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分析解决基本思路

合集下载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常见异常分类及处理思路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常见异常分类及处理思路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常见异常分类及处理思路摘要:智能变电站采用先进、可靠、集成、环保的智能设备,以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等基本功能,保护、测量和检测,具有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和协同交互等先进功能。

它遵循IEC61850标准体系,采用网络通信等新技术。

继电保护装置采用数字通信方式实现信息交换,加强了二次设备之间的耦合。

它需要多台设备配合完成一定的功能,如继电保护功能,需要合并单元完成电流、电压采样,保护装置完成逻辑判断,智能终端执行跳合闸命令。

根据智能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从智能变电站数据流的角度对常见的异常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思路,从而明确异常或故障的性质,并在今后的运行维护中及时处理,提高智能变电站的维护管理水平。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异常分类;处理思路1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常见异常分类1.1通信异常在二次系统的再运行过程中,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是基础。

从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现状来看,智能变电站通信异常的主要问题是二次系统。

第一,沟通不正常。

当智能终端与保护装置之间的goose通信异常时,保护装置会出现goose通信信号终端告警。

闭锁重合闸信息、低压闭锁信息、断路器位置信息等不能正常获取,重合闸功能不能正常发挥。

当智能终端和保护装置出现goose发送通信异常的问题时,智能终端会出现goose通信中断信号。

保护装置的合闸和跳闸命令不能正常执行。

其次,SV通信异常。

当发生这种异常事故时,保护装置将出现无效采样数据或异常采样信号。

如果SV通信中断,相关保护功能将被阻断。

如果发生SV通信丢包,将极大地影响保护功能的正常运行。

第三,MMS通信异常。

这种异常发生后,智能终端会出现通信链路中断的问题,运行状态得不到很好的保护。

1.2保护装置异常问题保护装置虽安装在保护室内,运行环境相对较好,但也容易发生各类故障。

处理异常问题的工程方法

处理异常问题的工程方法

处理异常问题的工程方法
1. 预防措施,首先,工程师应该尽可能地预见到潜在的异常情况,并在设计阶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这包括对系统进行全面的
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导致异常的因素,并采取措施来减少这些风险。

2. 异常检测,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工程师需要实施有效的异常
检测方法,以及时发现和识别异常情况。

这可以通过监控系统的关
键参数、实施实时数据分析和采用先进的传感技术来实现。

3. 故障隔离,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工程师需要迅速隔离故障,
以防止其扩散影响整个系统。

这可能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例如切断
电源或关闭相关设备。

4. 故障诊断,一旦隔离故障,工程师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确定根本原因。

这可能需要进行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和实验验证。

5. 解决方案实施,一旦确定了故障的原因,工程师需要制定解
决方案并实施。

这可能包括修复或更换受影响的部件、修改系统设
置或重新设计系统。

6. 故障复盘,最后,工程师应该进行故障复盘,总结经验教训,并采取措施以防止类似的异常情况再次发生。

这有助于不断改进系
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之,处理异常问题的工程方法需要工程师综合运用预防、检测、隔离、诊断、解决和复盘等一系列方法,以确保系统在面对异
常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并确保系统
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信故障处理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通信故障处理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通信故障处理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一、故障定位和排查1.审查与分析故障现象:首先要对故障的表现进行审查和分析,包括故障出现的时间、地点和具体现象等。

可以通过询问用户、查看系统日志和故障报告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

2.确定故障范围:根据故障现象的描述和初步分析,确定故障发生的范围,是通信设备出现故障还是通信链路出现问题,还是其他相关因素造成的。

3.故障判断与排查:根据故障现象和故障范围,进行一系列排查工作,通过逐个排除可能的故障原因,追踪问题的根源。

可以通过使用故障排除指南,检查设备的硬件和软件状态,以及使用网络分析仪等工具进行故障排查。

4.数据收集和分析:对故障发生期间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包括设备状态、链路负载、传输参数和通信加密日志等。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找出规律和异常,根据这些数据来进一步确定故障原因。

尽可能地缩小故障范围,在每个子系统和模块上进行故障排查,逐步缩小故障范围,直到找到具体的故障点和故障原因为止。

二、故障处理方法1.重启或恢复设备:在一些故障情况下,可以通过简单地重启设备或恢复出厂设置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临时性的故障或系统配置错误的情况。

2.修改配置文件或参数:根据故障的具体情况,对设备的配置文件或参数进行修改,以修复故障。

这可以包括调整设备的参数、修改设备的路由表、更换设备的认证方式等。

3.更换设备或部件:如果经过排查后发现设备或部件的硬件损坏导致故障,就需要及时更换故障设备或部件,以恢复正常的通信服务。

在更换设备或部件时,需要确保新设备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4.调整网络拓扑或链路路径:如果故障涉及到通信链路,可以通过调整网络拓扑或链路路径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例如,可以对链路进行负载均衡配置、调整链路的传输速率、增加链路的冗余备份等。

