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CT诊断早期脑梗死的价值
掌握5个征象,CT也能诊断超早期脑梗死
![掌握5个征象,CT也能诊断超早期脑梗死](https://img.taocdn.com/s3/m/a08c43b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9.png)
掌握5个征象,CT也能诊断超早期脑梗死脑梗死是一种最常见的缺血性疾病,发病率在脑血管疾病中占首位,其致残率和死亡率也非常之高,早诊断、早治疗对改善预后、降低致残和死亡率极为重要。
头颅CT平扫是目前诊断急性脑血管病方便、快捷、准确的主要方法,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发现一些征象,对超早期的脑梗死(发病6小时内)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1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HMCAS是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的影像学征象,一般在发病30分钟即可显示,是脑梗死的超早期征象。
CT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大脑中动脉密度高于相邻脑组织的,在鞍上池层面可以见到向鞍旁外侧连续走行的长条状或分节状高密度影。
综合相关文献,认为HMCAS的发生与这些因素有关:血栓或栓塞引起,一般认为单侧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代表血管内凝块,当血液黏稠、血流速度缓慢或粥样硬化斑块内出血、坏死引起血栓,栓子脱落栓塞大脑中动脉造成脑梗死;血管内血细胞比容增加引起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当血细胞比容增至43.5%时可以出现此征象;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容易钙化,从而引起血管壁密度增高。
这也就意味着,CT诊断脑梗死时,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也有假阳性的可能。
不过,钙化和血细胞比容增加引起的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多见于双侧,并且患者没有神经症状和体征,而血栓引起的有相应的神经定位体征,我们可以从这一点来区分。
总之,即使CT检查发现此征象也不能盲目下结论,我们还要观察基底动脉的密度改变,以及患者有无神经症状。
如果基底动脉的密度也有增高,患者却没有神经定位体征,那么只能判断为脑动脉硬化。
图1 患者,男,80岁,突发左侧肢体活动障碍1小时入院。
CT平扫示右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左),20小时后复查示右侧颞叶见片状低密度梗死灶(右)图2 患者,女,63岁,突发意识不清、右侧肢体活动障碍30分钟入院。
CT平扫示左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左),1天后复查示左侧额叶见大片低密度梗死灶(右)2豆状核征豆状核征也是脑梗死早期改变的特征之一,CT表现为豆状核轮廓模糊或部分消失。
早期脑梗死CT诊断分析
![早期脑梗死CT诊断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be1fcb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5.png)
早期脑梗死CT诊断分析李军民【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2(034)022【总页数】1页(P3466-3466)【关键词】早期脑梗死;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诊断【作者】李军民【作者单位】055550,河北省宁晋县医院CT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3脑梗死是指脑部缺血缺氧、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IS)。
其致残率和病死率都非常高。
其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形成血栓或出现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闭塞或狭窄,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或气体、液体、固体等异常物体沿血液循环进入供应脑血液循环的颈部动脉或脑动脉,造成血流量骤减或血流阻断而产生相应支配区域脑组织软化坏死者。
脑梗死是脑血管病种最常见者,病死率平均为10% ~15%,约占75%,且极易复发。
脑梗死的一条重要治疗原则为在急性期采用即时有效的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预防脑梗死再发,阻断脑梗死的病理进程,降低致残率。
同时,早期诊断对及时有效治疗意义重大。
本研究对我院诊断治疗的早期脑梗死患者进行CT诊断结果总结分析,探讨CT诊断在早期脑梗死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我院诊断治疗的38例早期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43~81岁。
合并糖尿病3例,冠心病5例,合并风湿性心脏病7例,合并高血压病15例。
另有12例患者有烟酒嗜好。
所有患者发病均在12 h内,其中17例于6 h内出现意识改变,出现肌力下降2例,出现双眼同向凝视1例,出现失语3例,出现右侧运动及感觉障碍4例,出现左侧运动及感觉障碍3例,出现躁动、烦躁伴精神症状1例,意识模糊2例,出现浅至深昏迷1例。
1.2 CT检查方法所有患者第1次头部CT检查均在发病后12 h,第2次头部CT 检查在发病后24 h。
2 结果CT结果显示:CT表现为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影1例,一侧枕叶低密度改变1例,一侧小脑半球低密度改变1例,大脑后动脉区改变1例,脑池、脑室消失,大片低密度影1例,一侧颈内动脉区征象改变1例,大脑前动脉区征象改变1例,脑室受压变形2例,大脑中动脉区改变2例,脑回肿胀两侧不对称、消失,脑沟变窄3例,脑岛侧方模糊均一低密度阴影,皮质髓质界面不清5例,豆状核境界不清6例,局限性低密度改变8例,另有颈内动脉主干闭塞患者死亡2例,早期脑梗死时CT未显示特征性改变4例,24 h复查后证实脑梗死。
CT诊断早期脑梗塞的价值分析
![CT诊断早期脑梗塞的价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d8fbf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7.png)
CT诊断早期脑梗塞的价值分析郭艳宇【摘要】目的:分析CT对早期脑梗塞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早期脑梗塞40例,根据检查方式不同分成两组。
研究组接受CT 检查,共20例;对照组接受超声检查,共20例。
对比两组检查结果。
结果两组检查结果相比,研究组诊断准确率较高(P<0.05),差异显著。
结论CT诊断早期脑梗塞价值较大,诊断准确率高。
