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
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
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蜿蜒山路上的法官精神电影《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电影《马背上的法庭》故事虽简单,但却十分感人。
故事发生在滇西北山区。
主角是泥腿法官老冯、因学历原因最后一次工作的杨阿姨和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岗位上的阿洛。
由他们三人组成的马背场,从心胸狭窄的小路一路走来。
其实,应该叫鸡肠道,从鸡头村开始,到鸡肚子村,最后到鸡尾村。
行进的路线如此戏剧,按老冯的话说,每次完成这条线路,都觉得自己像一泡鸡屎一样拉了出来。
电影里多次萦绕山间原生态的民族歌声、随山路颠簸而晃动不止的镜头、演员们有些木讷、呆板的表演,让导演刘杰自己都笑称**平淡得像杯白开水,影片的剪辑师更是这样评价:不用任何技巧,无论摄影还是叙事,都是最原始的。
讲故事就是单线条平铺直叙,什么插叙、倒叙、循环叙事这些全都不玩,老老实实讲老冯的一个星期。
摄影上,我不同意用任何广角镜头,人的视角该多少,摄像的视角就多少,俯拍追拍都不用,只用自然光,单一的平视视角。
真源无味,真水无香,就是这样一杯纯净的白开水,却征服了挑剔的评委,无声无息地夺得了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奖。
隐喻如此美好影片中关于国徽的七个情节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处,大学毕业后第一次下乡办案的阿洛往马背上绑东西,一个说不上是什么日用品的大物件,被他绑在了国徽上面,正好遮住了国徽,老冯非常生气,立刻将那个大物件重新安置了地方。
第二处,要**了,老冯让阿洛就地取材,将国徽挂在柴火垛上,他上下左右校正国徽端正度的认真劲,带着些许骄傲。
第三处,夜宿摩梭老大妈家,由于阿洛疏忽,没有将国徽从马上卸下,半夜马被偷了,国徽也没了踪影,老冯跳脚大怒,痛批了阿洛,自己也像丢了魂似的局促不安,说出了国徽丢了,还要啥子脸的狠话。
第四,草海发现国徽,老冯直接去拿回来。
他完全忘了眼前的草海是一个大嘴巴的血盆。
如果不是杨阿姨及时劝阻,悲剧就会上演。
五是老冯让摩梭人想办法找回国徽。
他们问是金、银、铜还是铁。
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
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引言近期,我有幸亲眼目睹了一场在马背上举行的法庭审判。
这是我第一次参与这样独特的法庭体验,我对整个过程感到非常惊叹和震撼。
本文将分享我个人在这次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并对这种特殊的审判形式进行探讨。
马背上的法庭马背上的法庭是一种结合了马术和法律的特殊审判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法官和律师均会骑在马背上,而被告和原告也会被带到马上进行审判。
这种审判形式起源于西方的一些传统民间习俗,如美国的牛仔审判和西班牙的骑士审判。
它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特色,又具有创新的审判方式。
马背上的法庭观察首先,我观察到马背上的法庭审判场地的布置非常独特。
整个场地采用了椭圆形的设计,中间是一个封闭的院子,周围是观众席。
法官和律师的马匹则停在了场地的边缘,并由助手负责照顾。
整个布置既考虑了审判秩序的需要,又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其次,我观察到马背上的法庭审判过程中强调了公正和平等的原则。
法官和律师骑在马背上,与被告和原告处于相同的高度,这令我感到双方在审判中是平等的。
同时,法庭对每一方当事人都提供了充分的机会陈述观点,并尊重了每个人的权利。
最令我震撼的是马匹在审判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马背上的法庭尤其重视马匹的掌控和稳定性。
马匹被训练成了非常温顺和听话的状态,它们不仅要承受骑手的重量,还要承受审判过程中产生的声音和紧张氛围。
马匹的稳定性为法庭的平稳运行提供了保障。
马背上的法庭的意义与挑战马背上的法庭审判形式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它的意义远远超过了这个范围。
首先,它让人们更加亲近自然和动物,让人们对待动物的方式更加尊重和关注。
其次,马背上的法庭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审判环境,让当事人和观众都能够体验到与传统法庭不同的审判氛围。
然而,马背上的法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马匹的培训和管理需要专业的技术和经验,这对于维持法庭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其次,马背上的法庭需要更大的场地和设备支持,这增加了整个审判过程的成本和布置的复杂性。
关于《马背上的法庭》观后心得体会范本5篇范文
关于《马背上的法庭》观后心得体会范本5篇范文第一篇:关于《马背上的法庭》观后心得体会范本马背上的法庭,驮起传递中国司法的温度的重担,在社会主义司法进程中,深深刻下“人民”二字。
巡回审判工作的新发展,也必将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马背上的法庭》观后心得体会范本”,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关于《马背上的法庭》观后心得体会范本【一】不拘一格的名字,还让我误以为是法国电影呢?中国人咋的也能如此诗意?看完整部故事后,却再也难说是诗意或浪漫,而是纯粹和艰辛。
初看海报,我也误以为这是日本二战后的生活纪实片,酷似日本人的头像,加上呐喊的表情。
还是说故事好了。
“在云南西北蜿蜒的红土路上,缓缓的走过来这样一支队伍:五十几岁的法官老冯,即将因政策变动而离开工作岗位的摩梭族书记员杨阿姨,第一次下乡参加马背法庭的彝族大学生阿洛。
队伍的最后,是他们的特殊成员——一匹老马。
在普米族的山寨,老冯热心的处理了猪拱罐罐山的事件,在摩梭人的沼泽,阿洛因为不甚,丢失了象征国家权利的国徽,老冯一行人求助当地的女长老,终于找回了国徽。
最后,他们走到了阿洛新娘子的家乡……在这里,因为一个意外发生的小案件,他们的命运和情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由于和老冯的见解和看法的不同,阿洛带着新娘子逃跑了,背叛了这条在他看来没有前途和希望的路。
退休的杨阿姨留在寨子里了,失去了相濡以沫的伙伴,忽然衰老的老冯一个人走上了那条孤独的路……”有人说这部电影可以载入中国电影史册,我赞同。
其一,是反映我国基层法制战线上的纪实片,真实记录反映了西部地区偏远山区,村民对于法的理解和法律意识的萌动,深刻反映了我国的法制史;其次,拍摄手法原生态,展现了彝族以及以走婚为主要形式的民风民俗;如果,你是一名依然在关心着国家建设发展前进的人,那么你应该看这部电影,从村民的质朴的眼睛中,我们将获取前行的动力;如果你是一名知识分子,你应该看这部电影,因为关心本身就代表着知识分子的一种姿态。
马背上的法庭法理学观后感600字
马背上的法庭法理学观后感600字
在观看《马背上的法庭》这部电影后,我对法理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部电影让我认识到,法律不仅仅是一种规则和制度,更是一种社会实践和人类智慧的结晶。
电影中,法官骑着马在偏远山区巡回审理案件,这让我深刻感受到法律的实践性和变化性。
在山区,法官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和人际关系,这让我意识到法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社会的各个方面紧密相连。
电影中的法理学思想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法官在审理案件时,不仅要考虑法律条文的规定,还要考虑案件背后的社会背景、道德观念和人情世故。
这让我认识到,法律并不是一种僵化的规则,而是一种灵活的、富有生命力的社会实践。
此外,电影还让我认识到法律职业者的社会责任。
法官在审理案件时,不仅要保证判决的公正性和合理性,还要考虑判决对社会的影响和效果。
