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解表剂讲述

合集下载

中医方剂学第1章解表剂ppt课件

中医方剂学第1章解表剂ppt课件
2.辛凉解表剂,用治外感风热表证,代 表方桑菊饮;
3.扶正解表剂,用治体虚感受外邪出现 表证者,代表方败毒散。

ppt课件.
5
➢五、使用注意: 1.不宜久煎否则药性耗散,作用减弱; 2.温服,加衣盖被,取微汗为佳;
ppt课件.
6
第一节 辛温解表
➢ 适应证:外感风寒表证:恶寒发热、有汗或无汗、脉浮、 舌淡苔薄白。
9
• 麻黄汤中麻黄和桂枝的配伍意义、麻 黄和杏仁的配伍意义。
ppt课件.
10
麻黄汤
组成
麻黄去节,三两 桂枝二两 杏仁去皮尖,七十个 甘草炙,一两
用法:先煮麻黄去上沫(,?)后下诸药同煎,
温服,服后盖被取微汗(现代用法:水煎服, 温覆取微汗)
ppt课件.
11
• [方歌] •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 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 衍化方:本方去桂枝 + 生姜 = 三拗汤;
去桂枝+苡仁=麻杏苡甘汤;
去桂枝 + 紫苏子、桑白皮、陈皮、赤茯苓 = 华盖散;
+白术=麻黄加术汤;
+石膏、生姜pp、t课大件. 枣=大青龙汤。
20
麻黄汤
药理研究
➢ 增强泪腺、唾液腺、汗腺等的分泌; ➢ 降低体温; ➢ 有较强的发汗解热作用; ➢ 显著的镇咳平喘作用; ➢ 祛痰作用。
以无汗,头身疼痛,脉浮有力 为特点。
ppt课件.
15
ppt课件.
16
方解
麻黄汤
君 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
两者相须,通经脉、宣腠理,发汗解表之力大增
臣 桂枝:散寒解肌发表,温通经络
佐 杏仁:降利肺气,平喘止咳

解表剂

解表剂

第一章解表剂凡属解表的方剂,都是在发汗解表法的指导下配伍的,解表法是通过发汗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所以临床又称为汗法,为“八法”之一。

一、解表剂的含义凡是利用辛散轻宣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宣通肌表、发散外邪作用以解除表证的方剂,统称为解表剂。

因为治疗外邪由表及里,由外向内(伤风受凉——感冒——太阳伤寒或太阳中风,邪在卫分)的汗法具“八法”之首。

其立法依据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

解表是通过开发肌腠,使邪从肌表通过发汗而排出,所以本法适用于邪在肌表。

肌表为一身之藩篱,系保护人体的卫外机能,六淫伤人先从肌表而入,故在表者为邪之初起,病邪轻浅,治宜解表散邪,否则失治入里,则成他变,故有“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肉,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说明表证失治或治不如法病邪不从外解,必转而深入,致有转变之患,由此可见,汗法具“八法”之首为祛邪之第一法是有深意的。

二、汗法的作用与应用由辛散轻宣一类药物为主除解表外,具有解肌透疹等作用。

发汗解表——外感表证(以此为主)解肌透疹——麻疹未透消肿镇痛——水肿初期及痹症。

消散痈肿——疮疡初起。

凡属这一类证候有表证表现者,均可应用(何为表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有汗或无汗,脉浮苔薄白等)。

现代药理:本法能促进汗腺分泌及血管扩张,以利于驱除病邪,其中包括排泄、中和毒素、抑菌抗菌、加强防护,又可加强循环,肾小球滤过、排除体内潴留水分等。

三、注意事项1.解表剂宜于轻煎不宜过煮,以免药性挥发,作用减弱,影响疗效(煎时加盖防止挥发散出)。

2.宜温服,服后喝热开水或稀粥以助药力。

3.服后应避风寒使遍身微微汗出为宜。

(汗出不彻,表邪不去;太过,则伤气阴,甚者,可致伤阴亡阳之患。

)4.忌厚味生冷。

5.本法适用于外感表证,若表邪未尽,又有里证者,应考虑表里双解,邪已入里,解表法不宜再用。

中医方剂学第章解表剂

中医方剂学第章解表剂

中医方剂学第章解表剂一、解表剂的概述解表剂是中医临床中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和风热感冒等外感病的一类中药方剂。

其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解表发汗、解热止痛。

解表剂一般选用性温、性凉而辛辣、微苦的中草药,能够促进人体的散发汗液,从而达到解表清凉的效果。

另外,解表剂还可以帮助提高人体免疫力,对于预防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二、常用的解表剂1. 防风通圣防风通圣是一种很常见的解表剂。

它由当归、白芍、葛根、防风、桂枝、干姜、大枣等多种中草药组成。

主要用于治疗感冒、风热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疾病。

防风通圣的使用方法是将药材煎汤,一日三次,每次饮用剂量为150-200毫升。

2. 感冒清热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是一种常见的解表剂,它是由黄芩、连翘、板蓝根、荆芥、甘草等多种中草药组成。

