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解剖图谱

合集下载

腹腔解剖图谱课件

腹腔解剖图谱课件
消化功能
腹腔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主要部 位,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排泄功能
腹腔内的泌尿系统负责产生尿 液并排出体外。
生殖功能
腹腔内的生殖系统负责繁殖后 代。
免疫功能
腹腔内的淋巴结等免疫器官负 责抵御外来病原体入侵。
腹腔的疾病与治疗
腹腔炎症
腹腔内各器官感染引起的炎症,如阑尾炎、 胆囊炎等。
肠梗阻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
01
腹腔静脉是人体腹部的主要静脉之一,收集腹部器官的血液回 流至下腔静脉。
02
腹腔静脉的解剖结构包括起始部、主干和分支,了解这些结构
有助于理解其在手术和疾病中的重要性。
腹腔静脉的血流方向与腹腔动脉相反,主要负责将血液输送回
03
心脏。
毛细血管的解剖
毛细血管是人体最小的血管, 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是血液 与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重
05 腹腔手术与疾病治疗
腹腔手术的分类与操作
腹腔手术分类
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机器人辅助 手术等。
开腹手术操作
通过切开腹部,直接暴露腹腔脏器, 进行手术操作。
腹腔镜手术操作
通过在腹部打孔,插入腹腔镜和其他 手术器械,在电视屏幕上监控下进行 手术操作。
机器人辅助手术操作
利用机器人技术进行精细的腹腔手术 操作,具有更高的精准度和稳定性。
腹腔肿瘤
腹腔内各种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
腹水
腹腔内液体过多积聚,可由多种原因引起, 如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等。
02 腹腔脏器解剖
胃的解剖
胃的形态
胃是一个中空的囊状器官,可分为贲门部、胃底 、胃体和幽门部。
胃的位置
胃位于腹腔的左上方,紧挨着膈肌和脾脏。

人体腹部结构图

人体腹部结构图
5 / 10
人体內脏结构图(医学图谱)
人体內脏结构图(医学图谱)
6 / 10
人体內脏结构图(医学图谱)
7 / 10
8 / 10
人体內脏结构图(医学图谱)
9 / 10
人体内脏图 主要包括人体胸腹部内脏器官的分布:肝脏、胆囊、胃、肾、小肠、脾、直肠、十二指肠、胰、
输尿管、膀胱、子宫等重要器官的位置示意图。
10 / 10
主要包括人体胸腹部内脏器官的分布: 肝脏、胆囊、胃、肾、小肠、脾、直肠、十二指肠、胰、输尿管、膀胱、子宫 等重要器官的位置示意图。 人体內脏结构图(医学图谱)
人体內脏结构图(医学图谱)
1 / 10
人体內脏结构图(医学)
4 / 10
人体內脏结构图(医学图谱)

腹腔解剖图谱课件

腹腔解剖图谱课件

排泄系统的功能
形成粪便
大肠主要负责形成和储存粪便, 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最终排出体外。
排除废物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能 够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或低毒 物质,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
调节水平衡
肾脏通过调节尿液的量和成分, 排除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维 持体内水平衡。
内分泌和免疫功能
分泌激素
腹腔的血管和淋巴系统
腹腔的血管包括腹腔干、肠系膜上动 脉、肠系膜下动脉等,为腹腔脏器提 供血液供应。
腹腔的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结和淋巴管 ,是腹腔内的重要免疫系统之一。
腹腔的神经支配
• 腹腔的神经支配主要来自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共 同调节腹腔脏器的生理功能。
03
腹腔的生理功能
消化系统的功能
小网膜腔位于肝脏尾状叶和膈 的壁腹膜之间的间隙,内有冠 状韧带、左三角韧带、右三角
韧带等结构。
腹腔的脏器
01 腹腔的脏器包括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生 殖系统等器官。
02
消化系统器官包括胃、十二指肠、空肠、 回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等。
03
泌尿系统器官包括肾、输尿管等。
04
生殖系统器官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 前列腺等。
腹腔解剖图谱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腹腔解剖概述 • 腹腔的解剖结构 • 腹腔的生理功能 • 腹腔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腹腔解剖图谱展示
01
腹腔解剖概述腹腔的定义与来自置定义腹腔是人体内部的一个空腔,容纳了 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和部 分循环系统的主要器官。
位置
腹腔位于胸部和骨盆腔之间,上壁为 膈,下壁为骨盆壁和会阴,两侧为侧 腹壁。
消化食物
腹腔内包含胃、肝、胆、胰腺和小肠等器官,负责消化食 物,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营养物质,如氨基酸、单糖和脂 肪酸,供身体细胞吸收利用。

