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解读
论证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即宛城
《论证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即宛城》一、论据:1、 (诸葛玄死于建安二年正月),公元197年。
“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三国志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证明: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失去了依靠,开始躬耕种田,独立自主生活。
2、“仆躬耕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势不可却,计事善之,于是情好日密,相拉总师。
”《诸葛亮集.文集.黄陵庙记》证明:1、诸葛亮离开了居住地襄阳,自己说到南阳躬耕种田了。
2、刘备三顾的是草庐,不是“宅、家、院”。
3、“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阳。
”《三国志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证明:诸葛亮自己再次说明:躬耕于南阳。
而不是其他地方。
4、“张济自关中走南阳。
济死,从子绣领其众。
二年春正月,公到宛。
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
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
”《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第一》证明:这里说的南阳即是宛城,南阳仅仅可以代指宛城,不代指其他县。
5、“曹操智计殊绝于人,…然困于南阳”。
《后出师表》证明:1、曹操在南阳宛城被张绣打败,为流矢所中,二子遇害。
2、同一件事在《三国志魏书一》上说“公到宛”,《后出师表》上说“困于南阳”。
有力地证明了说南阳即是宛城。
6、“…公之自舞阴还也,南阳、章陵诸县复叛为绣。
……冬十一月,公自南征,至宛。
”《(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一》证明:这里说的南阳指的也是宛城。
7、“绣领其众,屯宛,与刘表合”。
《三国志魏书八》。
这里说的是宛。
同一件事但在《魏书十·贾诩传》中说的却是“张绣在南阳”。
证明:有力地证明了说南阳即是宛城。
南阳仅仅可以代指宛城,不代指其他县。
8、“宛,故申伯国,莽曰南阳。
”《后汉书·地理志》王莽是第一个说南阳即指宛城的。
证明:说南阳即是宛城。
9、“荆州刺史王睿素遇无礼,坚过杀之。
比至南阳,众数万人。
南阳太守张咨闻军至,晏然自若”。
《三国志吴书一·孙坚传》证明:1、这里说的荆州就是襄阳,南阳就是宛城。
2、只说郡名即指郡治所在地,如果说除郡治以外的县名时,必在郡名后加上县名。
出师表原文带翻译
出师表原文带翻译《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
历史上有《前出师表》。
下面小编整理了出师表原文带翻译,供大家参考!出师表原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x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yí)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向宠,*行(xíng)淑均,晓畅*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huán)、灵也。
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命于乱世,不求闻(wén)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bēi)鄙(bǐ),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一年矣!【“有”是通假字,通“又”,跟在数词后面表示约数。
初中素材南阳高卧的历史典故及释义
南阳高卧的历史典故及释义典源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注引《汉晋春秋》曰:“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引《魏略》曰:“亮在荆州,……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
”释义用法诸葛亮隐居南阳隆中,好为《梁父吟》,常抱膝长啸。
他身怀经邦济世的大才,自比为春秋战国时的名臣管仲、乐毅,被人称许为“卧龙”。
后用此典表现人怀才未展,待时而起,也以“卧龙”等指这样的人。
用典形式【卧龙】唐·高适:“寂寞卧龙处,英灵千载魂。
”宋·刘儗:“叔子残碑,卧龙陈迹,遗恨斜阳里。
”宋·辛弃疾:“更想隆中,卧龙千尺,高吟才罢。
”【久卧龙】唐·白居易:“伤弓未息新惊鸟,得水难留久卧龙。
”【长抱膝】北周·庾信:“讵知长抱膝,徒为梁父吟。
”【抱膝意】明·陈子龙:“许身空自大,抱膝意难忘。
”【卧龙才】唐·刘禹锡:“一吟梁甫曲,知是卧龙才。
”【卧龙公】宋·范成大:“若家卧龙公,事业管萧埒。
”【卧南阳】唐·杜甫:“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起卧龙】唐·刘禹锡:“雷雨江湖起卧龙,武陵樵客蹑仙踪。
”【梁甫吟】唐·杜甫:“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宋·汪元量:“老子猖狂甚,犹歌梁甫吟。
”【琅邪人】唐·李白:“耻学琅邪人,龙蟠事躬耕。
”【长吟抱膝】唐·骆宾王:“长吟空抱膝,短翮讵冲天。
”【武侯吟龙】唐·罗隐:“宣父道高休叹凤,武侯才大本吟龙。
”【卧龙诸葛】宋·辛弃疾:“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诸葛亮自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个“南阳”就是指宛
诸葛亮自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个“南阳”就是指宛展开全文诸葛亮自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个“南阳”就是指宛!西岭千秋雪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这里的“南阳”在西晋史学家陈寿著国家正史《三国志》上以及很多史料记载中证明就是指宛。
