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新媒体平台管理与建设
学校新媒体与传播平台建设
![学校新媒体与传播平台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8549f08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4e.png)
学校新媒体与传播平台建设在当今信息时代,新媒体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
对于学校而言,利用新媒体与传播平台进行建设和运营,不仅可以提升学校的形象和知名度,还能够加强与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互动和交流。
本文将探讨学校新媒体与传播平台建设的重要性、作用以及建设要点。
一、重要性学校新媒体与传播平台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新媒体传播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教学成果,可以有效地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例如,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学校的教育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吸引更多的目光和关注。
其次,学校新媒体和传播平台是学校与学生、家长、社会各界进行互动和交流的重要渠道。
通过建立学校官方网站、社交媒体账号等,学校可以发布和传达重要的通知和信息,同时也可以收集和反馈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实现学校与各方面的快速沟通。
最后,学校新媒体与传播平台建设也为学校的品牌建设和招生宣传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通过精心打造学校的形象和品牌,在传播过程中适当使用一些有力的宣传策略,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和家长的关注和认可,提高招生率和知名度。
二、作用学校新媒体与传播平台的建设具有多种重要的作用。
首先,可以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
新媒体和传播平台具有广泛的覆盖面,能够将学校的信息传播到更多的人群中,促进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
其次,学校新媒体与传播平台的建设可以促进学校与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紧密联系。
通过发布学校的教育新闻、教学成果和学生活动等信息,可以引导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此外,学校新媒体与传播平台的建设还可以提升学校的品牌形象。
通过精心策划和宣传,可以为学校打造独特的教育品牌,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同时,通过传播和分享学校的成功经验和教育方法,可以影响和引领其他学校的发展。
三、建设要点学校新媒体与传播平台建设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首先,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学校新媒体平台管理制度
![学校新媒体平台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7542e0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4.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新媒体平台的管理,规范信息发布,提高传播效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新媒体平台,包括但不限于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
第三条新媒体平台的管理遵循以下原则: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2. 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 保障信息安全,维护师生合法权益;4. 优化内容质量,提升传播效果;5. 加强团队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章平台管理第四条学校新媒体平台由学校宣传部门负责统筹管理,具体职责如下:1. 制定新媒体平台发展规划,明确平台定位和目标;2. 制定新媒体平台管理制度,规范信息发布流程;3. 组织开展新媒体平台运营,包括内容策划、制作、发布、推广等;4. 监督检查新媒体平台运营情况,确保信息发布质量;5.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第五条新媒体平台运营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2. 熟悉新媒体平台运营规则,具备一定的新闻敏感度和内容策划能力;3. 具备较强的文字功底和图片处理能力;4. 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六条新媒体平台信息发布应遵循以下流程:1. 策划:根据学校工作重点和宣传需求,策划信息内容;2. 制作:按照策划要求,制作图文、视频等素材;3. 审核:信息发布前,由宣传部门进行审核;4. 发布:审核通过后,由运营人员发布信息;5. 监测:发布后,对信息传播效果进行监测。
第三章内容管理第七条新媒体平台内容应遵循以下原则:1. 主题鲜明,突出学校特色;2. 内容丰富,贴近师生生活;3. 语言规范,避免低俗、暴力、迷信等不良信息;4. 图文并茂,提高传播效果;5. 及时更新,保持信息鲜活。
第八条新媒体平台内容主要包括:1. 学校新闻动态、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等;2. 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师生风采等;3. 校园生活、文化娱乐、志愿服务等;4. 校友动态、招聘信息、招生简章等。
高校新媒体运营建议
![高校新媒体运营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cc1d489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d1.png)
高校新媒体运营建议在高校新媒体运营上,以下是一些建议供参考:1.目标与定位高校新媒体运营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目标与定位。
需要确定新媒体的目标受众群体,例如学生、家长、校友等,并分析这些受众的喜好、需求、行为特点等。
在此基础上,确定新媒体的定位,明确传达的主题和内容风格。
2.内容策划高校新媒体运营需注重内容策划。
可以通过发布校园新闻、学术研究成果、校园文化活动等内容来提升校园形象和吸引更多关注。
同时,应注重时效性,及时回应时事热点,增加新闻性和话题性,提高用户参与度。
3.多样化传播形式在传播形式上,高校新媒体运营应采用多样化的方式。
除了文字类内容,还可以发布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的内容,以丰富传播手段和提升视觉冲击力。
同时,还可以利用直播、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平台,扩大新媒体的覆盖面和传播效果。
4.活动与互动互动是高校新媒体运营的重要环节。
可通过发布互动话题,征集学生意见建议,举办线上或线下的互动活动等方式,增加用户参与度。
与用户的积极互动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用户关系,提升用户粘性和口碑。
5.数据分析与迭代优化高校新媒体运营需要进行数据的分析与迭代优化。
通过监测关注人数、点赞、转发、评论等指标,了解用户的兴趣爱好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内容和推广策略。
同时,也可以借助数据分析工具,进行用户画像分析,更准确地把握受众特征和需求。
6.合作与联动高校新媒体运营可以与校内外相关部门合作,提升传播效果。
例如与学生会、学生社团、教师团队等合作,共同策划校园活动,共享资源。
此外,还可以与媒体、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扩大影响力和传播范围。
7.危机公关与舆情管理高校新媒体运营应建立完善的危机公关与舆情管理机制。
及时回应各类负面信息,做好危机公关处理,保护校园声誉。
同时,还可以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力量,积极宣传学校的优秀事迹和正能量信息,塑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8.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高校新媒体运营需要重视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建立专业的新媒体团队,聚焦新技术与趋势,持续学习和创新,提升运营水平。