腹腔解剖图谱 PPT

腹腔解剖图谱 PPT
结肠上区和结肠下区.
结肠上区(膈下间隙)
左肝上前间隙
左肝上间隙
冠状韧带两层
肝上间隙
(三角韧带分)
间:肝裸区(膈
左肝上后间隙 下腹膜外间隙)
( (镰状韧带分)右肝上间隙
结 肠
肝 为
上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右肝下间隙
区 ) 肝下间隙 (肝肾隐窝)
网膜孔 左肝下后间隙
(肝圆韧带分)左肝下间隙 (网膜囊,小腹膜腔)
(小网膜和胃分)
右三角韧带 冠状韧带右端,连于肝右叶 外后面和膈.
左三角韧带 位肝左叶上面和膈之间.变 异较多,常含肝纤维附件(新生儿特 有的肝残留物,可出现血管和胆管等 结构)
下面
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
胃脾韧带 胃大弯左侧到脾门的双层腹膜.上份内有胃短血 管,下份有胃网膜左血管.
胃膈韧带 自胃底后面连至膈的双层腹膜.全胃切除时应将 之切断,才能分离贲门和食管.
腹腔解剖图谱 PPT
成人腹腔主要器官的投影
右季肋区
①右半肝大部分 ②部分胆囊 ③部分右肾 ④结肠右曲
右外側区
①升结肠 ②部分回肠 ③右肾下部
右髂区
①盲肠 ②阑尾 ③回肠末端
腹上区
①右半肝小部分和左半肝大部分 ②胆囊③胃幽门部和部分胃体 ④十二指肠大部分⑤胰的大部分 ⑥两肾(部分)和肾上腺 ⑦胆总管,肝A和门V ⑧腹主A和下腔V
右肠系膜窦 左结肠旁沟
盆腹膜腔
主要包括: 肝 肝外胆道 胃 脾 十二指肠上部
(十二指肠大部分在腹膜后腔,为完整性,一併在此叙述)
位置: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和腹上区,小部 分位于左季肋区.
左右肋弓之间的部分与腹前壁相贴.
邻接:

腹部大体解剖与分区

腹部大体解剖与分区

边界
有包膜、清性
囊性,无回声 好
实质,回声强弱不 等,分布 不均

后方增强效应

有或无
肿块良恶性鉴别(2)
侧后声影 衰减 加压试验 进展 其它
良性 内收
无 有改变 缓慢 软,无压痛
恶性 外展
有 无 迅速 硬,有压痛
盆腔实例(图1)
盆腔实例1
前位子宫,宫体大小约57*46*48mm,表面光 滑,实质回声中等,光点分布均匀,宫内膜厚 约11mm,宫腔内未见异常回声。
表(3)
右髂区
腹下区
左髂区
1.盲肠 2.阑尾 3.回肠末端
1.回肠袢
1.大部分乙状结肠
2.膀胱(充盈时) 2.回肠袢
3.子宫(妊娠后期)
4.部分乙状结肠
5.左右输尿管
上腹部图
下腹部图
肝脏解剖图
腹部肿块与假性肿块的鉴别(1)
定向扫查
腹部肿块 有较清晰轮廓的 肿块断面图像
假性肿块 不一定有边缘清晰
腹腔实例3
腹腔内探及明显的液性暗区,最大面前后径99mm。 肝硬化,大量腹水,脾稍大 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壁水肿 门脉高压
右卵巢大小31*19mm,左卵巢显示不清,子宫 上方探及一大小为81*48*89mm的囊性暗区, 内透声可,后方回声增强,内壁不平,囊壁附 着多个乳突状的强回声结节,其一大小为 9*9mm。
盆腔实例图2
盆腔实例2
右侧髂窝见厚16mm的液性暗区。腹腔探及一囊性包块, 包膜完整,内透声可,后方回声增强,包块上达剑突下,下 达盆腔,左右达两侧腋前线,前后径123mm,前方与腹壁 紧贴.
完整的断面图像
加压扫查
内径大小无改变
有改变

