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

合集下载

浅析汉英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浅析汉英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浅析汉英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关键词:直译;意译;散文一、直译与意译八十年代初,张培基等学者在当时的统编教材《英汉翻译教程》中这样下定义“: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

但直译不是死译或硬译。

应当指出,在能够确切地表达原作思想内容和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的条件下,直译法显然有其可取之处。

直译法一方面有助于保存原著的格调,亦即鲁迅所说的保持异国情调和洋气,另一方面又有助于不断从外国引进一些新鲜、生动的词语、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使我们的祖国语言变得日益丰富、完善、精密。

”(张培基等1980:13)九十年代出版的翻译教程,对直译又有了不同的阐释“:直译指翻译时要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等,同时要求语言流畅易懂。

”(范仲英1994:90)一般说来,采用直译所产生的译文看起来肯定有翻译的痕迹,读起来也不是那么通顺。

如果直译也“要求语言流畅易懂”的话,说明译者心目中的直译与意译的界线已经开始模糊,二者不再是对立的两种策略。

意译法有以下特点:(1)以目的语为导向;(2)用规范的目的语语言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3)注重译文的自然流畅,不一定保留原文的结构及修辞手段。

(见Shut-tleworth&Cowie1997;:62-63)。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直译和意译各有优缺点,意译与直译不会形成二元对立,因为翻译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

最恰当的做法是根据不同的语篇类型、翻译过程中表达阶段所采用的两种最基本的方法。

正如张培基等学者所说“,不同的语言各有其特点和形式,在词汇、语法、惯用法、表达方式等方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

所以翻译时就必须采取不同的手段,或意译或直译,量体裁衣,灵活处理”。

(一)、直译与意译的历史对直译与意译的讨论中国古代就有。

从老子“美言不信,信言不美”,孔子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到慧远的“以文应质则疑者众,以质应文则悦者寡”,以及从以释道安为代与意译相结合的翻译实践。

《苏东坡传》两种译文的比较赏析

《苏东坡传》两种译文的比较赏析

2019年第10期作者简介:徐涛(1974-),男,山东德州人,学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翻译。

收稿日期:2019年9月26日。

1前言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

1895年出生在福建龙溪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1919年至1923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

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

林语堂数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从林语堂的人生经历可以看出,他深受西方文化影响,英语造诣很深。

他的很多重要作品就是用英语创作的,(这在中国作家中可谓独具特色)如:《京华烟云》、《苏东坡传》、《啼笑皆非》等。

《苏东坡传》是林语堂1947年前后用英语创作的一部传记,号称20世纪四大传记作品之一。

该书出版后广受好评,1977年,台湾翻译家宋碧云翻译的《苏东坡传》由远景出版社出版。

1978年,另一位翻译家、台湾大学教授张振玉完成《苏东坡传》的翻译,并由德华出版社出版。

2张培基的翻译标准张培基,福建福州人,1921年出生,1945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后留学美国,就读于印第安纳大学英国文学系研究院。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他就回到祖国。

1951年到外文出版社从事编译工作,1955年开始在解放军外国语学校(现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执教。

1980年转业到地方,开始在北京外贸学院(现对外经贸大学)执教,1991年退休。

张培基先生主编的《英汉翻译教程》被很多高校选定为英语专业翻译课教材,该书自1980年初版以来,累计印数已经超过100万册,在翻译界具有重要地位。

在该书中,张培基先生把翻译标准概括为“忠实、通顺”四个字。

所谓“忠实”,“首先指忠实于原作的内容。

译者必须把原作的内容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不得有任何篡改、歪曲、遗漏、阉割或任意增删的现象。

”所谓“通顺”,“即指译文语言必须通顺易懂,符合规范。

译文必须是明白晓畅的现代语言,没有逐词死译、硬译的现象,没有语言晦涩、诘屈聱牙的现象,没有文理不通、结构混乱、逻辑不清的现象。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学习辅导书( 我国翻译史简 介)【圣才出品】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学习辅导书( 我国翻译史简 介)【圣才出品】

第1章我国翻译史简介1.1 复习笔记一、我国翻译的早期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年的历史。

最早开始的是佛经的翻译,翻译家有安世高、号称“三支”的支娄迦谶、支亮、支谦,竺法护。

二、隋唐时期我国翻译事业高度发达的时期是从隋代(公元五九〇年)起到唐代。

这一时期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与上述鸠摩罗什、真谛一起号称我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玄奘的贡献为:①玄奘不但把佛经由梵文译成汉文,而且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成为第一个把汉字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

②玄奘在翻译理论方面也是有贡献的,他提出的翻译标准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意即“忠实、通顺”。