5.更新软件版本或补丁:如果故障是由软件配置错误或软件漏洞引起的,可以尝试通过升级软件版本或安装相应的补丁来修复故障。

6.寻求厂商支持或外部专家协助:在遇到复杂或无法解决的故障时,可以寻求设备厂商的技术支持或请专业的外部专家提供协助。

重整四合一炉异常分析及处理

重整四合一炉异常分析及处理

重整四合一炉异常分析及处理摘要:重整四合一炉为重整反应提供必须热量。

四合一炉运行过程出现氧含量及炉膛温度波动情况,分析后发现主要因现场风门开度、燃料气情况及火嘴燃烧情况等不同引起。

关键词:重整装置;四合一炉;氧含量;炉膛温度;重整装置因强吸热反应特点,反应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热量。

加热炉作为连续重整装置主要供热设备,决定重整反应深度,影响装置平稳运行。

某120Mt/a连续重整装置,采用洛阳院超低压连续重整自由技术,反应器两两重叠,反应部分设四合一炉为重整反应提供必须热量。

四炉炉膛相隔,对流室相通。

正常运行过程炉膛氧含量不会轻易波动。

当瓦斯或风道压力产生变化时,四合一炉炉内氧含量则会有不同程度的波动。

一、问题说明某120Mt/a连续重整装置正常运行,四合一炉炉膛氧含量控制2%左右,在提温运行过程中发生氧含量隔一段时间上下波动的情况。

观察运行趋势发现氧含量间隔一段时间,便会下降至约 1.5%,然后上探至约 2.8%,各炉均有此情况发生。

并造成炉膛温度变化,部分热偶温度高报,极大的影响了加热炉热效率及工艺体系平稳性。

为更深入的了解四合一炉的日常操作方法,就必须深入了解其构造及基本参数。

表1 四合一炉构造参数四合一炉燃烧器采用低No x燃烧,侧墙布置,炉内火焰呈水平状。

一般来讲具有:一定的火焰直径。

火焰刚直有劲;火焰由一定的长度,但距离不能触及炉管。

但是在正常生产过程,常常会出现配风量不足的情况,导致火焰不够刚直有劲,而是发飘无力,常常导致炉管热偶温度高报。

二、情况分析及处理在排除仪表本身问题,并讨论研究后发现具体原因如下:1、风门开度不一,造成热风互窜通过对DCS画面比对发现,四合一炉各炉风道开度不同,风压各不相同,一炉双风道风压约为20pa,二炉四风道风压各为50/20/-10/-20pa,三炉双风道风压约50pa,而四炉双风道风压约100pa。

风道压力因点火情况不同一般会有所差别,但若差距过大则易造成炉膛紊乱,热风乱窜,造成氧含量波动。

印刷后工序 常见异常分析及改善

印刷后工序 常见异常分析及改善

5、常见异常的分析和改善 5.4 ELP
1.镭射压印转移图案光泽度差 原因分析: (1)当UV光油黏度太低时,UV光油中固有的光敏寡聚物树脂的含量也较 低,这样UV光油固化后的成膜厚度就会变薄,从而导致镭射压印转移图案 光泽度变差。 (2)UV光油黏度太低还会降低UV光油在网纹辊表面的转移量,导致承印 物表面UV光油的涂层太薄,从而使得UV光油固化后,承印物表面形成的镭 射压印转移图案光泽度较差。 (3)当在UV光油中加入过量乙醇时,乙醇中所含的水分不能完全挥发, 在UV光油固化时容易产生水雾,并残留在光油膜层中,从而影响UV光油固 化成膜后的光泽度,甚至导致UV光油固化不彻底,使得镭射压印转移图案 产生雾化现象或失去应有的光泽。 为此,我们可以通过选择黏度较高的UV光油或在UV光油中加入适量的UV增 稠剂来提高其黏度,以及选用纯度稍高的乙醇且在使用过程中尽可能控制 乙醇的加入量等方法,来提高镭射压印转移图案的光泽度。
主要生产控制参数: 1、网目数 2、灯管电流
5、常见异常的分析和改善 5.3 全自动丝印/手工丝印
套位不准 产生原因: 1、纸张歪斜(切纸切歪) 2、纸张表面处理后变形(伸长/收缩) 3、针位不一致 4、拉规、前规等设备异常 5、网版张力太小 改善对策: 1、分针位生产 2、根据整体变形/走位状况,调节网版位置套
5、常见异常的分析和改善 5.0 常见问题
①、混料: 产生原因: 1、未按流程作业:未看工序要求、品标卡、未清场 2、不细心导致 3、其它偶发因素:无关人员放混、前工序混 改善对策: 1、按《 GY.TD014 产品混料防范管理规程》作业 2、机灵一点,不要只埋头做事,多思考。 3、细心、有责任感:对于其它人员的问题,不要抱着无所
1.3 UV上光:
UV上光即紫外线上光,它是以UV专用的特殊涂剂精 密、均匀地涂于印刷品的表现或局部区域后,经紫外线 照射,在极快的速度下干燥硬化而成,一般干燥时间 0.1~0.3S

