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汽车硬件系统概述
智能驾驶 算力 算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智能驾驶算力算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智能驾驶技术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随着各种传感器和计算设备的不断提升,汽车能够感知和理解周围环境,从而实现自主操作和决策,开启了人们对于汽车的全新想象。
智能驾驶技术的核心是算法和算力。
算法是指在智能驾驶系统中使用的一系列规则和程序,这些规则和程序可以让汽车在各种道路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策和操作。
算法的复杂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智能驾驶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而算力则是指计算设备的性能和处理能力。
为了实现智能驾驶系统中复杂的算法运算和实时的决策,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来支持。
目前,随着计算设备的不断进化和优化,算力已经由传统的中央处理器(CPU)扩展到了图形处理器(GPU)、神经网络处理器(NPU)等协处理器,以满足智能驾驶系统对大规模数据处理和高计算效率的需求。
智能驾驶、算力和算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智能驾驶的发展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持,而算法的不断优化和创新则推动了智能驾驶的进一步发展。
只有在算力和算法的共同作用下,智能驾驶技术才能够实现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智能驾驶、算力和算法的关系及其在智能驾驶技术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背景和现状。
接着,我们将详细分析算力在智能驾驶系统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不同类型的计算设备及其在算力方面的特点。
最后,我们将重点讨论智能驾驶系统中所使用的算法类型和优化方法,以及它们对于实现智能驾驶的关键作用。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智能驾驶、算力和算法的概念和关系,并深入了解它们在智能驾驶技术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思考,促进智能驾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文将围绕智能驾驶、算力和算法展开探讨。
在引言中,我们将概述本文的主题和目的,并简要介绍文章的结构。
正文部分将重点介绍智能驾驶、算力和算法三个方面的内容。
清华大学-自动驾驶技术概论第四章
图 4.6 NVIDIA PX
硬件参考平台
计算平台
基于DSP的自动驾驶计算平台
德州仪器的TDA2x SoC是基于 DSP的自动驾驶计算平台。该 计算平台有两个浮点DSP内核 C66x和四个专为视觉处理设计 的完全可编程的视觉加速器, 可实现各摄像头应用同步运行 ,用于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 、目标检测等驾驶功能。同时 ,该计算平台也可用于摄像头 、雷达等感知传感器的数据融 合处理。图4.7为TDA2x SoC计 算平台。
图 4.4 摄像头
硬件参考平台
传感器平台:
雷达传感器在自动驾驶中应用最为广泛,类别最多,包括激 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等。
➢ GNSS/IMU组合导航系统:GNSS通常辅助以惯性传感器(IMU )用来增强定位的精度。这两种传感器的数据通过卡尔曼滤 波技术实时融合,可以实现导航设备的优势互补,提高定位 精度和适用范围。图4.5为GNSS/IMU组合导航系统。
智能驾驶丛书(第一册)
智能驾驶技术丛书(第一册)
自动驾驶技术概论
本书思维导图
本章思维导图
Chapter 4 自动驾驶汽车开发平台
Outline
开发平台概述 硬件参考平台 软件开源平台 整体开放平台 安全解决方案
开发平台概述
自动驾驶汽车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智能控制 等众多自动驾驶功能模块为一体的综合系统,涉及传感 、通讯、计算机、电子、自动控制、车辆动力学等众多 技术领域。跨学科、多交叉的自动驾驶汽车开发需要相 关技术人员可以模块化并行开发各个子系统。
自动驾驶系统涵盖多个软件模块,如感知、规划、控制等, 同时整合了各硬件模块,如传感器模块、计算平台、线控车 辆等。软硬件资源的有效调配十分关键,需要一个稳定、可 靠的操作系统平台搭建自动驾驶软件模块。
无人驾驶技术ppt课件
如何防止黑客攻击和保障系统安全,确保无人驾 驶车辆不会受到恶意干扰或控制。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在无人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如何准确界定 责任方,保障各方权益。
复杂环境下的适应性挑战
复杂道路和交通环境
如何处理复杂的道路标志、交通信号和多变的路况,确保无人驾 驶车辆能够正确理解和应对。
与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交互
特征提取与识别
利用算法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识 别,如识别车道线、交通信号等。
数据预处理
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滤波、去噪、压缩等 处理,提取有用信息。
环境建模
将识别的特征与环境信息进行融合,建立环 境模型,为决策和控制提供依据。
环境建模与定位技术
01
SLAM技术
即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全。
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通过优化交通流控制和路径规划 ,无人驾驶技术可以提高道路交 通的运行效率,减少拥堵现象。
提升交通效率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将产生更多的新职业和就业机 会,如无人驾驶汽车研发、测试 、运营等。
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将推动汽车 、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根据环境信息和任务需求,规划出从起点到终点 的可行路径,如A*算法、Dijkstra算法等。
路径跟踪控制
采用合适的控制策略,使车辆能够沿着规划好的 路径行驶,并实现精确跟踪。
3
路径规划与跟踪优化
针对复杂环境和多变任务需求,对路径规划和跟 踪方法进行优化,提高自主驾驶能力。
04
自动驾驶硬件平台及 软件架构
汽车行业智能驾驶与交通管理系统
汽车行业智能驾驶与交通管理系统第一章智能驾驶技术概述 (2)1.1 智能驾驶的定义与发展 (2)1.1.1 智能驾驶的定义 (2)1.1.2 智能驾驶的发展 (3)1.2 智能驾驶的关键技术 (3)1.2.1 传感器技术 (3)1.2.2 控制技术 (3)1.2.3 人工智能算法 (3)1.2.4 网络通信技术 (3)1.2.5 安全技术 (3)第二章智能驾驶系统架构 (4)2.1 系统组成与功能 (4)2.1.1 感知模块 (4)2.1.2 决策模块 (4)2.1.3 执行模块 (4)2.1.4 通信模块 (4)2.2 系统集成与优化 (5)2.2.1 硬件集成 (5)2.2.2 软件集成 (5)2.2.3 系统优化 (5)第三章感知与决策技术 (5)3.1 感知技术概述 (5)3.2 决策算法与应用 (6)第四章车联网技术 (7)4.1 车联网的基本概念 (7)4.2 车联网技术在智能驾驶中的应用 (7)第五章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概述 (8)5.1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定义与作用 (8)5.2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 (9)第六章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 (9)6.1 交通信息采集技术 (9)6.1.1 视觉采集技术 (9)6.1.2 雷达采集技术 (10)6.1.3 激光雷达采集技术 (10)6.1.4 卫星导航采集技术 (10)6.2 交通数据处理与分析 (10)6.2.1 交通数据预处理 (10)6.2.2 交通数据分析 (10)6.2.2.1 描述性分析 (10)6.2.2.2 关联性分析 (10)6.2.2.3 聚类分析 (10)6.2.2.4 预测分析 (11)6.2.2.5 优化分析 (11)第七章智能交通信号控制 (11)7.1 信号控制策略 (11)7.1.1 传统信号控制策略 (11)7.1.2 现代信号控制策略 (11)7.2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12)7.2.1 关键技术 (12)7.2.2 功能特点 (12)第八章车辆导航与路径规划 (12)8.1 车辆导航技术 (12)8.2 路径规划算法与应用 (13)第九章智能驾驶与交通管理系统的集成 (14)9.1 系统集成策略 (14)9.1.1 硬件集成 (14)9.1.2 软件集成 (14)9.1.3 系统集成流程 (14)9.2 系统功能评估与优化 (14)9.2.1 系统功能评估指标 (15)9.2.2 系统功能优化策略 (15)第十章智能驾驶与交通管理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15)10.1 技术发展趋势 (15)10.1.1 感知与识别技术提升 (15)10.1.2 人工智能算法优化 (15)10.1.3 车联网技术普及 (16)10.1.4 自动驾驶系统安全性提升 (16)10.2 产业政策与市场前景 (16)10.2.1 产业政策支持 (16)10.2.2 市场前景广阔 (16)10.2.3 产业链整合与协同 (16)10.2.4 国际化发展 (16)第一章智能驾驶技术概述1.1 智能驾驶的定义与发展1.1.1 智能驾驶的定义智能驾驶是指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通过集成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以及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对车辆的自主控制与辅助驾驶的技术。
无人驾驶技术实现的硬件与软件要素
无人驾驶技术实现的硬件与软件要素自动驾驶汽车一直是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各大汽车厂商和科技公司正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以实现这一目标。
然而,要实现无人驾驶,需要结合硬件和软件的要素。
本文将讨论无人驾驶技术实现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要素,并探讨其影响和挑战。
一、硬件要素1. 传感器技术无人驾驶汽车通过传感器来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激光雷达和摄像头。
激光雷达利用激光束来测量周围物体的距离和形状,而摄像头则用于识别和跟踪道路标志、行人和其他车辆。
这些传感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实现无人驾驶至关重要。
另外,惯性测量单元(IMU)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于检测车辆的加速度和角速度。
这些传感器可以提供关键的定位和导航信息,使无人驾驶车辆能够迅速作出准确的决策。
2. 处理器和存储设备为了处理大量的数据和算法,无人驾驶汽车需要强大的处理器和存储设备。
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需要通过算法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使车辆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
因此,高性能的处理器和存储设备是实现无人驾驶的关键要素之一。
同时,存储设备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用于保存地图数据、传感器数据和车辆行为记录。
这些数据对于无人驾驶汽车的训练和改进至关重要。
3. 通信技术无人驾驶汽车需要与其他车辆、交通信号灯和云端服务器进行实时通信。
这就需要具备低延迟和高带宽的通信技术,以确保安全和高效的交通系统。
因此,5G通信技术的发展将为无人驾驶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二、软件要素1. 算法和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的核心是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
车辆需要能够感知周围环境、理解道路交通规则并作出相应的决策。
这需要大量的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来训练车辆识别和预测能力。
此外,路径规划和控制算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操作系统和软件架构无人驾驶汽车需要一个稳定和安全的软件平台。
操作系统和软件架构必须能够可靠地控制硬件设备,处理传感器数据,并及时作出决策。
此外,软件还需要能够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进行自我学习和优化。
智能车入门知识资料
总结词
无人驾驶公交系统是智能车技术在公共交 通领域的重要应用,旨在提高公共交通的 效率和安全性。
VS
详细描述
无人驾驶公交系统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导 航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时感知周 围环境,自动规划最佳路线,并实现自主 换道、避障、超车等功能。这种系统可以 显著提高公共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减少 交通事故,并改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车逐渐成为汽车产业的 重要发展方向。
02
智能车的硬件系统
智能车的传感器
激光雷达
毫米波雷达
激光雷达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测量反射回来的 时间,可以获取周围环境的详细信息,例如 距离、形状和移动速度。
毫米波雷达使用毫米波频率来探测目标,具 有较远的探测距离和较好的穿透能力,适用 于在恶劣天气或夜间环境。
THANK YOU.
01
信息娱乐系统
如音频播放器、导航仪、语音助手等,提供丰富的娱乐和信息服务。
02
自动驾驶功能
如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车道保持等,提高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
03
车联网功能
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交互,提高交通效
率与安全性。
04
智能车的未来趋势
5G技术在智能车的应用
1
5G技术为智能车辆提供更高效和安全的数据传
智能车的分类
智能车可以根据其技术水平和应用场景,分为不同类型, 例如L1-L5级自动驾驶汽车。
L1级为辅助驾驶,L2级为部分自动驾驶,L3级为有条件自 动驾驶,L4级为高度自动驾驶,L5级为完全自动驾驶。
智能车的发展历程
智能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早的辅助驾驶,到部分 自动驾驶,再到高度和完全自动驾驶。
智能汽车_百度百科
清 华 V 型 。
此外,西安交通大学搭建了Spingrobot智能车实验平台,并于2005年10月成功完成在敦煌“新丝绸之路”活动中的演示。同济大学2006年研发了一辆无人驾驶清洁能源电动游览车,最高时速为50km/h,可应用于人们观光旅游。吉林大学和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在无人驾驶智能车方面也研究较早,取得不少成果。
开放分类:
汽车 , 智能车
我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添加到搜藏 分享到:
合作编辑者
流行碰 , echo_wxf , hanslong , 百科ROBOT , youngsunking , keeshaw
现在购买长城腾翼c30汽车,即可享受惠民补贴3000元,月销1万辆,掀..