三、明清时期从明代万历年间到清代“新学”时期,出现了以徐光启、林纾(琴南)、严复(又陵)等为代表的介绍西欧各国科学、文学、哲学的翻译家。

明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

清林纾最著名的文学作品有《巴黎茶花女遗事》(La Dame aux Camelias)、《黑奴吁天录》(Uncle Tom’s Cabin)、《块肉余生述》(David Copperfield)、《王子复仇记》(Ham1et)等。

严复是我国清末新兴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所译作品多系西方政治经济学说,如赫胥黎(T. H. Huxley)的《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亚当·斯密(A. Smith)的《原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等。

严复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

四、五四时期至今“五四”是我国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

“五四”以后,我国翻译开始介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

《共产党宣言》的译文就发表在“五四”时期。

这一时期的翻译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起了很大变化。

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修订本)配套题库(英汉语言的对比)【圣才出品】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修订本)配套题库(英汉语言的对比)【圣才出品】

第3章英汉语言的对比3.1 英汉词汇现象对比一、试译下列各短语,注意英汉语中词的多义性和搭配能力的不同1. ①soft music②soft life③soft drink④soft goods⑤soft light⑥soft breeze【译文】①轻音乐;②安逸的生活;③软饮料(不含酒精);④纺织品;⑤柔和的光线;⑥微风2. ①a handsome car②a handsome man③a handsome profit④a handsome compliment【译文】①漂亮的车;②英俊的男士;③一大笔利润;④大加赞赏3.①good results②good food③a good point④a good deed【译文】①好的结果;②符合标准的食物;③有说服力的依据;④高尚的习惯行为4.①poor health②poor food③poor light④poor soil⑤a poor country⑥a poor swimmer【译文】①身体不好;②劣质食物;③昏暗的光线;④贫瘠的土壤;⑤贫穷的国家;⑥不擅长游泳的人5. ①regular breathing②regular customers③a face with regular features④a regular army/soldier⑤a regular disaster【译文】①均匀的呼吸;②老主顾;③五官端正的脸庞;④正规军;正规军士兵;⑤一场彻底的灾难6. ①to cut wheat②to cut cake③to cut finger-nails【译文】①割麦子;②切蛋糕;③剪指甲7. ①to fuel up on food②to fuel up on water【译文】①吃点食物;②喝点啤酒二、试译下列单词和句子,根据汉语表达习惯进行增添1. sorting【答案】分类法2. allergy【译文】(医学)变(态反)应性/过敏性3. measurement【译文】测量法/测量结果4. neutralization【译文】中和作用/中立状态5. modification【译文】修改方案/修正稿6. oxidation【译文】氧化作用7. transmission【译文】传递方式/传动装置8. cycling【译文】周期变化9. programming【译文】程序编制10. magnetization【译文】磁化作用/磁化强度11. mercuriality【译文】易变特性12. substitution【译文】取代作用13. corrosive【译文】腐蚀剂14. dripping【译文】滴注法15. assimilation【译文】同化作用16. relativity【译文】相对论17. lithonephrotomy【译文】肾结石切除术18. memory【译文】存储器19. A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the mine-owners of South Wales were unable toproduce coal as cheaply as the more mechanized mines abroad, with the result that for many years there was serious unemployment in South Wales.【译文】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南威尔士矿主不能像海外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煤矿一样廉价出煤,结果南威尔士多年来有着严重的失业现象。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1. 引言•介绍张培基及其英汉翻译教程的背景和目的。

2. 基本概念•什么是英汉翻译?•英汉翻译的重要性•英汉翻译的难点和挑战•张培基的翻译理论和方法论3. 翻译准备•翻译前的背景研究•翻译所需的工具和资源•翻译的时间管理和计划4. 翻译步骤•理解原文•确定翻译目标和风格•转换句子结构和语序•翻译技巧和策略•校对和修改翻译稿5. 翻译质量控制•校对和修改的重要性•常见翻译错误及修改建议•翻译评估和反馈6. 结语•总结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的要点和价值。

注:此为模拟回答,实际的详细教程需要根据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的内容进行整理。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1. 引言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是一份由资深创作者张培基撰写的教程,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英汉翻译的技巧和方法。

本教程整理了张培基关于英汉翻译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并提供了详细的翻译步骤和质量控制方法。

2. 基本概念•英汉翻译:解释英语文本,并将其转化为中文的过程。

•英汉翻译的重要性:英汉翻译在国际交流和跨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英汉翻译的难点和挑战:涉及文化差异、语言特点以及专业术语等方面的挑战。