优势病种中医治疗难点分析及解决思路与措施

优势病种中医治疗难点分析及解决思路与措施

优势病种中医治疗难点分析及解决思路与措施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优势病种中医治疗难点分析及解决思路与措施(2011年)自我科制定《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2011版》以来,疗效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该方案不但已含扩了近代中医诊治相关疾病的常用方法,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总结与创新,总体相对完善。

但我们依旧坚持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以发挥中医特色为原则,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总结经验,以使诊疗方案得到进一步优化。

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对所遇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思路与措施,具体如下:1、吐酸病----预防疾病复发仍任重而道远通过前期的不断努力,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已逐渐被广大患者所认识,经治患者对于该病的预防和调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掌握,临床疗效较前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我们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得不说,对于该病的防治仍存在不少难点,如何预防疾病的复发仍任重道远。

本病经治疗后可暂时治愈,但由于引起胃食管反流的基本因素仍存在,故易复发。

如何防治本病复发,成为本病的最大难点。

理想的治疗是从根本上恢复食管和胃的动力,达到治病求本目的。

中医药在这方面具有优越性。

西医学目前已观察到强力抑酸对胃排空及胆囊动力有抑制作用,在顽固的重度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长期予以质子泵抑制剂,但完全抑酸对胃动力及胃内细菌增生有影响,不宜长期使用。

因此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是通过中医学的辩证施治来改善胃食管的动力。

本病中医的病因病机关键是气机升降失调,胃气上逆。

故适当选择疏肝解郁、健脾化痰、和胃降逆等疗法,可逐渐改善LES的动力,达到根治的目的。

2、胃疡----如何预防溃疡病的复发仍是目前治疗的难点无论是用中药还是西药治愈活动期的消化性溃疡一般不难。

特别是西药如H2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

因其制酸作用强烈,不论是控制上腹痛症状,还是治愈溃疡,其疗效是非常显著且快捷的。

风电机组故障处理思路基础知识讲解

风电机组故障处理思路基础知识讲解
问题:正确的状态应该是什么样的?
第五步、故障处理与机组恢复
➢ 故障处理 ➢ 根据故障原因针对处理。
故障
有元 件损 坏
更换 元 恢件复 接 接线线
功能 测功试能 测正试确
处理 无元 错保误护 接启线动 件损 触 缺发少 保补护充
坏 油 其脂它 油分脂别
➢ 机组恢复 ➢ 故障处理完后,重新启机。
故障 处理
第三阶 段:发 现不足, 改进优 化
第一章:故障处理的三个阶段 第二章:故障处理的六个步骤 第三章:故障处理的九个案例
第二章 故障处理的六个步骤
机组状态 分析与判断
用途
故障处理 的三个阶段
举例
九个典型案例
故障处理过程(共分六步)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第六步
• 故障信息获取 • 故障信息的筛选 • 分析可能的故障点 • 确认真正的故障点 • 故障处理与机组恢复 • 故障处理报告与记录
故障信息的获取途径
➢ 一、对于报警信息,大体上我们可以通过3种手段去获取: ➢ 1)、中控室监控系统,包括报警历史和相关数据; ➢ 2)、人机界面:当前故障信息; ➢ 3)、DATA文件数据:
A.“首次触发”B .“故障发生过程”
➢ 二、对于现场信息,只有实地查看才能得知: ➢ 1)、实际情况是否与报警信息一致; ➢ 2)、现场有无元器件损坏及故障部位现状; ➢ 3)、没有监测的部件或区域有无异常。
替换法举例2:更换部分回路
• 例如风向仪1无信号,风向 仪2有信号 • 我们想判断是风向仪信号测量回路哪
个部件损坏。
• 处理思路: 在信号采集模块AI上将风向仪的信号接到风向仪2的通道上: 如果风向2有信号,说明当前的整个回路都是正常的,即风向1的 信号采集回路除采集模块的部分和风向2的信号采集模块。 由此可知,风向1的信号采集模块是坏的。

操作系统的错误处理和故障恢复处理和解决系统错误和故障

操作系统的错误处理和故障恢复处理和解决系统错误和故障

操作系统的错误处理和故障恢复处理和解决系统错误和故障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核心的软件之一,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资源,提供给用户和其他软件运行环境和服务。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操作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和故障,这就需要操作系统具备有效的错误处理和故障恢复机制,以解决系统错误和故障,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一、错误处理1. 异常处理在操作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比如除以零、内存访问错误等。

