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实词虚词成语使用易错点及文言文虚词使用口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实词虚词成语使用易错点及文言文虚词使用口诀
易错点1 实词辨析
辨析词语一定要坚持“同中求异”的基本原则,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词义轻重不同,有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词义的轻重不同。
②范围大小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
③适用对象不同,有些近义词所表示的概念相同,但适用对象不同,有上下、内外等之分。
④语体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体现出的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不同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
⑤感情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附带的表现为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
⑥搭配关系不同,有些近义词基本义相同,但搭配有别,不能混用。
⑦语法功能不同,有些近义词的差别表现在句法功能的不同上。
⑧词义侧重点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侧重点不同。
易错点2虚词辨析
高考对虚词的考查,着重于虚词的正确使用,主要有两个考查角度:一是病句辨析中对关联词的搭配、位置的考查;二是单独对虚词的考查。
正确辨析和使用虚词的五个角度:
1.从词性的角度辨析。
如“固然”和“诚然”,前者只能做转折连词,后者除了有同样的性质、功能外,还可以做副词,如“他诚然是一名优秀的演员”。
2.从词语的适用对象、场合、范围等角度辨析。
如介词“对”和“对于”,前者适用范围比后者广,一般而言,用“对于”的地方都能换成“对”,但用“对”的句子,有些不能换成“对于”,如“小王对我笑了笑”;强调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或含有“对待”意味的,只能用“对”,如“他对工作很负责”;“对”可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如“我们会对这件事做出具体安排的”,“对于”则不能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
3.从词语搭配的角度辨析。
许多关联词的搭配是固定的。
如表假设关系的“即使……也……”等,又如表并列关系的“也……也……”“不是……而是……”等,表递进关系的“不但……而且……”“不仅……还……”等。
4.从逻辑关系的角度辨析。
如“进而”与“从而”,前者一般表示递进关系,后者一般表示承接或因果关系。
再如“只要”与“只有”,前者所强调的是充分条件,后者所强调的是必要条件。
5.从语气的角度辨析。
主要是指表示语气的副词和助词。
如“难道”与“莫非”,前者多用来加强反问语气,后者多用于揣测语气,有时也用来加强反问语气,但不及前者强烈。
所有这些,都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多加体会、揣摩。
易错点3成语辨析
现代汉语中成语的数量很多。
在众多的成语中,意思相近的近义成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近义成语的使用主要分成两大类:
1 .形近义不同
有的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
例如:
①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练使用了巴乔,他在世界杯上果然不孚众望,多次挽救了意大利队。
②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
“不孚众望”的意思是不能使众人信服,而①句却把它与读音相近,只有一字之差的成语“不负众望”混淆了;“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而②句却把它与其语素完全相同,而语素位置不同且语义完全相反的成语“事半功倍”混淆了。
2 .义近
①义相近而用法有别
某些成语尽管意义相近,但由于语境不同,又造成了它们的用法有细微差别。
例如,“目不暇接”和“应接不暇”。
前者指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后者指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意义相近,但细细推敲,会发现前者偏向主动,后者偏向被动,因此,“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一句只能选择“应接不暇”。
类似的还有“独树一帜”与“匠心独运”、“不落窠臼”与“别出心裁”等。
类似的成语还有“一钱不值”与“一钱不名”:一钱不值:有轻视鄙弃的意思(贬义);一钱不名:形容贫困(中性)。
“无所不能”与“无所不为”:无所不能:指什么事都能做(褒义);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
②义相近而适用范围有别
例如:“狼狈为奸”和“朋比为奸”,二者都指坏人勾结起来干坏事,但前者适用范围小一些,指几个人,而后者多指一大批人。
因此“这一伙人狼狈为奸,干尽了坏事”一句中“狼狈为奸”换成“朋比为奸”更恰当。
类似的成语还有“刮目相看”与“另眼相看”:前者是自己与自己的纵向比较,后者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横向比较。
“莫名其妙”与“莫明其妙”:莫名其妙:形容事物非常奥妙,说不出来;莫明其妙:不知就里,不明白其中的奥妙。
作答词语题要注意以下三个角度:
①从语境角度,用逻辑关系与词语对应解题;
②从词义角度,用提取语素与词义轻重解题;
③从用法角度,用适用对象与感情色彩解题。
具体而言,就是要掌握下面的“五要”:
第一,要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