%Objective CT value in diagnosis of early cerebral infarction is to be analyzed. Methods We chose 40 patients of early cerebral infarction who were received in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 and separated them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diagnosis approaches,20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were given CT diagnosis,while 20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ultrasound diagnosis,and then compare diagnosis results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Compared to control group,patients’diagnosis accuracy in study group was much higher(P<0.05),there was a differential between two diagnosis approaches in two groups. Conclusion CT diagnosis is of significance in diagnosis of early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high accuracy.【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5(000)011【总页数】2页(P32-33)【关键词】脑梗塞;CT;诊断【作者】郭艳宇【作者单位】151801哈尔滨,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第一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CT诊断早期脑梗塞的价值分析郭艳宇作者单位:151801 哈尔滨,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第一医院【摘要】目的分析CT对早期脑梗塞的临床诊断价值。
“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征”的影像诊断意义
![“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征”的影像诊断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59ddcd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fe.png)
“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征”的影像诊断意义
【英文】Dens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Sign
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征
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征见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脑梗死的CT平扫图像,表现为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而相应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脑组织密度变化不明显(梗死24h内),相应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脑组织密度减低,脑沟变浅(梗死24h后)。
是大脑中动脉区域早期脑梗死(梗死24h内)的敏感征象,也是提示预后不良的征象(梗死24h后存在)。
见图1。
【病理基础】
在CT上,由于大脑中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而使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在梗死24h内,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细胞水肿较轻,脑实质密度减低不明显;在梗死24h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脑组织持续缺血、缺氧,无菌性炎症加重,梗死呈低密度,而相应大脑中动脉内血栓栓子持续存在,表现为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而相应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脑组织密度减低,脑沟变浅。
【鉴别诊断】
在脑动脉硬化,大脑中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时,大脑中动脉密度也可以增高,但常常是双侧增高,可以表现为节段性增高,需要加以鉴别。
图1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征CT图像
女性患者,36岁。
左侧大脑中动脉水平段密度增高,而对侧大脑中动脉密度未见增高,而没有出现可见的低密度脑梗死区域(图A)。
2天后CT复查可见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大面积梗死,以及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图B)。
患者于发病第4天死于严重的颅内高压窗体顶端。
早期脑梗死的CT影像征象分析与临床表现及诊断意义
![早期脑梗死的CT影像征象分析与临床表现及诊断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b553b2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7.png)
早期脑梗死的CT影像征象分析与临床表现及诊断意义2019-09-18【摘要】⽬的探讨CT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
⽅法对收治的24例早期脑梗死(发病后12⼩时内)患者的CT 表现进⾏回顾性分析。
结果 24例早期脑梗死患者中,第⼀次CT平扫检查有异常征象16例(阳性率66.7%),未见异常8例(33.3%)。
异常CT改变有以下⼏种:致密动脉征14例(58.3%);⾖状核轮廓模糊6例(25%);岛带消失征10例(41.7%),其中灰⽩质界限不清者12例(50%);24例患者中CT影像学表现有2种或及以上早期脑梗死征象者共14(58.3%)例。
结论对早期脑梗死患者,特别是早期⼤⾯积脑梗死,应通过早期CT影像学的改变并结合其临床表现,及早提出治疗计划。
【关键词】早期脑梗死;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致密动脉征;诊断脑梗死是指局部脑组织因⾎液循环障碍⽽发⽣的缺⾎、缺氧进⼀步发⽣的软化坏死,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供应脑部⾎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不⾜⽽发病,症状的性质因病变累及的⾎管不同⽽异。
