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早期脑梗死CT诊断中的价值
脑梗塞的影像学征象
![脑梗塞的影像学征象](https://img.taocdn.com/s3/m/01b1ac11866fb84ae45c8dcf.png)
致密动脉征【英文】The dense artery sign【又名】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The hyperdens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sign;The hyperdense MCA sign;The dens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sign;The hyperattenuating MCA sign ;HMCA sign ;HMCA)【表现】CT平扫征象,表现为与对侧相比大脑中动脉的第1到2段密度增加或大脑其他动脉的密度增加。
【解释】致密动脉征是大脑动脉(常见于大脑中动脉)阻塞导致脑梗塞的间接征象。
高密度的成分代表大脑动脉腔内的血块、血栓或栓子。
流动血液的CT值大约是40 Hu,与血红蛋白浓度线性相关,栓塞时血栓内血浆浓缩,血栓的CT 值大约是80 Hu,呈现高密度。
【讨论】致密动脉征,文献认为系血栓所致,其密度(77-89Hu)介于正常血管( 35- 60HU )与钙化斑(114-321Hu)之间,常见于心源性脑梗塞。
大脑中动脉第一段(M1)位于侧裂内,动脉阻塞的机会也较多,从而卒中后显示此征的机会较多,目前已有较多学者进行研究,故又称此征为“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
实际上大脑内的动脉均可发生栓塞而导致脑梗塞,因此,称“致密动脉征”更为恰当。
CT常为急性脑梗塞的首选检查方法,但是,在梗塞后的先头几个小时,CT常表现正常。
当早期缺血性梗塞的影像改变出现时,一开始常为隐蔽的并随时间而明显,熟悉一些急性梗塞的影像征象有助于识别其病因。
在一些研究中,大脑中动脉分布区有脑梗塞的病人,约22.6% -61%出现HMCA 征。
血管造影提示,HMCA征最可能的原因是血栓栓塞。
大脑中动脉阻塞的早期征象包括HMCA征,豆状核征、岛带消失征、低密度灶、占位征及皮质征,这些征象在梗塞后6小时可变得明显,HMCA征从理论上讲可在血管阻塞时就能在CT图像上看见,早于急性脑卒中的其他改变。
超急性期脑梗死CT扫描的诊断价值
![超急性期脑梗死CT扫描的诊断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ea74cbf4c8d376eeaeaa314f.png)
因脑供血障碍 ,导致脑组织 出现 缺血 、缺氧性 坏死 。超急性期 脑梗死是指在 6 h内发病 的患者 ,具有较高 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 病死率约 占 1% 一1 %[ ,治疗 药物 众多 ,其 目的是降低病 0 5 h i 死率和后遗症发生。 目前 尚无特别有效 的治疗方法 ,提高治疗 11 一般资料 . 收集我院 2 0 09年 5月—2 1 0 2年 3月 收治 的超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 5 0例 ,均符合 19 9 5年全 国第 四届脑血管病 学术会议修订的脑梗 死诊 断标 准 ,发病 6 h内行 C T检查。其 中男 2 8例 ,女 2 2例 ;年 龄 3 5—8 0岁 ,平 均 5 8岁。诱 发 因 素 :安静状态下发病 者 1 5例 ,情 绪波 动较大或 过于疲劳发病 者2 5例 ,伴有头部外 伤史者 1 0例 ;合并症 :慢性支气管肺 炎
实 用 心 脑 肺 l管 病 杂 志 2 1 f } L 0 2年 1 第 2 0月 O卷 第 1 0期
・
l 7・ 69
・
诊治分析 ・
超 急性 期 脑 梗 死 C T扫 描 的诊 断价 值
刘 振 河
【 摘要】 目的 探讨超急性期脑梗死 c 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T O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 c T
有助于患者尽早进行诊治 。其检查方便 ,对预后 以及临床 治疗 效果可进行 随时监测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参 考 文 献
1 刘崇文 ,刘 晓丹 ,魏晓莉 ,等 . 脏血 管平 滑肌脂 肪瘤超 声影像 肝 表现分析 [ ]. J 中外 医学研究 ,2 1 ,1 ( ) 5 . 0 2 0 5 : 4 2 王伟杰 . 脂肪肝程度与高脂血症 的相 关性分 析 [ ].中国医药指 J 南 ,2 1 ,1 ( ) 6 —15 0 2 0 4 :14 6 .