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运营与建设现状的思考
![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运营与建设现状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49bb856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8.png)
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运营与建设现状的思考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已成为高校传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新媒体平台,高校可以更好地与师生进行互动交流,宣传学校的理念和成果,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形象。
当前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和运营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存在着滞后性。
虽然很多高校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官方新媒体平台,但其中大部分仍处于初级阶段,只是简单地搭建了一个微博或微信公众号,并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内容规划和运营策略。
这使得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的宣传效果有限,无法充分展现学校的特色和优势。
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的运营存在着单一性。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官方新媒体平台只是将各类新闻、通知以及宣传材料发布在平台上,缺乏丰富多样的互动内容。
这种单向的传播模式无法引起师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使得官方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和影响力有限。
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的内容质量存在着参差不齐的问题。
由于各个学院或部门都可以发布内容,这对于平台上的内容质量管理提出了挑战。
部分内容存在严重的广告性质,甚至出现了虚假宣传的情况,影响了学校形象的建立和维护。
第四,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的运营缺乏统筹规划。
虽然每个高校都有专门负责新媒体平台运营的团队,但缺乏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
各个学院或部门独立运营,缺乏沟通和协作,导致信息重复、内容雷同等问题频繁发生。
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我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和运营现状。
高校应加强对官方新媒体平台建设的重视,将其纳入学校整体传媒战略的规划中。
投入足够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加强对新媒体平台建设的投入,提高平台的技术水平和用户体验,更好地满足师生的需求。
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应加强内容规划和创新,提供丰富多样的互动内容。
除了发布新闻和通知外,可以开设栏目或板块,涵盖校园动态、学术讲座、社团活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增加师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高校应加强对官方新媒体平台内容质量的管理和监督。
浅谈校园新媒体建设的重要性
![浅谈校园新媒体建设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3123233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e2.png)
浅谈校园新媒体建设的重要性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沟通和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
对于校园来说,新媒体的建设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丰富校园文化,提升教学质量,还能够增强学校与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互动与联系。
首先,校园新媒体建设有助于丰富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所在,它体现了学校的价值观、精神风貌和学术氛围。
通过新媒体平台,如学校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可以更加生动、全面地展示校园文化。
学校可以发布各类文化活动的报道,如文艺演出、体育竞赛、社团活动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学校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同时,新媒体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学生们可以通过投稿、创作等方式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来,分享自己的作品、心得和经验,激发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其次,校园新媒体能够提升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新媒体可以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工具和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在线课程平台、教学视频等新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将复杂的知识点制作成生动有趣的动画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学生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自主学习,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拓展知识面。
此外,新媒体还便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可以随时向教师提问,教师也能够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促进教学相长。
再者,校园新媒体有助于增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新媒体为学校和学生搭建了一座便捷的沟通桥梁。
学校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通知、公告等重要信息,确保学生能够第一时间获取。
学生也可以通过留言、评论等方式向学校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
这种双向的沟通机制能够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另外,校园新媒体对于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也起着重要作用。
家长是孩子教育的重要参与者,通过新媒体平台,家长可以更加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学校可以定期推送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校表现等信息,让家长能够及时掌握孩子的动态。
全媒体时代高校新型网站群管理平台建设研究
![全媒体时代高校新型网站群管理平台建设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4b1109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b.png)
全媒体时代高校新型网站群管理平台建设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全媒体时代已经成为新形势下高校网站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向。
在这一新形势下,高校网站群管理平台的建设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针对全媒体时代高校新型网站群管理平台建设进行研究,分析了其背景及意义,探讨了其关键技术和方法,并提出了一些实践建议。
