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新媒体平台管理与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校新媒体平台管理与建设

摘要:我们的社会正步入一个全新的“新媒体时代”。对于高校而言,做好各类新媒体平台的管理与建设工作,既有上级部门提出的提升政务信息服务水平的外在要求,也有学校服务师生员工的内在需求。如何有效的管理和建设新媒体平台,主动占领新媒体舆论阵地,成了目前各高校必须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新媒体;平台管理;高校

新媒体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时代”又叫“自媒体时代”,在当下,只要有电脑或手机,任何信息都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一触即发,每个人都可以是新闻发布者。对于高校而言,如何有效的建设和管理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官方新媒体平台,及时提供优质信息服务,积极回应师生和社会大众的合理诉求,有效处置热点舆情事件,主动占领新媒体舆论阵地,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是当下必须要研究的课题。

一、组织机构与制度保障

(一)机构设置

要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组织机构设置是必要的前提。各高校应该成立专门的新媒体运维机构,由宣传部门牵头统一舆论导向。新媒体机构的主要职能是搭建校级新媒体信息发布平台,协助学校围绕中心工作做好各类宣传工作,关注和追踪校园热点问题。更进一步的可以为学校各院系、社团的新媒体提供认证服务和技术帮助,组织协调全校新媒体的运行,引导高校师生群体舆论,使学校新媒体管理更加规范。学校可以依靠现有资源有效设置新媒体运维机构,例如将学校已有的微博、微信协会纳入组织机构。依据新媒体传播特点,将各二级院系的微博、微信平台管理机构作为学校新媒体运维机构的分支,逐步完成新媒体管理上的梯队建设。最终形成以校级新媒体管理为中心,构架学校多级别、多层次的新媒体管理机构矩阵。

(二)队伍建设

新媒体平台需要建立认真负责的新媒体运维团队,要求其成员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并善于学习,主动实践。学校要加强对新媒体运维团队的培养培训工作,对宣传的内容、舆论导向、危机传播对策、新媒体信息传播特点等问题做统一的指导,提高信息传播有效性,及时提供优质信息服务,避免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要充分利用学生资源。目前各高校的新媒体运维团队大部分都是由学生组成,已经有了很多的成功经验。学生编辑的文字风格轻松活泼,处理视频、图片等美工类工作创意无限。使得学校新媒体具有亲和力和号召力,并且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

(三)制度保障

学校要重视制度保障工作,健全机制,充实力量。结合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特点建立相应的平台管理办法和队伍管理办法,结合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确保新媒体内容信息真实权威、日常更新符合规律、内容发布的正式化、语言风格的校园化、舆情应对的流程化,也对管理团队成员在提高新闻捕捉能力、语言写作能力、新媒体把握能力、活动策划能力等方面有所促进和提升。

二、内容管理

高校新媒体的主体内容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利用自身优势采用

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有效的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学生思想。设置多样化的栏目内容,紧跟热点舆情事件,宣传策划学生活动,及时提供各类信息服务,积极回应学生的合理诉求。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符合学校整体方针的交互性、开放性平台。

(一)栏目化设置

在高校新媒体的内容设置上,不论是微博还是微信都应采用栏目化、板块化的设置格局。栏目内容要涉及方针宣传、热点舆情、学生生活等多个方面,打造一批引领潮流、内容精湛的栏目和作品。充分发挥新媒体亲和力强的独特优势,拓宽思政教育渠道,宣传党的方针路线和学生中的典型人物,树立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注意师生群体阅读习惯与时间规律能够更好地扩大宣传的影响力。根据腾讯大数据2016年公布的《移动页面用户行为报告》数据显示,中午十二点左右和晚上十点左右是页面访问高峰期,通过用户口碑扩散的移动页面,其访问热度往往持续两天左右。因此在日常运营中要注意消息的推送时间和频率,以声音、图像、H5动态等多种形式为载体,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新媒体大规模地、主动地、快速地将正确的思想传达给学生,从而拓展学校工作的育人空间。

(二)抓住热点事件

高校新媒体平台应把握好时效度,在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等方面积极创新。切实转变原先纯理论宣传的文风,紧抓网络热点话题,推广例如《南山南》、《友谊的小船》等高校版改编,充分运用新媒体形式与文化教育相结合,进一步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求施展新媒体发展的多样性和延展度,以热点事件为话题开展相关活动,加强策划活动,扩大宣传的影响面,深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元素,推出一批宣扬本校文化,有内涵、影响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校庆时期可以举办“校庆祝福征稿”,实现学校与师生在平台、内容上的互联互通,打造校园活动新模式。

(三)舆情监控

在新媒体软件如此普及的今天,每一个大学生都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宣传者,使得校园宣传信息源多样化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网络信息监管及预警处理的难度。要遵循新媒体发展规律,建立科学的舆情监测体系,实现对新媒体舆情的实时掌握。综合运用技术、行政和教育手段,采取舆情引导、网军建设、及时通报舆情三大举措,大力推进校园新媒体技术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加快形成有关部门依法管理、学校自主运行、师生自我约束的管理体制。加强官方平台的力量,树立官媒公信力,增强正确的舆论引导。设立网络舆情信息员,实行常态化不间断监控,收集舆情网络信息及时上报。

高校新媒体的普及,极大的丰富了学生校园生活,搭建了学校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桥梁,拓宽了信息渠道,成为学校传播思想文化的新平台、新阵地,宣传思想文化的新渠道、新方法,越来越成为高校开展宣传工作不能忽视的手段和方式。新媒体平台管理与建设应牢牢把握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建设完善的新媒体运维机制,融合思政教育与新媒体形式,实行严控的舆情监督,立足根本,求新求变。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新媒体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开创、不断尝试,才能真正建成师生共惠的交互性、开放性平台。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