这在西晋时期是一种共识,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晋惠帝在看过《三国志》后当即下诏,命令全国百姓每家每户都要抄写《三国志》,做到了家喻户晓,根本就不存在争议。
然而,经后朝后代别有用心之人独断、臆想、推测,时至今日竟然被演变为“诸葛亮躬耕于隆中”,彻底否定了诸葛亮自己说的“躬耕于南阳”。
这将成为史学界的一大笑炳!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诸葛亮自言“躬耕于南阳”就是指宛。
一、东汉班固撰《汉书》《地理志第八上》在南阳郡下明确记载:“宛,故申伯国……莽曰南阳。
” 这是王莽第一个说出南阳指宛的证史记载。
二,公元17年,新莽天凤四年四月,王莽改制时“改南阳郡为前队(音遂Sw),改宛县为南阳”。
这个证明秦、西汉时的南阳郡更名为“前队”,宛已经改名叫“南阳”。
三、《水经注卷三十一》记载:“(淯水)又南迳宛城东。
其城故申伯之都,楚文王灭申以为县也,秦昭襄王使白起为将,伐楚取郢,即以此地为南阳郡,改县曰宛。
王莽更名郡曰前队,县曰南阳。
刘善曰:在中国之南而居阳地,故以为名。
大成西南隅,即古宛城也,荆州刺史治,故亦谓之荆州城”。
这里的“前队”即指南阳郡,“南阳”指的就是宛。
四、《后汉书·志第十天文上》:“俱攻破南阳,斩莽前队大夫甄阜……四年六月,汉兵起南阳,至昆阳。
”这里的“前队”即指南阳郡,“南阳”指的就是宛城。
五、《三国志蜀书五诸葛亮传》前出师表记载:“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阳”。
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记载:“曹操智计殊绝于人,……然困于南阳”。
这件事说的是曹操在南阳宛城被张绣打败,为流矢所中,二子遇害。
同一件事在《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第一》记载:“张济自关中走南阳。
古诗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翻译赏析
古诗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翻译赏析“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出自文言文《隆中对》,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亮躬耕陇亩,好(hào)为《梁父(fǔ)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yuè)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duó)德量力,欲信(hen)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chāng ué),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miǎn),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xù),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zhòu],信义着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
【翻译】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
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
诸葛亮就躬耕在南阳:莫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莫把功夫用在学术外
诸葛亮就躬耕在南阳:莫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莫把功夫用在学术外【按】“知识青年”诸葛亮,17岁到27岁这十年到底在哪里躬耕谋生?文化学者夏先生1993年曾撰写了四篇文章,26年过去了,今日看后仍觉得耳目一新。
现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四说诸葛亮的躬耕地文| 夏廷献01细品诸葛如何说——一说诸葛亮的躬耕地大名垂宇宙的诸葛亮,当年的躬耕地到底哪里?这是近些年在一定范围“炒”得很热的问题,说法也很多。
概括起来,大体有“四说”:“南阳说”;“襄阳说”;“南阳襄阳都是说”;“南阳襄阳都不是说”。
令人奇怪的是,这“说”那“说”,都没有仔细听听当事人诸葛亮自己怎么说。
诚然,各“说”都引用了诸葛先生《出师表》的话:“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但不知什么原因,研究者大都是“虚晃一枪”,便“顾左右而言它”——自己“说”起来了,没有再沿着诸葛的思路“说”下去,把先生自己说得很明白、很清楚、很确凿的问题,搞成了“众说纷纭”,搅成了一锅粥(这是不少“学问家”的通病)。
其实,诸葛先生在自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之后,紧接着便说了“躬耕于南阳”的原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一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保命。
什么地方易于“保命”呢?只有远离政治、军事漩涡中心的地方。
当时,这个地方,只能是离诸侯刘表所据的襄阳270多里的南阳,而决不会是连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都不能呆下去的争斗中心之一的襄阳。
(注:相当于今日军分区司令的诸葛玄,从江西到襄阳,看到刘表嫉贤妒能难以相处,便离开襄阳,途径南阳到了今日的平顶山市——该市有其墓地为证)二是“不求闻达于诸侯”——埋名。
不想让诸侯们知道自己。
哪个地方易于“埋名”呢?只有远离诸侯的地方。
当时,合适的地方就是南阳——既可以躲开襄阳刘表的视线,又可以不受到许昌曹操的瞩目(这也是17岁的诸葛亮没有跟着叔父去平顶山的原因)。
若是像“襄阳说”的那样,先生在襄阳近郊躬耕,和达官贵人来往密切,埋名,其不成了一句假话。
诸葛亮躬耕地--南阳
南阳---诸葛卧龙躬耕地证据之一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自述躬耕于南阳正史《三国志》记载了诸葛亮上疏后主的《前出师表》,在此文中,诸葛亮表述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这一段话的意思是:我本是一个平民百姓,在南阳自耕自食,只希望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不求在诸侯面前闻名显达。
