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泻 下 药

合集下载

第三章 泻下药七版PPT[可修改版ppt]

第三章 泻下药七版PPT[可修改版ppt]
清除胃肠积滞及其他有害物质
清热泻火——实热内盛证
热毒火邪通过泻下得到缓解或消除
逐水退肿——水饮停蓄证
水湿之邪从大便排出
1.攻下药:
分 类
攻下通便,清热泻火—— 1)胃肠积滞、里热炽盛,大便秘结,
燥屎坚结,腹满急痛等里实证。
2)亦治疗火势升腾诸证。
2.润下药:甘质润,润燥滑肠——
津枯、阴虚、血虚之肠燥便秘。
3.配行气药,加强泻下和消除胀满
“大黄泻下,无枳实不通”
五、使用注意
1.年老体虚、脾胃虚弱者慎用 攻下导滞药与峻下逐水药易伤阳败胃,且作用均较峻猛,或具有
毒性,故年老体虚或脾胃虚弱者慎用。 2.妇女经产期忌用
攻下导滞药和峻下逐水药,不仅易伤正气,而且会刺激盆腔充血或 兼有活血之力。故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忌用。
第六章 泻下药 第一节 攻下药
性味:咸、苦、寒 功用
1.泻热通便,润燥软坚 ——实热积滞,大便燥结
(2)腹泻实证: A.湿热泻痢,里急后重:芍药汤 B.食积腹泻,泻下不爽:木香槟榔丸
2.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导热下行,釜底抽薪
Hale Waihona Puke 借泻下之力,导热下(1)血热吐血、衄血、咯血: 行,使火降血止
泻心汤 血宁冲剂
(2)火热上炎之目赤、咽喉肿痛、牙龈
肿痛:
凉膈散
3.活血祛瘀—— (1)产后瘀阻腹痛 下瘀血汤 (2)血瘀经闭 桃核承气汤 (3)跌伤瘀痛 复元活血汤
【使用注意】妇女妊娠期、月经期及哺乳期应忌用。
第六章 泻下药 第一节 攻下药
功用:
1.泻下攻积 :治积滞便秘之要药。
(1)便秘实证:
A.尤宜于胃肠实热积滞便秘(阳明腑实证 )

9.第三章 泻下药

9.第三章  泻下药

Company Logo
第二节
润下药
火麻仁
Company Logo
第二节
润下药
Company Logo
第二节
润下药
Company Logo
第二节
功效应用 润肠通便
润下药
老人、产妇及体虚津血不足 之肠燥便秘。
Company Logo
第二节
润下药
郁李仁
Company Logo
第二节
润下药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2.
清 热
第一节
用 法
攻下药
冲入药汁内或开水溶化后服用.
使用注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忌用或慎用
Company Logo
第一节
临床应用
攻下药
退乳:取芒硝200克,用纱布包裹, 分置两侧乳房上,加以固定,经24小时取 下,1次用药后,2天退乳率为85%,其余 均于用药2天后退乳。
第二节
功效应用
润下药
1.润肠通便— 2.利水消肿—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
Company Logo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峻下逐水---水肿、臌胀、胸胁停饮 。 使用注意: 1.本类药物有毒,要注意炮制、剂量、 用法及禁忌。 2.中病即止,不宜久服。
Company Logo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甘遂
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块根。醋制后用。 【性味归经】 苦,寒;归肺、肾、大肠经。
第一节
大黄
攻下药
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 或药用大黄的根及根茎. 【性味归经】 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
Company Logo
第一节

