提高带来的顾客满意度提高的速度最快?()A.期望型需求B.魅力型需求C.乐观型需求D.基本型需求4.价值链是靠人们发挥不同的作用而连接在一起的链,价值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上一环节的顾客。

()A.正确B.错误5.质量改进七种基础工具中,哪一种工具主要用于基本描述?()A.流程图B.检查表C.因果图D.帕累托分析6.项目可行性阶段包括()。

A.概念B.开发/规划C.实施/执行D.收尾/结束7.采购的质量规格要求中的原材料规格定义了()。

A.产品按照客户期望发挥作用所需要的内容B.生产产品过程中必须控制的制造过程参数C.测量所要求的精度等级的分析方法D.可接受的进入加工过程的原料8.建立学习型组织是质量改进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策略。

()A.正确B.错误9.下列哪个术语被定义为“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A.性能B.稳定性C.可靠性D.适应性10.下列关于MBNQA表述错误的是()。

A.评价标准以经营成果为中心B.评价标准是指令性的,不可以修改C.评价体系支持全公司范围的目标与过程的整合D.评价体系允许基于目标的诊断11.即使过程能力在某一时刻能够满足加工精度的要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质量的各项因素会导致过程能力的变动。

()A.正确B.错误12.关于质量与利润率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高质量一定会带来高利润率B.高质量是高利润率的充分必要条件C.高质量是高利润率的必要条件D.质量与利润率无关13.加文提出的服务质量维度不包括()。

A.移情性B.专业性C.美感D.适时性14.质量改进七种基础工具中,哪一种工具主要用于数据收集?()A.流程图B.检查表C.因果图D.帕累托分析15.费根鲍姆提出的质量改进的三个关键包括()。

《质量管理学》课程学习指南

《质量管理学》课程学习指南

《质量管理学》课程学习指南一、使用教材和参考书本课程采用由中国计量学院宋明顺等编著的《质量管理学》作为教材。

主教材信息:宋明顺,《质量管理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2.3。

辅助教材信息:韩福荣.现代质量管理学(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8;焦叔斌译,约瑟夫·M,朱兰著.朱兰质量手册(第5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1;马逢时.六西格玛管理统计指南-MINITAB使用指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0;参考书目:[1]宋明顺等.质量管理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2.3;[2]韩福荣.现代质量管理学(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8;[3]焦叔斌译,约瑟夫·M,朱兰著.朱兰质量手册(第5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1;[4]马逢时.六西格玛管理统计指南-MINITAB使用指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0;[5]马林,何桢.六西格玛管理(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6]唐晓芬.六西格玛核心教程(黑带读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3;[7]陈志田.质量管理基础(第三版),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5;[8]龚益鸣.质量管理学(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2;[9]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4091—2001常规控制图,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3;[10]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量管理司.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11]韩福荣.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2]韩福荣.现代质量管理学(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8;[13]韩之俊,许前.质量管理,科学出版社,2003.3;[14]林荣瑞.品质管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1;[15]刘宇.顾客满意度测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8;[16]秦现生.质量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2.12;[17]程爱学,徐文峰.质量总监,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4;[18]孙静.接近零不合格过程的质量控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3;[19]孙静,张公绪.常规控制图标准及其应用,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7;[20]谭跃雄.现代质量管理学(修订版),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1;[21]伍爱.质量管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8;[22]周纪芗,茆诗松.质量管理统计方法,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9;.[23]尤建新,张建同,杜学美.质量管理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8.1;[24]于善奇.质量专业常用统计技术,华龄出版社,2003;[25]张公绪,孙静.质量工程师手册,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9;[26]张公绪,孙静.新编质量管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27]张晓东,安景文,濮津.质量机能展开——质量保证的系统方法,中国计量出版社,1997.6;[28]张性原.设计质量工程,航空工业出版社,1999;[29]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中国实验室注册评审员培训教程,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30]梁工谦.质量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31]程国平.质量管理学(第2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5;[32]董文尧,张熙,张岩.质量管理学(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0;[33]蒋腊芳,宋敏.质量管理学,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11;[34]同淑荣.质量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11.6;[35]王明贤.现代质量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2;[36]韩可琦.质量管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3.二、教学目的(课时、先修课程)《质量管理学》是一门发展中的边缘学科。

