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素质自我提高的途径

合集下载

教师个人素养提升方案

教师个人素养提升方案

教师个人素养提升方案一、了解个人素养的概念个人素养是指一个人在道德、知识、能力和身心健康方面的综合素质。

作为教师,个人素养的提升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

二、不断学习和反思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教育领域的前沿动态。

通过参加培训、研修、学术讲座等形式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同时,定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做法,总结经验,找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三、加强师德修养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修养,树立正确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以身作则。

同时,要保持谦虚、正直、宽容、公正等良好的品质,做到言行一致。

通过明确的界限和底线,树立起自身的职业道德观念。

四、培养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教师应加强对所教学科的深入了解,不仅要掌握学科知识,还要了解学科的教学特点和方法。

通过教学实践、教材编写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关注学生发展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积极参与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六、积极参与教育改革教师应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改革和课程建设,关注教育政策和教育理论的变化,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

同时,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七、加强自身修养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文化修养,拓宽自己的视野。

通过阅读、旅行、参观等方式,了解社会和世界的发展状况,增长自己的见识。

同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保持身心健康。

八、与同行交流与合作教师应加强与同行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分享经验和借鉴他人的成功做法,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可以参加教研活动、组织教学观摩等,通过合作研究和合作教学,取得共同进步。

九、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资源等,提升教学效果。

幼儿园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

幼儿园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

幼儿园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作为幼儿园教师,每天面对一群天真活泼、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孩子,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和压力,为孩子们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关爱。

那么,幼儿园教师应该如何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呢?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

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更是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发展,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和品德。

这是一项充满责任和使命感的工作,需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

我们要明白自己的工作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而激发内心的热情和动力。

同时,也要客观地看待工作中的困难和压力,不把它们视为无法逾越的障碍,而是当作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是提升心理素质的关键。

在幼儿园的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孩子的哭闹、调皮捣蛋、家长的不理解等等。

面对这些情况,我们不能消极抱怨,而是要以积极的心态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学会看到孩子们的可爱之处,从他们的点滴进步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比如,当一个原本内向的孩子在你的鼓励下变得开朗活泼,当一群孩子在你的引导下学会了分享和合作,这些小小的成功都能让你感到无比欣慰,从而增强自信心和工作的动力。

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也非常重要。

孩子们的情绪往往是不稳定的,他们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哭大闹。

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被孩子们的情绪所左右。

当遇到让自己感到生气或者焦虑的事情时,要先深呼吸,冷静下来,然后再理智地处理问题。

同时,也要学会合理地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与朋友倾诉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保持心情的舒畅。

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也是增强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了解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孩子们的行为和心理,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

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活动,与同行交流经验,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当我们在工作中感到得心应手,能够轻松应对各种问题时,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心理素质也会得到提升。

幼儿园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

幼儿园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

幼儿园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关键信息项1、提升心理素质的目标和意义目标:增强心理韧性、情绪管理能力、应对压力的能力等。

意义: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关爱,促进自身职业发展。

2、自我认知与反思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情绪模式、优势与不足。

定期反思教育教学中的行为和心理反应。

3、学习与培训参加专业的心理健康课程和培训。

阅读相关的心理学书籍和研究报告。

4、情绪管理策略学会识别和调节负面情绪。

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和自我激励。

5、压力应对方法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安排。

培养兴趣爱好,缓解工作压力。

6、人际关系建设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互相支持。

与家长保持有效沟通,减少冲突。

7、心理调适技巧进行冥想、放松训练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睡眠、合理饮食、适度运动。

11 引言幼儿园教师肩负着培育幼儿成长的重要使命,其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为了帮助幼儿园教师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特制定本协议。

111 提升心理素质的目标和意义1111 目标提升心理素质的主要目标包括增强心理韧性,使其能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轻易被打倒;提升情绪管理能力,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幼儿;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在工作的高强度和高要求下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情绪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1112 意义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幼儿园教师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加稳定、温暖和积极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的情感和心理发展。

其次,有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职业满意度和幸福感,减少职业倦怠。

再者,能够促进教师与同事、家长之间的良好关系,共同为幼儿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112 自我认知与反思1121 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情绪模式、优势与不足教师应当通过自我观察、他人反馈等方式,深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如是否外向开朗、内向沉稳等。

同时,分析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反应模式,例如面对幼儿哭闹时的情绪变化。

提升心理素质的途径与方法

提升心理素质的途径与方法

提升心理素质的途径与方法提升心理素质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方式和方法来增强个体的心理弹性和应对能力,使其能够在面对压力和困难时更加坚强和适应。

以下是10条关于提升心理素质的途径与方法,并对每一条进行详细描述。

1. 学会积极的心态拥有积极的心态是提升心理素质的重要基础。

积极的心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培养积极的心态可以通过自我激励、思维转换和寻找正面影响等方式来实现。