一、背景及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多元化和立体化,网站已经成为高校宣传、交流和服务的主要平台。
高校网站群管理平台的建设显得十分重要。
高校网站群管理平台是指以高校官方网站为核心,整合了各类网站资源,包括院系网站、学术机构网站、教工个人网站、学生个人网站等,实现了统一的管理和运营。
这种平台能够帮助高校更好地整合信息资源,提升网站的整体效益,提升高校在全媒体时代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关键技术和方法1.整合式平台架构高校网站群管理平台的建设应该采用整合式平台架构,将各类网站资源进行整合管理,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
这样可以降低运维成本,提升管理效率,更好地发挥各类网站资源的价值。
2.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全媒体时代的网站管理需要利用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深入了解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通过分析用户行为和需求,对网站内容进行定制,提升用户体验,增加用户黏性,提升网站的传播效果。
3.响应式设计技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用户访问网站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高校网站群管理平台的建设应该采用响应式设计技术,可以适应不同分辨率的设备,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访问体验。
4.搜索引擎优化技术搜索引擎优化是提升网站曝光度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高校网站群管理平台建设需要注重搜索引擎优化技术,通过优化网站内容和结构,提升搜索引擎排名,增加网站流量。
5.内容生产和运营高校网站群管理平台的持续成功运营离不开优质的内容生产和运营。
建设平台应该注重建设一个完善的内容生产和运营体系,推动各类网站资源的内容生产和运营,提升网站整体的品牌效应和用户体验。
新媒体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分析
![新媒体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0c564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2c.png)
新媒体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分析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
在大学校园中,新媒体的作用和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围绕新媒体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进行分析。
1. 促进信息传播和交流新媒体拥有快速、广泛、即时的特点,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向全校师生传递各种消息和信息,如校园新闻、学术讲座、学生活动等。
新媒体还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和便捷性。
2. 扩大校园文化影响力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学校可以将自身的文化特色、办学理念、学术成果等信息向外界宣传,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新媒体平台,学校还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师生和资源,促进校园文化的积极发展。
3.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新媒体能够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更为便捷的宣传和推广渠道。
学校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等方式,将各种文化活动的信息传播给全校师生,吸引更多人参与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4. 推动校园文化创新新媒体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表达和展示空间,促进了校园文化创新。
学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创作,推动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发展。
1. 校园官方媒体平台日趋完善目前,大学校园中的官方媒体平台已经相当完善,大多学校都拥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用于发布学校新闻、宣传活动等信息,为师生提供了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
2. 学生自媒体群体不断壮大3. 新媒体平台影响力逐渐增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师生们更加习惯于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参与互动,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了校园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多样化的内容表达形式未来,新媒体在大学校园中的作用将更加重要,内容表达形式将更加多样化,包括短视频、网络直播、AR/VR等新兴形式的内容表达。
这将给校园文化活动带来更多的创新和惊喜。
学校社交媒体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学校社交媒体平台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322b58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fb.png)
学校社交媒体平台建设实施方案一、引言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学校社交媒体平台的建设已经成为了提高学校品牌形象、加强与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沟通等方面的重要举措。
本方案旨在提出学校社交媒体平台建设的实施方案。
二、背景分析2.学校形象提升: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学校可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社会对学校的认知。
3.沟通效率提高:学校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实时沟通,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4.学生和家长的喜好:现在的学生和家长习惯使用社交媒体进行交流和获取信息,学校若想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就应该拥抱社交媒体。
三、目标及目标用户分析2.目标用户:学校师生、家长、校友及其他相关社会人员。
四、策略2.平台内容规划:制定平台内容规划,主要包括学校新闻、校内活动、教育教学动态、学校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有趣性。
3.社交互动: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学生、家长进行互动,如答疑、调查问卷、线上活动等,增强用户粘性和积极性。
4.平台推广:通过学校官网、校报、校内广播等渠道宣传推广学校社交媒体平台,吸引更多用户关注和参与。
5.平台管理:建立专门团队负责学校社交媒体平台的内容更新、互动回复、用户关系管理等工作,保证平台的正常运营。
五、实施计划1.平台选择:在项目启动后的第一个月内,对不同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评估和比较,选择一个适合的平台进行建设。
2.平台内容规划:在项目启动后的第二个月内,成立内容规划小组,制定平台的内容规划,并开始准备内容的撰写。
3.社交互动:在平台建设完成后的第三个月内,开展一系列社交互动活动,吸引用户参与,并收集用户反馈进行改进。
4.平台推广:在平台建设完成后的第四个月内,通过学校官网、校报等渠道进行宣传推广,以及邀请校内的一些知名人士进行推荐。
5.平台管理:在平台建设完成后的第五个月内,成立专门团队负责学校社交媒体平台的管理工作,并开始正式运营。
六、预期效果1.提高学校品牌形象:通过学校社交媒体平台的建设和推广,提升学校在社会中的知名度和声誉,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
新媒体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分析
