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笔记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節 音韻學的對象
音韵学是專門研究漢語的語音系統的,而且主要研究中國古代的各個歷史時期的漢字讀音及其變化,屬於歷史語音學範疇。是我國一門傳統的學問,它是研究漢語各個時期的語音系統和它們的歷史演變規律的科學。根據[中國大百科全書]的定義: 也叫聲韻學,在普通語言學裏叫歷史語音學,它是研究漢語史上的語音情況和它的發展的學科。
漢語語音的發展歷史可以分為四個時期:
上古音指先秦兩漢時期的語音,以《詩經》音系為代表。研究這一時期的語音狀況的學科為古音學。
中古音指六朝至唐宋時期的語音,以《切韻》音系為代表,研究這一時期的語音狀況的學科為今音學。
近古音指元明清時期的語音,以《中原音韻》為代表。研究《中原音韻》所反映的北方話音系,是北音學。
現代音指現代的語音,以現代普通話音系為代表。
音韻學家把宋元以來的等韻圖作為研究物件的學科稱為等韻學。他們以“等”的觀念來分析漢語發音原理和方法,以韻圖的形式展示漢語語音系統和韻書中的反切。研究內容包括韻圖的編撰,等韻學的原理等。 傳統的古音學,今音學,等韻學和北音學,是音韻學研究的內容。
第二節 音韻學的功用
一 是為了更深入地瞭解現代漢語的語音系統。
二音韻學對於學習和研究古代漢語及漢語史的作用
1、 學習古代漢語,首先要運用許多工具書,其中不少是按照古音編排的。
2、 一種語言的三個要素,都不是孤立的,辭彙、語法都和語音有密切的聯繫。
3、 掌握了古音還可以用來考查詞源,研究漢語詞源學。
4、 古代漢語語法和音韻學的關係也是容易看出來的。
三、音韻學和其他學科的關係
四、音韻學的學習方法
第二章 音韻學的基本知識
(1)聲母:又叫字母,聲紐,紐,聲,聲類。字母是聲母的代表字,唐朝和尚守溫制定了三十字母,宋代學者又增加了六個,補成了三十六個字母。
(2)五音、七音:音韻學上按照聲母的發音部位把聲母分唇,舌,齒,牙,喉五類,又加上半舌音,半齒音為七音。
三十六個字母
全清 次清 全濁 次濁 清 濁
幫 滂 並 明(重唇音)
誹 敷 奉 微(輕唇音);
端 透 定 泥(舌頭音);
知 徹 澄 娘(舌上音);
精 清 從 心 邪(齒頭音);
照 穿 床 審 禅(正齒音);
見 溪 群 疑(牙音);
影 喻 曉 匣(喉音);
來(半舌音);
日(半齒音).
(3)反切
是一種傳統的標音方法,較之譬況,讀若,直音是較為科學的標音法。
反切的產生,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音辭篇
》雲:“孫叔言創爾雅音義,是漢末人獨知反語,至於魏世,此事大行。”(孫炎,字叔然,名炎)陸德明《經典釋文》也說:“孫炎始為反語,魏朝以降漸繁。”事實上,孫炎以前已有人使用反切了,如東漢服虔注《漢書》“惴,音章瑞反”。孫炎對反切進行了整理,並編成了〖爾雅音義〗。
反切是兩字配合起來切出一個漢字的讀音,分反切上字,反切下字和被切字。黃侃在《音略》中雲:“反切之理,上字定其聲理,不論其為何韻,下字定其韻律,不論其為何聲。”
反切原稱為反或翻,安史之亂後,因忌諱反,改稱為切。
反切的缺點如下:
1,做不到一聲一符,一韻一符。同一聲母,可以用許多漢字作反切上字,同一韻母,也可以用許多漢字作反切下字。如表示T聲母的反切上字,就有都丁多當德得冬等七個。《廣韻》一書中反切上字就有四百多個,反切下字有一千多個。
2,由於語音的變化,方音的關係,給人們掌握反切帶來了困難。
(4)清濁
分析發音方法時所使用的術語。清音,反聲帶不振動的輔音,濁音,把聲帶振動的輔音,音韻學上共分為四種:全清,次清,全濁,次濁。
全清:不送氣不帶音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
次清:送氣不帶音的塞音和塞擦音。
全濁:帶音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