•张培基的翻译理论和方法论:介绍张培基对翻译的理解和他独特的翻译方法。

3. 翻译准备•翻译前的背景研究:了解原文的主题、背景信息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翻译所需的工具和资源:介绍常用的翻译工具,如电子词典、翻译记忆软件等。

•翻译的时间管理和计划:合理安排翻译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4. 翻译步骤•理解原文:通过仔细阅读原文,确保对其含义和表达方式有全面的理解。

•确定翻译目标和风格:根据翻译的用途和目标受众,确定翻译的风格和方向。

•转换句子结构和语序:根据中文的语法和表达习惯,重新组织和调整句子结构和语序。

•翻译技巧和策略:介绍一些翻译中常用的技巧和策略,如同义替换、意译和增译等。

•校对和修改翻译稿:对翻译的稿件进行仔细校对和修改,确保准确无误。

5. 翻译质量控制•校对和修改的重要性:强调对翻译稿的反复校对和修改,以保证翻译质量。

张培基简介

张培基简介
1946 年赴日本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任英语翻译,随后留学美国,就读于美国印第安 纳大学英国文学系研究院。 他曾任研究生导师,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委,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外文出版社英文 翻译顾问,获国务院颁发的突出贡献者特殊津贴。 他的名字已经被列入《中国翻译家词典》,在当今中国翻译界有着重要的地位。几年来, 他一直在为《中国翻译》杂志的"翻译自学之友· 汉译英练习"专栏撰稿





幽默与诙谐是一种建立在一定文化基础上的语言艺术。
原文: 我以为世界之所以还有待于改进者,全因为这些奴 才的缘故。(聂绀努《我若为王》)

译文:Methinks the world is very much in need of reform simply because of the presence of these flunkeys.
张培基
张 培 基 个 人 简 介
人物生平

张培基,生于1921,中国著名翻译家,杰出教授,先后在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对 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教 。早年移居上海,在那里接受了初等和中等教育。

1945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同年任《上海自由西报》英文记者、 英文 《中国评论周报》特约撰稿者兼《中国年鉴》(英文)副总编。
原文中“者”字的使用是为达到一种调侃讽刺的效果。张 先生对语言是非常敏感的,他选择了 methinks 这个古体词, 生动再现了原文的情感文功底。 例如,在梁实秋先生的《时间即生命》中有这样一句话:“五 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它出自《论语•述而》中的“子 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译文:Confucius talked of his own aspirations to give 50 years to the study of Yi. 这样的翻译只有建立在对这句话及它的背景的充分理解上才 能做到。

英汉翻译教程_张培基等

英汉翻译教程_张培基等
Inadequate trainingforfarmersandthe low productivityofmany farms place the majorityofcountry dwellersina disadvantageous positionintheir own countries.
英语则是从综合型向分析型语言发展的语言。如英语book表示书的单数;books则表示书的复数。英语陈述句中现在时态单数第三人称(third person singular)要加s;或借助元音互换与辅音互换的方式表示复数,如foot(脚,单数),feet(脚,复数);或借助错根形式表示时态(tense),如go-went-gone等。再看下面几个句子:
汉语历史较英语历史长得很,汉语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了。汉字经历过许多变迁: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由单纯表意向部分表音方向发展。但汉语的特点没有变,它仍然是表意文字。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康熙字典》收了4.9万个字的汉字。《汉语大字典》收5.6万字。台湾1973年出版的《中文大辞典》收词40余万条。1960年出版的《大汉和辞典》收词55万余条。汉字的构词能力强。曾有人作了粗略的统计,汉语中单是表示手的动作的词就有200多个,单“一”字开头的成语,就有5472条。据称原计划出版的《中山大辞典》曾包括60余万条。
所谓“形合”就是主要靠语言本身语法手段。所谓“意合”主要靠句子内部逻辑联系。因此,英语结构紧凑严密;汉语结构简练明快。英语句子好比一棵参天大树,一串葡萄,一串珍珠,一树荔枝。而汉语句子
好比一根竹子,一盘珠子,一江波涛。
著名汉语学家王力教授说过:“西洋语法是硬的,没有弹性;中国语法是软的,富有弹性。……所以中国语法以达意为主。”英国人写文章往往化零为整,而中国人写文章往往化整为零。“