《中药学》课件——第3章 泻下药

《中药学》课件——第3章 泻下药

功用
1.清热解毒----
肠痈 配牡疮丹痈皮、、丹桃毒仁初
起配金银花、
内痈 连翘
1.热毒疮痈
外痈—内服、外用
2.烫火伤
配地榆—外敷
功用
配桃仁、土鳖虫
产后瘀血腹痛配川芎、当归等 2.逐瘀通经—瘀血证 血瘀经闭癥块配桃仁、红花
损伤瘀肿
功用
配茵陈、栀子 湿热黄疸 配木通、车前子、栀子 3.利湿退黄 淋证
2.清热泻火│
玄明粉化水清水洗点口眼腔
│目赤
└疮疡—乳痈、肠痈、痔疮
本品煎汤外敷或外洗
芒 硝《名医别录》 攻下药
用法用量
10~15g,冲入药汁内或开水溶化后服。外 用适量。
使用注意
10/22/2023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忌用或慎用。因含钠离子 多,水肿病人慎用。
中药学
10/22/2023
大黄
芒硝
共:1.均苦、寒
第三章
泻下药
10/22/2023
中药学
泻下药
【目的要求】
1.掌握泻下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证、配伍方法 及攻下药、润下药、峻下药的性能特点和使用 注意。
2.掌握药物2味、了解药物11味。 3.掌握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4.攻下、峻下药大多作用峻猛,或有毒性,要求
掌握用法(含炮制)、剂量及禁忌,以保证用 药安全。
10/22/2023
10/22/2023
10/22/2023
来源
C火麻仁
《本经》
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 熟果实。又名:麻(《诗经》)
痛、牙龈肿痛

3.(止血药)凉血止血--实为清热泻火功效的延伸。
(3) 乳痈,化水或用纱布包裹外敷
(本品苦降,能使上炎之火下泄,引热(血)下行,釜底抽薪,又 (4) 肠痈,与大黄、大蒜同用,捣烂外敷

中药学课件--3泻下药

中药学课件--3泻下药
这是“上病下取”的方法。 2.如痢疾初起,里急后重、泻而不畅者,虽无便秘现象,也可酌用
攻下药,可促使病情减轻,这是“通因通用”的方法。 3.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在内服药方面,根据中医的
“不通则痛”以及“六腑以通为用”等原理,对某些急腹症属于实 热结滞症候,应用通里攻下,清热泻火的方法,获得良好疗效,从 而免除手术治疗,减轻病人痛苦。
中药学课件
10
大黄之主治功效
二、凉血解毒 血热妄行之血热出血 火热上炎之目赤咽痛牙痛 热毒痈肿、水火烫伤
清血分实热
2020/3/22
中药学课件
11
大黄之主治功效
三、清泄湿热 ①湿热黄疸(湿热积滞从大便而出) ②湿热淋证(碱化尿液,止小便疼痛)
四、活血通经 月经不调、经闭、产后
蓄血证 瘀血诸症 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用于病后体虚及胎前产后的肠燥便秘; 2. 郁李仁质润而降,又可行气,通便作用较强,
治疗气滞肠燥便秘及二便不利之水肿最为适 宜。
2020/3/22
中药学课件
38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峻下逐水药作用峻猛,能引起强烈腹泻,而 使大量水分从大小便排出,以达到消除肿胀 的目的,故适用于水肿、胸腹积水、痰饮结 聚、喘满壅实等症。近代又用以治疗晚期血 吸虫病的腹水症候,可改善症状。
中药学课件
46
巴豆
制霜用。 泻下寒积—大量治寒凝便秘,小量消积。 逐水: 祛痰利咽—治喉痹欲死等。 疗疮祛腐—治恶疮等。 炒炭止泻—治冷泻。 注意:内服0.1—0.3g,入丸散,药后忌
热粥,反牵牛,体弱忌服。
2020/3/22
中药学课件
47
牵牛子
【药用】本品为旋花科牵牛或圆叶牵牛的干燥成熟种子。