这些异常情况会导致程序的中断或崩溃,严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因此,操作系统需要具备异常处理的能力,及时检测并处理这些异常情况,以避免系统崩溃。

异常处理的基本思路是通过中断机制,将出现异常的程序暂停,并跳转到异常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异常处理程序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给出提示信息、执行默认操作、进行错误修复等,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2. 错误诊断当系统发生错误时,操作系统需要能够对错误进行诊断,找出错误的原因和位置。

错误诊断是通过对系统状态的监控和分析来实现的。

操作系统可以收集系统运行时的各种信息,比如日志记录、性能统计等,从而提供给管理员进行错误诊断。

错误诊断的目的是准确地找出错误的根源,以便进行下一步的故障恢复处理。

3. 错误恢复当发生错误时,操作系统需要能够尽快地进行错误恢复,以避免错误的扩散和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错误恢复的基本策略是回滚操作或重新执行操作。

回滚操作是指将系统状态恢复到错误发生之前的状态,放弃错误操作的结果。

重新执行操作是指对错误操作进行重试,直到操作成功或达到最大重试次数为止。

错误恢复的具体策略和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错误类型和系统需求来确定。

二、故障恢复处理故障是指系统发生严重错误或故障,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故障恢复处理是指对系统故障进行快速和有效的处理,以使系统尽快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1. 故障检测故障检测是指通过监控和检测系统的状态和性能来判断系统是否发生故障。

开关异常处置的基本思路分析

开关异常处置的基本思路分析
中发现 开关远控 失灵 应立 即排除 故障 , 否 则 将 故 障 开 关 退 出
断面过 载, 需预先 调整系统潮流 , 运行风险难 以准确 评估 。
( 4 ) 冷倒 设备隔离 。若开关 或两侧 刀 闸不 可靠 , 直接 停母 线会造 成事故 限电 、 电网方式发 生重大变 化 , 可采用 冷倒 的方 法 。优 点: 无需将母联 置死开关 , 母差保护有选择性 。缺 点: 若 间隔多, 则操作 时间长 。
各 种疑 难 杂症 , 电力调 度 员只有 充 分 了解运 行 中开 关 的特性 , 掌 握 应对 措施 , 才 能保 障 电 网安全 。 鉴于此, 对 开 关异 常处 置 的基 本 思路 进
行 了简 要 介绍 。 关键 词 : 开关 异常 ; 闭锁 分合 闸; 电力调 度
1 开关的常见故障介绍
运行。( 2 ) 开关闭锁分合 闸处置原则 : 将开关停用 , 若停用对系
统造 成较大危害 , 可 先退 出重合 闸及操作 电源 。开关 闭锁分 闸
时, 运 行值班 人 员立即汇报 给调 度员 , 同时进行 检查和 分析 。 当发现开关 泄压 , 但 压力未 降到分合 闸闭锁 , 现场 采取措施后 压 力仍无 法恢 复时 , 应 向调度 员 申请 隔离 。若开 关 已闭锁分
内倒闸操作风 险外 , 不扩大 电网运 行风险 。缺 点: 操作 时间长 ,
需要退 出线路 纵联保护 , 遇到双 光差 、 分 相式命令 等特殊 代路 时, 需做二次 更改。
( 2 ) 母 联 串联 隔 离 。 若 旁 路 及 旁 母 不 可 用 , 闭 锁 开 关 处 于
电源消失造成 。 ( 3 ) 开关非全相运 行, 主 要为操作机 构某相拒
合或拒分 , 连杆 断裂 或脱落等 引起 。非全相运行 时 , 对 称性被 破坏, 在 中性点直接 接地系统 中将 产生零序 电流, 可能造成保 护误动 : 对 中性 点不接地 系统 , 中性点 电压升 高 , 对地 电压不 平衡 ; 对于 负荷侧 是缺相运 行 , 会 造成用 电设 备工作 不正 常 、 电机烧毁等 。

工作总结处理异常

工作总结处理异常

工作总结处理异常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异常情况,这些异常情况可能会对工作
的进展造成影响。

因此,及时处理异常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在工作总结中,我们需要对处理异常情况的方式和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以便更好地应对类似情况。

首先,我们需要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分类和分析。

有些异常可能是由于外部
环境的变化引起的,有些可能是由于内部操作的失误导致的。

针对不同类型的异常,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在总结中,我们需要对这些异常情况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的成因和影响。

其次,我们需要评估处理异常情况的效果。

在处理异常情况时,我们可能采取
了一些措施来应对,这些措施的效果如何,对工作的影响如何,都需要进行评估。

在总结中,我们需要客观地评价我们的处理方式是否得当,以及是否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

