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考试四大规律助成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申论考试四大规律助成功
申论考试四大规律助成功
1.技术性
技术性指的是申论考试的材料不会是空洞的话题,会是某个具体问题,能让考生言之有物,对某个问题
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之道。

这就体现了一种技术性。

例如2009年广东申论考察的是地铁塌陷问题,围
绕“地铁施工如何避免地陷事故”主题给出相关资料,体现了申论试题命制偏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
域专业性、技术性。

申论中的技术性并不是要求考生具有十分深入的专业知识,因此考生们不必担心自己知识储备不够,这
里的技术性更侧重一种分析和制策能力,而不是专业素养。

2.普遍性
3.时效性
申论命题在选题的时间范围上,突出当前热点;在当前一个时期的热点中突出当年热点,在当年热点中
突出最热热点,这些热点问题与政府的施政重点通常表现为一定程度的重合。

例如2007年前后“史上最
牛钉子户”等话题显示出征地拆迁问题突出,当年国考主题为“土地是关系到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命脉”
;2009年浙江省申论主题为当前政府关注的首要问题——应对金融危机,加快经济转型。

在保持时效性的同时,申论命题也会表现出“反规律”性,即回避过于热门、社会关注过于集中的话题
,增加命题的不可预测性,以免被应考者押中题目。

例如2009年国考就回避了公众普遍关注的抗御自然
灾害、保证食品安全、处理群体事件等问题,而选择了相对为人
所忽略但又有一定时效性的应对金融危
机和粮食危机问题。

4.非敏感性
申论题材不可能是高度敏感性话题,如涉及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族、宗教、人权、外
交、国防、腐败、刑事案件等问题。

也就是说:一是不会涉及层次过高的问题,二是不会涉及关系过于
复杂的问题,三是不会涉及争议性过强、国家和地方政府尚无定论的问题。

因此,不必过多地关注敏感
性、争议性话题,应把备考的主要精力放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一个具体领域如民生、经济、文化、教育
、环保方面,放在一省一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对于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等
相对敏感的问题,要有所积累和研究,但要侧重技术层面,以就
事论事的态度设想如何妥善解决问题,
而不要陷入到政治体制、意识形态、官员素质等方面的争论中去。

例如,2006年国考以《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为题,涉及到“非典”、工业事故、密云观灯人群踩踏伤亡、禽流感、自然灾害等
事件,所提到的事件只是以访谈中一笔带过的方式出现,没有深入追究其中的政府责任,经过试题的处
理已经不具备敏感性;2008年山东军队转业干部安置考试以《机关干部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题
,提出了要从“瓮安事件”中反思什么的问题。

瓮安事件属于敏感性群众事件,但在出题时已经得到了
妥善处理,贵州省委书记对当地党委、政府工作的深刻反省得到了舆论的高度肯定,因此事实上已不具
备敏感性。

申论备考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要依据以上规律有针对性地关注
社会热点,厚积薄发,在最后的考试中
才能有出色的表现。

申论备考策略纵横谈
战略篇
“得申论者得天下”,许多参加过公考的同学都有这样一个共识,申论成绩的高低直接决定是否进入面试以及最终排名。

笔者了解到一位四川的考生,初试行政能力测试71.5分,申论考了70分,最终以第一
名的身份进入面试。

因而从总体而言就是要从战略上重视申论,明白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申论的具体要求
和答题技巧。

其实,近几年申论考试的要求变化很小,保持了一个比较稳定和成型的模式,所以其中是有规律可以寻
找的。

我们首先还是来看看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关于申论科目的介绍:
申论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
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试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
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
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第一段着重介绍申论考试是对考生多种思维能力的考察,这里需要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申论
考试的核心和主线,需要考生至始至终都要围绕这一个方面去思考,提出的对策一定要具有针对性和可
行性。