早期脑梗死的CT影像征象分析与临床表现及诊断意义
![早期脑梗死的CT影像征象分析与临床表现及诊断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b553b2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7.png)
早期脑梗死的CT影像征象分析与临床表现及诊断意义2019-09-18【摘要】⽬的探讨CT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
⽅法对收治的24例早期脑梗死(发病后12⼩时内)患者的CT 表现进⾏回顾性分析。
结果 24例早期脑梗死患者中,第⼀次CT平扫检查有异常征象16例(阳性率66.7%),未见异常8例(33.3%)。
异常CT改变有以下⼏种:致密动脉征14例(58.3%);⾖状核轮廓模糊6例(25%);岛带消失征10例(41.7%),其中灰⽩质界限不清者12例(50%);24例患者中CT影像学表现有2种或及以上早期脑梗死征象者共14(58.3%)例。
结论对早期脑梗死患者,特别是早期⼤⾯积脑梗死,应通过早期CT影像学的改变并结合其临床表现,及早提出治疗计划。
【关键词】早期脑梗死;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致密动脉征;诊断脑梗死是指局部脑组织因⾎液循环障碍⽽发⽣的缺⾎、缺氧进⼀步发⽣的软化坏死,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供应脑部⾎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不⾜⽽发病,症状的性质因病变累及的⾎管不同⽽异。
由于CT和MRI的普及应⽤,有⼈统计其发病率相当⾼,脑梗死是脑⾎管病中最常见者,约占50%-60%[1],病死率平均10%-15%,致残率极⾼,且极易复发,复发性中风的死亡率⼤幅度增加[2]。
脑梗死早期往往缺乏明显的CT表现,通常在发病6天后才能显⽰脑梗死的典型CT表现,⽽延误溶栓治疗最有效治疗时机[3]。
因此,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对于制定治疗计划⾄关重要。
1 资料与⽅法1.1 ⼀般资料本组24例患者为揭阳市红⼗字会慈云医院⾃2009年2⽉-2011年10⽉收治脑梗死患者,其发病到住院检查时间均都<24h,其中⼥性10例,男性14例;年龄49-76岁,平均年龄65.4岁;基础疾病中⾼⾎压者23例,冠⼼病者9例,⾼脂⾎症者21例。
本组患者发病急速,6例有短暂性脑缺⾎发作,如头晕、眩晕、⼀侧肢体⽆⼒等症状,其余均有脑梗死导致的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语⾔与精神改变、完全性偏瘫、同侧偏盲等症状。
超急性期脑梗死CT征象及诊断价值
![超急性期脑梗死CT征象及诊断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ce8dc8aef524ccbff121849b.png)
质低密度征 , 表现病变 区脑实 质密度低 于对侧或周 围 脑实质 ;8 (6 3 % ) 4 例 3 . 6 出现 岛带 征 , 表现 为脑 岛、 外 囊 和屏状核灰 白质界限模糊 。
3 讨 论
1 1 一般 资料 收集 2 0 . 0 9年 6月 ~2 1 0 1年 6月我 院收治 的 12例 超急性 期脑梗 死患 者 , 3 均为 发病 6h 内行 C T检查 , 8 男 2例 , 5 女 0例 , 年龄 3 8 6~ 3岁 , 平均 (0 6 7 5 ) 。临床表现主要为 突发一侧肢 体麻 6 .5± .6 岁 木、 无论 , 言语不清 , 头晕 , 意识 不清 , 单侧 鼻唇 沟变浅 等; 除外脑 出血 、 脑干梗死 、 旧性脑梗死者 。 陈 12 方法 使 用德 国西 门子 S MA O e stn1 . O T M Sna o 6 i 层螺旋 C T扫描 仪 , z d后 处 理工 作 站 , Wi r a 软件 版 本 V 7 。患者取 仰 卧位 , 描基线 平行 于 O A一 0 扫 M线 , 行 轴位螺旋扫描 ; 电压 10k 管 电流 2 0m s 准值 管 2 V, 0 A , 15m 图像重建层厚 9nn层距 9m 对可疑区域行 . m; l , l m, 45m . m薄层重建 。发病 6h内做第 1 次扫描 , ~1 2 h 0 4 d 进行复查 。由两位 高年资的影像 医师在不知道诊 断 结果的情况下对病例 C T征象独立进行判定 。
段脑 动脉密度高于替他部 分 ;4例 ( 0 9 % ) 5 4 . 1 出现组 织 肿胀征 , 表现 为相邻脑 回增厚变平 , 脑池及 脑沟 变
作者单位 :10 0广东珠海 , 590 中山大学附属第9例 4 .0 为发病 6 h内初诊 时 明确 C T阳性征象 , 7 另 3例 ( 5 3 % ) 5 . 0 是在 回顾 分析 时于 首次 C T片上发现 阳性征象 , 说明在早期 由于 C T扫描 征象不明显 , 易发 生误 诊 、 诊 。随着病 情 的发展 较 漏 进入血管性水肿期 , 脑组织开始 明显肿胀 , 时 C 此 T征 象可明显见到组 织肿 胀征 、 大脑 中动 脉高 密度 征 、 脑 实质低 密度征 、 岛带 征等 。当病变 限 于灰质 区时 , 由 于细胞代谢旺盛 , 血敏感 , 对缺 组织 肿胀征象 明显 , 脑 回由于水肿而饱满 , 脑沟及裂 隙变窄甚 至消失 。当 致 病变位于 白质 区时 , C 则 T阳性征 象不 明显 。当同时 累及灰质 和 白质 区 时 , 由于灰 质 密 度 降低 较 白质 明 显, 两区的正常密度差减 少 , 从而呈 现灰 、 白质分 界模 糊 的岛带征 。在血管性脑水 肿期 , 持续 出现特征性 脑 实质低 密度征 ,T值 相应显 著 降低 。本组 中有 5 C 4例 ( 09 % ) 4 . 1 出现组 织 肿胀 征 ,8例 ( 6 3 % ) 4 3 . 6 出现 岛 带征 ,1 ( 10 % ) 4 例 3 .6 出现脑实质低密度征 , 与文献报 道相似 。 梗 死部位供 血血 管也 会 由于管 腔 的梗 塞 或血栓 形成 出现病变 特征 , 由于血流 阻断 , 部红 细胞 聚集 局 而呈现 高密 度征 象 , 大脑 中动 脉可 出现 高密 度征 , 几 乎与脑梗死 出现 的时 间同步 , 一征 象可 作为 C 这 T诊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早期脑梗死CT诊断中的价值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早期脑梗死CT诊断中的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cd71408426fff705cc170aad.png)
龙源期刊网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早期脑梗死CT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沈家昌