次濁:帶音的鼻音、邊音和半母音。
(5)等呼
根據開口度的大小,把韻分為四等。凡介音或主要母音的U的叫合口呼,反之叫開口呼。
(6)韻,韻部,韻目,韻類,韻攝
韻:只要韻腹和韻尾相同,就是同韻。
韻部:同韻的字歸納在一起,就成了一個韻部。
韻目:韻部的代表字。哪一東,二冬。
韻類:類似韻母,韻頭,韻腹,韻尾,聲調都相同。
韻攝:把韻腹和韻尾相同或相近的歸納在一起稱為韻攝。如〖廣韻〗中的二百另六韻,歸為十六個韻攝:通江止遇蟹臻山效果假宕梗流深咸曾
(6)陰聲韻,陽聲韻,入聲韻。
按韻尾進行分類,可以把韻分以上三類。
陰聲韻:以母音收尾或沒有韻尾的韻母。A,AO。
陽聲韻:以鼻音M,N等收尾的韻。
入聲韻:以塞音P,T,K收尾的韻。
(7)聲調
聲調是南北朝時周颙,沈約提出來的。
(8)平仄,舒促
平:平聲。仄:上去入三聲。
舒:平上去三聲。促:入聲
3,古今語音的不同
A,韻母的不同:
坎坎伐輻兮,置之河之側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億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按今音讀之,與古音有較大的不同:
輻 u ( )
側 e( )
直 -i( ) 億i( )
特 e( ) 食 _i( )
B,聲母的不同:
繽紛:原為雙聲,今天一為[b],一為[f]。
C,聲調的不同:古有平上去入,今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第六節等韻圖
它用“字母”表示漢字的聲母系統,用“五音”、“七音”說明字母的發音部位,用“清濁”描述聲母的發音方法,用“等呼”分析韻母的結構,用“攝”概括韻的歸類,用圖表的形式具體顯示反切所表示的讀音。由於突出的特點在用“等”的概念分析字音,便被稱為“等韻學”,簡稱“等韻”。
等韻圖類似於現代漢語中的聲、韻配合表。
韻圖就是古代的一種語音表,將屬於某個發音的字寫在一張表上,讓人從此字屬於哪一列、哪一行來決定此字的發音。韻書表示的反切,都可以在表上有系統的表示出來。現存最古的韻圖是韻鏡。
韻圖的由來
今現存最早的韻圖《韻鏡》的作者尚未考明,所以對韻圖的由來只能根據歷史背景推斷。一般認為,韻圖的起源跟佛教有關,一個比較合理的推測是這樣的:
來華傳敎的僧人爲了學習漢語的語音,他們很自然地會採用在印度通行的一種練音方式,這種練音方式所使用的敎本在梵語裏稱作悉曇(siddham),悉曇就是將梵文的母音一個個輪流與輔音相拼而製成的音節表。於是就有人對韻書加以分析後仿照悉曇的模式繪製成了漢語的音節表,這就是韻圖
韻圖的形式
頂端橫欄列聲紐(聲母),左側縱欄列韻目,右側標明目次(頁碼)、轉和呼,中間圓圈與字雜錯的部分就是正文。正文中的每一格都能根據它的縱橫位置(類似數學裏的坐標)得出相映的讀音,有字的,就是該字的讀音,也是對映韻書中那一個小韻的讀音,畫成圓圈的,就是有其音而無其字。
韻圖的分析和概念
聲母
韻圖的聲母通常有兩種標注方式:如上圖《韻鏡》那樣採用「牙音」、「清」、「濁」之類的可稱作五音或七音類。另有就是直接用字母的,多用三十六字母。
? 韻圖中的清濁是就發音方法而論的。傳統音韻學在這方面的術語有一些是含混不清的。
o 一般而言清或全清指現代語音學中的清擦音或不送氣清塞音,若兩種術語並舉,則全清指塞音,清指擦音;
o 濁或全濁指濁擦音或濁塞音,若兩者並舉則前指擦音後指塞音。
o 清濁或次濁指鼻音、流音。
? 在《韻鏡》中脣、舌、牙、齒音的右數第一列,上標「清」者爲不送氣塞音,即全清。右數第三列,上標「濁」者爲濁塞音,即全濁。喉音欄右屬首列是零聲母——也可以理解成喉塞音[?]。其他單標「清」或「濁」字的列
都是所在欄相同部位的擦音。喉音的「清濁」對映的音位是中古聲母的喻三和喻四,實際音值如何,有爭議。「舌音齒」的右、左分別對映三十六字母中的「半舌」、「半齒」。
