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区别默认分类 2009
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比较
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得关系评价就是对某一事物依据某些标准而进行得价值判断,就是好就是坏,就是达标还就是没有达标。
过程性评价就是对事物得发展过程进行动态得评价,就是一直动态评价,可以说就是流线型得,针对某个点都做出评价,而所以点都汇成一条线而构成整体得评价。
所谓形成性评价就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得表现、所取得得成绩以及所反映出得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得发展做出得评价、就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得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得发展性评价。
其目得就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得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得主体与积极参与者。
”形成性评价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观察、座谈、活动记录、问卷调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形式对学生得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与合作精神等进行得持续性评价。
这就是重过程、轻结果得评价方式,而且在实施评价时,学生个体、同伴、教师可以共同参加评价、形成性评价就是在一种开放得、宽松得与非正式得氛围中进行得。
评价结果可采用描述性评价、等级评定或评分等形式来体现、形成性评价得目得就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得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其合作精神,提高其自主学习得能力。
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就是基于教学过程中得某项活动或过程以及生成得问题进行得评价,旨在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设计与组织实施,进行调整、改进与完善。
形成性评价就是在教学设计得基础上,根据教学中客观存在得一些不确定因素(学生得学习状态、兴趣与关注得焦点,学习环境与外部干扰等),通过对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得分析、判断与调查、测试等方式,获取信息,判定教学得效果、特点或不足、问题,为修改与调整方案提供必要得依据与参考。
形成性评价就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得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
它就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得评价,因而它具有评价得差异性、针对性与即时性,它能及时地给学生提出改进得建议与发展方向。
过程性评价是什么意思
过程性评价是什么意思在教育领域、工作场景以及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过程性评价”这个词。
那么,过程性评价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过程性评价关注的是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而不仅仅是最终的结果。
它就像是一部摄像机,全程记录着一个活动、一个项目或者一个人的成长轨迹。
以学生的学习为例,如果只看期末考试的成绩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就是一种只关注结果的评价方式。
但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作业完成的质量和按时交作业的情况,还有平时小测验的成绩变化等等,把这些综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这就是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强调的是动态和持续。
它不是在某个时间点上的“快照”,而是一系列的“录像片段”。
通过这些片段,我们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被评价对象的发展状况。
在工作中,过程性评价也同样重要。
假设一个项目团队正在开发一款新产品,只看最终产品是否成功推向市场并获得盈利,这是不够的。
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协作是否顺畅,遇到问题时能否及时调整方案,项目进度是否按照计划推进等等,这些都是过程性评价需要考量的方面。
过程性评价的优点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由于评价是贯穿整个过程的,所以一旦出现偏差或者问题,能够在早期就被察觉,从而有机会及时进行纠正和调整。
比如在学生的学习中,如果老师通过过程性评价发现某个学生在某个知识点上理解有困难,就可以及时给予辅导和帮助,避免问题积累到最后影响整体成绩。
其次,过程性评价有助于激发积极性。
当人们知道自己的努力和进步在过程中就能够被看到和认可,会更有动力去付出和尝试。
比如在工作中,如果员工的每一次努力、每一个小的成果都能得到肯定,他们会更愿意投入到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再者,过程性评价能够提供更丰富的反馈信息。
相比单纯的结果评价,过程性评价可以让被评价者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以及如何改进。
这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完整版)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完整版)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的概念及其发展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并不是在教育领域最先提出并得到运⽤的,它最早是运⽤在⼼理学领域和企业管理领域。
如在⾮语⾔的⼼理测试中,要求被试者通过动⼿操作具体的实物⽽对被试者的某种技能进⾏评价;在⼯⼚⾥,主管⼈员通过观察受雇者在完成⼀项特殊⼯作任务时的表现来对⼯⼈的⼯作作出评价。
直到20世纪40年代表现性评价才开始被教育测量学家关注并加以研究,并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获得迅速发展,成为今天国外在学校课程评价中得到⼴泛应⽤的⼀种独⽴的学⽣评价⽅式。
美国教育评定技术处(The U.S.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1992)将表现性评定界定为“通过学⽣⾃⼰给出的问题答案和展⽰的作品来判断学⽣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此定义主要有三层含义:(1)表现性评价,学⽣⾃⼰必须创造出问题解决⽅法(即答案)或⽤⾃⼰的⾏为表现来证明⾃⼰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不是选择答案表现性评价侧重于评价学⽣实际操作的能⼒,要求学⽣建构各⾃独特的答案,且答案不存在对错之分,只存在程度之别(如优秀、中等、合格或不合格);不提供被选答案,以便学⽣有充分作答的⾃由。