最后,我们需要总结经验和教训,以便今后更好地应对类似的异常情况。

在处
理异常情况的过程中,我们可能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也可能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总结中,我们需要对这些经验和教训进行梳理和总结,以便今后更好地应对类似的情况。

总之,处理异常情况是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及时总结和评估处理异常情
况的方式和效果,对我们更好地应对类似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我们在工作总结中能够认真对待处理异常情况这一部分,以便不断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扩散模型,异常检测的思路

扩散模型,异常检测的思路

扩散模型,异常检测的思路
扩散模型是一种常用的异常检测方法,其基本思想是以某个节点为起点,计算该节点的信息在网络中传播的路径和影响范围,通过分析网络中节点之间的关系和流量变化,确定异常节点并进行异常检测。

扩散模型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检测网络攻击、社交网络中的虚假信息传播、股票交易中的异常交易行为等方面。

其主要优点是可以从全局角度来考虑网络中节点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可以考虑节点之间的时间序列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扩散模型常用的算法包括基于图的传播模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传播模型、基于马尔科夫链的传播模型等。

不同的算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实际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在进行异常检测时,还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问题,比如如何处理缺失数据、如何选择合适的特征和参数、如何平衡准确率和召回率等。

这些问题需要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和数据特点来进行分析和解决。

总之,扩散模型是一种有效的异常检测方法,可以在网络安全、社交网络、金融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具体实现和应用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 1 -。

MySQL连接抛出AuthenticationFailed错误的分析与解决思路

MySQL连接抛出AuthenticationFailed错误的分析与解决思路

MySQL连接抛出AuthenticationFailed错误的分析与解决思路【问题描述】在应⽤端,偶尔看到有如下报错:Authentication to host 'xxxx' for user 'yyyy' using method 'mysql_native_password' failed with message: Readingfrom the stream has failed.表现特征: 1.只有⽤Connector/NET 出现这个问题,⽤JDBC驱动没有类似问题。

2.多台应⽤服务器,只有⼀台报这个错,因此可以排除服务器端的问题。

3.问题⾮常随机,重启⼀下服务器/IIS,就能临时解决问题。

4.有⼀些场景应⽤服务器CPU并不是很⾼,也会偶尔抛出这个错来。

客户端是Windows机器,驱动是MySQL Connector Driver for MySQL (Connector/NET) ,使⽤的版本是6.9.9,是⽐较新的版本。

下⾯话不多说了,来⼀起看看详细的分析与解决思路吧【问题分析】我们在应⽤服务器端和数据库端抓包。

两边抓到的包是⼀致的。

可以排除⽹络问题。

下⾯是抓到的包,以及时间点:编号绝对时间相对时间(秒)源头⽬的⽹络包内容 1 12:58:47 9.07 应⽤服务器 数据库服务器 ......S. 2 12:58:47 9.07 数据库服务器 应⽤服务器 …A..S. 3 12:58:47 9:07 应⽤服务器 数据库服务器 …A…. 4 12:58:47 9:07 数据库服务器 应⽤服务器 …AP… 5 12:58:47 9.27 应⽤服务器 数据库服务器 …A…. 6 12:58:57 19.12 数据库服务器 应⽤服务器 …A…F 7 12:58:57 19.12 应⽤服务器 数据库服务器 …A…. 8 12:59:10 32.00 应⽤服务器 数据库服务器 …AP… 9 12:59:10 32.00 数据库服务器 应⽤服务器 …..R.. 从上述⽹络包的交互来看,前⾯三个包是TCP的三次握⼿协议。

PLC故障排查步骤的思路和方法

PLC故障排查步骤的思路和方法

PLC故障排查步骤的思路和方法plc硬件损坏或软件运行出错的概率极低,检查故障时,重点应放在PLC的外围电气元件,PLC的故障大多数是外围接口信号故障,维修时,只要PLC有部分控制的动作正常,就不用怀疑PLC的程序问题。

确认运算程序有输出,而PLC 的接口没有输出,则为接口电路故障。

PLC系统的硬件故障多于软件故障,大多是外部信号不满足或执行元件故障引起,而不是PLC系统的问题。

可根据PLC输入、输出状态来判断故障。

PLC的输入输出信号都要通过I/O通道,有些故障会在I/O接口通道上反映出来,有时通过观察I/O接口状态,就可找出故障原因。

PLC都具有自诊断功能,检查故障时可根据报警信息,查明原因并确定故障部位,也是检查和排除PLC故障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先判断故障是全局还是局部的,上位机显示多处控制元件工作不正常,提示很多报警信息,就需要检查CPU模块、存储器模块、通信模块及电源等公共部分。