第二,要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的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要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要注意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
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实词辨析关注“3方面”
1.从意义方面辨析
(1 )看适用范围
有很多近义词适用范围的大小是不同的,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有的概括的是事物总的方面,有的概括的是其中的某一部分。
只有准确把握词语的适用范围,才能正确地辨别。
例如:“边疆”“边境”“边界”这三个词表示的范围越来越小。
“边疆”指比较边远的靠近国界的区域,范围大,同时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边境”指靠近边界的地方,范围较小,同时这个概念比较具体;“边界”仅指一条界线,范围最小。
(2 )看词义轻重
有些近义词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在表现程度上却有轻重、深浅的不同。
例如:“损坏”“毁坏”“破坏”都表示因某一动作行为而造成伤害,但“损坏”的语意要轻,程度要小,而“毁坏”“破坏”则层层升级,程度加重。
(3 )看表达侧重点
对近义词词义的辨析,关键是分析不同语素的意义。
辨明近义词中词义的侧重点,不同语素的意义也就清楚了。
例如:“精巧”和“精美”,前者强调巧妙,侧重做工;后者强调好看,侧重外观。
2.从用法方面辨析
(1 )看适用对象
有很多实词有特定的适用对象。
辨析适用对象的差异也是区分实词的方法之一。
主要看词语是用于自己还是用于他人,是表谦称还是表敬称,是适用于一般对象还是适用于特定对象。
例如:“爱护”“爱戴”两者都可以用于人,但“爱戴”只用于下对上,“爱护”用于同志之间或上对下,有时还用于物,如“爱护公物”。
(2 )看搭配对象
在语言实践中,词语之间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制,不能任意组合。
词语的搭配,一要合乎事理,二要合乎习惯。
如“交换”用于具体的、范围小的事物。
“交流”用于抽象的、范围较大的事物。
再如“充足”“充
分”“充沛”都有“足够”的意思,但一般来讲,“充足”多与自然界或物质方面的比较具体的东西搭配,“充分”多与比较抽象的事物搭配,“充沛”多与表示精神方面的抽象概念搭配。
(3 )看词性语法
有的词虽属近义词,但词性不同,其语法功能自然不同。
根据词性可以判断某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确定词的语法功能,从而准确辨析词义。
例如:“突然”和“猛然”都有变化快、出人意料的意思,但前者是形容词,除作状语外,还可作定语和谓语,后者是副词,只能作状语。
(4 )看习惯用法
有些词语意义虽然接近,但其习惯用法不同。
例如:“释怀”“消受”这两个词的习惯用法多用于否定句中,一般都说“无法释怀”“难以释怀”“无福消受”。
3.从色彩方面辨析
(1 )看感情色彩
从感情色彩的角度来说,词语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
在使用时,应辨析其感情色彩。
如“爱护”指爱惜并保护,褒义词;“庇护”指袒护,贬义词;“保护”指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中性词。
再如,说某人办事“果断”是褒奖,用“武断”一词,则含有贬斥、否定或憎恨之意,而“决断”一词基本上属中性词。
(2 )看语体风格
语体指为适应不同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语言体式,一般分为口语(通俗易懂)和书面语(庄重文雅)两大类,书面语又可分为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政论语体等。
例如:“见面”和“会见”,“办法”和“措施”,“害怕”和“胆怯”,都有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之分。
“盐”和“氯化钠”,则是一般用语和专业术语的区别。
成语辨析“8注意”
1.注意适用对象,防范“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有特定的指向性,命题者常常故意偷梁换柱、张冠李戴,把使用的对象、特定的指向性有意弄错。
如“随着4G 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华为、中兴和小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
句中“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句中用来说占领销售市场不当。
2.注意句子语境,防范“不合语境”
成语的使用还要注意到与语境的和谐,不能不合惯用句式,不能不合情合理。
如果成语与其所在的语境不能协调,使用就不恰当。
如“此前中国航空西南分公司一直与四川航空公司鼎足而立,所占市场份额相差无几”。
句中“鼎足而立”比喻三方面对立,而前面说的是两个公司,用在句中不合语境。
3.注意关键字词,防范“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不了解成语的确切含义,仅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造成不确切的理解,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如“一到晚上,修整一新的人民南路灯火阑珊,车水马龙,人们兴致勃勃地徜徉在灯火
通明、流光溢彩的大街上,尽情地享受城市的繁华和热闹”。
句子中的“灯火阑珊”指灯火稀少、将尽。
此处望文生义,把成语的意思理解反了。
4.注意感情色彩,防范“褒贬误用”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和贬义三类。
具有褒义色彩的成语,通常表达肯定、赞扬的情感态度;而含贬义色彩的成语,则表达否定与批判的情感态度;介于二者之间的则是中性色彩的成语。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清褒贬,否则就容易犯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
如“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鹜”。