原因在于,表现性评价认为提供被选答案会限制学⽣的思维,抹杀学⽣的创造性。
事实上,现实⽣活中的同⼀问题的解决有着不同的途径,强⾏规定问题解决⽅案是不合理的。
(2)表现性评价,评价者必须观察学⽣的实际操作或记录学业成果表现性评定需要记录学⽣实际操作(如学⽣的⼝头陈述、表演或舞蹈等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外显⾏为)或学业成果(如论⽂、⽅案设计等),以此评价学⽣的操作能⼒。
在表现性评价中,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根据详细的评分规则进⾏观察和记录才能保证资料的全⾯性、完整性、真实性。
这与传统评价中的资料收集⽅式有着明显的差别,因为传统的学⽣评价只需要学⽣的卷⾯成绩。
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的概念和目的:过程性评价可直接指导评价方案的设计、实施和对评价结果的解释。
过程性评价重视引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等智能发展的过程性成果, 既肯定学生的成绩, 又旨在鉴别存在的问题;过程性评价目的不在于区别和比较学生的态度及行为表现, 它是评价个体内差异的一种手段[5], 也就是说, 过程性评价是针对学生自身发展前后、学生个体有相关性的不同侧面进行的比较, 属于课堂学习评价, 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方式。
评价的本质即价值判断。
从课堂实施意义上看, 过程性评价属于学生的学习动机、过程和效果三位一体的评价, 具有全面性、灵活性、深入性和可持续性, 过程性评价也是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学习的各方面信息加以即时、动态地解释, 对学生个体进行直观的判断, 最终生成相应的教学价值以及辅助进一步教学决策的活动[6];从哲学的角度来看, 过程性评价在本质上更多地追求评价主客体的动态互动过程, 共同挖掘教学过程的“所以然”与“之所以然”, 过程性评价不脱离教学活动而独立存在, 同时参与教学价值的建构和生成, 即引导学生学习和优化教师教学。
一般的教学评价致力于剖析教学中易于显现的内在价值(如目的在于将教学结果与评价标准作比较的总结性评价) , 而往往未曾触及教学过程中更深层次的潜在价值, 过程性评价则很好地克服了这一短板, 在将潜在教学价值凸显时还能引领教学价值的形成[7过程性评价的取向与意义:过程性评价旨在使学生通过评价学会评价, 渗透学生整体评价自己的“动机态度、过程、效果”三维过程的思想, 最终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它主要强调的价值取向是目标与过程, 基于这个二维层面, 过程性评价要求对学生实施动机、过程、结果, 以及态度、情感等个性心理特征的衡量、反馈和促进。
国内有研究将过程性评价看作是“以过程性观察为主的评价”, 但这实际上是将过程性评价“过程”与“评价”划分开来, 得到的是学生思维的结果, 也并未脱离“重视结果, 忽视过程”的旧观念, 这种做法就是在空喊评价的口号。
形成性评价定义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为引导教学过程正确、完善地前进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果采取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少数优秀学生,而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质,强化改进学生的学习,并为教师提供反馈。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教育实践经验表明,经常向教师和学生提供有关教学进程的信息,可以使学生和教师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按照需要采取适当的修正措施,使教学成为一个“自我纠正系统”。
形成性评价,“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
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活动运行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修正其本身轨道所进行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旨在确认学生的潜力,改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
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
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形成性评价不单纯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而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评价中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重视师生交流。
在形成性评价中,老师的职责是确定任务、收集资料、与学生共同讨论、在讨论中渗透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共同评价。
在评价说话时,教师提前将说话内容告知学生,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在准备的过程中,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同学,我们尽量把说话的评价过程变成英语的一个学习过程。
过程性评价
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改革理念,在评价上提出“要倡导过程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并在课程评价中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可见,实施过程性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欣喜的看到许多信息技术教师已经意识到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并在课堂上尝试实施,试图改变以往只注重学生的知识与结果,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不利于个体的多样化发展的评价方式。
但是,受传统评价方式及技术的限制,设想与实践之间还有不少差距,日常教学中多数教师还是习惯于教师的演示、学生的模仿,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多仍然借助于“观察”,只能就整体的技能学习情况作简单的评价,没有针对性且不全面。
例如,windows中的查找与替换操作,学生可以通过编辑菜单中的查找与替换完成,同时也可以一个一个的修改,从结果看,两者都完成了任务,但具体采用什么方法我们就很难观察到,学生是否掌握查找替换功能,我们也无从知晓。
同时,在潜意识中,部分教师进行评价的目的还是为了选拔优秀学生,而不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质。
因此我们仍然看到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课程的兴趣越来越淡,似乎只对上网感兴趣,对学习内容没有兴趣。
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于1983年提出。
加德纳指出人的智能有九种:即语言智能、逻辑——推理智能、视觉——空间关系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生命存在智能。