这让我深刻感受到法律职业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
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还学到了很多关于法律制度和法律实践的知识。
例如,我了解到中国法院的审判程序和法律制度,以及中国法官在实践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这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法律体系和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
总的来说,《马背上的法庭》这部电影让我对法理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它让我认识到法律是一种社会实践和人类智慧的结晶,需要灵活运用和不断完善。
同时,它也让我认识到法律职业者的社会
责任和使命感。
我相信,这些理解和认识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
马背上的法庭读后感800字
马背上的法庭读后感800字《马背上的法庭》读后感篇一《马背上的法庭》这部影片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司法在偏远地区的真实模样,让我感触颇深。
影片一开始,那马背上的法庭场景就像一幅古老的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
法官老冯、书记员杨阿姨还有年轻的阿洛,他们骑着马,驮着国徽,走在那崎岖的山路上。
这国徽啊,就像他们心中最神圣的宝贝,那场面,感觉他们像是带着希望的火种,要去点亮那些偏远角落。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他们处理的那些案子。
那些案子看起来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就像邻里之间因为一只鸡、一块地闹得不可开交。
可在这些偏远的山区,这就是大事儿。
老冯处理这些案子的时候,那方法真挺特别的。
他没有像我想象中的那样,一板一眼地按照那些法律条文来,而是更多地考虑当地的风俗人情。
这让我有点迷糊了,也许我一开始觉得法律就应该是铁面无私,像包公审案一样,黑白分明。
但老冯的做法让我觉得,在这种特殊的地方,也许这才是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呢?就像有一家兄弟俩分遗产的事儿,按照法律规定可能很简单,但要是真这么判了,兄弟俩可能就反目成仇了。
老冯用当地的习俗来调解,最后兄弟俩握手言和,这就像在两根绷紧的弦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不容易啊。
再看那个阿洛,年轻气盛的。
他刚从学校出来,满脑子都是那些书本上的法律知识。
他可能觉得老冯的做法太“土”了,不正规。
可他自己处理案子的时候,却总是碰壁。
我就想啊,这就好比是拿着一把锋利的宝剑,却不知道该怎么在这个复杂的江湖里挥舞。
阿洛觉得法律就是要严格执行,可他没明白,在这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老百姓不懂那些复杂的法律条文,他们只认自己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
阿洛的碰壁,就像一盆冷水,泼醒了他,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理论和实践之间,有时候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还有那个杨阿姨,她就像这个小团队里的润滑剂。
她了解当地的情况,也懂得老冯的心思。
她在中间起着调和的作用,让这个临时的法庭能够顺利运转。
她就像那种默默奉献的老黄牛,虽然不怎么起眼,但缺了她还真不行。
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
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
《马背上的法庭》是一部关于法律的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位律师在处理一起动物福利案件中的经历。
影片展现了现实问题,让人深感思考和触动。
这部电影以一个听证会为背景,角色在马背上举行辩论。
农民和律师之间的法律案件引起了人们对权利与公正的思考。
在电影中,律师艾希利恩不仅从法律角度出发,也从人类和动物的生命角度出发,提出了有关福利问题的论点,使人们重新考虑和审视了人与动物的关系。
这部电影内容很有深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角色的表演非常出色,凸显了电影的力量和影响力。
剧本引人入胜,让观众紧张地关注角色的发展。
电影采用了一些漂亮的画面,展现出动物和人的关系。
画面展现了一头小马在场上骑着花式表演,在视觉效果上给了观众极大的震撼力。
此外,电影也采用了极地鸳鸯的乐曲,该音乐为电影带来了非常好的情感和氛围。
《马背上的法庭》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和启示。
它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关于人与动物关系的观念问题。
这部电影教会了我们如何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一件事情。
我们需要在道德上保护动物,并尊重他们与生俱来的权利。
我们需要主张和平,爱护动物,促进人与动物的友谊。
总的来说,《马背上的法庭》是一部有深度的电影。
它深刻、动人,引发人们思考,展现了动物和我们的人性。
这部电影不能仅仅作为一个故事来看,更是一个引人深省的人生哲学。
它让我更加重视自己的生活和过程,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坚持正义和公平。
[精编]《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
[精编]《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马背上的法庭》是一部讲述中国边远地区法院工作的纪录片,展现了当地法官们如何在马背上进行巡回审判,为边区的居民提供司法服务。
这部纪录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中国的法治建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影片中,我看到了法官们深入边远山区,为那些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接触到司法公正的人提供法律服务。
他们跋山涉水,不畏艰辛,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司法为民”的理念。
尽管环境艰苦,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让人敬佩。
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法治观念的重要性。
在边远山区,很多居民对法律并不了解,甚至有些观念是扭曲的。
但法官们通过巡回审判,不仅为居民提供了法律服务,也传播了正确的法治观念。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将法律普及到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法律的保护。
此外,影片还让我看到了中国农村的现状和问题。
在边远山区,很多居民的生活条件艰苦,生活环境恶劣,但他们依然坚守在那里。
这让我感到中国农村的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多的是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在影片中,我还看到了法官们如何处理案件。
他们不仅对案件进行了公正、公开的审理,还对当事人进行了耐心的调解和疏导。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法官们在审理案件时,不仅要注重法律条文的适用,还要注重人情世故的处理。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案结事了”,让当事人都能心满意足地离开法庭。