先帝不嫌弃我身世我身世低贱,竟屈驾相访,向我征询天下大事,这使我很受感动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这一段话出自诸葛亮给后主的奏章中,可称为第一手材料,是无可非议的,因而,它是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最可信的证据。
证据之二诸葛亮在《黄陵庙记》中自述在南阳躬耕在《诸葛亮集.文集.黄陵庙记》一文中,诸葛亮说:“仆躬耕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势不可却,计事善之,于是情好日密,相拉总师。
”黄陵庙位于长江西陵峡南岸,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 ,诸葛亮奉命领兵进军益洲,船队进到西陵峡,他登岸看到一座断壁残垣的古庙,原来是祭祀禹王和神牛的庙宇,由于年久失修,以致如此。
诸葛亮感慨万千,即派人“复而兴之,再建其庙号”。
庙宇建成后,即撰写了《黄陵庙记》,并刻碑铭记。
在碑文中,诸葛亮说了上述的那一段话,即“我在南阳躬耕着田地,承蒙先主刘备三顾草庐访我......”这一段话同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所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是一致的,因而,这也是诸葛亮躬耕南阳最可靠的证据。
证据之三隋开皇“断石幢”称孔明居南阳躬耕《中州杂俎》记载,诸葛亮“又尝居叶县之平山下,现存隋开皇二年断石幢云:‘此地有诸葛之旧坟墟,在高阳华里。
’今山下少西有诸葛庙,东金鸡冢,疑冢即孔明父祖葬处.盖孔明琅琊避地而西,自其父祖已然,其居南阳则自孔明始也。
此断石幢既为隋时物,则去三国时未远,言必得其真,故而书之。
”据《叶县志.陵墓》称:“开皇断石幢系明代叶县县令牛凤在《改正诸葛武侯祠记》石碑中所记”。
诸葛亮躬耕地浅说
诸葛亮躬耕地浅说摘要:诸葛亮躬耕地向来有南阳、襄阳两说。
持襄阳说者的主要理由是:历代文献均记载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隆中,诸葛亮躬耕于襄阳城西20里之隆中,属邓县,邓县归南阳郡管辖,宛县为曹操势力范围,如果诸葛亮隐居于此,刘备不可能前往曹操占领区自投网罗。
历史文献证明,三国时隆中不归南阳管辖,而诸葛亮躬耕之地亦非曹操占领区。
且刘备屯兵博望,要短期内三顾草庐,路程必然不远,这只能是南阳而非襄阳。
关键词:诸葛亮;躬耕地;南阳;襄阳诸葛亮躬耕地是学术界长期聚讼不决的一桩公案,持襄阳说者认为躬耕在襄阳隆中,持南阳说者认为在南阳宛城卧龙岗,双方唇枪舌剑,辩难不已,迄今尚无定谳。
持襄阳说者的主要理由是:历代文献均记载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隆中,诸葛亮躬耕于襄阳城西20里之隆中,属邓县,邓县归南阳郡管辖,宛县为曹操势力范围,如果诸葛亮隐居于此,刘备不可能前往曹操占领区自投网罗。
①如果这些说法成立,诸葛亮躬耕襄阳隆中,自然是铁证如山,不可改易,但是仔细推敲,事实并非如此。
一、历代文献记载是否一致诸葛亮躬耕于何处,持襄阳说者认为历代文献一致,均说是在襄阳隆中。
根据是:1.《三国志·诸葛亮传》引《蜀记》云:“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为文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
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昔尔之隐,惟卜此宅……今我来思,觌尔故墟。
’”永兴为晋惠帝司马衷的年号,距诸葛亮死时约70年,此为最早之记载。
2.东晋人习凿齿《汉晋春秋》云:“帝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后来他又在《襄阳记》中说:“襄阳有孔明故宅……”3.南朝盛弘之《荆州记》云:“襄阳城西十里许,名为隆中,有诸葛孔明宅。
”4.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篇》云:“沔水(即汉水)又东径隆中,历孔明旧宅北。
亮语刘禅云:‘先帝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
’”这4条记载中,郦道元的《水经注》最晚,他和盛弘之所撰《荆州记》中关于孔明的记载均是沿袭了习凿齿的说法,但习凿齿在《汉晋春秋》和《襄阳记》中说诸葛亮“家”在南阳邓县隆中,并未说躬耕,受三顾于此,持襄阳说者望文生义,认为家于此即躬耕于此,受三顾于此,这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解读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解读第一篇: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解读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解读提示:一直以来,河南南阳与湖北襄阳两地对于诸葛亮的“躬耕地”的问题争论不休。
关于这个论题,学界普遍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即支持“躬耕地”为南阳的“南阳说”以及支持“躬耕地”为襄阳的“襄阳说”。
本文作者首先剖析了“襄阳说”的依据,再根据史实记载逐一驳斥这些依据,最后通过详实的分析考证说明河南省南阳市才是诸葛亮真正的“躬耕地”。
文章摘自《中国经济周刊》,部分文字有删改。
正文:诸葛亮躬耕地问题是一个中国史学界长期存在,目前又没用明确结论的问题。
本来,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悬案,争争无妨,尤其是南阳武侯祠和襄阳古隆中均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都是中华大地上著名的文化遗产和游览胜地,都应当充分发挥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作用,所以,这些争论和宣传都是可以理解的。
如重此轻彼,或互争高下,都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妥当的。
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的几次但争论却不同寻常,其中,《中国历史地图集》的改动和教科书事件均有误导后人之嫌,在史实上也缺乏科学的依据。