这九种智能代表了每个人不同的潜能,这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同时,每个人都有多种彼此相对独立的智能,在学习中,每位学生都可以使用不同的智能方式来学习、记忆、表征和应用知识。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引言在教育领域中,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评价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促进其学习的发展。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两种常见的评价方式,它们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进行探讨和总结。
形成性评价定义形成性评价,又称为过程性评价,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连续的、反馈及时的评价方式。
它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跟踪和记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调整和提高。
特点形成性评价具有以下特点: - 连续性:形成性评价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从学习开始到结束,一直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和反馈。
- 反馈及时性:形成性评价及时地提供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表现的反馈,使学生可以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 多样性:形成性评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小组评价等,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实践方法形成性评价的实践方法多种多样,根据对学生的评价目的和内容确定合适的评价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形成性评价方法: - 课堂观察: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发言、解题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 作业评价:教师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价,包括作业的完成度、准确性、创意等方面。
- 小组合作评价: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评价学生在合作中的表现,如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
- 口头反馈:教师直接对学生进行口头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总结性评价定义总结性评价,又称为终结性评价,是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方式。
它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帮助学生和教师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特点总结性评价具有以下特点: - 针对学习成果:总结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知识、能力和技能等方面的表现。
- 综合性:总结性评价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参与度、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因素。
什么是过程性评价
什么是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相对于结果性评价而言的,它具有导向性。
过程性评价不仅关注教学过程,更关注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结果,如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
它能及时地对学生的研究质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
过程性评价的功能主要不是体现在评价结果的某个等级或者评语上,更不是要区分与比较学生之间的态度和行为表现。
从教学评价标准所依据的参照系来看,过程性评价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即“一种把每个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者把个体的有关侧面相互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评价结论的教学评价的类型”。
评价的功能主要在于及时地反映学生研究中的情况,促使学生对研究的过程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总结,而不是最终给学生下一个结论。
在新课程实验中,过程性评价得到大力提倡。
然而,过程性评价到底指的是什么,似乎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因此引起了实践层面的混乱。
从价值取向来看,我们可以把迄今为止纷繁复杂的评价归纳为三种,即目标取向的评价、过程取向的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
目标取向的评价以“自然科学范式”为理论基础,追求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化。
因而这种评价的基本方法论就是“量化研究”方法,它在本质上是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支配的,其核心是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
但这种评价的缺陷在于“忽略了人的行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不可预测性,忽略了过程本身的价值,对于人的高级心理过程而言它的作用非常有限”。
因此,过程性评价更注重研究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结果。
在高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例如课堂观察、小组讨论、学生作品展示等。
通过这些方式,教师可以及时地反馈学生的研究情况,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促进学生的研究发展。
2.过程取向的评价认为任何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都应该得到支持和肯定。
这种评价方法既支持量化研究方法,也支持质性研究方法。
它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以及过程本身的价值。
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区别