由于CT和MRI的普及应⽤,有⼈统计其发病率相当⾼,脑梗死是脑⾎管病中最常见者,约占50%-60%[1],病死率平均10%-15%,致残率极⾼,且极易复发,复发性中风的死亡率⼤幅度增加[2]。
脑梗死早期往往缺乏明显的CT表现,通常在发病6天后才能显⽰脑梗死的典型CT表现,⽽延误溶栓治疗最有效治疗时机[3]。
因此,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对于制定治疗计划⾄关重要。
1 资料与⽅法1.1 ⼀般资料本组24例患者为揭阳市红⼗字会慈云医院⾃2009年2⽉-2011年10⽉收治脑梗死患者,其发病到住院检查时间均都<24h,其中⼥性10例,男性14例;年龄49-76岁,平均年龄65.4岁;基础疾病中⾼⾎压者23例,冠⼼病者9例,⾼脂⾎症者21例。
本组患者发病急速,6例有短暂性脑缺⾎发作,如头晕、眩晕、⼀侧肢体⽆⼒等症状,其余均有脑梗死导致的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语⾔与精神改变、完全性偏瘫、同侧偏盲等症状。
探讨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CT诊断早期脑梗死的价值
![探讨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CT诊断早期脑梗死的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a1b18662a98271fe910ef9c3.png)
分析,OFA/C方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价格相对便宜,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 刘文忠.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14.[2] 刘文忠,萧树东.江绍基胃肠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69.[3] 卫金歧,许建平,刘玉杰,等.两种短程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比较[J].新医学,2006,6(31):3882390.(收稿日期:2008206226)探讨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CT诊断早期脑梗死的价值谭慧琴(朔州市朔城区人民医院,山西朔州036002)[摘 要]目的:旨在提高对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认识,探讨其在早期脑梗死的CT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12例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脑梗死患者,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44岁~80岁,平均年龄59岁,所有患者发病1h~6h内行CT扫描及发病24h后CT复查。
结果:12例患者均发现有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复查CT,该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出现大片状低密度灶,5例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消失。
结论: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对CT诊断早期脑梗死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脑梗死[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8)2523338202Exp lore the Va lue of Un ila tera l Hyerden s e M i d dle C erebra l Ar tery S i g n(HM CAS)i nthe D iagn os is of Ea r ly C erebra l I nfa rct ionTAN Hui2qin(The P eople’s Hospita l in Shuocheng D istrict,Shuozhou,Shanxi036002,China) Ab stra ct:O b j e c ti ve T o ex plore the value of unila tera l H MCAS in the d i agnosis of ea rly ce rebra l infarcti on with CT. M e thod s12ca ses tha t has early ce rebra l i nfa rcti on with unila teral H MCAS we re analyzed retros pectiv e ly.Which were con2 fir med by c linica l da ta.The12ca s e s included8ma le and4fe m ale aged fro m44to80yea rswit h an average of59.A ll cases were exam ined with CT within126hours after the on s e t of the dis ea s e,and CT scanning after24h ours.R e sults The CT fea2 t u res of all cases we re reviewed.Itwas found t hat unilateral HMC AS existed in the first CT scanning.all ca s e s were f oll o wed2 up by CT,A big a rea of l o w density in the regi on supp lied byMC A was sho wn,unila tera l H MCAS dis played i n5cases.C on2 c l u si on I n additi on t o the sy mpt om s and signs ea rly ce rebra l infarc ti on,Unilate ral H MCAS is an i m port ant fea ture of this dis2 ease.Key wor d s:M i ddl e cerebra l arte ry;High density si gn;Cerebral infa rc ti on 急性脑梗死临床多见,一般在发病12h内CT难以发现缺血性脑实质低密度灶,通常要在发病24h~48h后才能清楚显示。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早期脑梗死CT诊断中的价值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早期脑梗死CT诊断中的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cd71408426fff705cc170aad.png)