故我们对此应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还历史真相。
应当指出,研究任何问题,都应该有一个科学的态度,对争议已久的诸葛亮躬耕地的解析也不例外。
作为诸葛亮躬耕的准确地点,必须辨析清楚,使其符合历史真实,这属于历史科学的范畴。
这和当前有些地方大争所谓的“名人故里”有着本质的不同。
只要双方论者不存偏见,能以科学的精神、求实求是的态度,对史料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比较鉴别,做到去芜存菁、去伪存真,问题总是可以解决的。
即便最终无果,但在这种长期认真的探讨中,参与者和关心此事的人均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历史知识,学会一些研究历史问题的方式方法,这对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学识水平都大有益处。
关于诸葛亮的躬耕地,历来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谁也不能否定的,就是诸葛亮本人在《出师表》中讲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诸葛亮围祁山》阅读练习(含解析、答案、译文)
诸葛亮《出师表》《诸葛亮围祁山》阅读练习(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
帝遣真①诸军军郿,遣张郃击亮将马谡,大破之。
安定民杨条等略吏民保月支城,真进军围之,条谓其众曰:“大将军自来,吾愿早降耳。
”遂自缚出,三郡皆平。
真以亮惩于祁山,后出必从陈仓。
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
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
增邑,并前二千九百户。
四年,朝洛阳,迁大司马。
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真以“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
帝从其计。
真当发西讨,帝亲临送。
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
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
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
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
真每征行,与将士同劳苦,军赏不足,辄以家财班赐,士卒皆愿为用。
真病还洛阳,帝自幸其第省疾。
真薨,谥曰元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注:①真:指曹真,三国时魏国名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躬.耕于南阳躬:____________②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___________③帝遣真诸军军.郿军:___________④迁.大司马迁:____________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咨臣以.当世之事不以.物喜B.以伤先帝之.明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真以亮惩于.祁山行者休于.树D.帝从其.计其.真无马耶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诸葛亮为何_躬耕于南阳_
文史百题诸葛亮为何“躬耕于南阳”?□臧嵘河南省南阳市有一处全国知名的名胜古迹,这就是用以纪念距今一千八百多年前著名政治家诸葛亮的古代建筑群“武侯祠”。
它坐落于南阳市西南郊的卧龙岗上。
而可靠的历史文献依据,则是诸葛亮当年自己在名文《前出师表》中的两句话:“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其实还有另一处诸葛亮生前的同样记述,见于《诸葛亮集》卷2《黄陵庙记》,第一句就是:“仆躬耕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
”(中华书局,1975,80页)正是根据这些记载,晚于诸葛亮约半世纪的晋朝史家陈寿,才能在《三国志・蜀书》的《诸葛亮传》中写道:“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等语(中华书局,1982,911页)。
由此,演绎出诸葛亮在隐居地抱膝长吟、刘备三顾茅庐等有趣的故事。
现在南阳武侯祠尚遗存有当年诸葛亮的“抱膝石”、刘备三顾茅庐的“草庐”等名胜古迹。
十年南阳的“躬耕”诸葛亮曾躬耕于南阳,对于“躬耕”,他在《便宜十六策》里另有一解:当今“诸侯好利,利兴民争,灾害并起,强弱相侵,躬耕者少,末作者多,民如浮云,手足不安”(《诸葛亮集》,92页)。
这里的“躬耕”明显是指农事经营的意思,和被称作“末作”的工商业做比较。
诸葛亮认为,农业为本,躬耕农业才是本分。
这样我们对“躬耕”本义会有更深刻、更全面15的认识。
当然不会把他的“躬耕南阳”,仅仅解读为亲自手执锹铲。
“躬耕南阳”之说出自《前出师表》,为蜀汉后主建兴五年,也即公元227年所作,当时诸葛亮四十七岁。
二十一年前应为公元207年,诸葛亮仅二十七岁。
这一年他遇到了知音贤主———刘备“三顾茅庐”,从此生涯经历了一个大变化。
但他出山前,当“布衣”,在南阳过着“躬耕”生活,究竟有多少年呢?学者们考证,应为十年左右,即在公元197年,他十七岁,便开始了在南阳一带的“躬耕”生活(参考柳春藩《诸葛亮传》,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10页)。
这十年,诸葛亮从十七岁到二十七岁,正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时期。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
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
文章层次明晰,先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翻译】山不一定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出名。