2. 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对心理素质的提升至关重要。

人们经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情绪,如愤怒、焦虑、沮丧等,学会管理这些情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和困难。

有效的情绪管理可以通过情绪识别、情绪调节和积极应对等方式来实现。

3. 建立支持系统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也是提升心理素质的关键。

与家人、朋友和同事保持良好的亲密关系可以提供持续的情感支持,同时也可以分享快乐和困扰,减轻心理压力。

加入兴趣相同的社交团体或参加心理辅导课程等方式也能扩大社交圈子,提供更多的支持。

4. 培养适应能力适应能力是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应能力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期望和目标、灵活应对变化以及学习新的适应策略来培养。

坚持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够提高适应能力。

5. 学会放松和自我调节放松和自我调节是缓解压力和心理疲劳的重要方法。

学会放松和自我调节可以通过瑜伽、冥想、深呼吸、按摩等方式来实现。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平静情绪、提高专注力和改善睡眠质量,从而提升心理素质。

6. 提升问题解决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是提升心理素质的关键技能之一。

学会解决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和困难,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可以通过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和实施行动等方式来实现。

7. 培养自信心自信心是提升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拥有自信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压力,并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的心态。

培养自信心可以通过肯定自己的优点和成就、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以及挑战自己的舒适区等方式来实现。

教师心理素质的自我提高

教师心理素质的自我提高
47
维普资讯
2 0 年 4月 06
天 津 市 经 理 学 院 学 报
J un lo ini n grC l g o ra f aj Maa e ol e T n e
Ap i 0 rl2 06
第2 ( 期 总第 4期)
No2 S m . .( u No4)
质、 丰富的 学识、 创新的 精神, 具备良 还要 好的心理素质。 社 会的 发展, 知识的 更新, 生活工作节奏的 加快, 教师的 心理问
题日益增多。 这就需要教师积极面对现实, 采取有效措施, 增
强自 心理素质。 身的 把握自我一 自 我提高的必要前提 自 解。 知己 我了 “ 知彼, 百战不殆。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 教师要充分了 解教育对象的 情况, 更应透彻地了 解自 性 己的 格特征。 只有了解自己, 才能驾驭自 也才能对教育对象施 己, 加有益的影响。 自 我悦纳。 心理学研究表明, 个体对自 认识和评价 己的 越接近 现实, 我防御就越少, 会适应能力就越强。 一个 自 社 “ 人对自 我的评价, 往往是这个人事业能否成功的 标志。”朱 (
其精神生活, 又能使教师更自 如地驾驭教育过程。 养成良好的性格。性格是教师个性中最鲜明、 最重要的 心理品质。 教师良 性格对学生具有教育功能。 好的 教师乐观 向上 、 活泼开朗、 正直无私、 谦虚善良的优 良品格, 会成为学
生效仿的榜样。相反 , 如果教师性格孤僻抑郁、 心胸狭窄、 傲
A r 0 6 p l 0 i 2
第 2期 ( 总第 4期 )
N .(u o ) o Sm N . 2 4
教 师心理素质 的 自我提高
王 兆青
( 东师范 大学教 育 管理 学院 , 华 上海 ,0 02 20 6 )

教师基本功心理基本功训练方案

教师基本功心理基本功训练方案

教师基本功心理基本功训练方案概述本文档旨在为教师提供一套基本功心理基本功训练方案,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教学能力。

通过系统、科学的训练,教师能够更好地应对教育工作中的挑战,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训练内容1. 心理调适- 学会放松:通过呼吸训练、音乐放松等方法,帮助教师缓解紧张情绪,保持内心平静。

- 正念训练:帮助教师培养专注力和自我觉察能力,增加对教学过程的关注和理解。

- 情绪管理:学会正确表达和处理情绪,遇到困难时保持积极心态,积极应对挫折。

2. 沟通技巧- 倾听与倾诉:培养教师的倾听能力,理解学生需求和问题。

同时,教师也需要学会适时地倾诉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 非语言沟通:通过训练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增强与学生的非语言交流能力。

- 冲突解决:学会有效地处理冲突,避免过度冲突和消极情绪对教学带来的影响。

3. 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 目标设定:帮助教师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确立学生和教师共同的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 时间管理:学会合理规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避免过度工作和工作压力对心理健康的不利影响。

- 自我反思:鼓励教师定期进行自我反思,对自己的教学和职业发展做出评估和调整。

训练方法- 个别训练: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心理辅导等方式进行个别训练,针对个人的心理需求进行系统训练。

- 团体训练:可以组织教师团队或学校内的教师进行心理基本功训练,通过分享和互动,共同提升心理素质。

- 在岗培训:学校可组织心理基本功训练的在岗培训课程,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实践机会,帮助教师有效应用训练内容。