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2年第0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单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C)在超急性期脑梗死CT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16例单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发病1~6 h内行CT扫描及发病后24 h后复查CT进行双侧大脑密度及脑沟、脑裂对比,发现脑内更多、更早病灶。
结果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超急性期脑梗死16例中表现为HMCAS者,均为单侧,且HMCAS诊断脑梗死的特异性高于敏感性,其预后差,死亡率高,16例患者均发现有单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24 h后复查CT,该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均出现大片状低密度灶,其中7例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消失。
结论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动态变化有助于供血区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及预后判断。
[关键词] 脑梗死;大脑中动脉;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诊断价值。
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预测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功能结局的研究
![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预测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功能结局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5a39489b9d528ea81c779f0.png)
ZHANG Be i ,e t a 1 . / / C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Re h a b i l - mi d d l e c e r e b r a l a r t e r y i n f a r c t i o n /L I X i u mi n g , HE Qi a n g ,
D WI — A S P E C T S 评分 ( 尸<0 . O 1 ) 是患者功能恢复的独立预测 因素 。 结论 : 利用 A S P E C T S 评分 系统 分析大脑 中动脉脑梗死患者 ( 排除 D WI — A S P E C T S <4 分及腔隙性梗死 ) 扩散加权成像 ( D WI ) 的早期缺血改变 , 可作为此类患者功能结局 的预测指标 。 关键词 A l b e r t a 卒中项 目早期 C T 评分; 大脑 中动 脉脑梗死 ; 功能结局 ; 预测因素
Me t h o d : A s t u d y wa s c o n d u c t e d ,i n c l u d i n g 8 9 p a t i e n t s wi t h d i a g n o s i s o f mi d d l e c e r e b r a l a te r y i r n f a r c t i o n a d — mi t t e d f or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i n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me d i c i n e d e p a t r me n t ,f r o m Au g u s t 2 0 1 0 t o Au g u s t 2 0 1 1 .T we l v e v a r i —
比较CT与核磁共振在早期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比较CT与核磁共振在早期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02ef534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ab.png)
比较CT与核磁共振在早期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为寻求早期脑梗死病症的最佳诊断技术,现利用观察对比的方法探讨CT与核磁共振在该类患者中的诊断效果。
方法:参与本次实验的50例患者均为我院2021年度收治,所有患者均存在早期脑梗死病症,且依次接受CT与核磁共振。
汇总分析每个患者的诊断情况,比较这两种技术手段在该类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差异性。
结果:核磁共振诊断早期脑梗死的准确率高达96.00%(48/50),仅2例出现误诊或漏诊。
相比之下,CT诊断早期脑梗死患者的准确率有些不尽人意,仅有66.00%(33/50),误诊和漏诊人数共计17例。
数据之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与CT相比,核磁共振在早期脑梗死中的诊断效果更加优异,可以及时发现该类患者的病症问题,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CT;核磁共振;早期脑梗死引言: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进展快和病情急的临床特点,若在早期未采取及时有效的诊断方法,则容易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病症程度的迅速恶化,甚至诱发各种的并发症问题,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极为严重的威胁。
反之,若能够在脑梗死患者的病症早期采取科学合理的诊断方法,便可以清晰明确患者的病灶位置,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正确的指引方向。