埃里森增氧型汽车节油 国..
最新推出增氧型汽车节油,节省燃油6-15%,提升动力10%,减少尾气车是一种正在研制的新型高科技汽车,这种汽车不需要人去驾驶,人只舒服地坐在车上享受这高科技的成果就行了。因为这种汽车上装有相当于汽车的“眼睛”、“大脑”和“脚”的电视摄像机、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操纵系统之类的装置,这些装置都装有非常复杂的电脑程序,所以这种汽车能和人一样会“思考”、“判断”、“行走”,可以自动启动、加速、刹车,可以自动绕过地面障碍物。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它的“大脑”能随机应变,自动选择最佳方案,指挥汽车帮助 设置
自动驾驶汽车硬件系统概述
自动驾驶汽车硬件系统概述自动驾驶汽车的硬件架构、传感器、线控等硬件系统如果说人工智能技术将是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脑,那么硬件系统就是它的神经与四肢。
从自动驾驶汽车周边环境信息的采集、传导、处理、反应再到各种复杂情景的解析,硬件系统的构造与升级对于自动驾驶汽车至关重要。
自动驾驶汽车硬件系统概述从五个方面为大家做自动驾驶汽车硬件系统概述的内容分享,希望大家可以通过我的分享,对硬件系统的基础有个全面的了解:一、自动驾驶系统的硬件架构二、自动驾驶的传感器三、自动驾驶传感器的产品定义四、自动驾驶的大脑五、自动驾驶汽车的线控系统自动驾驶事故分析根据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的调查报告,当时涉事Uber汽车——一辆沃尔沃SUV系统上的传感器在撞击发生6s前就检测到了受害者,而且在事故发生前1.3秒,原车自动驾驶系统确定有必要采取紧急刹车,此时车辆处于计算机控制下时,原车的紧急刹车功能无法启用。
于是刹车的责任由司机负责,但司机在事故发生前0.5s低头观看视频未能抬头看路。
从事故视频和后续调查报告可以看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车辆不在环和司机不在环造成的。
Uber在改造原车加装自动驾驶系统时,将原车自带的AEB功能执行部分截断造成原车ADAS功能失效。
自动驾驶系统感知到受害者确定要执行应急制动时,并没有声音或图像警报,此时司机正低头看手机也没有及时接管刹车。
目前绝大多数自动驾驶研发车都是改装车辆,相关传感器加装到车顶,改变车辆的动力学模型;改装车辆的刹车和转向系统,也缺乏不同的工况和两冬一夏的测试。
图中Uber研发用车是SUV车型自身重心就较高,车顶加装的设备进一步造成重心上移,在避让转向的过程中转向过急过度,发生碰撞时都会比原车更容易侧翻。
自动驾驶研发仿真测试流程所以在自动驾驶中,安全是自动驾驶技术开发的第一天条。
为了降低和避免实际道路测试中的风险,在实际道路测试前要做好充分的仿真、台架、封闭场地的测试验证。
软件在环(Software in loop),通过软件仿真来构建自动驾驶所需的各类场景,复现真实世界道路交通环境,从而进行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测试工作。
线控制动简介介绍
它利用电线传递信号,以实现对 车辆制动力的精确控制。
线控制动的工作原理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信号 会通过电线传输到每个车轮的制动器 。
制动器根据这些信号对车轮施加相应 的制动力,从而实现精确的制动控制 。
线控制动系统的组成部分
01
02
03
04
控制器
线控制动系统的核心部件,负 责接收制动信号并发送给制动
线控制动系统将应用于更多的工业领域,如机器人、机械臂等,提高工业自动化的水平和效率。
更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线控制动系统
1
更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线控制动系统将采用更环 保的材料和更高效的制造工艺,降低对环境的影 响。
2
更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线控制动系统将注重资源 的循环利用和节能减排,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线控制动系统可以根据车辆行驶状态 和驾驶员意图智能调节刹车力度,避 免不必要的急刹车和频繁刹车,从而 降低车辆的油耗。
减少轮胎磨损
精确控制刹车力度
线控制动系统可以精确控制刹车力度,减少急刹车和频繁刹 车的次数,从而减少轮胎的磨损程度,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
优化车辆稳定性
线控制动系统可以优化车辆的稳定性,减少车辆在高速行驶 和弯道行驶时的摆动和颠簸,从而减少轮胎的磨损程度。
智能化线控制动系统将具备更好的自适应学习能力,能够根据不同驾驶场景和驾驶 员习惯进行自我优化,不断提高控制效果。
智能化线控制动系统将与智能驾驶系统深度融合,实现更加高效和协同的驾驶体验 ,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
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线控制动系统将应用于更多的交通领域,如航空、铁路、水运等,为更广泛的交通领域提供安全、高 效、环保的制动解决方案。
特斯拉车辆硬件升级方案
特斯拉车辆硬件升级方案特斯拉汽车是一家以电动车为主打产品的公司,其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汽车行业掀起了一股电动车潮流。
其车辆采用的先进科技及软件系统备受业界关注。
在这些系统中,硬件升级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探讨特斯拉车辆硬件升级方案相关的内容。
车载计算机车载计算机在特斯拉汽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负责管理车辆的主要系统,例如车辆通讯、导航、娱乐和自动驾驶等。
为了给车辆增加更多的功能,特斯拉公司不断地升级其车载计算机。
当前,在特斯拉汽车中使用的主要车载计算机是EAP(Enhanced Autopilot)和FSD(Full Self-Driving)。
EAP电脑硬件EAP电脑硬件是特斯拉早期采用的自动驾驶控制计算机,主要应用于Autopilot系统中。
其处理器为Nvidia Tegra GPU,内存为4GB。
此版本的硬件不支持FSD系统升级。
FSD电脑硬件FSD电脑硬件是特斯拉最新的自动驾驶控制计算机,可额外提供更多的功能升级。
其处理器为Tesla自主研发的芯片,内存为32GB。
此版本的硬件可以支持FSD系统升级。
对于早期特斯拉汽车车主,如果想要享受后续的FSD功能升级,他们需要通过支付费用并进行硬件升级来获得新的FSD计算机。
传感器特斯拉汽车的自动驾驶功能需要依赖多种传感器来接收外部环境信息。
这些传感器主要包括:摄像头特斯拉汽车上的摄像头分为主相机和多个辅助相机。
通过分析不同位置的图像信息,系统可以判断车辆周围的情况,并做出适当的决策。
雷达雷达是特斯拉汽车上的距离传感器之一。
它可以向车辆周围发射射频信号,并通过对反射信号的接收来确定前方物体的位置和距离。
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是特斯拉汽车上的另一种距离传感器,主要用于近距离障碍物检测。