第二段则结合试题的命制和答题要求进行说明。

需要考生注意的是密切结合给定材料,首先分析
出材料反映的问题是什么,按照“问题的表现——问题的原因——问题的对策”这样一个思维模式将材
料中的主干梳理出来,并依靠辨证的思维能力去全面分析材料所反映的内容,最终按照命题者的要求有
选择性的答题。

例如,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试题就是关于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的生产能
力这样两个问题的复合型材料。

战术篇
我们前面是从宏观上对申论考试做了一个简要的说明,接下来我们着重从申论考试的题型和答题技巧方
面为考生备考提供指引。

申论考试一般分为概括给定材料的内容、综合分析原因和对策、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申论的论证文章
写作这样四个部分,考察虽然比较集中某一点,但是它都是一个整体,需要考生一定要具有全局思维。

概括给定材料的内容是申论考试的保留题型,着重考察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但是广大
考生在此部分的得分普遍偏低。

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考生对于问题的答题指向性不明确,另一方面
是信息点比较多,考生的综合归纳能力欠佳。

近年来,申论试题的材料阅读量基本维持在8000字左右,
需要考生将其压缩到200-300字,那一定是要抓主干。

首先,通过首尾句、关联词、常见词等原则抓住每
段材料的主要内容;其次,从宏观上分析材料反映的问题是一个还是多个,并用简要的语言表述清楚;然
后,将问题的表现、原因和已有的对策找出来并加以综合;最后,
在形成段落的过程中一定要围绕材料反
映的问题去加以概括,如果是两个问题就分开表述,同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完整、条理清晰、简明扼要。

综合分析部分的变化比较大,难度也有所上升,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题型。

第一种是传统的分析原因的
题目,主要采用主体的利益分析方法,内外因的多层次分析方法,以及多角度的分析方法。

这三种方法
只是分析的角度不一样,所以需要结合起来使用,力求将问题的原因分析得更加全面、深刻。

第二种就
是分析对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例如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第三题的第二小题,某学术团体提出关于
我国粮食问题的“四点对策”。

首先注意对策是否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这样一个针对性的问题,另
外考察这些对策是否具体可行。

第三种就是最新出现的评析给定材料的具体案例,这类题型的设问比较
模糊,需要考生首先必须弄清楚命题老师的用意是什么,这个案例是说明问题的原因还是对策,如果是
原因,就要分析出是直接原因还是间接原因,原因是否全面,这样就回到了第一种题型里面加以解决。

另外,如果题目要求是评析对策,给定材料是反映解决问题的一项具体措施,需要分析这种措施是否具
有针对性和可行性,这样就回答了第二种题型上面。

提出对策的题目也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题目,随着培训教材和课程的广泛开展,考生对此类题型的答题技
巧基本掌握,但是存在的问题还是不少。

比较突出的是脱离了给定材料材料,凭自己的主观臆断提出对
策,这种同学大多是考前背了一些模板,考试时候简单的照抄照搬。

还有一个普遍情况就是对策比较空
洞,全是套话,没有内容。

反映出来的问题是考生在平时的积累
太少,所以建议广大考生在复习备考的
初期就要做好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最终形成自己的申论语言。

申论文章的写作分值占40%,一般的考生都能够得到20—30分(总分40分)。

申论文章是介于政府公文与传
统作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议论文,题型大致分为策论文、政论文、评论文三种。

策论文要求考生从某一
方面或者全面的解决给定材料反映的问题,要求考生用具体的案例对对策加以分析论证,表明其具体可
行。

政论文一般是对国家的某项政策措施展开分析论证,说明其重要性。

评论文往往是对某一种或某几
种观点和对策展开评论,分析出正反两方面的意义。

广大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申论文章的写
作,可以围绕一个话题从这三个角度去展开联系,一方面可以积累对问题的全面思考,另一方面是训练
文字表达能力的必然要求。

古人说:“不谋长远者,不足于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于谋一域。

”申论考试和其他考试一样具有长
期性和艰巨性,所以需要一开始就做好全面的计划安排,有节奏、有条理的展开复习备考,为最后的胜
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