![新媒体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9aade74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7.png)
新媒体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分析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主要途径。
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新媒体的作用日益凸显,它不仅为校园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更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发展、创新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对新媒体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进行分析。
1. 提升信息传播效率随着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工具的普及,校园文化信息能够更加快速地被传播。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官方账号,发布学术讲座信息、文化活动通知等,以便师生及时获取信息。
学生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工具分享校园生活、心情感悟,从而促进校园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这种信息传播的高效性有助于培养和传承校园文化。
2. 促进校园文化交流新媒体平台不仅可以传播信息,也可以促进校园文化的交流。
在微信、QQ等社交平台上,学生可以建立兴趣小组,分享校园文化活动、讨论学术问题,从而提高校园文化的互动性和多元性。
通过新媒体平台的交流,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学院的文化特点,促进文化融合和共享。
3. 扩大校园文化影响力通过新媒体平台,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可以得到有效扩大。
学校可以利用新媒体发布校园文化成果和创新成果,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校园文化。
学校还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邀请知名人士、专家学者进行交流讲座,扩大校园文化的影响范围,提升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1.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从最初的网站和论坛,到后来的微博、微信,再到现在的短视频平台,新媒体形式在不断变化。
这种技术的不断更新,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学校可以通过不断引入新的新媒体平台和技术,从而推动校园文化的创新发展。
2. 社交平台的崛起3. 多媒体融合的发展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多媒体融合成为了一种趋势。
学校可以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校园文化的传播和展示。
学院新媒体管理实施方案
![学院新媒体管理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cbc848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dd.png)
学院新媒体管理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展工作的重要平台。
各行各业都在不断探索如何利用新媒体实现自身的发展和管理。
作为一所现代化的学院,我们也需要积极应对这一挑战,制定学院新媒体管理实施方案,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目标。
学院新媒体管理实施方案的目标是建立健全的新媒体管理体系,提高学院在新媒体传播和管理方面的能力,为学院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实施方案。
1.建立新媒体管理团队。
首先,学院需要成立专门的新媒体管理团队,负责制定和执行新媒体管理策略,监督新媒体运营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管理方案。
2.制定新媒体管理规范。
学院需要制定新媒体管理规范,包括内容发布标准、传播渠道选择、危机公关处理等方面的规定,确保新媒体传播的合法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3.建设新媒体平台。
学院需要建设自己的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提高学院在新媒体上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4.培训新媒体管理人员。
学院需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新媒体管理培训,提高他们在新媒体运营和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保证新媒体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5.加强监测和评估。
学院需要建立新媒体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对新媒体运营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6.开展新媒体营销。
学院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新媒体营销策略,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提高学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学院新媒体管理实施方案的顺利执行,学院需要采取以下保障措施:1.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新媒体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建立健全的新媒体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管理流程。
3.加强对新媒体管理团队和相关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执行力。
4.建立新媒体管理工作台账,及时记录和总结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
五、总结。
学院新媒体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学院在新媒体传播和管理方面的能力,推动学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新媒体宣传平台建设研究
![高校新媒体宣传平台建设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da81fb0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17.png)
高校新媒体宣传平台建设研究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了现代高校宣传和传播的重要工具。
高校新媒体宣传平台建设研究,是针对高校新媒体宣传平台如何构建、运营、维护和创新的研究,旨在更好地推进高校的形象宣传和传播工作,提高高校的整体影响力和竞争力。
一、高校新媒体宣传平台的重要性1. 融入学生生活新媒体已经成为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通过社交媒体了解时事,分享生活,传递信息。
建设一个互动性强、内容丰富、吸引人的高校新媒体宣传平台,能够更好地融入学生的生活,实现宣传信息的更好传达。
2. 丰富宣传途径通过新媒体宣传平台,高校能够将宣传信息以多种形式呈现给受众,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直播等形式,让信息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有利于提高高校形象的传播效果和宣传力度。
3. 提升传播效率相比传统宣传媒介,新媒体传播更加迅速、方便,能够更直接地触达受众,并且可以实时更新信息,促进传播效率的提升,更符合高校宣传和传播的需求。
1. 平台建设高校新媒体宣传平台的建设需要考虑平台的功能性、美观性和易用性,包括网站、微信公众号、官方APP等多种平台。
在建设时需要考虑平台的定位、功能模块的设置、用户体验的优化等问题。
2. 内容创新高校新媒体宣传平台的内容需要保持新颖性、多样性和时效性,通过内容的独特性和品质,吸引受众的关注。
内容还需要符合高校的特色和定位,以体现高校的形象和文化。
3. 运营和维护高校新媒体宣传平台的运营和维护是一个持续而复杂的工作,需要不断更新内容、维护用户群体、监测用户反馈等。