15中药学第三章泻下药

15中药学第三章泻下药
1.肠燥便秘。
郁李仁(了解)
一、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欧李、郁李或长柄扁桃的成熟种子。产
于内蒙古、河北、辽宁等地。
郁李仁(了解)
二、药性:辛、苦、甘,平。归脾、大肠、小肠经。 三、功效: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四、应用:
1.肠燥便秘。 2.水肿胀满,脚气浮肿。
松子仁(了解) 一、来源:为松科乔木红松等的种仁。主产于东北。
3.峻下逐水药:多属苦寒有毒,泻下作用峻猛,能引起剧烈腹泻,
且能利尿,主治水饮内停之水肿,胸腹积水及痰饮喘满等实证。
第三章泻下药
四、使用注意:
1.久病体弱,脾胃虚弱者慎用。 2.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忌用。 3.中病即止,慎勿过剂。
第一节攻下药
一、性能特点:本类药物大多苦寒沉降,主入胃、大肠经。既有较
用苦寒攻下药以清除肠道湿热或饮食积滞(有害物质),忌用收涩 药。此乃“通因通用”的用药法则。
3.多种急腹症(阑尾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肠梗阻
等)。根据中医“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可用攻下药配合清热解 毒或活血化瘀药同用(或配驱虫药同用。)
大黄(掌握)
一、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
三、分类 1.攻下药:多属苦寒,其性沉降,主入大肠、胃经。既能通便,又
能泻火,主治大肠实热积滞,燥屎坚结,大便秘结等症。
2.润下药:多为植物果仁、种子,富含油脂,味甘质润多归大肠经,
能润燥滑肠,软化大便,泻下力缓且有滋补之性。 主治年老体弱,热病后期,产后津亏,阴虚血虚之肠燥便秘。 本类药除火麻仁、郁李仁外,还有桃仁、杏仁、瓜蒌仁,松子仁、柏 子仁、苏子、决明子、桑椹、黑芝麻、胡桃肉、蜂蜜、肉苁蓉、锁阳、 当归、何首乌、天冬、麦冬等。
甘遂(熟悉)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一部分常用单味中药 第三章 泻下药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一部分常用单味中药 第三章 泻下药

天星医考之《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三章泻下药概述【性能特点】药性沉降,主归大肠经。

【含义】主要具有泻下通便作用;或有清热泻火,或有逐水退肿等作用。

部分药还兼有解毒,活血祛瘀等作用。

【适应证】1.主要适用于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实热内结及水肿停饮等里实证。

2.部分药还可用于疮痈肿毒及瘀血证。

【配伍】里实兼有表邪者,当先解表而后攻里,必要时攻下药与解表药同用,表里双解,以免表邪内陷;里实而正虚者,应与补虚药同用,攻补兼施,使攻下而不伤正。

【使用注意】泻下作用峻猛的药物,易伤正气及脾胃,故久病体弱、脾胃虚弱者当慎用;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应慎用或忌用;应用作用较强的泻下药时,当中病即止,慎勿过剂,以免损伤胃气。

第一节攻下药【性能特点】多苦寒沉降,主入胃、大肠经。

既有较强的攻下通便作用,又有清热泻火之效。

【适应证】实热积滞证。

部分药物可用于温热病、脏腑火热证等。

大黄【药性】苦,寒。

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性能特点】苦寒泄降,作用强烈,素有将军之称。

入脾胃大肠,既善通肠泄热、攻积导滞,又能导湿热之邪从大便而出,促进黄疸消退。

入心肝血分,既善泄血中实热火毒而凉血止血解毒,又能通利血脉而活血化瘀。

1【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祛瘀。

【应用】(1)大便秘结,胃肠积滞,湿热泻痢初起。

(2)火热上攻之曰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

(3)热毒疮肿,水火烫伤。

(4)血热吐血、衄血、咯血、便血。

(5)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瘾瘕积聚,跌打损伤。

(6)湿热黄疸,淋证涩痛。

【配伍】大黄配芒硝:善泻下攻积,又善润软燥屎,还善清热泻火,治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硬难下效佳。