腹腔解剖图谱_图文

腹腔解剖图谱_图文

胆囊动脉
胆囊动脉 起自肝右A,位于胆囊三角(胆囊管、肝总管和肝下面围成). 常有变异.
胆总管 common bile duct
分为4段
1.十二指肠上段 位肝十二指肠韧带内. 切开探查引流术在该段进行.
2.十二指肠后段 位十二指肠上部后面, 行于下腔V前方,肝门V右側. 经网膜孔可探查此段结石.
3.胰腺段 胰头后方.胰头癌常压迫该段, 导致阻塞性黄疸.
腹腔解剖图谱_图文.ppt
成人腹腔主要器官的投影
右季肋区
①右半肝大部分 ②部分胆囊 ③部分右肾 ④结肠右曲
右外側区
①升结肠 ②部分回肠 ③右肾下部
右髂区
①盲肠 ②阑尾 ③回肠末端
腹上区
①右半肝小部分和左半肝大部分 ②胆囊③胃幽门部和部分胃体 ④十二指肠大部分⑤胰的大部分 ⑥两肾(部分)和肾上腺 ⑦胆总管,肝A和门V ⑧腹主A和下腔V
右三角韧带 冠状韧带右端,连于肝右叶 外后面和膈.
左三角韧带 位肝左叶上面和膈之间.变 异较多,常含肝纤维附件(新生儿特 有的肝残留物,可出现血管和胆管等 结构)
下面
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
胃的韧带
胃脾韧带 胃大弯左侧到脾门的双层腹膜.上份内有胃短血 管,下份有胃网膜左血管.
胃膈韧带 自胃底后面连至膈的双层腹膜.全胃切除时应将 之切断,才能分离贲门和食管.
脐区
①胃大弯②横结肠③大网膜 ④左右输尿管⑤十二指肠小部分 ⑥部分空回肠⑦腹主A和下腔V
腹下区
①回肠②膀胱(充盈) ③子宫(妊娠)④左右输尿管 ⑤部分乙状结肠
左季肋区
①左半肝小部分 ②胃贲门,胃底,部分胃体 ③胰尾④脾 ⑤结肠左曲 ⑥部分左肾
左外側区
①降结肠 ②部分空肠 ③左肾下部

腹部解剖ppt课件

腹部解剖ppt课件

(一)腔镜外科简史:
1.1901年德国的Kelling采用膀胱镜观察狗的腹腔和 内脏,开创了腹腔镜应用的先河。 2.1910年瑞典的Jacobaeus首次将腹腔镜用于观察 人的腹腔,接着Ott用头部反光镜作光源,陷凹镜 作作观察镜为一孕妇检查腹腔。 3.1938年匈牙利的Veress发明了弹簧安全气腹针并 一直沿用至今。 4.1928年德国的Kalk率先用腹腔镜作了肝穿刺活检。 5.随后20年,由于受二战的影响,该技术发展缓慢。 6.50年代,英国物理学家Hopking发明了柱状透镜 使光的传导损失减少,腹腔镜的图象更为清晰,极 大地促进了它在妇科、消化内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手术切口
总目录
末页
下页
局部解剖:腹部
常用手术切口
境界 分区 体表标志 体表投影 层次结构
(四)旁腹直肌切口:图片 1.位置: 在半月线(腹直肌外侧缘)内侧2cm处的纵切口。 2.层次:同旁正中切口的。 3.特点:损伤血管、神经、肌肉较多。
血管神经
手术切口
总目录
末页
下页
局部解剖:腹部
常用手术切口
境界 分区 体表标志 体表投影 层次结构 血管神经 手术切口 总目录 末页
上界:剑突、肋弓、11肋前端、12肋、12胸椎 下界:耻骨联合上缘、腹股沟韧带、髂嵴 以腋后线为界,腹壁分为: 前部——腹前外侧壁 后部——腹后壁(腰部)
手术切口
总目录 末页
图片
局部解剖:腹部
境界 分区 体表标志
体表投影 层次结构 血管神经 手术切口 总目录 末页
返回
境界
局部解剖:腹部
分区
境 界 为了描述腹腔脏器的位置关系,将腹部划分为若干个区。
下页
局部解剖:腹部