需要建立专业的团队对平台进行有效的运营和维护,包括编辑、设计、技术、运营等多方面的人才需求。
4. 数据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兴趣,优化平台的内容和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实现定制化传播和宣传效果的提升。
1. 确立明确的目标和定位高校新媒体宣传平台的建设需要在初期就明确平台的目标和定位,包括受众群体、内容形式、传播方式等,以便更好地对平台进行规划和建设。
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运营与建设现状的思考
![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运营与建设现状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59350222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c4.png)
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运营与建设现状的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
在高校中,官方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和运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官方新媒体平台不仅是高校与师生、社会之间交流的桥梁,更是展示高校风采、宣传校园文化的重要窗口。
当前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的运营与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官方新媒体平台建设不足目前许多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平台功能不够完善,二是内容更新不够及时且质量参差不齐。
在功能方面,许多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只是简单地发布一些宣传校园活动或政策文件,缺乏与师生互动的功能,也不具备多媒体、互动性强的特点;而在内容更新方面,一些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的更新比较固定,缺乏创新和灵活性,导致师生对平台的关注度下降。
二、运营不够精细对于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的运营,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不够精细化。
许多高校的官方新媒体平台运营人员对于内容的策划、推广、互动等方面的工作并不够专业,缺乏系统性和策略性,导致了官方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和互动性不够强。
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的运营也缺乏对用户行为和需求的深入分析,不够了解师生对于平台的真实反馈和需求,造成了运营工作“盲目性”较强。
三、缺乏规范管理在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的管理方面,由于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导致一些不良现象和问题的出现。
一些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出现了“水军”、不良广告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平台的正常运营和用户体验。
由于管理不规范,一些不当言论和虚假信息也在官方新媒体平台上出现,损害了高校的形象和声誉。
四、面临的挑战当前,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面临着一些挑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用户获取成本提高,难以吸引更多的关注和互动;二是平台内容的创新和多样性不足,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三是新媒体运营环境的不断变化,需要平台运营人员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环境;四是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的形象和声誉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需要加强危机应对和舆情管理。
新媒体平台建设现状与运行研究——以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为例
![新媒体平台建设现状与运行研究——以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9c0fba84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8.png)
新媒体平台建设现状与运行研究——以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为例近年来,新媒体平台建设成为了学校传媒工作的一大亮点,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关注和把握新媒体的发展趋势,积极推进和落实新媒体平台的建设。
本文以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作为案例,浅谈关于新媒体平台建设现状与运行研究。
一、新媒体平台建设现状1. 现状概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进行交流与深度互动的主流渠道,新媒体平台建设已成为现代高校传媒工作的一大重点。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在新媒体平台建设方面,创新思维、积极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和经验。
目前,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拥有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QQ空间、抖音、快手等具备较高覆盖度和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
2.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新媒体平台运营情况(1)微信公众号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微信公众号创建于2016年,名称为“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目前,该公众号粉丝数量达到近3万人。
根据栏目设置,公众号按照“校园动态”、“行业新闻三江学人”、“出国经验文章”、“生活快报”四大板块进行内容分类。
校园动态里面包含学校相关新闻、活动介绍和校区风光等。
行业新闻三江学人这一部分为在校学生讯问国内外相关行业问题,同时还包含了优秀学长学姐分享的在校经验和学习经验。
出国经验文章涵盖了以往出国游学义工的亲身经历,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生活快报包括了关于饮食、旅游等相关的文章,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生活上的小彩蛋。
(2)新浪微博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新浪微博创建于2015年,名称为“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官方微博”。
目前,该微博粉丝数量超过1.6万人。
微博内容的分类覆盖了校园动态、招生宣传、文化推广、名师名家和优秀学生风采等方面,同时,还会发布一些有趣的校园生活小知识。
(3)QQ空间河海大学常州校区QQ空间创建于2015年,包含了“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校友会”和“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官方及班级”两个部分。
目前,该QQ空间人气较高,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个方便的互动社交平台。
学校新媒体宣传平台管理制度范本
![学校新媒体宣传平台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13aeb64f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6c.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新媒体宣传平台的管理,规范信息发布,提升学校形象,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新媒体宣传平台,包括但不限于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B站等。