大黄配巴豆、千姜:大黄苦寒,功善泻热通便、攻积导滞;巴豆辛热,功善峻下冷积;干姜辛热,功善温中散寒。

三药合用,巴豆得大黄,其泻下之力变缓和而持久,大黄得巴豆,其寒性可去,再加温中散寒之干姜,以助散寒之力,故善治寒积便秘。

【用法用量】煎服,5~10g,热结重症用15~20g,生大黄泻下力强,入汤剂应后下,或用开水泡服。

中药学课件第三章泻下药

中药学课件第三章泻下药
中药学课件第三章泻下药
contents
目录
• 泻下药概述 • 泻下药的种类及特点 • 泻下药的配伍与应用 • 泻下药的现代研究 • 泻下药的常见误区与正解 • 泻下药的正确选用与使用方法
01 泻下药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泻下药是指能够引起腹泻或滑利 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主要用 于治疗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实 热内结及水肿停饮等里实证。
忌与补益药同用
孕妇及月经期女性体质特殊,对泻 下药应慎用或禁用,以免损伤胎气 或导致月经过多等不良反应。
孕妇及月经期慎用
在使用泻下药期间,应注意饮食禁 忌。如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等刺激 性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影响 药效发挥。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 应用泻下药应根据病情、药性,在有效剂量范围内,确定适宜的用量及疗程,不可过剂,以防耗伤正气,甚至 发生“脱证”或休克等。
• 润下药多含油脂,能润肠通便,使缓下而不伤正气,适用于年老津枯、产后血虚、热病伤津及失血等所致的肠 燥便秘。但火麻仁食入量大,可引起中毒。
• 峻下逐水药作用峻猛,能引起剧烈腹泻,使体内潴留的水液从大便排出,部分药物兼有利尿作用,使体内潴留 的水液从小便排出,适用于水肿、膨胀、痰饮积聚等证。但本类药物多有毒性,易伤正气,故体虚者当慎用, 且不宜久服,使用时常配伍补益药以保护正气,并应注意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以免过量而发生中毒或伤 正。孕妇忌用。
服药时间
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性质,合理安 排服药时间。如攻下药宜清晨空腹 服用,以便借肠胃空虚之际,药物 迅速入肠发挥作用。
注意事项与禁忌
注意观察反应
使用泻下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 反应。如出现腹痛、腹泻过度等不 良反应,应及时调整剂量或停药。

中药性之第3章泻下药

中药性之第3章泻下药

第三章泻下药凡能引起腹泻,或滑润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第一节攻下药大黄苦,寒,脾胃大肠肝心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祛瘀,利湿退黄1、胃肠积滞,大便秘结2、血热妄行之处血证3、热毒疮疡,丹毒及烧烫伤4、瘀血诸证5、黄疸,淋证,外治烧烫伤。

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

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

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

用于火毒疮疡。

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

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大黄生用力猛,熟用力缓;用于通便煎煮时后下药,止血宜炒炭。

胎前、产后慎用[1]。

配伍1、大黄配芒硝:芒硝咸寒,功能泻下、软坚、清热。

两药相合,既善泻下攻积,又善润软燥屎,还善清热泻火,治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硬难下效佳。