现代项目质量管理(课后习题答案).doc

现代项目质量管理(课后习题答案).doc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1章:一、 判断题(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1. 质量监督是建立在项目质量控制理论基础之上的。

2. 合格控制贯穿于项目进行的全过程。

3. 保证满足质量要求是质量控制的任务。

4. 现代质量管理的观念认为,提高质量的关键是原材料。

5. 项目质量管理的主体是项目的需求方。

二、 单项选择题(请在题后的括号内填上选中项的序号)1. 项目决策阶段对项目质量的影响主要是(A )。

A.确定质量目标 B.进行质量设计 C.实现质量目标2. 对项目质量产生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C )。

A.材料B.设备C.人员D.环境3. 任何利用资源并通过管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均可称为(B )o A.工序 B.过程4. 质量与效益的关系是(D )0A.对立的B.统一的5. 下列各项,不属于质量控制的是( A.控制影响项目质量的因素C.验证质量活动的结果 C.作业 C. 线性的)。

B.确定项目质量目标D. 采取纠正措施( ( ( () ) ) )D.评价项目质量D.控制 D.对立统一的三、 多项选择题(请在题后的括号内填上选中项的序号) 1. 质量不仅是指产品质量,也可以是(A B A.工作质量 B.质量体系运行的质量 C.人员质量D.经营质量2. 项目质量管理过程包括(ABC )o A.质量规划B.质量保证C.质量控制 3. 下列各项,属于项目质量管理原则的是(BCD )。

A.质量第一,预防为主 B.以顾客为关注重点 C.领导作用D.过程方法4. 下列各方,可视为项目完成方顾客的是(ABCD )。

A.项目需求方B.资源供应方5. 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思想是(ABCDA.预防为主B.效益为先 )o D.质量监督C.完成方项目团队D.完成方决策层 )oC.以人为本D.注重过程四、简答题1.什么是顾客满意?答:顾客是指“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顾客的需求与期望表达了顾客对项目质量的要求, 当项目质量满足了顾客的需求与期望,顾客才能满意。

现代质量管理学,第四版,韩福荣,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课件。第八章,可靠性工程基础。

现代质量管理学,第四版,韩福荣,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课件。第八章,可靠性工程基础。

称为不可靠度,记为F(t)。
F(t ) P(T t ) 1 P(T t ) 1 R(t )
不可靠度也称为累积失效概率、失效分布函数、 寿命分布函数 。
R(t) F(t)
1.0
0 F(t )1 F(0) 0 F()1
0.5
估计值Fˆ ( t ) n f ( t )
这条曲线明显地分为三段,对应着三个时期。
λ(t)
早期失效期
偶然失效期
耗损失效期
交付使用
t
更新点
8-25
平均寿命
寿命特性
在寿命特性中最重要的是平均寿命。它定义为产 品寿命的平均值,以θ或E(t)表示。

0 tf ( t )dt E( t )
① 可修复产品,平均寿命指相邻两次故障期的 工作时间的平均值,即“平均故障间隔时 间”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8-22
例子
某产品100只,每天工作12小时,第一年末有1只 失效,第二年末有1只失效,第三年六月末有2只 失效,其余96只工作了3年,求此产品的平均失 效率?(注1年按360天计算)
解:
nf
UT t fi nst
i 1
36012(11 21 2.5 2 3 96 )
n
n
ns(t)——在规定时间t内完成规定功能的产品 数量
nf(t)——在规定时间t内失效的产品数量
8-15
例子
某电子器件110只的失效时间经分组整理后如下表,试 估计它的可靠度函数。
某电子器件失效时间分布
i 失效时间 失效数量 累计失效 未失效 可靠度
范围(小时) (个) 数量(个)数量(个) 估计值

现代质量管理学,第四版,韩福荣,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课件。第七章,质量经济性分析。

现代质量管理学,第四版,韩福荣,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课件。第七章,质量经济性分析。