龙源期刊网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早期脑梗死CT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沈家昌
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2年第0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单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C)在超急性期脑梗死CT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16例单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发病1~6 h内行CT扫描及发病后24 h后复查CT进行双侧大脑密度及脑沟、脑裂对比,发现脑内更多、更早病灶。
结果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超急性期脑梗死16例中表现为HMCAS者,均为单侧,且HMCAS诊断脑梗死的特异性高于敏感性,其预后差,死亡率高,16例患者均发现有单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24 h后复查CT,该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均出现大片状低密度灶,其中7例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消失。
结论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动态变化有助于供血区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及预后判断。
[关键词] 脑梗死;大脑中动脉;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诊断价值。
CT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上的临床价值探讨 耿艳丽
![CT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上的临床价值探讨 耿艳丽](https://img.taocdn.com/s3/m/68265e3aaeaad1f347933fcc.png)
CT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上的临床价值探讨耿艳丽发表时间:2018-05-15T15:40:14.45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2期作者:耿艳丽[导读] 脑动脉密度增高、豆状核轮廓模糊、脑岛带征等CT征象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
黑龙江省伊春市红星区人民医院黑龙江伊春市 153035摘要:目的:探讨CT在早期脑梗死上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2016年10月~2017年4月收治的74例脑梗死患者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49例患者Willis环周围主要动脉表现有密度增高,其中基底动脉密度增高者8例、大脑前动脉密度增高者5例、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者36例;同时有30例患者豆状核CT影像出现轮廓模糊;有灰白质界限不清者25例。
74例患者中CT影像学表现有2种或及以上早期脑梗死征象者共50例。
结论:脑动脉密度增高、豆状核轮廓模糊、脑岛带征等CT征象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脑梗死;早期;CT诊断The clinical value of CT in early diagnosis of cerebral infarction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T in early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The data of CT examination in 74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from October 2016 to April 2017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Among the 49 patients, the density of the major arteries around the Willis ring was increased. Among them, the density of the basilar artery increased in 8 cases, the density of the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in 5 cases and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creased in 36 cases. CT images appear blurred; 45 patients with insulitis, including gray-scale confusion in 25 cases. Among the 74 patients, there were 50 cases with signs of CT in 2 or more types of early cerebral infarction. Conclusion: CT signs such as increased cerebral arterial density, blurred goose nucleus outline and insular island sign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cerebral infarction.Key words: Cerebral infarction; Early; CT diagnosis前言:脑梗死致残率、病死率较高,如何早期诊断并及时进行救治以降低致残率、病死率是临床实践工作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早期脑梗死CT诊断中的价值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早期脑梗死CT诊断中的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93803f24ed630b1c59eeb571.png)
C wi n — fiv so n e iwe fe 4 h o n a in t o tatbltrlb an d n i ,b an s li n T t 1 6 h o n ain a d rve d CT atr2 fiv so o c n rs i ea r i e st hi a y ri uc,a d
S N ic a g HE Ja h n
D p r n f a ilg, in l C u t Hopt f a m n i uinPoic, a mig 3 3 0 , hn e at t do y J g o ny si l n igCt i F j rvn e S n n 5 3 0 C ia me o R o a e aoS yn a