2、大黄配巴豆、干姜:三药合用,巴豆得大黄,其泻下之力变缓和而持久;大黄得巴豆,其寒性可去;再加温中散寒之干姜,以助散寒之力。

故善治寒积便秘。

3、治烧汤伤及热毒疮疖,研末调敷;宫颈糜烂,以大黄浸膏棉球浸透,涂擦局部。

临床上常因症状不同配伍他药应用。

如:温热病热结便秘,高热不退,神昏谵语者,可用本品通腑泻热,常配伍芒硝、厚朴、枳实,加强攻下作用即大承气汤之谓。

若里实热结而气虚,配伍党参、当归等补气养血药及攻补兼施之属,热结伤阴又宜配伍生地、玄参、麦冬等养阴生津药,是谓“增水行舟”之法。

治疗疮毒取其清热解毒之效,并借通便之力使热毒下泄。

但大黄生用气味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苦泄攻伐易伤胃气,温热蕴结不可轻率采用。

以上各种大黄,均以外表黄棕色、锦纹及星点明显、体重、质坚实、有油性、气清香、味苦而不涩、嚼之发粘者为佳。

芒硝咸苦,寒,胃大肠泻下软坚清热,回乳;孕妇慎用;不宜与硫黄、三棱同用。

1、用于实热积滞,大便燥结2、用于口疮,咽痛,目赤及疮痈肿痛3、外敷尚可回乳1.治实热积滞,大便燥结,胸腹胀满[1]。

入汤剂或开水溶化服,4.5~9g[1]。

2.治目赤肿痛,以溶液点眼;丹毒,痈肿,水化涂敷;咽痛,口疮,研细末吹搽患处;痔疮肿痛,水煎熏洗;乳痈初起及哺乳妇断奶,外敷乳房[1]。

03第三章-泻下药PPT课件

03第三章-泻下药PPT课件
(2)哺乳妇女忌用 (3)炮制 生用 攻下强,不久煎
酒制 火邪上炎,取酒上行之性 制用 活血 炭 止血 5-10g,重15-20g,散 1/4量
-
19
芒硝
[来源] 为硫酸钠矿精制后的结晶
体。将天然矿物溶于热水中, 滤液冷后析出的结晶,称为 皮硝;皮硝与萝卜片共煮, 取上层液冷后析出的结晶, 为芒硝;芒硝风化失去结晶 水而成的白色粉末,为玄明 粉。
❖ 泻下攻积——实热积滞 ①热性便秘,甚至高热神昏者(温热病,杂病)芒 硝,厚朴,枳实
②湿热痢疾
可单用
③急腹症,单纯性肠梗阻
④里实热结而气血虚 配补气血药,人参,当归
⑤热结阴伤
配补阴药,生地,玄参,麦冬
⑥脾阳不足,冷积便秘 配温阳药,附子,干姜
-
17
大黄
❖ 清热泻火解毒——热毒火毒 热毒痈肿
能使之下泻
-
3
大黄
[来源] 蓼科掌叶大黄 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 Rheum tanguticum Maxim.et Balf.药用大黄 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 燥根及根茎。秋末茎叶枯萎 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 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 用绳串成串干燥。
[产地分布] 掌叶大黄与唐古特大黄主
-
45
火麻仁
-
46
火麻仁
-
47
火麻仁
-
48
大麻
❖ 大麻是当今世界上 最廉价、最普及的毒 品。
❖ 大麻是地球上大部 分温带和热带地区都 能生长的一种强韧、 耐寒的一年生草本植 物。
❖ 然而大多数大麻, 都没有任何有毒成分。
2、孕妇忌,哺乳妇女用之可回乳
3、炮制:

中药学第三章、泻下药

中药学第三章、泻下药

第三章、泻下药一、攻下药二、润下药三、攻下逐水药大黄:芒硝:芦荟:番泻叶:对应方剂:火麻仁郁李仁:甘遂:京大戟:商陆:芫花:巴豆:牵牛子:对应方剂:横向总结通利二便 :杀虫:区别寒下、温下:松子仁:用法用量: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泻心汤)逐瘀通经(抵挡汤)利湿退黄 破痰虎杖:清热解毒,利湿退黄;vs鉴别大黄异:同: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泻下、活血大黄:破痰,凉血止血虎杖:化痰止咳治疗水火烫伤常配伍的药物是地榆散瘀止痛,化痰止咳,泻下润燥软坚外用清热消肿 回乳内服,10~15g,冲入药汁内或开水溶化后服。

外用适量。

清肝 杀虫利水大承气汤(肠燥便秘)利水消肿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消肿散结 (疮痈肿毒)消肿散结消肿散结祛痰止咳外用杀虫疗疮峻下冷积(辛热,不同于其他泻下药)逐水退肿 祛痰利咽(癫痫)外用蚀疮去积 杀虫十枣汤番泻叶、郁李仁、峻下逐水药,冬葵子芦荟、芫花、牵牛子(苦参,贯众 ,海桐皮,雷公藤)(寒下大承气汤类,温下巴豆类)十八反歌诀本草明言十八反贝蒌夏蔹及攻乌遂戟藻芫反战草诸参辛芍叛黎芦乌头(包括川乌、草乌、附子)诸参:人参、西洋参、党参、丹参玄参、南沙参、北沙参、苦参十九畏歌诀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小结。

中药学-泻下药

中药学-泻下药

第三章泻下药概述:凡能攻积、逐水,引起腹泻,或润肠通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根据泻下作用的不同,一般可分攻下药、润下药和峻下逐水药三类。