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区别作者:潘尖先凤尧来源:《新课程研究·上旬》2018年第08期摘要:针对国内现行研究中频繁可见的将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对等的现象,从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两者的概念和目的、评价的内容和方式、评价的取向及意义几个方面做简要区分,旨在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划分依据。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作者简介:潘尖,湖北省水果湖第二中学(湖北武汉 430071);先凤尧,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22-0027-03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根据其在各个教学环节所发挥作用的不同,可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以及总结性评价。
我国现行的研究中,对形成性评价的定义及形成性评价应用在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工作模型讨论甚多,如Ellen Osmundson等人认为,形成性评价是在理解评价三重含义“学习的评价、促进学习的评价和作为学习的评价”基础之上的一套具有全面性、连续性和可持续性的评估系统的组成部分,其团队也对形成性评价能力在教师群体中的构建与理解教师形成性评价实践方面有所发现[1];赵德成通过对形成性评价的本质特点的剖析,力图澄清教师对形成性评价的认识,并对实践教学中如何再推进形成性评价做出了探讨[2];邵朝友主张要走出基于学习进程的形成性评价,必须将学习进程的研制从专家转向教师等[3]。
国内外学者的主张都存在一些共同点:不约而同地将形成性评价直接等同为过程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虽与过程性评价有共同之处,但将两者截然等同的说法是有失偏颇的。
下面笔者从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概念和目的、评价内容和方式、评价取向及意义几个方面讨论两者区别。
一、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概念与目的形成性评价划分是依据教育评价时间与目的的不同。
从课堂评价来看,形成性评价由“通过教师的课堂观察对学生进行测评”发展至近四十年来转变为其评价结果用来指导下一步的教与学的作用[4]。
教学评价的类型
教学评价的类型一、教学评价的分类教学评价工作是十分复杂的。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不同的类型。
根据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和总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
1. 教学前的准备性评价准备性评价,又称诊断性评价,是为了使教学适合于学习者的需要和背景而在一门课程和一个学习单元开始之前对教学背景及学习者所具有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条件进行的评估。
教学背景主要是指实际教学环境(包括物质条件)及理论基础。
准备性评价通常运用所谓的“摸底测验”的方式来进行。
通过准备性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是否具备学习某种新科目所需要的基本知识或技能,也可以了解在新科目的教学目标中,有哪些知识与技能是学生已经掌握的。
涉及内容有: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教学基本要求;学生前一阶段教育中知识的储备总和; 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风格、能力倾向及对本学科的态度; 学生对学校学习生活的态度、身体状况及家庭教育情况等等。
应注意是,教师进行诊断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是给学生贴标签,不是要把某些学生编入"慢班"从而降低要求。
诊断性评价的目的,是为设计一种可以排除障碍的教学方案,是识别那些高出或低于零点的学生,这样就可把他们分置在最有益的教学序列中。
根据这两方面得出的结果,我们就可以检查教学目标是否定得太高或太低;教学内容选择是否恰当,是否适合学生的水平及兴趣;并可根据不同内容和不同特点选择不同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2.教学进行中的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在某项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取得更佳的效果而不断进行的评价。
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因而可据此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
形成性评价常采用非正式考试或单元测验来进行,测验的方式必须考虑单元教学中所有重要的目标。
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作者:陈晶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年第08期“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等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
新课程实施后,课堂留给学生的时间越来越多,越来越强调学生在课堂中要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其创新能力。
如何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如何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过程性评价的提出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法。
过程性评价能够全面、深入、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态度、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度与质量及时了解认识,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将起到促进、评价、补充的作用。
一、传统评价方式对于评价课堂自主学习的缺陷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单一的强调学习成果,忽视对于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等方面的评价,不能完全发挥评价促进学习的功能,尤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能满足对于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等多方面进行考察的要求。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评价内容方面的缺陷传统的教学评价在评价的内容上过多地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注重课本知识的考察,忽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察。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爆炸、竞争加剧、网络与信息时代的来临,仅仅掌握知识与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学业成就作为评价学生的单一指标的局限性逐渐凸显。