b an fsu e S st n r n al rlso si h ri . s lsAl o 6 c s swi y ea uec r ba na cin r i s r , O a of dmoe a de r e e in nt eb an Re u t l f1 ae t h p rc t ee r l fr t i i i h i o i lo u p yn rao A oweeHMCAS wee tr ee o sn l ie a d te s e i ct fHMCAS i h ig n bo d s p liga e fMC wh r r a g td t i ge sd , n h p cf i o i y n ted a — n sso e c rb a nacin wa ih rt a e st i . h rg o i wa o r n h rai ae wa ih o i ft ee rlifr t sh g e h n s n i vt T e p o n ss sp o,a d te mot t rt shg .Al o h o i y l y l f 1 a e r o n h tt ee wee u i trlHMCAS n wh c i e h ri reilbo d s p li g ae s ala - 6 c ss wee fu d ta h r r nl ea a ,o ih sd ,t e b an a ra lo u pyn ra l p t
超早期脑梗塞的CT表现你知道吗
![超早期脑梗塞的CT表现你知道吗](https://img.taocdn.com/s3/m/b76f7b21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1.png)
超早期脑梗塞的CT表现你知道吗脑梗塞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占脑卒中的几率在百分之七十五左右,如果尽早发现此类疾病,积极采取有效诊断治疗措施,可以大幅降低此疾病的病死率、致残率。
而头颅CT是针对超早期脑梗塞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式,也是有效措施,特别是随着近几年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临床检查时会发现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岛带征、豆状核境界模糊、早期低密度等超早期平扫CT所见。
特别是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是最早出现的脑梗塞CT征,在后续也基本被认定为是与脑梗塞发病在同一时间出现的,对脑梗塞的超早期诊断与治疗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分析一下超早期脑梗塞的CT表现都有哪些,在这之前先了解一下脑梗塞的相关知识。
1、什么是脑梗塞?脑梗塞,也被称为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
患有此疾病主要是因为多种原因导致脑部动脉血液流动被中断,从而造成局部脑组织出现缺氧缺血性坏死,最终发生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种脑血管疾病。
造成脑梗塞的原因基本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等。
而且脑梗塞还是一种反复性发作的慢性疾病,即使初期接受了有效治疗,并且有明显好转,但是在未来还是会在难以预测的时间段复发,所以说这种疾病不管是针对患者自身,还是患者家属,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另外,即使现代医疗技术如此发达,面对此疾病的治疗效果依旧不是很理想,所以,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坚持科学生活饮食,能有很大几率降低患上脑梗塞。
那么,患有脑梗塞都会出现哪些症状呢?2、脑梗塞症状都有哪些?在患病初期,症状并不是很明显,但是会在不定期出现,所以初期症状具有一定的突发性,使人猝不及防。
比如脑梗塞病人一般都是在安静休息时发病,有的病人一觉醒来,发现嘴斜眼歪、半身不遂、流口水、吃东西掉饭粒、举不动筷子,这就表明其患上脑梗塞。
只有部分病人发病前肢体出现麻木感、说话不清、眼前发黑、头晕或眩晕、恶心、血压波动(升高或降低)等短暂脑缺血的症状。
这些先兆症状一般很轻微,持续时间短暂,也经常被人忽视。
脑梗塞CT早期征象
![脑梗塞CT早期征象](https://img.taocdn.com/s3/m/d1336449b52acfc788ebc93b.png)
1、致密动脉征:为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 椎动脉或其他大动脉密度增高,CT值77~ 89Hu( 42~53Hu ),或大脑中动脉点征;
2、岛带征:岛带(岛叶皮质、最外囊、屏状 核)灰白质界面消失 ;
3、豆状核轮廓模糊或密度减低;
二、MCA高密度时间问题:
• CT显示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发病6小时内 可发现,文献报道在发病后30分钟可显示,是 脑梗死的超早期征像。此时脑实质未见明显低密 度改变,临床已有神经或/和肢体症状。6小时后 脑细胞因持续缺血缺氧而坏死、血脑屏障破坏和 血管性脑水肿,CT表现为脑沟、脑裂变窄、脑灰 白质分界不清,继而出现大片状脑实质低密度灶。 因血栓或拴塞有自行消失的趋势,一侧大脑中动 脉高密度征在随后CT复查时可有可无。
(二)、做出诊断:
CT出现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明显高于相邻脑实质及对侧 大脑中动脉,结合临床典型表现才可做出诊断考虑早期脑梗死。
豆状核轮廓模糊或密度减低
24 小 时 复 查
岛带征
大脑中动脉分布区皮层梗死的特征性表现, 包括岛叶皮层和皮层下白质界限模糊,岛 叶皮层的密度轻微下降,与白质密度相近 似。
三、MCA高密度判断标准
(一)、排除假阳性:
有时正常人也可见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影,但其密度与脑实质密度 相当,CT值53HU以下,在作出诊断前,首先要排除假阳性,才能提 高它预示大脑中动脉梗死的效用。一般要求为单侧有出现大脑中动脉 高密度征而对侧出现偏瘫,在发病后3-6小时CT平扫出现大脑中动脉 高密度征,并排除红细胞比容升高,血管壁钙化和外伤等引起大脑中 动脉高密度征。
岛带征,岛带(岛叶皮质、最外囊、屏状核) 灰白质界面消失 及脑回肿胀、脑沟变浅征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早期脑梗死CT诊断中的意义探讨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早期脑梗死CT诊断中的意义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f30cf83cc22bcd126ff0ce3.png)
[5]苏希跃.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C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7,28(1 2):
1139—1140.
[6]张美云,章英宏.加强与『临床的联系,切实提高检验质量[J].国际 检验医学杂志,2007,28f10):卜4.