最后,我认为这部影片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启示意义。
首先,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农村问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但农村的发展却相对滞后。
我们需要从政策、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入手,推动农村的发展和进步。
其次,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法治建设。
法治是社会进步的基石,只有法治健全、公正、公平的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
我们需要加强法律普及、完善法律制度、提高司法公信力等方面的工作,为建设更加完善的法治社会而努力奋斗。
马背上的法庭法律角度观后感
马背上的法庭法律角度观后感第一篇:马背上的法庭法律角度观后感《马背上的法庭》影评《马背上的法庭》这部电影讲述了我国西南山区法院巡回审判的故事,以老冯、杨阿姨、阿洛三个人物的视角来叙述,我认为与其说该片是一部电影不如说是一部反应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关于法制的一部纪录片,因为该片比较客观真实的反应了我国广大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的法制建设、法制观念、法制水平落后的情况。
看到这样一部电影对于我自己来说是心情比较沉重的,原因有两点:其一是我国的法制建设水平在很多地方还严重滞后,对于我们法科学生来说是一个很现实的挑战;其二是我来自滇东北山区,曾有过一次随着在法院工作的亲戚一起下乡巡回审判和调解的经历,有很多情形非常相似。
电影中的几个主人公我相信在现实当中是有原型存在的,并且在我国西部落后地区可能普遍存在。
其中老冯所代表的是能将国家法律与农村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解决纠纷矛盾的乡村派法制工作者;杨阿姨所代表的是我国长期工作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区法制一线的工作人员,虽然其业务水平不高,但是却在贫困落后地区法制建设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我们是不能忘记这些人的;阿洛代表的是我国在新时期通过正规院校培养的法律人才,但是其实际司法经验不足,是一名坚持奉行书本知识的学院派法制工作者。
影片的主题主要在表现乡村派与学院派的思想碰撞;国家法律在实际运行中的效力;法律与传统习惯之间的关系;法与情的关系。
很多法社会学家主张法律应该分为书本上的法与运行中的法,我认为影片中的阿洛所坚持的就是书本上的法,其对于法律的理解完全依据国家所制定的法,在司法实践中也倾向于严格依据法律规定的法律进行,这在影片中所描写的猪拱罐罐山事例表现最为明显。
但是阿洛忽略了一个问题,书本上的法在运行中是不一样的,因为一些客观因素法律实际执行效果往往不如立法者预期的好,运行中的法律效果可能会打折扣,如果依据阿洛的观点对该案例不予受理,这样一方面是很好的坚持了法律的规定,但是这样操作的社会恶劣影响是非常大的,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冲突和矛盾。
观《马背上的法庭》有感
观《马背上的法庭》有感《马背上的法庭》源于云南省西北部宁蒗县法院基层法官的真实故事。
影片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在云南西北部的山区,山路险峻,道路崎岖,地广人稀,散居着十几个少数民族”。
为解决此处地区少数民族人民的纠纷问题,马背上的法庭就产生了。
影片中,老冯、杨阿姨和阿诺组成一支流动的法庭队伍。
影片通过几个案子,反映了法制在中国少数民族边远地区执行的困境,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基层法官对工作的无私奉献,以及国家法律制度与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冲突。
影片中,法庭第一次出现是这样的:国徽挂在墙上,原被告双方的桌子上各贴着一张字条“原告”、“被告”。
很简陋的法庭。
这从一方面反映了云南少数民族边远地区贫穷落后的状况,又从侧面反映了此地区打官司难的局面(所以才会出现马背上的法庭,亦称流动法庭)。
两妯娌因为分家和一个酸菜坛子而闹上法庭。
但在法庭上,两人一直沉默不语,事情在法庭上没法解决。
之后冯法官在两妯娌家摔了酸菜坛子,各赔2.5元,再加上杨阿姨的劝说,此事才解决。
这个案子,让我们看到有时用法律是不能解决家庭纠纷的,有时要动用法律之外的手段。
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冯法官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法官。
影片中,一个村民被拱了祖坟,要求另一个拱了他家祖坟的村民赔偿两头猪和一场法事,阿诺根据其所学的法律知识不作处理,结果那两个村民各找了人,差点打起来。
冯法官最后作了个判决:那个村民赔一头猪给被拱了祖坟的村民,并赔一场法事。
但拱了别人祖坟的村民不让被拱了祖坟的村民将猪拉走,理由是祖先托梦说的。
最后是冯法官将猪拉到被拱了祖坟的村民家里,此事才解决。
按照法律来说,阿诺的做法并没有错,就像他说的“是猪拱了祖坟,损失又不大,没必要赔偿,做法事是封建迷信的事情,法院不予支持。
”但是冯法官并非不懂法,他这么处理考虑的是如果此事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一场刑事案件,会丧失少数民族人民对国家司法的不信任。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国家法律制度与少数民族的习惯法的冲突。
在处理两者冲突的时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制定,2004年修正)第4条第4款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那么可以理解为只要不违反法律,就应该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或者是遵循民法上说的“公序良俗原则”。
有关《马背上的法庭》观后观后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有关《马背上的法庭》观后观后感《马背上的法庭》是法国作家蒙特列尔的作品,该作品以马为视角描写了19世纪法国农村生活中的暴力和剥削。
该书通过马的视角,展示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社会阶级的不公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引发了我对人与动物、环境保护等问题的深思。
在《马背上的法庭》中,作者通过马的视角来讲述故事。
马的纯洁和无辜,表达了动物对人性内在操守的期望。
作者通过马的遭遇,展示了人与动物之间的不公,比如农民对待马的残酷对待、军队对待战马的虐待。
这让我深感到人类的残忍和无情,人们对待动物的态度往往是出于利益的考虑,对动物的伤害与考虑自身利益的人性相矛盾。
同时,作者在书中也反映了人类对待动物的善良和关怀,比如守夜人对待马的友好和细心。
这些情节让我对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此外,《马背上的法庭》还反映了农村社会中的剥削和不公。
书中描绘了农民对待马的折磨和剥削,使其在生命中扮演着担任重活、工具的角色。
这引发了我对社会阶级不公和剥削的问题的思考。
在农村社会中,贫富差距很大,农民是最底层的劳动人民,他们的生活艰难而辛苦。
然而,他们仍然面临着无数的剥削和压迫,连动物都不例外。
这让我意识到了社会中的不平等问题,也让我对社会公平和正义产生了更深刻的关注。
除了思考人与动物、阶级不公等问题,读完《马背上的法庭》还让我对环境保护产生了深深的反思。
在书中,作者描绘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民们滥砍滥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造成了水土流失和环境退化。