本文详细探讨了CT与核磁共振在早期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以此为改善该种病症的临床诊断效果提供信息参考,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度我院收治的50例早期脑梗死患者,男女比例为27:23,年龄范围为41-75岁,平均年龄为(61.52±1.28)岁。
每个患者的临床表现均符合早期脑梗死的病症特点,且患者在精神状态和肝肾功能等方面无严重疾病。
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实验研究的各项要求。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先接受颅脑CT诊断,该种方法产生的图像内容能够呈现出患者颅脑不同部位的横断面情况,极易发现颅内出血的病症现象,在鉴别头部外伤、脑部肿瘤及炎症等多个方面也具有着较强的应用价值[1]。
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高密度征在CT诊断急性脑梗死中的价值
![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高密度征在CT诊断急性脑梗死中的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c962e2986bec0975f465e22b.png)
表 1治疗 效果 比较
产生量 呈负相关 ,所 以对 重型肝 炎患者补 充前列地 尔 ,可有效的改善
肝功 能。其作用机制是 当其 到达肝细胞后 ,与细 胞膜上的特异受体相 结合 , ̄ t , T NF 释放产 牛抑制作用 ,从而对肝细胞膜 以及 溶酶体膜产生 保 护作用 ,可 以防止肝 细胞坏死 。还可 以通过扩张血管对肝脏微循环
[ 4 ] 李群, 朱 平. 前列 地 尔注 射液 治 疗慢 性 重 型肝 炎 的临 床观 察 [ J ] l 中国医药 导 报, 2 0 1 2 , 9 ( 4 ) : 7 3 — 7 4 .
[ 5 ] 郑 国安 , 陈华伟 . 前列腺 素E 1 治疗 肝 肾综 合征 的临床 研 究 【 J J . 中
综合 征的 临床观 察 [ J ] . 中西 医结 合肝 病杂 志, 2 0 0 3 , 1 3 ( 1 ) : 1 3 — 1 4 . [ 3 】 彭侠 彪. 前列地 尔对 肝 肾综 合征 患者 肝 肾功 能 的保护 及 微炎 症
状态 的影 响 [ J 】 l 中国现 代医药 杂志 , 2 0 1 1 , 1 3 ( 7 ) : 9 — 1 0 .
3讨 论 国基 层 医药, 2 0 0 6 , l 3 ( 1 ) : 4 6 — 4 7 . [ 6 ] 陈达 , 陈 玮. 凯 时治疗 重 型肝 炎 合 并肝 肾综 合 征 的疗 效观 察 f J ] . 临床合理 用 药, 2 0 1 0 , 3 ( 2 4 ) : 4 8 — 4 9 . [ 7 ] 覃 雪 英, 陆启 峰 , 覃后 继 , 等. 血浆 置换 联 合大 黄 灌肠 治疗 重 型肝 炎合 并肝 肾综合征疗 效观 察 f J 1 l 中国医药导 报, 2 0 1 1 , 8 ( 2 8 ) : 3 4 — 3 6 . 肝 肾综合征是 重型肝炎的一种严 重并发症 ,临床特征主要为 肾功 能衰竭 、肾小 球虑过功能降低及血液动 力学 发生改变等 ] 。一旦 出现 肝 肾综 合征病死率将大 大增加 。临床上 的治疗主要针对原 发病 进行治 疗 】 ,常规综合 治疗 包括给予维生 素C 和K 、新鲜血浆 、白蛋白、 门冬
快速识别大面积脑梗死
![快速识别大面积脑梗死](https://img.taocdn.com/s3/m/fade94a8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7.png)
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5 大征象
2)岛带消失征
岛带区(脑岛、最外囊和屏状 核)由大脑中动脉岛段供应, 对缺血最为敏感,大脑中动脉 闭塞早期可出现岛带区灰白质 界限消失。 岛带征是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 性梗死的早期征象。 CT 表现为界限清楚的斑片状 低密度灶或可疑低密度灶。
右侧岛带区灰白质界限消失,左侧正常。
病例 患者CT 如图: CT 示右侧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右侧岛带消失、豆状核模糊,考虑超急性期脑梗死。
次日头颅 MRI 如下: T2WI
DWI T2WI、T1WI、FLAIR
MRI 提示右侧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MRA
病例 患者 63 岁男性,突发不能言语伴右侧肢体无力入院。急诊 CT 如图:
与左侧比较,右侧脑实质密度减低
5)局部脑肿胀、脑沟裂变浅、 消失
多数学者认为这与细胞毒性水肿 有关,由于局部脑肿胀,可以分 别或同时出现以下征象: ➢ 基底池两侧不对称; ➢ 局部脑沟消失; ➢ 脑室受压变形(当病变位置靠
近脑室时,相邻的脑室受压)。
表现为脑室某个角或体部受压变 小、侧裂池变窄、脑沟变浅或消 失,大面积梗死时可见中线结构 稍偏移。
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5 大征象
1)动脉致密征(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 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等主干动脉某一段,由于栓塞或血栓形成而密度增高,以大脑中动脉 多见。而相应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脑组织密度变化不明显(梗死 24 h 内),相应大脑中动 脉供血区域脑组织密度减低、脑沟变浅(梗死 24 h 后)。
大脑中动脉区域早期脑梗死(梗死 24 h 内)的敏感征象,也是提示预后不良的征象 (梗死 24 h 后存在)。
如何早期识别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LHI)
基底动脉高密度征的价值再探讨
![基底动脉高密度征的价值再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480511d9bb4cf7ec4afed051.png)
取 栓 治 疗 后 获 得 良 好 预 后 的 病 例 结 合 文 献 复 习 ,再 和 改 善 预 后 的 重 要 手 段 ,而快速及时的诊断是实施
探 讨 HBAS的临床价值。
这些治疗的前提。
h 患者,男 ,60岁 ,因“突发意识模糊、言 语 不 清 2 ”
HBAS的 定 义 是 根 据 K oo的方法,在头颅非增
现 代 实 用 医 学 2017年 4 月 第 29卷 第 4 期
基底动脉高密度征的价值再探讨
• 425 •
陈 慧 敏 ,姚 辟
doi:10.3969/j .issn,1671-0800.2017.04.003 R 【中图分类号】 743 【文 献 标 志 码 】 C