句中“趋之若鹜”指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贬义词,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5.注意用语得体,防范“谦敬错位”
由于成语是约定俗成的,某些成语的使用有一定的场合,有的还需要区别尊卑、长幼、主客、男女等。
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时注意场合,做到自谦敬人,得体合度。
如果分辨不清,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如“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大家的高见,请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句中“姑妄言之”的意思是姑且随便说说(对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姑:姑且。
妄:随便。
多用于自谦之辞。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6.注意准确简洁,防范“重复累赘”
在使用成语时要注意将成语和句子语意进行比照,否则容易造成成语含义与句子语意的重复。
在辨析成语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成语的含义,同时注意观察前后文字,判断是否出现语意重复的错误。
如“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
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吧”。
句中“难言之隐”指难以明说的事情或缘由,与句中的“苦衷”重复。
7.注意词语程度,防范“轻重不分”
有些成语词义较轻,有些成语词义较重,这就要求考生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既不能违背语境逻辑,也不能违背事理逻辑,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如“考前每个考生都应该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句中“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特指人的死亡。
原句大词小用,轻重失当。
8.注意语法功能,防范“搭配不当”
误用成语是因为没有注意其语法功能,因为成语在与相关词语搭配时需遵循一定的规则,如能否带宾语,能否充当某个成分,应该与哪类词语搭配等等。
如果使用时不顾其搭配规则,就容易造成不合语法、搭配不当的错误。
如“他往四周一看,发现满山遍野都是这样的怪石,这时他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敌军的妙计了”。
句中“出奇制胜”是指用奇兵妙计制服对方,取得胜利,其后一般不能带宾语。
文言文虚词顺口溜
之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用作助词
a、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b、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c、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译时也可省去。
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
d、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
3、用作动词
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其
其字可代我和他,远指近指“这”和“那”;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
1、用作第三人称
相当于“他、她、它(们)。
例:妻跪问其故。
2、活用为第一人称
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并自为其名。
(《伤仲永》)
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
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4、指示代词
相当于“那”“这”之类的词。
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
5、指示代词
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以
“以”作介词“把、拿、用”,因为、按照、在、凭、从;又作连词如同“而”,偶尔通假要分清。
1、作为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例: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策之不以其道。
表示时间处所,译为“在、从”。
2、作为连词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表示范围,译为“到”。
“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
于
于字可译到、在、从,也可翻作对、与、同;形容词后表比较,动词之后表被动。
1、对,对于。
例:贫者语于富者曰。
2、在,从。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
3、与,跟。
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4、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5、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鱼我所欲也》)
6、被。
例:受制于人。
而
而作连词要分清,并列承接与转折;承译“接着”转译“但”,状语后头表修饰。
1、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醉翁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