泻下药用于里实的症候,其主要功用,大致可分为三点:一为清热泻火,使实热壅滞通过泻下而解除;一为逐水退肿,使水邪从大小便排出,以达到驱除停饮、消退水肿的目的。

攻下药:作用较猛,峻下逐水药尤为峻烈。

这两类药物,奏效迅速,但易伤正气,宜用于邪实正气不虚之症。

对久病正虚、年老体弱以及妇女胎前产后、月经期等均应慎用或禁用。

润下药:作用较缓和,能滑润大肠而解除排便困难,且不致引起大泻,故对老年虚弱患者,以及妇女胎前产后等由于血虚或津液不足所致的肠燥便秘,均可应用。

峻下逐水药:多有毒,通利二便,引起强烈的腹泻。

主治血肿,水肿,胸水,腹水等证;功效与主治:性能特点:攻下药,峻下药,苦寒,归经大肠。

配伍应用:寒热虚实 ;最重要的配伍:行气药,可以增效。

(大黄泻下,无枳实不通。

)使用注意:因证选药,因人制宜,中病即止。

症候禁忌:便溏腹泻的,无里实积滞的,对于正气亏虚的,老年体虚的慎用;妇女妊娠期禁用,月经期慎用。

用法用量配伍都需要注意。

第一节攻下药攻下药:本类药大多苦寒沉降,主入胃、大肠经。

既有较强的攻下通便作用,又有清热泻火之效。

主要适用于大便秘结,燥屎坚结及实热积滞之证。

应用时常辅以行气药,以加强泻下及消除胀满作用。

若治冷积便秘者,须配用温里药。

主治:1.引起腹泻,治疗便秘:热结便秘,或者其他原因的习惯性便秘; 2.通便导滞;攻下积滞,用于体内胃部寒积,热积,食积;胃肠的湿热积滞如痢疾加大黄;虫积;甚至痰淤;3.清热泻火,清导湿热。

攻下药在临床应用上还用于下几个方面:1.对于上部充血、出血等病症兼见便秘者,用攻下药可使病情缓解,这是“上病下取”的方法。

2.如痢疾初起,里急后重、泻而不畅者,虽无便秘现象,也可酌用攻下药,可促使病情减轻,这是“通因通用”的方法。

3.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在内服药方面,根据中医的“不通则痛”以及“六腑以通为用”等原理,对某些急腹症属于实热结滞症候,应用通里攻下,清热泻火的方法,获得良好疗效,从而免除手术治疗,减轻病人痛苦。

第三章泻下药

第三章泻下药

第三章泻下药
第一节攻下药
大黄
苦、寒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清泄湿热
芒硝(皮硝、玄明粉、元明粉)
咸、苦、寒
泻下,软坚,清热
番泻叶
甘、苦、寒
泻下导滞
芦荟
苦、寒
泻下,清肝,杀虫
第二节润下药
火麻仁
甘、平
润肠通便
郁李仁
辛、苦、甘、平
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松子仁
甘、温
润燥滑肠,润肺止咳
第三节峻下逐水药
甘遂
苦、寒、有毒
泻下逐饮,消肿散结
京大戟
苦、辛、寒、有毒
泻下逐饮,消肿散结
红大戟偏于消肿散结
芫花
辛、苦、温、有毒
泻下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
商陆
苦、寒、有毒
泻下利水,消肿散结
牵牛子
苦、寒、有毒
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巴豆
辛、热、有大毒
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
千金子
辛、温、有毒
泻下逐饮,破血消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泻下药
【概说】
【含义】能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用以治疗里实积滞证的药物。

【功效】泻下通便——排除:
①胃肠积滞——泻下攻积
②体内积水——逐水退肿
③有害物质。

④使实热之邪通过泻下而清除——泻火热。

(釜底抽薪,上病下治,以泻代清)【主治】
1.胃肠积滞——大便秘结;
2.体内积水——水肿停饮,如臌胀。

3.实热壅滞诸证.
【配伍】
1.里实兼表邪者,当先解表后攻里,必要时可与解表药同用,表里双解,以免表邪内陷;
2.里实而正虚者,应与补益药同用,攻补兼施为妥,或先攻后补,务必使攻邪而不伤正。

3.同时常辅以行气药,以加强泻下,消除胀满。

与利水药配伍泻下作用弱。

【使用注意】
1.中病即止,切勿过剂,以免损伤胃气。

2.年老体虚、脾胃虚弱者当慎用;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应当忌用。

3. 应用作用较强的攻下药时,以及应用作用峻猛而有毒性的泻下药时,一定要严格炮制法度,控制用量,避免中毒现象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1 攻下药
本类药大多苦寒沉降,以通便、泻火为主要作用。

主要用于:
1.实热积滞,大便秘结之证。

2.火热病证:①热病高热神昏、谵语发狂;②火热上炎之头痛、目赤、咽痛、牙痛;③血热之吐血、衄血、咯血等上部出血证。

上述病证,无论有无便秘,均可应用。

④根据“六腑以通为用”、“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理论,以攻下药为主,配伍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等,用于治疗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胆囊炎、急性胰腺炎、肠梗阻等急腹症,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大黄泻清化瘀兼止血
为中医治疗急﹑重症的必备良药之一。