【文 章 编 号 】 1671-0800(2017)04-0425-02
HBAS BAO 管腔不 同 程 度 狭 窄 ,以基底动脉上段及左大脑后动 例 出 现
,其 中 3 例 死 亡 ,病 理 证 实 为
。近
HBAS 脉 近 段 为 显 著 ,疑为基底动脉上段及左大脑后动脉 年 来 ,对
临 床 价 值 的 研 究 有 所 增 加 ,报告的例
rt PA 闭塞早期,予 静 脉 - 溶栓,遂行全麻下数字减影 数 也 有 增 多 。
CT CT 素 ,常 规 平 扫 作 为影像学诊断的首选,用 上
后循环动脉的高密度征预测早期后循环急性脑梗死
通 过 较 大 的 动 脉 分 支 供 应 颞 叶 内 侧 ,通过穿支动脉
B A 供 应 丘 脑 和 中 脑 上 部 。 其他重要分支还包括小 SCA 脑上动脉( )、小脑前下动脉以及脑桥穿支动脉。 BAO是 一 种 潜 在 的 致 命 性 急 性 脑 血 管 病 ,自然病程
65例早期脑梗死CT影像诊断分析
![65例早期脑梗死CT影像诊断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fcead7cc7931b764ce1549.png)
65例早期脑梗死CT影像诊断分析【摘要】目的:对早期脑梗死CT影像的诊断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某医院在2015.1-2016.1期间所收治的65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在发病后的6小时以内的CT影像进行分析,对早期脑梗死患者的CT影像特点进行总结。
结果:在65例患者中,有50例患者出现异常特征,占所有病例数的77%左右。
有58例患者明确诊断为早期脑横死,诊断敏感性为89.23%。
在所有患者中,有2例患者因动脉干闭塞死亡,其余63例患者均在发病后1-2天内复查后确诊为早期脑梗死。
结论:CT影像特征改变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早期脑梗死;CT影像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162-01缺血性脑梗死是临床医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病症,若及早诊断并加以治疗,能哦股有效的减少缺血导致的坏死脑细胞数目,改善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通常情况下,脑梗死发病后6小时以内会在CT影像上表现出异常特征。
在此种情况下,为改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应当对CT影像技术进行科学化应用。
本文主要针对早期脑梗死CT影像诊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切实提高早期脑梗死诊断的可靠性,促进医学发展。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本次临床研究中,主要选取某医院在2015.1-2016.1期间所收治的65例早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范围在52-85岁之间。
患者中普遍存在既往病史,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风湿性心脏病以及长期吸烟饮酒等。
就早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来看,部分患者属于急性起病,在短时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偏瘫、双目同向凝视等症状,也由部分患者出现感觉障碍和失语情况,少数患者出现不同长度的肌力下降。
1.2扫描方法在本次临床研究中,主要采用标准规格的单层螺旋CT机以连续扫描9层左右的方式进行扫描,并将扫描的间隔和厚度控制在10mm左右,以保证CT扫描的准确性。
FLAIR序列大脑中动脉高信号征在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_杨浩 (1)
![FLAIR序列大脑中动脉高信号征在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_杨浩 (1)](https://img.taocdn.com/s3/m/31df03a4fd0a79563c1e7239.png)
·603·2014535(5)SichuanMedicalJournal,2014,Vol.35,No.5四川医学年月第卷第期论著FLAIR序列大脑中动脉高信号征在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杨浩李娅(CT,610031)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室四川成都【】FLAIR。
201122012摘要目的探讨序列大脑中动脉高信号征在急性期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年月至1035MRIMRA,年月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例进行常规检查及检查并随机选择同期非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62;FLAIR、。
梗死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各自序列大脑中动脉高信号征的发生率位置及形态学特征结果大脑中动脉供血3513(37.1%)FLAIR,6(9.68%)区急性脑梗死例患者例发现序列大脑中动脉高信号征而对照组只有例发现大脑中动=,(10.714,P<0.005)。
13HSMCA,8(61.5%)脉高信号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例患者中例相应大脑中动脉有严重狭窄=3.998,P<0.05)。