一、质量特性
望目特性

静态特性 计量特性 望大特性

望小特性


动态特性
计件特性
计数特性
计点特性
质量特性波动
引起质量特性波动的原因,一般称为质量干扰,主要 来自三个方面: –外干扰; –内干扰; –随机干扰 因为存在质量干扰,所以产生质量波动,即产品在使 用过程中质量特性值y围绕其目标值m的波动。
第二,质量损失是指产品交付用户后造成的损失,它不是 制造方由于产品质量缺陷构成的质量成本。虽然田口的质量 损失指的是对“社会的损失”,但这种损失最终仍然要影响 到设计制造方,形成损失。
预期(平均)损失E(L)
由于L(y)是随机变量,通常用L(y)是随机变量,通常用L(y)的数 学期望E(L)来表示预期质量损失。其表达式可以写成:
质量经济性强调产品不仅要满足适用性要求,还应该讲求 经济性,也就是说要讲求成本低,要研究产品质量同成本 变化的关系。质量与费用的最佳选择,受到许多内部和外 部因素的影响,一方面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好,使用户满意; 另一方面要保证支付的费用尽可能低。
二、产品质量水平与质量经济性
在确定产品的质量水平时,除满足国家规定的有关技术方针、政策等之 外,其原则是尽量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企业的利润一般决定于产品 的价格与产品成本的差额,而成本和价格往往又决定于产品的质量水平, 这就是所谓的最佳质量水平。因此,最佳质量水平决非最高质量水平, 不要将两者混为一谈。
二、消费者(或用户)的损失
消费者损失是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质量缺陷而 使消费者蒙受的各种损失。如使用过程中造成人身健康、 生命和财产的损失;能耗、物耗的增加;人力的浪费;造 成停用、停工、停产、误期或增加大量维修费用等,都属 消费者的质量损失。毫无疑问,假冒伪劣产品也会给消费 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的损失。

现代质量管理学韩福荣第四版课后答案

现代质量管理学韩福荣第四版课后答案

现代质量管理学韩福荣第四版课后答案1、20. 税收具有强制性、固定性和()。

* [单选题] *A、无偿性(正确答案)B、免费性C、平等性D、公平性2、96. 我国的民主党派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建立起来的,它们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积极贡献。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正确答案)B.开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的伟大转折C.基本形成了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崭新格局。

D.以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的进入新的阶段4、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有三大法宝,以下不属于三个法宝的是(? ?)[单选题] *A.统一战线B.实事求是C.党的建设D.武装斗争(正确答案)5、矛盾学说的精髓是()。

[单选题] *A.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B.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正确答案)D.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6、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 ?)[单选题]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尖锐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7、2.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 )[单选题] *A.生产资料(正确答案)B.生产资料所有制C.劳动对象D.劳动者8、9. 经济结构的调整,主要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和()的协调发展两方面内容。

* [单选题] *A、农业结构B、工业结构C、产业结构D、区域经济(正确答案)9、87. 中国已经实现全面小康,无需再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0、92. 政治参与是人民群众实现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1、7.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是(? ?)[单选题] *A.私有制B.阶级对立C.平均分配(正确答案)D.国家制度12、认识的根本任务是()。

现代质量管理学,第四版,韩福荣,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课件。第一章 ,质量管理基本理论。

现代质量管理学,第四版,韩福荣,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课件。第一章 ,质量管理基本理论。

一. 质 量 检 验 理 论
质量检验: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
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 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质量检验的功能 :
1、鉴别功能 2、“把关”功能 3、预防功能 4、报告功能
质量检验的过程:
质量检验的功能是通过质量检验过程所形成的。质量检验的 过程,包括:定位、测量、比较、判断、处置和改进等六个 步骤。
售后服务
产品销售
生产准备
包装运输