这些传感器是特斯拉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感器之间的信息交换,车辆的自动驾驶能力得以实现。
在特斯拉汽车中,传感器可以通过软件升级获得更加精确的功能。
智能车辆的车身控制系统
案例四:智能公交车的安全与舒适性控制
总结词
通过对智能公交车的安全与舒适性控制系统的设计和 实现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一种基于传感器融合和数 据挖掘技术的智能公交车安全与舒适性控制系统方案 。
详细描述
该方案包括车辆运行状态监测系统、乘客行为监测系统 、安全预警系统、舒适性控制系统等模块。车辆运行状 态监测系统通过对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为安 全预警系统和舒适性控制系统提供数据支持;乘客行为 监测系统通过视频监控和数据分析,实现对乘客行为的 监测和预警;安全预警系统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 技术,实现对车辆安全隐患的预警和报警;舒适性控制 系统则通过对车辆内部环境的调节和控制,提高乘客的 乘坐舒适度。
电动化程度更高
电池技术的进步
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智能车辆将具备更长的续航里 程和更快的充电速度。
电动驱动系统的发展
电动驱动系统的发展将提高智能车辆的动力性能和能效。
智能化能源管理
通过智能化能源管理,实现电池荷电状态预测、充电策略优化等 功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共享化程度更高
自动驾驶出租车
06
析
案例一:自动驾驶汽车的控制策略
总结词
通过分析自动驾驶汽车的控制系统,探讨了 自动驾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如何实现稳定控 制、避障、路径规划等关键技术。
详细描述
自动驾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需要实现稳定控 制、避障、路径规划等技术,这些技术的实 现需要通过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进行信息 采集、处理和决策。其中,稳定控制需要考 虑车辆的动力学模型和行驶环境,避障需要 考虑障碍物的位置、大小和速度等信息,路 径规划需要考虑行驶路径的最优选择和实时
提高传感器精度
总结词
提升感知能力
《无人驾驶汽车概论》教案
《无人驾驶汽车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无人驾驶汽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现状。
2. 让学生掌握无人驾驶汽车的技术原理及其主要组成部分。
3. 让学生了解无人驾驶汽车在各领域的应用及优缺点。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关注未来科技发展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无人驾驶汽车概述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市场规模和政策环境2. 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原理感知环境:视觉、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决策与控制:路径规划、自动驾驶系统通信与协作:车联网、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的通信3. 无人驾驶汽车主要组成部分硬件:车辆平台、传感器、执行器软件:操作系统、算法、应用程序4. 无人驾驶汽车应用领域乘用车、商用车、公共交通物流、农业、无人机配送5. 无人驾驶汽车优缺点分析优点:安全性、效率、便捷性缺点:技术复杂性、成本、法律法规限制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无人驾驶汽车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和应用领域。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无人驾驶汽车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无人驾驶汽车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 项目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无人驾驶汽车相关项目,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无人驾驶汽车概论》2. 课件:PPT、图片、视频等3. 网络资源:相关新闻、论文、报告等4. 实物模型:无人驾驶汽车模型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无人驾驶汽车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及对无人驾驶汽车优缺点的分析能力。
3. 项目实践报告:评价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无人驾驶汽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方式: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各占一半课时。
3. 课程进度安排:无人驾驶汽车概述(2课时)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原理(6课时)无人驾驶汽车主要组成部分(4课时)无人驾驶汽车应用领域(3课时)无人驾驶汽车优缺点分析(3课时)实践操作与项目展示(6课时)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相关新闻或视频,引出无人驾驶汽车的话题,激发学生兴趣。
自动驾驶汽车概述
1.3自动驾驶汽车发展现状
当前全球自动驾驶产业已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全球汽车销量经过数年的增 速下降之后,在2016年迎来首次增速上升,但2017年增速又开始下降,全球 汽车销量的增长空间已经明显不足,车企正积极寻求投入 ,传统汽车企业如奔驰、宝马、奥迪、本 田等厂商,其自动驾驶技术安全辅助驾驶 系统、车载信息服务系统已相对成熟。得 益于V2X通讯技术、车载传感器技术、车 辆线控技术逐渐发展和积累,自动驾驶前 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在市场中应用的 热度也愈发高涨。
8、标准法规:包括 ICV 整体标准体系,以及涉及汽车、交通、通信等各领域的 关键技术标准。
9、测试评价:包括 ICV 测试评价方法与测试环境建设。
1.2自动驾驶汽车关键技术