FLAIR22HSMCA,6(27.3%),,(结论序例无患者例有严重狭窄或闭塞或闭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列大脑中动脉高信号征可作为急性期脑梗死的早期参考征象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关键词大脑中动脉高信号磁共振成像脑梗死【】R445.2【】A【】1004-0501(2014)05-0603-03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TheValueoftheHyperintenseSignofMiddleCerebralArteryinthe Diagnosis ofAcuteCerebralIschemia.YangHao,,LiYa.TheThirdPeoplesHospitalofChengdu,Chengdu,Sichuan610031,China【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valueofthehyperintensesignofmiddlecerebralartery(HSMCA)inthediagnosisofDuringFebruary2011toOctober2012,35patientsofacutecerebralischemiawerestudied,ofacutecerebralischemia.Methodswhich62patientswithoutacutecerebralischemiawererandomlyselected.Theincidencerate,location,andmorphologywereob-served.ResultsHSMCAweredetectedonFLAIRimagesin13(37.1%)patientsofwithacutecerebralischemia,comparedwith=10.714,P<0.005)betweenthem.In6(9.68%)patientsofwithoutacutecerebralischemia.Therewassignificantdifference(13patientswithHSMCA,8cases(61.5%)hadseverestenosisorocclusionincorrespondingsegementsofMCA;In22patients=withoutHSMCA,6cases(27.3%)wereobserved.Therewassignificantdifference( 3.998,P<0.05).ConclusionHSMCAonFLAIRimagescouldbeanearlysignandwasvaluableinthediagnosisofacutecerebralischemia.【Key words】middlecerebralartery;hyperintense;magneticresonanceimaging;cerebralischemia(DWI)(PWI)2335,虽然弥散加权成像及灌注加权成像其中男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例[1],SE为诊断急性脑梗死提供了新手段但目前序列,12,64.7。
阿替普酶治疗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分析
![阿替普酶治疗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b2dfbbb9d528ea80c7793d.png)
文章编号:1671-8631(2019)04-0285-03阿替普酶治疗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分析马科,谌巧玲,胥春艳,张萍(三台县人民医院,四川绵阳 621100) 摘要 目的:分析CT检查大脑中动脉出现高密度征对识别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意义,并观察阿替普酶对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11例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住院患者,其中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
对照组患者采取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保护脑细胞等一般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各观察时间点与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溶栓治疗后各时间点两两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治疗后24h与治疗后14d、90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对照组治疗后14d与90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替普酶治疗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且对神经系统功能有较长持续性改善作用。
关键词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血栓性梗死;大脑中动脉;高密度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缺血性脑卒中是引起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脑动脉闭塞早期有效诊断并再灌注治疗做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已达成共识。
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在急性脑卒中早期CT表现具有较强特征性,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判断和争取治疗时间窗具有重要意义。
阿替普酶作为常用的静脉溶栓剂,是目前美国唯一获准上市的溶栓剂[1],其对溶栓和改善再灌注后神经功能有确切的疗效[2]。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急诊科和神经内科救治的211例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治疗经过及资料,其中出现典型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患者60例。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早期脑梗死CT诊断中的意义探讨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早期脑梗死CT诊断中的意义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f30cf83cc22bcd126ff0ce3.png)
[5]苏希跃.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C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7,28(1 2):
1139—1140.
