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角度探讨由小说改编的影视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经济学角度探讨由小说改编的影视剧

——以《小时代》《何以笙箫默》为例

姓名:吴妙蓉

班级:2012级物流管理学号:2012020401073

摘要:畅销小说向来是影视剧改编的热门,金庸、古龙、琼瑶等等自然不必多言。如

今的小说市场几乎百花竞放,也带来了井喷化状态的荧屏化。尤其是拥有超高人气的小说,自改编影视剧后,因本来就有了大批的读者粉丝,并由其转换成观众并不难。那么由此带

来的经济效应当然非常可观,其中这些改编都是基于深思熟虑的经济战略而做出的选择。

关键词:粉丝经济改编

一、引言

如今的影视剧逐渐向小说汲取新鲜血液,早年自从金庸古龙相继封笔,琼瑶的小说剧

渐熄火热,荧屏上一度都是翻拍的风景,不管是不是经典之作,观众早已不想买账,于是

应运而生的畅销小说相继被搬上了屏幕,且不谈有些被改编失败的作品,就此现象来说,

这未尝不是中国影视界盈利又一来源。新生代的观众真的不想再重温多少遍童年的影视剧了,不管演员的阵容有多强大,这种换汤不换药的节奏实在不符合观众的口味,我们需要

的不是新人再炒旧饭而是新创作的作品。让观众心甘情愿掏腰包也得有那个吸引力才可以。

卖座的影视剧通常都是趋同于大众口味,我们必须承认,不是所有的小说都可以改编

成剧,格调高雅的文学也仅仅只能成为文学作品。中国庞大的观众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