经验表明PLC控制系统出现的绝大部分故障,都是通过PLC程序检查出来的。

PLC控制系统的动作都是按照一定顺序来完成的,观察系统的动作过程,比较故障和正常时的情况,大多可发现疑点,判断出现故障原因。

有些故障可在屏幕上直接显示出报警原因,有些虽然有报警信息,但并没有直接反映出报警的原因;还有些故障不产生报警信息,只是有些动作不执行;遇到以上两种情况,跟踪PLC 程序的运行是检查故障的有效方法。

PLC故障分为软件故障和硬件故障,本文结合PLC系统现场故障处理实例,分享PLC故障维修经验,本文是PLC高手速成秘籍!!PLC主要由中央处理单元、输入接口、输出接口、通信接口等部分组成,其中CPU是PLC的核心,I/0部件是连接现场设备与CPU之间的接口电路,通信接口用于与编程器和上位机连接。

对于整体式PLC,所有部件都装在同一机壳内;对于模块式PLC,各功能部件独立封装,称为模块或模板,各模块通过总线连接,安装在机架或导轨上。

IT运维中的事件、故障排查处理思路

IT运维中的事件、故障排查处理思路

IT运维中的事件、故障排查处理思路在讲解事件、故障处理思路前,先讲⼀个故障场景(以呼叫中⼼系统作为⼀例⼦):业务⼈员反映呼叫中⼼系统运⾏缓慢,部份电话在⾃助语⾔环节系统处理超时,话务转⼈⼯座席,⼈⼯座席出现爆线情况。

运维⼈员开始忙活了,查资源使⽤情况、查服务是否正常、查⽇志是否报错、查交易量还有没有……时间不知不觉的在敲键盘、敲键盘、敲键盘中过去,但是原因还未定位。

经理过来了解情况:“系统恢复了吗?”、“故障影响是什么?”、“交易中断了吗?”……运维⼈员赶紧敲键盘,写sql,看交易量;敲键盘,写命令,看系统资源、情况……最终,定位到问题原因是其中⼀个功能没有控制返回数量,导致内存泄露。

针对这个故障,业务希望运维能否更快的解决故障的恢复,经理希望制定优化呼叫中⼼故障处理流程,做了以下⼏件事:1、优先故障处理过程的时间——”能通过⿏标完成的⼯作,不要⽤键盘“2、提前发现故障,加强监控——“技术早于业务发现问题,监控不仅是报警,还要协助故障定位”3、完善故障应急⽅案——“应急⽅案是最新的、准确的、简单明了的”4、长远⽬标:故障⾃愈——”能固化的操作⾃动化,能机器做的让机器做“下⾯将从故障常见的处理⽅法开始介绍,再从故障前的准备⼯作(完善监控、制定应急⽅案等⽅式)来解决经理提出的问题,并提出未来解决故障的想法。

1、常见的⽅法:1)确定故障现象并初判问题影响在处理故障前,运维⼈员⾸先要知道故障现象,故障现象直接决定故障应急⽅案的制定,这依赖于运维⼈员需要对应⽤系统的整体功能有⼀定的熟悉程度。

确认了故障现象后,才能指导运维⼈员初判断故障影响。

2)应急恢复运维最基本的指标就是系统可⽤性,应急恢复的时效性是系统可⽤性的关键指标。

有了上述故障现象与影响的判断后,就可以制定故障应急操作,故障应急有很多,⽐如:服务整体性能下降或异常,可以考虑重启服务;应⽤做过变更,可以考虑是否需要回切变更;资源不⾜,可以考虑应急扩容;应⽤性能问题,可以考虑调整应⽤参数、⽇志参数;数据库繁忙,可以考虑通过数据库快照分析,优化SQL;应⽤功能设计有误,可以考虑紧急关闭功能菜单;还有很多……另外,需要补充的是,在故障应急前,在有条件的情况需要保存当前系统场景,⽐如在杀进程前,可以先抓个CORE⽂件或数据库快照⽂件。

无规律出现uncaught syntax error 排查思路

无规律出现uncaught syntax error 排查思路

无规律出现uncaught syntax error 排查思路如何排查无规律出现的未捕获语法错误当我们在编写代码时,偶尔会出现一些令人头疼的问题,尤其是无规律出现的未捕获语法错误。

这些错误可能不仅难以定位,而且经常会导致我们的程序崩溃或行为异常。

本文将提供一种排查思路,帮助我们逐步解决这类问题。

1.理解未捕获语法错误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未捕获语法错误的含义。

通常,当我们的代码违反了语言的语法规则时,会导致程序无法正常解析和执行,从而抛出一个未捕获的语法错误。

这种错误通常出现在我们的代码中,但往往并不容易被发现。

2.打开调试模式对于无规律出现的未捕获语法错误,使用调试器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将我们的代码放入调试器中,可以逐行执行并查看执行期间的变量状态,找出导致错误的具体语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细节,不要漏掉任何可能与错误相关的信息。