试制与鉴定

仓库保管

外协采购
工序控制
测试设备 加工制造 市场调查研究
质量发展规划
工艺设计
试验研究
产品设计
图1-4 朱兰质量螺旋
硬件的质量环
营销和市场调研 用后处置
安装和运行 销售和分发 包装和贮存
设计和产品开发 过程和开发
采购 生产制造 检验、试验和检查
软件产品的质量环
生态质量管理理论,将质量视为 “自然—社会—经济”这样一个不 断演化中的复杂生态经济系统内部 的一个系统过程加以研究。
生态质量管理必须要遵循 以下一些原则:
• 工业生产模式生态化重组原则; • 3R原则:源头减量(Reduce)、过程再用 (Reuse)、循环使用(Recycle); • 过程的正、负产出同等控制原则; • 过程耦合(纵向耦合、横向耦合),系统综合质 量过程最优原则; • 倡导质量的服务功能的实现原则。
质量监督的方法和途径
(1)建立和完善买方的市场机制 (2)建立有效的质量监督体系 (3)法制监督 (4)技术监督 (5)质量认证制度 (6)生产许可证制度 (7)消费者协会等社会组织的监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作业题
1、质量成本的构成有哪些?质量教育或培训应登录在哪个科目上?
质量成本构成:
(1)预防成本
预防成本是指用于预防产生不合格品与故障所需的各项费用,它包括:
质量工作费用;质量培训费用;质量奖励费用;新材料、新工艺评审费用及产品评审费用;
质量改进措施费用。

(2)鉴定成本
鉴定成本是指为了确保项目质量达到质量标准的要求,而对项目本身以及对材料、配件、设备等进行试验、检验和检查所需的费用,包括:进料检查费用;工序检验费用;竣工检查费用;检测设备的折旧费用和维修费用。

(3)内部损失成本
内部损失成本是指项目在交付前,由于项目产出物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支付的费用,包括:废品损失;返工损失;停工损失;事故分析处理费用;质量过剩支出(指超过质量标准而发生的费用)
(4)外部损失成本
外部损失成本是指项目交付后,因产品质量或服务不能满足规定要求的质量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或信誉损失而支付的费用,包括:申诉受理费用;回访保修费用;索赔费用。

质量教育或培训应登录在预防成本科目上
2、列出质量保证成本的主要内容
质量保证措施费;产品质量证实实验费;评定费等
3、请进行会计核算方法和统计核算法的对比分析
统计核算方法,以揭示质量经济性的基本规律为目的,不注重质量成本数据的完整性及准确性。

会计核算方法,严格地以审核无误的凭证为依据,质量成本资料必须准确、完整,整个核算过程与现行成本核算相类似。

4、阐述质量损失的主要内容,并举例说明
生产者损失:生产者的质量损失包括因质量不符合要求,在产品交付前和交付后两方面的损失。

例如:废品损失、返修损失;销售中的修理、退货、赔偿、降级降价损失;运输及采购中的损失等。

消费者损失: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质量缺陷而使消费者蒙受的各种损失。

例如:人身健康、生命和财产损失、人力浪费、停工停产等。

社会的损失: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损失,广义来说都属于社会损失;反之,社会损失最终也构成对个人和环境的损害。

例如:社会污染、资源浪费、社会安定影响等。

5、如何进行质量成本分析中的基数和结构指标的差异分析?
基数比例指标:这一指标反映质量成本占各种基数的比例关系
结构比例指标:这一指标反映质量成本内各主要项目占质量总成本的比例
6、
第九章
思考题
1.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包括哪些内容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管理的系统方法6)持续改进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2. 试述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构成和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遵循的原则
3. 何谓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其中包括哪些内容?
1)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就是要帮助组织增进顾客满意
2)顾客对组织的重要性,即组织依存于顾客
3)组织持续改进的推动力来自于顾客,由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这就驱使组织持续改进其产品和过程
4)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作用。

质量管理体系方法是管理的系统方法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具体应用。

作业题
一、单选题
1.按IOS9001:2008标准组织允许删减的范围是(D)
A资源管理 B管理职责 C测量、分析和改进 D产品的实现
2.下列(C)属于第三方审核。