尤其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过多对理论知识的考察并不能正确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二)评价标准方面的缺陷传统的教学评价在评价的标准上过多地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
但是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智力、潜能的发展方向各不相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比尔·盖茨就是一个很好的多元化发展和个性发展的例子。
传统教学评价体系下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标准化”的,它否认个体差异,泯灭学生的个性、特殊兴趣爱好、独特思维等社会发展多样的需求。
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区别和联系
一、发展性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思想发展的四个时期1、验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通过量化的方法评价,考察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无法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2、目标中心时期(20世纪30—50年代)。
强调结果和目标的一致性,出现了质的萌芽。
3、标准研制时期(20世纪50-70年代)。
以布鲁姆引领的美国教育改革,根据评价表准衡量评价的结果出现了评价是为了改进的思想.4、结果认同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
提出“让被评价者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就是评价的最大效益”。
为此,关注评价过程,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间的相互协商、沟通、理解和让步;同时,提出评价标准多元化的问题,给予个体更多被认可的机会和可能。
总之,重视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又称为“个体化评价时期”。
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现了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最新思想,同时又是针对我国现行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了解并掌握发展性课程评价是新一轮课改中必须开展的工作。
发展性课程评价的核心思想采用人本与发展的模式来理解教育和人类发展的关系,是当前教育理念的核心,即尊重个体和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实现全人教育,为个体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303)。
教学和评价一体化;评价为促进发展提供依据;评价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303)。
在具体的评价体系中,这些基本理念主要体现为: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多元化。
形成性评价概念: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最初是由美国的斯克里(G。
F。
Scriven)在其1967 年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中首先提出来的.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活动行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修正其本身轨道所进行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形成性评价的目标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不断了解活动进行的状况以便能及时对活动进行调整,进而提高活动质量所进行的评价。
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一、解释: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是相对于结果而言的,具有导向性,过程性评价不是只关注过程而不关注结果的评价,而是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力发展的过程性结果,评价的主要功能在于及时的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
二、定义:CIPP评价模式中对过程性评价的定义为:“过程性评价是在方案实施过程中进行的评价,过程性评价能为方案制定人提供及时反馈,用于发现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的潜在问题。
”朱冀从教学的角度解释过程性评价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评价,评价主体是学习者。
过程性评价可能会多次进行,它是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价值构建的过程。
本研究中的过程性评价是指在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开展的评价,评价对象为学生、教师和项目。
本研究是在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过程中对影响项目式教学的三个对象:学生、教师、项目进行过程性评价,并及时反馈各个角色在项目式教学中的问题,已达到提高项目式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过程性评价的功能:①导向功能导向即引导,它是指过程性评价能够引导学习者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在学习迷茫的时候,通过过程性评价反馈能及时找出问题的所在,发挥“指挥棒”作用。
如确定评价目标所依据的学习目标行为,依据评价目标确定评价内容、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等,这些都属于过程性评价的导向功能。
②监督功能监督也就是所谓的监查和督促。
评价者通过过程性评价能够监查和督促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将学习者的学习状况同学习目标相比照,检查学习者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差异,以及学习者的达成度,通过提示、约束、建议等手段,帮助学习者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调整学习计划,有效率地完成所安排的学习任务。
③调节功能调节是通过过程性评价的反馈得以实现的,它可以分为学习调整、教学调整和平台改善。
评价及时地提供给学习参与者行为分析数据,通过数据信息的显示,帮助学习者了解自身的不足,及时调整学习节奏、优化学习策略和方法等,从而不断改善学习行为,达到学习者所期望的最佳效果。
调整学生自身的同时,过程性评价也具有调整教学的功能,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习者采用的教学应该有所不同,教师能通过过程性评价方法了解到学生的学习内容的情况,从而解决“吃不了”“吃不饱”的问题。
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区别
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区别?