张培基简介资料

张培基简介资料

张 培 基 翻 译 思 想
翻译界有这样一种观点 ,即认为中国人只能从事以 汉语为译入语即英译汉的翻译; 而从汉语翻译到英 语的工作只能由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来完成,才能 表达得地道。 对于这 一点 ,张培基有他自己的见 解。他承认汉 译英由外国人来做在语言上有优越 性 ,但他 也指出外国人对中国的情况、中国的文 化缺 乏了解 ,同样也会译非所云。有许多英文功 底 好的中国人把中国的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 ,一 样翻译得很地道。
译文特点
张培基的译文充分体现了译者对中 西两种文化、两种语 言的透彻的理解和娴熟 的驾驭。张培基在力求选词得当 , 语句自然流 畅的同时,又不拘泥于词句上的得失。 他把 语 篇神韵摆在第一位 , 追求既能完美地表达原 文信息、原 文功能、又能译出原文的风格与韵 味。例如 ,中国人写文 章喜欢用排比结构或平 行结构来达到某种修辞效果 ,但是 在英语中 这种结构出现的频率却不那么高。 所以翻译 时 并不是所有的排比或平行结构都要“对等” 地译过去 ,否 则有时译文会显得邋遢又罗嗦 , 也不能传达原文的深层意 思。 张培基从 英语使用者的思维习惯入手 ,采用凝练的语 言和适当的形式来表达原文。忠实、凝练可以 说是张译的 一个特点。
1946年赴日本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任英语翻译,随后留学美国,就读于美国印第安 纳大学英国文学系研究院。
他曾任研究生导师,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委,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外文出版社英文 翻译顾问,获国务院颁发的突出贡献者特殊津贴。
他的名字已经被列入《中国翻译家词典》,在当今中国翻译界有着重要的地位。几年来, 他一直在为《中国翻译》杂志的"翻译自学之友·汉译英练习"专栏撰稿
张培基Hale Waihona Puke 张 培 基 个 人 简 介

英汉翻译:单词的理解及翻译

英汉翻译:单词的理解及翻译

英汉词语的词义对应情况
部分对应。有许多英汉语词语在词义上只是部分对 应。它们的意义范围有广狭之分、抽象与具体之分、 一般与个别之分。 Uncle(广义)-叔叔, 叔父,伯父,姑父,姨父,舅父(狭义) milk 奶(抽象); 人奶,牛奶,羊奶(具体); film胶片(一般), 电影(个别) 概念意义上对应,内涵意义上不对应: vinegar: 有"不高兴,坏脾气"的内涵意义 醋 : 有"妒忌"的内涵意义
如何正确选择词义
这是一位举止得体的姑娘。 这些都被标为新鲜的鸡蛋。 狗经常被认为是人们的忠实朋友。 一位规规矩矩的穆斯林 她需要一双结实的跑鞋。 吃豆子有益于健康。 她儿子一直很乖。
如何正确选择词义
…yet, as it sometimes happens that a person departs his life, who is really deserving of the praises the stone-cutter carves over his bones; who is a good Christian, a good parent, a good child, a good wife or a good husband; who actually does have a disconsolate family to mourn his loss;… …不过偶尔也有几个死人当得起石匠刻在他们朽 骨上的好话。真的是虔诚的教徒,慈爱的父母, 孝顺的儿女,贤良的妻子,尽职的丈夫,他们家 里的人也的确哀思绵绵的追悼他们。……
词义 Meaning of words
概念意义 Conceptual meaning
词典给词下的定义
关联意义 Associative meaning

2011-10-12翻译小测试参考答案

2011-10-12翻译小测试参考答案

1.Without reasoning one is apt to be beyond control.没有理智容易变成不受约束。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P100)2.Once a certain limit is reached, a change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is inevitable.物极必反。

(课本P22)3.It is also possible for keen readers to borrow books from university and college libraries even if they are not students. (课本P13)热心的读者,即使他们不是大学生,也是能够从大专院校的图书馆借到书的。

4.It’s one thing to talk about fostering creativity, but unless you strive for a true meritocracy you are driving away the best people. And what would be the point of that?谈论培养创造力是一回事,但若不是在努力营造精英人才的机制和氛围,那就是在赶走最优秀的人才。

这一切又意义何在呢?5. A new report on religion in America showed that the percentage of Americans claiming no religious belief has now increased to 15%.Proportion of no religion has increased rapidly in New England.一项关于美国总结的最新报道显示,宣称无宗教信仰的美国人的比例已增至15%。

在新英格兰地区,无宗教信仰的人口比例已大幅上升。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学习辅导书(短文翻译及详解)【圣才出品】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学习辅导书(短文翻译及详解)【圣才出品】

附录短文翻译及详解说明:本章全面收录《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主编,修订本)中的短文翻译练习,每篇短文后面不仅有参考译文,而且还列举出相应的翻译要点及解析,对于以该书为教材的考生来说,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和较强的指导性,同时可以帮助考生巩固该书所学内容。