高清上腹部解剖影像图谱

高清上腹部解剖影像图谱

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
腹腔干 肝总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 门静脉 胃左动脉 脾动脉
脾静脉
肠系膜下静脉
肠系膜上静脉
肠系膜下动脉
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
腹腔干 门静脉
肠系膜上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 大肠
右肾
下腔静脉
椎管
主动脉
左肾
肝脏IVb段
十二指肠第一段
胆囊 胆总管 肝脏 V段 肠系膜上静脉
大肠 小肠 胰头 肠系膜下静脉
肠系膜上动脉 门脉右后支 肝脏VI段 大肠
右肾
下腔静脉
椎管
主动脉
左肾
肝脏IVb段
十二指肠第一段
大肠 小肠 胰头
十二 指肠 第4段 肠系膜 下静脉
胆囊 胆总管 肝脏 V段 肠系膜上静脉
肝脏 IVb段
十二指肠第一段
大肠 小肠 胰腺 脾静脉
肠系膜 下静脉
胆囊 胆总管 肝脏 V段 门静脉
肠系膜上动脉
门脉右后支
肝脏 VI段 大肠
右肾
下腔静脉
椎管
主动脉
左肾

肝脏 III段
肝脏IVb段
十二指肠第一段
大肠 小肠 胰腺
肠系膜 下静脉
胆囊 胆总管 肝脏 V段 门静脉-肠系膜 上静脉汇合 门脉右后支 肝脏 VI段
右肾
下腔静脉
椎管
主动脉
左肾
大肠 十二指肠第3段 小肠 十二指肠第2段
十二指肠第3段 肠系膜上静脉 肠系膜上动脉 肝脏 VI段
大肠
右肾
下腔静脉
椎管
主动脉
左肾
冠状位看十二指肠四个部分

