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摘要:本文跟据高职学生特点及高职教育的要求,寻找解决学校的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的用人需求的矛盾,为解决企业越来越没人才可能的现状,企业必需直接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中来;减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迷茫,学校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流程,让学生也参与到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中来,把以往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关键字:人才培养用人需求课程开发

1 从两个问题开始

第一,是谁在接受我们的教育?

第二,我们为谁培养人才?

何无疑疑问,是学生正在将要或接受我们的教育。因此,学生想学什么,学生应该有自己的意见,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而尊重学生的最好办法是在课程设计上多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企事业单位是用人单位,我们当然是为企事业单位培养人才。要撑握什么技能的人才才是企事业单位喜欢的,一定是企事业单位说了算。因此,为了学生的就业,企事业单位参与到专业课程的开发势在必行。

我们说了很多,但我们现在做得怎么样?我们写了很多,但对照看看,我们现在是否按所规划的来做?

2用人单位的评价是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起点和终点。

作为一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院校,我们始终认为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依托企业。因为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来源于企业,使用在企业,高技能人才的评价也在企业。因此,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设置、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都要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起点,以企业的参与为支撑,以企业的评价结果作为不断改进新的循环的开始。换句话说,企业评价是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起点和终点。

2.1用人单位的评价是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起点

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目的是服务于企业,为企业提供后备高技能人才,但企业需要什么层次,适应什么岗位的人才,院校必须事先深入了解,认真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可以说,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评价是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起点,是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最可靠的依据。

2.1.1 瞄准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以专业顾问委员会为纽带,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通过专业顾问委员会,学校可以获得大量的办学信息,企业也了解学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状况。与企业专家共同制订教学项目,实施一体化教学。开展“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课程开发和建设”的研究工作,采用校企合作、外出调研、专家指导等多种形式,邀请企业生产一线的专家,采用“头脑风暴法”分析研讨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对应工作岗位、岗位工作任务以及岗位能力要求,共同开展专业市场调研、制订培养方案、开发项目课程及配套教材,根据职业

岗位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工作情境开发项目课程,建立工作过程导向的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现代职教课程新体系。

2.1.2校企合作开发预备技师职业功能模块

为解决院校培养预备技师经验不足,聘请企业专家来校采用进行预备技师职业功能模块开发研讨。先由企业专家确定预备技师工作岗位,并确定预备技师岗位职业功能模块及其工作任务;学校再与企业专家共同依据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目标,将工作任务分解为具体的教学项目。然后,根据职业功能模式和教学项目开发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课程,开发与其适应的教材和教学手段。在培养模式上,采用校企合作、产学结合、项目(课题)制、业绩跟踪、综合评价等形式,确保学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使其能力水平真正达到要求并得到企业认可。

2.1.3 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适合用人单位所需的人才

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实现校企“双赢”。作为学校,其赢在推动教学改革,提高培养高质量,拓展教学资源。作为企业,其赢在优先挑选自己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甚至是按照企业要求订单培养、与企业岗位无缝对接的高技能人才。“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是校企合作容易以走成的一条方便之路。这条路的组合往往是贫困山区的优秀贫困生,与有远见的人才需求急缺的企业,有爱心的企业。走订单式培养,工学结合之路。作为学生,可以减少家庭的经济负担,适于贫困家庭的优秀学生;对于企业,特别是用工荒在全国越演越烈的趋势下的今天,有远见的企业越来

越认同这样的校企合作模式,从自身着想,企业解决了自身的用工问题。拨高一个层次,实现“培训一个、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当地政府也乐见其成,政府还可能给予企优惠措施。对于学校来说,学生一入学,就业问题已经解决。从政府的角度,可能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这是多方互利的合作模式,于人个,于家庭,于企业,于学校,于政府……都是应当大力推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2.2 用人单位的评价是院校培实用型人才的终点

企业评价,既是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终点,又是下一个循环的起点。

为准确把握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评价,学校每年要进行一次毕业生跟踪调查,并走访企业或邀请企业代表来校座谈,全面了解毕业生在企业的发展情况。由行业协会牵头,用人单位参与,学校委托第三方专业调查公司对学校办学质量开展满意度调查,针对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在职业道德、敬业精神、沟通合作、职业能力等各个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学校需每年对培养计划进行修订,坚持每年进行专业市场调研,坚持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置,注重核心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企业评价又成为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下一个循环的起点。

3 学生参与所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发,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1刚入学的高职学生特点

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就读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与本科类院

校无缘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无奈的选择,他们在同龄人中自感抬不起头来,具有较强的自卑心理,有一种“失落感”。

从入学成绩进行了统计汇总看,高职高专生源的文化基础总体比较薄弱。同时具体的成绩差异性比较大。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200以上,这无疑给学校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教学活动中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大部份学生“吃不了”的现象。

3.2学习成绩的特点

通过近年的考试成绩结果显示:第一,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基础学科学生的及格率比较低,如:数学、英语等;第二,高年级的不及格率比较高,而且同一个专业或者是同一个班不及格率后一个学期高于前一个学期。

期末考试成绩不佳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关。少数同学的成绩很低,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太端正,学习积极性不高。从日常的教学检查中我们发现,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教师目前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的情绪波动比较大,对未来缺乏自信心,对前途的迷茫。他们会对比已提前到社会去打工的高中同学,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我在在学校的学习有用吗?现在那些不上学的高中同学也干得好好的,我还有必要读下去吗?”可能会这样认为:“我来这学校读书是自己的父母强押的。”产生的强烈的抵触心里!

如果带着这样的心理进行学习,会产生很大的问题!我们有什么方法来改变这种现状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