收稿日期:2叭2一07—15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早期脑梗死CT诊断中的意义探讨
王晓泉(上海嘉定区中心医院放射科,上海201800)
重建。首次对患者头颅进行CT扫描均在发病后O.5.6h,第二
次CT复查时间为发病后20。30h。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 CT影像中的判断一般标准为:密度:MCA区域密度一定要比
的脑梗死CT征象一大片低密度灶.同侧侧脑室因组织缺血
缺氧水肿出现不同程度受压。变形和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图 1b、图2b)。但发现6例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CT复查时在 CT影像中消失。
tmnk[J].Am J
aIl舀。聊hy[J]Australas Radiol'1996,40:257
收稿日期:2012—06—27
康复新液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分析
吴国斌.马怡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三师哈密红星医院,新疆哈密839000)
摘要:将经胃镜检查确诊的100例上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给予康复新液治疗,tid,另口服兰
度灶,而表现为一侧大脑中动脉的高密度征,具体CT值为 “.80HU,15例在右侧。6例在左侧(图1a、图2a),脑组织仅 轻微肿胀,脑沟变窄、变浅,部分消失。发病后20~30h对患者 再次进行CT扫描复查可见HMCAS同侧脑实质出现了典型
1iance)。常规横断面轴扫,层厚6mm,病变部位局部1.5—3mm
象。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脑梗死:CT诊断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174(2012)08一1242—02
探讨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CT诊断早期脑梗死的价值
![探讨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CT诊断早期脑梗死的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294fce2eccbff121dd3683f6.png)
【 摘要 】 曩的 旨在提 高对一侧大 脑 中动 脉 高 密度 征 的认 识 ,探 讨 其 在 早 期脑 梗 死 的 C T诊 断价 值 。 方 法
回顾 分 析 1 大脑 中动 脉 高 密度 征 2例 的脑梗 死 患者 ,男性 8 ,女 性 4 , 例 例
急性 脑梗死 临床多见 ,一般在 发病 1 h内 C 2 T难 以发 现缺血性 脑实质 低密度 灶 ,通常要在 发病 2 - 8 后 才能清楚显 示。在 日 C 检查 中,有时患 者发病后 44h 常 T 6 h内会发现一侧大脑中动脉水平段密度增高,即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 ( M A ) HCS,
维普资讯
CHI NES OU E J RNA OF C L T AND jF B 0 8Vo., . ttl .8 MR ,E 2 0 , 1 No1 oa 1 6 No
Ex l r n hev l f p o i gt a ueo l t r l pe d ns unia e a hy r e e
材 料 与 方法
现 有一侧 大脑 中动脉 高密度 征 ,复
查c T,该 侧 大脑 中动脉 供 血 区 出现 大 片状 低 密度 灶 , 5 大 脑 中动脉 高 例 密度 征 消 失。 结论 一 侧 大脑 中动脉
ifrt n u i trl n aci ,n l ea HM C o a ASio get au oteda n ss f al ee rlnacin s f ra v let h ig o i o m r yc rba ifrt o
wihCT. t
[ ywod1mide eerlr r; y ednc in crbaif/ o . Ke rs dl c|baat y h p ros g ;e rlnl ̄ n e s e l
CT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上的临床价值探讨
![CT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上的临床价值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7e33bde227916888586d707.png)
CT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上的临床价值探讨摘要:目的:探讨CT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上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本院2016年3-11月74例脑梗死患者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在发病后1-6 h(对照组)和发病后24h(研究组)进行CT扫描检查,比较两次检查后CT结果情况。
结果:患者两次检查结果均全部呈阳性,且研究组在豆状核边界模糊、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影、早期低密度影、轻度占位和脑沟消失等状态显影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T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具有很大价值,能够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为临床提供影像学改变证据,值得借鉴。
关键词:早期脑梗死;CT检查;临床作用Study of CT Examination in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Early Cerebral Infarction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clinical role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CT examination in early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74 patients with early cerebral infarction who accepted CT examination during March 2016 to November 2016.They accepted CT examination 1-6 h after the onset(control group)and 24 h after the onset(research group)respectively,comparatively observed the results after inspection.Result:Patients with two examination results were all positive,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 lentiform nucleus,middle cerebral artery high-density shadow,fuzzy boundaries early low density shadow,mild placeholder and brain sulcus disappeared status enhancement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compar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the result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CT imaging is of great value to the diagnosi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and can provide imaging evidence for clinical imaging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cerebral infarction.Key words:Early cerebral infarction;CT examination;Clinical role前言:脑梗死是由于脑血管闭塞所引起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常见于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等原因所引起的脑血栓形成,它是临床上常见的血液高凝性疾病。
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对脑梗塞早期诊断价值的探讨