过程性评价: 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把每个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者把个体的有关侧面相互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评价结论。
即注重过程也注重结果,是对课程实施意义上的学习动机、过程和效果的三位一体的评价。
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
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总结。
过程评价具有延续性、阶段性、丰富性的特点。
形成性评价:在某项教学活动中,为了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断进行的评价。
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进而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
关注的不是成绩本身,而是利用这个成绩来判断学习效果,以此来调整教学方案。
分析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并提出你的评价方案。
分析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并提出你的评价方案。
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是教育领域中常用的评价方法,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目的和特点。
下面对这三种评价方式进行分析:1.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形成性评价主要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实时反馈和学习进展的监测。
它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和教师了解学习的目标、优势和需要改进之处,以便调整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
形成性评价可以包括教师的口头和书面反馈、同伴评价、自我评价、作业和小组讨论等。
它的特点是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和改进,使学生能够不断提高和发展。
2.过程性评价(Process Evaluation):过程性评价关注学习活动和教学过程中的效果和质量。
它旨在评估课程设计和教学执行的有效性,以明确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并确定可能需要改进的方面。
过程性评价可以包括教学观察、教师和学生的反馈、课堂讨论和课堂练习等。
它的特点是关注教学过程中各项要素的质量,并提供指导和支持以优化教学。
3.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Assessment):终结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的总结和评估,旨在判断学习的成果和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
它可以涵盖课程结束时的考试、论文、项目作品、成绩报告等。
终结性评价的特点是对学习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并为学生提供结论和反馈。
评价方案的设计应综合考虑上述三种评价方法。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评价方案:•使用形成性评价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的小测验、作业、课堂讨论和反馈等方式,提供学生实时的反馈,帮助他们理解和改进学习。
此外,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并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运用过程性评价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学生反馈和教学活动评估等方式,评估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
这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并改进教学质量。
•结合终结性评价方法:在学期结束时,可以使用终结性评价方法,如考试或项目作品,来综合评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
过程性评价名词解释
过程性评价名词解释过程性评价是课程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研究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的方法。
与传统的评估方法(例如期末考试)不同,它倾向于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并以此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水平,使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自身学习情况,进而坚持修学习,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
过程性评价一般以客观的指标作为衡量标准,比如:完成作业、上课参与程度、小组活动情况等。
它能够捕捉学生的某一时刻的表现,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度。
老师可以通过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给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他们在艰苦的学习中开拓思路,提升自身能力。
此外,过程性评价还可以发挥其他的作用,比如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由于它注重对课堂表现的追踪记录,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激活课堂学习气氛,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活力。
尽管过程性评价发挥了诸多重要作用,但也有一些问题。
首先,个别学生会利用过程性评价的缺点,仅仅注重瞬间的成就,而不去努力进步,这样最终可能会影响其学习效果。
其次,过程性评价只能反映学生在表面上的学习表现,而无法深入了解其学习状况,因此老师可能无法对学生的深层次学习需求进行有效地辅导和指导。
然而,过程性评价仍然是学习评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它,以便发挥其有效的作用。
首先,老师应该强调学习的长远性,而不是单纯的瞬间表现,更好地让学生去坚持学习,在追求短期成果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其次,老师可以通过多项测评,综合考量学生的表面表现、思状况以及客观考试结果等,做出更为全面、客观的评价。
总之,过程性评价是一种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的方法,它可以及时追踪学生的学习情况,积累学生的学习经历,为老师做出有针对性的辅导提供帮助。
基于此,我们可以综合设计教学任务,将过程性评价纳入到学习评价体系中,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激发学习热情,实现学习目标。
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比较
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关系评价是对某一事物依据某些标准而进行的价值判断,是好是坏,是达标还是没有达标。
过程性评价是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进行动态的评价,是一直动态评价,可以说是流线型的,针对某个点都做出评价,而所以点都汇成一条线而构成整体的评价。
所谓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
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
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观察、座谈、活动记录、问卷调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等进行的持续性评价。
这是重过程、轻结果的评价方式,而且在实施评价时,学生个体、同伴、教师可以共同参加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一种开放的、宽松的和非正式的氛围中进行的。
评价结果可采用描述性评价、等级评定或评分等形式来体现。
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其合作精神,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基于教学过程中的某项活动或过程以及生成的问题进行的评价,旨在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进行调整、改进和完善。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教学中客观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学生的学习状态、兴趣和关注的焦点,学习环境与外部干扰等),通过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的分析、判断和调查、测试等方式,获取信息,判定教学的效果、特点或不足、问题,为修改和调整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参考。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
它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评价,因而它具有评价的差异性、针对性和即时性,它能及时地给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区别默认分类2009-12-08 14:37:22 阅读72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什么是评价,什么是过程性评价,怎样才能做到过程性评价呢?