感冒清热颗粒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疾病。

使用方法是将药材倒入杯中,加入适量开水冲泡,每日三次,每次饮用剂量为1袋。

3. 五福宁胶囊五福宁胶囊是一种成熟的中成药,它由金银花、连翘、黄芩、石斛等中草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解表发汗的功效。

五福宁胶囊主要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疾病。

使用方法是一日3次,每次3粒。

三、解表剂的禁忌症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使用解表剂,特别是对于某些人来说,解表剂存在禁忌症。

以下列出了一些常见的禁忌症:•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某些解表剂;•患有萎缩性鼻炎、慢性鼻炎等疾病的人需要谨慎使用;•患有胃病、肝病、肾病等身体虚弱状态的人需要谨慎使用;•儿童和老人需要根据年龄适当减量。

四、解表剂的注意事项使用解表剂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治疗作用。

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使用解表剂前,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规定用量;•对于个体过敏和已知过敏的人应慎用解表剂;•使用解表剂时需要避免某些食物和药品,防止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心悸、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应及时停用解表剂。

五、解表剂是中医临床中常用的一类中药方剂,它具有清热解毒、解表发汗、解热止痛等功效,能够有效地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和风热感冒等外感病。

方剂证类第一章解表剂

方剂证类第一章解表剂

方剂证类——第一章解表剂一、辛温解表剂1、麻黄汤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2、大青龙汤外感风寒内有郁热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脉浮紧。

溢饮:头身疼重或四肢浮肿,无汗烦躁脉浮紧。

3、桂枝汤外感风寒表虚证:恶寒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4、九味羌活汤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或浮紧。

5、香苏散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恶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浮。

6、小青龙汤外寒内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7、止嗽散风邪犯肺之咳嗽证: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二、辛凉解表剂1、银翘散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口渴头痛,咽痛咳嗽,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2、桑菊饮风温初起,邪克肺络证:但刻,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3、麻杏石甘汤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身热不解,有汗或无汗,咳逆气急,甚则鼻扇,口渴,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

4、柴葛解肌汤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恶寒渐轻,身热增甚,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咽干耳聋,目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

5、升麻葛根汤麻疹初起:疹发不出,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泪,咽红,口渴,苔薄而干,脉浮数。

6、葱豉桔梗汤风温初起证:头痛身热,微恶风寒,咳嗽咽痛,口渴,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三、扶正解表剂1、败毒散气虚外感风寒湿证:憎恶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身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苔白腻,脉浮而重按无力。

2、参苏饮气虚外感,内有痰湿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痰白,胸脘痞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苔白脉弱。

3、再造散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表证: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

方剂学重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方剂学重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方剂学重点总结归纳第一章解表剂定义: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渗透等作用,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

第一节辛温解表麻黄汤《伤寒论》【组成】麻黄(9g)桂枝杏仁(各6g)甘草(3g)【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君药麻黄,臣药桂枝,佐药杏仁,使药甘草(兼佐药)配伍特点:一为麻、桂相须,开腠畅营,则发汗解表之功益彰;二为麻、杏相使,宣降相因,则宣肺平喘之效甚著。

大青龙汤《伤寒论》【组成】麻黄(12g) 桂枝甘草杏仁(各6g) 石膏(12g)生姜(9g)大枣(3g)【功用】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里有郁热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烦躁,口渴,脉浮紧。

小青龙汤《伤寒论》【组成】麻黄、芍药(9g)细辛、干姜、甘草(6g)桂枝(9g)五味子(6g)半夏(9g)【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里饮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咳喘,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君药麻黄桂枝臣药干姜细辛佐药五味子芍药半夏佐使炙甘草桂枝汤《伤寒论》【组成】桂枝、芍药(9g)甘草(6g)生姜(9g)大枣(3g)【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恶风发热,汗出头疼,鼻鸣咽干,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君药桂枝臣药芍药佐药姜枣佐使炙甘草桂枝加葛根汤《伤寒论》【组成】桂枝、芍药(6g)生姜(9g)甘草(6g)大枣(3g)葛根(12g)【功用】解肌发表,升津舒筋。

【主治】风寒客于太阳经输,营卫不和证。

桂枝汤兼项背强而不舒者。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伤寒论》【组成】桂枝芍药生姜(9g)甘草(6g)大枣(3g)厚朴杏仁(6g)【功用】解肌发表,降气平喘。

【主治】宿有喘病,又感风寒而见桂枝汤证者;或风寒表证误用下剂后,表证未解而微喘者。

桂枝加桂汤《伤寒论》【组成】桂枝(15g)芍药生姜(9g)甘草(6g)大枣(3g)【功用】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2.解表剂