这让我认识到了人类对自然的盲目破坏,给大自然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人类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和守护自然,而不是只考虑自身的利益。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通过《马背上的法庭》这本书,我对人与动物、社会阶级不公和环境保护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这部作品以马的视角讲述了人性的善恶,并对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在我看来,这个小小的马背上的法庭既是一个故事、一个抗争,同时也是对人类行为的审视和反思。
观看影片《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
观看影片《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
《马背上的法庭》是一部真实感人的影片,讲述了一个家庭的艰辛和坚持。
影片中,主人公汤姆的妻子去世后,他独自承担起照顾两个孩子和一头马的责任。
尽管生活异常困难,汤姆却始终努力坚持着,通过马拉货车来维持生计。
影片中对汤姆的刻画非常真实,他的坚持与努力令人钦佩。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他从未退缩,而是勇敢面对,一步步拼搏,为了孩子们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活。
影片还讲述了一场法庭之战。
汤姆由于不能支付债务,再次被迫出售马。
然而,汤姆不愿放弃,他决定向法院申请重新回购马。
这场法庭之战,展现了汤姆对于家庭的坚持,他认为马是他孩子们幸福的保障,所以他坚决不肯退让。
虽然一开始局势对他不利,但汤姆凭借执着和对正义的追求最终获得了胜利。
这场法庭之战令人动容,使人相信正义和坚持的力量。
影片通过马这个象征,展现了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伟大。
马背上的法庭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整部影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让观众深受触动。
同时,影片的摄影技术和音乐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马背上的法庭是一部充满力量和希望的作品,它教会了我们坚持的重要性,并告诉我们只有不放弃才能继续前行,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有关《马背上的法庭》观后观后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有关《马背上的法庭》观后观后感《马背上的法庭》是一部以法庭为背景的电影,影片通过一个马贩子与一头驴子之间的法律纠纷,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法律的无奈。
观后我深感这部电影所探讨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个案件,更是对于法律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影片的开头以一场马背上的法庭开始,这种设定让人大感意外。
马贩子卡尔奥斯被告上法庭,罪名是虐待驴子。
从这一刻开始,整个故事就像一部精彩的悬疑片一样,让人始终为真相和公正而紧张兮兮,仿佛自己也成了陪审团的一员。
然而,真正令人震撼的是,影片并没有把焦点放在法庭审判的正义与否上,而是将目光转向了马贩子卡尔奥斯这个后台角色的生活。
卡尔奥斯是一个坚强而又困顿的农民,他生活在一个贫困落后的村庄里,靠卖驴子为生。
他一直深爱着自己的一头驴子,严格要求自己对待驴子的态度和方式,甚至把驴子视为自己的家人。
然而,不幸的是,驴子患上了疼痛的疾病,无法再继续工作。
为了能够提供给家人生活所需,卡尔奥斯决定卖掉驴子。
这一决定不仅对他本人造成了巨大的痛苦,也引发了与买主之间的法律纠纷。
尽管卡尔奥斯口口声声否认对驴子使用暴力,但他的辩护律师却无法为他辩护。
法庭并没有关注卡尔奥斯本人的疾苦与选择的艰难,而是一味地追求表面上的“公正”与“法律精神”。
影片通过对卡尔奥斯的生活展开剖析,揭示了法律的局限和社会的不公。
法律是一种规则和制度,它试图在社会中建立起一种平等、公正和和谐的秩序。
然而,现实社会往往是复杂和残酷的。
法律只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在具体的法庭审判中,人的主观意愿和偏见往往会影响法官的判决。
在卡尔奥斯的案件中,法官明明知道他的痛苦和困境,却选择无视他的艰辛,仅凭表面上的证据作出判决。
这种将法律精神放在表面的做法,无疑伤害了无辜者的利益,也让人对法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产生了怀疑。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除此之外,《马背上的法庭》还通过马背上的法庭折射出人性的复杂性。
在这个法庭上,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动机和目的。
弯曲中前进,法律在基层中的权威——电影《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
弯曲中前进,法律在基层中的权威——电影《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l耋弯曲中前进,法律在基层中的权威李怡周洁(四川大学法学院610064)《马背上的法庭》讲了老法官老冯,马上就要退休的女法官杨阿姨和一个刚上任的新法官彝族小伙子阿洛在云南的一个小山村里就靠着一头马,和自己的一双腿,走遍各个山村,为当地的山民开庭的故事.这个简易的派出法庭,走到各个村见到了不同的人,遇到了不同的事.(一),关于”送法下乡”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送法下乡”的故事了,为什么会”送法下乡”呢?所谓”送法下乡”,从宣传教育角度讲,就是司法深入到民间,特别是广阔的农村,走进群众,主动为群众提供便利的一种”为民服务”的现象.由于种种自然的,人文的和历史的原因,中国现代的国家权力对至少是某些农村乡土社会的控制仍然相当松弱,”送法下乡”是国家权力试图在其有效权力的边缘地带以司法方式建立或强化自己的权威,使得国家权力意求的秩序得以贯彻落实的一种努力.所以在这部电影里,我们看到了,老法官会用自己的钱买下一头小猪去平息官司,一次一次的委屈自己的法官身份,以及法官身份所代表的国家公权,遵从村民的要求,目的只是一个,解决纠纷.在这里,我们看不到西方法治视野里的法官形象,那种所谓的尊严,远离大众,法律精英的法律代表人不可能存在边远的中国西部山区.在这里,法官是国家权力的代表,但绝对不是威严,远离大众的,法官之所以能够受村民尊敬,很大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能快速地替村民解决纠纷,纠纷解决的依据,对于村民来讲,并不特指法律,可以是道德,情理,只要能解决纠纷.我注意到电影中两个小细节,一个是老冯根本没有考虑自己的法官身份替村民去牵小猪,而另一个细节是当国徽被偷时,老冯的焦急,无助.我感觉到了,老冯没有所谓现代法治社会法官的威严,但有着国家权力代表的尊严.在这里,老冯只知自己是国家权力的代表,解决纠纷是国家给他的任务,因此,他为了完成任务,可以放弃自己的尊严,我不认为他牵小猪的行为是放弃了法官的尊严,因为可能在老冯心里,法官从来就没有一个尊严权威可以阻止他仅是牵头小猪就可以解决一个可能引发大纠纷的机会.但是,当象征国家权威的国徽被偷了之后,老冯在村里大声喊:偷国徽是犯法的.这是国家权威被挑战而有的正常反应.但是,马是和国徽一起被偷的,老冯却没有喊:偷马是犯法的一这就是基层法院的法官的工作,特别是派出法庭的法官,他们每天都要受理很多具体的琐碎案件,大到离婚财产分割,小的邻里问的琐碎争端.虽然这些案件的标的额都很小,但对于当事人却可能有重大的意义,如电影里的一对彝族夫妻要离婚,女方以死相逼. 姑且不管女方的以死相逼是否有虚假威胁成分,但是,对于整个社区而言,这是一个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都有引发重大事故的威胁. 这种纠纷的性质在于,它们不仅代表了一定的物质利益,同时也代表了非物质利益.在熟人社会里,非物质利益的重要程度有时候远超过物质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法官的第一任务是,迅速有效的解决纠纷.尽管法律对各种事实有了归类,用法言法语就行了抽象规制,并设计了众多的程序性规则指示法官操作,但是,存解决纠纷第jjl.l=“|:|_l誊:l|一||i誊..