? 《韻鏡》中的脣音無輕重的區別,這與《切韻》、《廣韻》的音系一致;舌音亦不分舌頭、舌上,但這兩類音在等的安排上的涇渭分明,所以學界一分認為,舌頭、舌上無論在《韻鏡》還是《切韻》中都是截然不同的兩套聲母。齒音在《切韻》音系中雖然有三套(見文末「中古漢語聲母表」),但在《韻鏡》中卻僅列一欄,人們同樣能夠通過觀查它等的安排方式,分出這三套聲母來。
1 聲調:韻圖一般是先分聲調後別韻類的。如上《韻鏡》圖,正文的四個橫欄由上至下即「平、上、去、入」四聲。但是,這種格局又不是絕對的,翻看《韻鏡》的時候,你會看到有的篇目注有「去聲寄此」的字樣——如「外轉第十四合」:第四橫欄左標韻目「夬」又注「去聲寄此」。也就是說,有些入聲欄被去聲鳩占雀巢了。其實在《韻鏡》中只有「夬」「廢」兩韻出現的這漾的情況。而「祭、泰、夬、廢」這四個在《廣韻》中只有去聲而早期常和入聲通押的韻我們可以看成的特例吧,因為對它們特殊性至今尚無定論,本條目亦無須探討。
2 呼:呼就是合口、開口,大體上等同於介音[-u-]的有無,但是又不盡然如此。韻圖中不合此例的「開、合」劃分,有一些,學者認為是傳抄刊印的錯誤。另一些則主要涉及到古人對脣音字,和合口韻尾等音的語感。古人有將脣音字和合口韻腹、韻尾看成是合口呼的傾向,而不管這些字是否帶介音[-u-]——如《韻鏡》「外轉第二十六」所列的霄、小、笑韻就被界定爲「合口呼」。開口、合口與介音[-u-]的有無也往往是學術上爭論的焦點。
3 等:如《韻鏡》的每一橫欄的四行,由上而下就是一、二、三、四四等,從表面上看就是這樣。等是等韻圖的一個基本概念,也是等韻學的核心。「等」既是對韻母的分析又是對聲母和介音的分析,非常複雜難於理解,所以下面分條敘述:
韻母分等:清代小學家江永雲:「音韻有四等,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細,而四尤細」。現在普遍認為韻母的分等是對韻母中介音[-i-]的有無和韻腹(字的主要母音)開口度大小和發音部位前後的分析。王力學派認為:一、二等無介音[-i-],三、四等有介音[-i-];一等韻韻腹的發音部位偏後(如模韻、歌韻),二、四等多偏前(如麻韻、先韻)。三等韻中有的就是帶介音的一等韻(如東韻的一、三等),有的是相對於四等韻而言韻腹爲開口度較大的前母音(如王
力認為三等的仙韻和四等的先韻都帶[-i-]介音,然而仙的韻腹爲[?] ,先的韻腹爲[e],前者的開口度大於後者)。
李榮則提出四等韻無[-i-]介音,[-i-]介音是三等韻的專屬特徵。後來的學者多從李說。
聲母分等:如前文在聲母分析中提到的,舌音的舌頭、舌上兩類,齒音的精組、莊組、章組三類在《韻鏡》裏都是合在一縱欄中表示的,爲了區分這些不同類型的聲母,韻圖的作者採用了給聲母分等的辦法。具體說來:舌上音實際撘配的韻母大多是二、三等,舌頭音則大多是一、四等,兩者基本上互補,所以不必作特殊的安排,憑韻母的等即可判別兩類聲母。而齒音中,精組可配一、三、四等韻、莊組可配二、三等韻,章組僅配三等韻。在三種聲母並見的情況下,精組的三等改列入四等,莊組的三等改列入二等。如《韻鏡》「內轉十二,模韻,齒音,第一列」:一、四等「租、諏」實爲精紐聲母的一、三等;二等「?」,實爲莊紐聲母的三等;三等的「朱」則仍爲章紐聲母的的三等,未作變動。還有,喉音的「清濁音」(對映三十六字母的喻母),實際上在切韻音裏是兩個音位——雲母和以母,而且都只配三等韻,韻圖中處理方法就是將雲母列入三等將以母列入四等,音韻學者因之將雲母稱作喻三,以母稱作喻四。雲、以的名目是後來才有的。
4 轉:轉也是借用悉曇的概念,取悉曇中梵文母音與輔音輾轉相拼之義。簡單地說,一轉就是一頁——即韻圖中的一圖。一轉中可以只包含韻書中的一韻(不分聲調),也可以包含多達四個韻,分列四等,甚至五個韻——如「《韻鏡》外轉十三開的去聲欄」列有代、怪、祭、霽四韻,而入聲欄裏還有一個「去聲寄此」的夬。
刨除開合兩呼的因素不計,同轉的四等「韻母」必然有一些共同特徵。如,同聲調的各等字,韻尾一定相同;各等韻母的韻腹一定是相同或是接近的。概括說就是同轉各等韻母都是發音接近的韻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諧聲通押。