2.解表剂

4、现代研究
5、衍化方
具有平喘、抗过敏、降低血流阻力等作用。
本方+石膏 小青龙加石膏汤(《金匮要略》)
【运用】
1、辨证要点
2、临证加减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酸痛, 口苦微渴,脉浮。
a.湿重者,重用苍、羌,或加藿香、厚朴; b.无内热者,去黄芩、生地。 感冒、流行性感冒、风湿性关节炎、坐骨 神经痛、腰肌劳损等属于风寒湿邪,兼有 里热者。
4、临证应用:本方常用治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属热 壅于肺者: ·痰热盛者 + 鱼腥草、黄芩、瓜蒌、浙贝母; ·麻疹合并肺炎 + 大青叶、青天葵、黄芩;
第三节 扶正解表剂
败 毒 散《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
柴胡洗,去卢, 前胡 川芎 枳壳
各二两
羌活
茯苓
独活
人参各一两
桔梗炒
甘草半两
【用法】 原方为末,每服三钱,入生姜、 薄荷煎服。
【病机】 风热袭表,热毒偏盛。 【治法 】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金银花、连翘
a.清热解毒,芳香辟秽; b.轻散透表。

薄荷、牛蒡子 — 辛凉解表,利咽解毒; 荆芥穗、淡豆豉 — 辛散透邪。
四药助君以 加强疏散风 热,透邪外 出之力。
荆芥药性虽辛温,但在大堆寒凉药中,温性被制, 而存其发汗透邪之力,故属“制性存用”之药。
组方
发汗散风寒,调和营卫 君 桂枝9g
散在表之风寒(调卫)
臣 白芍9g
益阴敛营
固外泄之营阴(调营)
二者等量合用,一治卫强,一治营弱,散 中有收,汗中寓补,使邪气去,营卫和
佐 生姜9g 佐 大枣4枚
解表,和胃,配合桂枝以解表 补血,配合白芍以补营阴
姜枣合用,在桂枝的作用下,既发散风寒, 又调和营卫,大枣又能补脾,助后天生化之源, 以滋汗源,生姜又能和胃止呕。

方剂:第一章解表剂

方剂:第一章解表剂

第一章解表剂概述一、概念: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为解表剂。

属于“八法”中的“汗”法。

二、立法依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其轻而扬之”,“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肌表犹如人身之藩篱,是抵御外邪之第一道屏障,所以外感六淫伤人,一般首先侵犯肌表,出现表证。

此时邪气轻浅,当适时而治之,如果失时不治,或治不如法,病邪不能及时外解,必转面深入,变生他证。

是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因此,汗法居“八法”之冠,是寓有深意的。

三、作用:发汗、解肌、透疹。

四、适应范围:解表剂适用于外感六淫之邪及疫疠之气而引起的表证,因其能开泄腠理,宣畅肺气,通调气血,透达营卫,故又可用于治疗疮疡初起、痹证初起、水肿病初起、麻疹初起透发不畅等见有表证者。

外感表证以恶寒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身疼,咳嗽,舌苔薄,脉浮为主要表现特征。

五、分类、适应证及代表方剂:外感六淫有寒热之别,人体有虚实之异,故解表剂可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扶正解表三大类。

1.辛温解表剂主治外感风寒所致的表寒证。

症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口不渴,无汗,或汗出仍发热恶风寒,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等。

常用辛温解表药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苏叶等为主组成方剂,代表方剂如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香薷散等。

2.辛凉解表剂主治外感风热所致的表热证。

症见发热、有汗、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咽痛、或咳嗽,舌苔薄白或兼微黄,脉浮数等。

常用辛凉解表药为主组成方剂,如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等。

代表方剂如桑菊饮、银翘散、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等。

3.扶正解表剂适用于体质素虚,又感外邪而致的表证。

此时艰苦要解表,又要虑其阴阳气血之不足,汗源不充,虽用解表剂,但正虚无力驱邪外出,也是服药无效的原因之一。

所以虚人而有表证,当扶正解表。

方剂学-解表剂PPT课件

方剂学-解表剂PPT课件

-
20
6、寒闭失音
赵守真医案:汪某以养鸭为业,某晚归时,感觉不适,饮 冷茶一大钟,午夜恶寒发热,咳嗽声嘶,既而语言失音。 曾煎服姜汤冲杉木炭末数钟,声亦不扬。晨间,其父伴来 就诊,代述失音原委。因知寒袭肺金,闭塞空窍,故咳嗽 声哑。按脉浮紧,舌上无苔,身疼无汗,乃太阳表实证。 其声暗者,非金破不鸣,是金实不鸣也。由于贼风外袭, 玄府阻闭,饮冷固邪,痰滞清道,治节失职之所致。治宜 开毛窍宣肺气,不必治其暗。表邪解,肺气和,声自扬也。 疏麻黄汤:麻黄9克,桂枝、杏仁各6克,甘草3克。
按:此例患者受严冬风雪之寒气侵袭,致肺失宣降、寒凝气滞、耳窍不 通而致耳聋,故用麻黄汤发散风寒。风寒祛、耳窍通,耳聋自愈。
-
22
8、胸痹
刘某,男,56岁,1980年12月诊。胸闷,气短,胸痛彻背, 动则尢甚,时常发作一年余。近月余发作频繁。刻诊:气 短声低,气急而咳,痰少色白,畏寒怯冷,面色白光 白, 四肢欠温,舌暗苔白,脉细数无力。西医诊断为冠心病、 心绞痛。此乃胸中阳气不振,不能贯通心脉,则胸闷胸痛; 不能达于四末则四肢欠温;不能温分血肉则畏寒怯冷,时 时恶风。宜麻黄汤主之:炙麻黄6g,桂枝15g,杏仁6g, 炙甘草30g,薤白6g,附子30g(另包先煎)。服药3剂, 诸症消失。