≯|….#|电影《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一要位出发,很多时候,程序性规则都被规避了,甚至实体法的规则,在遥远的乡间,执行的力度也很微弱.所以,老冯可以脱下法官制服,牵着小猪跑,只因这样,可以解决一个邻里纠纷.但是,当基层法官所代表的国家权力收到挑战时,就不能说可以和稀泥了.因为,一个法官,尽管他本人也生活在这个熟人社会里,但是,他之所以被称为法官,就在于国家法所赋予他的权威,他之所以有解决纠纷的义务与权力,就在于现代国家的政治制定所赋予他的超脱于他生活的熟人社会的地位.法官不仅仅是熟人社会的一员,同时,他还是国家法制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赋予他权力的国家收到挑战,那么他身份存在的合理性就受到怀疑,他作为法官而得到的权威就会受到动摇.这就是为什么,当国徽被偷后,法官老冯慌张,一定要把国徽找出来,不如最初的无所谓.他会高声喊:”偷国徽是犯法的”,而不是喊:”偷马是犯法的”,尽管贼的意图在于偷马而非偷马上绑着的国旗.(二),关于习惯法与制定法影片发生在遥远的山落,这里,少数民族习惯法还有她的存活空间并具有强大的社会控制力量.这是一个边缘地带,一个国家权力触角变得很小,(其代表就是孤单的派出法庭法官),而地方性权力则发挥着重要作用(阿妈的转经筒能够号召起全村人).边缘地带并不仅仅指国家权力能力的边缘,从权力演变角度来看,边缘地带是抵制国家权力的另一种力量(如个人的力量或社区的力量) 的边缘,因为权力只有在权力与权力的碰撞中才能看见.如果一人能让另一个人做违背他本人意志的事,那么这个人就对另一人拥有了权力.不存在一贯的,独霸的权力支配关系,而很权力支配关系的在不同场域进行着演变.也就是说,总体上很强大的国家可能在某一点上变得很孱弱,而总体上孱弱的某个个体的力量可能在某点上变得相对强大.所以,当老冯他们在鸡肚村被偷了马,必须借助族长老阿妈的力量才能找回国徽和马.在这个摩梭人的村庄里,习惯法的力量,宗族的力量,(我们在电影里看到,老阿妈是在唱歌颂祖宗的歌中,教诲偷马人把赃物交出)大过了国家制定法的力量.当老阿妈把马还给老冯他们时,还可以要求不要把公安叫来,因为这理应由宗族法来处理,而不是外来的遥远的国家制定法.其实,这也是日常权威发挥作用的一个典型例子.日常权威作为社会的一种现象,基于中国人的信仰体系和家庭结构而形成并通过各种场域(关系网络)发挥作用,信仰体系,除了政权以外,还有族权,神权和父权.而在现今中国,政权是国家的,而族权,神权,父权则是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的权力.电影里阿妈的歌颂祖宗的歌曲,对偷马人的教诲等,是一种族权与神权结合后的作用方式.家庭式的意识和家族荣誉的感觉,也许是中国人生活上队伍精神或集团意识的惟一形式.(三),关于法官专业化我们看到习惯法和宗族法的力量正在一步步的削弱,国家制定法的力量正在一步步的加强.电影中摩梭人的头人老阿妈也在(下转第171页)一一一一救护总会,红十字会,世界红字会,中央通讯社等二十四机关团体发起全国寒衣征募运动.征募新制棉背心四百万件分发军队,旧寒衣五百万件分发难民.总会已于九月十一日在汉口汉安里九号正式成立.贵省分会应请贵部会同党政军机关法团及民众团体共同筹划,立即发动征募.征募办法计分募衣,募料,募款,募工四种.各省分会得依地方实际情形与本身便利而分别进行征募.关于详细征募计划,除参阅报纸上发表之中央社消息外,并另邮奉上祈将贵省发动情形随时电告,以便联络为祷.二十七年九月十七日发.”0111938年9月19日,全国征募寒衣运动委员会总会总干事钟可托给社会部的呈文中也说”总会……本月十一日正式成立.会址设于汉口特三区汉安里九号,即日开始办公…….”o12这是关于全国寒衣总会成立时间的另一种说法一一全国寒衣总会成员们自身的提法,认为全国寒衣总会成立于1938年9月11 日.比较两种说法,不难看出,全国寒衣总会成立于1938年9月9日,是当时的报章杂志根据中央通讯社发出的全国征募寒衣运动委员会总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的消息确定的.而全国寒衣总会成立于1938年9月l1日,是全国寒衣总会成员们根据他们到会办公的时间确定的,这在全国征募寒衣运动委员会总会第一次会议的会议记录中可以得到证实”十二,定于十一日午后三时召集各组组长会议,开始工作”o13.如果再分析这次会议记录中的其它各条:”三,军政部及赈济委员会代表提出修正征募棉衣运动计划经讨论后通过修正(修正计划附后).四,汉口市商会代表高伯常报告第九战区动员委员会已发起征募棉背G-2百万件,应请其参加本会合并征募.议决:由本会致函动员委员会请其参加.五,妇女慰劳总会代表唐国桢报告该会已发起妇女:[作团为士兵缝制棉衣,无暇参加本会工作.决议:由本会致函妇女慰劳总会,请求参加本会,共同进行征募.六,政治部代表提出本会组织大纲草案加以说明,后方勤务部及市商会代表提议修改草案,增加常委.其他代表亦提议修改.经讨论修正后通过.(组织大纲见后).七,推定各组组员及组长见另表.八,决议:本会办公费由召集人中宣部及政治部暂时负责借垫日后由征款所得数额中发还.九,推定钟可托为总干事,副总于事由总务组推定之.十,各组干事,由组长指派或由组长负责聘任,如系聘任,由本会酌给生活费.十一,本会地址暂定怡和街十三号”.o14可以看出,这次会议,还是筹备性质的会议,正式的领导工作并没有展开.由此,笔者认为,不管是尊重亲身经历者的提法,还是据史料言事,把全国寒衣总会成立的具体时间定为1938年9月11日,似乎更为恰当.【参考文献】[1]《全国征募寒衣运动委员会总会组织大纲》,《四川省政府公报》第135 期,第9页.[2]《全国征募寒衣运动计3t,】》,《四川省政府公报》第135期,第9页.[3]《行政院令为全国征募寒衣运动委员会总会及分支会应结束一案令仰知照由》,《四川省政府公报》第306期,第9页.【4]《全国征募寒衣运动委员会总会四年来工作概述》,1942年5月2O 日,中华民国红十字会总会档案,全宗号0096,目录号l,卷号152,重庆市档案馆.【5]金功辉:《抗战时期的全国寒衣总会》,《党史研究与教学))2o04年第2 期,第82页.[6】《=背心二百万旧衣三百万十月结束分发军队难民》,《新华日报》,1938 年9月8日,第三版.【71《中央机关及慈善团体发起募棉背心旧衣各三百万件》,《大公报》, 1938年9月8日,第三版.【8】金功辉:《抗战时期的全国寒衣总会》,《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2 期,第77页.[9】《=行政院令发征募寒衣运动委员会组织大纲等一件案令仰遵照由》, 《四川省政府公报》第135期,第9页.【lo]全国征募寒衣运动委员会档案,全宗号587⑥,案卷号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11][12】社会部档案,全宗号十一,案卷号5819,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13104】《=全国征募寒衣运动委员会总会第一次会议》,军委会政治部档案,全宗号七七二,案卷号97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上接第7页)说,自己不如从前.我们从阿洛这个彝族大学生身上也看到了,阿洛在实践中显得很生涩,但是他却把法律作为解决纠纷的唯一依据.老冯不止一次说过:亏你还是个彝族人呢.阿洛没有按彝族的习惯办事,而是信仰国家制定法.这是国家公权力在这场角逐中的一次胜利,因为强大的国家力量,可以采用教育年轻人,培养民族干部的办法,来达到控制社区的目的.在司法领域,则是去除法官身上所浓郁的社区烙印,加强国家制定法气息,即法官职业化.电影一开始,就讲因为法官专业化的需要,尚属年轻的,非常有经验的杨书记员,被宣布早早退休了.阿洛这样的青年人存在,对于法官专业化而已,是个胜利,但是,这个胜利是彻底的吗?能持续多久,对于生活在这个社区,这个群体里的人来说,这个胜利强大到足以改变他们的生活吗?当地中国,在基层法院,法官的专业化必须要结合中国的经济和和社会发展水平,国家为什么要用村于部,民族干部呢?也许这些村干部,民族干部没有许多得到大众社会承认的那种上得了台面的知识,但是他们独特的生活环境使得他们具有许多可能外来权力行使者行使权力时须要考虑重视的具体知识,即朱苏力所称为的地方性知识.那么对基层法官提出职业化的要求,是因为国家已经自信地认为,自己在基层行使权力时,已经完全掌握了那些地方性知识,还是盲目的认为,行使国家权力时,不需要这些地方性知识?法官在面对具体案件时,要在教科书上的职业知识与生活经验中的职业知识之间进行选择,这是法官专业化与现实解决纠纷两者同时对他们提要求后,所面临的矛盾处境.法官素质提高是好的发展趋势,那就能轻易的摒弃那些法律知识相对薄弱,但熟知地方山山水水和社区中几乎每个人特性的老司法人员吗?【参考文献】[1】苏力:《送法下乡一一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北京,2000【2】翟学伟:《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关系与权力的历史社会学研究》,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2004[3】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1979。