![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对脑梗塞早期诊断价值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af1d1c9fab069dc502201d7.png)
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对脑梗塞早期诊断价值的探讨【摘要】目的:探讨观察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
方法:本研究中纳入我院急诊科自2015年1月~2015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20例CT扫描可见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观察本组20例患者首次CT扫描检查结果,并对首次CT报告无异常患者的复查结果进行研究,对明确脑梗塞的患者行溶栓治疗,观察临床效果。
结果:本组所纳入20例患者首次CT扫描检查可见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脑实质内未见低密度病灶。
由于首次检查缺乏认识,4例患者CT报告结果为无异常,建议24h后复查。
复查结果显示,4例患者该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有低密度病灶,且呈大片状分布,为脑梗死典型CT表现。
另16例患者首次CT扫描明确诊断为一侧大脑中动脉脑梗塞,确诊后以溶栓治疗干预,临床未见后遗症。
结论:在利用CT扫描技术显示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基础之上结合临床表现,在脑梗塞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突出,值得临床引起关注。
【关键词】脑梗塞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早期诊断已有的临床资料中反应,在对患者做常规头颅CT检查时,偶尔可见一侧大脑中动脉的异常升高,即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
同时,有关临床数据反映,对于常规头颅CT检查中反应为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患者而言,24h左右以后CT复查可显示大脑中动脉脑梗死。
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可利用该异常症状作为对脑梗死进行早期诊断的依据。
为探讨观察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本研究中纳入我院急诊科自2015年1月~2015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20例CT扫描可见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数据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中纳入我院急诊科自2015年1月~2015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20例CT扫描可见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早期脑梗死的CT诊断价值
![早期脑梗死的CT诊断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beddae5a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b.png)
早期脑梗死的CT诊断价值
孙小芹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年(卷),期】2009(011)016
【摘要】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早期脑梗死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脑梗死患者(发病6小时内)的CT征象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期脑梗死均发现有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诊断脑梗死的特异性较高.结论: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对CT诊断早期脑梗死有重要价值.
【总页数】1页(P174)
【作者】孙小芹
【作者单位】810000,青海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
【相关文献】
1.CT、MRI检查对早期脑梗死诊断价值的比较 [J], 邹萍;曾华勇
2.64排螺旋 CT 脑灌注成像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J], 奚彬;盛伟华;唐建伟;黄松;宋黎涛
3.比较CT与核磁共振在早期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J], 金志祥
4.多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在超早期脑梗死前期诊断价值探讨 [J], 占鸣;徐亦生;陈
军法
5.比较CT与核磁共振在早期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J], 李兆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CT诊
断早期脑梗死的价值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刘辉安左玉江刘志林鲍延海李志刚
【摘要】旨在提高对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认识,探讨其在早期脑梗死的CT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12例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脑梗死患者,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44-8 0岁,平均59岁,所有患者发病1-6小时内行CT扫描及发病后24后CT复查。
结果 12例患者均发现有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复查CT,该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出现大片状低密度灶,5例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消失。
结论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对CT诊断早期脑梗死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脑梗死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unilateral HMCAS in the diagnosis of early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CT. Methods 12 cases that has early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unilateral HMCA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Which were confirmed by clinical data. The 12 cases included 8 male and 4 female aged 44 to 80 years with an average of 59. All cases were examined
with CT within 1-6 hours after the onset of the disease, and CT scanning after 24 hours. Results The CT features of all cases were reviewed. It was found that unilateral HMCAS existed in the first CT scanning. all cases were followed-up by CT ,A big area of low density in the region supplied by MCA was shown, Unilateral HMCAS displayed in 5 cases. Conclusions In addition to the symptoms and signs early cerebral infarction, Unilateral HMCAS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this disease.
[Key words] middle cerebral artery; high density sign; cerebral infarction.