水不一定在于深,有龙就能成为灵异的水了。
这是间简陋的房子,只因我有美好的品德而闻名。
青苔碧绿,爬上了台阶,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在一起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学者,彼此往来的没不识字的人。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也可以浏览珍贵的佛经。
这里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也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我的身心。
这犹如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又像西蜀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赏析】一、内容梳理段落层次内容大意课文中心(一)说明陋室之所以值得称颂,关键是身居陋室的人人品高尚。
(二)写陋室的环境、交往的人物和安贫乐道等,表达了室主人的高洁。
(三)归纳全文,说明陋室不陋。
通过对陋室的描绘,表现了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二、重点字词句1、常用词理解(1)无丝竹之乱耳“丝竹”文中译为“音乐”。
这是根据修辞借代手法翻译的。
乐器中的琴类都是用丝线作弦的,笛子是用竹子做管的。
(2)无案牍之劳形“形”古义译作“身体”。
2、多义词辨义(1)形罔不因势象形(形体。
《核舟记》)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表现,流露。
《黄生借书说》)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相貌。
《世说新语三则》)(2)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何陋之有(表示句子结构的移位)友人惭,下车引之(他。
《前出师表》文言文原文及赏析
《前出师表》文言文原文及赏析《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
那么《前出师表》原文及赏析是怎样的呢?以下仅供参考!原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zhi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诸葛亮为什么要“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为什么要“躬耕于南阳”?诸葛亮躬耕为什么选择南阳而不是襄阳的看法在诸葛亮躬耕地问题的研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于1992年7月5日所作的一个“结论”颇有一些影响,并引起了较大的争议。
其中,该“结论”第二点说:“东汉末年,南阳宛(今南阳市区)一带战乱频仍,中原士人避乱荆州(襄阳)。
刘备三顾茅庐时,宛属曹操的地盘。
荆州是刘表治所。
诸葛亮的叔父同刘表是故交。
因此,他和他的叔父只能住在荆州(襄阳),而绝不可能住在宛县(今南阳市区)。
”平心而论,仅凭东汉末年襄阳与宛县一带的形势来断定诸葛亮“绝不可能住在宛县”躬耕无疑是非常牵强的,从当时形势和史料记载来看,“结论”的这种推测是不成立的。
况且,当时宛县一带并非就是“曹操的地盘”。
为了厘清事实,本文仅就诸葛亮躬耕期间以及刘备“三顾茅庐”之时宛县一带的政治、军事形势做一分析,以使我们讨论的问题能回归历史真实。
第一,宛县在黄巾起义之后至建安四年曹操北归进行官渡之战期间,是乱世,但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他躬耕的南阳之地也是“乱世”,这两点是相同的。
而襄阳此期间则相对稳定,“一片绿洲”。
故几十万中原人士避乱江南,使原本耕地就少的荆襄地区人满为患,加上北方的豪门仕族大量流入,人多地少是不可避免的矛盾。
而此时失去叔父这个主要生活来源的年轻的诸葛亮兄弟,已经沦为地位“卑鄙”的一介“布衣”,生活的压力已使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这种情况下,他要么依靠其亲朋的资助,继续过寄人篱下,仰人鼻息的隐居生活(继续游学则年龄已过,经济来源也是问题。
做官则“时人莫许之”),要么到北边战乱之后人少地多之处,自食其力,发愤图强,盘桓待主。
显然,以诸葛亮这样“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的有为青年,肯定选择的是后者。
当然,这也是我的推测,但以其在《出师表》中关于躬耕生活和三顾茅庐的59字自述,这种判断显然不是毫无道理的。
而“结论”在回避“躬耕南阳”和“南阳、南郡以汉水南北为界”的前提下,断言诸葛亮“绝不可能住在宛县”的观点显然是过于武断和草率了。
史料充足!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就是“躬耕于宛城”
史料充足!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就是“躬耕于宛城”▲郭沫若题写“诸葛草庐”首发/文化影响力作者/何朝东#把最好的南阳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就是“躬耕于宛城”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自述的躬耕地点非常准确,就是在“南阳”。
此“南阳”在何处呢?笔者认为诸葛亮的“躬耕于南阳”就是“躬耕于宛城”。
一、早期“南阳”的变化南阳,起始于秦昭襄阳设置的南阳郡。
从南阳郡开始到诸葛亮呈送出师表时,“南阳”这个地名发生了很多变化。
研究“躬耕于南阳”,必须要理清“南阳”的变化。
(一)秦昭襄王设置的“南阳”春秋战国时期,南阳、襄阳都没有出现。
此时期,在今河南南阳、湖北襄樊一带分布着众多的诸候国,分别是吕国、申国、谷国、唐国、邓国、卢国等地,后期这些诸侯国全被楚国所灭,今南阳、襄阳一带成为了楚国的领地。
公元前278年,秦昭襄王出兵攻打楚国,襄阳一带先被秦军占领,秦国把汉江以南的襄阳一带设立了南郡,请注意此时襄阳已经有了明确的归属——南郡,与南阳郡一字之差,此时汉江以北地区仍然是楚国,南阳还没有出现。
在南郡成立6年之后(公元前272年),秦国大军向北打过汉江,一举灭掉了楚国,秦国把汉江以北的地区设置“南阳郡”,郡治设在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这便是“南阳”的来源。