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范文(通用3篇)
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范文(通用3篇)【篇一】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在文章的开头我想问几个问题,但不知道大家会是怎样回答。
为什么他们选择了条件艰苦的乡村?为什么他们不顾群众的误解而依然翻来覆去地做群众工作?为什么他们在办案时自己掏钱来解决那一个又一个的民事案件?为什么老冯视如生命般地守护着国徽?《马背上的法庭》正反映的是我的家乡的法治情况,当我和我的同学一起观看那三位法官的生活、工作条件时,一方面是满满的感激,另一方面是满满的心酸。
2006年的小凉山沐浴在党的温暖政策中,但这里的法治道路艰难而曲折。
那时候的那个地方没有乡村法庭,当需要开庭的时候,老冯他们随便找个地方挂上象征国家权力的国徽就开始行使国家审判权,没有桌椅,他们就站着工作。
没有床,他们就围着火塘打着地铺睡觉;没有大鱼大肉,他们只煮一壶浓浓的茶,烧几个糊了的土豆,一把盐,几根青椒。
没有电灯,当他们想念家人的时候,就拿起家人的照片透过微微的火光来看看。
虽然我家没有在那个农村,但是我听说过那个地方交通不便,来来往往的运输都靠人背马驮。
这样的工作,这样的生活相信大家都觉得很不容易。
法律是管理国家事物,维护社会秩序的一把亮剑。
但是,法律本身不与其他社会规范相冲突。
特别是在法的实施中不久要依法办事,而且要结合其他社会规范,即要合法也要合理。
电影《马背上的法庭》中的法官老冯在办案的时候,即遵守法律法规,也看重人情;即着眼于当事方的经济,也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民风民俗。
老冯在其中即扮演着法官的角色(运用法律行使国家审判权),也在其中扮演着长者的角色(用长者的理、智教育年轻人)。
《马背上的法庭》让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三位法官生活、工作之艰苦,更值得我们效仿的是他们的工作热情。
写到这里我不经要问:是什么力量使他们永不放弃地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很热情地工作?第一,是三位法官对国家法律的信奉。
电影里我相信大家都已经注意到了老冯对国徽的敬重,无论是在途中运输国徽,审判中摆放国徽,还是国徽被盗时的焦急。
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
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马背上的法庭》是一部影片,以巨石城牧场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马与人真正的关系的故事。
影片通过一个马匹的法庭审判中,展现了人性,透露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悲观。
这部影片给了我很大启示,让我对人与马之间的情感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
电影讲述了一个名叫“斯派柏”的马匹,这头马因为发病丧失了耳聪目明,变得非常暴躁。
斯派柏的主人哈利·德福斯为了保护他的马匹,带着他到了巨石城牧场上来。
但是,斯派柏在那里被一位名为莎拉·卡特的老师揭开了心中的阴影。
在修复了斯派柏的心灵之后,莎拉教会了哈利关于斯派柏的真正本质。
在电影的最后,哈利和莎拉合作向一个救助站和斯派柏的前主人展现了斯派柏的真正价值。
整部电影让我为自己常常对待马匹的态度感到羞愧。
影片中揭示了人们会将马的情感和需求忽略,把马仅仅当做工具,随意地对待它们。
毕竟,马本质上也是一种动物,有痛觉,有情感,对于马的保护,对于马的生命和情感,我们不能够视而不见。
影片中有几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其中就包括了哈利与斯派柏之间的交流。
哈利为了防止医生给斯派柏做出愚蠢的决定,拒绝了医生的治疗。
他选择了寻求不同的方法,不断努力地去理解斯派柏,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后,他和莎拉合作,通过观察和了解斯派柏的行为来诊断出斯派柏的问题。
影片中的音乐和画面设计也很出色。
画面保持了一种虚幻的氛围,让观众感觉就像看一个梦中的画面。
音乐的编排则是恰到好处的配合了这种情感,把这部作品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用马血、马的叫声和马奔跑声刻画了故事情境,让人产生了意犹未尽的感觉。
影片最让我感动的是斯派柏和哈利之间的深刻情感。
斯派柏的发泄行为和哈利的关心和细心的照顾让我真正理解了马之间的情感和需求。
哈利在影片中向马呼吁,最后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结不仅仅是一种纽带,还是人性的表现。
这让我明白了和马交流的真正含义,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们需要更加尊重及保护马。
最后,这部电影让我反思了我自己的生活中对待一切生灵的态度,我应该更加尊重它们,应该给它们更多的关爱和呵护。
马背上的法庭 观后感
《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通过对《马背上的法庭》的观看,想到了些什么,让我气愤、沉思又无奈。
看似是一个生活工作在贫困山区大的三人法庭。
他们对村落、寨子中的风俗旧理、家庭纠纷、经济纠纷等事情的解决。
例如:妯娌之间的菜坛子之争、两族之间的猪拱罐罐山之争还是羊吃了菜的不合理规定等一些小事情。
虽然影片想通过这样一些事情来表现普法路上的艰难,以及普法路的漫长,以此来彰显或是歌颂我们的基层的法官。
但是我以为这只是表面现象,只看表层是肤浅的,让我们来看看更为重要的和严肃的问题。
政府的不作为或者说是渎职,甚至是犯罪。
影片中我们看不到任何政府的作为,生活在倒挂的山上,没有一条可以走车或者说人的路,更没有任何政府作为性质的公共设施。
难道他们不是生活在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上吗?不是我们国家的公民吗?他们使用的不是“人民币”吗?他们不是“纳税人”吗?但是为什么没看到一丁点的政府性作为。
那么在影片中提到,在寨子里村民因为啊洛的一句话和一个行为而不承认了他的“自认为的受法律保护的婚姻”,着难道是他们不懂法律和不承认法庭吗?没有任何的政府作为的附属地,政府只有单方面的剥削-收税。
却不见任何的便民服务和惠民的基础措施,只有唯一可笑的“马背上的法庭”。
村民们缺失的只是一个“笑话式”的“法庭”吗?村子里的事情用得着成本巨大的“司法途径”吗?不过是一个懂事理、有威望的人说句公道话便可解决得小事情,却惊天地泣鬼神般的拥有一支“马背法庭”的团队。
更让我感到悲哀的是,直到此时我生活的村落却连个这么一支“村里生活纠纷调节队”。
这些只把政府的犯罪表现的淋漓尽致。
政府每年过万亿的政府支出哪里去了?难道都被公报私囊了?谁能告诉我们独裁的“中共”集团什么时候能把养活他们的纳税人,他们嘴里的“衣食父母”呢!1000万的公务员大军,每人都享受纳税人的钱提供的舒适的房子、每顿过万的公款吃喝强硬的收取人民的土地,然后高价卖出,盖了房子再高价卖给买不起房子的人民,除了与政府勾结的另一位合作者登台演绎他的剥削大发,银行们终于大展拳脚,给人民套上“房贷”、“墓贷”的枷锁。
有关《马背上的法庭》观后观后感
有关《马背上的法庭》观后观后感《马背上的法庭》是一部2011年上映的法国剧情片,由罗尼·尚特勒执导,弗朗索瓦·克鲁赞、杜雅·穆农-罗伯特和塞琳·萨莉扎克主演。
影片讲述了一名农民对一家化工公司污染环境的事件提起诉讼,他在法庭上骑着马试图吸引公众注意,引起了广泛关注。
以下是我对影片的观后感。
首先,影片展现了一个普通农民为了维护自己和社区的权益而奋斗的故事。
这个农民不顾自己的冷漠和冷落,敢于站出来与大公司斗争,让大家意识到环境污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这不仅是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正义与勇气的故事。