以辛温解表药为主,常配:

1、活血通脉药(桂枝、川芎)

2、宣降肺气药(杏仁、桔梗)
-
3
麻黄汤《伤寒论》
学习 外感风寒表实证的基础方
麻黄汤的典型性意义 基础方典型结构
-
4
主证病机分析:

感(
风太

阳 伤
表 实
寒 )

卫阳被遏 营阴郁滞 肺气不宣

《中医方剂学》笔记 01.解表剂——辛温解表

《中医方剂学》笔记 01.解表剂——辛温解表
第一章 解表剂 第一节 辛温解表
一、麻黄汤:《伤寒论》
【处方】麻黄6g 桂枝4g 杏仁9g 甘草(炙)3g
【功能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解
外感风寒表实证(太阳伤寒)
卫阳被遏 → 恶寒重 发热轻 无汗 脉浮
营卫郁滞 → 头身疼动、脉紧
肺气不宣 → 咳喘
(使用注意: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者,不宜使用。因为本方较温燥 )
方解(方义分析)
病机:外寒里饮证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外寒 | 里饮
君 麻黄\ 发散风寒 | 臣 干姜\ 温肺化饮
桂枝、生姜、甘草一个系列,“辛甘化阳”(化有转化之意)
芍药、大枣、甘草这个系列,形成“酸甘化阴”(化有转化之意)这是一个标准的阴阳双向调节。
桂枝得芍药,散中有收,汗出有源
芍药得桂枝 滋而能化,补不敛邪
附方1 桂枝加葛根汤
组成:桂枝汤加葛根
功用:解肌发表,生津舒筋。
主治:桂枝加葛根汤是治疗风寒客于太阳经输,项背,同时主证是营卫不和的。
五、小青龙汤:《伤寒论》
【处方】麻黄(去节)9克 芍药9克 细辛3克 干姜3克 甘草(炙)6克 桂枝6克(去皮)五味子3克 半夏9克(洗)
【功能主治】解表蠲饮,止咳平喘。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恶寒发热,无汗,咳喘,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溢饮,身体重痛,肌肤悉肿。现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属外感风寒,内有停饮者。
麻、杏宣降(桔梗、白前也是一宣一降,化痰止咳)
张仲景对服用麻黄汤的要求:密切观察、中病即止、不可过量;(这也是用解表剂的通则)
附方1.大青龙汤:《伤寒论》

方剂学第一章-解表剂

方剂学第一章-解表剂

但表证并不全是感冒,如湿病的卫分证,解表后 病轻,并未痊愈,饮食不慎,病易反复,这就是 中医的“食复”,生冷的东西是不能吃的。
在临床中要注意社会及生活习惯的变化,才能更 好的满足临床的需要。
疮疡已破,无表证,或虽有表证,但已破,有一 种疮,很不起眼,容易先破头流水,如疹子,不 可枉加解表,疹子不发热,无汗是出不来的,疹 子出的很顺不必解表,天花更是如此,当然天花 现在不易见,斑不可解表。
方义讲述
本方与麻黄汤不同之处是,恶寒重,发热重,更 不见汗出而烦躁。
这就说明外面的风寒越甚,毛窍越闭塞,里的卫 气不外达,郁于里而发热愈高,发热重而烦躁, 就伤耗津液,发热、烦躁。
津伤在这里并不是主要的,相反地当注意汗不出 并不是津伤,而是因为外寒重,毛窍闭塞,在此 情况下需用大量的辛温发汗,在当时(汉)可选 择的药物有限,故用麻桂,但麻桂的分量,麻加 倍,桂枝不变。
由于表证有多种,归纳起来有表寒、表热、 有寒热虚实之分,解表剂也就应分为几类, 这样才能根据不同的证,用不同的解表剂。
凡属表寒者用辛温,属表热者就用辛凉, 正虚者当适当加补益药,这里主要讲气虚 阳微。
因为阴虚,血虚的人体内多热,外感后也 常易变为表热证,因寒郁易化热,内有阴 血虚,产生内热,受外感就从热化,感受 风热就更不用说。
方义讲述
风寒所伤,主要伤人阳气,这里加麻黄,桂枝不 变,桂温通经脉,也能解肌发表,麻配桂能发汗 走于一营一卫,营还是气,血中之气,营不是血, 通过行营气而温通血脉。
皮毛的闭塞,肺气的不能宣发,还重用麻黄,这 里已有热,可看出桂枝的辛甘温与麻黄的苦辛温, 还是不同的,作用特点有区别,它是入血脉,通 营卫,这就比卫气深了一层,所以加重解卫的药, 鼓舞阳气,振奋卫气,开皮毛,不象桂枝直接影 响血分