秦王朝建立之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南阳郡、南郡都予以保留,今天南阳市(宛)就属于当时的南阳郡,而今天的襄阳市就属于当时的南郡,两地隔江相望,但不是一个地方。
随后的西汉时期,刘邦沿袭了秦朝的郡县制建置。
(二)“王莽改制”后的“南阳”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在王莽推行的新政中,南阳郡改名叫前对,宛城改名叫南阳,这个记录在《汉书》和《水经注》里均有记载。
这是宛城正式改名“南阳”的最早的记录,此时比诸葛亮早200多年,距离诸葛亮的远祖诸葛丰相去不远。
杜甫《武侯庙》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武侯庙唐·杜甫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注释武侯:指诸葛亮。
诸葛亮于后主建兴元年(223年),封为武乡侯,省称武侯。
武侯庙:指祭祀诸葛亮的庙。
其庙有多处,如襄阳、成都、南阳、夔州等地都有武侯庙。
这里指夔州武侯庙,在今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西。
张震《武侯祠堂记》:“唐夔州治白帝,武侯祠在西郊。
”丹青落:庙中壁画已脱落。
丹青指庙中壁画。
草木长:草木茂长。
两句写庙景,言武侯去世时间之久远。
辞后主:蜀后主刘禅建兴五年,诸葛亮上《出师表》,辞别后主,率兵伐魏。
南阳:诸葛亮本以布衣躬耕于南阳(今河南南阳),因刘备三顾之于草庐中,遂佐备建立蜀汉、与魏、吴成鼎足之势。
翻译武侯庙中的壁画已经脱落,整座山空旷寂静,只有草木徒长。
站在这里好似还能听到诸葛亮作辞别后主的声音,只是他病死军中,再也无法回到故地南阳了啊。
赏析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76年),当时杜甫正流寓夔州,因瞻拜武侯祠有感而作此诗以悼念诸葛亮。
该诗前两句描写庙内、外的景色,描写山之空寂,也暗示武侯一生的志业早已随岁月而消逝,回首往事一切皆空。
后一联诗以短短十个字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道出了武侯放弃早年隐居南阳的生活而终身尽瘁国事,以身许国、义无反顾的境遇和心情。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这两句写诗人瞻仰武侯庙所看到的一片萧条破败的景象。
上句写庙。
诗中“丹青”,指庙中的壁画;“落”,剥落、脱落。
从“遗”字和“落”字可想而知,前来祭拜的人很少。
想当年诸葛亮为蜀汉的创建和巩固,倾注了毕生的心血,而诸葛亮的遗庙竟是这样的景象,诗人顿生感慨。
再看下句,诗人站在武侯庙放眼四望,周遭环境也是如此的空寂和荒凉。
“空山”,指白帝山。
诗人用一个“空”字,似乎是说这山上什么也没有,空空如也,说明人迹稀少;一个“长”字,说明草木无忧无顾地生长,倒很茂盛,进一步反衬出武侯庙位于一片荒山野草之中,是多么的令人感伤!“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这两句由武侯庙写到诸葛亮,对诸葛亮的出山辅佐刘备以及后主,赞叹有加。
山东诸葛家谱如何记载诸葛亮躬耕南阳
山东诸葛家谱如何记载诸葛亮躬耕南阳山东诸葛家谱如何记载诸葛亮躬耕南阳?提问者使出了卧龙岗的绝招“偷梁换柱”加“乾坤大挪移”!即把东汉指南阳郡的“南阳”移植到后世的“南阳县”“南阳府”和“南阳市”身上,甚至直接等同于“卧龙岗”!这种不敢面对史实的行为表现出的是没有底气的心虚!回到这个问题,实际上山东诸葛家谱无一字提及“卧龙岗”,反而都证明,诸葛亮《出师表》中“躬耕于南阳”是指南阳郡,而不是后世改名为南阳县的宛城。
如《诸葛武侯集》注引《诸葛氏谱》称:“亮为弟均,取南阳林氏女为妇,期年,生子名望。
”这里的“南阳林氏”是“郡望”,即指南阳郡的望族林氏。
古代表示哪里人,都是“郡+人名”或“郡+县+人名”,从来没有“县+人名”的。
卧龙岗在这里把“南阳郡”林氏偷换成“南阳县”林氏,真是无知者无畏!又如:山东临沂访坞村的《诸葛氏祖碑文》》载:“我葛氏家琅琊,迁于南阳,食禄为诸,以官为姓。
”《琅琊郡全裔堂诸葛氏宗谱》称:“亮生于琅琊,迁居南阳,官于西蜀。
”该宗谱还:“诸葛亮次孙诸葛京次子(诸葛)冲携眷复归故里,又还琅琊。
这里南阳还是指南阳郡。
为什么?因为“琅琊”是郡啊!这是简单的排比句式。
“生于琅琊”是指东汉南阳郡,“官于西蜀”是指蜀郡,前后都是指郡一级地名,怎么到了“迁居南阳”就变成了南阳县了?可见这里的南阳和琅琊、西蜀一样都是指“郡”,即“南阳郡”。
从而可证明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是指“南阳郡”无疑!以上山东诸葛亮家谱的“南阳”和诸葛亮《出师表》“躬耕于南阳”一样都是指东汉“南阳郡”,都没有提及具体的地点,更没有提及卧龙岗,根本不能成为南阳市卧龙岗的证据!卧龙岗把所有的与躬耕有关的“南阳”都毫无根据的偷换成南阳县,这种伎俩证明了其来路不正,没有堂堂正正的史料依据!更何况没有任何诸葛亮家谱提到卧龙岗!反倒是南阳邓县隆中即今襄阳隆中却被诸葛亮后裔认可!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有个著名的“诸葛八卦村”,是诸葛亮后裔中的一支在宋代迁徙定居于此。
今天下三分与躬耕于南阳解析历史之南阳在哪里?之谜
今天下三分与躬耕于南阳解析历史之南阳在哪里?之谜《三国志*诸葛亮传》:五年(公元227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出师表》)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阳,苟全性命於乱世,不求闻达於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於败军之际,奉命於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公元227年,诸葛亮《出师表》开卷宗要"今天下三分",然后陈述"今天下三分"态势下蜀汉面临的问题及其未来安排,包括他对自己的生平经历简介。
诸葛亮认定"今天下三分",这是对魏蜀吴三国鼎立版图割据及其郡县划治现状的现实认同。
魏得荆州置襄阳郡、义阳郡、南乡郡,它们分割了东汉南阳郡……三国南阳郡居于义阳郡新野县以北,南乡郡以东,辖14县。
三国时的南阳郡,入晋朝时名南阳国,治南阳城,辖宛、西鄂、雉、鲁阳、犨、淯阳、博望、堵阳、叶、舞阴、比阳、涅阳、冠军、郦十四县。
三国南阳郡隔着义阳郡、襄阳邓城县而不至汉水——襄阳郡居义阳郡之南。
以上就是"今天下三分"之魏得荆州郡县划治现状。
诸葛亮认同"今天下三分",这是一种现状认定,也是对魏蜀吴三国鼎立版图割据及其郡县划治状态的认同。
而诸葛亮自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当然所指"今天下三分"之南阳,这个南阳就是公元227年的南阳郡,诸葛亮于21年前在此躬耕稼穑,先主三顾茅庐于此,诸葛孔明也自此跟随先主。