第三条学校新媒体宣传平台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确保信息发布真实、准确、及时、有效。
第二章平台管理第四条学校新媒体宣传平台由学校宣传部负责统一管理,其他部门或个人不得擅自开设或使用。
第五条学校新媒体宣传平台应定期进行技术维护和安全检查,确保平台稳定运行。
第六条学校新媒体宣传平台的信息发布需经过以下流程:1. 信息内容审核:信息发布前,需经相关部门或个人审核,确保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学校要求。
2. 信息发布审批:审核通过后,需经学校宣传部审批,方可发布。
3. 信息发布执行:经审批通过的信息,由学校宣传部或指定人员负责发布。
第七条学校新媒体宣传平台应保持信息更新频率,确保内容丰富、生动、贴近师生实际。
第三章内容管理第八条学校新媒体宣传平台发布内容应包括:1. 学校新闻动态:及时报道学校重要会议、活动、荣誉等。
2. 教育教学信息:发布课程安排、教学资源、学术动态等。
3. 学生工作动态:发布学生活动、社团动态、就业信息等。
4. 校园文化展示:展示学校历史、特色、风貌等。
5. 互动交流: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活动,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第九条学校新媒体宣传平台发布内容应遵循以下原则:1. 真实性:信息内容必须真实可靠,不得虚构、夸大或歪曲事实。
2. 时效性:及时发布学校最新动态,确保信息传播的时效性。
3. 正能量:传播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弘扬正能量。
4. 适度性:发布内容应适度,避免过度宣传或信息过载。
第四章违规处理第十条学校新媒体宣传平台如有以下违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1.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
2. 发布虚假、夸大、歪曲事实的信息。
3. 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4. 未经审批擅自发布信息。
浅谈校园新媒体建设的重要性
![浅谈校园新媒体建设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09245c17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f8.png)
浅谈校园新媒体建设的重要性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校园新媒体的建设已经成为学校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可不是我在夸大其词,而是实实在在的大实话。
就拿我前段时间在学校里的一次经历来说吧。
那天,学校组织了一场趣味运动会。
以往,这种活动的消息都是靠老师在班里口头传达,或者在学校宣传栏贴个通知。
结果呢,很多同学都没搞清楚具体的比赛项目和时间安排,要么错过了报名,要么比赛当天准备得手忙脚乱。
但这一次不同了,学校的新媒体平台发挥了大作用!在活动开始前一周,学校的官方公众号就推送了详细的图文介绍,不仅有生动的图片展示每个比赛项目的玩法,还有清晰的文字说明比赛的时间、地点和报名方式。
甚至还配上了一段有趣的小视频,是上届运动会的精彩瞬间剪辑,一下子就把同学们的热情给点燃了。
同学们纷纷在推文下面留言,有的问规则细节,有的给自己班级加油打气。
负责新媒体的老师也都一一耐心回复。
等到运动会当天,现场气氛那叫一个热烈!大家都说,这次多亏了新媒体,让大家早早做好了准备,心里有底,玩得也更尽兴。
通过这件小事,就能看出校园新媒体建设是多么重要啦!首先,校园新媒体是学校与师生之间沟通的高效桥梁。
老师们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学校的通知、课程安排的调整等重要信息,学生和家长能够第一时间获取,避免了信息传递的延误和误解。
不像以前,一张通知在教室里传着看,传到后面的同学都不知道是第几手消息了,没准还传丢了关键内容。
其次,新媒体能丰富教学资源的传播。
老师们可以把精心准备的课件、学习资料上传到新媒体平台,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随地下载学习。
比如说,数学老师讲了一道难题,有的同学当时没听懂,回家后就能在新媒体平台上找到老师上传的详细讲解,再琢磨琢磨,这不就把知识给吃透了?再者,新媒体也是展示学校风采和学生个性的大舞台。
学校里的各种活动,像文艺汇演、科技创新比赛等等,都能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展示。
同学们的优秀作品、特长表演,都能被更多人看到,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巨大的鼓励。
浅谈高职院校新媒体矩阵的构建与完善
![浅谈高职院校新媒体矩阵的构建与完善](https://img.taocdn.com/s3/m/e1bf741e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0c.png)
浅谈高职院校新媒体矩阵的构建与完善作者:李代玉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1年第45期[摘要] 媒体环境的转变,对学校的传播有积极的影响。
校园媒体正在实现内容、关系与服务的融合。
学院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坚持“内容+技术+运营”的思路,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协同效应,构建了立体化的融媒体宣传格局。
[关键词] 高职院校;新媒体矩阵;建设成果;品牌[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5-0128-02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
校园媒体历经传统的纸媒时代、Web时代、博客/社区时代、社交网络时代、门户/公众号时代等,不断更迭的媒体载体催生了不同的媒体特点和特征。
新型的媒体载体,不仅包括微信、微博、抖音,更包括视频、直播等,在更高级别上实现了内容、关系与服务的不断升级和跨界融合。
媒体环境的转变,正在深刻地影响着高校学生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而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趋于多元且小众,也在影响着新媒体的传播方式。
以此为基础,高校新媒体矩阵的建设,舍弃单一的平台建设和传播,更加注重新媒体平台的组合传播,且由于微信的相对封闭性以及公众号一对多的推送方式,切断了与粉丝的直接互动,降低了传播的有效性,正因为如此,促成了多元新媒体平台的构建。
从学院品牌建设的角度,内聚人心、外树形象,利用新媒体讲好学校的故事和人物,打造文化符号,传播校园文化内容,更好地通过传播构建品牌形象,提高学院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这方面,学院新媒体平台的建设也有更积极的意义。
一、高校新媒体建设的基本思路学院高校新媒体矩阵建设围绕新媒体平台研究、新媒体矩阵完善、新媒体传播内容打造、新媒体平台团队建设四个方面积极推进,鉴于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四个方面需要同时协调进行。
根据新媒体不断变化发展的趋势,完善高校新媒体平台的建设,打造较为完整的传播体系,形成矩阵,积极探索新媒体传播的内容,把握规律,讲好校园故事,打造专题特色栏目,构建传播高校品牌形象。
浅谈校园新媒体建设的重要性
![浅谈校园新媒体建设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db533a7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6.png)
0引言在当下网络舆论飞速发展、舆论环境日益复杂的大环境下,以互联网、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以高度的覆盖性和深入的影响力,已然成为当代青年学生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的主要途径。
这些新媒体平台也逐渐成为当代青年学生参与公共舆论、影响社会生活的重要平台。
新媒体的交互性和创新性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与世界同步发展和充分展示个人才能的空间,为他们成长、成才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他们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已深深地烙上了新媒体时代的痕迹。
那么,如何建设校园新媒体、用好新媒体为青年学生服好务就成为了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和必要手段。
1校园新媒体建设的现状当下,各大高校的媒体资源甚是广泛,有诸如校报、校园广播等传统形式的媒体,也有诸如校园网、官微、官博等新媒体,如果能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资源互补,将对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高校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具优势又各有局限。