依据上面对自动驾驶关键技术的解析,自动驾驶汽车的核心体系又可分为感 知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3个层次,如图所示。
1.2自动驾驶汽车关键技术
1.1.2 SAE分级的更新
另外,SAE在本次更新中强调了防撞功能:包含干预型主动安全系统在内的防撞功 能可以配置在具备有任何级别的行驶自动化系统的车辆中。对于执行完整DDT的自 动驾驶系统(ADS)功能(即级别L3-L5),防撞功能是自动驾驶系统(ADS)功 能的一部分。
1.1.3 中国自动驾驶分级
1.1.2 SAE分级的更新
随着汽车行业自动化系统技术的不断提升,为了更加正确的引导自动驾驶汽车行业 的发展,SAE对参照标准进行了多次更新。2018年修订版SAE J3016TM《标准道 路机动车驾驶自动化系统分类与定义》进一步细化了每个分级的描述。
1.1.2 SAE分级的更新
SAE在更新版本的标准中,提出了动态驾驶任务,并依据动态驾驶任务的执行者 和具体内容来定义自动驾驶处于的级别,并认为驾驶中有三个主要的参与者:用 户、驾驶自动化系统以及其他车辆系统和组件。
2024版智能汽车操作系统深度解读
测试与验证
加强跨平台兼容性测试和验证, 确保系统在不同硬件和软件环境 下的稳定运行。
用户体验优化和持续创新需求
界面优化
简化操作界面,提高用户体验,降低使用难度。
功能创新
持续推出新功能和服务,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提升系统竞争 力。
用户反馈机制
建立用户反馈机制,及时收集用户意见和建议,为系统优化提供参 考。
Android Auto
由谷歌开发,与安卓手机高度集成, 提供导航、音乐、通话等功能;界 面简洁,易于操作;支持语音控制, 提升驾驶安全性。
Apple CarPlay
苹果推出的车载系统,与iPhone 无缝连接,可在车载显示屏上使用 苹果地图、iTunes等应用;界面设 计优雅,操作流畅;注重用户体验 和隐私保护。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回顾
技术成熟度不足 当前智能汽车操作系统在技术层面仍存在诸多不成熟之处, 如系统稳定性、安全性、兼容性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 步完善和提升。
标准化和规范化缺失 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不同厂商 和开发者各自为政,难以形成良性的生态环境。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风险 智能汽车操作系统涉及大量用户数据和隐私信息,如何保 障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隐私保护政策
制定严格的隐私保护政策,明确数据收集、使用和保护的范围,保 障用户权益。
安全漏洞防范
加强系统安全漏洞的检测和修复,防止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
跨平台兼容性和标准化推进难题
统一标准制定
推动行业内外相关企业和机构共 同制定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的统一 标准,促进跨平台兼容性。
开放源代码
鼓励开放源代码,吸引更多开发 者参与系统优化和完善,提高标 准化水平。
汽车noa简介介绍
避障与安全控制
noa系统通过避障和安全控制技术,在行驶过程中避免与其他车辆或障 碍物发生碰撞,提高行驶的安全性。
03
CATALOGUE
noa的应用场景与优势
noa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
传感器校准与标定
noa系统需要对各种传感器进行校准和标定,确保不同传 感器之间的数据能够相互匹配和验证,提高传感器数据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路径规划与决策控制技术
01
路径规划算法
noa系统采用高效的路径规划算法,根据车辆的位置、目标点、交通状
况等信息,计算出一条安全、快速的行驶路径。
02 03
决策控制算法
订阅服务模式
车厂提供NOA系统的订阅服务,收取一定 的服务费用。
硬件销售模式
硬件供应商销售车载设备,并负责安装和售 后服务。
广告推广模式
通过NOA系统向乘客展示广告,为车厂带 来额外的收入。
noa的盈利模式探讨
技术授权费用
算法提供商通过授权算法给硬件供应商或车厂,获得一定的技术使用费用。
硬件销售利润
城市道路中的交通繁忙和复杂路况使得NOA的应用非常必要。NOA可以提供车 辆自主导航、障碍物识别、路径规划等功能,帮助车辆在城市道路中实现安全、 高效的行驶。
在城市道路中,NOA可以通过高精度地图和传感器融合技术,识别交通信号灯、 行人、车辆等障碍物,避免事故和提高通行效率。
noa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计算能力提升
随着芯片算力的不断提升,NOA系统的计算能力也将得到显著提升 ,能够更快地进行决策和路径规划,提高自动驾驶的效率和安全性 。
车辆智能驾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车辆智能驾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驾驶系统成为了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
随着人们对交通安全和行车便利性的需求日益增加,车辆智能驾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也愈加重要。
一、车辆智能驾驶系统的概述车辆智能驾驶系统是一种基于先进科技和传感器控制技术的自动驾驶系统,它能够通过计算机自主地规划和执行车辆的行驶路径、控制车辆的行驶速度、识别路况和车辆周围环境,从而达到无人驾驶的效果。
目前,已有多家国内外汽车制造商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进行车辆智能驾驶系统的研发和推广。
二、车辆智能驾驶系统的设计原理车辆智能驾驶系统的设计原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立体感知系统车辆智能驾驶系统通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等传感器,实现车辆对周围环境的三维感知。
立体感知系统可以有效地识别车辆、行人、路标、交通信号灯和障碍物等,并对车辆的行驶路径进行规划和调整。
2.路径规划系统车辆智能驾驶系统通过高精度地图、车辆导航信息和车辆传感器等技术,实现路线规划和路径决策功能。
路径规划系统能够预测车辆的行驶路线、速度和转向等参数,并进行相应的控制和调整。
3.车辆控制系统车辆智能驾驶系统通过电动机、传动系统和刹车系统等技术,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控制。
车辆控制系统能够识别车辆当前的行驶状态和路况,并自动进行巡航、转向和制动等控制操作。
三、车辆智能驾驶系统的开发流程车辆智能驾驶系统的开发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系统分析阶段车辆智能驾驶系统的开发需要充分分析车辆的性能和行驶特点,明确智能驾驶系统的应用场景和技术需求,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和开发计划。