诸葛亮与南阳情节及历史脉络1、公元227年,诸葛亮本人认定躬耕于"今天下三分"现状下之南阳。
2、公元231年,诸葛亮自认南阳人陈震为乡党,李严亦南阳乡党。
乡党出自《三国志卷三十九》:建兴九年,都护李平坐诬罔废;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书曰:“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再论诸葛亮躬耕在南阳
再论诸葛亮躬耕在南阳
刘红玉
【期刊名称】《南都学坛》
【年(卷),期】2011(031)003
【摘要】要辨析诸葛亮的躬耕地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南阳郡和南郡的行政划分,通过查阅史料发现,东汉时期的襄阳隶属于南郡而非南阳郡;二是南阳卧龙岗建祠时间最早,后世官方祭祀也以南阳卧龙岗为首选;三是唐代以后的文学作品皆认同南阳卧龙岗为诸葛亮的躬耕地;四是南阳拥有优越的政治背景和文化氛围,这是诸葛亮选择躬耕于此的合理解释;五是<隆中对>的题名为后人所加,并不能成为诸葛亮躬耕于襄阳隆中的证据.由此,认定诸葛亮躬耕地在南阳更为科学、客观一些.【总页数】2页(P37-38)
【作者】刘红玉
【作者单位】南阳市博物馆,河南南阳47305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36.2
【相关文献】
1.“诸葛躬耕地”是南阳而不是襄阳--答《中国社会科学报》:《南阳?襄阳?诸葛亮到底躬耕何处》
2.汉代南阳的交通地理形势--兼论诸葛亮躬耕南阳的战略选择
3.南阳与襄阳:诸葛亮躬耕地论争问题述论
4.“卧龙”与“卧龙岗”考——兼及诸葛亮躬耕南阳
5.浅论诸葛亮“躬耕于南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解读提示:一直以来,河南南阳与湖北襄阳两地对于诸葛亮的“躬耕地”的问题争论不休。
关于这个论题,学界普遍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即支持“躬耕地”为南阳的“南阳说”以及支持“躬耕地”为襄阳的“襄阳说”。
本文作者首先剖析了“襄阳说”的依据,再根据史实记载逐一驳斥这些依据,最后通过详实的分析考证说明河南省南阳市才是诸葛亮真正的“躬耕地”。
文章摘自《中国经济周刊》,部分文字有删改。
正文:诸葛亮躬耕地问题是一个中国史学界长期存在,目前又没用明确结论的问题。
本来,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悬案,争争无妨,尤其是南阳武侯祠和襄阳古隆中均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都是中华大地上著名的文化遗产和游览胜地,都应当充分发挥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作用,所以,这些争论和宣传都是可以理解的。
如重此轻彼,或互争高下,都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妥当的。
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的几次但争论却不同寻常,其中,《中国历史地图集》的改动和教科书事件均有误导后人之嫌,在史实上也缺乏科学的依据。
故我们对此应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还历史真相。
应当指出,研究任何问题,都应该有一个科学的态度,对争议已久的诸葛亮躬耕地的解析也不例外。
作为诸葛亮躬耕的准确地点,必须辨析清楚,使其符合历史真实,这属于历史科学的范畴。
这和当前有些地方大争所谓的“名人故里”有着本质的不同。
只要双方论者不存偏见,能以科学的精神、求实求是的态度,对史料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比较鉴别,做到去芜存菁、去伪存真,问题总是可以解决的。
即便最终无果,但在这种长期认真的探讨中,参与者和关心此事的人均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历史知识,学会一些研究历史问题的方式方法,这对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学识水平都大有益处。
关于诸葛亮的躬耕地,历来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谁也不能否定的,就是诸葛亮本人在《出师表》中讲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这个南阳,持南阳说的讲就是当时的宛城,即今天的南阳市区。
因为诸葛亮及《三国志》中从未提及“躬耕于隆中、躬耕于襄阳”的话语。
而“襄阳说”的学者则认为:1,诸葛亮说自己“躬耕南阳”中的“南阳”应理解为“南阳郡”,隆中属于南阳郡邓县,隆中为诸葛亮的躬耕地,所以,南阳就是隆中。
2“襄阳说”学者潘正贤先生研究“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后所得出的的四个“意涵”:“1、(诸葛亮)以郡望称籍贯,意指南阳郡邓县隆中;2、意指隆中在汉水以南又属南阳郡邓县管辖;3、意指十年中诸葛亮一直在隆中躬耕,未到其他任何地方躬耕;4、意指诸葛亮在隆中既是躬耕又是隐居。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第一个意涵,早已成为我国史学界的共识,其它三个意涵,是我在苦心研究诸葛亮躬耕地其他大量史料和学习我国史学界史学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的。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四个意涵的整体提出,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诸葛亮躬耕地的归属问题在诸葛亮这条最原始、最可靠的史料里就已经解决。
如果把这条史料和构成锁链的其他大量信史史料紧密结合,融为一体,形成体系的话,那它就是掌握在“襄阳说”手中用以彻底否定“南阳说”,破解‘南阳说’为‘襄阳说’设置的令人头痛的麻烦的最强大、最有力、最锐利、最可靠的武器。
”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条史料只告诉我们诸葛亮“躬耕于南阳”,亦即躬耕于南阳郡邓县隆中,没有说他到别的地方躬耕。
这说明诸葛亮在躬耕期间只生活和活动在隆中及其周围,躬耕十年的时间也没有分割。