中医方剂学

中医方剂学

5、清虚热—透热养阴—虚热证 代表方:一级方:青蒿鳖甲汤
三级方:清骨散、当归六黄汤
讨论:1清法是治疗热证的唯一方法吗?
2治疗肾胆膀胱热为什么不列入呢?
六、使用注意
1、辨清热证部位,准确选方 2、注意热证的性质,纯属阴虚生热者, 当滋阴补益。 3、分别热证真假,不可误投于真寒假热。
第一节 清气分热
C、本方既是风寒表实的要方,又是治喘的基础方。
2、使用注意:
A、 脉证合参,尺脉微、迟禁用。 B 、注意病史:“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 禁用 C、体质:表虚自汗者禁用。
加减: 风寒表实的要方—邪实体壮。 治咳平喘的基础方(肺、实) ①风寒表实之喘—原方。
②风寒闭肺之喘—去桂,如三拗汤。 ③风寒痰气咳喘—去桂加苏子、陈皮, 如华盖散。 ④风热犯肺咳喘—去桂加石膏,如麻杏石甘汤。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治痢 白头翁、黄连 黄连 清热解毒,燥湿热 又长于凉血, 黄柏 故全方功专凉 秦皮:清热解毒治痢 血清解
2、主治
芍药汤—湿热痢—湿热蕴积大肠,气血 失调,下痢赤白相兼,苔黄腻,脉滑数
白头翁汤—热毒痢—热毒熏灼大肠,损 伤血络,下痢赤多白少,纯下血水,舌 红脉弦数。
芍药汤—菌痢—抗菌、消炎、镇痛
六、方解:
①卫强营
②二药配
桂枝:解肌发表,治卫强。 弱
芍药:益阴敛营,治营弱。 寓意 伍
③相制相 补脾和胃 生姜:助桂枝以解表,和胃止呕。 成 大枣:助白芍以和营,补脾生津。 调和营卫
炙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益阴助阳)
配伍特点:散中有收,邪正兼顾,汗和共施,阴阳并调。 配伍药对:桂枝配白芍:
1、作用:功专大肠,清热解毒燥湿 2、主治:阳证痢疾—便下脓血,里急后 重,肛门灼热,腹痛,苔黄脉数。 3、组方 —均用黄连—治痢要药。

大学中医方剂学课件 第一章 解表剂

大学中医方剂学课件    第一章  解表剂

4,服用方法: 1),药后啜粥法, 2),温覆取汗法, 3),获效停药法, 4),守方继进法, 5),药后忌口法
5,加减: 素体虚,加——黄芪 风寒重,加——防风,荆芥,淡豆豉。 兼项背强几几加——葛根。 素有咳喘,又感风寒,加——厚朴,杏
仁、苏子,桔梗。
余(段富津教授)曾治一女,1982年9月 因运动汗出,卧湿冒雨而发病。始则恶 寒发热,身体疼痛,医以感冒论治,表 证虽轻,但身痛不减。半月之后,膝踝 关节逐渐肿大,步履艰难。医家以为风 湿在表,而令其服药取汗,病者初汗即 觉痛减体舒,遂加盖衣被,直至全身汗 出如水流漓方止。翌日虽肿痛均减,但 未几,关节又渐肿大,身痛加重,以至 不能行路,又经中西药治疗月余不效。

连 翘 ——清心肺而除上焦热毒
臣:薄荷,牛蒡子——发散风热,利咽

荆芥穗,淡豆豉——辛散透邪
佐:桔梗——宣肺止咳化痰

竹叶,苇根——清热生津。
佐使:生甘草——和药。
[重点,难点] 1,病机:风热袭表,热毒偏盛。 2,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外感风热表证的常用方。《温
病条辨》称之为“辛凉平剂”。
[重点,难点]
1,病机:风寒外束,营卫不和,(营弱 卫强)。“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 阳之守也”,“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 汗自出”。
2,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表虚 证的基础方。
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
3,配伍特点: 桂枝发汗散风寒,去卫分之邪。 芍药敛阴养阴,补营阴之虚,治营弱。

菊花——散风热,清利头目而肃肺,清解。
臣: 桔梗——宣肺止咳化痰
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苔白 滑,脉浮。

1.解表剂

1.解表剂


配伍结构 营卫同治,邪正兼顾
桂枝
芍药



生姜
大枣





补脾和胃、调和营卫
炙甘草
配伍特点 祛中有补,散中有收 邪正兼顾,阴阳并调
麻黄汤与桂枝汤之比较
麻黄汤
桂枝汤
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主治 同 治法
外 感风 寒 证 辛温解表法
区 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 外感风寒表虚证 别 功效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附方
1、 桂枝加葛根汤
主治:桂枝汤证而兼项背强几几者 加强解表,舒缓筋脉之力
附方
2、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主治:素有咳喘,又感风寒而见桂 枝汤证者
兼顾下气平喘之功
附方
3、 桂枝加桂汤
组成:桂枝汤加桂枝二两
功用: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主治:太阳病误用温针或发汗太过而发奔豚,气从少
腹上冲心胸,气卧不安,有发作性者。
病机分析
外 卫阳被遏 恶寒 发热 无汗 脉浮

(卫气: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


营阴郁滞 头身疼痛,脉紧


肺气不宣 咳喘
功效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方解 外 卫阳被遏
宣肺平喘 开凑发汗
麻黄 君