结论教师基本功心理基本功训练方案对于提升教师的心理素质和教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系统的训练,教师可以更好地应对挑战,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重视教师心理培训工作,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持续的支持和指导。

提升教师心理韧性的方法

提升教师心理韧性的方法

提升教师心理韧性的方法引言在教育行业,教师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不断增加,因此心理韧性显得尤为重要。

心理韧性是指个体在面对压力、挑战和逆境时能够快速恢复和适应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一系列方法,以帮助教师提升心理韧性,从而更好地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方法一:建立支持系统建立支持系统是提升教师心理韧性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与同事、领导、家人和朋友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便在面临压力时获得支持和帮助。

此外,教师还可以寻求专业心理辅导,以便在需要时获得专业支持。

方法二:培养积极心态积极心态有助于教师在面对压力时保持冷静和乐观。

教师可以通过研究正念冥想、乐观思考和自我激励等方法,培养积极的心态。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目标和期望,以减少不必要的压力。

方法三:增强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和信念。

教师可以通过不断研究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积极的反馈和奖励,提高自己对工作的满意度和自信心。

方法四:保持良好的生活惯保持良好的生活惯对于提升教师心理韧性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注意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以保持身心健康。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和参加社交活动,释放压力和增加幸福感。

方法五:学会放松和应对策略学会放松和应对策略有助于教师在面对压力时保持平静和从容。

教师可以通过研究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和心理排解等方法,缓解压力和焦虑。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积极的沟通和问题解决技巧,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

结语提升教师心理韧性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地努力和实践。

通过建立支持系统、培养积极心态、增强自我效能感、保持良好的生活惯以及学会放松和应对策略,教师可以更好地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从而提升心理韧性。

希望本文提供的方法能够对教师有所帮助。

浅议教师心理素质的自我提高

浅议教师心理素质的自我提高

浅议教师心理素质的自我提高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学生的素质,是影响教育质量最直接的因素,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

而其中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

“教师是什么样的人要比他教授什么更为重要。

”(Karl Menniger)如何帮助教师调整好从业心理,让教师以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投入工作,是一个事关教育大局的重要课题,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心灵工程。

教师心理素质提高从外部条件看可通过政策、管理等加以改善,如学校管理方面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创设民主平等、团结温暖的学校心理环境;国家加强对教师职业的政策和经济支持,提高教师收入;社会应给予更多的关注,等等。

但教师承担教师角色、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根本途径,还是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心理调节来塑造健康心理品质。

1、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自己的能力、行为和性格等特点,能进行正确地自我评价,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能不受他人评价的左右地承认并加以接纳;二是对自己职业角色的认同,做到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教师对自己职业角色的肯定,可以化消极的工作态度为积极的工作态度,不畏外来的冲击与挑战,而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也能带着强烈的使命感,愉快而有效地完成。

2、自觉保持愉悦的心境当前,考试升学的巨大压力,难释的教育教学重负,前所未有的社会要求与竞争压力使教师经常处于巨大的精神压力之下,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和心理疲劳,较普遍地存在着烦躁、忧郁、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马克思曾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心理上的疲劳和痛苦,愉悦的心境是增进心理健康的灵丹妙药。

积极向上的愉悦心境是心理健康的基础。

因此,教师在生活、工作中要力求做情绪的主人,有意识地培养乐观、愉悦的心境。

教师精神饱满,充满热情,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学生的上课厌倦症,以自己轻松愉快的心境去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积极体验。

长期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对养成良好的性格,保持乐观、恬静、愉悦的心境有着积极的效果。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一、加强自我修养** 1. 提高思想认识- 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价值观,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

- 可以通过学习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理论和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职业素养。

2. 培养良好品德- 教师要注重自身品德修养,做到诚实守信、敬业爱岗、关爱学生、尊重他人、廉洁奉公等。

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道德楷模。

- 可以通过参加道德实践活动、自我反思和自我约束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素质。

3. 提升心理素质-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应对工作中的各种压力和挑战。

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 可以通过参加心理健康培训、进行心理调适和自我放松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二、规范教学行为** 1. 严谨治学- 教师要严谨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要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要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活动,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2. 关爱学生- 教师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人格尊严。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难,并给予帮助和支持。

-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进行平等、真诚的交流和沟通,倾听学生的心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廉洁从教- 教师要廉洁从教,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接受学生和家长的礼品、礼金和宴请,不从事有偿家教和兼职活动。

- 要保持清正廉洁的形象,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加强团队合作** 1. 尊重同事- 教师要尊重同事,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合作。