校报主要以文字为载体,是对学校各种大事件、大活动以及先进人物的深度报道,报道更加规范、更加深入,同时也便于反复阅读和整理收藏,但相对出版周期比较长,实效性较差。
校园广播在高校中普及度很高,覆盖面也很广,且具有短、平、快的优势,但不适合深度报道且不容易保存。
校园网是高校随着网络的建立和运行而出现的一种校园新媒体形式,具有图文并茂、信息丰富、快速便捷等特点,但由于资金投入、设备更新等局限逐渐被官微、官博等新媒体而替代,官微、官博也基于智能手机的普及而走上前台,成为高校加强对外宣传、扩大学校影响力、提高学校声誉的媒体形式,也逐步成为广受师生喜爱的校园新媒体,但官微和官博也存在着技术飞速发展、相应配套设施跟不上的局限。
2校园新媒体建设的重要性①校园新媒体的建设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高校进行社会化动员的重要渠道,也是加强高校组织建设、开展组织化动员的重要手段。
高校可利用校园新媒体对青年学生进行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避免了以往刻板、无趣的面对面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容易被青年学生接受,可以利用校园新媒体把党的声音转化为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思维逻辑和“小道理”,在日常生活对青年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高校新媒体建设情况汇报
![高校新媒体建设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7fa6d07c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3.png)
高校新媒体建设情况汇报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高校宣传和传播的重要平台。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校积极推进新媒体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以下是我校新媒体建设情况的汇报。
首先,我校新媒体平台建设已经初具规模。
我们在微信、微博、抖音等多个平台上建立了官方账号,并不断更新发布校园资讯、学术讲座、学生活动等内容。
同时,我们还开通了校园App,为师生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服务和校园生活指南。
这些新媒体平台的建设为学校的宣传推广和信息发布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我校注重新媒体内容建设。
我们不仅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学校新闻和通知,还开设了校园文化、学术科研、校友故事等栏目,丰富了内容形式,增加了受众的参与度。
同时,我们还邀请专业人士进行线上讲座和互动交流,为师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和校园文化体验。
再次,我校积极探索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
我们在校园报纸、电视台等传统媒体上设置了二维码、链接等方式,引导受众关注和参与新媒体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的互动传播。
同时,我们还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校园活动的直播报道,将校园文化和精彩活动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最后,我校新媒体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新媒体内容的质量和深度有待提升,互动交流的机制还不够完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整合度还有待加强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新媒体建设的投入,加强团队建设,提升内容质量,优化互动机制,加强与传统媒体的合作,推动新媒体建设取得更大的成绩。
总之,我校新媒体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我们将继续深化新媒体建设,不断创新内容形式,拓展传播渠道,提升传播效果,为学校的发展和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谢谢!以上就是我校新媒体建设情况的汇报,欢迎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高校新媒体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新媒体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25bd3835a8102d276a22fe8.png)
高校新媒体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作者:孙苏威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31期摘要:高校新媒体管理对于维护校园网络安全,加强校园意识形态建设极为重要。
但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定位不清晰、内容建设同质化,因后台多为学生操作,疏于管理,存在安全隐患和网络舆情风险。
完善新媒体管理制度建设、建设高素质的网络人才队伍、完善新媒体信息发布流程和审核,对构建新型宣传矩阵、做好高校宣传工作意义重大。
关键词:高校;新媒体管理;意识形态大学生信息来源多样,受新媒体影响较大,思想活跃。
加强校园新媒体管理,做大做强校园新媒体,对紧急突发情况应对、维护校园网络安全,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极为重要。
一、高效新媒体管理的背景(一)高校新媒体管理的理论基础2014年,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2016年,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
2018年,在全国宣传工作会上指出,要“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
” 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天津举办。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是国家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意识形态、网络生态等方面的国家顶级战略和观點,为加强学校新媒体管理,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理论遵循。
(二)高校新媒体管理的社会条件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正式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
在我国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为26.9%,微信朋友圈、微博使用率分别为85.1%、42.5%。
高校青年学生更易接收新事物,学校师生也更喜欢将新媒体作为自己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主要渠道,但因网络的匿名性特征,新媒体的表达更加直接、随性、情绪化,给学校的师德建设、教学管理、服务保障等方面带来网络安全隐患。
学校新媒体运营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学校新媒体运营的挑战与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ed5fb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4.png)
学校新媒体运营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引言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学校与师生、家长及社会互动的重要渠道。
通过新媒体,学校可以更快速、更广泛地传播信息,提升品牌形象,增强与公众的互动。
然而,新媒体运营同样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将分析这些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挑战1.1 内容创新难度大学校新媒体运营内容往往受到校园生活和企业运营的局限,创新难度较大。
1.2 受众需求多样化学校新媒体的受众包括师生、家长、校友等,他们的需求多样化,对内容的喜好也不尽相同。
1.3 运营成本高新媒体运营需要专门的技术支持、人力资源和资金投入,对学校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1.4 竞争激烈学校新媒体需要与各种媒体平台、社交网络竞争,吸引更多的关注和流量。