是一味功效显著,内服外用皆可的良药。

【功效主治】
1.泻下攻积〔攻积导滞、泻热通便、苦寒攻下〕——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

对热便秘尤为适宜。

如大承气汤(《伤寒论》)。

2.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目赤咽肿、牙龈肿痛、热毒疮疡,肠痈、痢疾初起,烧烫伤;血热吐衄。

如泻心汤十灰散。

为气血两清之品!
大黄的泻火作用,一则赖其苦寒之性以清泄火邪,同时还通过泻下,使邪热有下泄之途,起到釜底抽薪作用。

作用机制与黄连、黄芩、龙胆草等单纯苦寒清泄之品有所不同,可双管齐下,起效更捷。

3.清泄(利)湿热——湿热痢疾、黄疸、淋痛等。

如茵陈蒿汤(《伤寒论》),八正散。

4.逐瘀通经——下焦瘀血证,跌扑损伤。

大黄之用途十分广泛,总之以实积、实火、热毒、湿热、瘀滞、血热出血之证为宜,其泻下作用之强弱,每随用法之不同而有异。

【使用注意】
1.妇女怀孕、月经期、哺乳期忌用!(因其色素可从乳汁中排泄,引起婴儿腹泻)。

2. 以保证每天2次软便为宜。

服药期间,可出现腹痛、尿赤,停药后诸证自然消失。

3 .因含鞣质等,不宜与抗生素、维生素、酶制剂等西药同用。

【使用技巧】
为了减轻服药后的腹痛(肠管痉挛性收缩所致),可加用理气破气药(有解痉止痛作用),如乌药等。

或配以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

或改用熟大黄。

芒硝本品为含硫酸钠的天然矿物经精制而成的结晶体。

主含含水硫酸钠。

【性味归经】味咸苦,性寒。

【功效主治】
1.软坚泻下〔润燥〕——为治疗里热燥结之要药。

对实热积滞,大便燥结者尤为适宜。

一般配大黄用,不单用。

2.清热消肿〔外用〕——咽痛、口疮、目赤及痈疮肿痛如乳痈早期等。

【运用】10-15g冲入药汁内或开水溶化后服!
番泻叶
【运用】泻下通便——热结便秘。


①泻下力略缓,不及大黄、芒硝。

②宜单用沸水泡(25分钟)服,是一种使用方便的泻下药。

口服约6h左右起效。

③小剂量(1.5~3g)缓泻,大剂量(5~10g,)攻下。

大剂量服用,有恶心、呕吐、腹痛等副作用。

芦荟
【运用】
1.泻下通便——热结便秘。

副作用大,使用不普及,须小量用,在其他通便药均
已耐药时替代,短时用。

2.清肝泻火——肝经热盛之头晕头痛、烦燥易怒、惊痫抽搐等证。

3.杀虫〔疗疳〕——小儿疳积。

外用以治顽癣。

入丸散剂,不入汤剂,每次1-2克,外用适量。

2 润下药
本类药物多为植物种子和种仁,富含不吸收脂肪油,能润滑大肠、并在碱性肠液中分解产生脂肪酸刺激肠壁分泌增多、蠕动加快,促使排便而起缓泻作用。

含脂肪油具类似缓泻作用的中药还有:瓜蒌仁桃仁杏仁柏子仁当归等
适用于年老津枯、产后血虚、热病伤津及失血等所致的肠燥津枯便秘。

【应用配伍】
随证配伍补血药、养阴药(如当归肉苁蓉)或益气药(黄芪白术等)。

许多清热药,养阴生津药也有弱的缓泻作用。

前者使肠运动加强加快,后者能使肠分泌液增多。

火麻仁&郁李仁
火麻仁对习惯性便秘较重者,多配大黄用。

因有-定毒性(含毒蕈碱,胆碱等),故不宜大剂量和长期使用。

3峻下逐水药
本类药物多苦寒有毒,药力峻猛,服药后能引起剧烈腹泻,使体内潴留的水饮从大小便排出体外。

适用于顽固性全身水肿,大腹胀满,以及停饮等正气未衰之证。

本类药攻伐力强,副作用大,孕妇忌用;“不可轻用,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注意本类药物的炮制、剂量、用法及禁忌配伍等,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使用时常配伍补益药以保护正气。