要摒弃个人主义和小团体主义思想,树立团队意识和大局观念。

- 要善于发现同事的优点和长处,虚心学习他人的经验和做法,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节心得(5篇)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节心得(5篇)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节心得(5篇)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节心得精选篇1区教师进修学校于暑假举办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本人有幸参加了三天的学习。

虽然时间不长,却从中收获了一些实用的知识。

对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颇有益处。

在此阐述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通过学习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专业常识。

作为一名班主任,经常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问题。

以前,我也知道学生的心理健康要及时关注,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但本人学的并不是心理健康专业,平时与学生接触时也只是以自己的大致理解去处理一些问题。

并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一个专业性的高度上。

而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了:要想真正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首先自己得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不能靠直觉,不能盲目摸象。

二、通过对儿童的性心理学习,我释然了平时的一些困惑。

我对儿童性心理这堂课受益匪浅。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学习,让我掌握了在生活中如何与自己的孩子谈论性知识。

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

二是,通过学习,我能够解释一些在平时的教学中碰到的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奇怪的性现象。

三、通过室外心理活动实践,我掌握了一些心理学的活动开展方式。

这次学习不仅有理论传授,还有心理活动实践。

通过一些具体的室外活动,让老师们放松心情,互相了解,增进友情。

在这次活动中,我认识了一些同行,也掌握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游戏,可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总之,非常感谢__区进修学校为我提供了这样一次学习机会。

让我在担任班主任的道路上又成长了一次。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节心得精选篇2我有幸参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对我来说,这次的培训意义重大,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

本次培训我很认真的听了李慧君专家的理论课,最让我受益的是这句话找回职业生活的勇气和幸福感,需要获得对工作的投入感和掌控感。

这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但自我的努力与调节更加重要。

以下就是我在这次培训活动后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所想。

积极的自我认同寻找自我价值感,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用探究打败无聊,积极的自我调节。

教师积极心理调适的方法

教师积极心理调适的方法

教师积极心理调适的方法教师面对日常工作中的各种压力和挑战,需要具备积极心理调适的能力,以维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下面是一些教师积极心理调适的方法:1.良好的时间管理:教师工作通常繁忙且任务繁重,合理规划时间,制定优先事项清单是非常重要的。

优先安排重要的任务,合理分配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时间压力造成的疲劳和不满。

2.建立良好的工作与生活平衡:教师的工作往往会牺牲个人生活的时间和健康,导致心理失衡。

设定合理的工作时间表,尽量避免过度工作,合理安排个人生活和健身的时间。

3.找到合理放松的方法:在繁忙的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找到合适的放松方式来缓解压力。

例如阅读一本喜爱的书籍、听音乐、户外活动等,能够帮助恢复工作前充电。

4.寻求社交支持:教师可以主动参加教师团队的活动,与同事交流分享经验和问题,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也可以加入教育相关的社交群体,与其他教师互动交流,扩大交际圈。

5.培养积极的心态:正面的思考和态度能够帮助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更加坚持和积极地进行解决。

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经验,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并且取得成功。

同时要给自己设定合理的目标,每天朝着这些目标取得一小步。

6.保持身心健康:注重个人的身心健康是心理调适的重要方面。

教师应该健康饮食,适量锻炼,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治疗疾病或不适,保持身体的健康。

7.学会自我调节和释放情绪:教师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令人沮丧的事情。

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可以通过与信任的朋友或亲人倾诉,进行放松活动或者打字日记等方式来释放情绪。

8.继续学习和提升:不论教师已经有多年的教学经验,还是刚刚步入教育行业,都应该保持学习的心态。

通过参加培训、研讨会、阅读教育相关文献等方式,扩展自己的知识和技巧,提高个人的专业水平。

10.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爱:教师的教育事业是一项崇高的职业,教师在工作中要保持对学生的热情和爱。

当教师看到自己的努力带来学生进步和成长的时候,便会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积极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

教师应该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教师应该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教师应该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与道德修养密不可分。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

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教师应该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应该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篇11.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甘为贫穷,树立正确的人身目标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育现象,如有偿家教,拜金主义盛行,在岗不敬业,不认真教书一门心思爬领导,认为老师工资低满腹牢骚等等。

关于教师这个职业,很早社会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选择教师这个行业就相当于选择了清贫。

正因为对教师这一行业有深刻的认识,我不为心动,抱着对党教育事业的忠诚,兢兢业业的工作。

个体只有树立正确而稳定的人身目标,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处之泰然。

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2.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一些教师在工作中受到了委屈,在事业上受到挫折,很自然地把情绪带进课堂,容易把气发泄在座在自己教室里的学生身上,学生就成为了老师的出气筒。

一些学生不听话,老师恨铁不成钢,往往就出现了老师打骂学生,体罚学生的现象。

结果家长来学校找老师的麻烦,告老师。

本来,适当地刺激一下捣蛋学生的自尊对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可能是有效的,然而教师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很难把握好这一尺度,常常就可能伤害学生,也破坏了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形象。