2.系统设计阶段车辆智能驾驶系统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传感器、控制器和计算机等硬件设备的集成和协同工作,以及软件算法和数据接口的优化和完善。
3.系统开发阶段车辆智能驾驶系统的开发需要进行模型建立、算法实现和电路调试等工作,以完成系统的功能开发和性能优化。
4.系统测试阶段车辆智能驾驶系统的测试需要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等多个方面,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无人驾驶汽车的决策与控制体系结构
无人驾驶汽车的决策与控制体系结构一、无人驾驶汽车的决策与控制体系结构概述无人驾驶汽车,也称为自动驾驶汽车或自驾车,是现代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它通过集成先进的传感器、计算平台和算法,实现对车辆的完全控制,无需人类驾驶员的干预。
无人驾驶汽车的决策与控制系统是其核心组成部分,负责处理各种环境信息,做出驾驶决策,并控制车辆的行驶。
1.1 无人驾驶汽车的核心功能无人驾驶汽车的核心功能包括环境感知、决策规划、控制执行等。
环境感知是指车辆通过各种传感器收集周围环境的信息,包括道路、交通标志、其他车辆和行人等。
决策规划是根据感知到的信息,结合车辆的行驶目标,制定合适的行驶路线和策略。
控制执行则是将决策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指令,控制车辆的加速、减速、转向等。
1.2 无人驾驶汽车的系统架构无人驾驶汽车的系统架构通常包括感知层、决策层和执行层。
感知层由多种传感器组成,如雷达、摄像头、激光雷达等,负责实时收集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
决策层是无人驾驶汽车的大脑,通常由高性能的计算平台和复杂的算法组成,负责处理感知层收集的信息,做出驾驶决策。
执行层则包括车辆的驱动系统和转向系统等,根据决策层的指令控制车辆的行驶。
二、无人驾驶汽车的决策与控制关键技术无人驾驶汽车的决策与控制系统涉及到多个关键技术,这些技术共同支撑着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高效和智能行驶。
2.1 环境感知技术环境感知技术是无人驾驶汽车的基础。
它利用各种传感器收集车辆周围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雷达(RADAR):通过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来检测物体的位置和速度。
- 摄像头:捕捉道路和交通标志的视觉信息。
- 激光雷达(LiDAR):使用激光测量周围物体的距离和形状。
- 超声波传感器:检测车辆周围的近距离障碍物。
2.2 决策规划技术决策规划技术是无人驾驶汽车的中枢神经。
它包括:- 路径规划:根据车辆的位置、目的地和周围环境,规划出一条最优行驶路径。
- 行为决策:根据交通规则和实时交通状况,决定车辆的行驶行为,如加速、减速、变道等。
《无人驾驶汽车》ppt课件
通过测量车辆加速度和角速度,推算出车 辆的位置和姿态。
高精度地图
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
提供道路网络、交通信号和其他静态环境 信息,辅助车辆进行定位和导航。
利用传感器数据实时构建周围环境地图, 并确定车辆在该地图中的位置。
路径规划与决策技术
路径规划算法
根据车辆当前位置和目的地, 规划出最优行驶路径。
军事应用
在战场环境中,利用无人驾驶车辆进 行侦察、运输、作战等任务,提高作 战效率并减少人员伤亡。
04
国内外典型案例分 析
谷歌Waymo项目介绍及成果展示
Waymo项目背景
作为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Waymo专注于研发和应用L4级别的 自动驾驶技术。
技术特点
Waymo采用了先进的传感器融合技术,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等,以实现 高精度地图构建和实时定位。同时,Waymo还自主研发了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包括自 动驾驶算法、控制系统和安全保障措施等。
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伦理道德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解决方案: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方责任;加强技 术研发和测试验证,提高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加强公众教育和舆论引导,提高社会对无人驾驶汽车的认知度和 接受度。
06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与挑战分析
技术创新方向预测
1 2
感知技术
提升传感器性能,包括雷达、激光雷达(LiDAR )、摄像头等,实现更精准的环境感知。
决策与控制技术
借助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提高 无人驾驶汽车的决策能力和控制精度。
3
V2X通信技术
发展车与车(V2V)、车与基础设施(V2I)之 间的通信技术,实现智能交通系统协同。
智能小车课件
深度学习在智能小车中的应用
图像识别与处理
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如卷积神经网络 (CNN),实现智能小车对道路标志 、交通信号等图像信息的识别和处理 。
语音识别与交互
自动驾驶
结合深度学习技术,实现智能小车的 自动驾驶功能,包括环境感知、路径 规划、行为决策等。
3
场景理解与建模
结合计算机视觉技术,对道路场景进行理解和建 模,为智能小车的路径规划和行为决策提供有力 支持。
06
CATALOGUE
智能小车设计与制作实践
硬件平台搭建与选型建议
常见硬件平台介绍
01
Arduino、Raspberry Pi、STM32等;
选型建议
02
根据项目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硬件平台;
智能小车通常由感知系统、控制系统 、驱动系统和电源系统等组成。
工作原理
感知系统负责采集周围环境信息,控 制系统根据采集的信息进行决策和规 划,驱动系统执行控制指令,实现小 车的自主导航、避障、定位等功能。
02
CATALOGUE
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类型及作用
01
02
03
04
温度传感器
检测环境温度,用于控制小车 的加热或冷却系统。
A*算法
一种启发式搜索算法,通过引入启发式函数来指导搜索方 向,提高搜索效率。适用于存在障碍物和动态环境的路径 规划问题。
动态规划算法
一种用于解决多阶段决策问题的算法,通过将问题分解为 多个子问题并求解,得到全局最优解。适用于复杂环境下 的路径规划问题。
定位技术原理及应用