甘遂(块根)泻水圣药!
来源于大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遂的干燥块根。

主产于陕西、山西、河南等地。

秋末或春初采挖。

撞去外皮,晒干。

以根肥大饱满,色白,粉性足,无纤维者为
佳。

醋制过用。

【性味归经】苦,寒。

归肺、肾、大肠经。

【运用】①用量用法:因有效成分不溶于水,须入丸散服,每次0.5~1g。

一般口服1-2小时后开始腹泻水样大便,反应大者有恶心呕吐,一般不需特殊处理,腹泻6-8小时后停止。

为防止中毒,同时考虑患者的耐受性,以隔日一次口服为好!不宜长时间用。

②炮制:内服醋制用,以减低毒性。

③配伍:与大枣同用。

④虚弱者,有消化道出血史及孕妇忌用。

⑤不宜与甘草同用。

甘遂&京大戟&芫花
甘遂可用于常规治疗效果不好的重度腹水(肝病或癌性腹水)和尿潴留。

膝关节积液等。

心肾病人之腹水不宜用。

牵牛子(成熟种子)
来源于旋花科攀援性一年生草本植物裂叶牵牛或圆叶牵牛的干燥成熟种子。

表面灰黑色者称黑丑,淡黄色者称白丑,同等使用。

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苦,寒。

有毒。

归肺、肾、大肠经。

【运用】
1 泻下逐水——水肿臌胀,二便不利者。

能通利二便以排泄水湿,其逐水作用虽较甘遂、京大戟稍缓,但仍属峻下逐水之品。

牵牛子能走气分,通三焦.气顺则痰逐饮消,上下通快。

生用力猛,炒用性缓。

忌与巴豆同用。

2 去积杀虫(蛔、绦虫等):治虫积腹痛。

内服入煎3-9g,丸散每次0.3-1g,每日2-3次。

巴豆
大戟科巴豆的干燥成熟果实。

味辛,性热有大毒。

能起沉疴痼疾,是一味难得良药,应深入研究,挖掘应用。

【功效主治】
1.峻下冷积〔温通寒积〕——寒积便秘。

药性猛烈,能峻下冷积,开通肠道闭塞。

可单用巴豆霜装入胶丸。

2.逐水退肿〔泻水逐饮〕——腹水臌胀。

本品峻泻,有较强的逐水退肿作用。

3.祛痰利咽——喉痹痰阻。

本品能祛痰利咽以利呼吸。

治喉痹涎壅塞气道,呼吸困难,甚则窒息欲死者。

4.蚀疮〔外用〕——痈肿未溃、疥癣恶疮。

5.散瘕消积——治乳癖和卵巢囊肿有效。

对金葡菌有抗菌作用,为其治疮疡痈疽之由,可替代部分抗生素。

三物白散(配桔梗贝母)治肺痈。

【运用】①特点:毒大性猛,既温下肠道之寒积,又攻逐体内之积水,为温下的代表药。

②巴豆辛热燥烈,药力刚猛,峻下冷积,开通闭塞,主治冷积便秘重症;大黄苦寒泄降,攻下实热,荡涤胃肠,主治实热积滞便秘急症。

③入丸散服,每日0.1~0.3g.分2-3次。

制成巴豆霜用(巴豆的作用主要在巴豆油。

口服半滴至1滴巴豆油,短时期内可有多次大量水泻,伴有剧烈腹痛和里急后重;口服1克可致死)。

巴豆壳3-9克可破气消胀,改善腹胀症状,多用于顽固性肠麻痹病人④孕妇及体弱者忌用。

⑤不宜与牵牛子同用。

⑥不宜食热粥﹑开水﹑热物,以免加重泻下。

高温处理、峻药轻投、饭后服用,可最大限度克服不良反应。

巴豆中毒,表现为急性肠胃炎症状(呕吐、腹泻、白细胞升高等) ,可用绿豆、黄连、黄柏煎汤冷服,忌一切热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