[6]张美云,章英宏.加强与『临床的联系,切实提高检验质量[J].国际 检验医学杂志,2007,28f10):卜4.
收稿日期:2叭2一07—15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早期脑梗死CT诊断中的意义探讨
王晓泉(上海嘉定区中心医院放射科,上海201800)
重建。首次对患者头颅进行CT扫描均在发病后O.5.6h,第二
次CT复查时间为发病后20。30h。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 CT影像中的判断一般标准为:密度:MCA区域密度一定要比
的脑梗死CT征象一大片低密度灶.同侧侧脑室因组织缺血
缺氧水肿出现不同程度受压。变形和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图 1b、图2b)。但发现6例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CT复查时在 CT影像中消失。
tmnk[J].Am J
aIl舀。聊hy[J]Australas Radiol'1996,40:257
收稿日期:2012—06—27
康复新液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分析
吴国斌.马怡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三师哈密红星医院,新疆哈密839000)
摘要:将经胃镜检查确诊的100例上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给予康复新液治疗,tid,另口服兰
度灶,而表现为一侧大脑中动脉的高密度征,具体CT值为 “.80HU,15例在右侧。6例在左侧(图1a、图2a),脑组织仅 轻微肿胀,脑沟变窄、变浅,部分消失。发病后20~30h对患者 再次进行CT扫描复查可见HMCAS同侧脑实质出现了典型
1iance)。常规横断面轴扫,层厚6mm,病变部位局部1.5—3mm
象。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脑梗死:CT诊断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174(2012)08一1242—02
CT
![CT](https://img.taocdn.com/s3/m/d7dc6229bcd126fff7050b5b.png)
Ke y
C T
Hy e d n e b a n at r i. p r e s ri rey s s
后 的早 期 C T观 察 有 一 定 的 局 限 性 , 对 早 期 脑 梗 故
死 的 诊 断 有 一 定 的 困难 。本 文 收集 5 3例 C T急 性 脑
3 —O ( 共 振 血 流 成 像 时 间 飞 越 法 ) DT F 磁 。
s o h tie t a i h d l e e r lh p r e s r .Ci l  ̄ol h y e d n e o mid e c r b a r h wn ta n c lw t te mi d e c r b a y ed n e a I d i h 猢 l du l T e h p r e s f d l e e r l . ry d a n ss
脑梗 死 在 C T平 扫 可 表 现 为 三 种 征 象 : 动 脉 脑 高密 度 征 、 部 脑 组 织 肿 胀 及 脑 实 质 密 度 降 低 u 。 局 J 由 于 脑组 织 肿 胀 和 脑 实 质 密度 的 降 低 在 脑 梗死 发 生
h p n e s in w r a e .5 c s sw r c n e y C a an a d 1 a e e ee a n d b y e t n e s e e 3 c s s a e e e s a n d b T g i n 0 c s s w r x mie y MR/ h e u t g .te rs l
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对脑梗塞早期诊断价值的探讨
![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对脑梗塞早期诊断价值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af1d1c9fab069dc502201d7.png)
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对脑梗塞早期诊断价值的探讨【摘要】目的:探讨观察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
方法:本研究中纳入我院急诊科自2015年1月~2015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20例CT扫描可见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观察本组20例患者首次CT扫描检查结果,并对首次CT报告无异常患者的复查结果进行研究,对明确脑梗塞的患者行溶栓治疗,观察临床效果。
结果:本组所纳入20例患者首次CT扫描检查可见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脑实质内未见低密度病灶。
由于首次检查缺乏认识,4例患者CT报告结果为无异常,建议24h后复查。
复查结果显示,4例患者该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有低密度病灶,且呈大片状分布,为脑梗死典型CT表现。
另16例患者首次CT扫描明确诊断为一侧大脑中动脉脑梗塞,确诊后以溶栓治疗干预,临床未见后遗症。
结论:在利用CT扫描技术显示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基础之上结合临床表现,在脑梗塞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突出,值得临床引起关注。
【关键词】脑梗塞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早期诊断已有的临床资料中反应,在对患者做常规头颅CT检查时,偶尔可见一侧大脑中动脉的异常升高,即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
同时,有关临床数据反映,对于常规头颅CT检查中反应为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患者而言,24h左右以后CT复查可显示大脑中动脉脑梗死。