评价是对某一事物依据某些标准而进行的价值判断,是好是坏,是达标还是没有达标。
而过程性评价是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进行动态的评价,是一直动态评价,可以说是流线型的,针对某个点都做出评价,而所以点都汇成一条线而构成整体的评价。
那形成性评价呢,是对线段的两个端点进行的评价,线段之间的不过不作为评价标准,而一天大的线段上的所有端点的集合是所谓的总体性评价,不知道这样理解对吗?请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以下是我在网上看到的关于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在理念上有本质的区别:
1,在价值取向上,形成性评价虽然对学习过程有一定的关注,实际上还是属于目标取向,评价的是一个较小的时间阶段的学习效果与教育教学目标的一致程度。
过程性评价既重视学习成果的价值,同时又注意到学习的过程也是反映学习质量水平的重要方面,因此强调过程的价值,采取过程性与目标性并重的取向。
2,在评价内容上,形成性评价虽也列出情意领域的教育目标,但这类学习的结果是渗透在学习过程中的,没有相应的方法,无法评价这种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成果。
因此,实际形成性评价所评的只是智能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内容,主要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
过程性评价主张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都应当受到评价的支持与肯定,主张对学习的动机态度、过程和效果进行三位一体的评价,这种理念由于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而得到落实。
3,在评价方法上,形成性评价倾向于量化的评价工具,强调客观性试题和标准化测验。
过程性评价既支持从外部对学习成果进行“量化”的测量,同时倡导而且更加重视“质性”的方法,强调内部的、开放的评价过程,将评价“嵌入”到教学的过程中,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包含了多样的方法和策略。
4,在评价的功能上,形成性评价注重评价的诊断作用。
过程性评价则全面重视评价的功能,包括确认学习质量、进行诊断导向和学会评价等三个方面。
5,在评价主体上,形成性评价没有注意发挥学生的作用,学生只是被评价的客体,是被动的。
过程性评价主张评价主体和客体的整合,通过师生间共同的“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共同判断这种渗透于学习过程中的成果价值,不断地进行反馈从而使学习过程得到不断的优化,同时也共同构建对评价的理解和把握。
可以认为,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的方式。
过程性评价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对学习的动机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
过程性评价主张内外结合的、开放的评价方式,主张评价过程与教学
过程的交叉和融合,评价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和整合。
过程性的功能包括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促进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的反思,从而更好地把握学习方式方法;理解和掌握评价的方法,作为与终身学习相呼应的一个方面,实现终身的可持续发展。
过程评价是近代课程发展在这个时期的主要理念。
他们反思了那种将既定目标和教育效果进行比照的机械性的检测方法,提出了在过程中进行调整的一种价值判断系统。
同时,在这个时期还强调调整和动态推进。
他们强调,在评价过程中进行调控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调控包括目标的调控,要考量目标、发展目标、调整目标,从而不断地向前推进目标
参考资料:华南师范大学课程教材研究所高凌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