01
GPS定位
自动驾驶汽车系统关键技术综述
自动驾驶汽车系统关键技术综述摘要:汽车作为最重要的现代交通工具之一,已进入千家万户。
不断研发各种车辆功能是为了满足不同人群对汽车的高标准要求。
长期以来,汽车在驾驶过程中需要由驾驶员操作,而网络通信技术、监控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使得汽车能够自行驾驶。
与人工驾驶相比,自动驾驶汽车需要依靠传感器和多种算法,依靠自动驾驶系统来完成汽车的自动操作,其中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系统是实现汽车自动驾驶的关键,也是确保汽车运行安全的前提。
本文主要分析了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系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旨在为汽车自动驾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动驾驶汽车; 系统;关键技术;讨论;分析;研究1自动驾驶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的兴起主要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将人工智能研究与自动驾驶技术相结合,更多的发展领域得到了人工智能的支持。
汽车作为现代生活的关键设备,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多便利。
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汽车开发领域,并逐渐衍生出无人驾驶技术。
无人驾驶技术下的汽车被称为智能汽车,主要通过GPS定位、雷达、激光、传感器等智能设备,及时获取汽车驾驶信息,全面分析路况,彻底判断汽车驾驶,结合驾驶条件选择合适的驾驶路径,从而实现对汽车的有效控制。
无人驾驶技术对智能技术的要求非常严格,目前仍在不断探索中,尚未完全普及。
然而,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成熟,其普及速度加快,人工智能和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的有效结合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机会。
目前对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的分析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驾驶员辅助系统。
在自动驾驶过程中,需要不断收集各种信息,并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做出判断。
因此,驾驶员辅助系统旨在确保自动驾驶的良好环境条件和驾驶模式,收集有利于驾驶的信息,并对发现的不利信息及时发出警告。
例如,当车道偏离路线时,驾驶员辅助系统应及时发出警告,以便及时纠正,确保汽车自动驾驶的安全运行。
(2)部分自动系统。
汽车的自动驾驶不能完全依赖于驾驶系统,因此需要部分半自动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进行手动干预,并通过驾驶员的参与确保驾驶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驾驶汽车硬件系统概述自动驾驶汽车的硬件架构、传感器、线控等硬件系统如果说人工智能技术将是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脑,那么硬件系统就是它的神经与四肢。
从自动驾驶汽车周边环境信息的采集、传导、处理、反应再到各种复杂情景的解析,硬件系统的构造与升级对于自动驾驶汽车至关重要。
自动驾驶汽车硬件系统概述从五个方面为大家做自动驾驶汽车硬件系统概述的内容分享,希望大家可以通过我的分享,对硬件系统的基础有个全面的了解:一、自动驾驶系统的硬件架构二、自动驾驶的传感器三、自动驾驶传感器的产品定义四、自动驾驶的大脑五、自动驾驶汽车的线控系统自动驾驶事故分析根据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的调查报告,当时涉事Uber汽车——一辆沃尔沃SUV系统上的传感器在撞击发生6s前就检测到了受害者,而且在事故发生前1.3秒,原车自动驾驶系统确定有必要采取紧急刹车,此时车辆处于计算机控制下时,原车的紧急刹车功能无法启用。
于是刹车的责任由司机负责,但司机在事故发生前0.5s低头观看视频未能抬头看路。
从事故视频和后续调查报告可以看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车辆不在环和司机不在环造成的。
Uber在改造原车加装自动驾驶系统时,将原车自带的AEB功能执行部分截断造成原车ADAS功能失效。
自动驾驶系统感知到受害者确定要执行应急制动时,并没有声音或图像警报,此时司机正低头看手机也没有及时接管刹车。
目前绝大多数自动驾驶研发车都是改装车辆,相关传感器加装到车顶,改变车辆的动力学模型;改装车辆的刹车和转向系统,也缺乏不同的工况和两冬一夏的测试。
图中Uber研发用车是SUV车型自身重心就较高,车顶加装的设备进一步造成重心上移,在避让转向的过程中转向过急过度,发生碰撞时都会比原车更容易侧翻。
自动驾驶研发仿真测试流程所以在自动驾驶中,安全是自动驾驶技术开发的第一天条。
为了降低和避免实际道路测试中的风险,在实际道路测试前要做好充分的仿真、台架、封闭场地的测试验证。
软件在环(Software in loop),通过软件仿真来构建自动驾驶所需的各类场景,复现真实世界道路交通环境,从而进行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测试工作。
软件在环效率取决于仿真软件可复现场景的程度。
对交通环境与场景的模拟,包括复杂交通场景、真实交通流、自然天气(雨、雪、雾、夜晚、灯光等)各种交通参与者(汽车、摩托车、自行车、行人等)。
采用软件对交通场景、道路、以及传感器模拟仿真可以给自动驾驶的环境感知提供丰富的输入可以对算法进行验证和测试。
硬件在环(Hard-ware in loop),各种传感器类似人的眼睛和耳朵,作为自动驾驶系统的感知部分,该部分的性能决定了自动驾驶车辆能否适应复杂多变的交通环境。
包括,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
针对不同的传感器,硬件在环会根据不同的传感器和环境因素来部署。
车辆在环(Vehicle in loop),车辆执行系统向传动系统发出执行命令来控制车辆,在自动驾驶中取代了人类的手脚。
自动驾驶系统的执行控制优劣决定了车辆是否能够安全舒适的行驶。
车辆运行在空旷的场地上,自动驾驶系统感知系统模拟的虚拟场景,自动驾驶系统根据虚拟的场景发出控制指令,再通过传感器将车辆的真实轨迹反馈到虚拟环境中,实现真车与虚拟环境的融合,从而进行车辆操控的验证。
司机在环(Driver in loop),基于实时仿真技术开发,结合驾驶员的实际行为,可以实现对车辆和自动驾驶技术开发测试做出主观的评价。
司机在环,可以一方面获得司机的主观评价,另一方面可以验证人机共驾驶的功能。
一、自动驾驶系统的硬件架构就整体而言,汽车是个全社会化管理的产品,其固有的行业特点是相对保守的。