自己处于消极情绪中时,要提醒自己不要批评学生,教师在学生面前应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把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学生身上。

等待自己能心平气和地冷静处理问题时再批评学生,防止过激言行。

3.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

这种紧张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还可能造成心身疾病。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途径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途径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途径引言:教师是社会中最重要的职业之一,他们的教育方式和专业能力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下一代的成长。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各级教育机构和相关部门提供了多种途径和资源。

本文将探讨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途径,为教师朋友们提供一些建议。

1.参加专业培训教师专业培训是提升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育机构和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课程,包括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学科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此外,教师还可以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学科交流活动等,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学习。

2.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教师应该具备持续学习的意识,并且主动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定期阅读教育类书籍、期刊和报纸,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发展和研究成果。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在线资源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提高个人专业素养。

3.深入研究教学理论和方法教师应该注重学习和研究教学理论和方法,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方法。

尽可能地了解和掌握各类教学理论,如构建主动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思维等。

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尝试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

4.积极参与专业研究和项目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参与专业研究和项目来提升专业素养。

合作研究和参与项目可以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能力,并拓宽教师的视野和能力。

此外,参与专业研究还能推动教师个人的学术发展和成长。

5.观摩和互助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观摩他人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学习他们的优点和成功经验。

观摩他人的课堂可以让教师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此外,教师可以与同行进行互助学习,相互分享经验和教学方法,共同提升专业素养。

6.参加教育团队和社群教育团队和社群是教师交流和学习的重要平台。

教育团队通常由一些在同一学段或学科领域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组成,他们会定期开展交流研讨和教学观摩活动。

而教育社群则是一群教育领域的专业人士在网络平台上组成的,他们通过分享资源和经验,互帮互助,共同提升。

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提升个人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提升个人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提升个人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

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成为提升个人心理素质的一项重要途径。

本文将介绍心理健康教育在提升个人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和方法。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教育的方式,向人们传授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以促进个人的心理健康发展。

它不仅关注个人精神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还注重个人心理素质的提升。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心理问题的及早发现和处理: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个人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及早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心理问题,避免心理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2. 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个人增强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情绪、需要和价值观,并学会进行积极的情绪调节,提高心理素质。

3. 增强抵抗压力和应对能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个人能够学习有效的应对策略,增强抵抗压力的能力,提高个人的心理韧性。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1. 知识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向个人传授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基本知识,如心理发展、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以增加个人对心理健康的认知。

2. 技能培训:心理健康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个人的心理技能,如积极思考、问题解决、沟通技巧等,以提升个人应对困难和压力的能力。

3. 合理安排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促进个人参与各种有益于心理健康的活动来提升心理素质,如运动、艺术创作、社交活动等。

这些活动有助于个人减轻压力、放松身心,并促进积极情绪的产生。

4. 心理咨询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的渠道,为个人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

5. 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关注个体,也需要关注整个社会环境。

通过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减少心理压力源的产生,为个人提供更适宜的心理成长条件。

提升班主任心理素质途径

提升班主任心理素质途径

提升班主任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班主任提升心理素质的途径:
1. 专业知识培训:参加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培训,了解儿童心理发展、行为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从理论上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2. 经验交流与分享:与其他班主任或教育专家进行交流和分享经验,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心理挑战。

3. 自我反思与调适:定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在管理学生和处理情绪方面的优点与不足,并寻找适合自己的调适方法,保持积极的心态。

4.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积极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困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5. 学习情绪管理技巧:学习一些情绪管理技巧,如自我放松、情绪调节和冲突解决等,以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

6. 寻求支持和帮助:班主任可以通过与同事、校领导、心理咨询师等进行交流,寻求支持和帮助,分享自己的困惑和问题,获取专业指
导。

7. 个人兴趣爱好:培养并保持自己的个人兴趣爱好,参与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如运动、阅读、旅行等,有助于缓解压力和提升心理健康。

8. 定期休息与调整:班主任需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定期休息和调整,避免长期紧张的工作状态对心理素质造成负面影响。

总之,提升班主任心理素质需要持续的学习和实践,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他人交流分享经验,并采取积极的心理调适策略,从而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如何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心理素质

如何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心理素质

如何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心理素质导言幼儿园教师是肩负着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角色,他们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而往往被忽视的是他们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

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幼儿园教师更好地应对工作、生活中的困难,提高工作效能,促进自身健康。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如何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心理素质。

1. 了解心理素质的重要性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心理素质包括心理稳定性、适应能力、自信心等方面。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幼儿园教师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同时,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能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情绪管理能力,增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能力,以及自身的抗压能力。