影片让我反思,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并且要勇敢地站出来反对不公正的事情。
其次,影片通过农民骑马在法庭上的行为,传递了一种非传统的诉讼方式,引起了公众的关注。
这种方式独特而引人注目,不仅在法庭上引发了许多争议和讨论,也在现实生活中引发了人们对诉讼方式的思考。
影片表达了一种信号,即在追求正义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非传统的方式以一种巧妙而引人注目的方式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并达到我们的目的。
最后,影片的拍摄手法和表演都非常出色。
导演罗尼·尚特勒通过细腻的镜头和精心的剪辑,把农民在法庭上的辩护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
演员们的演技也非常出色,特别是主演弗朗索瓦·克鲁赞饰演的农民,他用真实和动情的表演让我对他的角色产生了共鸣和同情。
总的来说,《马背上的法庭》是一部令人深思的电影,它通过一个小人物的努力,让我们重新思考环境保护和正义的重要性。
同时,影片的精彩表演和独特的拍摄手法也让我对导演和演员们的专业素质赞不绝口。
这部电影给予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让我更加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并呼吁更多人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
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
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这是我第一次亲身体验到马背上的法庭实践,让我对司法系统的运作有了全新的理解。
通过这次观察,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马背上的法庭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和公正性。
马背上的法庭是一种创新的司法方式,它将法庭直接带到了乡村,解决了人们因交通不便而无法前往远离城市的法庭的问题。
在这个法庭里,法官、律师和当事人都骑着马,随着法庭移动到村庄和居民之间,人们不需要长途跋涉就能与法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这种马背上的法庭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好处。
首先,它节省了人们的时间和金钱。
相比于远离城市的大型法院,马背上的法庭更加接近人们的生活,不需要人们长途跋涉,节省了大量的交通时间和费用。
此外,由于法庭的移动性,人们也能够更加随时随地地参与到法庭诉讼中,无需等待特定的庭审日程。
其次,马背上的法庭也让司法更加公正。
传统的法庭往往给人一种庄重和严肃的感觉,而马背上的法庭则显得更加亲民和平等。
法官、律师和当事人都骑着马,形成了一个相对平等的环境,而不是像传统法庭那样,法官高高坐在审判台上,与当事人产生隔阂。
这样的平等环境使得当事人更容易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让司法判断更加客观公正。
在这次观察中,我见证了一起农民与土地纠纷的案件。
农民作为当事人坐在马背上,与法官、律师齐驱并驾。
在整个审判过程中,法官倾听了双方的陈述和证据,并进行了适当的调查。
他们均衡地处理了对农民和土地的权益,最终做出了一个公正合理的判决。
这让我深信,在马背上的法庭下,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公平待遇,得到应有的司法保护。
此外,马背上的法庭还能够增加司法系统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因为它在农村地区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让人们亲眼目睹整个审判过程。
与传统法庭相比,马背上的法庭更容易受到公众的监督。
法庭在各个乡镇轮流开庭,每次开庭的地点和时间都提前公布,使人们有机会亲自到场旁听,以确保审判的公正性和公开性。
然而,马背上的法庭也存在一些挑战和争议。
首先,移动法庭需要相应的资源和人力支持。
最新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7篇
最新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7篇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精选篇1)在我国南方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法庭一改端庄肃穆纯白敦实的形象,化身为挂在马背上的国徽,和三个徒步行走的法律人,摇摇曳曳艰难地向前行走着。
最后一次走由鸡头到鸡尾的疲累历程的摩梭族干部杨阿姨;第一次走“消化不良”的磨合之旅的学生娃法官阿洛;还将(抛开意外不论)一直在这条路上“像一泡屎拉了出来”地继续磨合下去的老法官老冯,用各自的方式,让法庭、法律、法律意识与当地的人民、风俗、约定交织。
这是电影《马背上的法庭》所展现的乡土法制真貌,一共五起案子,和一起迫于民族文化压力而无法加以解决的偷马案,这些也是种种矛盾的浓缩体现。
妯娌间因为分家争夺一个无法被平分的水罐而闹上法庭,杨阿姨调解无效,老冯以甩水罐再自掏腰包补钱的方式平息了纷争;因为自家罐罐山被别家的猪拱了,阿洛直接以“这是封建迷信”拒绝审理,而老冯设下一计让人将心比心,判以赔猪(并暗示法事自行解决)来结束了案子。
这两起发生在鸡头寨。
在杨阿姨的老家鸡肚寨,老冯一行人的马和马上的国徽被一起偷走了,虽然找回了国徽和马,但阿妈却以“我们不能这样没有良心”拒绝说出偷马贼。
在这期间,老冯靠用150元买下欠钱者家的小猪解决了债主讨债而欠债者无力归还的案子。
来到鸡尾寨,在杨阿姨劝解无效、老冯说理无效、阿洛批评无效的情况下,仅因男方主动提出不离婚,几乎毫无法律审判,不当侵占前夫父亲房屋且将其赶出的案子有点“荒谬”地得到了解决。
而在阿洛的婚礼上,姚葛因为凭“村民公约”杀死了破坏自己庄稼的羊而与羊主人发生冲突,而羊主人们则因阿洛带姚葛姑娘出走而拒绝将官司继续下去。
这些矛盾看似很小,是鸡毛蒜皮、领里纠纷,但如何解决这种问题、能否根治——或者至少减少——这种问题的发生,反映出的,却是我国的法律、法律的实现方式、法庭的形象与乡村现貌、人民(尤其是少数民族)的精神家园间的矛盾纠葛。
之所以最初会认为案子“小”,我觉得大概是由我们对“法律的范围”“法的内容”——即,法的定位——的观念造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司法问题的几点思考—《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近日,我在电影频道观看了由李保田领衔主演的电影——《马背上的法庭》,观后颇有感触。
故事发生在偏远的西部山区,三名法院工作人员(老冯、老杨、阿洛)用租来的马驮着国徽和生活日用品,徒步翻山越岭,开展巡回法庭。
老冯、老杨已经这样工作了几十年,而阿洛则是第一次。
全剧以开庭审案为主线,穿插着些许友情爱情故事。
在剧情发展过程中,不时有法律与现实、法律与习俗的碰撞,老杨凭借着丰富的办案经验和灵活多变的办案手法,逐一化解矛盾冲突,维护了村寨的安定团结。
然而故事的结尾,老冯一人牵着马,孤单的走在返程的山路上(老杨因文化水平不高,被迫提前退休,办案结束就留在家乡了;阿洛因与老杨发生冲突,提前离开),面对二十多年前同事长腿牺牲的峡谷,老杨黯然的说道:“我老啦,昨天掉了颗牙。
”。
山谷无音,老杨悲切的喊道:“长腿,我想你啦!”。
影视的镜头最后定格在老冯轰然倒下,天色渐黑,马儿孤寂的守在山道旁。
看到此处,我不禁潸然泪下,同为法院工作者,这部剧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一、关于法院调解问题法院工作是以开庭审判为基本工作方式,但在具体工作中应注重对调解的运用。
本剧主要贯穿了四个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
案件都可看成是以调解结案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真正做到案结事了,恢复正常邻里关系,维护村寨的祥和稳定。
其中第一个案件是妯娌二人为挣一个瓦罐而闹上法庭,在庭审过程中老杨耐心劝说双方,因为老冯他们知道,即使案件通过判决,明确各自权利义务,但被损害的妯娌关系却得不到恢复,从此以后,他们之间可能就会形同陌路了,非常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最终,老冯自掏五块钱买下罐子,给妯娌二人各两块五,案子得以最终解决。