这就笃定了诸葛亮躬耕地的唯一性或排他性,襄阳隆中诸葛亮躬耕地是独一无二的,或者说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那么,对“躬耕于南阳”中的这个“南阳”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样解读呢?首先,史载东汉时期南阳、南两郡以汉水为界,隆中位于汉水南岸,故诸葛亮“躬耕南阳”不可能包括隆中。
其次,秦汉南阳郡是在战国楚宛郡的基础上设置的。
南阳郡春秋时是吕、申两国地,后被楚文王所灭,先设宛邑,因地名宛而得名,楚悼王时期以今河南南阳为中心的南阳盆地设置宛郡,楚以此作为问鼎中原的基地。
宛之名,即自此而始。
宛,反映了“盆地”的地貌特征,又反映了它的生态环境,其义“四方高中央下”,符合南阳西、北、东三面环山,当中低平的盆地地貌特征。
“宛”是南阳最早的地名之一。
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在宛郡的基础上秦“初置南阳郡”,南阳郡的设置也是以南阳盆地为基础的。
第三,东汉班固撰的《汉书》在《地理志第八上》第一次在南阳郡下明确记载:“宛,故申伯国……莽曰南阳。
”这也就是说西汉末年宛县就被称为过“南阳”,自此以后,南阳一指南阳郡,也指宛城。
与此可以相互印证的还有同书《循吏传第五十九》召信臣传中,“九江……奉祠信臣冢,而南阳亦为立祠。
”这里的南阳无疑是指宛城,南阳城西独山上原有三太守祠,分别是西汉召信臣祠、东汉杜诗祠和晋杜预祠,可见在南阳(宛)立召信臣祠确有其事。
另外,《汉书·货殖传第六十一》也载:“宛孔氏之先,梁人也,用铁冶为业。
秦灭魏,迁孔氏南阳……家致数千金,故南阳行贾尽法孔氏之雍容。
”西汉另两个富豪是巴寡妇清和蜀卓氏,巴和蜀均是西汉郡名,孔氏却以郡治宛城替代南阳,很明显,西汉时宛、南阳已经同指一地,可以互见了。
第四,东汉时,将南阳郡等行政区划名逐步演化为治所宛城的现象更为普遍。
《后汉书·志第十》:“后一年正月,光武起兵舂陵,会下江、新市贼张印、王常及更始之兵亦至,俱攻破南阳……四年六月,汉兵起南阳,至昆阳。
”这里使用的是南阳,同一事件在同书光武帝纪、刘玄列传中使用的都是宛城。
又如《后汉书·天文志》记载:“四年三月丁卯,安帝巡狩,从南阳还,道寝疾,至叶,崩。
”同一事件在孝安帝纪中记载:“三月戊午朔,日有食之。
庚申,幸宛,帝不豫……乙丑,自宛还。
丁卯,幸叶,帝崩于乘舆,年三十二。
”类似南阳、宛城互用的记载在《后汉书》中还有很多。
同样,南阳与宛城以及襄阳与州治荆州的名称互用,在《三国志》本身也非常普遍。
如:《魏书六·刘表传》:“是时山东兵起,(刘)表亦合兵军襄阳。
袁术之在南阳也,与孙坚合从,欲袭夺(刘)表(荆)州,使坚攻表。
”这里的襄阳一个地名就用了两个名称,一是作为县治的襄阳,一是作为荆州治所的(荆)州。
与此相对应的,袁术此时所在的宛城,仅用南阳代之。
又如《吴书一·孙坚传》:“荆州刺史王睿素遇无礼,坚过杀之。
比至南阳,众数万人。
南阳太守张咨闻军至,晏然自若。
”这里的荆州就是襄阳,南阳就是宛城。
另外,曹操困于宛城是三国时很著名的历史故事。
建安二年(197年),“(张)绣领其众,屯宛,与刘表合。
太祖(曹操)南征,军清水,绣等举众降。
太祖纳济妻,绣恨之。
……掩袭太祖。
太祖军败,二子没。
”(《魏书八》)。
此传中用的是宛,但在《魏书十·贾诩传》中用的却是“张绣在南阳。
”以此类推,魏晋时期南阳的郡名随着区划的变化,已逐步地与治所地混为一谈了。
在上述史料中,作为郡名的南阳、荆州、南郡等常与具体的属地县名如:叶、穰、舞阴、昆阳、襄阳、公安并列使用,所以,在史书中大量郡名的使用已不是泛指整个郡境,而是具体指郡治所在地。
如前文中的“汉兵起南阳,至昆阳。
”“从南阳还,道寝疾,至叶,崩。
”这些记载,不用注释,谁都知道是从郡治宛城到的昆阳和叶县。
如果依“襄阳说”,“南阳”就是指南阳郡全境,宛城才是今南阳市区,隋以后两名才可以互替,那《后汉书》和《三国志》就没法看了,难道汉武帝“汉兵起南阳,至昆阳”还需要考证是从南阳郡何地发兵吗?所以,“襄阳说”认为隋改宛县为南阳县是宛县历史上第一次以“南阳”为名的观点是不对的。
第五,按“襄阳说”的观点,隆中属南阳郡就可以称为“南阳”,这有任何一条史料根据吗?东汉时樊城属南阳郡,但樊城何时称为过“南阳”?邓县属南阳郡,邓县又何时称为过“南阳”?值得提出的是,在《后汉书》和《三国志》中,除部分用郡名代替郡治地外,凡涉及郡治以外的其他地名,均标注的非常清楚,绝没有含糊地用南阳、荆州、南郡等替代的记载。
如《汉晋春秋》记载延熹七年“桓帝幸樊城,百姓莫不观之”,以及前文提到的舞阴、穰、舂陵、昆阳、叶等虽都是南阳郡的辖地,但绝不会只用南阳一词替代。
假设“襄阳说”的今隆中因属南阳管辖,就可以在史书的表述中用南阳替代,南阳就是指隆中,那么,我们可以尝试将《后汉书》和《三国志》郡以下的地名全部换成所属郡名,那么,两部史书岂不一塌糊涂。
所以,古代史学家在正史中地名使用的严谨性今人是不容置疑的。
笔者也相信,在上述两部史书中我们很难再找出一个用了“南阳”的地名,而经考证却是宛城以外某地的事例,例如时属南阳郡的樊城,哪部史书里将其称为过南阳?或者自称为南阳?第六,无独有偶,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也用了“南阳”一词:“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通于黎阳,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这里的南阳,是指曹操在宛城为张绣所败,身中流矢之事。
诸葛亮《前出师表》为汉兴五年(227年),《后出师表》为汉兴六年(228年),前后仅隔一年,在前后一年的时间内,作为军事家、政治家、地理学家的诸葛亮不可能将同一个地名分指相隔两百余里的两个地方。
所以,诸葛亮《前出师表》中的“躬耕于南阳”,与《后出师表》中的“困于南阳”一样,都指的是宛城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如果按照“襄阳说”的观点,《前出师表》的南阳是邓县之隆中,《后出师表》的南阳也应是邓县之隆中,岂不令人贻笑?是不是又要找出张绣、曹操到过隆中的记载?否则,有什么理由能否定前后出师表中的两个南阳的注释呢?第七,细看《三国志》,“南阳”这个地名在书中多次出现,个个指向明确,裴松之均没有作注,尤其是在“躬耕南阳”之下没有作注。
不仅南阳没有作注,《三国志》里出现的所有地名几乎都没有作注,因为这些地名就是今天看也不会误解,更何况陈寿(233~297年)几乎是三国(220~280年)同期的人物,蜀灭时裴松之31岁,三国归晋时48岁,即开始撰《三国志》,汉魏时期那么著名的南阳,他怎么可能搞不清其含义和所指呢?所以,诸葛亮所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中之“南阳”,如果不是指南阳全郡的话,按当时的习惯,则一定是指郡治宛县,而绝不会附会成隆中或南阳郡宛城之外的其他任何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