在人工智能的大潮下,面对造车新势力和消费者需求变化的冲击,传统汽车行业渐进式的创新方法已经面临巨大的挑战。
急需改变传统的架构和方法不断创新。
自动驾驶整体的硬件架构不光要考虑系统本身也要考虑人的因素。
自动驾驶的硬件架构自动驾驶系统主要包含三个部分:感知、决策、控制。
从整个硬件的架构上也要充分考虑系统感知、决策、控制的功能要求。
整体设计和生产上要符合相关车规级标准,如ISO26262、AECQ-100、TS16949等相关认证和标准。
目前L1、L2、ADAS系统的硬件架构体系和供应链相对完善符合车规级要求。
感知层:依赖大量传感器的数据,分为车辆运动、环境感知、驾驶员检测三大类。
车辆运动传感器:速度和角度传感器提供车辆线控系统的相关横行和纵向信息。
惯性导航+全球定位系统=组合导航,提供全姿态信息参数和高精度定位信息。
环境感知传感器:负责环境感知的传感器类似于人的视觉和听觉,如果没有环境感知传感器的支撑,将无法实现自动驾驶功能。
主要依靠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数据融合提供给计算单元进行算法处理。
V2X就是周围一切能与车辆发生关的事物进行通信,包括V2V 车辆通信技术、V2I与基础设施如红绿灯的通信技术、V2P车辆与行人的通信。
驾驶员监测传感器:基于摄像头的非接触式和基于生物电传感器的接触式。
通过方向盘和仪表台内集成的传感器,将驾驶员的面部细节以及心脏、脑电等部位的数据进行收集,再根据这些部位数据变化,判断驾驶员是否处于走神和疲劳驾驶状态。
计算单元部分:各类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统一到计算单元处理,为了保证自动驾驶的实时性要求,软件响应最大延迟必须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这对计算的要求非常高。
目前主流的解决方案有基于GPU、FPGA、ASIC等。
车辆控制:自动驾驶需要用电信号控制车辆的转向、制动、油门系统,其中涉及到车辆地盘的线控改装,目前在具备自适应巡航、紧急制动、自动泊车功能的车上可以直接借用原车的系统,通过CAN总线控制而不需要过度改装。
警告系统:主要是通过声音、图像、振动提醒司机注意,通过HMI 的设计有效减少司机困倦、分心的行为。
二、自动驾驶的传感器自动驾驶的传感器摄像头:主要用于车道线、交通标示牌、红绿灯以及车辆、行人检测,有检测信息全面、价格便宜的特定,但会受到雨雪天气和光照的影响。
由镜头、镜头模组、滤光片、CMOS/CCD、ISP、数据传输部分组成。
光线经过光学镜头和滤光片后聚焦到传感器上,通过CMOS或CCD集成电路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图像处理器(ISP)转换成标准的RAW,RGB或YUV等格式的数字图像信号,通过数据传输接口传到计算机端。
激光雷达:激光雷达使用的技术是飞行时间法(Time of Flight)根据光线遇到障碍的折返时间计算距离。
为了覆盖一定角度范围需要进行角度扫描,从而出现了各种扫描原理。
主要分为:同轴旋转、棱镜旋转、MEMS扫描、相位式、闪烁式。
激光雷达不光用于感知也应用于高精度地图的测绘和定位是公认L3级以上自动驾驶必不可少的传感器。
毫米波雷达:主要用于交通车辆的检测,检测速度快、准确,不易受到天气影响,对车道线交通标志等无法检测。
毫米波雷达由芯片、天线、算法共同组成,基本原理是发射一束电磁波,观察回波与入射波的差异来计算距离、速度等。
成像精度的衡量指标为距离探测精度、角分辨率、速度差分辨率。
毫米波频率越高,带宽越宽,成像约精细,主要分为77GHz和24GHz两种类型。
组合导航:GNSS板卡通过天线接收所有可见GPS卫星和RTK的信号后,进行解译和计算得到自身的空间位置。
当车辆通过遂道或行驶在高耸的楼群间的街道时,这种信号盲区由于信号受遮挡而不能实施导航的风险。
就需要融合INS的信息,INS具有全天候、完全自主、不受外界干扰、可以提供全导航参数(位置、速度、姿态)等优点,组合之后能达到比两个独立运行的最好性能还要好的定位测姿性能。
三、自动驾驶传感器的产品定义自动驾驶的传感器这张表总结了常见自动驾驶功能所使用的传感器,以及各个传感器的应用。
针对L1、L2的自动驾驶功能各国也纷纷出台了相关标准,加速了市场的发展和产品落地。
欧盟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NCAP)从 2013 年起便在评分规则中增加了ADAS内容,到 2017 年速度辅助系统(SAS)、自动紧急制动 (AEB)、车道偏离预警/车道偏离辅助(LDW/LKD)的加分要求为系统,装机量达到100%。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和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IIHS)也提出2022年将自动紧急制动(AEB)等 ADAS 功能纳入技术标准。
自动驾驶传感器的产品定义自动驾驶要求局限于车辆的ODD(Operational Design Domain),即设计适用范围。
城市道路+城际高速是自动驾驶汽车普遍的适用范围。
我国城市封闭道路最高限速80公里/小时,高速公路限速120公里/小时。
干燥的柏油路面摩擦系数是0.6,根据刹车距离公式:S=V*V/2gμ去计算刹车距离得出第一行的表格,再结合自动驾驶系统反应时间和制动系统反应时间得出下表。
从两个表格可以看出,刹车距离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与摩擦系数成反比。
当摩擦系数一定时,刹车距离取决于车速,如果车速增加1倍,刹车距离将增大至4倍。
摩擦系数μ主要与路面材质和天气相关。
自动驾驶传感器在中国最高限速120公里的情况下,探测距离达到150m就可以满足需求了,自动驾驶的技术开发者可以根据实际场景的速度来选择所需要的传感器,没有必要一味追求传感器的性能提高整体成本。
自动驾驶传感器的产品定义传感器的分辨率和物体探测的关系可以用atan反正切函数来计算,图中给出的公式多除以了个2,主要是为了保证在传感器探测时当最小角度是最小目标一半时,任意情况都能覆盖到某个像素保证分辨。
避免物体恰好不是在一个角度内而产生漏检。
理论上分辨率0.4度时100m外就可以探测到一辆车,而在0.1度分辨率下400m外就能探测到。
但检测只是识别到有个物体并不代表能识别,从自动驾驶的算法角度来讲,比如激光雷达物体识别需要4到5条线扫描上才能识别出物体的类别。
从这个角度看自动驾驶系统如果用0.4度分辨率的激光雷达在50m范围内才能真正识别出一辆车。
自动驾驶传感器的产品定义自动驾驶离不了多传感器融合,其中激光雷达和摄像头都是光学类的传感器,核心零部件和处理电路相似。
有望将两个传感器前端融合到一起,直接输出R、G、B、X、Y、Z颜色+点云融合信息。
在传感器内部实现数据融合可大幅度降低后端的计算处理量。
其中以AEye为代表,其iDAR智能感知系统能够瞬间将2D真实世界的色彩信息智能地叠加在3D数据上。
其动态扫描和发射图纹技术、通过控制每束激光脉冲的扫描,可查询每个点的三维坐标和像素。
四、自动驾驶的大脑自动驾驶的大脑IPC即工业个人计算机(Industrial Personal Computer─IPC)是一种加固的增强型个人计算机,它可以作为一个工业控制器在工业环境中可靠运行。
采用符合“EIA”标准的全钢化工业机箱,增强了抗电磁干扰能力,采用总线结构和模块化设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