1When Chou En-lai’s door opened they saw a slender man of more than average height with gleaming eyes and a face so striking that it bordered on the beautiful①. Yet it was a manly face, serious and intelligent, and Chu judged him to be in his middle twenties②.Chou was a quiet and thoughtful man, even a little shy as he welcomed his visitors, urged them to be seated and to tell how he could help them.Ignoring the chair offered him, Chu Teh stood squarely before this youth more than ten years his junior and in a level voice told him who he was, what he had done in the past, how he had fled from Yunnan, talked with Sun Yat-sen, been repulsed by Chen Tu-hsiu in Shanghai, and had come to Europe to find a new way of life for himself and a new revolutionary road for China. He wanted to joi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group in Berlin, he would study and work hard, he would do anything he was asked to do but return to his old life, which had turned to ashes beneath his feet③.As he talked Chou En-lai stood facing him, his head a little to one side as was his habit, listening intently until the story was told, and then questioning him.When both visitors had told their stories, Chou smiled a little, said he would help them find rooms, and arrange for them to join the Berlin Communist group as candidates until their application had been sent to China and an answer received. When the reply came a few months later they were enrolled as full members④, but Chu’s membership was kept a secret from outsiders.General Chu explained this procedure as necessary because, as a general in the Yunnan Army, he had been one of the earliest Kuomintang members and he might be sent back to Yunnan by the Communist Party at some future date⑤. Though not publicly known as a Communist, General Chu said that he broke all connections with his past, and with the old society in every way, “so that a heavy burden seemed to fall from my shoulders.” There were hundreds of Chinese students in Germany at the time, most of them rich men’s sons with whom he might have associated⑥in the past. Such men he now avoided and he spent his time studying hungrily, avidly⑦, with young men many of whom were almost young enough to be his sons.(From The Great Road, by Agnes Smedley) 【参考译文】周恩来的房门打开时,他们看到的是一个身材瘦长、比普通人略高一点的人,两眼闪着光辉,面貌很引人注意,称得上清秀①。

英汉翻译教程 张培基 课后练习及答案

英汉翻译教程 张培基 课后练习及答案
• 他倒是不抽烟,但他的爸爸却一支又一支不停 地抽。
• 2. Hewas a regular visitor . • 他经常来。 • 3. She i s a lover of Chinese painting. • 她热爱中国画。 • 4. There were various possible players
for the role. • 可能扮演这个角色的有好几个人。
• 四、 试译下列各句,将斜体的名词(前面有一个较固定的动 两者合成一个短语)转译成动词:
• 1. He has already made mention of the matter in his speech.
• 他在演讲中曾提到过这件事。
forgotten to turn it off when he left. • 他回来时,收音机仍然开着,因为他离开时忘记关了。 • 3. “Please do let me in ! They are searching for me,” h
begged. • “请让我进来吧!他们正在搜查我。” 他恳求道。 • 4. I would usually first overfly Cyprus, with cameras o
• 2. He showed with his eyes that he heard, but made no sign of assent or dissent.
• 他瞧了他一下,表示他听见了,但没有表示同意或不同意。
• 3. The Party branch secretary showed great concern fo the student’s health.
• 3. The judge sat in the dining-room amid his morning mail.

张培基汉译英技巧赏析

张培基汉译英技巧赏析

张培基汉译英技巧赏析张培基先生是目前我国翻译界领军人物之一。

本文试图根据张培基先生的译作从词义的选择与引申、对源语的理解与译文句式调整、直译与意译的结合和保持译文原貌与风格诸方面,欣赏和分析张先生的汉译英技巧,并对其所译的个别疏忽之处提出商榷。

标签:原语译语引申句式调整直译意译英语专业的学生对张培基先生的了解一般源于学习他和同仁所编的《英汉翻译教程》。

该教程不仅扼要介绍英译汉的理论知识,而且着重研究和探讨英译汉的具体方法和常用技巧,对研习英译汉的初学者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体现了编者对英文语言特点和文体特征的透彻理解和高超的英译汉水平。

近年来,张培基先生对英译汉研究倾注大量心血,所译作品以翻译名家散文或杂文居多,并频频刊登在《英语世界》和《中国翻译》等期刊杂志上。

笔者篇篇拜读,不时为先生的择词、译出语构建和语段整合等技巧拍案叫绝,深为震撼,颇受教益。

本文试图通过剖析张培基先生所译作品的实例,欣赏和分析先生在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汉英翻译技巧。