二、解决方案2.1 增强内容创新力学校可以尝试与校内外创意团队、学生社团合作,引入更多新鲜的创意元素。
同时,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和用户反馈,了解受众喜好,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内容。
2.2 精准定位受众需求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不同受众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内容策略。
例如,为师生提供教育、学术类资讯,为家长提供学生生活、安全教育类资讯,为校友提供校园动态、校友活动类资讯。
2.3 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采用智能化、自动化的新媒体运营工具,提高内容发布、数据分析等环节的效率。
同时,可以通过众筹、广告等方式,降低运营成本。
2.4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竞争力明确学校新媒体的品牌定位,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
通过优质内容、贴心服务、互动活动等,提升用户粘性,增强竞争力。
结语学校新媒体运营面临的挑战虽然严峻,但只要不断创新,精准定位,提高效率,加强品牌建设,就一定能够克服这些挑战,实现新媒体运营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校新媒体平台管理与建设
摘要:我们的社会正步入一个全新的“新媒体时代”。
对于高校而言,做好各类新媒体平台的管理与建设工作,既有上级部门提出的提升政务信息服务水平的外在要求,也有学校服务师生员工的内在需求。
如何有效的管理和建设新媒体平台,主动占领新媒体舆论阵地,成了目前各高校必须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新媒体;平台管理;高校
新媒体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
“新媒体时代”又叫“自媒体时代”,在当下,只要有电脑或手机,任何信息都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一触即发,每个人都可以是新闻发布者。
对于高校而言,如何有效的建设和管理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官方新媒体平台,及时提供优质信息服务,积极回应师生和社会大众的合理诉求,有效处置热点舆情事件,主动占领新媒体舆论阵地,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是当下必须要研究的课题。
一、组织机构与制度保障
(一)机构设置
要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组织机构设置是必要的前提。
各高校应该成立专门的新媒体运维机构,由宣传部门牵头统一舆论导向。
新媒体机构的主要职能是搭建校级新媒体信息发布平台,协助学校围绕中心工作做好各类宣传工作,关注和追踪校园热点问题。
更进一步的可以为学校各院系、社团的新媒体提供认证服务和技术帮助,组织协调全校新媒体的运行,引导高校师生群体舆论,使学校新媒体管理更加规范。
学校可以依靠现有资源有效设置新媒体运维机构,例如将学校已有的微博、微信协会纳入组织机构。
依据新媒体传播特点,将各二级院系的微博、微信平台管理机构作为学校新媒体运维机构的分支,逐步完成新媒体管理上的梯队建设。
最终形成以校级新媒体管理为中心,构架学校多级别、多层次的新媒体管理机构矩阵。
(二)队伍建设
新媒体平台需要建立认真负责的新媒体运维团队,要求其成员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并善于学习,主动实践。
学校要加强对新媒体运维团队的培养培训工作,对宣传的内容、舆论导向、危机传播对策、新媒体信息传播特点等问题做统一的指导,提高信息传播有效性,及时提供优质信息服务,避免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要充分利用学生资源。
目前各高校的新媒体运维团队大部分都是由学生组成,已经有了很多的成功经验。
学生编辑的文字风格轻松活泼,处理视频、图片等美工类工作创意无限。
使得学校新媒体具有亲和力和号召力,并且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
(三)制度保障
学校要重视制度保障工作,健全机制,充实力量。
结合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特点建立相应的平台管理办法和队伍管理办法,结合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
确保新媒体内容信息真实权威、日常更新符合规律、内容发布的正式化、语言风格的校园化、舆情应对的流程化,也对管理团队成员在提高新闻捕捉能力、语言写作能力、新媒体把握能力、活动策划能力等方面有所促进和提升。
二、内容管理
高校新媒体的主体内容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大局。
利用自身优势采用
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有效的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学生思想。
设置多样化的栏目内容,紧跟热点舆情事件,宣传策划学生活动,及时提供各类信息服务,积极回应学生的合理诉求。
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符合学校整体方针的交互性、开放性平台。
(一)栏目化设置
在高校新媒体的内容设置上,不论是微博还是微信都应采用栏目化、板块化的设置格局。
栏目内容要涉及方针宣传、热点舆情、学生生活等多个方面,打造一批引领潮流、内容精湛的栏目和作品。
充分发挥新媒体亲和力强的独特优势,拓宽思政教育渠道,宣传党的方针路线和学生中的典型人物,树立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注意师生群体阅读习惯与时间规律能够更好地扩大宣传的影响力。
根据腾讯大数据2016年公布的《移动页面用户行为报告》数据显示,中午十二点左右和晚上十点左右是页面访问高峰期,通过用户口碑扩散的移动页面,其访问热度往往持续两天左右。
因此在日常运营中要注意消息的推送时间和频率,以声音、图像、H5动态等多种形式为载体,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新媒体大规模地、主动地、快速地将正确的思想传达给学生,从而拓展学校工作的育人空间。
(二)抓住热点事件
高校新媒体平台应把握好时效度,在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等方面积极创新。
切实转变原先纯理论宣传的文风,紧抓网络热点话题,推广例如《南山南》、《友谊的小船》等高校版改编,充分运用新媒体形式与文化教育相结合,进一步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要求施展新媒体发展的多样性和延展度,以热点事件为话题开展相关活动,加强策划活动,扩大宣传的影响面,深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元素,推出一批宣扬本校文化,有内涵、影响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
例如校庆时期可以举办“校庆祝福征稿”,实现学校与师生在平台、内容上的互联互通,打造校园活动新模式。
(三)舆情监控
在新媒体软件如此普及的今天,每一个大学生都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宣传者,使得校园宣传信息源多样化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网络信息监管及预警处理的难度。
要遵循新媒体发展规律,建立科学的舆情监测体系,实现对新媒体舆情的实时掌握。
综合运用技术、行政和教育手段,采取舆情引导、网军建设、及时通报舆情三大举措,大力推进校园新媒体技术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加快形成有关部门依法管理、学校自主运行、师生自我约束的管理体制。
加强官方平台的力量,树立官媒公信力,增强正确的舆论引导。
设立网络舆情信息员,实行常态化不间断监控,收集舆情网络信息及时上报。
高校新媒体的普及,极大的丰富了学生校园生活,搭建了学校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桥梁,拓宽了信息渠道,成为学校传播思想文化的新平台、新阵地,宣传思想文化的新渠道、新方法,越来越成为高校开展宣传工作不能忽视的手段和方式。
新媒体平台管理与建设应牢牢把握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
建设完善的新媒体运维机制,融合思政教育与新媒体形式,实行严控的舆情监督,立足根本,求新求变。
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新媒体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开创、不断尝试,才能真正建成师生共惠的交互性、开放性平台。
参考文献:
[1]马翠轩.“微时代”中的高校新媒体建设[J].河南教育,2013,0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