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可利用该异常症状作为对脑梗死进行早期诊断的依据。
为探讨观察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本研究中纳入我院急诊科自2015年1月~2015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20例CT扫描可见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数据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中纳入我院急诊科自2015年1月~2015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20例CT扫描可见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wi n — fiv so n e iwe fe 4 h o n a in t o tatbltrlb an d n i ,b an s li n T t 1 6 h o n ain a d rve d CT atr2 fiv so o c n rs i ea r i e st hi a y ri uc,a d
S N ic a g HE Ja h n
D p r n f a ilg, in l C u t Hopt f a m n i uinPoic, a mig 3 3 0 , hn e at t do y J g o ny si l n igCt i F j rvn e S n n 5 3 0 C ia me o R o a e aoS yn a
b an fsu e S st n r n al rlso si h ri . s lsAl o 6 c s swi y ea uec r ba na cin r i s r , O a of dmoe a de r e e in nt eb an Re u t l f1 ae t h p rc t ee r l fr t i i i h i o i lo u p yn rao A oweeHMCAS wee tr ee o sn l ie a d te s e i ct fHMCAS i h ig n bo d s p liga e fMC wh r r a g td t i ge sd , n h p cf i o i y n ted a — n sso e c rb a nacin wa ih rt a e st i . h rg o i wa o r n h rai ae wa ih o i ft ee rlifr t sh g e h n s n i vt T e p o n ss sp o,a d te mot t rt shg .Al o h o i y l y l f 1 a e r o n h tt ee wee u i trlHMCAS n wh c i e h ri reilbo d s p li g ae s ala - 6 c ss wee fu d ta h r r nl ea a ,o ih sd ,t e b an a ra lo u pyn ra l p t
CT d a n ss o y ea u e c rb a n acin ig o i fh p rc t ee rlifrt .M eh d ite a e fp t n swih c rb a n acin o n ltrl o t o s S xe n c s s o ai t t ee r i frt f u i ea e l o a HMCAS i u o ptlfo F b ay 2 0 t e u r 01 r n lz d rto p ciey n o rh s i rm e u r 01 o F b ay 2 we ea ay e ers e t l.Al o h ainswee tk n a 1 v l ft ep te t r a e
Th a u fh p r e s d l e e r la t r i n i h e v l e o y e d n e mi d e c r b a r e y sg n t e CT i g o i f d a n ss o
e l e e a nf r to ary c r br li a ci n
22 1 第9 第 期 0年 月 1 3 1 卷动脉高密度征在早期脑梗死 C T诊断中的价值
沈家昌
福建 省 三 明市将 乐县 医院放 射科 , 福建 三 明 3 3 0 5 30 【 要】目的 探 讨 单 侧 大 脑 中动 脉 高 密 度 征 ( 摘 HMC AC) 超 急 性 期 脑 梗 死 C 在 T诊 断 中 的意 义 。 方 法 回顾 分 析 本 院 21 0 0年2月~ 0 1年 2月 收治 的 1 21 6例单 侧 大脑 中动 脉 高密 度征 的超 急性 期脑 梗死 患 者 , 所有 患 者发 病 1 6h内 - 行C T扫 描及发 病后 2 复查 C 4h后 T进 行 双侧 大脑 密度 及 脑 沟 、 裂对 比 , 现脑 内更 多 、 早病 灶 。 结果 大脑 中 脑 发 更 动脉 供 血 区超 急性 期 脑梗 死 1 6例 中表 现 为 HMC S者 , 为 单侧 , H A A 均 且 MC S诊 断脑 梗 死 的特 异性 高 于敏 感性 , 其 预后 差 , 亡 率高 ,6例 患者 均 发现 有单 侧大 脑 中动 脉 高密 度征 ,4h后 复查 C 该侧 大 脑 中动 脉供 血 区均 出现大 死 l 2 T, 片状 低 密度 灶 ,其 中 7例 大 脑 中动脉 高 密度 征 消失 。 结论 大 脑 中动 脉 高密 度征 的 动态 变化 有 助 于供 血 区超 急性 期脑 梗 死 的诊 断及 预后 判断 。 【 关键 词1脑梗 死 ; 脑 中动脉 ; 层摄 影 术 ; 线计 算机 ; 断 价值 大 体 x 诊 【 中图分 类号 】 4 53 R 4 . 【 文献 标识 码】 A 【 文章 编 号】1 7 — 7 1 2 1 0 c 一 1 — 2 6 4 4 2 ( 0 2)1( ) 0 1 0 1
【 sr c] jcieT n et aetes nf a c f nltrl y ed nem d l ee rl r r in( MC S nte Ab ta t 0bet oivs gt h i icn eo i ea h p re s idecrba at ys v i gi u a e g H A )i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