风 寒
营阴郁滞
解肌发表
温通经脉 桂枝 臣

甘草 使



肃降肺气
证 肺气不宣
杏仁 佐
配伍结构
银翘散
《温病条辨》
组成 连翘一两(30g) 银花一两(30g) 桔梗六钱(18g) 薄荷六钱(18g) 竹叶四钱(12g) 牛蒡子六钱(18g) 荆芥穗四钱(12g) 淡豆豉五钱(15g) 生甘草五钱(15g)

方剂学总结(知识点精华版)

方剂学总结(知识点精华版)

《方剂学》重点内容第一章、解表剂1.辛温解表剂方名功效主治辨证要点方歌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九味羌活汤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益姜葱。

加味香苏散发汗解表理气解郁外感风寒,兼有气滞证发热恶寒或恶风,头痛项强,鼻塞流涕,无汗,身体疼痛,胸脘痞闷,,苔薄白,脉浮加味香苏陈草姜,蔓荆芥防芎秦艽。

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

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姜五味。

止嗽散宣利肺气疏风止咳风邪犯肺证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止嗽散中用白前,陈皮桔梗草荆添。

百部紫菀同蒸用,感冒咳嗽此方先。

2.辛凉解表剂银翘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咳嗽咽痛,头痛口渴,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银翘散主上焦医,竹叶荆牛薄荷豉,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

桑菊饮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风温初起,表热轻证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芦根为引轻清剂,阳明热盛入母膏。

麻杏甘石汤辛凉宣泄清肺平喘肺热壅盛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喘咳,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麻杏甘石汤柴葛解肌汤解肌清热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恶寒渐轻,发热增盛,无汗头痛,目痛鼻干,心烦不眠,咽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柴葛解肌姜枣膏,羌草桔梗芩芷芍。

升麻葛根汤解肌透疹麻疹初起疹出不出(或出而不畅),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泪,口渴,舌红,苔薄而干,脉浮数升麻葛根草芍药,解肌透疹此方良。

方剂-解表剂

方剂-解表剂

麻黄汤与桂枝汤均用于风寒表证, 二方在组成、功用、主治方面有何异 同?
方名 相 同
不同
麻 均有桂枝、还有麻黄、杏仁。发汗解表力强,且

甘草,均 能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能发表散 症见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
汤 寒,用治
外感风寒
桂 表证。 还有芍药、生姜、大枣,发汗解表力

弱,且能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 虚证,症见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
咽痛等。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伤寒论》


2 麻黄 ——宣肺平喘
4 石膏 ——清肺平喘
2 杏仁 ——降肺平喘
1 甘草 ——调和药性
功效: 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2021/3/14
51
主治:肺热壅盛证(外邪而致的肺热咳喘证)
身热不解 咳逆气急,鼻煽 无汗或有汗 口渴 苔薄白或黄,脉浮数
邪热壅闭于肺 肺失宣降
风寒挟湿犯表,肺气失宣 祛风散寒,宣肺通窍,兼以祛湿。
麻黄汤加减 麻黄9g 桂枝6g 杏仁9g 甘草3g 辛夷9g 苍术12g
(七帖)
二诊
药后身有微汗,喷嚏大减。守方再服3剂, 诸症若失。后经玉屏风散调治半月而愈。 3个月后在某县人民医院五官科复查,鼻炎 痊愈,随访未见复发。
桂 枝 汤(《伤寒论》)
风寒外束 水饮内停
立法:解表散寒
温肺化饮
麻黄 桂枝 (君)
干姜 细辛 (臣)
芍药 + 五味子 (佐制)
半夏 (佐助) 炙甘草 (使)
小青龙汤桂芍麻, 干姜辛夏草味加, 外束风寒内停饮, 散寒蠲饮效堪夸。
2021/3/14
36
第二节 辛凉解表
桑菊饮 银翘散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方剂学邓中甲讲稿整理表格

方剂学邓中甲讲稿整理表格

第一章解表剂(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1第二章泻下剂(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一、寒下(适用病证:里热积滞实证)2三、润下(适用病证:肠燥津亏,大便秘结证)第三章和解剂(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一、和解少阳3第四章清热剂(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热祛暑、清虚热)4四、清脏腑热(适用病证:邪热郁在某一个特定的脏腑所产生的热证)5第六章温里剂(温中驱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一、温中驱寒(适用病证:中焦虚寒证)6第七章补益剂(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并补)7三、气血双补四、补阴五、补阳六、阴阳双补8第八章固涩剂(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固脱、涩精止遗、固崩止带)一、固表止汗五、固崩止带第九章安神剂(重镇安神、补养安神)一、重镇安神二、滋养安神9第十章开窍剂(凉开、温开)二、温开(适用病证:中风、中寒、气郁、痰厥等属于寒邪痰浊内闭之证)第十一章理气剂(行气、降气)一、行气10第十二章理血剂(活血祛瘀、止血) 一、活血祛瘀第十三章治风剂(疏散外风、平熄内风)一、疏散外风【辨证】口眼斜,患侧面部麻木,苔白,脉弦。