一、重视词义的选择与引申层次词义的选择是翻译的基本功,也是翻译理论的基本课题之一。

单词的涵义非常复杂,词典都尽量收集每一单词的各种涵义。

选择和确定词义是翻译过程中每位译者面临的难题,难怪严复曾有过“一名之立,旬月踟蹰”之感慨。

然而,张培基先生能深刻领悟原语的内涵,在汉译英时对英文词义反复推敲,挑选出最适合上下文语境的词汇。

原文:书房,是读书人心目中的一个私人领地,一个精神家园,一个智慧的世界。

到过几位朋友家的书房,尽管大小各不相同,陈设各异,但四壁书橱架上,层层叠叠的书籍,或排成整齐的行列,或纵横交错如阡陌丛林,满屋子到处是书,则大体相同。

新时期以来,各种多卷本全套硬面精装的文集,形形色色的选集,足以令书房生辉。

其间不乏名著佳作,可作为文化积累,但也难免混杂一些文化垃圾。

当然这些都无碍于书房主人坐拥书城之乐。

译文:The study is to a scholar his private domain, his spiritual home and his intellectual world. I’ve been to the studies of several friends. Though of different sizes and with different furnishings, they are never the less about the same in boasting a roomful of books. Books shelved in bookcases lining the four walls. Books either piled up one upon another, or displayed in neat rows, or laid out in disorder like fields with crisscross footpaths or a jungle. In recent years, the appearance of various multivolume collected works of every description has added to the splendor of a study. Among them there is no lack of great classics and master writings. On the other hand, some trash is inevitably mixed with them too. But that d oesn’’t hinder the owner of the study from enjoying the company of his library.源语为散文家何为于1999年6月所写的一篇佳作《书房》,选自他于2003年出版的散文集《近景与远景》。

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完整版】

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完整版】

《英汉翻译教程》第一章总论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张培基等1983)我国早期典籍《周礼·秋官司寇》篇里就有“象胥”(谓通言语之官)这一名目,唐朝贾公彦所作的《义疏》里提到“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

”这条注疏,关于翻译的定义,足以给人不少启发。

用现代文艺理论和语言理论,也许可以诠释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换易成另一种语言文字,而并不变更所蕴含的意义,——或用近年流行的术语说,并不变更所传递的信息,——以达到彼此沟通,互相了解的目的。

(罗新璋1984)一、关于翻译何谓翻译?关于翻译的定义很多。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根据《剑桥语言百科全书》,“翻译”这个中性术语是指将一种语言(“原语”)里的词句的意思转变为另一种语言(“目的语”)的意思所做的一切,不论其手段是说话、写字还是做手势。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认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奈达论翻译》,1984)有人把翻译看作是一门科学(science),因为它有自身的规律可循;有人看作是一门艺术(art),因为它是译者对原文再创造的过程;也有人看作是一门手艺(craft),因为原语的信息需要用地道恰当的目的语再现。

在自动化数据处理中,翻译又被定义为:“将计算机信息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或将字符从一种表示转换成另一种表示。

”(《现代科学技术词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但是,在经济和文化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翻译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

翻译是国际间理解的钥匙,据说西欧的文明归功于翻译者(据L·G·凯里1979)。

季羡林教授也说,翻译是永葆中华文明青春的万应灵药。

前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凌青先生说,从中国来讲,没有翻译工作,就没有中国***和中国近代的革命运动,就没有中国成功的对外开放和四个现代化;从世界范围来讲,没有翻译,就没有世界和平,就没有各种国际交往,就没有一个共同繁荣的美好世界的未来。

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完整版】1

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完整版】1

《英汉翻译教程》第一章 总论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翻译应当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的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中国读者得到的概念等于英俄日德法等国的读奈达认为更准确地反映出好的翻译的实际过程是:(1)分析:从语法和语义两方面对原文的信息进行词层不对等的情况 词层不对等采取的策略 对等译法的实例 第二章 词语翻译 相关链接 family的------------------------2009年11月30日阅读 三、修辞引申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为使译文增色,除了真实地再现原作中包含的内容外We should simplify procedures and take prompt action to import urgently needed technology ( Georges 是他的大臣Cardinal Georges )。

本例背景是美国前国务卿黑格辞职,而由 George Schu Despite their differences , their love will conquer. 尽管他们之间存在着分歧,他们的恋爱1.运用语境 这种手段主要用于语篇上找不到明显的衔接标记,但从意义上来讲是连贯统一的。

接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张培基等 1983) 我国早期典籍《周礼·秋官司寇》篇里就有“象胥于英俄日德法等国的读者从原文得来的概念。

(瞿秋白:1931) “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是奈方面对原文的信息进行分析;(2)传译:译者在脑子里把经过分析的信息从原语转译成译语;(3)重新组织:把相关链接 family的译法: 原文:Do you have a family? 译文1:你有家庭吗? 译文2:你成家了吗? 辨析:现原作中包含的内容外,还得讲究修辞。