肝右静脉
下腔静脉 肝左静脉
肝中静脉
腹主动脉

腹腔解剖图谱

腹腔解剖图谱

网膜囊 (小腹膜腔)
上壁—肝尾状叶、膈下面的腹膜. 下壁—大网膜2、3层愈着部。 前壁—小网膜、胃后壁、大网膜前2层。 后壁—大网膜后2层、横结肠及其系膜、 覆盖胰、左肾和左肾上腺的腹膜。 左界—脾、胃脾韧带和脾肾韧带 右方—网膜孔 围成: 上--肝尾状叶 下--十二指肠上部 前--肝十二指肠韧带 后--下腔静脉表面的腹膜 可通过1-2横指.是网膜囊的唯一孔道.
胃脾韧带 胃大弯左侧到脾门的双层腹膜.上份内有胃短血管,下份有胃网膜左血管.
01
胃膈韧带 自胃底后面连至膈的双层腹膜.全胃切除时应将之切断,才能分离贲门和食管.
02
肝胃韧带
03
胃结肠韧带
04
胃的韧带
脾的韧带
脾肾韧带 由脾门连到左肾前面的双层腹膜.内有胰尾和脾血管.脾切除时要切断此其后层,方可游离脾. 膈脾韧带 由脾肾韧带延伸到膈.短,有时不明显. 脾结肠韧带 位脾前端和结肠左曲间.短. 胃脾韧带
腹 膜
腹膜peritoneum分为脏、壁2层. 脏层—覆盖在脏器表面, 成其外膜. 壁层—衬贴于腹壁和盆壁内面 和膈下面. 两层互相移行,具完整性.
胃,十二指肠上部,空肠,回肠,阑尾,盲肠,横结肠,乙状结肠, 脾,输卵管,卵巢等.手术应打开腹膜腔.
腹膜内位器官 器官各面均有腹膜覆盖.
升结肠,降结肠,肝,胆囊,直肠上部,膀胱,子宫等.某些器官(如膀胱,子宫)手术可推开腹膜返折,而不进入腹膜腔.
大网膜 greater omentum
形态:连于胃大弯和横结肠之间的4层腹膜. 围裙状. 成人前2层和后2层各自愈着. 前2层上部自胃大弯直接连至横结肠, 形成胃结肠韧带,内有胃网膜AV. 功能:含巨噬细胞 包裹炎症 应用:腹腔手术时覆盖器官创面及断端. 带血管蒂的大网膜转移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肠系膜窦
(升结肠肠系膜间隙)
精品课件
结肠上、下区间的交通 :
右肝上间隙 网膜囊→网膜孔→肝肾隐窝→右结肠旁沟
膜窦
盆腹膜腔
旁沟
右肠 左结
精品课件
腹膜的吸收功能与临床
上腹部的腹膜间隙多,面积大,因 此吸收能力强,如在腹膜炎时,大量的炎 性分泌物被吸收,可以导致毒血症。而盆 腔腹膜位置低(坐位和立位时),面积小, 毒素吸收也较少,因此,腹膜炎病人宜采 取半卧位,使腹膜腔内的分泌物向下流入 盆腔最低部位,如直肠膀胱陷凹或直肠子 宫陷凹内,以减少对有毒物质的吸收,并 可通过直肠或女性阴道穿刺等技术来确诊 和治疗。
围成: 上--肝尾状叶 下--十二指肠上部 前--肝十二指肠韧带 后--下腔静脉表面的腹膜
可通过1-2横指.是网膜囊的唯一孔道.
精品课件
结肠下区:
右结肠旁沟
(升结肠腰间隙)
左结肠旁沟
结 肠 下 区 (降结肠腰间隙)
( 小 肠 系 膜 、 左肠系膜窦
升降结肠为界)
(降结肠肠系膜间隙)
盆腔
十二指肠空肠曲和横结肠系膜间
腹下区
①回肠②膀胱(充盈)
③子宫(妊娠)④左右输尿管 ⑤部分乙状结肠
精品课件
①左半肝小部分 ②胃贲门,胃底,部 ③胰尾④脾 ⑤结肠左曲 ⑥部分
①降结肠 ②部分空肠 ③左肾下部
①大部分 ②回肠
精品课件
腹膜
腹膜peritoneum分为脏、壁2层. 脏层—覆盖在脏器表面, 成其外膜. 壁层—衬贴于腹壁和盆壁内面 和膈下面. 两层互相移行,具完整性.
网膜孔 左肝下后间隙
(肝圆韧带分)左肝下间隙 (网膜囊,小腹膜腔)
(小网膜和胃分)
左肝下前间隙
精品课件
网膜囊 (小腹膜腔)
上壁—肝尾状叶、膈下面的腹膜. 下壁—大网膜2、3层愈着部。 前壁—小网膜、胃后壁、大网膜前2层。 后壁—大网膜后2层、横结肠及其系膜、 覆盖胰、左肾和左肾上腺的腹膜。 左界—脾、胃脾韧带和脾肾韧带 右方—网膜孔
肝胃韧带 胃结肠韧带
精品课件
脾的韧带
脾肾韧带 由脾门连到左肾前面的双层腹膜.内有胰 尾和脾血管.脾切除时要切断此其后层,方可游离 脾.
膈脾韧带 由脾肾韧带延伸到膈.短,有时不明显. 脾结肠韧带 位脾前端和结肠左曲间.短. 胃脾韧带
精品课件
腹膜腔
腹膜腔 peritoneal cavity 概念:脏、壁2层腹膜间的潜在腔