了编剧选择改编小说的口味。影视毕竟是一种大众文化,畅销的网络小说也表明读者群体

的大小,从文化意义上来说,两者结合都在往娱乐化、通俗化方向发展。[1]而从经济意义

上来说,则是影视文化产业又一巨大的盈利增长点。

二、现今的影视业市场环境

(一)畅销书重新催生影视市场的发展

早年时间,中国的影视业市场曾一度被欧美电影和韩剧大肆占领,本土的影视作品少

有人问津。从市场角度而言,14亿的中国人口,网民占总人口的44%。换句话来说就是中

国有7亿左右的人在上网,即便是只有一半的网民在看电影电视剧,也是一个庞大的基数,即3.5亿人。这个数如果是内部消化,将给本土影视剧带来多大的经济利益收入,其结果

不言而喻。

如此广阔的市场意味着带来的经济利益也相当可观,但是本土剧本曾一度匮乏,与之

相关的影视人员不得不翻拍曾经的经典和高价购入知名作家作品的影视版权,在如此投资

巨大的前提下,观众还反响平平。广电总局不得不对本土剧进行保护,开始了对外来产品

的各种禁令。但是治标不治本,如果没有好作品出现,本土影视市场照样低迷下去。

庞大却空白的市场让一些业界人士开始把眼光投向了火热的网络小说中,慢慢开始有

人试水,逐渐将畅销小说改编成剧本拍成影视作品,历经几年,有成功也有失败,从2011

年惊艳开始的《步步惊心》逐渐开辟了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剧的市场。

随后紧接着的《美人心计》《甄嬛传》成功演绎,迅速占领各大卫视,大批忠实读者

变观众,带来收视率节节攀升的同时,也增加了其他小说被改编的可能性,本土影视剧开

始繁荣。

(二)网络作品读者和电视剧观众的重合

现今的网络文学读者大多集中在80,90后,而恰恰电视电影的主要观众也是这批人群,重合的读者和观众几乎都是青年的女性群体,她们相当集中,且容易形成传播效应,网络

作品和影视剧的相互拉动,其经济影响力可见一斑。

有大批原读者群作为观众基础的改编自网络文学的影视剧,成功的诠释了粉丝经济的

效应。相信很多人并不是很喜欢郭敬明执导的系列电影《小时代》,比较多人看后表示除

了场面奢华精致,四个姐妹在不断的友尽又复合场景中切换,好像也没什么其他内容了。

但是最终上映后,仅凭借《小时代3》就斩获了超过5亿的票房已经足够让同期电影眼红

不已了。《小时代》未改编成电影时,这部出版的小说早已累积了大批的粉丝,追逐这部

小说连载下去的人气居高不下,拥有众多原著拥趸的影视即使尚未杀青,前期造势出现的

话题源源不断,相信播出后的收视效果根本不用制片方发愁。所以尽管拍出的效果颇有争议,但是仍然抵挡不住源源不断的资金收入。

三、日益成熟的操作模板

(一)小说改编成影视剧成多样化局面

自从先前试水的一些作品大获成功外,业界人士终于尝到甜头,纷纷从网络小说开始

挑选剧本,制作影视剧作品,影视业一改以往满屏都是金庸古龙武侠剧和琼瑶言情剧的装扮,开始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一些网络优秀写手凭借其各自作品开始涉足影视业,而影

视业也从他们作品上得到了新的经济增长。

剧统计,截至2014年底,共有114部畅销小说被各大影视购买了影视版权,时代跨越古装、现代、民国,题材涉及仙侠、悬疑、权谋、宫斗·······其中,90部计划拍

成电视剧,24部拍成电影,电视剧单集制作成本最高可达500万元。[2]

如今的影视业市场经过几年的沉淀和发展,编剧和导演或者说剧组已经懂得了如何将

小说尽可能成功的改编成影视剧,使得同名影视剧最大程度还原书中的形象满足观众的收

视需求进而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无一例外,近年的影视剧,几乎都是基于收视和经济需要,挑选的剧本都是最具人气的畅销小说,如有可能也尽量让广大读者网友在网上进行投

票选出出演演员来担任他们心中期待的男女主角,这种造势角度其实实质上就是一种社交

媒体平台的制造话题,在未播之前就尽量积累粉丝,原著粉带动电视粉共同增长,算是变

相在宣传了,省下了不少的宣传费还提高了观众的期待,这便是一种战略,促进了同名影

视剧的收视效率。

(二)粉丝经济效应及影视剧对演员角色的选择

逐渐强大的互联网,使得网络文学得以跨界发展甚至有些作品已经取得了不俗的表现,现今书迷粉丝的存在几乎可以左右一部剧的收视率,以2015年的上半年上映的《何以笙箫默》为例,我们就可以清晰看到这部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相信剧组赚的绝对不少。虽然《何以笙箫默》自开拍以来吐槽和掌声相继不断,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这其中,这些掌声或者吐槽丝毫未削弱超高的收视率和网络的点击率。1月19日网络播放量2.82亿,随后突破单日3亿,创电视网络单日播放量最高纪录,14集破10亿网络播放量,创下了最少剧集最快突破10亿的纪录。[3]

同名畅销小说《何以笙箫默》是网上流传已久的言情经典,拥有了数量巨大的书迷粉丝团,持续畅销了近10年,其深厚的读者基础为改编后的影视作品提供了一定的收视保障,只要改编过后的作品不会与原著差别过大,不伤害原著粉,选择的演员角色能较好的诠释了书中男女主角的情感,那么出来的作品都几乎能收获收益。

粉丝经济的力量不容小觑,据调查,曾入榜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的作家唐家三少就曾经说过:网络文学改编的影视剧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因为“粉丝经济“的推动。他曾经的合作方说过,他的笔名就可以保证1个亿的票房,他的作品就可以再保证1个亿的票房,这就是粉丝经济的力量。[4]

当然,除了粉丝的推动力量,还有对演员的选择。畅销小说之所以能畅销就是对书中

主要人物的成功塑造,个性化角色的深入人心使得拍摄成影视剧时对待演员选择成为重中

之重,为了不使原著粉流失,投资方必须充分考虑尊重网友的意见,慎重选择演员。让小

说变成剧搬到屏幕时,收获的还有日益壮大的电视粉,这样才算的上成功。比如改编较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