二、关于法与习俗问题法不能调整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法所调整不到的地方,就需要借助于其他的规则加以调整,习俗就具有这样的补充作用。
在鸡头寨,一家的猪拱了另一家的罐罐山(祖坟),另一家要求赔两头猪外加一场法事。
阿洛跑去不到一刻钟就回来告诉老冯说案件已结,老冯问是如何结案的,阿洛一脸正气的说:“法无明文规定,法院不予支持,驳回当事人请求。
”老冯听后大惊,他告诉阿洛如果是这样就可能会引发更大的矛盾。
正说间,双方族人就要发生械斗,因为法院未能给予处理。
最后老杨通过假意让原告家的猪去拱被告家的罐罐山,让被告将心比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促成双方达成赔偿协议。
老冯的做法就很好的证明了习俗在特殊情况下的非凡作用,也化解了法在适用过程中遇到的捉襟见肘的尴尬。
当然,某此时候法与习俗也存在冲突。
在鸡肚寨,村民制定公约约定,如果别村的家畜吃了该村的庄稼,该家畜就为该村所有,该约定虽为全体村民一致通过,但它违反了有关公平正义的法律强制性规定,这样的习俗也是不能为法律所接受的。
这些案例反映出了法与习俗在共存过程中的辩证关系,故在具体司法过程中应注意对善良习俗的尊重,对不法习俗的摒弃,尤其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更应当关注习俗,关注民风,只有做到了法与习俗的有益结合,才能将法院的工作深入到人心中,树立法院的权威。
三、关于法官形象问题何为法官形象?一个看似清晰却又模糊的概念。
阿洛认为老冯在审判过程中,为化解矛盾,帮一方当事人牵猪,满村子的跑,损害了法官形象;而老杨则认为阿洛为了能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而不顾乡风民俗,和爱人一起出走是损害了法官形象。
老冯的行为从表象上看,确实不值得提倡,然而他的行为得到了村民的认同,其实老杨不是损害了法官形象,相反他是树立了一种法官形象。
阿洛和爱人是合法夫妻,从法律角度讲,他们为抗拒无理的婚姻干涉而出走是正当的,然而他们的行为却不能被当地习俗所接受,也造成了村民对法官乃至法院的不信任,以至于最后老冯为村民开庭审案时,村民们不愿配合,并且说再也不找法庭审理了,通俗的语言表现出对法庭的不信任。
简单的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法官形象不仅是法官群体自己界定的,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给予的,所以法官在注意自己形象的时候一定要多倾听人民的心声,他们才是准确反映法官光辉形象的一面镜子。
四、关于法官的信仰问题老冯和老杨几十年靠着双腿穿行于村寨之间,为民排忧解难,他们拿着微薄的薪水,以至于老冯的爱人和孩子都离他而去,老杨则因为工作不能走婚(当地的风俗),以至于耽误了婚姻。
他们何以坚持下来,我觉得就是他们心中装着国家,装着群众,充满了信仰。
在鸡肚寨老杨的老家,老冯他们租来的马不慎被盗走,老冯的第一感觉就是国徽还在不在,当知道国徽也在被盗之列,老冯顿时失魂落魄,当地人劝他不要难过,说那不过是一块铁罢了。
老冯的回答让人很是敬佩,他说:“国徽就是法官心中的神,就像你们对于你们所信仰的神。
”国徽象征着国家,象征着法律,它是老冯心中公平正义的化身。
作为法官我认为应当以老冯为榜样,树立起自己的价值追求,工作信仰。
在当前形势下,“三个至上”应成为法官共同的信仰方向。
五、关于司法保障问题剧中三个人出发,最终一人踏上归途。
翻山越岭凭借的是一头租来的马匹。
虽然是为剧情的需要而有意进行了矛盾集中,但也反映出现实中的一些实际情况:在广大中西部地区,法院工作普遍存在这案多人少,人才匮乏,保障不济等情况。
法官需要信仰,需要高尚的道德情操,但法官首先是一个社会人,需要最基本的生活、工作保障,只有让他们无忧了,才能使他们工作起来无畏。
老杨的被迫离休、阿洛的愤愤离去、老冯的孤寂呼喊,发人深思。
当然,随着社会主义法治的不断推进,相信关于司法的保障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法制现代化会最终实现这是一部反映云南基层法官生活的影片,导演刘杰从一个基层法官的真实生活取材,描述了边远山区的流动法庭成员,为解决民事纠纷而翻山越岭,走家窜户的故事。
这是一部朴实无华的电影,却处处震撼人心,发人深省,赢得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大奖。
法官老冯,摩梭书记杨阿姨,大学生阿洛,一匹老马构成了法庭的全部成员。
一个国徽,几张桌子则是法庭的全部设备。
审案现场颠覆了传统的法庭形象,我们并未觉得滑稽可笑,反而感觉到了它的庄严神圣。
这个特殊的法庭解决的也并非想象中的惊天大案,而只是一些邻里纠纷,家庭琐事。
其实这些已经够了,因为他们给百姓办了实事,用他们的方式维护着法律尊严。
我们没有因为法官在火塘灰头土脸吃土豆而认为他们土气。
猪拱罐罐山,我们没有因为老冯拉猪而感觉他狼狈,因为这才是有血有肉的边疆法官形象。
鲜明的人物特征,传神的人物描写和对边远山区的法制状况的介绍我们似乎能看到中国法制发展的脚印。
法官老冯是这个团体的主心骨,他用尽自己一生,演绎着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基层法官对法律的忠诚,对法官职业的热爱和对人民群众朴素真挚的感情。
在处理一桩债务纠纷案中,被告欠原告150元钱,原告无钱可还,但家里的东西随便原告拿,可被告家唯一值钱的一头小猪也远远没有150块钱啊。
出于对弱者的同情,老冯用150买了小猪,了结了这场纠纷案。
在处理妯娌分家案时,把她们争抢的瓦罐摔得粉碎,自己掏钱给她们一人买了一个。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血性汉子,一个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法官形象。
书记员杨阿姨,可以说是法制改革的牺牲者因为没有文凭却要被刚刚大学毕业的阿洛取代,在处理民事纠纷案中总是充当和事佬但她也是民族习俗与现代文明冲击下的牺牲者,以致终身未婚当退休的命运将要降临在她头上时她表现出了对法律事业的不舍。
大学生阿洛,可谓是新世纪年轻人的代表,具有这个时代年轻人的性格特点。
在处理法律问题时严守着所谓的程序正义,在猪拱罐罐山事件上以一句“封建迷信不在法院受理范围之内”加以拒绝。
而且“身为法院里的人” 阿洛公然挑战民族习俗,带着新娘私奔,引起族人不满,声称再也不打官司了,再也不信法院的人了。
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相应的法律事业也在发展,但表现为一种不均衡性,这部电影也反映出山区法制的落后,从这个“马背上的法庭”所遇到的阻力与冲突可看出。
首先是法律下乡过程中,遭遇到的与少数民族沿袭以久的乡规民约,宗教风俗的冲突。
在鸡肚子寨,老冯一行遇到了麻烦,他们的全部‘家当’被人给偷走了。
国徽丢失对于法律工作者是一个多么大讽刺啊!在全力找寻无果的情况下只好求助于村中的长老。
借助长老的威望‘家当’是找到了,可是当老冯向长老索要盗贼时却碰了壁。
在老冯眼里这可是构成了刑事犯罪了,长老却以‘神灵已经惩罚了他’而拒绝。
老冯提出要请执法机关来强制执行时,长老不客气的把他轰了出去。
在老冯看来宗教规宗教,法律规法律,二者不可混淆,在猪拱罐罐山后他亲自拉猪,这就是他对宗教与法律的界定,他的使命是解决民事纠纷而不是死板的套用法律。
其次是为乡风打磨,深谙情理法的老法官与新加入的年轻法官的观念冲突。
在老冯看来,执法要注意时效性与经济性,而阿洛遵循的是正规的执法程序。
在猪拱罐罐山后,原告要请祖宗来拉猪,老冯夺过绳子拉着猪满巷子跑。
这是阿洛所不理解的,觉得有损法官形象。
在这部影片中的一个场景让人感触颇深,一对夫妇离婚,女方占据了唯一的家产——房子,男方无家可归。
两人争执不休闹上法庭,当女方得知法院要分割她的财产时,女方干脆在地上打滚,发出动物般的哀嚎。
看到这一幕我想揪心的不止是身为执法人员的法官,那一幕的出现并非当事人漠视法律,故意耍赖,而是因为对于她来说生存意义大于财产权。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飞速发展而西南山区相对落后,法律问题归根结底是社会问题,要想法制在这个社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努力发展经济,缩小贫富差距,“温饱线下无法律”这不是一句空谈,如不解决温饱问题,普法注定会失败。
写到这里脑中浮现出老冯跌下悬崖,老马独自走的场景,顿时觉得任重而道远,因为作为法科学生更应该为法制的发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