二、平熄内风13第十四章制燥剂(清宣外燥、滋阴润燥)14第十五章祛湿剂(芳香祛湿、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寒湿、祛风燥湿)三、利水渗湿(适用病证:水湿壅盛的水肿,泄泻、淋浊、癃闭等证)15五、祛风燥湿(适用病证:风湿在表所致头痛、头重)16第十六章祛痰剂(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化痰熄风)三、润燥化痰(适用病证:燥痰证)五、化痰熄风(适用病证:内风挟痰证)第十七章消食剂17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脉浮

+
▪ 肢体酸楚疼痛
2020/12/8
43
·九味羌活汤 · ➢ 君:羌活 — 散寒祛湿,祛风止痛。 ➢ 臣:防风 — 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苍术 — 祛风除湿,发汗解表。 * 防、苍相配,助君增强发散风寒湿邪之力。 ➢ 佐:细辛 — 搜风散寒止痛
白芷 — 祛风散寒止痛 川芎 — 祛风止痛,活血行气。 * 三药辛温香燥,散寒祛风,宣痹止痛。 生地黄 — 清热养阴,且防辛温之药伤津; 黄芩 — 清泄郁热。 ➢ 使:甘草 — 调和诸药。
【运用】 1.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表虚的代表方剂。 (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发热头痛,汗出恶风,脉浮缓。
2020/12/8
·解表剂· 32
·桂枝汤 ·
【运用】
3.临证加减:本方亦能“化气调阴阳”而用治内科病 属于阴阳、营卫、气血不和者,诸如: a. 虚人自汗证 + 黄芪、白术; b. 低热证 + 白薇、银柴胡; c. 病后、产后体虚 + 黄芪、当归。
【组成】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大枣十二枚 生姜三两
甘草炙,二两
【原文】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芍热,
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用法】
2020/12/8
26
·桂枝汤 · 【主治】 外感风寒表虚证。(太阳病中风)
臣:白芍 — 滋养营阴,收敛阴液。
•桂、芍相配: a.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b.散中有收,使祛邪而不伤正,养阴而不留邪。
佐:生姜 — 辛散风寒,助君以解表调卫; — 温胃止呕;
大枣 — 补益脾胃;助白芍以和营血。 * 姜、枣相配,助桂、芍以调和营卫。
使(兼):炙甘草 — 调和诸药。
·解表剂·
* 桂、草相配,辛甘化阳,以助阳实卫; * 芍、草相配,酸甘化阴,以养阴和营。
2.辨证要点: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酸痛,口苦微渴,脉浮。
3.临证加减: ·湿重者,重用苍、羌,或加藿香、厚朴; ·无内热者,去黄芩、生地;
4.现代用治:感冒、流行性感冒、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等属于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者。
运 用
2020/12/8
46
小青龙汤 《伤寒论》
2020/12/8
▪ 佐:白芍
佐:半夏

使:甘草
2020/12/8
·解表剂· 53
·小青龙汤 ·
运用
1.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水饮内停的常用方剂。
2.辨证要点: 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清稀,苔白滑。
3.临证加减:本方用治寒饮停肺之喘咳。 · 表证不显者,可去桂枝,并改用炙麻黄。
2020/12/8
·解表剂·
54
·小青龙汤 · 4.现代用治:
【病机】 风寒束表(主),肺气不宣(次)。
【治法】《内经》:“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发汗散寒, 宣肺平喘。
·麻黄汤· 风寒束表 毛窍闭塞 — 无汗;
冷!
2020/12/8
18
·麻黄汤 ·
【方解】
君:麻黄 —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 臣:桂枝 — 散寒解肌发表,
— 温通经络。
佐:杏仁 — 降利肺气,止咳平喘。 使:炙甘草 — 和中,调和药性。 * 配伍要点:麻 + 桂、麻 + 杏。
3.使用注意(此为纯阳之剂,过于发散) ✓ 非表实无汗禁用; ✓ 中病即止,不可过服。Βιβλιοθήκη 2020/12/820
4. 临证加减: 若风寒较轻者,可去桂枝 + 苏叶; 咳痰清稀,气急者 + 苏子、橘红; 风寒夹湿者 + 白术或苍术; 喘急痰多表证较轻者,去桂枝,加苏子、半夏; 鼻塞流涕重者,加苍耳子、辛夷; 兼里热烦躁、口干,加石膏、黄芩。
薄白,脉浮缓。 功用 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2020/12/8
60
方解
紫百 桔白 陈荆 甘 菀部 梗前 皮芥 草