2. 培养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对于幼儿园教师的心理素质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感恩心态:学会感恩,珍惜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每天都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所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

•自我激励:设立目标,并设法达成它们。

每当实现一个目标时,及时奖励自己,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积极的自我对话:培养自己内心的积极声音,时刻提醒自己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并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

3. 建立支持体系为了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心理素质,建立一个良好的支持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几个建立支持体系的方法:•寻求同事支持:与同事建立良好的互助关系,互相支持、鼓励和倾听。

定期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

•寻找合适的导师:找一个有经验的导师,向他们请教、寻求帮助和指导。

导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职业挑战和困难,提供职业发展方向和建议。

•加入专业组织:参加专业组织的培训和交流活动,与其他教师分享经验、交流心得。

专业组织也可以提供资源和支持,帮助幼儿园教师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4. 培养压力管理技巧幼儿园教师常常面临各种压力,合理有效地管理压力对于提高心理素质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个压力管理技巧:•时间管理: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设置适当的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如何提高幼儿教师心理素质

如何提高幼儿教师心理素质

如何提升幼儿教师素质须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而增强综合国力,首先要提升人民的素质。

提升人民的素质必须从幼儿阶段的素质抓起。

幼儿素质是民族素质的基础,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就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

没有教师的质量就没有教育的质量,也就没有幼儿良好的素质。

为此,必须把提升幼儿教师素质作为幼儿园建设的一项中心工作:把增强职业道德修养作为首要工作,把提升业务素质作为基础工作,把更新教育观点及提升心理素质、情感教育作为常抓不懈的工作。

一、增强职业道德修养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

因为幼儿各种素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过程,而幼儿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幼儿来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就使幼儿教师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

在平时工作中,要求教师做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幼儿教育事业,自我奋进,自我改进,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关心耐心照顾每个幼儿,尊重幼儿和对幼儿严格要求:对待工作要有自觉性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师德,忠诚于幼儿教育事业,即为教师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体现。

二、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有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知识。

在提升教师业务素质上,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1、抓好教育科研,提升教师素质:21世纪的教师要努力从“教书匠型”向“学者型”转化,而要实现这个转化,教育科研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首先要学习理论,树立科研意识。

把增强教育理论学习放在教育科研工作的首位,努力转变陈旧的教育观点,重点树立三个“观”:一是准确的人生观,二是全面的质量观,三是科学的教育观。

其次,有的放矢,确定研究课题。

在确定研究课题之前,可先组织教师展开调查研究,分析教育教学中存有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

弄清这些问题的内在联系,选择解决问题的切人口,从而确定科研课题以及研究方法。

再次,人人参与,发挥个体特长。

要求全体教师都要参加教育科研,但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差异很大。

为此,要尊重每位教师的现有水平,协助她们理解到自己的长处,使她们在教育科研工作中发挥各自的优可鼓励她们展开促动幼儿认知和思维发展的课题研究等。

如何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心理素质

如何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心理素质

如何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心理素质在幼儿园工作,教师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面对工作和压力,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下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心理素质。

1、建立正确的心理观念心理健康是工作的基础。

幼儿园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认识自我,适应自我,自我掌控。

只有这样才能充满自信,保持平衡。

应该意识到上班就是工作,下班就是自我休息和缓解压力,尤其是在园内要注意上下班的分界线。

2、培养情商情绪管理是心理素质的重要方面。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平和地回应幼儿和家长的情绪,做到和谐相处。

情商是心理素质优秀的标志。

适当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也要理解和容忍别人的情绪,实现双方的共赢。

3、适当调整自我期望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目标和期望。

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就需要从小目标开始逐步实现。

确定合理的目标,将它们划分为可行的目标,并建立相应的进度表和奖励制度,这样可以帮助教师逐步完成自己的目标,增加自信和满足感。

4、提高个人能力水平提高个人能力是提高心理素质的必要条件。

幼儿园教师应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如语言能力、知识积累、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等。

5、积极化解工作压力工作压力是教师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对于工作中的压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听音乐放松心情,多看一些鼓舞人心的书籍。

找到工作应对压力的方法。

适量的锻炼、运动和放松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

6、建立朋友间的联系孤独是心理素质受挫的常见原因。

幼儿园教师应建立和同事之间的良好关系,创建朋友间的联系,了解每个人的优势和不足,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7、寻求心理方面的帮助学习心理学知识,寻求心理咨询,定期参加学习培训班或心理健康讲座,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自己的心理状态,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心理问题。

及时采取解决措施。

8、提升自我满意度自我肯定可以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满意度。

教师心理素质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

教师心理素质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

教师心理素质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教师是社会教育事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他们管理着一批批学生,传授知识、引导人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教师的心理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成长。