这样,在翻译时,往往因修辞需要而增添一些引申意义。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修订本)配套题库(英译汉常用的方法和技巧(上))【圣才出品】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修订本)配套题库(英译汉常用的方法和技巧(上))【圣才出品】

第4章英译汉常用的方法和技巧(上)4.1 词义的选择、引申和褒贬一、试译下列各句,注意根据上下文和逻辑关系对特定词汇作进一步引申。

1. violence【译文】暴力事件2. confusion【译文】混乱状态3. individualism【译文】个人主义4. public security【译文】社会治安问题5. inflation【译文】通货膨胀问题6. trade volume【译文】成交情况7. independence【译文】独立地位8. R&D【译文】研发活动9. to do evil things openly【译文】明火执仗10. to be full of anxiety and worry【译文】牵肠挂肚11. a great and thorough-going change 【译文】翻天覆地的变化12. great in momentum and irresistible 【译文】声势浩大,不可阻挡13. A good conscience is a soft pillow.【译文】良心过得去,睡觉才安稳。

14. Love lives in cottages as well as courts.【译文】爱情不分贵贱。

15. You should not show your hand to a stranger.【译文】对陌生人要保持戒心。

16. Please don’t wake a sleeping dog.【译文】请不要惹是生非。

17. I have no head for music.【译文】我没有音乐方面的天赋。

18. Vietnam War was his entree to the new Administration as a foreign policy consultant.【译文】越南战争成了他进入新政府的敲门砖,他成了新政府的对外政策顾问。

19. Action and foresight will be needed as well as learning and reputation.【译文】不但需要德高望重的学者,而且需要有远见卓识的实干家。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框架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框架