2020/12/8

使
61
配伍特点 温润和平,不寒不热
适合:肺为娇脏,不耐寒热, 肺多表证的生理特点。
2020/12/8
62
医案选录
·解表剂·
伤寒表实证 ▪ 刘渡舟医案: 刘某,男,50岁.隆冬季节,因工作需要出差外行,途中不慎感受风寒之邪,当晚即发高烧,体温达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或肺 气肿合并感染等属于外寒内饮者。
5.现代研究: ·具有平喘、抗过敏、降低血流阻力等作用。
6.附方: * 本方 + 石膏 小青龙加石膏汤(《金匮要略》)
2020/12/8
·解表剂·
石膏
57
止嗽散 《医学心悟》
2020/12/8
59
病机分析
病机:微有表邪,肺气不宣 证候:咽痒咳嗽,微有恶风发热,舌苔
·解表剂·
2020/12/8
11
使用注意
三、煎服法 1.入汤剂不宜久煎 ; 2.宜热服以助汗; 3.温覆要适度; 4.药后应避风,以免重感外邪; 5.药后不汗,可再服。
2020/12/8
·解表剂· 12
分述















2020/12/8
13
麻黄汤 《伤寒论》
2020/12/8
2020/12/8
·解表剂· 方解
44
·九味羌活汤 ·
* 诸药相伍,既能统治风寒湿邪,又能兼顾协调 表里,共成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之功。
➢ 配伍要点: a.辛温升散与寒凉清热药配伍; b.药备六经,通治四时,权变活法。
·解表剂·
2020/12/8
羌活
防风
苍术 45
·九味羌活汤 ·
·解表剂·
1. 本方为主治四时感冒风寒湿邪,表实无汗兼有里热 证的常用方剂。(名医论方)
39.8°C,恶寒甚重,虽覆两床棉被,仍淅淅恶寒,发抖,周身关节无一不痛,无汗,皮肤滚烫而咳嗽不止.舌苔薄 白,脉浮紧有力。
▪ 辨证: 太阳伤寒表实之证. ▪ 治法:辛温发汗, 解表散寒. ▪ 方药:麻黄汤: 麻黄9g 桂枝6g 杏仁12g 炙甘草3g
2020/12/8
63
·解表剂·
胸膜炎、胸腔积液 ▪ 陈某,女,59岁。咳喘痰多反复发作4月余,伴胸痛1周入院。曾在美国多家医院求治,用多种
·解表剂·
4.现代用治:
黄芪
· 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属风寒表虚者。此外神经衰弱、神经性头痛、病毒性心肌炎、
冻疮、冠心病等属于营卫、阴阳不和者。
2020/12/8
34
病汗与药汗之区别 “病汗常带凉意,药汗则带热意,病汗虽久,不足以去病,药汗瞬时,而功乃大著,此其分也。” 《经方实验录》
2020/12/8
·解表剂· 14

·麻黄汤·

成 】
·麻黄汤 ·
2020/12/8
麻黄9g
桂枝6g
15
2020/12/8
杏仁6g
甘草3g
16
【原文】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 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2020/12/8
17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太阳病伤寒)
正邪相争 — 发热恶寒,苔薄白,脉浮紧; 经气不舒 — 头痛身疼; 肺气不宣 — 气喘、咳嗽。
炙麻黄、五味子、桂枝各10g 细辛3g 干姜、炙甘草各6g 法夏、杏仁各12g 白芍、桃仁、云茯苓、丝瓜络各15g ▪ 水煎服,日1剂。服3剂后,咳嗽、胸痛等症明显减轻,咯痰少,可平卧。以此方加减进服20余剂, 呼吸平顺,卧起行走自如,咳嗽、胸痛等症均愈。后以理中丸调理而愈。
2020/12/8
65
2020/12/8
抗生素无效。咳喘渐甚,痰多质稀,近1周伴右侧胸胁疼痛,咳嗽气促,病情加重,而回国就诊。 诊见神疲乏力,咳嗽痰多,质稀色白,卧则气短,右胸胁疼痛,咳唾转侧左侧亦有引痛。口渴 喜热饮,舌淡偏暗,苔白略滑,脉细滑。胸片示陈旧性肺结核伴胸腔积液。
2020/12/8
64
·小青龙汤 ·
·解表剂·
▪ 诊断:悬饮 ▪ 方药:小青龙汤加减:
·解表剂· 麻黄
麻、桂相配,相须 为用,发汗散寒力强。
麻、杏相配,宣降 肺气,增强平喘之力。
2020/12/8
19
·麻黄汤 ·
·解表剂·
【运用】 1.本方是治疗风寒表实证的代表方。 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 · 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 · 本方为发汗之峻剂,凡表虚自汗、体虚外感、新产妇人、失血者均不宜使用。
·解表剂·
·张仲景· 48
·小青龙汤 ·
【组成】 麻黄去节,三两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干姜三两 半夏洗,半升 桂枝去皮,三两 五味子半升 甘草炙,三两
干姜
2020/12/8
细辛
·解表剂·
五味子
49
·小青龙汤 · 【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证 【病机】幻灯片 51
风寒束表,(主证)表里同病, 水饮内停。(兼证)表证为主。 【治法】 散寒解表,温肺蠲饮(平喘止咳)
5.用法: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
2020/12/8
21
·麻黄汤 ·
3.现代运用: ·流行性感冒、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等属于风寒束表或犯肺者。
4.衍化方 5.现代药理研究
·解表剂·
2020/12/8
23
桂枝汤 《伤寒论》 2020/12/8
·解表剂· 25
·桂枝汤 ·
·解表剂·
正邪相争: 发热、恶风、头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