3.分析错误信息调试器通常会提供一些有用的错误信息,我们可以通过检查这些信息来更好地理解错误。

错误信息可能包含错误的位置,错误类型和相关的错误消息。

在了解错误的基本信息之后,我们可以使用这些线索来缩小错误所在的范围。

4.排除无关代码通过仔细分析错误信息,我们可以确定错误发生的大致位置。

但由于这类错误是无规律的,因此错误很可能是由其他代码的影响引起的。

我们需要着重检查与错误位置相关的代码,并注意排除其他不相关的代码对错误的影响。

5.查看周边代码无规律出现的未捕获语法错误通常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与周围的代码或先前的操作有关。

查看错误位置的周围代码,特别是上一行或下一行的代码,可能会揭示隐藏的问题。

此外,检查先前操作的代码也是发现错误的另一个重要线索。

6.引入断点当我们已经确定了错误位置的大致范围后,可以尝试在可能的问题代码行上设置断点。

然后通过单步调试,逐条执行代码,并观察执行过程中变量的变化,以确定问题所在。

7.缩小错误范围如果错误仍然无法定位,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二分法"来缩小错误范围。

生产中异常分析方法

生产中异常分析方法

生产异常分析方法浅谈在生产中,我们可能遇到各种异常问题出现,如何快速找到问题的原因进而解决问题呢?我根据自已的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1,首先确定“异常”是否确实存在,打个比方说,在产过程中,我们经过测试发现机器吸力偏小,这时我们就应首先确定机器吸力实际上是不是真的偏小?与测量方法、测试治具是否有关系?我们可以自己动手测一测,或让其它测试员测一测。

然后更换一下测试治具测试确定效果如何。

如果经过以上方法测得吸力仍然偏小,则进入下一推测阶段。

如换一测试员或测试治具测试又趋于正常,就可以判定是测量方法还是测试治具有误造成“异常”。

2,目测法:这是最基本的方法。

如当在制程中有装配不良,我们可以仔细观察各配合部位有无异常(如有无部件变形或有批峰)?各传动机构是否畅通?通过目视找出不良现象,然后顺藤摸瓜找出问题的根源。

3,分析法。

分析法是通过一些数理方法来快速推断问题的根源。

这要求我们对机器各个机构的的工作原理非常熟悉。

如我们在生产DS-0110时发现有很多机器子机开关失效,既不可以启动马达,充电时LED灯又不亮且无充电电流显示。

我们如何能快速找到问题的根源?这就要用分析法来考虑。

首先我们应考虑到该开关是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即一个开关控制两个回路,如今两个回路功能均失效,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两个回路的公共端负极出了问题,因为只有公共端断路才可能同时造成两个回路失效。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最终检验出原来是和负极相接的温度保险管内部断路造成的。

但温度保险管是怎么断路的?是来料问题还是其它问题?根据温度保险管的特性:与温度有关,当温度超标时会被击穿。

而温度保险管外面包有一热缩套管,是不是用热风枪吹热缩套管时间过长或热风枪温度过高引起的?顺着这个思路我们最终找出了问题的根源:是因用热风枪吹热缩套管时间过长引起温度保险管烧毁而造成的。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述说了,分析法要求我们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平时要多加学习,子解机器的工作原理及各零部件的特性。

品质异常处理方法及案例

品质异常处理方法及案例

改善前 魔术贴会刮伤线材
改善后 PE膜不会刮伤线材
2.在绕线工位之前,增加线材外观全检工位,然后在绕线后在检查外观一次,避免刮伤不良漏检验出。
变更作业流程前:--- --->拆魔术贴--->电气测试--->绕线并装OPP--->外观检查--->包装
变更作业流程后:--- --->拆魔术贴--->电气测试--->外观检查(1)--->绕线并装OPP--->外观检查(2) --->包装。切入日期:1月8日,责任人:IE/张
OQC 加严检查。 3.无在途品,无需处理。
2019//25
三、原因分析
Cable 刮伤不良分析改善报告
通过从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环境因素逐项分析,可判定由于作业方法不当(使用魔术贴扎线),导致 cable线材刮伤,分析过程如下:
影响因素
分析现状
人员均经过培训后上岗位,外观检
人员 查人员均有上岗证
生产数量 2000 1500 1800 1200 3000 2000
不良数量 35 20 28
0
0
0
不良率 1.75% 1.33% 1.56% 0.00% 0.00% 0.00%
六、标准化预防再发生
Cable 刮伤不良分析改善报告
1、更新SOP需改以下内容:
1.1.扎线时使用PE膜进行包线 1.2.流程变更为:--- --->拆魔术贴--->电气测试--->外观检查(1)--->绕线并装OPP--->外观检查(2) --->包装
流出原因验证:
取10PCS线材刮伤的不良品做好标示(标示位置只有测试人员了解),混入到50PCS良品中,然后经过绕线并装 OPP--->成品外观检查工站,测试人员发现检验人员只检查出其中的8PCS不良品,有2PCS已经漏到包装工站, 证明不良流出原因成立。