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绪论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第一章我国翻译史简介时间翻译活动备注西汉哀帝到中国口传一些简短的否经经句还谈不上佛经的翻译东汉恒帝建和二年始译《安般守意经》等30多部佛经安息(波斯)人支娄迦谶译10多部佛经译笔生硬读者不易看懂,直译意译出现支亮支谦译175部佛经主持设译场,《鞞婆沙》不懂梵文严格直译《金刚经》《法华经》《维摩经》《中观论》《十二门论》《百论》等三十余卷主张音译,倡译者署名,“天然西域之趣”南北朝《摄大乘论》等49部经论应梁武帝聘1.“诚心爱法,志愿益人,不惮久时”2.“襟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3.“耽于道术,谵于名利,不欲高炫”北宋派人西去求经,开封太平兴国寺内兴修了译经院南宋明清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与利玛窦(意)合译《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块肉全生述》不懂外文,口述笔译,160多部文学作品《王子复仇记》《拟投翻译书院议》“善译”《马氏文通》作者赫胥黎《天演论》“信达雅”亚当斯密《原富》孟德斯鸠《法意》斯宾塞尔《群学肄言》《毁灭》《死魂灵》“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1.党领导下系统进行2.质量大大提高3.批评与自我批评4.外译汉,汉译外翻译标准日趋统一人物伊存安世高明代万历年间到清代“新学”时期严复苻秦鸠摩罗什玄奘古代翻译界巨星马建忠林纾过些时候(月支派)竺法护“三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即“忠实,通顺”印度求经、组织译场、梵汉(75部1334卷)、汉梵(老子著作的一部分)首向外介绍汉著新中国成立管主八公布查布徐光启梵文造诣深释道安真谛对待翻译工作严肃我五四近代翻译分水岭实叉难陀义净宋太祖拔合思巴智光鲁迅瞿秋白元不空隋到唐记载中见不到一部译经释彦琮第二章翻译的标准、过程以及对译作的要求第一节翻译的标准忠实:忠于原作内容、保持原作风格通顺:通顺易懂、符合规范语言现象(词汇含义、句法结构、惯用法)理解逻辑关系原文所涉及的事物第二节翻译的过程表达直译:保持内容、形式(比喻、形象等)意译:正确表达原文内容,不拘泥于形式人名、地名、日期、方位、数字段、句、重要的词校核错或不妥的词、句无生僻字、陈腔滥调、标点符号校核两遍:内容、润饰蚊子对照原文通读一遍第二节对翻译工作者的要求1.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和较高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水平2.努力提高本族语和外语的水平3.不断吸收和丰富各种基础知识,对有关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科学、风俗习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Occasionally there would be days when both of them were free and would together spend a day in their cottage on the edge of the moors.
31. After dinner, the four key negotiators resumed their talks, which continued well into the night.
32. She had talked to the Head of the Department about her worries, who assured her that nothing could possibly go wrong.
33. He took the idea to the manager, who liked it and ordered an investigation to see if it could be applied to their auto production.
12. It is the university, with its 15,000 students, dozens of colleges, and its large numbers of museums, churches, libraries, gardens, and offices, that dominates the look and temperament of the city of Oxford.
16. Thus he grew in body and soul.
17. My grandfather used to tell me that one got more enjoyment out of one hour's fruitful work than out of ten hours' meaningless recreation.
45. 她要做的是扫地、除尘、收拾房间,报酬是一小时两个英镑。
46. 他总是喜欢夸大事实,高的说得更高,低的说得更低。
47. 这样,他在身心两方面都成长起来了。
48. 我的祖父曾跟我说过,一个人从一个小时的有成效的工作中得到的快乐比从十个小时 的无聊的娱乐中所得到的快乐还多 。
49. 她睁开眼晴,眼里充满了泪水。
7. Stubbornness has always characterized her way of negotiating.
8. They signed two agreements that served to warm u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two countries.
Answers:
32. 不必担心太早。(不必自寻烦恼。)
33. 在目前,关于敌人的意图还只有不太充分的情报,我们不能卤莽行事。
34. 他们愉快、能干、热情,会想方设法使你一路上顺利舒适。
35. 中国人为他们近几年来在经济上取得的成就而自豪,这是理所应当的。
36. 他骄傲地谈起女儿的成就,这是可以理解的。
3. Cheerful, efficient and warm-hearted, they will do everything to make your journey smooth and comfortable.
4. The Chinese are justifiably proud of their economic achievements in recent years.
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
Translate from English to Chinese.
1. Don't cross the bridge till you get to it.
2. At this stage there is only soft intelligence about the enemy intention. We should not shoot him from the hip.
43. 拥有15,000名学生,数十个学院以及众多的博物馆、教堂、图书馆、花园和办公楼的牛津大学,在牛津城里最引人瞩目,同时也最体现该城的风貌。
44. 在我们讨论我们的分歧的时候,我们哪一方都不会在我们的原则上妥协。但是,虽然我们不能弥合我们之间的鸿沟,我们却能够设法搭一座桥,以便越过它进行会谈。
25. Everybody took it for granted that after what had happened, he would surely take the blame and resign.
26. Such a chance was denied her simply because she was a married woman.
50. 大学里充斥着眼高手低之辈。
51. 而事实不然,我们却仍然对那个掩盖真相的假情况添油加醋,大肆渲染,从而盲人骑瞎马地陷入了他布置的圈套。
52. 她在一家小公司里干了很多年会计,现在决定辞职,移民到澳洲,希望在那儿重新开始。
53. 否决提案的决定不是轻易做出的。
5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的人都把他看作下届大选的强有力竞争者,尽管他还未拿定主意是否参加竞选。
35. So while I have sympathy for these fellows who reacted against the formality of their predecessors, I think they went too far.
36. British newspapers-all of them some of the time, and some of them almost all the time-behave badly in two ways. They intrude unnecessarily into people's privacy; and they publish inaccurate, sometimes made-up stories.
18. She opened her eyes. They were filled with tears.
19. The university is full of people having four-star abilities with five-star ambitions.
20. Instead we continued to embellish (v.修饰)the cover story, walking blindly into his trap.
22. The decision to veto against the proposal was not taken lightly.
23. He was regarded as a strong candidate in the coming general election, even though he had not made up his mind yet whether to take part in the election or not.
55. 富有现代化气息的摩天大楼开始出现在这座城市,使得这座古城失去了不少古老的风韵和神秘,许多人叹为可惜。
56. 大家都想当然地认为发生了这样的事,他一定会引咎辞职的。
57. 这一机会没有给她只因为她是一个已婚女人。
58. 这种事情迟早会被人发觉的。
59. 他以为自己高人一等。
60. 他发出了同情之声,这深深地刺伤了她,因为这是一种那些从不知苦难为何物的人最容易脱口而出的同情声。
34. Because we are both prepared to proceed on the basis of equality and mutual respect, we meet at a moment when we can make peaceful cooperation a reality.
24. Modern skyscrapers began to appear in the city, / taking away much of its ancient charm and mystery, / which was considered as a great pity by many people.
27. Such things couldn't long escape notice.
28. He thinks he's the bee's knees.
29. He made the sound of sympathy which deeply hurt her because it was the kind of sound that came too readily from those who never knew what hardship meant.
21. After years of working as an accountant in a small company, she now decided to quit the job and immigrate to Australia, where she hoped she could start again.
5. He talked with understandable pride of his daughter's achievements.
6. The sight and sound of the army jeeps filled the little boy with special long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