「轉」還分爲內外兩種類型。外轉就是包括純二等韻的轉,無純二等韻的則是內轉。純二等韻就是依韻母分等的二等。相對的,依聲母分等的二等被稱作假二等。爲甚麼單憑有否純二等就能分出內外轉來呢。現在學界傾向於認為:純二等字有一個特殊的介音——在音位上可以寫成/r/。這個介音由上古音的聲母後加成分墊介音/r/轉化而來。它在中古音中的真實音直尚無定論,但它作為一個音位是顯然存在的,且性質不同於以往分析出來的介音 -i-和-u-。它的特殊之處就在於:憑其有無即可使韻圖分出內外兩轉以及造成韻書中重紐的現象,但是又不能通過
聲韻相拼的反切將其音位特徵嚴密地表述出來。
5 攝:攝是比轉更寬泛一級的韻母分類。分類原則與「轉」相似,要求韻尾相同(或發音部位一致——指同攝入聲),韻腹發音相近,而對四聲、開合口、介音則不作區別。「攝」有統攝的意思,即將相近的韻歸納在一起。宋、元之間等韻學家,對《廣韻》韻目按以上原則歸納爲十六類,即十六攝。攝即是從十六攝中抽象出來的概念,一般,音韻學中提到某一攝,指的就是十六攝中的某一類。
韻圖的功用
韻圖是韻書的審音參考書。因為古代中國沒有音標和拼音文字確切地說是漢族沒有自己的拼音文字,而通過反切給漢字注音並不能完整地反映出字音的結構特點來。反切的拼字法是上字取聲,下字取韻母和調,但相同的聲母可以用不同的反切上字,相同的韻母和聲調也可以用不同的反切下字,所以反切對聲、韻、調的描述缺乏科學抽象性,不容易透過它體現出字音的結構及整個語音系統的音節特點來。另外,反切的兩個組成部分僅對字音分析到了聲母和韻母加聲調。而比韻母加聲調更細微的語音成分呢?顯然反切對此是無能為力的。那麼,等韻圖就是爲了彌補反切的這些缺欠而產生的。通過韻圖,我們可以將漢語的音節分析到音位的程度;通過韻圖,我們也可以瞭解整個語音系統的面貌。
過去常有人說,韻圖是用來解釋反切的,似乎通過觀摩韻圖就能夠參透反切的真諦似的,其實這種解釋是很成問題的。韻圖中每一種字音只列一個代表字,而代表字又通常是韻書中相映小韻的首字,韻圖並不專文收錄反切上下字,因此你在韻圖中不見得就能查到想查的反切上下字,找不到反切字也就無從得知其所屬的聲、韻、調等,又怎麼能夠知道拼出來的是甚麼音呢!韻圖的實際功用就是相當於現代的聲韻調配合表,即如上文所提到的悉曇一樣的練音表。
韻圖的缺點
? 早期韻圖為了結構整齊勻稱,或者是爲了節省空間,或是拘泥於傳統的等韻學概念(如「五音」、「三十六字母」),經常將特殊的字音安排到特殊的位置,在整體佈局之外造成了非常多的特例,如:「聲母分等」破壞了「一個聲母一列」的原則;「去聲寄此」破壞了「四橫欄對四聲」的原則,等等。其結果就是,讀圖者很難掌握與所有特例相關的細則,因而往往無法通過某字所屬的行列得出其正確的讀音來。
? 此外,韻圖雖然可以將字音的結構分析到「音位」的程度,但它對音位的描述是籠統模糊的,缺乏科學抽象性。比如,不計特例,一轉之內韻尾相同或發音部位一致(入聲),但具體哪一轉是甚麼韻尾韻圖本身
竝沒有表示出來,還得靠讀圖者自己來歸納。又如,不計特例,同轉同等有相同的韻腹(韻母中的主要母音),但這個母音具體如何,韻圖同樣無法表示出來,切韻音的韻腹,依王力擬音有12個音位,依李榮擬音有11個音位,而《韻鏡》《七音略》等韻圖卻只有四個等,韻圖對韻腹音位分析的模糊程度可以想見。
? 韻圖也常常遷就古代的反切與古代的分類——即韻圖多是用來分析經典韻書的,而不是當時語音的分析,後代讀書人的發音要是和韻圖作者不同,便很難瞭解韻圖代表的發音。最後導致韻圖的作者與其他學者必須再編寫韻圖的「門法」,來對韻圖做解釋。隨著時間推移,語音的演變,門法就越寫越多,最後到了明清時代,韻圖附的門法可以多到十幾條,不僅沒有使韻圖變簡單,反而讓韻圖成為「天書」。
總之,韻圖的功能雖然與今日的聲韻調配合表相似但科學性和清晰度卻遠遠不及,所以其實用價值是大打折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