因此,本文将浅谈教师心理素质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

一、教师心理素质现状教师心理素质表现为教师的心理、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目前教师心理素质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教师压力大在时代的变革不断加快的今天,教师工作压力不断增大。

教师在工作中面临的压力包括教学压力、管理压力、社会压力等,这些压力导致教师心理素质不佳。

2.教师疲劳感强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接受大量信息,长时间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容易导致教师疲劳感强。

3.教师个性差异大教师个性差异大,对不同事物的认识和处理方法也不同。

因此,一些教师的心理素质好,而另一些教师的心理素质差。

4.教师待遇低教师是社会中的普通人,虽然教师承担着非常重要的工作职责,但教师的待遇却相对较低,这也影响了教师心理素质的发展。

二、教师心理素质应对策略为了帮助教师提高心理素质,以下是几个应对策略: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门应该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让教师具备在工作中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

教师们也应该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2.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们应该有一个强烈的自主学习意识,积极参加学习培训,并且用于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3.学会自我调节教师需要学会自我调节,通过音乐欣赏、书法、诗歌等方式进行自我调节,可以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

4.发展良好的兴趣爱好教师需要有自己的良好兴趣爱好,比如画画、旅游、运动等。

从而可以缓解工作压力,提高心理素质。

5.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要与同事和上级建立良好的关系,愉快的工作环境能够更好地提高心理素质。

三、总结教师的心理素质与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教师心理素质的存在问题初步可归纳为工作压力大、疲劳感强、个性差异大和待遇低等。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节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节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节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教师这一职业承载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其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幸福,更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教育质量。

因此,探讨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节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心理健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状态,包括情绪稳定、意志坚强、人际关系和谐等方面。

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然而,现实中许多教师面临着工作压力大、职业倦怠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也制约了教育教学的效果。

那么,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并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呢?一、建立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是心理健康的基石。

教师应该学会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乐观和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同时,要学会正确看待工作中的得失,不因一时的挫折而气馁,也不因短暂的成功而骄傲。

二、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情绪管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该学会合理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将负面情绪带入课堂,影响学生的学习氛围。

当遇到令自己不快的事情时,可以尝试进行深呼吸、冥想等放松训练,以平复情绪。

三、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教师应该积极与同事、学生和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在遇到矛盾和冲突时,要主动寻求解决方案,而不是回避或激化矛盾。

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

教师应该注重饮食均衡、适量运动、充足休息,以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同时,要学会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

五、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当教师感到自己无法有效应对心理问题时,应该积极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

可以向学校的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也可以通过参加心理健康讲座、阅读心理学书籍等方式获取更多心理健康知识。

综上所述,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只有当教师自身具备了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有效的自我调节能力,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职责,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心理素质自我提高的途径
教师心理素质自我提高的途径
摘要: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影响教育质量最直接的因素,其中教师的心理素质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尤为重要。

教师心理健康素质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

教师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心理调节塑造健康心理品质,是承担教师角色、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教师素质心理素质自我提高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世界教师组织联合会指出:“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素质,有赖于其教师的素质”。

新的世纪,对人的要求更高,更全面,没有良好的素质,难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更谈不上在改造社会和创造社会中有所作为。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肩负着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学生的素质,是影响教育质量最直接的因素,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

在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实施创新教育,其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

现代社会和教育
素质构成的特殊性。

经过大量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

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即教师身心发展的总水平。

其构成要素主要是教师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知识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其中教师的心理素质对教育教学地影响尤为重要。

“教师是什么样的人要比他教授什么更为重要。

”(Karl Menniger)
二、教师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指表现在教师身上那些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主要包括意志品质、情感过程、职业兴趣、智力与能力、人格特征和教育信念等。

教师的智力是从事教育工作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基础。

从能力方面看,教师的基本能力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优良的注意分配能力和敏捷的思维力等。

这些能力是从事教育事业必备的基本心理素质。

此外,教师的特殊能力还表现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决策、
教学监控等多方面,如有创造性的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反思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

教师的智力和能力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带学生走进了知识的殿堂,而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对所教学科的热爱,坚韧不拔的意志,健全的人格不但影响其自身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能否有效地促进学生人格地健康发展。

教师健康的心理品质对教育教学工作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乌申斯基指出:“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

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动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

”“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

只有人格才能够影响人格发展和形成”。

肩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使命的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状况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的心理素质(非认知因素方面)主要体现在: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兴趣,勇于进取,勤奋向上;性格开朗,自我悦纳,胸怀坦荡;情绪稳定,自信乐观,有轻松愉快的心境,善于自解;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面对挫折,有较强
的承受能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扬合作精神;乐于交流,有较强的适应性。

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心理成熟度、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教师心理健康对于教育教学质量、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事实和研究均表明,教师心理健康素质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