A顾客进行的审核B总公司对其下属公司组织的审核C认证机构进行的审核D对协作厂进行的审核
3.阐明所取得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A)
A记录B程序C文件D清单
4.具有领导和控制组织的职责和权限的一个人或一组人是(B)
A最高管理者 B管理者 C管理者代表 D最高领导人
二、多选题
1. IOS9000族标准的核心标准包括(BCDE)
A、ISO9012 测量控制系统
B、ISO9004追求组织持续成功质量管理方法
C、ISO19011质量和环境审核指南
D、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E、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2. “文件”是指“信息及其承载媒体”。

根据定义,文件可包括(ACED)
A、指南
B、记录
C、规范
D、程序 E质量手册
3. 根据ISO9001:2008标准的规定,必须编写的程序文件包括(ABC)
A、文件控制程序
B、记录控制程序
C、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D、设计和开发程序
E、管理评审程序。

4.质量手册至少包括(CD)
A、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组织机构图
C、质量管理体系范围以及删减的细节和合理性
D、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相互作用的描述
E、形成文件的程序文件或对其引用
5. 质量目标,应(AB)
A、定量可测量
B、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C、是组织当前在质量方面已达到的目的
D、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都制定
E、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
6、管理评审是为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ABE)
A、适宜性
B、充分性
C、拓展性
D、灵活性
E、有效性
三、判断题
1. 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被称为管理的系统方法(×)解析:称为过程方法
2.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适用于评价企业提供的产品是否满足顾客的要求(√)
3. ISO9001:2008标准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4.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是过程方法原则的含义(×)解析:管理的系统方法的含义
5. 质量方针应包括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
6. 最高管理者实现管理承诺的依据应包括如何有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7.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是ISO9001:2008标准要求必须制定程序文件(√)
8. 在组织中使用适宜的统计技术能够帮助组织实施持续改进(√)
四、综合分析题
某公司为加强质量管理,决定按GB/T19001-2008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第三方质量体系认证
1.公司总经理应制定并颁布质量方针,并确保质量方针(ABD)
A、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
B、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
C、提出定量化目标
D、
在组织内得到沟通和理解
2.质量管理体系试运行一段时间后要进行内部审核,为此公司应做好准备工作,包括(ABC)
A、组成审核组
B、制定内审计划
C、编制检查清单
D、任命管理者代表
3.公司在对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内部审核前,成立了审核组,审核组成员可由(AB )等人
员组成。

A.公司授权的内审员
B.技术专家
C.国家注册环审员
D.观察员
4.公司在进行内部审核时发现了多项不合格,为消除这些不合格的原因,防止再发生,公
司应采取一定的措施,这些措施是(A)。

A.纠正措施
B.预防措施
C.纠正
D.返工
E.返修
5.按标准要求,公司应对上述措施的实施及其结果进行(ABC)。

A.监控
B.记录
C.有效性评价
D.经济效果分析
第十章
1、六西格玛管理的过程改进模式DMAIC与PDCA循环有何联系
2、试述六西格玛管理的基本原则,并与全面质量管理(TQM)比较分析
1)真正关注顾客。

对六西格玛项目实施业绩的测量要从顾客开始,要以提高顾客满意程度
为出发点。

因此,六西格玛改进和设计是以顾客满意所产生的影响来确定,六西格玛管理比TQM更加真正关注顾客。

2)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

六西格玛管理把“基于事实的管理”提升到很高的水平。

3)采取的措施要针对过程。

无论把重点放在产品设计上还是业绩测量和顾客满意上,六西
格玛管理把过程看作是成功的关键。

而全面质量管理虽然是要求全过程管理,但是缺乏重点突出。

4)预防性的管理。

预防意味着在事件发生前采取行动,而不是事后做出反应,真正做到预
防性管理是创造性和有效变革的起点。

5)无边界的合作。

六西格玛管理强调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以及跨部门的合作,改进组织内
部的协作以及组织与外部相关方的合作。

6)力求完美但容忍失败。

组织努力实现六西格玛水平,需要引进和推行新的观念和方法,
由此会带来失败的风险。

组织在力求完美的同时,要能够接受并管理偶然的挫折和失败。

六西格玛管理是一个渐进过程,它从一个梦想或一个远景开始,接近完美的产品和服务以及极高的顾客满意的目标。

这给传统的全面质量管理注入新的动力,也使依靠质量取得效益成为现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