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论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论形成的文化背景:

文论是思想史的分支。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性,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以文教化→文治文化;六经为理论依托。礼乐制度,文官政治,政治理想,文德

1、儒家文化:六经的作用;教化论、载道论(原道、弘道、载道);人格主义

2、道、释两家主要影响文论中的“意境论”2、道家文化;超功利的艺术人格;言外之意自然真美;佛教文化;身外之真;妙悟;境界

思维方式:1、以己度物的类比式思维;人与物;天与人;人与文;人与文论;物我同一的整体性思维和情景交融;直寻妙悟的直觉式思维“不是分析的而是直觉的”(刘若愚)

“是意识性的而非思辨性的”(彭亚非)

理论形态:散见于经史子书诗话、词话3、书信序跋4、小说(含戏剧)评点5、散见于诗、词、笔记、小说、戏剧、经传训估、艺人谚语中的文论6、专门性的论著7、诗选和批注8、诗纪事及词纪事

老庄观点:

老子:道法自然,无为而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有无相生,致虚守静。庄子:

朴素为美,法天贵真,言不尽意,得意忘言,虚而待物,唯道集虚

道的三大特点:本源、无、自然(P38)自然真美——审美标准言不尽意——文学表达的可能性与程度虚静——创作心理状态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辨者不善。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天道》)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外物》)言――意――道,言不尽意,意外有道。致虚极,守静笃”(《老子》)“涤除玄览”(《老子》)

“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天道》)

所谓“虚静”,就是要求主体排除一切杂念,弃绝一切感知,进入与“道”合一的精神境界,从内心深处把握天下万物的根本规律。

中国诗学的开山纲领:

帝(舜)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学理论:1、诗歌(文艺)的教育作用2、诗乐舞三位一体3、“诗言志”《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诗以言志“《庄子·天下》:“《诗》以道志“《荀子·儒效》:“《诗》言是其志也“《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

对“志”的含义的不同理解形成“诗言志”理论的两大支派:

(1)论志派:志向怀抱,“与政治、教化分不开的”。

(2)情志并论派:志意和情感。主流。

(一)孔子的文艺思想

1、论文学的社会作用:兴观群怨

(1)从人的立身、处世来讨论诗和礼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不学诗,无以言。”“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感发意志、考见得失、联结精神、宣泄情感、认识世界

采诗、献诗、观诗听政、称诗谕志、诗谏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是文学批评的标准:(1)思想内容:符合儒家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和审美标准(2)情感的艺术表达:符合“中和”之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3)文质彬彬和尽善尽美:论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

孟子的文学思想:以意逆志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我既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雅·北山》)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舜的父亲)之非臣,如何?”“以意逆志”即不拘泥于个别字句而误解诗的原意。要通观全诗,以个人的切身体会(或通过揣摩作诗者的本义)以推求作者的本意。(1)完整的诗篇;(2)作者的创作意图。(3)具体方法:知人论世;建立在文本基础上的文学批评原则;与断章取义和过度诠释相对。知人论世:《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知人,即了解作者的思想、生活经历、成长过程和审美趣味;论世,即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社会生活、历史事件和写作背景等。

两汉文学:萌芽状态向自觉时代的过渡深受经学影响主要围绕对《诗经》、《楚辞》、汉赋的讨论展开以序文为主要形态

诗大序的理论:

毛诗首篇《关雎》题下的序文,思想源于《乐记》。先秦两汉儒家诗论的总结。我国古代诗论的第一篇专著。言志与抒情;诗歌与社会;诗教;发乎情止乎礼义;赋比兴;变风变雅;美刺等观点,都作为理论核心支撑起儒家诗教。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继承了前人“诗言志”和诗、乐、舞三者密切结合的观点,而且进一步指出这三者的核心在于言志抒情。物——心——声——音——乐志、情——言——诗——歌——舞诗歌的本质在于在于言志抒情,对文学艺术情感特性的重视,说明了人们对文学艺术的待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情”与“志”不能完全等同——“发乎情,止乎礼义”

“止乎礼义”——儒家诗学的思想规范: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讽谏”和“教化”——对诗歌政治功用的强调: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使得中国文学艺术始终紧紧与政治教化绑在一起,形成了中华文艺的一大特征。

“风教”与“美刺”“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上以风化下”

孔颖达《毛诗正义》:“微动若风,言出而过改,犹风行而草偃,故曰风。”“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下以风刺上”

“主文而谲谏”——对诗歌形式特点的要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诗可以怨——下以风刺上+止乎礼义+主文而谲谏——温柔敦厚的诗教

“变风变雅”——诗歌创作与时代发展。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