教师心理健康地重要性体现在:首先,健康地心理是教师良好身体素质的必要条件。

长期不良的情绪和心理,如烦恼、紧张、焦虑、抑郁等都会通过影响神经生理机制、内分泌机制和免疫机制等损伤机体的功能,导致生理上地不健康,甚至病态。

反之,心理上的健康会有效增强身体机能,促进生理健康。

其次,教师心理健康与其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有密切相关。

只有教师处于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性,积极投入工作,充分发挥其潜能,因而取得令人满意的工作效果,而不良的情绪与心境则会直接抑制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热情,甚至消蚀其意志与事业
心。

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师生互动的过程与质量以及师生的关系的建立与性质,从而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人格品质的发展。

只有心理积极、健康的教师,才能在教室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心情愉快、如沐春风;而自身情绪紧张、烦躁、忧郁的教师,常常使教室形成一种紧张与压抑的气氛,使学生惶惑不安、如坐针毡。

教师的心理情绪问题及其导致的不适宜教育行为常常会直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学生过度焦虑、压抑惑抗拒、逆反,因而严重影响学生人格、情感的健康发展,并极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丧失学习与行为努力的动机与进取心,因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

三、教师心理素质自我提高的途径
教师心理素质提高从外部条件看可通过政策、管理等加以改善,如加强职前、职后培训,为教师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等,但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心理调节塑造健康心理品质,是承担教师角色、提高自身素质
的根本途径。

1、热爱教育事业,悦纳自我是教师心理调节、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前提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不仅是一个职业,而是一个需要甘于奉献的事业。

对学生真诚的爱,既是教师良好心理素质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热爱自己的教育岗位,所授学科,不断进取,不断学习先进科学,先进文化,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做长流水。

能够自我接纳,一个能够善待自我,尊重自我的人才能更好地理解、接纳和善待学生。

2、磨砺意志,塑造性格是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基本方法
教学是一种精神消耗,教师的劳动特点是周期长,见效慢,极其复杂而艰巨。

教师若没有坚韧的意志和优良的性格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教师的意志品质和性格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的形成,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也是其个性品质形成时期,教师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教师本人的人格特征、言行举止等对学生施加影响。

因此,教师应该自觉地
磨砺意志,矫正不良性格,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3、关注心理健康,学会自我调节是教师心理素质提高的有效措施
当前,考试升学的巨大压力,难释的教育教学重负,前所未有的社会要求与竞争压力使教师经常处于巨大的精神压力之下,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和心理疲劳,较普遍地存在着烦躁、忧郁、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从职业道德规范看,人们对于教师地德性要求显然来得更为严格。

被奉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就常常担心自己“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后者如孟柯强调“教者必以正”,要求教师“独善其身”;董仲舒提出“善为师者,即美其道,又慎其行”等等,如此种种,为我国历代教师规定了基本的职业操守,成为社会评定衡量教师的主要依据。

然而,现时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教师偶像地位的渐趋失落,造成了教师内心的惆怅、彷徨和失落。

倘若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常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甚至失控。

教师的职业特点需要教师具有稳定的情绪和自控能力。

Goleman(1995年)在他的《心理智力》一书中论述道“那些能进行心理调节即能控制自己的情感并能理解和有
效地对待他人的感情的人,往往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占据优势。


具体方法有:一是合理释放“宣泄法”。

这是一种通过适当渠道把胸中的郁闷释放出来。

当你为一件事所困扰时,不要闷在心中,而要把它讲给你所信任的人听。

这既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又可以从对方那里得到忠告,从而更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是情绪转移法。

转换情景,转移注意,改变心境。

三是暗示微笑法。

笑能消除精神和神经的紧张。

当你自感情绪欠佳或精神紧张时,可以和亲朋好友娱乐一番,讲几句话,笑上一阵,利用积极地心理暗示改变心情。

四是升华转化法。

这是调节情感的最高形式。

就是将因为某些挫折或困扰而引起的消极情绪转化为具有社会价值的行动,将挫折化为动力,将压抑变为激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之中,能使人忘却烦恼,给自己带来愉悦等等
4、提高自我修养,寻求人格完善是教师心理素质提高的最高追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
不倦”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特征的体现。

教师通过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提高,将规范、准则内化为一种自我的要求,通过自我修炼充实生活、丰富体验,陶冶情趣、拓宽加厚文化底蕴、完善自己的人生,成为一个具有丰富的人性和现代文明素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现代人。

对于教师自身来说,教师应该成为自己的创造者,他能思索自己的存在,并赋予其以独特的意义和方向;他要有感受生活意义的能力,能够主动驱除各种外在的遮蔽,而体验到自我生存的内在意义,从而获得主动积极的发展,不断完善自己,获得成长,真正在育人过程中实现育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