机器学习中的异常检测与处理技术

机器学习中的异常检测与处理技术

机器学习中的异常检测与处理技术机器学习是数据分析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它可以自动地发掘数据中的模式和规律以及预测未来的趋势。

在大量的数据中,有时候会存在异常数据点,这些数据点不符合已被学习的模型规律,成为机器学习中的异常值,对模型的预测结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何对这些异常点进行检测和处理,是机器学习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异常值的定义和产生原因在机器学习中,异常值指的是在数据中不符合已学模型规律的数据点,也称为离群点。

异常值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可能与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误差、数据处理中的异常等因素有关。

在数据采集和传输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仪器故障或测量误差等问题,导致数据存在较大的离散度;在特征选取和数据预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存在错误或缺失的特征数据,也可能存在数据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使得模型无法泛化到新数据集上。

二、异常检测的方法异常检测是机器学习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了保证模型对异常值的识别和处理能力,需要采用合理有效的异常检测方法。

常见的异常检测方法包括基于统计学的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

1、基于统计学的方法基于统计学的异常检测方法是一种经典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根据数据的统计特性进行异常检测。

常见的统计学方法包括均值、方差、标准差、Skewness、Kurtosis等,通过对数据分布的统计学特性进行分析,判断数据点是否为异常值。

但是基于统计学的方法需要数据满足特定的假设前提,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据,需要采用不同的统计特性进行处理才能有效发现异常值。

2、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的异常检测方法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建立模型,对数据点进行分类,将正常数据和异常数据进行区分。

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包括K-means、SVM、随机森林、神经网络等。

这些机器学习算法都需要通过训练来获得模型,并通过测试集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3、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异常检测方法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基本思路是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对数据进行建模,挖掘数据中的特征和规律,并识别异常数据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常发生后,分析解决的通常方法
注:
(一)把握异常的内容客户往往为了简便或由于不专业而把异常描述不全,而基于此就下结论、定措施则视为草率、无效。

1.发生异常的对象是什么?(订单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
2.异常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对实物进行确认,把握量化数据)
3.相对异常,正常的基准是什么?
4.中止仍有可能出现异常的作业,停止出货,标识隔离,掌握清单,若客户要货紧急,须确定零流出方案,否则告知客户风险,停止生产
(二)明确调查原因前的基本思路
1.与客户签订的合同或订单有无明确要求?没有明确的话、和客户沟通中存在什么问题吗?(未谈及此事?谈了但没确定?确定了但没记录下来?没给客户最后确认订单?
确认了但客户也未提起?)
2.订单明确的话,有无明确转化为公司内部的加工和检查规格?没有明确的话、转化责任人有无明确?转化技能如何?有无复核者?技术和生产、质量部门针对方法、设备、工具、材料等检讨了
其可行性了吗?
3.转化后有无使操作者确实掌握此内容?没有使操作者确实掌握的话、有对应客户特殊要求的规定吗?(加工单上标注+现场责任人直接说明,现场作业时跟踪确认等)
4.规格知晓了,但实际难以做到吗?难以做到的话、现场责任人有无立即提出疑问?技术有无参与解决?做不到及时停止作业并上报的规定有无?
5.能做到的话为什么没有去做呢?连问3个为什么?
6.检查工序同样问3个为什么?
(三)按加工流程调查履历
1.和作业员沟通,结合加工单、记录单、检查单把握事实
2.在调查中主要关注事实,不中途下结论、责处人员
3.发现存在重大缺陷,即使不是相关原因,也要当机立断,和现场人员确定弥补的暂定方法,文书化,即时下达执行
(四)整理事实,分析原因
1.整理时,发现调查不充分,应马上至现场了解
2.原因多个时分别列出,区分主因、次因
3.难以找到原因时,也必须尽力多角度思考,实验、论证;
4.不轻易推断原因
(五)针对原因制定措施
1.首先从防错方法上去制定措施(设计改善、增加设备和治具,自动防止--即无需人员注意就能防止再发)
2.其次从流程上改善
3.下策是增加人员的作业强度
4.下下策是提高人员的责任心和品质意识
5.措施必须明确5W1H,跟踪实施状况,及时纠正,及时把握效果
(六)标准化
1.对有效的措施要文书化,及时教育、检验教育效果
2.在QC工程图上增加相关内容
3.同样,在潜在失效模式的表格中增加此内容
(七)系统改进检讨
1.从质量保证系统的高度检讨异常的内容(业务程序、过程控制程序、质量检验程序、共通技术规范、教育培训规程)
2.相关部门对此举一反三发现问题的制度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