隙. 男性—密闭. 女性—与外界相通. 腹膜腔内有少量浆液. 分区:以横结肠及其系膜分为
结肠上区和结肠下区.
精品课件
结肠上区(膈下间隙)
左肝上前间隙
左肝上间隙
冠状韧带两层
(三角韧带分)
间:肝裸区(膈
肝上间隙
左肝上后间隙下腹膜外间隙)
( (镰状韧带分)右肝上间隙
结 肠 上 区
肝 为 界 )
右肝下间隙 (肝肾隐窝) 肝下间隙
精品课件
腹膜与脏器的关系
1.腹膜内位器官 器官各面均有腹膜覆盖. 胃,十二指肠上部,空肠,回肠,阑尾,盲肠,横结
肠,乙状结肠, 脾,输卵管,卵巢等.手术应打开腹膜腔.
2.腹膜间位器官 器官三面覆盖腹膜. 升结肠,降结肠,肝,胆囊,直肠上部,膀胱,子宫等.
某些器官(如膀胱,子宫)手术可推开腹膜返折,而 不进入腹膜腔. 3.腹膜外位器官 器官仅一面(前面)被腹膜覆盖. 十二指肠的大部分,胰,肾,肾上腺,输尿管,直肠中 下部 等.某些器官(如肾,肾上腺)可腹膜外入路手entery 将空回肠连于腹后壁的 双层腹膜,扇形.内有肠系膜上血管等.根 部长15cm,L2左侧到右骶髂关节.
2.阑尾系膜 mesoappendix 位于阑尾和肠系 膜下端之间,三角形.阑尾的血管走行于 其游离缘.
3.横结肠系膜 是将横结肠悬于腹后壁的双 层腹膜,根部自结肠右曲到左曲,跨右肾、 十二指肠降部、胰、左肾.系膜两端较固 定,中部较长而活动.内有中结肠血管和 左、右结肠血管的分支等.
腹腔 abdominal cavity
境界:顶为膈,下为骨盆界线. 范围大于腹部体表的界限.
分区:九分法. 2条水平线 2条垂直线 左右季肋区和腹上区 左右外側区和脐区 左右髂区和腹下区
组成:腹膜腔和腹膜后腔
精品课件
成人腹腔主要器官的投影
右季肋区 左季肋区
①右半肝大部分 ②部分胆囊
分胃体 ③部分右肾 ④结肠右曲
精品课件
腹膜形成的结构
腹膜由壁层移行为脏层,或由一个脏器 移行到另一个脏器的过程中形成: 网膜 系膜 韧带 皱襞
精品课件
大网膜
greater omentum
形态:连于胃大弯和横结肠之间的4层腹膜. 围裙状. 成人前2层和后2层各自愈着.
前2层上部自胃大弯直接连至横结肠, 形成胃结肠韧带,内有胃网膜AV. 功能:含巨噬细胞
右三角韧带 冠状韧带右端,连于肝右 叶外后面和膈.
左三角韧带 位肝左叶上面和膈之间. 变异较多,常含肝纤维附件(新生儿 特有的肝残留物,可出现血管和胆 管等结构)
下面
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
精品课件
胃的韧带
胃脾韧带 胃大弯左侧到脾门的双层腹膜.上份内有胃短 血管,下份有胃网膜左血管.
胃膈韧带 自胃底后面连至膈的双层腹膜.全胃切除时应 将之切断,才能分离贲门和食管.
4.乙状结肠系膜 为将乙状结肠连于腹后壁 的双层腹膜,根部在左髂窝和骨盆左后壁. 内有乙状结肠血管和直肠上血管等.
偶尔盲肠和升、降结肠也有系膜.
精品课件
肝的韧带
上面
镰状韧带 连于腹前壁上部、膈和肝上 面的双层腹膜,矢状位.游离缘含肝 圆韧带.
冠状韧带 位肝上面、后面与膈之间, 由上(前)、下(后)两层腹膜构成, 其间的肝后面无腹膜覆盖,为肝裸 区.
左肾
右外側区 左外側区
①升结肠 ②部分回肠 ③右肾下部
右髂区 左髂区
①盲肠 乙状结肠
②阑尾 ③回肠末端
腹上区
①右半肝小部分和左半肝大部分 ②胆囊③胃幽门部和部分胃体
④十二指肠大部分⑤胰的大部分 ⑥两肾(部分)和肾上腺
⑦胆总管,肝A和门V
⑧腹主A和下腔V
脐区
①胃大弯②横结肠③大网膜 ④左右输尿管⑤十二指肠小部分 ⑥部分空回肠⑦腹主A和下腔V
包裹炎症 应用:腹腔手术时覆盖器官创面及断端.
带血管蒂的大网膜转移瓣.
精品课件
小网膜
lesser omentum
连于肝下面和胃小弯、十二指肠上部的双 层腹膜.
左側部: 肝胃韧带从肝静脉韧带裂和膈连于胃小弯. 内有胃左、右A.V.和迷走N分支. 右側部: 肝十二指肠韧带自肝门至十二指肠上部. 内有肝固有A(左前)、胆总管(右前)、 门V(前二者后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