急性脑梗死临床多见,一般在发病12小时内CT难以发现缺血性脑实质低密度灶,通常要在发病24-48小时后才能清楚显示。
在日常CT检查中,有时患者发病后6小时内会发现一侧大脑中动脉水平段密度增高,即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 ),随后CT复查而发现与大脑中动脉供血一致的大片状脑实质低密度灶。
笔者收集我院12例有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脑梗死患者,回顾分析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CT诊断早期脑梗死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
1病例资料本组12例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44-8 0岁,平均59岁。
临床表现均有头痛、头昏及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其中4例意识丧失及两便失禁;11例有不同程度肢体感觉障碍,7例肢体偏瘫。
10例有高血压,1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糖尿病。
2 检查方法 12例患者均采用岛津SCT-7000,常规扫描,层厚10mm,层距10mm。
全部病例在发病后1-6小时内首次CT扫描,24小时后第一次CT复查。
全部病例未做CT增强扫描。
判断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标准:一侧大脑中动脉密度明显增高,明显高于相邻脑实质及对侧大脑中动脉。
结果
本组12例患者首次CT扫描均发现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CT值在64-80hu,11例在右侧,1例在左侧,12例脑实质未见明显低密度灶[如图1],3例相邻脑沟变窄、变浅[如图2],24小时后CT复查均见同侧脑实质大片状低密度灶[如图3,4,5],同侧侧脑室不同程度受压、变形及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4例合并脑出血[如图6],5例在第一次CT复查中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已消失。
讨论
CT出现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有2种原因:1血管内容物密度增高,(1)由血栓或拴塞引起,一般认为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代表血管内的凝血块[1],当血液粘稠、血流缓慢,或粥样硬化性斑块内出血、坏死引起血栓,好发颈动脉、大脑中动脉起始部;脱落拴子拴塞大脑中动脉,导致拴塞性脑梗死,为脑梗死好发部位。
(2)血管内红细胞比容升高,Ranch等[2] 发现平均红细胞比容升高至43.5%时可出现高密度征;(3)病人使用一些对比剂如碘,使血液浓度升高。
2血管壁密度增高,一般认为血管壁钙化引起,在老年人,尤其高血压、糖尿病人患者显示率高。
红细胞比容升高或钙化所致大脑中动脉高密
度征一般是双侧,伴有或不伴有基底动脉的高密度征[2],其临床上无神经定位体征。
血栓或拴塞引起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一般单侧,伴临床症状及体征。
本组病例中10例有多年高血压病史,1例糖尿病病史,与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引起大脑中动脉血拴有关。
1例风湿性心脏病,为脱落拴子拴塞了一侧大脑中动脉。
CT显示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发病6小时内可发现,文献报道[3]在发病后30分钟可显示,是脑梗死的超早期征像。
此时脑实质未见明显低密度改变,临床已有神经或/和肢体症状。
6小时后脑细胞因持续缺血缺氧而坏死、血脑屏障破坏和血管性脑水肿,CT表现为脑沟、脑裂变窄、脑灰白质分界不清,继而出现大片状脑实质低密度灶。
因血栓或拴塞有自行消失的趋势[4],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随后CT复查时可有可无。
本组5例在第一次CT复查中已消失,与自行消失及溶拴治疗有关。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CT表现为鞍上池层面,沿额颞叶交界,从鞍旁向外走行的长条状或分节状高密度影,走行柔和,CT值在60-80HU。
双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伴有或不伴有基底动脉的高密度征,CT值55HU以下。
有时正常人也可见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影,但其密度与脑实质密度相当,CT值53HU以下,容易识别。
笔者认为判断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不能单凭测量的CT值,因为实际工作中,很多因素影响CT值的准确性。
CT依据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诊断早期脑梗死,多数研究表明是肯定的。
文献报道[5]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诊断脑梗死敏感性78%,
特异性93%,蒋国忠等[3]报道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敏感性和特异性100%,本组与之相同。
Tomsick等[6]研究显示,非盲法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69.0%、94.4%、82.8%、88.7%、87.3%,而盲法则78.5%、93.4%、66.0%、96.4%、91.3%。
在作出诊断前,首先要排除假阳性,才能提高它预示大脑中动脉梗死的效用。
一般要求为单侧有出现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而对侧出现偏瘫,在发病后3-6小时CT平扫出现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并排除红细胞比容升高,血管壁钙化和外伤等引起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7]。
CT出现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结合临床典型表现可做出明确诊断早期脑梗死。
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被认为是大脑中动脉梗死的早期标志,对脑梗死早期诊断和治疗意义重大[4]。
【参考文献】
1 Schuierer G, Huk W. The unilateral hyerdens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an eary CT sing of embolism or thrombosis. Nruroradiol,1988, 30:120-122.
2 Ranch RA, Carlos Bazan, Elna-Marie Larsson, et al. Hyperdense middle cerebral arter1es identified on CT as a false sign of vascular occlusion. AJNR,1993,14:669.
3 蒋国忠, 周仪.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对脑梗塞早期诊断价
值的探讨.中国CT和MRI杂志 2004,2(2):12-16.
4 赵红辉,高旭光.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临床研究的状,辽宁医学杂志2001,15(5):267-2694
5 陈芷若,藏署雨.急性脑梗塞的早期CT和MRI改变.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9,12:187-188.
6 Moulin T, Cattin F, Crepin–Leblond, et al. Early CT sign in acut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farction:predictive value for subsequent infarct locations and outcome. Neurology.1996,47:366
7 刘冰,黄如训.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与脑梗死.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0,8(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